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第839章中國電影大獲全勝
① 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導演的成就如何
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化思想領域逐步開放,與國外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中國電影也開始走向世界,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五代,以張藝謀、陳凱歌最為有名。
1990年,張藝謀的新作《菊豆》入圍威尼斯和奧斯卡,開中國電影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先例。1991年,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再度入圍威尼斯,獲銀獅獎;並再度入圍奧斯卡。1992年,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又一次入圍威尼斯並一舉奪得金熊獎。接著,謝飛的《香魂女》也分享金熊。此外,陳凱歌1993年為香港湯臣公司製作的《霸王別姬》凱旋戛納,奪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並入圍奧斯卡。張藝謀的《活著》在1994年奪得了評委會特別大獎,在《霸王別姬》和《活著》里擔當男主角的葛優更是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的榮譽。1994年後,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陳凱歌的《風月》、《荊軻刺秦王》都相繼來到戛納參賽,並且都有所斬獲。2000年華語電影《花樣年華》、《卧虎藏龍》在戛納電影節上大獲全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此間,田壯壯的《藍風箏》於東京電影節奪魁;第五代女導演李少紅的影視片《血色清晨》、《四十不惑》、《紅粉》、《太平公主》、《橘子紅了》、寧瀛的《找樂》和《民警故事》、劉苗苗的《雜嘴子》相繼在歐洲、亞洲、中國電影(視)節上參賽、獲獎。
20世紀90年代電影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了一個又一個前所未有的榮譽,實現了中國電影的突破。第五代導演90年代的電影進行著新的藝術個人化多元化的翻新和調整:他們背負著的沉重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歷史反思和文化批判,在20世紀90年代轉化為對現實人生的感悟;他們以敘述平常人的悲歡離合為主,把20世紀80年代理性客觀的宏大歷史敘事,轉化為90年代的主觀個人化的歷史經驗故事。
② 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產業:策展及營銷藝術創作考研參考書資料有哪些
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創作參考書(必備參考書)
資料館雖然有推薦的參考書目,但根據近年來的考題,以及考上的同學的復習情況,同時也有145分以上大神的整理,我們歸納總結出來了下面的參考書。
《電影市場營銷學》 俞劍紅/翁暘 中國電影出版社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電影市場與電影市場營銷學,電影市場營銷環境分析,電影消費者行為研究,電影企業目標市場戰略,電影企業市場競爭戰略,電影市場營銷組合策略,電影市場營銷新概念/觀念等。
從這兩年的考題來看,書上的內容對於答題很有幫助,所以,這本書基本上是需要看的。
第一輪復習
影視製片管理學+電影電視製片管理學+影視策劃項目管理+影視營銷+電視片製作與管理
媒介經營與管理+藝術管理概論
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營銷與管理+文化產業與文化戰略
文化產業最新研究
第二輪復習
真題+影視製片管理學+電影電視製片管理學+影視策劃項目管理+影視營銷+電視片製作與管理
媒介經營與管理+藝術管理概論+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營銷與管理+文化產業與文化戰略
文化產業最新研究
第三輪復習
真題+文化產業最新研究+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營銷與管理+文化產業與文化戰略
真題+影視製片管理學+電影電視製片管理學+影視策劃項目管理+影視營銷+電視片製作與管理
真題+媒介經營與管理+藝術管理概論
第一論復習
影視製片管理學+電影電視製片管理學+影視策劃項目管理+影視營銷+電視片製作與管理:先學習影視製片策劃知識,構建電影產業知識體系。
媒介經營與管理+藝術管理概論:通過媒介經營與管理、藝術管理概論,補充電影產業的理論基礎。
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營銷與管理+文化產業與文化戰略:文化產業資料總結好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可以運用在電影產業答題,這部分資料在學習完影視製片與藝術管理之後進行,能更好的補充。
文化產業最新研究:了解掌握文化產業最新研究動向,對於題目及答題更有針對性。
第二輪復習
真題+影視製片管理學+電影電視製片管理學+影視策劃項目管理+影視營銷+電視片製作與管理:掌握知識之後就開始做題,同時來看自己的記憶是否准確,是否有遺漏的知識點;
媒介經營與管理+藝術管理概論+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營銷與管理+文化產業與文化戰略:用資料將自己遺忘的知識點補足;
文化產業最新研究:在做題時,運用文化產業最新研究動向,將筆記資料中的內容與知識點做到一一對應。
第三輪復習(考前)
真題+文化產業最新研究+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營銷與管理+文化產業與文化戰略:第三輪可以直接開始做題,同時,和資料的內容結合,讓自己不會忘記答題要放例子,做完後可以參考資料內容,查看自己是否有不足之處;
影視製片管理學+電影電視製片管理學+影視策劃項目管理+影視營銷+電視片製作與管理:考前用這些資料再次進行查缺補漏;
真題+媒介經營與管理+藝術管理概論:用真題及兩本資料補足自己知識點上的不足。
③ 《蜘蛛俠:英雄遠征》上映後,為什麼中國電影比較喜歡宣傳集體的精神
美國電影和中國電影之間,因為面對的觀眾群體不一樣,製作的電影劇情以及主旨也截然不同!美國電影比較注重個人英雄主義,而中國電影比較喜歡宣傳集體精神,團結就是力量,團結起來力量大。
每個國家都存在著不同的國情,而我國上映的所有影片都是提倡正能量,提倡團結就是力量,不太推崇個人英雄主義。而且,電影的製片方也是希望觀眾群體能夠通過自己的電影,找到積極向上正能量的努力方向。
如果說美國電影是辛辣可口的重慶火鍋,那麼中國電影則是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