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成本

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2-13 01:54:12

① 《新神榜:哪吒重生》,看了我的吐槽,就知道值不值60塊票價

2019年7月,《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橫空出世炸裂了整個中國影視界,短短幾個月就獲得超50億票房,超越同年的《流浪地球》和《復聯4》,成為《戰狼2》之下的存在---

隨後2020年10月,《姜子牙》又再次引發轟動,縱使口碑兩極分化,但16億票房也足夠坐實 「封神宇宙」 的吸金能耐---

當然,區別於大洋彼岸的漫威,封神宇宙並不為光線傳媒獨享,只要肯投入,那這塊香餑餑你也能吃上一嘴。

這不,就在最近,那家憑借《白蛇:緣起》蜚聲國漫界的追光動畫也蹭了一把哪吒熱。

還是熟悉的特立獨行: 不安分於對古代神話的直接改編,就像《白蛇:緣起》聚焦在許仙和白蛇500年前的邂逅過程,這一次的《哪吒》更是將舞台拽拉到了3000年後的近現代---

還是熟悉的畫面品質和炸裂特效: 速度與激情的機車競速,亮瞎眼的打鬥場面,還有恢弘壯麗的海底龍宮,以及那一整座充斥著濃濃東方朋克氛圍的上海都市---

僅從畫面品質來評判,《哪吒重生》值得拍爛手掌,而對比起兩年前的黑馬《白蛇》,追光顯然有著更宏大的野心--- 他們渴望《哪吒重生》能成,能撕開屬於自己的封神宇宙。

說白了,這不是試水蹭熱度的新作,在追光的規劃中後續封神作品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了(如劇末彩蛋出現了《楊戩》)---

那追光可真能夠做到嗎?我的答案是「比較懸」!!!

票房暫且拋開不說,我認為《哪吒重生》的口碑也會在正式上映後分裂成兩派,而我就屬於吐槽的那個陣營---

下面,我將橫向對比兩部《哪吒》,讓你們品品這部新作究竟糟糕在哪裡,也知道究竟值不值60塊票價了(點映我看的是IMAX,票價60+)---

為什麼《魔童降世》能夠成功?特效是次要的,人設的打造和劇情的編排方才是最具魔力的地方。

餃子導演給我們勾勒了一位魔丸轉世的哪吒,惡作劇做盡,讓城鎮居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但哪吒行惡並不是為了好玩,他只想喚起他人的關注以及掩藏內心的那份孤獨。

他不是沒有嘗試用善意去和居民接觸,但得到的只是唾棄和抵觸---

對,你不一定會和哪吒共情,但眼見這樣一位三頭身的小可愛被排擠被誤解同時又非常努力的活著的時候,你很難不憐憫以待。

也不可能在看到哪吒面對友情來臨時因故作鎮靜而丑態百出的模樣的時候,不被一股暖流直擊心靈---

這一系列細節共同塑造了討人喜愛的哪吒,而當他完成成長並在劇末選擇獨抗天雷的時候,我相信也無人不被他的選擇感動,也無不能體會到所謂的 「 情感 升華」 四字的真實含義---

說白了,《魔童降世》的成功在於人設和劇本打磨的出色,它和特效以及所謂的打破命運不公的主旨其實沒有多大關系,後者只是一句空乏的口號而已。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哪吒重生》也拿命運不公做文章了。

正如前文所說,哪吒新作聚焦在封神大戰3000年後的近現代,此時的上海已是不夜城,各處霓虹閃爍醉生夢死。

當然,這一切享受都只屬於上層人,數量更龐大的居民只能在貧民區中苟且度日---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原因在於四大家族掌控了資源的流動,如男主所處地區的淡水資源就被德家給壟斷了(他們是龍族的轉世),而目的就在於規范秩序,讓底層民眾甘願成為被俘虜的存在。

如上設定確實是《哪吒重生》的亮點,也算是映射現實資本的貪婪和可怕的一面,而透過男主家人多番勸誡男主安安分分以及怒斥他的魯莽給身邊人帶來傷害,我們也不難感受到 「體制規訓」 的可怕。

在極權管制的 社會 里頭,改變是一項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如上階層枷鎖當屬《哪吒重生》的 「命運不公」 ,而李雲祥對資本集團的沖撞乃是對 「打破」 二字的詮釋。

但可惜的是,李雲祥的沖撞實在太過 「憤青」 了。

從一開始為了給小女孩鳴不平故而破壞水廠,以為可以為居民送上免費淡水,但結果導致接下來一個月的斷供。

還有不肯接納敖廣替兒子惹出麻煩的慰問重禮,非要敖丙拿腿來道歉才可罷休(在和敖丙的爭執中意外弄斷了妹妹的腿),結果卻引來了更可怕的麻煩並導致老爸和工友意外死去---

這些沉重的代價都沒有讓哪吒停下步伐,他從劇初到劇末一直保持著剛強且無懼的底色,也奉承著 「老子拳頭硬」 的信仰,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這樣的劇情編排爽嗎?肯定是爽的!但似乎除了爽之外就再無任何內涵可挖掘了。

那它本該有什麼內涵?答案當然是「妥協」。

《哪吒重生》在劇中反復強調過3000年前哪吒和龍族的仇怨,當年的敖廣聯合四大家族圍堵陳塘關,並用全村人性命來威脅哪吒認錯。

但哪吒寧死不屈,寧可挺直身板割喉死去也不對敖廣言說任何的道歉---

這段典故明明就是絕佳的鋪墊,3000年前哪吒做不到的事情,到來李雲祥身上就該有升華的展現--- 導演完全可以讓李雲祥在面對龍族威脅的時候選擇妥協,選擇放棄自己的尊嚴來換取同伴的性命安全(龍族可以繼續打,只要給個反派出爾反爾的設定就行了,但李雲祥的妥協不可或缺)。

但在近120分鍾里,李雲祥始終是鋼板一塊,而更耐人尋味的是導演似乎非常贊賞男主的魯莽,幾乎每一場戰斗都讓男主獲得勝利。

面對夜叉如此,敖丙如此,乃至終極BOSS敖廣也是如此,他不是沒有身陷瀕危的時刻,但每每怒吼一番即可激活強大的元神並予以反派絕殺。

而且最要命的是,龍王對付哪吒的策略完全照搬無腦熱血漫,非要讓他從嘍啰打到BOSS,完成能力的逐層升級(要知道他對哪吒的忌憚是深入骨髓的)---

這幾場特效炸裂的戰斗看下來,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李靖是個笨蛋」。

3000年前為何要收走哪吒的法寶?為何不讓彼時能夠完全調動天神之力的哪吒去將龍王給全盤屠斬了呢?

《魔童降世》里的哪吒有著可被憐憫的惡作劇動機,也懂得在天雷轟頂的時候選擇犧牲自己來拯救家人和村民的性命。

但《哪吒重生》的李雲祥做不到,或者更准確說壓根就沒有必要去做,在導演的安排下只要一路暴打到底就可闖關勝利了。

那這樣一位只懂得用拳頭說事的哪吒,可真能獲得觀眾喜愛嗎?

當然,或許對某些看慣爆米花電影的朋友來說,一路干到底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注意了,角色 情感 不能升華只是一大遺憾,最被詬病的地方還得是「人物動機」。

如面具男的行為。此人身份神秘也曾一度喬裝成六耳獼猴,但他的真實身份是 「齊天大聖」 ,而且還是成功取西經回來後的斗戰勝佛。

通過他和李雲祥的一番對話: 「取經有什麼用?一棍子打下去又有什麼用?幾千年過去了 歷史 還是在反反復復」 ,我們大抵能知道大聖具備擊敗一切對手的能力,只要他願意,那龍王也只是小意思---

導演給大聖的定位可能類似金庸里的掃地僧,但掃地僧之所以是掃地僧,最關鍵的地方在於他對塵世喧囂沒有任何主觀偏見,任外人如何爭奪,自己能夠獨享一片歡愉即可。

但《哪吒重生》中的大聖呢?

你說他享受苟且於亂世的生活是可以的,但你絕不能否定大聖對哪吒的好感吧?也不難從上述對話體會大聖對 「惡」 的明確定義吧?--- 他就是看到類似敖廣這樣的暴行的反復出現,方才心生疲憊。

那好了,有明確喜歡的人,而此人目前又被自己明確定義為惡的勢力威脅著,那大聖為何不肯出手,不肯一棍子將龍族打死?等到下一個 歷史 輪回再去雲淡風輕不可以嗎?

相類似的不可理喻的事情也在敖廣身上發生了。

我能理解他囚困鎮海神獸的目的(讓東海的淡水資源壟斷在自己手上,實現對 社會 秩序的管制),但我不懂他耗費數千年來孵化 「龍珠」 究竟是為了什麼。

明面上是為了對付哪吒(敖廣親口說的),但當我看到在劇末吞吃了龍珠的敖廣被並未完全掌握元神之力的哪吒一把火燒死的時候,我立馬驚呆了--- 這叫哪門子的力量提升?過去3000年全用來做無用功了?

不僅如此,敖廣對敖丙的態度同樣莫名其妙。

作為父親,過去3000年以來他一直不遺餘力的給敖丙打造鋼鐵龍骨,好讓後者能夠復活重生,同時他也反復勸誡敖丙遠離哪吒,不想兒子遭受不必要的傷害。

但荒誕的事情終究在後期發生了。

彼時龍族力壓著哪吒,但敖廣礙於 「龍珠沒在身邊」 (懼怕自己不夠打吧?)選擇暫時離開了,但就在這時,敖丙居然請纓對付哪吒,而敖廣也居然就答應了?

這場戰斗下來後,敖丙被抽筋剝骨,重現了3000年前的慘狀---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人莫名其妙,甭管敖廣還是大聖,他們的動機均經不起推敲,只要輕輕追問幾句即可被徹底推倒。

那你們說,這樣的國產動畫又豈有被我安利的可能性呢?

再進一步說,如果《哪吒之魔童降世》未能在2019年掀起國漫浪潮,光線傳媒也沒有靠《姜子牙》等動畫培育出一大群封神擁躉,而追光動畫又未能恰巧蹭上《哪吒》的熱度。

那《哪吒重生》又還能有多少人去支持呢?

答案我真不知道,但看完這部哪吒新作之後,我的一個信念也越發堅定了: 所謂封神宇宙,還得靠光線傳媒啊!

② 《新神榜:楊戩》的製作費遠超《新神榜:哪吒重生》,為何票房卻比不過呢

雖然《楊戩》的製作費遠超《哪吒重生》,但要知道《楊戩》的故事沒有講好,主角楊戩的形象也沒有建立起來,從而導致這部電影被很多觀眾詬病,自然也影響了《楊戩》的票房。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戩》的票房成績自然比不過做得更好的《哪吒重生》。

綜上所述,《楊戩》票房不如《哪吒重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楊戩》這部電影沒把故事講好,二是主角楊戩的形象沒能建立起來。

③ 《新神榜:楊戩》票房比不上《新神榜:哪吒重生》,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引言:很多動畫團隊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會把相似的影片做成系列,雖然這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但並不是所有作品都是成功的。比如《新神榜:楊戩》,他的整體風格雖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創作的主線卻讓人覺得有些拉胯,這些都與主創的選擇有很大的關系,下面小編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各位讀者可以提前有一了解。

此外,是因為前部作品的成功,讓相似的影片漸漸出現在觀眾的眼中,因此人們在看到後傳的時候會覺得有一定的疲勞感。人物的建設以及對動作的設計都過於千篇一律。即使採用了動態模擬,仍然沒有達到觀眾的一致審美,因此這部劇的呼聲才會降低。因此想要成功翻身,該團隊需要把握劇情的節奏,同時也要讓故事更符合邏輯性,也要給予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雖然會增加製作的周期,但是也會增加觀眾的期待。

④ 《哪吒重生》導演發長文表示無奈,網友說,故事才是王道

第一個是目前中國影史票房第2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最終鎖定在50.38億,僅比《戰狼2》少了6億多。

第二個是目前還是上映的《新神榜:哪吒重生》,上映11天後的票房達到3.35億,比同期上映的《熊出沒》的票房5.12億還少不少,根據目前排片量已經降止3.8%來看,想要過4億,已經是困難重重。

在概率上來,可能會止步於4億了。

近期,此片的導演趙霽發長文表達了對票房的一點看法,這段文章很長,若是耐心看完,其實不外乎是表達了自己對動畫事業的堅守、同伴看不到希望離開的無奈,還有對票房僅僅過3億的感動及酸楚。

總之,一句話,3億的票房實在支撐不起這樣一部電影的打磨和追求,創作不易,且行且珍惜。

導演趙霽的這篇長文估計會獲得不少人的同情心和對國產動漫的期盼,然而這樣的長文同樣也有賣慘的傾向,部分網友也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其中多數還是集中在一個方向,重要的事說三遍:。 故事、故事、故事


01

談到故事,好萊塢第一編劇羅伯特•麥基在他那本著名的專著《故事》中進行了全面的解析,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故事藝術是世界上主導的文化力量,而電影藝術則是這一輝煌事業的主導媒體。世界觀眾都鍾愛故事卻只能渴慕。為什麼?

..........

故事衰竭的最終原因是深層的。價值觀、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藝術的靈魂。作家總要圍繞著一種對人生根本價值的認識來構建自己的故事——什麼東西值得人們去為它而生、為它而死?什麼樣的追求是愚蠢的?正義和真理的意義是什麼?

但是沒辦法,這位大師也只能解析,並給不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只能告訴大家故事應該如何去創作和發展,卻不能指出哪一個故事才能真正獲得市場的肯定。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影視市場對於好故事的渴求一直存在,而且觀眾也會在故事中尋找各種意義的所在。

看一下《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會明白,在這部電影中觀眾除了被影片逗笑之外,看到的則是對於命運不公的抗爭、對原生家庭教育的反思以及人性中的各種閃光點,親情、友情等等。

再加上有了個好時機,終於成就了此片的高峰。

回頭再看導演趙霽拍的這部電影,電影上映後,也分享了這部電影的特效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通過展現及影片的呈現,特效是沒得說,確實在國產動漫中屬於前列,然而特效在一部電影中有多重要?

最重要的方面其實還是故事和情節了,《哪吒重生》在故事方面就沒有出彩了,相對來說有點俗套了。

如同一些網友表達的: 故事、故事、故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核心原則之一,特效永遠是為劇情服務的。


2019年,詹姆斯·卡梅隆擔任電影《阿麗塔:戰斗天使》的製片人和編劇,這部電影製作1.7億美元,最終全球票房4億美元,主要還是中國貢獻了不少,否則真的要虧本了。


《阿麗塔:戰斗天使》的特技效果號稱是全球最頂尖的,看完電影也能感受到影片的特效確實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打實的。

只是,唯一的缺點就是故事太弱了,基本上屬於套路化的操作,結果北美觀眾不買賬,其實有一個原因是大家對特效快免疫了,國內對於特效和這種打鬥還有點市場,再加上卡梅隆的招牌,最終在中國放了點光彩。

很多影評人對此片的評價也是特效滿分,就是故事及劇情並不出彩,最終差點砸了卡神自己的招牌了。

給影視圈留下的思考和教訓則是: 再高大上的特效也無法拯救一部弱故事的電影。


02

故事說完了,剩下的則談情懷了。

導演看了觀眾的反饋,明白此片在故事上的不完美,並且也說是由於預算限制不得不割捨掉不少內容。

這樣說可能會拉一點同情票,但是卻是不夠的,因為到底割掉的內容對於劇情和故事的幫助性有多大,沒有呈現的東西如果放在影片中是否就能變成一個美妙的故事?

這些是許多導演都沒辦法回答的,因為一部作品真正完成之後,那隻能接受市場的評判了,不能因為受了多少苦多少累,就一定是優秀的作品了。


從某種方式來看,這種拉情懷的方式已經被不少人用爛了,在不少 娛樂 節目,如《我就是演員》中經常有上台表演的演員試圖通過賣慘來贏得同情票,有的說自己離婚了,有的說自己過往的悲慘經歷等等。

但是,這些對於他(她)們參加的作品有什麼關系沒有?

答案是否定的。

在春節上上映的這么多電影中,不少電影面對《你好,李煥英》及《唐探3》的強勢,估計也有很多話想說,如《人潮洶涌》目前的票房還沒過3億,《待神令》票房才2.4億。


就拿《待神令》來說,影片中的特效場景做得也是美輪美奐,影片的整體風格也是不錯的,不過還是沒有通過市場的檢測了。

據說此片的製作成本5億,需要13億票房才能回本,若沒有其他的運作,虧本是鐵定的了。

而電影製作背後的辛酸,包括特效的製作估計能夠談論的話題一大堆,但是說再多,市場不買賬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有網友問: 導演花了四年打造的電影,還有陳坤加持,怎麼會撲得一塌糊塗?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不過是不是有一個標准答案則不一定,不過有一個答案還能說明一點問題,那就是這部影片的故事及情節是硬傷啊!


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但是,努力了也不代表一定會成功。

天時、地利、人和等等條件綜合之下,甚至再加上點運氣成分才導致最終的成功。

不過,不能說自己努力了就一定要成功,這個世界沒有這么善良,有的只是你的努力方向有沒有那麼一點正確了。

就電影來說,最終的歸結點及重點戲還在於故事。

羅伯特•麥基說: 「好故事」就是值得講且世人也願意聽的東西。

那麼,一部好電影一定是講述了一個好故事,其他的如特效、技術、情懷只是輔助罷了。

⑤ 《新神榜:哪吒重生》上映後排片和票房都不理想,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新神榜:哪吒重生》上映後排片和票房都不理想,

因為它的對手太強,前有《唐人街探案3》後又《你好,李煥英》

《哪吒重生》雖說可圈可點,但是神仙打架,傷及無辜,只能說可惜。

反復翻拍的封神題材和荒誕怪異的畫風,讓人對國產封神題材動畫片有種看膩的第一感覺,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精神內核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而《新神榜:哪吒重生》則更進一步,強調:“我是誰,不用你說,我做給你看!”、“不想認命,就拼了這條命!”

兩部電影的主旨大意一脈相承,但很明顯《新神榜:哪吒重生》賦予了這種精神更飽滿的內涵。

一直以來,美國的漫威宇宙和DC宇宙,塑造了一大批風靡世界的超級英雄,並衍生出電影之外的許多產業鏈。

對於許多觀眾來說,一直希望能看到中國自己的超級英雄,

不論如何,《新神榜:哪吒重生》開始邁出了這一步,值得鼓勵。

動畫片成本高昂,《新神榜:哪吒重生》的票房不利或將直接影響該系列“封神宇宙”的後續開發進度。

為此,不少喜歡該片的觀眾自發成為“自來水”,在各網路平台為它吆喝,影片主創近日也再次開啟全國跑路演模式,想為這部國漫的票房再盡一把力。

⑥ 春節大片《新神榜·哪吒重生》你看了嗎

這個春節雖然因為疫情原因國家提倡當地過年,但是依舊擋不住這個春節檔們的電影播出。

比如由陳思誠導演的《唐人街探案3》,賈玲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以及楊冪、雷佳音等人主演的電影《刺殺小說家》還有劉德華主演的《人潮洶涌》等影片,可謂真的是熱鬧非凡。

然而其中還有一部電影就是《新神榜·哪吒重生》。

所以我也不例外,春節檔《新神榜·哪吒重生》我並沒有觀看。不得不說,國漫接下來往後走的路確實很艱難,堅持下去的道路也是艱險難阻,所以在此,我也呼籲大家可以多多支持一下我們的國漫,多了解一下國漫,這樣我們才能給我們的下一代留下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傳承。

⑦ 《哪吒重生》破3億了,但排片狀況愈下,導演對此是什麼態度

但他後來也想通了,自己和餃子導演做的是不同的東西,相信中國有千千萬萬個孫悟空的故事,也可以容納更多哪吒的故事。在現場提問環節中,有觀眾提到,很多影迷將追光動畫稱為“中國的皮克斯”,導演趙霽回應追光動畫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動畫公司,在短短的8年時間創作了5部動畫電影,和皮克斯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他強調,《新神榜:哪吒重生》的所有技術內容都沒有依靠國外團隊,全是由中國團隊來完成的,講好中國文化和中國故事,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初心。

國漫的崛起還是要靠大家的努力啊!

⑧ 2021春節檔電影盤點:兩部吃肉、兩部喝湯、三部成炮灰

2021年2月18日,春節檔第七天,七部電影清點: 兩部吃肉、兩部喝湯、三部成炮灰。

一、

從目前的票房和口碑來說,三部成為炮灰的電影《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侍神令》,它們的票房分別是1.8億、2.7億、2.2億元。

只有一部《侍神令》(豆瓣5.9、貓眼8.5)「死」不足惜。 以它的質量,充其量不過是一部低配版的《捉妖記1》,竟然敢在龍爭虎鬥的春節檔亮相,還想分一杯羹,無異於痴人說夢。

這部改編自「陰陽師」 游戲 的奇幻電影出自功夫影業的李蔚然之手,不論是劇情、審美還是特效水準,都停留在了2015年的「捉妖記」時期。

在五年前的內地電影市場,肯定算得上是一部及格線水準以上的視效大片,搭上「陳坤、周迅」珠聯璧合的名頭,拿下5億票房都不是難事。

但在2021年春節檔,與同檔期的另一部視效大片《刺殺小說家》相比都要差勁不少。

更何況,說好的「陳坤、周迅」珠聯璧合、領銜主演,到了影片里,戲份最多的居然是屈楚蕭和沈月二人,這種「掛著羊頭賣狗肉」的玩法,要是在一部質量上乘的片子,倒也不太會引起觀眾的逆反心理。

可《侍神令》原本就是一部頗為無趣的平庸之作,還敢「掛著羊頭賣狗肉」,無異於殺雞取卵,讓本就賣相不佳的影片雪上加霜。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烏爾善寧可在《封神三部曲》拍攝完畢後,直接開啟了他的下一個項目「一人之下三部曲」,也不願意抽半年時間去搞《侍神令》了。

另外兩部電影《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它們沒有票房大賣,是相當令人惋惜的事情。

兩部電影還不錯的口碑(豆瓣「7」字頭、貓眼9分上下),卻因為沒有情懷加持、大力營銷,最終僅僅換來了加起來還不到10%的全國排片,實在令人唏噓。

《新神榜:哪吒重生》作為追光動畫在《白蛇緣起》之後的另一部面向成人的動漫力作,在美學、視效水準上都達到了國際一流、國內頂尖的水平,觀影感受可以簡單概括為四個字: 視覺盛宴。

雖然《哪吒重生》的故事仍然令人詬病不少,可比起豆瓣「6」字頭、被批「無病呻吟」的《姜子牙》(票房:16億元)來,這部影片絕對是進步了的。

與《大聖歸來》《白蛇緣起》《魔童降世》這些影片不同,《哪吒重生》沖破了國漫依附於傳統文學的枷鎖,另闢蹊徑,將《封神演義》的故事移植到了3000年後的賽博朋克霓虹世界。 傳統與現代、機械與古典在激烈的碰撞中浴火重生!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重生》有三個彩蛋:

第一個彩蛋是乾坤圈和風火輪,預示著《哪吒重生》將有續集;第二個彩蛋是法海與小青,表明《白蛇2》映期將近;第三個彩蛋是楊戩,旨在預示追光動畫將打造賽博朋克版「封神宇宙」。

哪吒、李靖、楊戩等神話人物出現在科幻世界裡,很難不令人聯想到DC的電影中,宙斯之子戰神阿瑞斯與神奇女俠黛安娜這些歐洲神話故事裡人物出現在現代 社會 。

《哪吒重生》是追光動畫賽博朋克版「封神宇宙」中的重要一環,只可惜生在了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期, 中等偏上的質量換來了中等偏上的口碑,卻沒有換來中等偏上的票房。

中成本電影、翻拍片《人潮洶涌》擠入春節檔,絕對是片方最大的失算。

與饒曉志導演的上一部作品《無名之輩》對比,《人潮洶涌》在故事上有一定的共同點:都是在講小人物的生活。

試想如果這部電影取名為《無名之輩2》,說不定會因為情懷分而得到院線更多的排片,觀眾也不就更有興趣了嗎?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人潮洶涌》質量過硬的前提上。

《人潮洶涌》的口碑(豆瓣7.2、貓眼9.1)在七部新片里絕對排得到第三的位置,只是時運不濟,1.8億的票房甚至都沒有《侍神令》多。

只可惜,選錯了片名也選錯了檔期,否則3億票房都不在話下。

二、

再說兩部喝湯的電影《刺殺小說家》和《熊出沒·狂野大陸》,它們的票房分別是6億、4.4億元。

其實像《熊出沒》這樣的動畫片,不論是豆瓣幾分、貓眼幾分,都不重要。

只要這類片子能夠讓小朋友看了開心,甚至是拉上其他小朋友與家長一起觀看,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票房大賣是肯定的。很顯然,這部《狂野大陸》便做到了。

由《流浪地球》同一特效團隊傾力打造的《刺殺小說家》,特效部分100%是由本土團隊完成,於國產重工業電影有重大意義。

得知道,像《大鬧天宮》《捉妖記》《封神傳奇》之流,由港台資本支撐的華語視效大片的特效,都得找好萊塢的團隊來完成。 片子的視效水準再好,那也不是中國人自己的。

必須看到的是,與投資3.4億的《流浪地球》的視效相比,投資3.3億元的《刺殺小說家》沒什麼遜色的地方。

特效和美術相當好,也用在了地方。不止完善了瑰麗的奇幻時空,還解決了主人公的心靈難題。只有在電影院觀影,才可能體會到《刺殺小說家》這種視效大片的震撼。

同時,《刺殺小說家》的劇情水準不如《流浪地球》是事實,路陽(導演)駕馭這種宏大敘事的能力尚可,有待提升。

可它的口碑(豆瓣7.0、貓眼8.6)卻也說明這部片子與「爛」字是不沾邊的。

如今6億的票房,與影片回本線還有兩億多的差距······

三、

兩部吃肉的電影《唐探3》和《李煥英》,票房已雙雙突破30億大關,前者已達37.3億,後者為31.6億元。

按照兩部片子的票房勢頭,40億註定是攔不住了。

《唐探3》這種為春節檔量身打造的「偽大片」,純粹就是為賺錢而賺錢。 13億的總投資(製作+宣發),與當年投資2億上下的《唐探1》已不可同日而語。

《奪冠》與《緊急救援》兩部大片沒有忍住誘惑,或者說忍住了檔期擱置再擱置「待價而沽」策略,一個奔赴國慶檔,一個撲向賀歲檔,最終都以不到10億的票房成績收官。

陳思誠非得放一年,忍到2021春節檔的策略看來是十分正確的。春節檔的預售票房和排片比率取決於影片的情懷加持力度和營銷力度,而《唐探3》的營銷力度之大,恐怕只有當年花了5億做宣發的《捉妖記2》可與之匹敵。

首日10億、次日8億、3日7億,《唐探3》以其平庸凡品式的質量與極一般的口碑(豆瓣5.7、貓眼8.7),創造了這樣的票房成績,就算凱文·費奇(漫威電影宇宙締造者)見了他,恐怕都要感慨自愧不如。

但高票房始終只是高票房,永遠都代表不了高質量。

兩部電影、一部網劇打底,數億宣發費用,被用到這樣一部質量一般的商業片上,不但不會使「唐探宇宙」茁壯成長,還會適得其反,讓觀眾下一次站在影院門前徘徊踱步,思考 「《唐探4》還值得信任嗎?」

從《唐探3》里顯眼的廣告來看,《唐探4》必將不是一部電影,而是死板的電影工業流程下的一件「商品」,只有賣相、沒有質量的流水線「商品」。

而做這類電影的觀眾無疑是可悲的,他們被灌輸了一種思想: 電影不是藝術品,用不著欣賞,影院里一群人湊在一起樂呵樂呵就完事了。

看看2021還沒開拍的《戰狼3》與仍處於劇本創作階段的《流浪地球2》,這才是國產商業大片創作態度: 情懷,是創作者用來發酵、提升製作水準的,而不是用來圈錢、割韭菜的。

賈玲興許沒有拍出頂級喜劇片的能力,可她有拍出頂級喜劇片的態度,於是,她拍出了一流喜劇片——《你好,李煥英》

處在風口之上,《李煥英》的票房已經剎不住車了。因為它的質量,太夠格了。

賈玲、張小斐、沈騰和陳赫,以及劇組其他演員,不「尬」。沒有為了所謂的喜劇效果而刻意讓演員一驚一乍。

拿出了正劇的表演、講述了喜劇的故事。


《你好,李煥英》的故事性在春節檔七部新片里不一定最強,但是最好。情節進展較合理,角色動機變化有跡可循,看不到邏輯硬傷。

「瑕不掩瑜」這個詞用在《李煥英》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⑨ 《新神榜:楊戩》回本困難這部影片目前的票房怎麼樣


《新神榜:楊戩》回本困難,這部影片目前的票房專業票房平台給出的總票房預測為4.43億。


⑩ 《哪吒重生》票房破3億,關於這部電影都有哪些評價

觀眾對於影片的好評:叛逆者的肉身反抗者的靈魂,哪吒就應該是個心中有熱血,眼中有烈火的殺神,李雲祥無所畏懼地拼了命,讓我看到哪吒最本真的樣子。細節超精細,敖丙的鋼鐵龍筋和肌膚融合做得太好了。

《新神榜:哪吒重生》影片口碑不俗,上座率穩定票房破三億,獲得國漫迷自發安利,希望能增加排片,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這波創新獨到的國漫作品。

《哪吒重生》電影製作的幕後故事

為了讓電影中的人物動作更為自然,工作人員親自上陣進行表演,參考拍攝。工作人員幾乎都是一人兼數職。公司有一個著名的“鬼哭狼嚎屋”,影片中大群戲的聲音都是大家自己一起錄制出來的,在這樣的精打細算下,《哪吒重生》的班底卻沒有降低每場戲的精細程度。

只要是展現給觀眾的畫面都要全力以赴精心製作,不論是李雲祥的坐騎,還是面具人身邊形態各異的4隻萌物小猴子,輕盈飄逸的水母殺手的透明質感效果,以及最後海嘯重頭特效戲。

《哪吒重生》的努力沒有白費,因為它普遍獲得了觀眾的認可。相信動畫人的堅持能打動更多的人。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20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9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7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7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9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40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6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