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百大拓基電影院最新電影
① 蚌埠百大拓基的大地影院開沒開業
還沒有!!!!!!!!!!!
② 高空墜物:懸在蚌埠城市上空的痛
關注高層住宅「副作用」系列之④
高空墜物:懸在城市上空的痛 □本報記者 李敬
前不久,四川一名幼兒被天降鐵球砸倒,不幸離世。事實上,伴隨著現如今城市高層住宅的逐漸普及,高空墜物作為一種既不安全又不文明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也曾出現。部分樓宇存在高空墜物的安全隱患,也有市民存在高空拋物的不文明行為。有時候,是住在高層的住戶隨意將雜物從樓上扔下,有時候,是陽台放置的花盆等雜物被風刮落。無論何種原因的高空墜物,都成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既困擾著市民的生活,也威脅著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究竟如何消除懸在你我頭頂上的安全隱患?
喬遷新居,是一件喜事。然而,對於搬入金域名城的張女士來說,新居住了沒多久,一件事卻讓她感覺很鬧心。
一天,張女士像往常一樣在陽台外晾曬了被子,沒想到下班回家收被子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讓她驚呆了,被子上沾了不少臟污的垃圾。張女士住的這棟樓有11層,幾十戶居民,到底是樓上哪一戶扔下來的?根本沒辦法確定。「懷疑過是哪位鄰居愛扔垃圾,可是監控拍不到,沒有任何證據。」氣憤之下,張女士帶著被子找到物業公司反映,可是因為無法確定是哪一戶扔的,物業公司也很難辦。
為不知哪位鄰居隨手丟棄的垃圾而堵心,清大德人小區的物業公司也遭遇過這種苦惱。負責該小區的大成物業經理陳凌介紹,就在物業辦公用房旁邊的樓上,就有個別素質有待提高的人隨手丟生活垃圾。「夜晚丟的,監控很難拍到,只能早晨保潔發現了就立即清理。」
陳凌介紹,由於這座樓下的位置是綠化帶,被丟棄的垃圾往往掉在綠化帶中,沒有出現過嚴重的人員傷亡或者車輛損壞。
相比較,家住濱河外灘花園的市民梅小姐遭遇就有點慘。12月6日一大早,梅小姐像平時一樣出門上班,剛到樓下,眼前的一幕讓她驚呆了:自己前一天晚上停在小區臨時停車位的車子,天窗玻璃被一個金屬門吸砸碎。看著新車的玻璃碎成渣,梅小姐心疼、憤怒的同時,不禁陣陣後怕,「如果當時有人剛好走到這個位置,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梅小姐當即選擇拿起電話報警。延安派出所民警迅速到達現場取證。當時出警的周姓民警介紹,從現場情況初步判斷是高空墜物,但因為小區的監控攝像頭沒拍到「罪魁禍首」墜落的起點位置,所以究竟是哪一戶、是人為拋物還是雜物墜落一時難以斷定。
「我咨詢了律師,如果想追究責任,可以走法律程序起訴整棟樓2樓及以上居民。可是權衡修車的費用和耗費大量精力成本打官司,最終只好自己認倒霉。」梅小姐無比郁悶。
記者從司法部門了解到,近年來因高空墜物走上法庭的案例並不多,但像梅小姐、張女士這樣遇到高空墜物添堵的事兒,記者隨機走訪的多個小區,卻都曾或多或少出現過。有居民告訴記者,就在今年7月20日,百大拓基廣場鼎元公館1號樓外牆皮曾從三十多層墜下,砸癟了停在路邊的數輛私家車,也將部分行道樹砸斷枝丫。
高空墜物,著實讓人防不勝防,危險似乎時刻懸在居民的頭頂上。
好似一個難解的結
高空墜物究竟會造成多大傷害?
有科學研究數據顯示,一個30克的雞蛋從4樓拋下會給人砸起腫包;從8樓拋下可以讓人頭皮破損;從18樓拋下可以砸碎人的頭骨;從25樓拋下會使人當場死亡。一個拇指大的小石塊,在4樓落下時可能傷人頭皮,而在25樓落下時會致人直接死亡。
城市空間的日益緊湊,我們身邊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高空懸掛物像廣告牌、空調機、花盆等也隨之增多,高空墜物事件並不罕見。從高空墜下的物體小到紙巾、果核、牙簽,大到晾衣架、花盆,更讓人觸目驚心的還有窗扇、鋼板、廣告牌等,成為社會公共安全隱患,影響市民生活環境及生命財產安全。
「如果導致嚴重的人身傷害,要負刑責。」崔律師說,在此類案件中,證據的提供非常重要。「如果受害人確實受到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且能提供諸如監控錄像、目擊者證明材料等證據,一般都能獲得相應的賠償。」
據了解,目前法律對於高空墜物的規定為:「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然而,縱觀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的高空墜物事件,往往都是導致了嚴重後果的才會得到處理和關注,其餘的多數是不了了之。
頭頂上的安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取證難,往往成為快速破解高空墜物難題的瓶頸。
「對於高空墜物、特別是高空拋
物的個別居民,我們也曾經有所懷疑。有時候保安上樓提醒,敲門警示,但沒有直接證據一般對方都是不會承認的。」金域名城保安主管吳方韌說。
吳方韌介紹,為了抓到拋灑生活垃圾的人,他們曾經調整小區的攝像監控設備,但調整過後一段時間卻沒能拍到這種行為。「監控還要保證日常使用,等調回正常角度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突然出現拋物的。」
「監控設備缺失,肇事者難以被查實;未造成嚴重後果,往往難以引起重視。」安徽財經大學安徽省社區研究院研究員雷松林博士說。
制度懲治與鄰里關愛並舉
12月19日下午,吳方韌帶著幾位保安隊員再次爬上小區一棟樓的二單元平台,清理散落在上面的礦泉水瓶等垃圾。老吳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帶著保安隊員們從事高空清理的保潔工作,每隔半個月左右,他們就會搬著梯子重復這樣的清掃。
此外,他們在每棟樓都張貼了嚴禁高空拋物的提示,每天巡邏的時候,都會有保安隊員拿著喇叭提醒業主注意防範高空墜物,也不要在樓內隨手拋出雜物。
為防範出現高空墜物,相關管理部門也曾對物業公司管理提出多項要求。經開區物業辦主任王恆昌介紹,物業公司需要在排除安全隱患的同時,盡到提示防範的義務。「按照規定,窗外安裝的晾衣架也是不允許的。但是實際上,相當一部分業主不聽從物業公司的提示勸阻,為墜物埋下隱患。」
作為全國多地都發生的普遍現象,高空墜物並不是地方特色。無論是有意識的高空拋物,還是無意識的高空墜物,如何減少墜物、防範意外的發生,才是市民最關心的話題。
市委黨校馬列教研部副教授陳小潔認為,整治高空墜物,可向香港學習。香港規定「如有人自建築物掉下任何東西,或容許任何東西自建築物墜下,對在公眾地方之內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險或損傷者,掉下該東西或容許該東西墜下的人,即屬犯罪,可處罰款一萬港元及監禁6個月」。此外,為讓法律得到有效實施,香港還成立了一支「偵查高空擲物特別任務隊」,對高空亂拋物進行監控。
「從小區來看,首先是物業要加大監督力度,做好建築外牆的檢查和養護,安裝攝影頭,全方位監控,政府部門要加強問責。」她建議,加強宣傳、嚴管的同時,還需要健全社會補償體制,如意外保險,意外事故基金,無過失賠償體制等。
在調查中,金域社區志願者王秀美向記者反映,近兩年,隨著創建文明城市的推進,在張公山三村,故意拋物的現象已經幾乎絕跡。「過去確實比較多,現在我們小區治理的這樣干凈整潔,誰捨得隨意亂扔?再說,我們鄰里鄰居多少年,都認識了,誰家亂扔,立刻就能被鄰居發現制止。」
在金域社區志願者服務站負責人張惠琴看來,老舊小區破解「拋物」難題的法寶來自於融洽、和睦的鄰里關系。「鄰里情」也恰是目前她推動社區志願活動的關鍵點之一。「鄰里相處融洽了,彼此知道換位思考,自然會注意考慮細節。比如,洗過的衣服滴水會不會滴濕樓下的被子?花盆在窗檯邊會不會不注意碰掉?」
「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每個人都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時時事事處處都能文明自律,增強市民的責任意識,這種現象就會逐漸杜絕。」張惠琴如是說。
結 語
衣食住行,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話題。在全面奔向小康的路上,住,更是寄託了人們生活情感與期望的關鍵一環。當城市裡高樓越來越多地拔地而起,當我們喬遷帶著電梯的高層住宅,當入住的喜悅消退,高層住宅安全管理、鄰里關系等「副作用」漸漸浮現。自10月初,歷時2個多月時間,我們對高層住宅的系列關注稿件即將告一段落,但隨著城市發展變遷的腳步,衣食住行中任何一個環節的新變化、新問題、新常態,都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部門靜下心來,細致思考,逐一解決。在對社會普遍關注的路上,我們的目光始終不會停止,腳步始終不會停歇。(編輯 王保童)
③ 百大拓基到蚌埠高鐵南站坐什麼公交車
公交線路:k311路,全程約11.5公里
1、從百大拓基步行約1.1公里,到達錦江大酒店站
2、乘坐k311路,經過7站, 到達高鐵蚌埠南站(也可乘坐138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