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電影激戰的主題思想

電影激戰的主題思想

發布時間: 2023-02-10 06:35:49

1. 你怎麼看激戰評價的兩極分化

口碑兩極化,其實很正常,畢竟導演林超賢不是神,藝術作品也允許觀眾見仁見智。《激戰》啊,真是一部滿屏溢出荷爾蒙的電影,被贊為中國第一部表現UFC賽場的電影,很燃很激情。看爽片的感覺,就好比當年看《地道戰》《地雷戰》,酣暢淋漓,我也是頭腦簡單想得太天真了。也許因為我這樣的觀眾才導致無數「爽片」霸屏熒幕吧,觀眾也值得深刻反思啊。

以上。碼完這些字,我不禁摸了摸軟綿綿的肚腩,唏噓感慨夏天要來了,終於又快到吃小龍蝦的季節了,呵呵。

2. 電影激戰影評3000字

從敘事技巧看,《激戰》並不完美,但我願意給它滿分。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去影院欣賞電影,也經常被逗樂到,煽情到,震撼到,但忘了已經有多久,我沒有對著一部電影忘情的大笑,歡呼,於心不忍,滿懷振奮,黯然神傷,熱淚盈眶……《激戰》甚至讓我萌生出了影院就去旁邊健身房辦張卡的沖動。導演林超賢以槍戰片聞名,這次他不用一顆子彈半點煙火,只用一記記朴實的拳頭,就捶打遍我內心每一個柔軟的角落。我像被MMA高手擊中,通體震顫,癱軟在座位上,咬咬牙,擠出力氣,向著銀幕豎起一個大拇指。

故事圍繞一對師徒拳手挑戰綜合格鬥展開。張家輝的角色是個典型的香港市井老油子,昔日光輝拳王,如今悲催欠債王,其人刀子嘴豆腐心,人如外號的愛犯賤,甭管眼角的魚尾紋里藏了多少辛酸苦楚喜怒哀樂,愣是死不外露,求人辦事語帶調侃,承認錯誤時不情不願,安慰起人來也帶著教訓的口吻,放不下拳王的尊嚴,還差點和大媽對罵起來,那一聲聲的對不起,即使面對萌態可掬的小蘿莉,即使在空無一人的屋頂,也要經過了多少心理掙扎才能出口啊。彭於晏《洛奇》和《百萬美元寶貝》各佔一半,上擂台只為證明人生價值,輸贏並無所謂,因為有目標,無牽掛,所以能全力以赴,打歪鼻子,折斷脖子在所不惜,甚至還想學脫臼那一手絕活,端的是肯受虐者事竟成。兩人鬥嘴的好看程度不亞於肉搏,基情澎湃,火花四射,爭貧比賤精彩紛呈,每每在不經意間拂過我的笑穴。

師徒兩人在片中大炫肌肉,貨真價實毫無PS痕跡,戲里戲外都吃盡苦頭。尤其張家輝,40好幾的年紀硬磨出那一身鋼筋鐵骨,拼搏精神比片中角色更甚。影片對於格鬥的描寫最大程度貼近現實,例行公事的訓練過程蒙太奇,全面細致的展示了多種力量、敏捷、體能的訓練手段,那齜牙咧嘴、青筋暴突的畫面,光是看看就足夠叫人咂舌,驚呼拳手不是好當的。互聯網上有人鄙視擂台搏擊,認為街頭格鬥才是王道,無需搏擊手出言糾正,單是《激戰》中的訓練強度,就足夠讓他們改變成見。張家輝以一敵眾打流氓,充分呈現業余和專業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現實再現。

幾場擂台大戰沒有因追求視覺而偏離MMA搏擊的本真面貌,外行看來帶些戲耍意味的鎖技過招,都得到完整細膩的呈現。綜合擂台上的強弱並非一目瞭然,選手心態、經驗、體型,力量,拳法,步法,腿法,鎖技的優勢和劣勢可以互相轉化,互相彌補,上下風也會發生戲劇性的起伏轉換,令比賽充滿意想不到的變數。兩主持人的解說雖只寥寥數語,卻總能點中關鍵,也在無形中強化了懸念。雖然出一腿就要挨一拳的設定未免失之簡單,但連場搏命的攻防戰術,已足夠叫人看的不亦樂乎。

影片很勵志,但絕非老調重彈意志必勝、精神超越物質的熱血雞湯。彭於晏訓練時間短,經驗不夠,與對手存在技術和力量的差距,果真沒能爆發小宇宙。張家輝創造奇跡,靠的是經驗充足,速戰速決,若是持久戰還能取勝,就不可思議了。扭轉敗局的關鍵一招,固然是戲劇驚奇,仍足夠讓人熱血沸騰的握緊拳頭,眼角含淚,然後,精心抖出的包袱又讓人撲哧笑出了聲。鑒於地面技動作觀賞性不夠,影片採用燃情音樂和選手痛苦表情填補張力,回合倒計時總藏在畫面外,省去了老套的緊張,換來幾個意外驚喜。

從片長來看,格鬥場面並不多,張家輝和一個單親家庭的感情聯接占據了相當多篇幅,這部分並沒有淪為打鬥間歇的湊戲,否則影片大可不必拍兩小時這么多。這個臨時家庭演「話劇」,切月餅,修房子,其樂融融間,伴著女聲版寂靜之聲的淺淺吟唱,令人心頭升騰起溫婉眷念。張家輝騎摩托車載著梅婷,在清風細雨里緩緩穿過街道,本來極可能流俗的悶場,因安插的恰到好處,也輕輕叩動了我的心扉。彭於晏與父親的幾場戲也是如此。這些溫情脈脈與格鬥無關,但它們讓我們了解到,錚錚硬漢們到底為了什麼而奮斗。

《激戰》不是大團圓的勵志片,情緒不穩定的母親終究要進精神病院,有犯罪記錄的老好人終究無法得到監護權,從絕境中站起的前富二代也並沒有和女孩確立戀情,但就像烏雲散盡前露出的那抹金邊,一切都折射著滿滿的希望。人生就像擂台,不打就不會輸,但你會在老去時懊悔什麼記憶都沒留下,一旦上台,你總會跌倒,但只要重新站起,繼續向著命運揮出一通又一通眼花繚亂的組合拳,你會證明留下的汗,灑出的血,歪掉的鼻子和脫臼的手臂,會是你此生最輝煌的獎賞。

3. 有誰看過《激戰》,求簡單介紹下劇情,謝謝!

《激戰》講述了過氣香港拳王程輝,在拳壇沒落後,成為賭債累累的落魄中年,富二代思齊,因父親生意失敗而一無所有。兩個風光一時的失意人,一個為了避債,一個為尋父,在澳門相遇成為拳擊師徒。輝為了挽回人生尊嚴;齊為了鼓勵失蹤的父親別放棄,師徒二人踏上MMA的擂台,無懼地挑戰強大對手。
是這一屆金爵獎的提名影片《激戰》,作為張家輝與林超賢自《證人》、《線人》、《逆警》(還未上映)之後的第四部影片,有了彭於晏、梅婷等演員的加盟,讓這部影片值得期待。
突破風格,題材創新

在林超賢導演的影片中,能看到強烈的寫實氣氛,以及對重型槍械的崇拜,同時,直面血腥殘酷,兼有對人性陰暗面的挖掘探討。
這一部影片與以往他的影片風格有著明顯的不同,在這一部《激戰》中,放棄警匪或槍戰路線的戲份,換為綜合格鬥,並且將更加成熟的敘事手段和影像風格融會貫通於激烈的MMA擂台之上。於是,赤身肉搏成為影片的看點之一。彭於晏與張家輝為了該片進行了高強度的肌肉訓練,從影片中,可以直觀地顯示出來,稜角分明的肌肉讓影片中男性的荷爾蒙爆棚。張家輝作為香港金像獎的影帝在演技方面毋庸置疑,在現場,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張家輝為人的謙遜與友善;對於彭於晏來說,與影帝的對手戲的壓力顯而易見,不過,觀影完畢,欣喜地看到兩人之間精彩的對手戲,彭於晏在氣場上一點也不輸張家輝。張家輝與彭於晏兩人在年齡上較有差距,導演將兩個角色設定為「師徒關系」,這其實明顯看出導演的用意:一方面,在影片中,張家輝是彭於晏的格鬥拳啟蒙師傅;另一方面,在表演方面,彭於晏也需要向張家輝學習很多。兩人之間的默契合作,讓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表現得淋漓盡致,亦使得影片中的主要戲份(兩人的對手戲)成為影片的核心線索之一,同時,這也是影片十分出彩的地方。有趣的是,導演很有新意地將兩人之間的師徒情朦朧得表現為「基情」,影片中,甚至出現了2次彭於晏強吻張家輝的橋段,充滿了激情,十分逗趣。
平行敘事,升華情感
針對兩人之間內心世界的變化,導演將梅婷、李菲兒兩位女主角穿插於張、彭兩人之間,分兩條平行線所進行敘事。由於兩人的年齡差異,影片著重於各個人物細膩的情感,並針對各自的年齡及特點,分層次進行表現。梅婷在影片中表現突出,將一個被丈夫遺棄,孤身帶著一兒一女,自暴自棄後痛失兒子,崩潰後精神上出現問題的悲情女性角色演得入木三分,對於精神問題的角色揣摩上,梅婷的每一次爆發點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與張家輝的對手戲居多,毫不遜色,甚至在她涉及的領域范圍內,她的表現都有突破與亮點。李菲兒,主要的對手戲對象是彭於晏,兩人之間出現的曖昧情愫,並沒有在影片中赤裸裸地表現出來,這也與前者張家輝與梅婷之間的情感糾葛相似,點到即止,不過分渲染。而最終,彭於晏與李菲兒的結局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有緣千里來相會」。導演將情感戲潛移默化地放置在充滿血腥暴力的打鬥戲之中,讓影片中的情感戲成為一種催化劑,直指人心,將人之間的情感層層遞進,不失溫情,可以看出,導演對每個人物的表演及動作方面進行了「重塑」。
華語電影大融合,跨越隔閡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便是香港與台灣、大陸三地影人的合作,而影片的地點主要地點設在澳門,可見其用意。影片中,彭於晏這一中國台灣人經常在影片中飈粵語,張家輝卻很不買賬,讓其說回普通話;女演員方面,梅婷與李菲兒都是大陸演員,操著一口普通話,張家輝為了消除隔閡,還極力說普通話,梅婷的一方也不認同,讓其說回粵語。可以看出,三地影人之間達到了一種默契的認同,就算方言之間存在障礙,卻不妨礙演員之間的合作,而這種差異性甚至讓影片多了幾分幽默感。這也與林超賢導演以往的影片風格大為不同。另外,影片中的小女孩(梅婷的女兒)表現十分老練,與各大演員之間的對手戲出彩,其中,她與張家輝之後分別的一場戲,感人至深,成為影片的一個重要的催淚點。
製造話題,上乘之作
《激戰》在林超賢導演的掌控之下,故事真摯細膩感人,張家輝與彭於晏都有絕佳表現,動作戲更是令人驚嘆,每次的搏擊場面都讓人血脈噴張,其中彭於晏被擊敗後,張家輝重上搏擊台的轉折片段處理不多不少,符合邏輯,也不失影片所要傳達的主題——只要心裡覺得自己行,就一定可行,而對於當今社會富二代的兩種人物表現,通過彭於晏飾演的角色與王寶強客串的角色進行比較,讓這一充滿鬥志的精神主題得以升華。總之,《激戰》是一部有血有肉、有笑有淚、不矯情做作、感人內斂的影片!作為金爵獎的參賽影片,不失水準,十分亮眼。

另外,說句題外話,彭於晏的真人確實很帥!還有就是影片中的廣告植入,例如張家輝所穿的新百倫的鞋子、彭於晏身穿的LEE的牛仔褲……無傷大雅,這些對劇情也絲毫沒有影響,相比較之前某部耗資億元的大片明目張膽地大肆宣傳PICC、諾基亞,真是好上千萬倍。不過,兩部影片沒得可比性,只是題外話。

4. 如何評價電影《激戰》帶給你感受呢

《激戰》遵照了一個十分典型性的場面調度,便是2個主角一開始都是有分別的人生疑惑,張家輝的人物角色爛賭逃債,盡管他一度光輝拿過格鬥之王,但由於錢而出售了自身,之後的人生就一路躲避。彭於晏的人物角色歸屬於快三十歲都還沒尋找自身的人生總體目標,由於爸爸的做生意不成功而想要做一件事來激勵爸爸。搏擊賽是這兩個主角尋找到處理疑惑的方法。實際上大部分優秀的電影所追求完美的便是處理一個難題,假如難題許多、枝節橫漫,那通常表明這部影片主題風格未知,或是是原創者不清楚想說什麼,那對觀眾而言通常是個災禍。

《激戰》不容置疑的是一部一切正常的勵志影片,它是講倆個人為了更好地讓別人站立起來,也是為了更好地讓自身站立起來的影片,遵照了一個十分典型性的場面調度。便是2個主角都是有分別的人生疑惑,根據博擊賽來尋找到處理疑惑的方式,踏入搏擊演出舞台看起來並不是一樣的目地,事實上擁有一同的實際意義。

姿勢元素之外,劇中的感情主戲加上得恰如其分,電影導演在解決人生碰到難題的人相逢後的一些主要表現是真心實意、溫暖,能夠給彼此之間協助和激勵,隨後再次生活。並且由於以前角色個性化的取得成功創建,觀眾大多數會禁不住為主角的運勢而資金投入、痛心甚至為此給油。《激戰》取得成功地主要表現出勵志的全過程,沒有批評,還很風趣,並產生些打動。

5. 上台前,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為什麼上台!

今天我在電影院看了一部名叫「激戰」的電影。個人認為,這是一部圓滿的作品,之所以說它圓滿,是因為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從頭至尾都知道自己要表達些什麼,並且把他想要表達的東西完完整整地表達了出來。在這里,我想借用這部影片中的一句重要台詞來說明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上台前,永遠要知道自己為什麼上台。我想林超賢導演所拍的電影「激戰」之所以能獲得影迷的好評,正是因為林超賢導演在拍攝「激戰」時,一直都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拍它。 「激戰」的主題就是證明自己,那麼拳擊只是證明自己的一種手段和方式,導演只是利用拳擊這一種手段來表現電影的主題,他始終扣緊了主題,才使這部電影沒有落入不必要的老套。過去也有許多利用類似拳擊這種擂台賽的形式來證明自我的勵志電影,比方說「鐵甲鋼拳」,像這一類的電影不論輸贏,通常都會將比賽進行到底,彷彿比賽才是電影要表現的主題。而「激戰」好就好在,不論是徒弟林思齊,還是師父程輝,他們都沒有將比賽進行到底。導演為什麼沒有讓他們將比賽進行到底呢?很顯然,因為沒有必要。林超賢導演認為通過電影里呈現的那幾場比賽就足以讓主角們證明自己了,沒有必要為了比賽而比賽,也沒有必要為了博取觀眾的眼球而將比賽進行到底。

6. 「怕,我就會輸一輩子。我需要給自己一個交代!」,激戰電影結局是什麼

在《激戰》這部電影中,最後程輝和林思齊終於贏了,兌現了,他們一開始所要定下來的目標,可以說是十分振奮人心,也是憑借著在裡面的拳王程輝的這個角色,張家輝在這部電影裡面斬獲了一個最佳男主角的獎項。

然而我覺得,但是然而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有著一些瑕疵的,就是太過於講理想主義,讓人有種過分雞湯的感覺。不過不管怎麼說,《激戰》還是相當不錯的,結局裡面是一個好結局,讓人感到激勵人心的時刻,這已經算一部不錯的電影了。

7. 電影《激戰》是一部好的動作片嗎

《激戰》夠MAN,張家輝、彭於晏、安志傑三大型男搏命演出MMA綜合格鬥,華語第一部UFC賽場電影,絕對稱得上是熱血勵志、雄性力量指數爆表。張家輝與彭於晏兩個本是路人的失意男人,在人生被逼向困境之後,猶如野獸般勃發生命的張力,為了解開命運的鎖鏈,他們選擇了籠斗,生死置之度外。也正是如此,才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人生轉機。《激戰》從最初的壓抑、無助,到生命力的無盡高揚、綻放、肆意著,林超賢給觀眾直接、簡單、刺激卻非常有欣賞趣味的熱血電影。最重要的提醒便是:失意並不可怕,怕了才是一輩子的遺憾事。
人生何必曾相識,天涯處處失意人。林超賢導演的《激戰》,一開始就交待失意人是如何失意的,他們悲催的人生是如何被命運之鞭質變:張家輝飾演的程輝,兩屆拳王打黑拳混社會坐牢,人生一敗塗地;彭於晏飾演的林思齊,而立之年一事無成只有一副好身板獨行天涯,父子關系冷漠又突遇父親破產;梅婷飾演的單親媽媽,被丈夫拋棄嗜酒為命,兒子又意外喪生,精神失常且要照顧女兒。就是在如此困境之下,張家輝與彭於晏的困獸猶斗,才更符合當前中國人熱衷傳播的「逆襲的逆襲」之價值觀。安志傑一出道便是功夫明星且不說,出演剛力威猛的「反派」,作為彭於晏和張家輝人生的中間物相當彪悍。張家輝人到不惑之年才成為大名鼎鼎的肌肉男,《大追捕》中近似於猙獰的肌肉和眼神在《激戰》里更是帶著「變態感」。彭於晏從經濟學科班出身,到《翻滾吧!阿信》之時成為台灣電影再生的重要意象。集合到《激戰》,演員已經做好了身體、精神和意志的准備,林超賢給了他們打擂台的靈魂所在,導演的虐待和演員的自虐,值回票價。《激戰》對於觀眾的饋贈,最表面的明星肌肉和MMA決斗,就已經讓無數缺乏運動和行動力的觀眾自慚形穢了,尤其是我等以碼字衛生的文字民工,業余休閑的時光大把都浪費了。千萬不要以為本片只是失意人的勵志,《激戰》很有喜感,可以說是男女老幼通吃,腐女、重女、宅男,是彎是直,接收都沒問題,柔情、熱血、浪漫,有機完滿的結合在一起。《激戰》感情線也是細膩到變態的地步,梅婷母女檔、高捷彭於晏父子檔、姜皓文張家輝兄弟情(以及閃回中的師徒義),再加上安志傑作為最強大對手對於彭於晏和張家輝的壓迫與焦慮,文戲武戲的結合沒有絲毫累贅與多餘,相互支撐著《激戰》的情緒。《激戰》是對生命下滑線的逆轉,面對多米諾骨牌的悲劇,只有內生出強大的反抗信念,才能有機會翻滾。天地、社會、制度、事業,動輒如牢籠,卑微個人隨時如無助的怪獸,如何能讓自己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實現困獸猶斗,是人生的至關重要的課題。當然,很多人會說我們沒有相關的准備、素質和潛能,事實上,張家輝以前是香港皇家警察,後跟著李修賢進了電影,再後來在漫長的配角和喜劇咖,直到四十歲後在杜琪峰和林超賢的指導下,自己也是奮發圖強,《線人》《證人》《大追捕》及《激戰》,是不是能有很深的感觸。而彭於晏則是經濟學出身,陰差陽錯做了演員,又在感動之餘接受了《翻滾吧!阿信》的片約,從此人魚線就是他的標志,這就不僅是秀外慧中而是文武兼修了。
在林超賢導演的《激戰》之前,華語拳壇電影並不多,郭富城主演的《浪漫風暴》、劉德華主演的《阿虎》、安志傑主演的《少年阿虎》、古天樂和吳彥祖主演的《野獸之瞳》是僅有的例外。即便與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憤怒的公牛》相比有差距,也成為與克里斯蒂安·貝爾主演的《鬥士》相媲美的精品,《激戰》更是一舉超越以往華語拳壇題材。《激戰》開篇的失意,並非是為擺慘而慘,確實有其必要,更加上張家輝與彭於晏的頹廢、沒落的感覺相當到位,暴力狂林超賢這一次沒有暴戾,更多是讓肌肉、訓練和格鬥本身來說話,在那些無聲的磨礪時刻,人生的況味富有力量。踏上擂台之時,已然是勝利了。在每一場格鬥結束之前,都是挑戰自我的過程,籠子里的肌肉吱吱作響、青筋暴露暴起暴落,身體各部分的靈活搏擊與防守、纏斗在地的鎖技與反鎖,都是體能、意志和經驗及必然的意外的復合游戲,張家輝最終以脫臼絕技反身一擊,將不可能戰勝的安志傑擊倒,是最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生過程的符號性畫面。

8. 有人說《蘇丹》=《摔跤吧!爸爸》+《激戰》,你同意嗎

我不這樣認為,不能單純的說這部電影是另外兩部電影的綜合體。

每一部電影都有自己的獨有的價值。《蘇丹》也是如此。單純的就摔跤方面來說,《摔跤吧爸爸》的立意和《蘇丹》本身就是不同的。《摔跤吧爸爸》中的立意是勵志、是改變,而《蘇丹》中摔跤的立意是博取關注,是贏得尊重。單單的就這一點來說,兩部電影是不同的。

而《蘇丹》已經給出了正確的定義,那就是賽場上的冠軍容易拿到,更重要的是怎麼成為生活中的冠軍。不然的話,就算是拿到再多的冠軍又能如何?沒有了生活的源泉,註定是一潭死水而已。

9. 《激戰》觀後感

《激戰》的海報一出來我就立馬就想到了加文.歐康諾的《勇士》,那是2011年冬天的某個晚上,我和寢室的小夥伴在風行上找到的一部評分超過9分的美國電影

風行一向都挺有意思,當時電影下邊寫著一句這樣的話:「這是一部打雞血的電影」。

那會我既不知道湯姆.哈迪,也不認識尼克.諾特,沖著那句評論和小夥伴一起不懷好意的笑了;

我和他一慣保持著很好的默契,看到動情處齊刷刷差點沒忍住掉淚。

那是我第一次為了電影有欲哭的沖動,只是為了某些荒謬的理由把它們強塞回了。

我清楚的知道那些眼淚顯然不是來源於傷悲,於今想想真應該哭出來。

我有意無意的期待著《激戰》,想知道同樣的拳擊題材在中國會是怎樣的故事;

再者,我相信張家輝在杜琪峰時代以後的`每一個角色,假如說他演技拙劣,那麼華語電影里傲然已久的黃百鳴是不是可以吃屎了。

電影以蒼涼開闊的視角緩緩拉開,在平靜而舒緩的背景音樂下偷偷滿足觀眾的一次遠行。

但是這種好感並沒有持續多久,分鏡頭各自引出主人公的手段實在太拙劣了,有點兵荒馬亂朝廷吃緊的意思;

講故事得先把觀眾的感受照顧好,有些話換種方式說會更合適些。

我喜歡看任何一部電影里男主角在追捕或者被追捕時表現出來的吃奶般狂奔,這時候隨便來點歡快或激昂的節奏,鏡頭也隨意滑翔,都會有英雄的感覺;張家輝的奔跑當然很棒,可是連綴在毫無關系的彭於晏身後我始終覺得差了點什麼,導演怎麼能這樣牽強呢?

噢對了,李菲兒為什麼一定要出現在這部電影里?她對於情節的推動我真的很難看出一丁作用來,也沒有映射出其它角色的人物性格的意思——是不是所有的男主角背後都要站一個美麗的姑娘他才能完成吃飯拉屎睡覺這些常慣動作。

當The Sound Of Silence的純音樂第一次響起的時候,我就在想後邊的情節一定會出來人聲版。

並且暗暗意淫一定要是Simon和Garfunkel這兩個老男人歷經滄桑的破嗓子。

人算不如天算,我並不知道後來出來的是哪個女人的聲音,同樣好聽,但也只能止於好聽。

聽說很多人覺得《基戰》會更符合張家輝和彭於晏之間深情又刻意的吻一些。

自從《逆戰》以後,林超賢似乎有意要把某某戰這個品牌做得更長遠,他應該成功了,可是這樣真的好嗎。

賤輝跟小丹母女之間細細的溫情,回憶起來其實一個畫面就夠了,可是導演多情,深怕力度不夠,於是一個兩個三四個,到最後我終於給不了她任何反應了。

有一個很大的bug,為毛線評論員開始講英語後來講中文然後又是英語最後終於又切換到中文,體現比賽的高端感應該是倆多舌的解說,太侮辱觀眾的智商了——我又一次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黃百鳴。

安志傑一頭狂野的黃發,無論從身材還是格鬥方式,真像《勇士》里孤獨的Tommy.

導演並沒有給他太多的台詞,可我卻由於Tommy的一拳擊斃深深記住了他的暴虐。

彭於晏上台之前竟然像馬列小老太一樣扯了一大堆人生該於逆境中向上的犢子,太讓人傷感了。

背景音樂有點亂,但是攝影不錯;敘事有些啰嗦,可是每個演員又都演的很棒。

導演沒有在最該停止的位置喊卡,貪心不足蛇吞象,猛一回頭才知道過了。

把電影縮剪到90分鍾應該會好很多,掉low逼和多嘴。讓觀眾自己在澳門多雨的街巷裡奔跑,拉近被《勇士》甩出來的那些距離。

電影10分打8分,5分給一眾男主的好身材,兩分給攝影,剩餘一分給超賢——堅持拍有點意思的電影,只要是在這條路上走著,已然牛逼轟轟。

這個世界上能決定拍一部什麼樣電影的那些人,無論生活閱歷還是人生感悟,和我們之間的距離大概有火星到地球那樣遙遠。——《第十放映室》

10. 《激戰》電影觀後感

《激戰》 電影 觀後感

之前看電影就當作是休閑了,從來沒有這么認真的寫過一些東西,但是總覺得看過了,沒有記載,沒有收獲,那麼就是浪費時間,還不如不看。也總覺得需要有些東西需要沉澱下來,堅持下去。

從哪裡說起呢,這場電影是在家裡養病的周末看的,顯然沒有電影院的氛圍,但是因為有心愛的人一起看也覺得挺有滋味的(沒有對象的不要噴我啦,倫家不是故意的啦)。電影又名激戰:勇者不敗,電影里的'男主人公是我蠻喜歡的演員張家輝,在劇里飾演的是一個過氣香港拳王程輝,大家都會熱情的叫他賤輝,其實他本人一點都不賤。生活沒落的時候,是朋友拉了他一把,但是林思齊的出現又讓他看到了年輕的自己。為了幫助徒弟林思齊(彭於晏飾)參加MMA比賽,幫助他證明自己,達成目標,也同時為了自己的夢想,他又決定重操就業。白天工作,晚上練習,回到家後還要照顧沒有任何關系的同房租客梅婷母女,他用行動詮釋了責任兩個字,也同時帶給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或許我是被賤輝和阿齊為了證明自己的那份堅定所激勵,也或許是被他們的不服輸的精神所感動。

這是一部勵志的影片,適合男人看,但是也更適合現在處於人生失意之時的人觀看。雖然影片調調整體上太暴力了點,但是他們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或許是因為自己也處在這樣的失意和迷茫的年華,所以對這部電影領悟最深的一個就是,永不言敗,堅持下去就會成功。

或許更多時候我們該給自己一個機會,專注的為自己做一件事,證明自己,不要等到臨走的時候,連一件值得回憶的事情都沒有。時間是不等人的,不要自己將自己出賣。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22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91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11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4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