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宮崎駿電影主題概括

宮崎駿電影主題概括

發布時間: 2023-02-10 13:06:26

㈠ 宮崎駿作品風格是怎樣的

宮崎駿創作的影片背景的畫風始終是清新浪漫的,總有一種能讓人想要回歸自然的感覺。

宮崎峻的動畫片是能夠和迪士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宮崎峻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人生、生存這些令人反思的訊息,融合其中。

他這份執著,不單令全球人產生共鳴,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視,連美國動畫王國迪士尼,都要斟介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發行版權(亞洲地區除外)。宮崎峻在全球動畫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迪士尼稱其為「動畫界的黑澤明」(人民網評)。

創辦吉卜力工作室部分作品:

1983年,宮崎駿將從創作《太陽王子》就一起合作的高田勛、鈴木敏夫等人集合起來,開始首次執導電影動畫《風之谷》。宮崎駿一人擔任導演、腳本、分鏡表的全部工作。

1986年,宮崎駿執導動畫電影《天空之城》開始製作,漫畫《風之谷》休刊。之後《風之谷》也一直隨著吉卜力工作室動畫的製作而斷斷續續的休刊和再開,一直到1994年為止。

1988年,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龍貓》放映。後吉卜力工作室將工作室logo以該片中的登場角色龍貓來設計。

㈡ 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主要內容是什麼

西歷2008年7月,因科學過度發展,威力強大的超磁力武器,在戰爭中被發動,地軸彎曲,地殼發生大變動,五大洲爆裂,陸地下沉,在一瞬間把一半的地球摧毀! 20年後,在殘留的小島上,一直以為在大變動後世上只餘下他與爺爺相依為命的少年高立,在偶然間,在島上海灘救了有與動物溝通能力的少女羅拉,因為羅拉的爺爺是科學家,所以野心家們便想捕捉羅拉對其作出威脅。來到島上的壞人殺害了高立的爺爺,並捉走了羅拉,因此高立便踏上了拯救羅拉的旅程。

《宮崎駿》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RzS92MofJBVsbrZmOR0fXA

?pwd=yt1r 提取碼:yt1r

1922年,法國影評家埃利·福爾滿含感情的預言:「終有一天動畫片會具有縱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層次……會有德拉克洛瓦的心靈、魯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開朗基羅的活力。


㈢ 簡述宮崎駿的作品風格與表達形式

獨特的主題
宮崎駿是以動畫電影的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人生觀、世界觀的思想家式的動畫大師。其動畫作品的主題具有兩個主要特徵,首先是主題的獨特性。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生命存在形式與意義的探索,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懷。實際上,從1984年創作完成《風之谷》開始至今,宮崎駿的動畫作品主題經歷了從一開始認為人的生命是珍貴的,到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貴的,直至追求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境界的發展過程,每部作品均流露出濃厚的環保思想。體現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的地域環境所造成的壓迫感、生存感與憂患意識。由於受到日本傳統文化的影響,宮崎駿的作品往往在優美畫面和浪漫情調的背後深藏著一種沉重感。其二,宮崎駿作品的主題具有一貫性,題材雖有古今,但主題始終體現的是作者對理想世界的追求,為人類未來尋找出路的強烈渴望。其動畫主題涵蓋了科普和人文兩大學科領域,展現了廣闊的視野與關注人類命運的情懷。

㈣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什麼意義或主題

在許多方面,《千與千尋》是一段旅程。

這是一個年輕女孩的故事,她發現自己即將進入一個她一無所知的世界,並期望發生最壞的事情。

但是我並不是真的要說宮崎駿史詩中的精神世界就是夢幻般的畫布畫。不好了。

No-Face再次代表著人類的失敗,這次是滿溢的金堆,將浴室的好心人帶入了一個自我迷戀的狂熱之中……並跌落了No-Face的非體質食道。

但是,「無臉」也說明了夥伴關系對人們的重要性。他是電影中最孤獨的角色,他渴望與千尋這樣的人建立聯系。

她拒絕他提供的黃金的能力向他表明,她確實是房間里唯一的成年人。

㈤ 你認為宮崎駿作品可以用哪些詞概括

關鍵詞1:環保(及人類批判)

宮崎駿據說號稱「環保教主」,環保在他的作品中自然是主線。

最明顯的環保主義作品應該算是《風之谷》和《魔法公主》,前者批判污染,後者批判人類對自然的侵略。

其他隱含這個主題的作品應該還有《千與千尋》和《天空之城》。《千與千尋》中的河神骯臟腐臭,從它身上清洗出來的污濁是人類排到江河湖海中的一切垃圾,而小白之所以投靠湯婆婆,是因為人類填掉了它,用來修公路。《天空之城》是一個祥和安靜的空城,城中長滿了花草大樹,而一旦花草被毀、樹根折斷,天空之城也就歸於毀滅。守護這個綠色空城的是一個機器人,破壞它的,是人類。

人類在宮崎駿的環保主義中,擔任的似乎總是不光彩的角色。

宮崎駿的環保主義和美國式的環保主義是不一樣的,美國人在他們的環保主義宣傳片(我們稱之為「災難片」)中,拯救人類的,總是人類自己——某位兼具科學家的頭腦與政治家的智慧以及騎士的風度的美國式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平成景氣」的一個特點是房地產大量開發與「收購美國」帶來的國民空前自信,在這樣的背景下,環保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這樣迅速地擴張到動漫領域,這種冷靜態度實在是令人佩服。

關鍵詞2:自然主義

大自然,以及原屬於大自然的所有動物(不論它們「在野外」還是「被豢養」),從來不會給主人公帶來任何傷害,不論看起來有多陌生可怕。

第一次看《龍貓》的時候,看到妹妹獨自一個人跟著不明生物朝樹叢深處爬去,看慣美國大片的我真是怕極了——在美國大片里,這樣的冒險所能帶來的唯一結果是可怕的經歷,也許還有死亡——然而小妹妹竟然會掉在一個看起來像超大型毛絨玩具(然而是活的、溫暖的)的肚皮上,而且,舒服地睡著了,而且,安全地被姐姐找到。這樣的情節在美國電影里是不可想像的。

後來我明白了,在宮崎駿的電影里,只要有一隻動物存在,主人公就是安全的。

那麼巨大而且恐怖的王蟲(它們長得多像《金剛》中人們在峽谷里遇到的那些可怕的吃人怪蟲),在娜烏西卡的柔聲呼喚下竟然乖得像一隻肥肥的小狗;看起來冷酷嗜血的野狼,在《魔法公主》那裡竟是慈愛的母親;跟著一隻怪里怪氣的貓去逼仄陰森的小巷,竟然找到夢幻街那麼溫馨可愛的一家人;而嬌縱任性的小寶和為虎作倀的湯鳥,一旦變身為小鼠和蚊子,馬上就溫和了,善良了。

㈥ 談談宮崎駿的主要作品和創作特點

宮崎駿導演的主要作品有:《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縱觀宮崎駿的主要作品,他的創造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著東方的神秘色彩和濃厚的歷史氣息。

我想這與他本人的生長環境和文化影響是分不開的。在他的作品中那些龍貓、靈獸之類都帶有東方的神秘色彩,而其作品中的一些建築的構造和布局都可以在日本相應的歷史時期找到原型。所以我覺得宮崎駿是一個很聰明的人,能夠將反映自己國家的文化通過動畫展現出來,讓大家在欣賞電影的同時,更多地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

2、故事發生的地點大多是作者的理想的世界。

故事發生的地方很多往往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原型。世外桃源終究是人類的理想:白雪皚皚的山嶺、碧波盪漾的湖泊、綠草如茵的農場,還有空中美麗的城市等等。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個個美麗、令人愜意又令人嚮往的地方。

3、作品反映了環保、人生、慾望、親情等令人值得反思的主題。

像是《龍貓》用孩子最純真、開朗的神色眺望大人的世界,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傳統心理,同時反映了對大和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環境賦予這個民族的遺產的深厚感情。

而《幽靈公主》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描述了人類為了發展技術力量不斷破壞自然,從而受到自然的報復為之付出代價的故事。

《千與千尋》中千尋的父母出生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代,對金錢物質有強烈的嚮往和控制欲,他們在幻境里觸犯規則而變成了豬,把千尋孤獨的留在幻境里。支配城鎮的魔女強行改掉了千尋的名字,這更讓她感覺到自我喪失的恐怖。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中的主人公宗介在遇到金魚姬後,逐漸改變了對生活的冷漠態度,而他的原型就是宮崎駿的大兒子宮崎吾郎。本片表達了他們父子兩個人的深情。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講,宮崎駿的作品符合了大多數觀眾的口味,各個年齡層次的人都能從他的作品中找到自己關注的東西。我覺得這也是宮崎駿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更多關注的一個原因。

4、結局往往給觀眾留下想像的空間。

宮崎駿就像是一個高明的小說家,他不會將故事的結尾敘述的讓人顯而易見,而是給觀眾無盡地猜想。看完宮崎駿的作品後,我們除去對主人公結局的思考外,很多時候我們會反觀到自身乃至整個人類自身身上,而這種體會和思索恰恰是通過人們對結尾的猜測來完成的。

5、獨特的語言風格。

獨特的幽默方式,有時帶有自我嘲笑。而每部電影的宣傳語都緊扣主題而且很有特色。比如《龍貓》的宣傳語:這種奇怪的動物,說不定仍生活在日本。《幽靈公主》的宣傳語:要堅強的活下去啊!《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的宣傳語:生在這世界,真好。

拓展資料:

宮崎駿是日本著名的動畫導演,他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雖然他學的是政治經濟學,但是他在中學時代就打算成為漫畫家,並積極學習漫畫。由於自己的作品被人說是模仿手冢治蟲,雖然他自己並不這么認為,但他也意識到他無法超越手冢這樣的漫畫家,於是選擇了動畫。

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宮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陰影的同時,用自己堅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協的奮斗又為後代動畫家做出了榜樣。因為他說過,「當我決定成為一個動畫師時,我決心絕對不抄襲任何人。」

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環保、人生、生存等這些令人反思的信息融合其中。他這人執著,不單令全球人產生共鳴,更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因此,他也獲得了很多獎項。

㈦ 請問宮崎駿的作品都是圍繞什麼主題的

主題都是有關人類和人類之間友好相處。人類和環境的和諧發展,反對戰爭的。可以從每一部電影中看出來,這與日本所宣揚的戰爭思想是完全相反的。或許真的是我OUT了…,更多信息見內→
ARISE

㈧ 急求宮崎駿的主要動畫電影的情節和人物簡介

1.《哈爾的移動城堡》
2004年,宮崎駿推出了新作《哈爾的移動城堡》,改編自英國的人氣兒童小說家黛安娜?瓊斯的作品。這是繼1990年《魔女宅急便》後,宮崎駿又一部帶有濃厚原著色彩的作品。這部動畫電影以戰爭前夜為背景,描述了19世紀末的歐洲,善良可愛的蘇菲被女巫施下魔咒,從女孩變成老婆婆,孤單無助的她無意中走入移動城堡,城堡的主人哈爾不能與人相戀,但卻懂得魔法,性情古怪的哈爾收留了蘇菲,兩個人在四腳的移動城堡中開始了奇妙的共同生活,一段交織了愛與痛、樂與悲的愛情故事在戰火中悄悄展開,蘇菲用自己的純真譜寫了一段感人的戰地戀曲。

影片《哈爾的移動城堡》在場景的構造、畫面的切換、節奏的控制、音效的配合,都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有一種難以言表的平衡感。宮崎駿在本片中並未刻意強調,天空或者大海所蘊含的深刻意味,而是把鏡頭的重點鎖定在人物身上,安排了一些簡單卻隱含的線索,相當成功地抓住了觀眾的心。

宮崎駿憑借天才的想像力,在陡峻的崇山和一望無際敞開的天際之下,創造了一座會飛的魔法城堡。對衰老、死亡和愛情都做出了不俗思考,從另一種形式、一連串非理性的表現,突出了一種神秘的關聯。

影片《哈爾的移動城堡》表達了一個樸素的主題:勇氣和愛。 在經歷了一系列反戰和保護自然的主題後,宮崎駿要表達的東西更為本質,那就是:對愛的追求,以及對於純真與失落的探討。
2.《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是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獻給曾經有過10歲和即將進入10歲的觀眾的一部影片,它以現代的日本社會作為舞台,講述了10歲的小女孩千尋為了拯救雙親,在神靈世界中經歷了友愛、成長、修行的冒險過程之後,終於回到了人類世界的故事。

入世的生活是物質的、感情的、人群的生活,影片《千與千尋》正是藉由小女孩千尋的經歷,在積極探索一條入世的道路。千尋由一個物質世界跌入一個對於她來說,全然陌生和充滿著困境的神靈的世界,回歸將是一切努力的終極目標,取勝的魔法只有一句話——「為了他人而做一件事」,不屈的千尋最終發現了自身存在的意義,她於是努力以成長的主題去實現自己對世界的懷疑與期待。

宮崎駿沒有迪斯尼那麼花哨,他堅持用手工繪畫而不是電腦繪圖,來完成自己的卡通片。但他懂得一部卡通片,或者說是一部電影,用什麼才能打動觀眾,這就是人文。所以宮崎駿筆下的形象是一個個人,而不是一個個沒有知覺的卡通。

影片《千與千尋》是一個沒有武器和超能力打鬥的魔幻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義和邪惡的斗爭,而是在善惡交錯的社會里如何生存。學習人類的友愛,發揮人本身的智慧,最終千尋回到了人類社會,但這並非因為她徹底打敗了惡勢力,而是由於她挖掘出了自身蘊涵的生命力的緣故。現代社會越來越曖昧,用動畫世界裡的人物來講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這才是影片所要表現的初衷。
3.《幽靈公主》
影片《幽靈公主》是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的第11部電影,也是宮崎駿電影中電腦特技最多的影片,影片於1995年開始投入製作中,耗時兩年,膠片總數多達13.5萬張,成本總計20億日元。正是這樣的高投入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影片於1997年7月12日公映,至次年2月,共上映184天,票房收入179億日元,全國觀眾達3000萬人次,成為日本有史以來第一賣座電影,宮崎駿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改寫了歷史。

影片《幽靈公主》的背景是日本中世紀的室町時代,描述人、神、魔三者之間的斗爭,表現一場人類與動物對大自然的爭奪戰。透過一貫的環保外衣,看到的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宮崎駿電影中的主角總是能從一種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周遭的許多個體。影片中的角色都使用著一種理想化的方式,以此來達到和平的目的。無論是與自己有利害沖突的統治者,殘酷的仇敵,或是難以共存的物種,對生命的珍愛,不惜一切的保護他人,是許多年來珍貴的主題。他們總是能拋開私人恩怨,用一種大自然的精神,懷揣一切存在美好共生的願望。這一點,超越了常人,使得宮崎駿作品中的主角都成了理想中的人物。

宮崎駿始終將「人」和「自然」視為永遠不能相互妥協的兩個極端,認為人必須破壞自然才能得到自身的生存,在這部兩個多小時的動畫長片里,除去人與自然的對抗外,視角更伸入到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沖突,人類內部之間的殺戮與仇恨。經過了十多年的思考,伴隨當代科技愈來愈快的發展,宮崎駿的思想領域擴大了,目光也更為尖銳和殘酷了。
4.《魔女宅急便》
影片《魔女宅急便》是宮崎駿早期的作品,原作作者是曾獲國際安徒生大獎的日本女作家角野榮子,經過宮崎駿的動畫功力,再次將觀眾帶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歐洲城市風味的背景,任性自然的風,透明清澈的水,變化萬端的雲,飛行,少女,還有魔法,在視聽方面都完全讓人感受到一種美妙的流淌。
影片《魔女宅急便》的故事講述了一個魔幻的故事,相傳,魔女家庭的少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魔女,必須經過社會實踐的考驗。魔法少女琪琪利用自己會飛行的本領,在麵包店打工和送快遞。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她,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和不解。她的出現為平靜的小城帶來一場不小的風波。經過許多的小波折後,琪琪終於成為了一個合格的魔女,在新的城市裡,她將用自己的力量去開創自己的生活道路。
宮崎駿沿襲著自一貫的對人類本身的關注,放棄了宏偉的場面和命運的紛爭,而把目光投到了一個遠離家園修煉的小小魔女身上,講述著琪琪這個小女孩獨立成長的過程:如何去適應新的環境、如何消除環境的摩擦、如何去面對新的人際關系。看到琪琪從什麼都不懂的溫室中的花朵,經過一番起伏,最後長大懂事,令人欣慰高興。因為每個人都有長大成人的經歷,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所經歷的艱辛。
少女,魔法,飛行,宮崎駿影片中最重要的特色都在《魔女宅急便》中是有著最深刻的體現。無論是空中所看到的綠色城鎮,碧藍海洋,還是一起伴隨著琪琪飛翔的白鷗或大雁,都充滿著詩一般的美感。
5.《再見螢火蟲》
影片《再見螢火蟲》是一部宮崎駿監制的作品,導演是宮崎駿多年的合作夥伴高畑勛,本片可謂是吉卜力工作室的一部代表作,獲獎無數,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再見螢火蟲》全片都沉浸在一種灰暗、悲涼的氣氛中,靜靜地進行著。故事講述了在戰亂期間,母親在空襲中重傷死亡,而身為海軍的父親也在戰爭中犧牲。14歲的誠田帶著年幼的妹妹節子寄居在嬸嬸家。但兄妹兩人不願寄人籬下,於是搬到湖邊一個山洞居住。由於長時間的營養不足,妹妹的身體一天天虛弱, 但身為哥哥的誠田卻沒有辦法。最後妹妹在一個螢火蟲滿天的夜裡離開了他。不久,誠田也去世了。黑暗中節子拉著哥哥的手,快樂地吃著糖果,滿天的螢火蟲歡快地飛舞,彷彿在祝賀他們終於找到了幸福。
哥哥與妹妹死去的時候幾乎帶走了所有觀眾的眼淚,的確整個故事是一場悲劇,在電影開頭用倒敘的方式由兩兄妹的靈魂和縈繞其中的螢火蟲來帶出悲慘的故事,觀眾的心馬上就已經沉下一大半了。
盡管再現戰爭情景很難,但影片還是描寫了空襲後燃燒的原野和當時的生活。這是導演所倡導的真實再現日常生活的拍攝風格,創作人員通過此片來控訴戰爭的殘酷,以及警示人們戰爭的禍害。
影片《再見,螢火蟲》無疑是一部反戰片,拋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部電影,可以從中清晰看到戰爭的殘酷與禍害,無論是生命還是人性,在戰爭中所顯現出來的那種無可奈何的痛苦,都應該讓整個人類共同自省。
6.《百變狸貓》
影片《百變狸貓》是吉卜力工作室導演高畑勛的原創動畫,高畑勛一反《再見螢火蟲》的沉重,用幽默的手法講述了一群可愛動物的求生歷險,同時影片滲透著很強的環境保護意識。與其他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動畫電影一樣,本片自1994年7月16日首映起,觀影人數達到325萬人,票房收入26億5000萬日元,成為該年度日本本土電影票房的第一名。
在日本人心目中,狸貓是一種神秘的動物,它們會使用一種類似障眼法的幻術,身體可以變成任意形狀。影片《百變狸貓》講述的是一群在樹林里生活的狸貓,由於人類的造屋計劃而失去了家園。為了能夠在新的環境中生存,他們變身為人類,而主角在變成人類以後,他仍然懷念以前的同伴,當他在有一天偶然發現了以前的夥伴時候,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脫掉了人類的裝束,沖到他們當中跳起以前那歡快的舞蹈,無拘無束的盡情放聲歌唱。
影片《百變狸貓》和宮崎駿監制的《風之谷》、《幽靈公主》的主題類似,這三部都與自然生態有關,其中充斥著掠奪、戰爭和暴力。片中人類始終是主宰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鍵環節。這部動畫有著明快輕松的風格,卻伴隨了深刻悲哀的自然控訴,探討著現代自然與人的互動關系。
歸根結底,一個物種不得不自私的生存,因為他們中的每個個體都要保護自身與家庭,這是無奈的現實。於是山林依舊要被侵佔,狸貓被迫流浪。人類能做的只是有限的改良環境。倘若兩位動畫大師在《風之谷》里還在憧憬,保留了希望的種子。那麼《百變狸貓》則是一個巨大而殘忍的黑色幽默,人與自然和平相處是不可能的。
7.《龍貓》
影片《龍貓》充滿了童話色彩和親情的溫馨,用悠揚的音樂,干凈的畫面,趣稚的人物,把觀眾成功地帶入了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世界裡,回到了童真純凈的年代。影片的故事沒有講什麼大事件,僅僅是兩姐妹在一個美好的夏天裡,與森林的精靈相遇並相互關心的故事。故事和畫面中充滿的愛和親情讓人感到很溫暖,可愛的大中小號龍貓不斷給觀眾一種很微妙的幸福感,總是保持微笑,讓人覺得可愛,善良。
《龍貓》一部典型的成人化兒童影片,它再現了兒童臉譜化的形象,用精彩的繪畫與流暢的剪輯,繼續重復著成年人關於童年生活的美麗想像。影片《龍貓》對於成年人來說,是用來懷舊的,而對於少年兒童來說,則是一種世界觀的輸入。
宮崎駿熱愛描寫自然,熱衷於為孩子們編織夢想,影片中兒童所有的情感都是成人可以充分理解的,整部影片帶有其一貫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利用一些自然景物切入到主角的意識流之中,因此影片中人物的行為才能夠最大限度引起共鳴。
宮崎駿的動畫長片表達了一種古典和傳統的倫理觀:單純勇敢、善良簡單、美好正直、純粹舒適,正是這些特質,而不是對於真實兒童生活的重塑,才是他的電影最為可貴的地方。與其說宮崎駿藉助影片揭示和還原了兒童生活的真實氣息,不如說他藉助兒童與動畫這兩個再理想不過的載體,表達出自己對於烏托邦世界的美好想往。
8.《紅豬》
影片《紅豬》是宮崎駿動畫系列中非常特殊的一部,是唯一一部完全從成年人角度拍攝成年人題材的作品,是宮崎駿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電影,宮崎駿自喻為劇中主人公哥,將自己的那種處在俗世而身不由己的矛盾,構思成主人公的傳奇故事。
影片《紅豬》的時代背景被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後的義大利。主人公是一位退伍的飛行員,殘酷的軍旅生涯使他反戰、厭世。但他追求自由,所以他寧願受詛咒而變成一頭豬,只為了擺脫作為人的束縛。他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飛行事業,因為沒有比空中翱翔更加自由的時刻。
蔚藍的亞得里亞海,同樣蔚藍的天空,純凈的白雲,紅色的飛機,這是一個飛行員生命的全部。但是,中年人的感情生活這一主題,對於任何導演都不會感到輕松。作為一個中年人,年輕時的夢想能實現的已經實現了,那些不能實現的恐怕再也難有機會美夢成真,與此同時,感情也越來越紛繁、復雜,不再像浪漫的地中海。
正如宮崎駿的其他作品一樣,《紅豬》的故事也發生在充滿魔幻色彩的世界裡。「魔幻」往往被用作一個重要的道具,以發揮他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打破常規,讓一切不合理的成為合理,讓觀眾在現實世界中形成的種種固定觀念被逐一瓦解,把觀眾慢慢帶入一個引人入勝的奇幻世界中,同時也讓觀眾一次一次享受著,以意外的方式打破這些觀念所帶來的刺激和驚喜。
9.《風之谷》
影片《風之谷》是宮崎駿的成名之作,由宮崎駿同名漫畫改編,在優美精緻的傳統二維動畫領域里,宮崎駿以一個漂泊的思想者和執著的追夢人的姿態出現,其深刻的內涵讓世人震驚。影片《風之谷》在1984年上映後引起了極大轟動,而宮崎駿的卓絕名聲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奠定的。
影片《風之谷》是一部充滿對戰爭,對人類文明反思的作品。講述了人類文明損毀千年後,在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身上發生的種種艱苦戰爭,一頭紅發的風之谷公主能夠御風飛行,滿足了所有人對於自由翱翔的激情想像。
影片《風之谷》講述的是生存之道,並不只是幾個人的風雨沉淪和悲傷感慨。全片的氛圍可以用蒼涼來形容,當然還有在這巨大的蒼涼中,無法令人忽視的耀眼的點點令人安心的溫暖。人與人、人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成為了全劇的主要元素,女主人公娜烏西卡在這些關系中周旋、斗爭,演繹出一個深入人心的勇敢、細心和堅忍不拔的女英雄形象。宮崎駿用豐富的想像力構造出一個與現實環境完全不同的世界,遍地的黃沙,古怪的植物、昆蟲,還有代替馬使用的鴕鳥,水上飛機、飛艇等等,完全是一幅幅世界末日後的真實景象。
電影《風之谷》成功地塑造了各色不同的人物,性格鮮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主人公娜烏西卡,這個有著與眾不同的浪漫氣質和勇氣的少女,在萬千動漫畫迷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以至很長一段時間都占據著「漫畫最受歡迎女性人物」的首位,直至近幾年才被《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凌波麗所取代。
10.《天空之城》
影片《天空之城》是宮崎駿所屬的吉卜力工作室的開山之作,宮崎駿一人兼任了繪畫、導演、編劇和角色設定四項重任,使得這部作品從頭到章節附註入了純粹的宮崎理念,而宮崎駿的音樂搭檔久石讓為電影完成的配樂,也成為了日本電影配樂史上的經典作品。
影片《天空之城》在 1986 年上映後,立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在日本本土反響很大,而且在香港和台灣以及整個亞洲地區都獲得了很高的贊譽,使《天空之城》成為了迄今為止宮崎駿最具知名度和最被喜歡的作品。
影片《天空之城》的故事情節主要圍繞大陸與天空展開,有一種令人憧憬的大航海時代的冒險色彩。宮崎駿這一次把思想的觸角伸向了西方世界,從西方人的傳統觀念里找到了一個少年歷險的故事,衍生為一則關於人類家園和千古夢想的當代寓言。
《天空之城》是一部由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全片充滿了新鮮的元素。電影中近乎完美地刻畫出故事所發生的世界景觀,有點科幻色彩,也有點神話色彩,還有點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的味道。緊張激烈的情節貫穿整部電影,但蔚藍的天空和濃濃的白雲,反而將尖銳的沖突淡化得更耐人尋味;人物的表達很多時候不是靠台詞,而是靠人物的具體動作,使人物的性格更顯深刻。
影片《天空之城》搭建了人們夢想中的城市,而且搭建得那麼完整,完整得如同真實存在一般,而且又是那麼的凄美、那麼的聖潔,一如不帶瑕疵的童真。宮崎駿的電影老少皆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會。好的電影沒有公式和定理,有的只是故事、人物,還有那深入人心的情感。
我有全部的宮崎駿作品的國語版,這只是10部代表作。具體你上http://www.totoroclub.net/,宮迷必去的地方。

㈨ 宮崎駿《起風了》主題闡述

起風了是講述日本零式戰機的發明人掘越二郎的故事。宮崎駿本身是一個機械迷,尤其鍾愛飛行器。但他出生於二戰時期,兒時就因戰爭而四處飄零,可以說是對戰爭是深惡痛絕。起風了大體上是一部反戰色彩的電影,同時也探討了生命的意義。生下來,努力地活下去。
推薦你看看NHK對起風了這部電影創作過程的一些紀錄片,裡面提及了宮崎駿在創作過程中的矛盾心理。
原創文字,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21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91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10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4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7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