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台灣新電影學術文章

台灣新電影學術文章

發布時間: 2023-03-08 01:59:27

Ⅰ 電影《集結號》是有誰導演的此影片獲得了什麼獎項

馮小剛重回賀歲檔,這次帶來了《集結號》。此時中國電影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時代,這一年進口好萊塢《變形金剛》國內票房的官方統計數字達到2.7億人民幣。現在不是電影沒人看,而是在看誰的影片——國產影片的吸引力顯然沒有好萊塢影片的大,國產電影依然面臨著為好萊塢培育了市場後,黯然退出舞台的尷尬。因此,中國電影應該是什麼面貌依然和十年前一樣,緊迫而模糊。


從《集結號》來說,這個未必是國內最好的戰爭電影,正如《甲方乙方》不是國內最好的喜劇電影,但是如果《集結號》能夠像《甲方乙方》一樣,為中國電影指明未來的道路,一樣功莫大焉。

Ⅱ 《無人是孤島侯孝賢的電影世界》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無人是孤島》([美] 詹姆斯•烏登)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oNruNY-9lOiyn1u_fzUccg

提取碼: wtxb

書名:無人是孤島

作者:[美] 詹姆斯•烏登

譯者:黃文傑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7-1

頁數:358

內容簡介:

侯孝賢是我國台灣新電影運動的領軍人物,也是享譽世界的電影大師,重要作品包括《童年往事》、《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和《海上花》等。本書完整全面地論述了他的創作生涯,闡明了他獨一無二的成就與風格的形成及演變。作者認為侯孝賢電影反映了台灣獨特的歷史與地理狀況,並且只可能誕生於那種環境之中。本書也考察了侯孝賢電影對其他亞洲導演的區域性影響。

作者簡介:

詹姆斯•烏登(James Udden),曾任職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現為葛底斯堡學院電影研究副教授。長期研究台灣電影與亞洲電影。為完成本書,赴台居住多年,多次深入采訪侯孝賢及其合作夥伴。

黃文傑,復旦大學傳播學博士,副編審,曾在《電影藝術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多篇電影論 文。

Ⅲ 推薦電影評論方面的書籍

電影評論方面的書籍

《香港電影的秘密》
作者:大衛?波德威爾(美)
出版:海南出版社
簡評:一個美國人了解李小龍、成龍沒啥稀奇,但對張徹、劉家良了如指掌令人刮目相看。他畢竟是一個學者,雖然剖析香港電影從藝術商業片入手,但思維不存在太多東西方的隔閡,反倒是學術文章寫得十分透徹而好讀。

《非常罪 非常美》
作者:毛尖
出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簡評:讀毛尖的文章是從她的隨筆開始,從寫她母親剝毛豆,再寫到小津,有味道。她的影評也是把感性的東西化進去,但絕不誇張。比如她會把溝口健二的紅色傷疤、伯格曼的紅裙子、阿巴斯的紅色上衣、科波拉的紅玫瑰等等放在一鸚矗���說摹?

《雕刻時光》
作者: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俄)
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
簡評:是台灣「電影眼」系列的引進版。看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本人的著作絕非是解讀他的電影,而是走近一個人的靈魂、他的哲學與藝術思想,對詩意的世界張開你的翅膀。

《基耶斯洛夫斯基談基耶斯洛夫斯基》
編者:丹努西婭?斯托克(波蘭)
出版:文匯出版社
簡評:坦承自己不懂音樂,給出不喜歡美國的理由。這位大師一般被認為早期電影有「道德焦慮「,後期電影遠離政治,還是聽他自己來說自己及自己的電影吧。

《電影+2002》
編者:衛西諦等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簡評:剛拿到此書的時候,很多電影還一時看不到。但後來一部部都沒少出過DVD,的確是2002年最值得關注的幾十部世界各國電影。不是淘碟指南的淘碟指南,而且不過時。

《新小說?新電影》
作者:克洛德?托馬塞(法)
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簡評:是相對深奧的一本,一半文學,一半電影。光就賣得快便說明中國讀者對這部分藝術史的關注,杜拉斯的《印度之歌》、格里耶的《歐洲快車》究竟怎麼樣?不急,花個兩小時就能讀完的小冊子。

《世界電影鑒賞辭典》(四編)
主編:鄭雪來
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
簡評:這套辭典的前三部在國內有過不小的影響力。四編中有些電影的選擇可能不是很嚴格,但早期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是其精華之一。還有,其中的評介雖然很不華麗,但言之有物,准確到位,是值得提倡的治學風氣。

《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
編者:鄭樹森
出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簡評:收入了兩岸三地及海外10多位學者的電影論文,其中包括戴錦華、畢可偉等人。是年內最有學術質量的華人電影書籍,盡管對華語電影的批評有些欠妥,但畢竟從文化的高度分析是一條有意義的影評之路。

《法國電影手冊十年百部佳片》
編者:雙城、列狐
出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簡評:大多數電影你能看到,一部分電影一時還看不到。不一定每部都是經典,是淘片與了解當代世界電影的一個角度。

《電影館系列》(已出8本)
作者:布努艾爾、伯格曼等
出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簡評:今年最具規模與最令人激動的引進類叢書,只需列舉幾本就說明一切了:安東尼奧尼的《一個導演的故事》、《伯格曼論電影》、《法斯賓德的世界》、布努艾爾《我的最後一口氣》、《光影大師——與當代傑出攝影師對話》等等。

Ⅳ 兒子的大玩偶的幕後故事

出品於1983年的《兒子的大玩偶》,是根據台灣著名的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的同名小說所改編,是由三個不同的小故事組成,分別是《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以及《蘋果的滋味》。由候孝賢、曾壯祥和萬仁各自執導其中的一段。影片是新電影開展以來最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取材自台灣當局一直給予封殺的「鄉土文學」,原著作本就已經處在了官方的禁忌邊緣,而且官方向來防電影更甚於控制文字傳播,「中影」拍攝這種電影,是承擔了一定的風險的。影片在拍攝完畢送交新聞局審查之際,由萬仁導演的那一段《蘋果的滋味》則引發了一場風波,後來被稱為「削蘋果事件」。在那個尚未解嚴的時代,故事內容黑色而嘲諷,對社會的批判色彩較為濃重,這不符合台灣當局與新聞局對台灣電影的指導綱領(參考台灣電影對社會負面描寫的禁令)。尤其是故事內容呈現台灣人民卑微、麻木的社會心態,則更令當局惱火,一度要求將《蘋果的滋味》一段修改或刪除。事件最終在聯合報記者楊士琪的批評與呼籲下,《兒子的大玩偶》才最終能保持原貌出現。這次的削蘋果事件,雖然只是一兩鏡頭的刪存之爭,但卻代表電影自由的重大勝利,並為爾後新電影創作奠定了強大的輿論基礎。
侯孝賢確立台灣新電影的存在
上個世紀80年代,台灣的電影有幾種流派:武俠片、社會奇情片、瓊瑤式文藝片及軍教片,內容流於俗套。於是一批新銳導演,包括侯孝賢、吳念真、劉家昌、小野等人開始推動「台灣新電影運動」,企圖推翻舊電影的窠臼。繼《光陰的故事》成功後,侯孝賢、曾壯祥、萬仁也拍了一部三段式電影———《兒子的大玩偶》。該片以台灣社會開始轉型的20世紀60年代為背景,三段不同的故事都呈現當時小人物的辛酸。《兒子的大玩偶》被認為是正式確立了「台灣新電影」一詞的存在,它的寫實風格為往後的新電影奠定了主題與方向。
原作:旨在喚起民族意識
台灣在歷史上曾經先後被荷蘭、西班牙、日本殖民者侵佔,蔣介石統治集團在大陸失敗後潰遷到台灣,又依靠美國、日本,使得台灣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極為復雜,在社會中普遍存在崇美崇日的思想,台灣一批作家認識到喚醒民族意識的重要性,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創作出一批批判美日等外國經濟和文化對台灣支配性影響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影響較大的就包括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的攝制是由編劇吳念真提出來的,他的理由是准備參加亞太影展,題材當然要反映亞太國家和地區發展過程中深受先進強國的影響。影片基本保持了原作精神,選角平實,多採用實景拍攝,片中使用國語、台語、英語等語言,務求什麼人說什麼話,使本片的每一段都自然流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內容和形式達到求真的統一,體現了新電影的紀實風格。
電影:由三段各自獨立的故事組成
侯孝賢執導的《兒子的大玩偶》,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一個小鎮上,青年坤樹把自己打扮成小丑模樣,走街串巷替戲院作廣告招攬觀眾。回到家中,讓兒子阿龍快樂是他最大的安慰。有一天,戲院老闆叫他不必走街串巷,改用三輪車把電影廣告散布到每個角落。他的兒子看慣了他的小丑形象,當坤樹不再將自己打扮成小丑模樣想要抱兒子時,兒子反而大哭起來。坤樹為了使兒子高興,只好又拿出白粉,把自己打扮成小丑的形象……
曾壯祥執導的《小琪的那頂帽子》,描述兩個青年人為了養家糊口,到一個小鄉鎮推銷一種他們自己也懷疑其安全性的日本快鍋,其中一個推銷員林再發在親身示範用快鍋燉豬蹄時,發生爆炸,意外喪生。而他懷孕的太太此時卻因摔了一跤住院待產,打電話來要林再發去醫院。
萬仁執導的《蘋果的滋味》,講述一個從南部到北部工作的工人阿發被一輛美軍的轎車撞倒而軋斷了雙腿,阿發的妻子阿桂和孩子第一次從貧民區搭著大型轎車去一棟全白色的教會醫院探望阿發的傷勢,肇事的格雷上校為了「道義上」的責任,口頭允諾要把阿發的一個啞巴女兒接到美國去讀書,同時還付了兩萬元給他們。這種情形引起來探病人的工頭的羨慕,以為他是故意找一輛美國車撞上去的。一家人吃著外國教會醫院看護給的蘋果,覺得它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甜美可口……
影響:削蘋果事件
雖然《兒子的大玩偶》中的「蘋果的滋味」探討台灣對美國的依存心理並不十分深刻,仍然引起了一場「削蘋果的風波」。國民黨文工會一些觀念守舊的官員要求電檢單位對影片中幾個片段作出刪剪,電檢單位只好照辦。這可以說是對當時所標榜的「電影創作自由」、「電影藝術創作獨立性」的提法是一個極大的諷刺。這出電檢刪剪風波,使得導演萬仁十分引人矚目。而萬仁一氣之下,賦閑在家兩年,幾乎想放棄電影。聯合報記者楊士琪在報紙上公開揭發並抨擊此事,該文刊出後,輿論大嘩,批判官方、中影與影評人協會之聲不斷,《兒子的大玩偶》終於才能保持原貌出現。
這次的削蘋果事件,雖然只是一兩個鏡頭的刪存之爭,但卻代表電影自由的重大勝利,並為以後新電影創作奠定了輿論基礎。同時,這次事件也使得代表過去「觀眾電影」影評角色的影評人協會、以及代表政治力量的文工會,明顯落入下風。整個事件也被認為是失去地盤的舊陳述勢力對新一代影評人的一次失敗反撲。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7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