乘風破浪電影想表現的主題
㈠ 怎麼評價乘風破浪
韓寒在處女作《後會無期》中還對理想高談闊論,到《乘風破浪》時,他的表達更加成熟,在緬懷過去中又帶著溫情。韓寒把自己賽車手的身份代入到阿浪身上,又將所有人的視線引回到韓寒成長的地方亭林鎮,那個單純的烏托邦的存在,孕育一切理想的地方。這部電影中有太多韓寒的色彩,一個想把現實擺在觀眾面前,又不忍心摧殘太多年輕人的希望的編劇,於是他用喜劇的形式,化身段子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故事。
㈡ 電影《乘風破浪》觀後感
《乘風破浪》觀後感影評【1】
由鄧超、彭於晏、趙麗穎領銜主演,韓寒導演的燃情喜劇《乘風破浪》已經於1月28日大年初一上映,這部在春節檔電影院中畫風獨樹一幟的合家歡喜劇,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隨著初一觀影人群逐漸增多,《乘風破浪》的好口碑也水漲船高。在豆瓣的評分也呈現逆襲之勢,目前以6.8分的分數在幾部春節檔大片中位列第一,經受住了群眾的考驗,而且該分數還在不斷上升。
2014年,韓寒一部《後會無期》橫空出世,拿下6.3億的票房和豆瓣7.2分高分,成為票房口碑雙收的現象級的電影作品。而這次新片《乘風破浪》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也讓所有人大呼驚喜,韓寒這次拍了一部不尷尬、不生硬的真正喜劇片!網友這樣形容:“全程笑點不斷,依舊是典型的寒式幽默融合些復古。沒說大道理,但是依舊溫情。韓寒高明就在這,你笑著看完片子,但等笑完你會回去想一想導演的用意。”還有網友直爽地表示:“真的燃爆了!太好看了!剪輯好牛,好多地方剪的有血有肉,哭死笑死!”當然也有觀眾表示:“《乘風破浪》里那些熟悉的幽默感和心照不宣,有種老友重逢的感覺。”
《乘風破浪》中的笑點類型也是多元化的,除了充滿韓寒特色的經典語言包袱外,還有通過前後情節的矛盾和落差營造喜劇感、角色本身的前後表現落差營造喜劇感,都十分的自然合理,這也是笑點不讓人感到尷尬的原因之一。
鄧超、彭於晏和趙麗穎三位不論在電影還是在電視劇都有著響當當的成績和地位。鄧超個人電影票房已經過100億元,戲路無限,是有口皆碑的實力派男演員;彭於晏則是後起之秀中的佼佼者,腳踏實地的努力蛻變,成為了顏值和演技雙雙在線的一線小生;趙麗穎是目前國民度最高的女演員之一,電視劇霸屏女神,家喻戶曉,此次在《乘風破浪》中的表現也讓不少人感到驚艷。
《乘風破浪》能出現口碑爆棚的現象,當然還得益於導演韓寒的精益求精。
《乘風破浪》的故事發生在90年代末的亭林鎮,導演韓寒為了原汁原味的呈現出那個時代的風景和人文,投入了巨大的心血。當時風靡大陸的香港電影、BP機、錄像帶、錄像廳、明星畫報、第一代身份證等等等等,都通過精心製作,還原出那個時代獨有的流行審美和時代記憶。
除了用心復古,韓寒對電影中的車戲情節也十分用心。從賽車界跨界做導演的韓寒,自然也要在車戲中大展拳腳。這一次,韓寒不僅許多特技場面自己親自駕駛,更是請來了賽車行業的專業人士在現場督導,一些高度危險的情節還要多人協助完成,足以體現他對車戲的用心和重視。
鄧超飾演的“徐太浪”與彭於晏飾演的“徐正太”,不僅是父子,更是兄弟。親情與友情交織。那些兩肋插刀、義氣千秋的感人故事,最後的走向其實是兩代人的和解。感情真摯赤誠,觀眾隨著角色回味一生,一起歡笑,一起感動。
《乘風破浪》觀後感影評【2】
導演是韓寒,他身上的標簽太多了。
暢銷書作家,80 後十大傑出代表人物,雜志主編,賽車冠軍 ……
最近,因為《乘風破浪》的主題曲他身上又多了一個「直男癌」的標簽。
你每天早上,不許起的比我晚。
飯要做的很香甜,打扮起來要大方,還有婆婆和小姑,都要和睦的相處。
您不要忘記,你不要忘記,我是一個沒有本領的人。
我這個家全都靠你,只有你才能做得好。
不要指望我,我是個凡人。
豆瓣上很多給一星的,就是沖著這首主題曲。
魚叔看過電影之後,負責任地說,片子沒有不尊重女性,跟直男癌也沒關系。
去掉特定語境的情況下,光聽這首歌是有問題,但看過電影,理解前後關聯,並不會產生這種質疑。
也是因為主題曲風波,魚叔對它的期待值並不高。
但看完之後不得不承認,《乘風破浪》的確值得一看。
魚叔先簡單的說下故事。
鄧超飾演的男主角叫徐太浪。
跟韓寒一樣,也是個賽車手。
可是他的父親並不理解他的職業選擇,給他找了一份開車的工作,不過是開救護車。
父子倆的`矛盾由來已久,徐太浪出生沒多久,母親就因為產後抑鬱而跳樓自殺。
父親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喜歡踹他臉。
二十多年相處下來,倆人的關系非但沒有變好,反而愈加水火不容。
徐太浪拼了命想要證明自己,父親一如既往的反對。
一次車禍,徐太浪意外的穿越到了 1998 年的故鄉亭林鎮。
並遇到了年輕時候的父親,以及父親的朋友們。
在穿越的時空內,他們意外的相遇相知,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兄弟。
父親形象的降級,兒子形象的升級,讓他們獲得了平等溝通的機會,解開了心扉。
穿越電影的內核大體相似,都是回到過去,追尋親情或者愛情。
並不新鮮。
但必須承認的一點是,韓寒在進步。
無論敘事還是鏡頭語言,相較之前都成熟了不少。
金句和冷幽默照舊,抖得包袱也很容易戳中笑點。
所有的穿越電影,都是基於對現實的不滿,想回到過去,尋回初心。
就像徐太浪。
父親愛他,卻用了不正確的方式;母親也愛他,無奈去世的太早。
和多數出生在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樣,徐太浪缺少安全感,也失去了去愛一個人的能力。
可在穿越的時空內,他重新得到了這些東西。
那時候,自己還未出生,母親和父親青梅竹馬,正准備結婚。
徐太浪有幸見證了這段愛情。
除此之外,還見證了父親與兄弟的情誼,才明白父親為什麼在他沒出生前就進了監獄。
父親帶領的"正太幫",只有兩個成員。
小六,因為從小跟著父親賣盜版碟,導致每次看見警察都習慣性跳河逃跑。
小馬,是個程序猿。
幫主就是徐太浪他爸,徐正太。
痴迷於香港電影,有點大男子主義。
出場的時候一身鄉村蝙蝠俠的裝扮,背插兩把刀,口戴碎花口罩。
彼時,他們都是一群意氣風發的少年,有不可避免的缺點,也有珍貴的正義感。
還承包了小鎮上所有修電路修門鎖的雜活。
用鄧超的話來說:
"你們收的根本不是保護費,而是物業費。"
當香港老闆想要收購 KTV 時,他們拚死守護,為的就是當初那句"KTV 里只唱歌,不賣身"。
父子的矛盾和解了,也代表著現實與夢想握手言和。
在現實時空里,父親是現實,兒子是夢想;但在穿越時空里,父親是夢想,兒子是現實。兩人互相打擊對方,但都在最後取得了諒解。
《乘風破浪》的英文片名叫 Duckweed,意思是浮萍。
我們都是河流中的浮萍,大時代中的小人物。
無論時代怎麼變,過得都是再平凡不過的生活。
電影穿越回去的時間是 98 年。
那一年,還在流行使用 BB 機;
那一年,馬化騰創立了 QICQ(也就是現在的 QQ);
那一年,全國房價還沒開始漲;
那一年,跟別人說我想靜靜,沒人會問你靜靜是誰 ……
能回到那一年,重新開始人生,有多好?
可是人生沒有返回鍵。
總以為自己是香港電影中的江湖英雄,其實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鎮青年,在一方天地中守著自己的熱血和理想。
我們常常幻想拯救世界,但實際上我們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拯救。
電影在穿越的情節設定上是有瑕疵的,所以最後不得不歸於徐太浪的一個夢。
這何嘗不是韓寒的一個夢。
有人說,主角是賽車手,故事又發生在韓寒老家亭林鎮,這簡直就是韓寒的自傳。
其實不然。
韓寒是在以電影這種方式來緬懷他的好朋友——徐浪。
徐浪是韓寒在賽車界的領路人和崇拜的偶像,08 年去世的時候,妻子剛剛懷孕。
在電影里,韓寒沒有讓他再死一次。
所謂的穿越,不是一次迴光返照,只是一個漫長而有趣的夢。
歲月安好,乘風破浪。
是一句祝福。
給徐浪的,也是給所有懷夢的人。
《乘風破浪》觀後感影評【3】
這不是一部通常意義上爛片的評分
豆瓣都被水軍攻克以後評分不知道該去看什麼了
惡意刷一星的應該也是被微博一堆罵直男癌的女權癌們帶跑了,希望豆瓣以後能定一個審核評分的制度,不一定說是看了才能打分,但起碼能可信度高一點。
反正這部電影我豆瓣可以打到四星。
我對韓寒的好感度還是很高的,大抵是初中語文老師很欣賞韓寒,也推薦我去看過韓寒的博客。不提代筆門(事實上我也不清楚真相,也不好作評價),但就個人而言還是挺喜歡韓寒的文風的。這部電影可以看作韓寒自己不同時代的映射,無論是徐太浪還是徐正太,都有韓寒自己的影子,他將自己內心不願忘卻的“被遺忘的時代”以電影的形式濃縮在了亭林鎮當中,定格成不朽的記憶。
再說直男癌,歌曲單看的確令人反感,電影前期的營銷手段也略惡心,但放在電影中卻是很合意境,表達的也只是正太對小花的一往情深。希望女權癌好好看完電影再來評價吧。
配樂還不錯,很多地方契合度很高,插曲也自然而不突兀。攝影方面,大概韓寒也是賽車手的緣故,賽車的幾段在我看來還是很刺激扣人心弦的。但做舊的濾鏡看的太多有點不大舒服,剛開始的一段太過拖沓不夠緊湊。
電影中還是有bug的,畢竟是1998年的時代背景,製作周期又比較短,很多地方不還原,但並不影響劇情發展。[關於說乘風破浪是三個月的圈錢之作的,私以為這部電影應該是在韓寒腦海中演繹過改變過修繕過許多遍的,這是他人生的片面寫照,是他對自己的“理想國”亭林鎮的壓縮和定格。]
電影主題不算深刻,但在青春親情友情愛情的處理上都還不錯,笑點密集而不尷尬,盡管許多梗都是韓寒原來的小說里的,但在電影院中看卻不會犯尷尬癌。起碼作為賀歲片還是很適合一家人進電影院去觀看的。
㈢ 韓寒乘風破浪根據什麼小說改編 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韓寒說過《乘風破浪》是原創劇本,不是根據他以往的小喚哪說改編。
電影講述了故事的主人公阿浪是個來自偏遠小鎮的青年,他有著自己的嚮往的職業和生活,然而,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並不被固執的父親所理解。在機緣巧合之下,他見證了父親傳奇而有趣的一面,和納碼於茄賣是,他開始反思自己所謂的「職業與生活」。
㈣ 《乘風破浪》講的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乘風破浪,指船隻乘著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出自《宋書·宗愨傳》。
電影《乘風破浪》是由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韓寒執導兼編劇,鄧超、彭於晏、趙麗穎領銜主演。該片致敬了《回到未來》、《新難兄難弟》、《時光倒流七十年》等片,講述了不被父親理解的賽車手阿浪意外經歷一場奇妙冒險的故事。該片於2017年1月28日在中國上映。
㈤ 乘風破浪的主題也許是陪伴。
不是專業的影評員,所以,只是說自己的一己之見,很怕撕逼,所以勿噴。
看的電影不多,目前印象比較深,也比較喜歡的導演可能是王家衛、周星馳清滾和韓寒。
王家衛的電影就好像拌了醬油的白米飯,細碎、生活感還有吃了這一口下一口還想吃的不舍感。
周星馳的電影就好像樂事的薯片,你永遠不知道他下一個是什麼口味,光怪陸離。
而韓寒的作品就好像餃子,你不咬開皮,就不知道是什麼味的餃子餡。
看完乘風破浪,身邊的年長的女性說了一句:看不懂。
想了想,恩,我也沒看懂。
《後會無期》一輛車,三個人,兩個人,最後成了一個人。
《乘風破浪》四個人,三個人,兩個人,最後其實只有一個人。
旅程的開始叫做陪伴,旅程的中途叫做離開,旅程的結局還是陪伴,那些陪伴過的時光。
一路上有人來,也有人走,這是《後會無期》。
走了,就沒有人來了,這是《乘風破浪》。
兩部電影的主人公,給我感覺,都有一些偏執。
兩部電影里都有一個像傻子而不是傻子的人。
兩部電影里都有一個知識分子。
韓寒選擇的拍攝地點,都很美,特殊的文藝氣息,《後會無期》的東極島,《乘風破浪》的亭林鎮,和現代社會滿滿的不適應感,和安靜、悠閑的歷史感。
電影有很多讓人想不到的點。(以下有劇透)
1.文不對題,電影的題目是《乘風破浪》我還以為講的是一個賽車手的故事呢,結果圖樣圖森破,看完電影,我也沒懂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估計是一時興起?
2.正常人穿越回去不應該震驚特么個一兩三天么,為什麼鄧超如此淡定,除了在得知小馬是馬化騰之後的小狗腿,完全沒有發揮未來人的優勢。
3.六一報仇的時候,我以為他最多被打斷個腿,打斷個手,結果命沒了。我也是吃驚。
4.李榮浩眼睛其實也沒有很小啊。
5.為什麼殺人,用正當防衛擋了之後,去香港避一避········香港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6.趙麗穎的演技不差啊- -
7.趙麗穎來找受傷的阿正的時候,天空上飛過了飛機。
阿正說:這個世界不會變的。
阿浪說:這個世界會變的。
其實,這個世界沒有變,是人變了,社會變了,但是世界是由人組成的,所以世界變了,地球還是那個地球。
小馬說: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
然後他走了,成了小企鵝。
一個人的價值能不能被體現出來,在於位置、自知和勇氣。
六一說:我一定要讓你們看到我的優點。
阿正說:什麼,你說什麼。
有些搞笑的畫面,卻不得不讓人正視。然後六一就死了。
不要急於證明自己,因為急於證明自己的人,可能會死亡。
比起郭敬明的作品更願意看韓寒的作品,因為意味不明,我可以一本正經的裝逼。
初中的時候,有人和我說:韓寒的書啊,就那樣吧,還是不看的棚滲好。
結果,我還是看了,看了《三重門》接著看《長安亂》,然後又陸陸續的把他的作品看的差不多了。
發現,這不挺好的么。
特別是《長安亂》。
每次看完都記不起來結局,然後再答和余看一遍,發現靠,原來就是沒有結局的結局。
好了好了,在此向韓寒致敬,我的第二篇不是影評的影評。
㈥ 乘風破浪電影簡介
《乘風破浪》是由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輕喜劇,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乘風破浪電影基本資訊
《乘風破浪》是由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輕喜劇,由韓寒執導兼編劇,鄧超、彭於晏、趙麗穎領銜主演。
該片致敬了《回到未來》、《新難兄難弟》、《時光倒流七十年》等片,講述了不被父親理解的賽車手阿浪意外經歷一場奇妙冒險的故事。該片於2017年1月28日在中國上映[3] 。
乘風破浪電影劇情簡介
2022年賽車手徐太浪鄧超飾一直對父親反對自己的賽車事業耿耿於懷,在向父親證明自己的過程中,阿浪卻意外的捲入了一場奇妙的冒險。在1998年的亭林鎮,他結識了一群兄弟好友——身為錄影廳老闆的阿正彭於晏螞枝談飾、程式設計師小馬董子健飾、六一高華陽飾和阿正的女友小花趙麗穎飾。阿浪與「正太幫」好兄弟一起飲酒高歌、懲惡揚善、攜手制霸亭林鎮,一同闖過許多奇幻的經歷後,阿浪對自己的身世有了更多的了解。
乘風破浪電影幕後花絮
片中鄧超飾演的角色叫徐太浪,是為了紀念2008年6月17日在穿越東方越野拉力賽中不幸身亡的徐浪 。
2016年10月份拍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後,鄧超一天也沒休息直接進組拍攝了《乘風破浪》。
鄧超之前和韓寒合作過《分手大師》;拍攝該片前,韓寒找到鄧超,花了三個小時將劇本完整演說了一遍給鄧超聽 。
在電影映前釋出會現場,鄧超臨場模仿未出席的彭於晏,演說了一段「搭遲冠軍」領獎詞,無論發音方式還是口頭禪甚至連憨厚的笑聲都惟妙惟肖,引發現場一陣陣笑聲。
片中鄧超的賽車戲是韓寒、悶碰孫強韓寒的賽車領航員和高華陽手把手教的,而彭於晏也有請教高華陽。
片中有場驚險的飆車戲,韓寒是放到最後一個鏡頭拍的。鄧超戲言韓寒是怕放到開頭拍,「鄧超出事」電影就完了。而拍攝時,韓寒只告訴鄧超只要相信他就好 。
該片的車戲都是實拍,鄧超開賽車的很多細節是韓寒親自出演的。片中有一場驚險的飆車戲,就是韓寒和鄧超配合完成的。拍攝過程中鄧超的手被捆住,需要爬到前面駕駛座上去控制車。車是真的在行駛中,但前面駕駛座上沒有人。導演在副駕駛用左腳,跨過中間的擋位,開順了之後把腿收回去 。
拍攝鄧超被李榮浩砸手的戲時,開始李榮浩不敢用力,為了拍的更真實,鄧超讓李榮浩用力砸,結果真把鄧超手砸破了。
錄影廳「阿正」給「阿浪」墨鏡戴的那場戲,事實是那天鄧超眼角發炎了,為了不影響接戲,才特意給了他一副墨鏡戴。
韓寒是通過微博接觸到的彭於晏,告知他有個戲想找他,一開始彭於晏還不確定是不是韓寒本人。
片中彭於晏飾演的阿正是一位伸張正義的「鄉村蝙蝠俠」,有不少打架斗毆的動作戲,本應是最擅長的部分,卻因為多年功底傍身反被導演韓寒嫌棄「太過專業」、不夠業余 。
彭於晏在片場經常吃蒜,鄧超因為在片中和彭於晏演「兄弟」,經常要勾肩搭背,蒜味很重。最後為了減少折磨,鄧超就送黑蒜給彭於晏吃[3] 。
拍攝該片間隙,彭於晏與鄧超常相約吃火鍋或打球;彭於晏在片中與鄧超的對手戲最多,彭於晏表示鄧超給予了他不少幫助,鄧超會提供一些比較客觀的想法給他 。
阿正入獄時,身上的囚服編號是1016,其實是韓寒用了趙麗穎的生日。
乘風破浪電影製作發行
前期宣傳
2016年10月19日至11月3日,導演韓寒依次宣布鄧超、董子健、李榮浩、趙麗穎、金士傑、本煜、高華陽、叫獸易小星、彭於晏等出演該片;同年11月24日,該片推出第一張陣容海報 ;12月8日,該片釋出第二張海報 ;12月27日,該片在北京舉辦定檔釋出會 。
2017年1月1日,韓寒釋出一張該片的「新年明信片」 ;同年1月12日,該片公布一組動態海報 ;1月16日,該片釋出終極預告片 ;1月17日,該片釋出了電影紀錄片「《乘風破浪》片場日記」 ;1月21日,該片在北京舉辦了映前釋出會 ;1月23日,該片在北京舉辦了首映禮 ;2月1日-6日,片方先後釋出了美術特輯、阿浪特輯、導演特輯、飛車特輯等紀錄片。
該片中國上映第四天,當日票房收入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超過了同期上映的《大鬧天竺》 ;上映第八天,該片總票房超過5億元 ;上映第九天,當日票房收入超過同期上映的《西遊伏妖篇》,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上映第十四天,該片總票房超過8億元 ;上映第十七天,該片當日票房收入超過同期上映的《功夫瑜伽》,首次獲得春節檔電影單日票房冠軍;截止2017年2月22日,該片票房突破10億元 。
影片評價
《乘風破浪》強勢地插入了韓寒對時代的吐槽,包括對徹底改變人類社交方式的網路,對徹底改變年輕人致富方式的房價。該片不像《後會無期》那麼任性,處理很有分寸感。該片的情感線也比《後會無期》更符合電影的創作規律,親情線和友情線的起承轉合都很完整,尤其在大反派的襯托下,也有了相對明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感,可作為觀眾超我的出路騰訊娛樂評 。
該片跟所有尋回情感類的電影相似,韓寒用自己獨特的冷幽默和熱血青春,完成了電影和現實生活中與父親,與世界,與自己的和解。韓寒借電影中徐正太之口,說出了自己簡單又不簡單的心願——任世界滄桑變化,仍希望保留著自己內心的不變《新京報》評。
㈦ 如何理解《乘風破浪》的寓意
我最開始很不理解為什麼中文名字起「乘風破浪」這么的豪情萬丈而英文名字卻是「浮萍」。現在想想,「Duckweed」是寓意著片中的幾個小人物的生活,就像浮萍一樣——四處飄盪,沒有著落,在聯繫到中文名字「乘風破浪」,很可能是希望他們即使像浮萍一樣,也要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㈧ 如何評價電影《乘風破浪》
客觀事實篇(出現在電影中)
一.劇情篇
在網上浩如煙海的影評,分析中,我看到的專門對電影劇情的分析極少,拋開這部電影來說,任何一部電影作品,劇情都是其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最重要的一部分都不為過!更何況,在《乘風破浪》這部影片中,劇情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說不合邏輯也好,過於俗套也好,漏洞太大也好,這都必須有一個完整的分析在裡面。
介於讀者都是看過電影的,在這里先簡單粗糙的概述一下劇情:
第一大部分:
現實生活——年輕賽車手徐太浪拿到賽車總冠軍,在此之前他只拿過分站的冠軍,所以很容易看出阿浪之前並不是非常成功,根據電影後面發展,很容易還知道他對他的父親徐正太很有意見,原因有做過牢(阿浪一生下來後的六年內),總打他(標志性的用腳踢),不讓他做喜歡的事(反對孩子開車,找了個救護車職業)等等,因此才會有電影接下來的發展,阿浪在這次大型成功之後才會極其得意,以及對父親說出那樣的話,之後,阿浪為了小小「折磨」一下父親,才帶著父親極速飆車,在空中遇到火車,發生車禍。
第二大部分:
「穿越」階段。阿浪回到出生以前,巧遇年輕時候的父親,機緣巧合成為父親出生入死兄弟,了解了父親,也在期間了解了自己從未謀面的母親小花,和父親阿正以及兄弟小馬,六一,一起在小鎮對抗想要收購阿正歌舞廳的敵人羅力,最後想要阻止父親阿正在母親懷孕期間惹事被抓,還有解救跳樓自殺的母親,可是由於最重要的兄弟為了給阿正報仇才丟了性命,阿正阿浪氣急找到大反派報仇,雖然阿正重傷了(電影提到由於故意傷害罪)大反派,卻也進入監獄,最後,小花生下孩子,阿浪碰到孩子的手,回到現實。
第三大部分:
回到現實,看到年邁父親,做出了幫會的手勢,父親微笑回應,全劇終。
暫且不說劇情整體的合理性與邏輯性,這裡面有著兩個非常值得討論的點:
阿浪是穿越還是做夢?
父親阿正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阿浪這樣一個朋友存在?
這是劇情中兩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地方,因為影片只給了很多提示和暗示但並沒有真正給出答案。
在對這兩個點仔細分析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說說下一個問題。因為我覺得分析難免會加上主觀推斷,所以先將客觀存在的敘述完。
二.亮點/細節/呼應/細思極恐
第一大部分:
1.1998年與2022年
在現實生活中,開頭在賽車大賽時畫外音有很明顯的一句話,交代了這是在2022年的一次賽車大賽,這說明,這里的現實生活,不是現在,而是未來!這點與《鐵甲鋼拳》很相似,都是將故事發生時間放在稍微遠一點點的未來,這種手法好處很明顯,可以默認當時的很多細節與現在並無太多差別,總之這種手法最大特徵是為了劇情服務!有差別的是《鐵甲》這種設定是為了未來中的故事,而《乘風破浪》通過一個「穿越」來給過去服務,對於時光網上某篇長評,直接將這點列為影片最大bug,說是就算是2017年,1999年出生的阿浪也才十八,什麼鄧超那張臉能演十八嗎等等等等,此種不負責的評論實在讓人氣急,鄧超那一身行頭,18演不了我也承認,可是在影片設定中24也演不了?
2.賽車
身為國家頂級賽車手,韓寒這次終於將賽車放在重要部分,而不是在《後會無期》中只拍成公路片,據知乎大神
@馬銳拉
說,開頭帥氣的賽車鏡頭由韓寒和英國人馬克共同完成,分別是中國拉力錦標賽五次總冠軍和英國拉力錦標賽三次總冠軍。賽車場面真實帥氣,不止在國內甚至在國外都難得一見。
第二大部分:
作為全片核心部分,此處需仔細分析。
1.出場:
在阿浪被撞之後,他是意識到了自己躺在了病床上,甚至 以為自己將要死去,在腦海中回憶了自己的一生,其中最多的就是與父親的矛盾,而來到了過去1998年,第一個鏡頭是從「摯愛」KTV出來,而且是從內到外的推開大門,這里有個細節是指交代是從KTV出來,而並沒有介紹在KTV內的細節。這個下文還有呼應,暫且先放在這里。
2.人名:
韓導在人名上用到了鮮明的韓式風格,這也是很多網友都發現和津津樂道的一點。
徐正太——正太
羅力——蘿莉
六一父親名字為五一
六一喜歡的女生名字叫嘉怡,姓無交代
徐太浪紀念好友徐浪
首先是正太蘿莉梗,這個梗我覺得一定不只單單為了搞笑,因為如果為了搞笑的話以韓寒之手完全能想出來更好的,正太蘿莉六一這些詞都很明顯的指向了同一個主題——小孩,幼稚,孩子氣。這是韓寒竭力想表達出來的電影(第二階段)的一個整體氣氛,可惜很多人沒有看到。
其次是母親的名字梗,小花原名牛愛花(說實話這個簡單粗暴的笑點戳中了我和影院當時好多人),然而阿浪的母親名字是張素貞,所以一開始阿浪為了自己能夠出生就想要拆散阿正和小花,這也給觀眾帶來一種觀點就是小花一定不是阿浪母親,然而韓導在電影中卻有多次伏筆和鋪墊,而且當時不會察覺到,只有最後改名發生時才能發現,不能不佩服韓導的良苦用心。
姓:影片特意交代了小花和父親關系也不好,除了靠近主題阿浪對父親的態度以外,另一個也為她說改姓母親姓做了伏筆。
名字:阿浪第一次問阿正張素貞時阿正的回答和改名時最後換的台就是白素貞,不過改名的確稍顯隨意。。。
說實話,用心看的話,小花改名有種「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之感,這八個字說著簡單,做到真心不容易。
最後是六一名字梗,除了六一有兒童之意,影片特意交代其父親名為五一,所以父親名字是加一得到了他,然而六一喜歡的女生名字就嘉怡,諧音加一,而且並未交代此女生其他信息甚至是姓,最後嘉怡拒絕了六一,這也隱約暗示了六一將無後,與後文六一離世呼應。
3.句子
身為韓寒,金句本應該是拿手好戲,然而這部電影中金句相比《後會無期》少了很多,我能記得的只有「女孩心裡如果真的沒有你,你做什麼都沒有用」,其實個人還是很期待韓式的金句,但實話實說雖然文藝勁兒淡了,但自然了很多。
這個就歡迎大家多多補充吧。
4.幽默
相比句子,韓寒在段子上可以說是下足了功夫,就我的觀影體驗來說,還是常常聽到那種會心的笑聲的,至於一些尷尬的笑點,不會放過,下環節再說。
「喂,敢不敢睜開眼睛?」「我特么已經睜到最大了。」
「這個時代真好,當我說我想靜靜的時候沒人問我靜靜是誰。」
還有就是典型的韓式黑色幽默,特別是六一說:「就算是我死,我也要看著你」然後黃志強將傘打開了,風格十分強烈。
5.其他
a吃面:首先這不是一個黑幫片,雖然有黑幫片子的氣質,但電影更多標簽還應該是文藝片,青春片等等。而且「正太幫」也並不是一個黑幫組織,然而,有一個場景是三個人一起吃飯,要了三碗面條,阿正這時還恰好又帶著這本書,而且再次提到了杜月笙,巧妙的是,老闆正好把第一碗面條放在了那本書上,這里蘊含一個故事。
杜月笙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場面,情面,人面(也有說體面)。」
六一正是為了大哥的場面被砸(被綁)才去送死。
阿正是KTV被威脅,被不給情面了。
阿浪是因為父親的人面被打,必然出手。
後兩個稍顯牽強,但也足以證明韓導的良苦用心。
b1998年:馬化騰1998年提出OICQ
1998年殲10首飛,小花父親是試飛員
c視角:本片多次轉換視角
除了第三人稱的敘述視角以外,剛剛「穿越」的阿浪決定與歹徒抗爭的時候對著鏡頭說過:「我都已經死了,我為什麼還要怕死。」
開頭賽車第一人稱視角極其有代入感。
阿浪阿正在找黃志強報仇的打鬥場面使用了上帝視角,個人認為很有創造性。
d其他人物:李榮浩的戲份個人覺得演的不錯,並沒有尷尬,反而很多韓式幽默
父王的角色(羅力)很重要,父王也真正演繹出來了,這個外界也有目共睹,不贅述了。
高華陽的話,真的看不出在演這類角色,就是骨子裡就像一樣,另外真的好像余文樂。。。
還有全片沒有看到知乎馬銳拉大神究竟在哪,希望知道的朋友告訴。
第三大部分:
父親回應了阿浪的手勢,只有這一個點了吧,這個下文分析。
彩蛋部分:
1.阿浪在KTV里知道小花工作,與前文小花說過剛剛下夜班回來再次照應。
2.阿浪在KTV叫小花「媽咪」,與開頭阿浪從KTV來到這個世界再度呼應。
三.漏洞/bug/槽點/矛盾/尬點
這個就只按數字排了,每個點我會盡可能做出些客觀的解釋。
1.穿越地點:阿浪是在醫院床上昏迷卻從KTV走出來。
2.警察對峙:阿浪正是靠著對家裡布局的清晰才消除警察的疑惑。然而,後來著火了啊!!!而且著火是在阿浪出生前啊,阿正就想恢復原樣這種觀點可能性實在不大,另一種觀點是阿正後來知道阿浪就是穿越來的兒子,才故意擺放原樣的,個人認為可能性也不大,後文會闡述原因。
3.偽床戲:
盡管這場戲交代了小花名字,但仍然有很多槽點。
a拿老婆檢驗兄弟:雖說這個阿正是躲在櫃子里,但是拿老婆來誘惑未免偏激,這個就是因人而異不同角度理解了可能,的確拿別的妹子誘惑可能容易接受,但是話又說回來,畢竟小花那麼漂亮,如果真的能拒絕小花,那麼幾乎沒有後顧之憂了。所以這個相對於下兩個,稱不上漏洞。
b名字漏洞:這個我覺得真的應該算是漏洞了,如果說阿浪有一些太超前的話阿正可能聽不太懂,但在這場戲前阿浪在影院問過阿正是否認識一個叫做「張素貞」的女人,而躲在櫃子里的阿正按道理是應該聽到了張素貞這一名字的由來,應該萬分驚奇才對。所以,如果,阿正沒有反應過來,只有一種可能:當時就沒在意,事後忘干凈了。而不可能是躲在櫃子里櫃子隔音沒聽到的原因,因為如果阿正還記得就算當時沒聽到事後領證的時候也一定會發現了。這個點比較模糊,當然,和下面這個比起來,這個漏洞並不算什麼。
c突兀的六一:這時阿正和阿浪說了六一腦子不好難成大事直接導致了六一想找黃志強報仇最後反被殺害再引發最後一場血戰,所以加入六一這個情節絕不是僅僅為了搞笑,而是還有著推動核心劇情的作用,可是當被問起六一為什麼也在櫃子里的時候,六一說的是:「我來找嫂子,發現嫂子不在,聽到嫂子叫浪哥進來,就急忙躲進了櫃子里。」
這里有很大的邏輯矛盾,在分析邏輯矛盾前,根據全片總體看,我覺得能確定一點:六一不是壞人。這是針對於網上某些觀點認為六一和黃志強有秘密等等,我覺得根據全片韓導應該沒有此意。那麼,既然以六一的性格,如果不是壞人的話,他實在沒有必要撒謊。
那麼就有以下幾個疑點:
第一個:如果阿正是為了檢驗阿浪,那麼他一定是之前就躲在櫃子里,那麼六一就一定是在其之後的,就算櫃子再隔音啥的,理論來講,阿正也一定是能知道六一進來才對的,根據阿正的性格,幾乎沒有阿正知道六一進來了,故意說那種話刺激六一的可能。
第二個:六一為什麼要躲啊!!!他既沒有做錯事也沒有看到啥啊!小花只是叫阿浪來幫忙修電視啊!!!完全沒有躲得必要啊好嗎!!!
4.套路問題
雖然已經做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但本片套路感依舊很強烈。
a全片設定:父子不合,穿越見到父親,,,說實話看幾分鍾就能知道結尾實在不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可能是韓導《後會無期》結尾實在太模糊,《乘風破浪》一開始就可以清晰知道結尾是什麼,雖然故事內容玩味性更大一些,還是希望對於整個故事結構,韓導少一些套路吧。。。不過後文會闡述可能這個套路,正是韓導用來將那個故事的幌子。
b掰折筷子套路梗:不願解釋。
5.交代不足問題
a住處:阿浪這些天住在哪,衣服都從哪兒來的,如果都是阿正提供的,影片應該交代一下啊,幾句其實就好。
b狗狗:馬達加斯加:並沒有見到演職員表中的馬達加斯加。
木木:雖然有剛開始找六一沒找到把自己弄丟了,和結尾守在死去六一的木木這一呼應,但全片都沒有木木啊!因為把自己弄丟了?那也應該出現個幾次給幾個鏡頭才對啊。。。
c亭東鎮:這也是被很多很多網友吐槽的一點——偌大個鎮,除了他們這些人,幾乎沒有住民,還有,甚至在發生火災的時候,都沒見到有什麼幫忙的鄰居。
d小馬:馬化藤梗是用的不錯,但是小馬的戲份也太!少!了!很對不起董子健演技啊!離開時還渲染了大段,人物形象不豐滿的小馬實在很難引起觀眾共鳴。
e結尾:小花為何會突然出現?
小花為何還要跳樓!!!
主觀臆測篇(重點)
相對於客觀事實,我更想花費力氣的其實是主觀上的一些判斷和推理,因為別看上文貌似洋洋灑灑寫了挺多,但實際上都是一些闡述,只要你電影看的足夠認真或者次數足夠多而且還不是韓黑的話基本都能發現,然而上文並沒有解釋核心問題,就是「穿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上文我說過本片有兩個最大問題:
阿浪到底是穿越還是做夢?
阿正當年現實生活中到底有沒有阿浪這樣一個朋友存在?
下面開始分析:
因為時空穿越問題實際上非常復雜,涉及外祖母問題,蝴蝶效應等等,所以文章將在為電影服務的前提下盡可能簡化。
看起來很復雜其實很簡單,兩兩組合比較合理性最大的就是正確答案了其實。
可能一:阿浪穿越,回到過去,阿正人生青春里有阿浪
可能二:阿浪穿越,回到過去,阿正人生青春里本來沒有阿浪
可能三:阿浪做了一場夢並沒有穿越,阿正青春里是沒有阿浪的
可能四:阿浪做了一場夢並沒有穿越,阿正青春里卻還有阿浪
幾種可能各有優點和矛盾,但顯而易見可能四幾乎不可能,阿浪只是在床上做了一場夢,卻夢到了自己父親的青春?而且結尾還做出手勢,父親不會被嚇傻嗎?
首先說穿越和做夢哪個可能性更大?
穿越的話,問題就是上文闡述過的漏洞實在太多,比如從病床到KTV,比如小鎮人少,比如六一的櫃子問題等等。
做夢的話,問題就是結尾太坑,難道真的像網上很多人說的,就是父親不明覺厲學學兒子手勢?
但二者也各有優點。
穿越的話最起碼可以說明一點:結尾合理,父親明白兒子手勢,正確做出回應。而且,全片與父親的和解和對母親的探尋在穿越基礎上更為合理。
但做夢的優點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前方高能!!!
【全文最重要部分】(大量自我推測)
在夢中的話,有很多上述的bug將不能稱之為漏洞,反而可以理解,甚至有些地方,將,成,為,神,來,之,筆。
1.邏輯問題:一些邏輯上的問題比如六一進櫃子就可以理解為暗示夢中邏輯不清晰的一個表述而不是嚴重失誤。還有木木。當然,這很牽強,不過這一點也只是最弱的一點。
2.人煙稀少:人做夢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弱化背景,一般指記得發生了什麼事,都是自己或者和某些人完成的,很少能注意到有吃瓜群眾的露臉,有的話,比如說大庭廣眾下丟人,群眾也只是一個概念。就算韓導忘了加點人氣兒,但也不至於這種程度,所以這種弱化背景突出主人公的方式是另一個重要暗示。沒錯,這還是稍微有點牽強,沒事沒事,真正的重頭戲,我放在最後這一條。
3兩個世界的轉化:再說《乘風破浪》之前,先說說另一部國產穿越題材喜劇題材的佳作,沒錯,就是《夏洛特煩惱》,在夏洛特煩惱中,夏洛是做夢還是穿越(平行宇宙)暫且不提,因為網上也觀點不一,但是這里有個亮點是夏洛去哪個世界和回到這個世界都是在洗手間發生的轉換,倒在洗手間,醒來開門到班級,再次醒來在洗手間,水依然在流動,回到現實和世界和好。這個手法很高明,無死角,無論穿越還是做夢都說得通。
我覺得韓導是一定看過這部電影的,就算沒看過,也不可能沒想過這方面的問題,那麼終於回到這個問題:為什麼阿浪在98年的世界中是從KTV出來的?而不是選擇躺著來到世界,難道韓導沒注意到?
我覺得不是。
先問大家個問題,你記得你的夢的開頭么?
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是不記得的,這也是夢的一個冷知識:絕大多數的夢的是沒有開頭的。
而阿浪正是沒頭沒腦沒有任何交代的,從KTV里出來。
同時,阿浪從KTV出來來到這個世界最後又在KTV叫了小花這輩子唯一一聲媽咪,而他也是從「媽咪」身體里出來的,形成了一個奇妙的循環。
就像電影里阿浪說出的那句沒頭沒腦的台詞,其實是金剛經的最後兩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那麼,很明顯,我是支持做夢而不是穿越的,而且在之前,我也先排除了可能四,那麼,很明顯,只剩可能三了。
阿正青春里沒有阿浪這個人,阿浪做夢回到了父親的年代,在生死線上走過一遭以後腦中腦補(意淫)出了父親母親的青春故事,並且和他們一起走了一回,回到現實原諒父親,更多的是原諒了過去,做出了標志性抱拳暗號,父親一臉疑惑,卻也跟著做了。
完了?
並沒有。
這種解釋,我還是不滿意。
還有最後一次轉折。
以下思路是我最終的推測,感到高興的是,我在網上也看到了一些網友觀點和我很相像。
是做夢嗎?當然還是做夢。但是全片最後鏡頭,明顯能看出來老年的父親已經脫離危險了,所以不妨進一步推測,父親因為帶著頭盔更早脫離危險,而沒有帶頭盔的阿浪則沒有,一直處於昏迷,在鄰床休息的父親在阿浪昏迷期間講述了一個故事,這也是他的青春:他曾經有個出生入死的好哥們,叫做徐太浪,他們一起出生入死,最後為了給兄弟報仇,徐太浪被殺死(也可能是離開,但邏輯上被殺害更合理),徐正太重傷了黃志強,被判處六年有期徒刑,而徐太浪則去世,從小也是和父親關系不好的小花在阿正進監獄後還可能有黃志強的報復,生下孩子後跳樓自殺。從監獄出來的阿正為了紀念好友而把孩子起名為徐太浪。{也可以說是徐太浪本來也和小花關系極好,太浪與小花也是屬於除了愛情最好的朋友,然後丈夫進監獄摯友身亡導致小花自殺,不過我不喜歡這種。。。}之後,昏迷中的阿浪邊聽邊做了這個長長的夢,將自己代換成父親母親最好的朋友也是和自己重名的這個人,體會到了父親母親的青春,但是由於是在夢中,肯定有些偏差,其中多出來最明顯的就是自己強烈的兒子的身份,表現在對父親的理解這一過程和對母親的依賴。最後,阿浪醒來,做出曾經「阿浪做出的手勢」,父親停頓,知道孩子聽到了自己的故事,微笑做出手勢。
所以我覺得,韓寒在這里講了兩個故事:表面上的被撞穿越回去成為父母親兄弟這一故事最後穿越回來理解父親這一故事,諸多暗示指向實際上講的是我最後所說的這個夢中的故事。
韓寒表面是在講一個明顯的套路的漏洞百出的故事,而目的正是慢慢講出這個「假故事」下的「真故事」,這個「真故事」,他既想講,又不想那麼輕易地講啊。
按照我的最後的推測:
片中阿正為了紀念好友,將兒子也起名徐太浪。
導演韓寒為了紀念好友徐浪,電影起名《乘風破浪》。
二者如出一轍,這也是我能找到最後的照應了。
過分解讀是一定有了,,,但是筆者也是竭盡全力在根據電影,各種可信資料分析。
這是不是一部好片不敢說,但就像韓寒本人曾經說過的話,大意為一個有爭論的電影,總要強過毫無聲響的電影。所以我不認為《乘風破浪》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好片佳片,不過作為韓寒第二部電影,就在情節,手法達到如此效果,我認為它是極其成功的,韓寒不僅對自己,對觀眾,甚至對整個中國電影市場,都是交出了一張堪稱優秀的試卷。
雖然,這只是對《乘風破浪》的一篇完全解讀,並不想和任何人,影評,網站為敵,但在最後,我還是想說幾句,我看過韓寒好友馬銳拉在知乎的文章,我想說這樣一個片子,拍出來不容易(還有出櫃一詞首次可以在銀幕出現哈哈哈),可能每個人理解不同,有很多人就是當作一部漏洞百出的穿越片來看,但是,那也不應該只打一星兩星啊,以豆瓣在中國電影界的影響力,前五個高贊短評全是一星!!!被認可的短評正常是反應了大部分人對電影的各個觀點,那麼全是一星的電影應該在兩分左右啊!諷刺的是電影是春節檔評分最高也是唯一一部口碑持續上漲的電影,也是各大權威公眾號例如毒舌獨立魚都比較認可的一部電影,所以我衷心希望豆瓣之風可以改變。話說回來其實時光網也差不多,雖然短評要好得多,各種評價都有,但是在豆瓣時光包括一些別的媒體,最高贊數的長評幾乎全是詆毀,更有某篇高贊長文,全文漏洞百出,卻還竭盡可能用語言諷刺韓寒,我想說您是在諷刺一個最擅長諷刺的中國人您知道嗎?電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把缺點1234擺出來,既說出來您的觀點也對導演有好處不好嗎?幹嘛非要諷刺呢?還有,令我想罵臟話的是某篇影評對於電影名字的堪稱是侮辱性的解釋,我就想問就完全拋開影片好壞,作為一部韓寒紀念逝去好友的作品,你就真犯得上那麼侮辱?最後,還是希望豆瓣時光網等等網站公眾號能共同打造出中國真正值得信賴的電影媒體吧。
關於《乘風破浪》,我也說的夠多了,最後評個分吧,連豆瓣那麼多一星都6.9說明七分肯定遠遠過了,我個人會打四星,不算感情分7.8算感情分8.1吧。
㈨ 怎麼理解《乘風破浪》這部電影
我覺得《乘風破浪》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他的劇情看起來毫無頭緒實際上情節非常飽滿,而故事的結尾也很圓滿,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在年少時不要做愣頭青,凡事都要三思而行,不要等老了以後才後悔,如果有時間的話就要多陪陪親人,這也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後最大的感悟了。
㈩ 從電影《乘風破浪》出發思考,韓寒拍電影有哪些特點
韓寒電影的一大特色就是“驚世絕句”+低成本宣發+“好聽的BGM”,
在他的電影里,總是能蹦出幾句聽上去意義深刻且膾炙人口,說出來淡淡的,但是配上BGM卻賊有范兒的話。例如,在《後會無期》中蘇米的那句,“從小我就聽過無數大道理,卻仍舊過不好我這一生”。這句話在電影上映當年、甚至直到現在,可謂是經典金句了。還有當晧漢找到劉鶯鶯,卻被告知,“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卻是克制”,以及那句“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分利弊”。是不是全都是經典台詞,且現在還常在用呢?在《乘風破浪》《飛馳人生》雖然減少類似語句的數量,但是大多都融化成了電影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