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為珍惜的電影
⑴ 找電影,主題:珍惜生命
阿甘正傳 也叫珍惜生命?那是勵志電影,很多災難電影都講珍惜生命的。
後天,完美風暴,泰坦尼克號,我覺得都不錯
⑵ 電影《夏洛特煩惱》,告訴我們珍惜眼前,珍惜現在
我是創作者桃夭追影說,專門跟大家聊聊影視的那些人,那些事。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部電影。讓我歡笑的是那種濃密而有凝聚力的笑點,但最多的感覺來自於主角夏洛的描寫。一部電影可以讓我歡笑,讓我流淚,讓我在多年後清楚地記住電影的細節。這足以說明這是一部好電影。靈感來源於生活。從夏洛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身邊很多人的影子,尤其是那些多年不甘,被生活蹂躪,從受不到外人尊重,甚至不尊重自己的人。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應該感觸很深。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昔日的高中同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女神,秋雅的婚禮上,夏洛本想炫耀一下,結果卻被同學們嘲笑。本就一事無成的他,借著醉酒表達自己對現實生活的酸澀和不滿,繼而大鬧女神的婚禮,當馬冬梅趕到了現場,夏洛為了躲避馬冬梅,逃到洗手間躲避,結果卻在洗水間睡著了,做夢回到了上學的高中。面對忽然出現的一切,夏洛選擇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人生,開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直到生命再次走到盡頭,他才明白自己的真心,明白誰才是這輩子最應該珍惜的人。當夏洛出現在一位暗戀的前女同學的婚禮現場時,穿著一件沒有摘掉標簽的禮服,只見他臉上有四個字:「中年危機」作為90後中的一員,我已經人到中年了,生活中的壓力和不順意時刻圍繞在我身邊,有時候會夢到上學時代的自己,可能後悔當初沒有努力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導致現在被生活壓得喘不過來氣。
在夢中夏洛回到學校後,他追到自己曾經一直喜歡卻不敢表白的女同學秋雅,讓曾經對他失望的母親喜笑顏開,更是成為了知名爆火的音樂家。他得到了愛情、地位和金錢,但最後最珍貴的東西卻不屬於他。最後,他身患絕症,卻只有馬冬梅一直陪著他,照顧他不離不棄。
劇情到這里出現了反轉,夏洛夢醒了,人也徹底清醒了。原來,他一直擁有的,卻是他從來都不曾在意的。我不是夏洛,也不可能有機會回到過去。但是夏洛很幸福,他失去的一切都在夢里,但當他醒來時,他仍然可以緊緊地擁抱眼前這個可以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
所以,珍惜眼前吧。珍惜身邊願意和你手牽手一起走的另一半,珍惜走路時突然擁吻你的那個人,珍惜熟睡時每天給你蓋被子的那個人,珍惜下雨天去給你送傘去接你下班的那個人,珍惜你想減肥卻怕你餓一直讓你吃東西的那個人,珍惜每一次不遠千里飛奔向你的那個人,珍惜每一次的離別,珍惜願意分享自己的快樂給你的那個人。
或許是因為夏洛的夢太真實,讓人更加懂得什麼是珍惜,也或許是因為失去了才懂得現在擁有的就是幸運的。如果當時我更加堅持追尋自己的夢想,那我現在是不是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著理想的生活,如果我拚命追求自己的夢想,那是否已經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自己。然而,時間不會回到過去,也沒有如果。
即使一切看起來都比現在好,那麼真的會得到比現在更好的結果嗎?顯然,這個結果是未知的。因為這一切都是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會選擇什麼樣的未來,我們會遇到的一切問題,我們不知道選擇什麼才是正確的。當我們抱怨我們現在的生活時,我們後悔我們以前的選擇。
我們總覺得,如果那時我們選擇另一種生活,會比現在更好。但我們可能從來沒有想過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所以在這里提醒大家,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幸福,珍惜現在,努力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⑶ 《被遺忘的天使》:珍惜人類的孩子(影視評論)
文 / 小關平
————
本片以世界各國的兒童為主角,分別講述了七個國家中被家庭和社會忽視的孩子。
這七部短片因出自不同的國家,所以風格各異,選取的對象有原始部落兒童,有少年犯,有艾滋病患者,有孤兒,有戰火中長大的,有家庭破裂的,還有被遺棄的。
兒童是弱勢群體,又是人類的未來,本應是備受關注的焦點,但在現實生活中,成人們更注重爭名奪利,而將這些可愛的天使遺忘 ,尤其是正處於飢荒、疾病、戰爭與教育缺失中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和呵護。
下面來談談我對七部短片的理解與感受。
————
1 《坦查》(南非)
這部短片很短。南非小鎮上,不同部落之間的武裝對抗。而一個部落只剩下了七個孩子,他們也要被迫擔負著槍戰的使命。隊長讓最小的坦查將定時炸彈放在敵對村中的學校教室里,希望給予其毀滅性的一擊。
而坦查將炸彈安置好之後,看著牆上掛著的學生集體照,聽著指針走動的急促聲,不由地顫抖起來,他想到將會發生的爆炸會讓這里夷為平地,所有的孩子都會……再也想不下去了,他竟然找了一張課桌,安詳地睡了起來。
內容略顯平淡,卻把整個沖突集中安排到了末尾。因為坦查的內心矛盾才是最重要的,也是點明主題的地方。
往大點說, 這並不是兩個部落之間的戰爭,而是整個人類的戰爭, 因為每個國家、民族都有好人,都有無辜的孩子, 戰爭的目的與意義成了對人類良心的拷問。 短片以小點大,發人深省。
————
2 《憂郁的吉普賽》(塞爾維亞)
名為「憂郁」,影片風格卻並不憂郁,反而是七部短片中最喜劇的。
整段戲都以輕快的風琴與鄉村小調為背景,夾雜著少管所內的合唱與「小偷」樂隊的演奏,讓人心情為之一快。但這歡樂的曲風背後卻說著一個沉重的話題。
烏洛斯是個可愛的吉普賽小男孩,因被養父教唆偷竊而進了少管所,但他發現,在少管所里卻有著與現實中不同的生活,在這里可以與大哥哥們一起踢球,合唱惠特曼的詩歌,點燃火柴當星星,看奇怪的野雞叫,還學會了理發的手藝。
當他監禁到期時,他的獄友告訴他:「在這里只要你聽話,想怎麼樣都行,想玩就玩,想休息就休息,在外面干什麼都有游戲法則,我寧願不出去。」他半信半疑,讓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贖》。
在他剛出去的那一天,他又遭到了養父的虐待,帶著傷的烏洛斯想到一個妙計,他故意打碎了別人的車窗,偷了錢,逃跑到少管所的門口,撐桿跳入了門內,趴在足球場的球門網上——「我終於自由了!」
這是個帶有反諷意味的短片,用浪漫主義的手法表達著現實主義的主題。雖然影片風格一路呈現出幽默與歡快,色彩也很鮮亮,但卻在面紗下暗藏著冰冷冷的黑暗。
烏洛斯養父只是冰山一角罷了,在這個世上擁有著無數個這樣的人,他代表著整個殘酷的現實,正如那位獄友所說「在外面干什麼都有游戲法則」,遠沒有少管所里那麼單純, 在他們高唱「遵命,船長」這首憧憬自由的歌曲時,卻沒想到,真正的自由,竟在少管所里。
這是七部短片中我最喜愛的一部。
————
3 《基督的孩子》(美國·紐約)
沒有神秘的幻想,沒有浪漫主義色調,也沒有藝術手法的運用,這是本系列最貼近現實的一部。所以,對主角們演技的要求便提高了,一家三口的表演,十分逼真自然,讓人感受到生活在病痛中的人群可憐而又堅強。
《憂郁的吉普賽》內涵很深,讓人感受良多,悲哀,卻不悲痛。而這部短片,卻時刻打動著人的心情,真能讓人落淚。
布蘭卡是個美國黑人女孩,父母都是黑人,她發現父母很神秘,天天吃葯,而且經常吵架。隱瞞了主角,卻告訴了觀眾:原來他們都患有艾滋病,每天爭論著到底是誰傳染給誰這種無聊的問題,卻漠視了對女兒的關心。
他們也讓布蘭卡堅持吃葯,卻並未告訴她真相。這個秘密卻由布蘭卡的同學告訴了她,從此開始,同學們都開始嘲笑她,欺負她,排斥她,同學的家長來找老師,要求將她隔離。她感覺自己因為父母帶來的病毒而被整個世界隔絕,她不再是以前那麼活潑快樂夢想成為搖滾歌星的女孩了,在她的腦海里,埋下了揮之不去的陰霾。
這時,能幫到她的只有她的父母。父親與母親不再爭吵,因為他們已經了解到自己的自私深深地傷害了他們的寶貝女兒,一家三口摟抱在一起,都哭得泣不成聲。
之後,父母帶布蘭卡來到了青少年衛生機構,在這里,她認識了一幫同樣攜帶艾滋病毒的新朋友,人人重拾信心,互相尊重理解,共同為明天留下最美好的祝願。
獻給同屬於基督的孩子。
————
4 《比魯與喬》(巴西·聖保羅)
開場的畫面是高樓聳立的現代化城市,隨後便是貧民窟的孩子們在騎車,直到短片末尾才拉遠景告訴觀眾,原來這個貧民窟就在高樓大廈的旁邊。極不和諧的畫面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分化的極端性。
故事很簡單,很勵志,貧民窟的一對十歲左右的兄妹,比魯與喬,並未因自己的貧窮怨天尤人,或染上惡習,而是勤懇地自力更生,租了一輛板車穿梭於城市之中,拾廢銅爛鐵去賣。
他們很快樂,因為每一分錢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他們不覺得工作辛苦,反而很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規律,閑暇時他們會把飲料瓶當足球踢,懂得用廢釘子做撞球游戲,會把廢雷達當寶貝似的帶回家。
精打細算掙來的錢,只能讓妹妹吃一頓最愛的漢堡,回家時妹妹天真地問:「我還能吃薯條嗎?」哥哥的回答是:「錢沒了,我們明天繼續出門推車。」
————
5 《喬納森》(英國·湖區)
這是七部短片中最像電影的一部 ,因為它存在異象和幻想,色調上原本是英國風情的憂郁冷;當喬納森幻想自己回到童年轉為溫暖明媚的顏色,節奏也開始暢快;當三位天真的孩子從森林裡跑出發現了前方正在打仗時,再次回到了開始的冷色。
整部戲以電影鏡頭的顏色變化來點明主題,表現出這個世界的殘酷與荒謬,只餘一些美好的童年回憶夾雜其中 ,委婉地道出了喬納森自當戰地記者的原因。硝煙彌漫,戰火連天,十幾個無辜的孩子被困在破土殘垣之下,不敢亂動,喬納森快速捕捉了這些鏡頭……
他以這些回憶做為鋪墊,映襯了片頭他從夢中驚醒,對戰爭的惴惴不安,和對職業戰地記者的厭倦。他想逃避,想掙脫,於是當他遇到了兩個看似自己童年好友般的兩個小朋友時,情不自禁地讓自己變成了孩子,與他們一起玩耍。
導演巧用了雙重變換的方法,使因果倒置,讓觀眾猜不透到底哪一段為因,哪一段為果,但無論如何都能說得通,故而形成了多種懸念,增強了藝術效果。
很明顯,這部短片意欲表達戰爭的殘酷與對童年的美好回憶,末尾處喬納森自思關於「友誼能減惡增善」的結語,有些畫蛇添足。
————
6 《吉洛》(義大利·那不勒斯)
義大利是我最喜歡的國家,愛這里的浪漫與悠閑。
但那不勒斯是盛產小偷的地方,吉洛便是其中一員。他並不像比魯與喬是對孤兒,無人照顧,他有自己的父母,雖然我們一直未能從正面看過這對夫妻,但卻時常聽到他們對罵,語言粗俗不堪。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吉洛,不可能像普通孩子那樣正常,他走向了反社會的極端,加入了小偷團伙,以此為生。
雖然物質上能維持下去,但他在精神上卻找不到出路,在他自娛自樂的牆影游戲中,他甚至開始模仿吞槍自殺的情景。
如此美麗的義大利,「歷史古城」羅馬、「水上之域」威尼斯,「文藝復興之源」佛羅倫薩、「國際時尚之都」米蘭、「黑手黨之鄉」西西里、「五彩之島」五漁村都讓我遐想不已。
唯獨這個「陽光與歡樂之城」那不勒斯屢遭垃圾危機嚴重影響,就連電影中都毫不隱藏,大量的白色污染涌現在海邊的游樂場。
吉洛把搶來的手錶拿去游樂場兌換成游戲幣,冒著生命危險得到的錢只是為了能玩一次旋轉木馬或摩天輪……
這與《比魯與喬》的結尾有異曲同工之妙,大人有時把孩子想得太復雜了!他們不過是為了能吃一次麥當勞,或讓父母帶著玩一次游樂場。其實吉洛的本性很善良,只是缺少了家庭的關愛才走上犯罪的道路,末尾的笑容就說明了這一切。
他投了幣卻沒有坐上木馬,他在等待什麼?
我想,是他的父母。
————
7 《雙雙與小貓》(中國·北京)
與其他六部不同的是,本片有兩位處於對立面的主角,運用了《絕代雙驕》的模式。
雙雙是個小公主,出身富裕,多才多藝,父母卻天天爭吵,她沒有一天快樂過。面對著母親的冷漠與專制,她生氣地將自己最喜愛的洋娃娃扔出車外,隨後被汽車壓掉一隻手臂。
之後一位老爺爺從此經過,撿起了那個壞掉的洋娃娃。他突然想起了幾年前的一天,也在同一個位置的垃圾堆里曾撿來一個被人遺棄的女嬰。
這個女孩小貓現在已經到了可以上學的年齡了,老爺爺為了讓小貓能上學,辛苦撿垃圾為她攢錢。值得注意的是,小貓和斷臂的洋娃娃一樣也是殘疾,她是個跛子。
雖然每天很辛苦,但他們相依為命,互相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溫暖。可惜天有不測風雲,爺爺為了給孫女撿一隻鉛筆頭出車禍死了,只剩下小貓一個。她被非法僱傭童工的花販子收養,從此再也沒人真心關心小貓了。
雙雙和小貓的相互穿插安排的很好,尤其是對比和象徵手法的運用,貫穿全劇。 老爺爺撿娃娃與撿小貓同出一轍,她們之間的命運相連,連斷臂跛足都巧合地相似。
而雙雙丟棄洋娃娃正如小貓生母丟棄小貓一般。雙雙有一群洋娃娃,可是她並不快樂,連懶得理睬它們,小貓只有撿來的一個娃娃,卻幫她梳頭打扮洗衣服,對她關懷備至。花販子收養的一群孩子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小貓,都有著慘痛的經歷,她們又彷彿那群被雙雙漠視和摔壞的娃娃。
當媽媽帶著雙雙開車出去玩的時候,途徑賣花女孩們,當一個小女孩找雙雙媽買花時,她不耐煩地搖下了玻璃,而另一邊,後座的雙雙卻主動打開了玻璃(這也是一組導演刻意安排的對比),因為她發現了小貓手上抱著的那個娃娃,那個自己曾經十分喜愛卻因生氣而拋棄了的斷臂娃娃,在小貓的手上,顯得那麼幸福,因為她有人疼。
雙雙眼睛濕了,這時小貓走到她的面前,問她買不買花,她只是說了一句「她真漂亮」,看到娃娃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屬,雙雙似乎明白了些什麼。小貓這時送了朵花給她,兩個人匆匆而別。
這部短片如果可以拍成一部電影,這種老套的劇情是可以延續下去的。雖然題材很老,但其包涵的意義,和人與人之間的緣結,卻又不是那麼簡單的。
2010年12月19日初稿2018/7/12修改
⑷ 《人生大事》票房破8億元,這部電影講述了一段怎樣的故事
暑期檔的電影也是比較多的,而在眾多電影當中《人生大事》也算得上是一匹黑馬了,在上映之後票房也突破了8個億,這部電影是由楊恩,朱一龍等人主演的,以殯葬師為題材的電影,在國內也是比較少見的。這部電影講述的是莫三妹在釋放出來之後做起了殯葬行業,在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孤兒,從此生活態度以及對於職業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不得不說,楊恩在這部電影當中的表現也是非常驚艷的,出演的武小文角色也是深入人心,他影片當中也會有很多哭戲,而楊恩的表演也有著很強的代入感。
這部電影的主題就是珍惜眼前,朱一龍在這部電影當中的扮相也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朱一龍以前的形象都是比較溫文爾雅的,所以出演這個角色也有著很大的挑戰性,而朱一龍也用自己的演技征服了觀眾和導演,朱一龍的形象也讓故事變得更豐滿了。
⑸ 【電影】《隱秘而偉大》——珍惜平凡人的生活
很多人內心都有一個當英雄夢想,並為這個夢想付出努力。這個英雄也許是救國、也許是救人、也許是幫助團隊克服了障礙......
這部影片與英雄有關,只是與平時影片中的截然不同,這是一部溫馨卻又無可奈何的英雄悲劇。
看完後惡補了一下南朝鮮和北朝鮮的的那一段歷史。好好地一個國家因為被別國殖民,被迫分成了2個國家,2個不同體制的政權。
先不管故事是否真實,是否根據漫畫改編。我們就影片的故事說說自己的見解。
國家的政權矛盾,為解決矛盾和危機有人搞了一個這么一個特俗的部隊做實驗。決定定下來就開始實施,從小不讓訓練的人接觸其他,只接受殘忍的訓練,灌輸他們生命的意義在於為國家祖國統而存在,他們是英雄。
他們活著意義就是為了自己的祖國執行任務,不管這個任務是什麼內容。為了證明,把他們以隱秘的方式送到南朝鮮做間諜,潛伏在南韓一個平凡的村落里,為祖國收集情報的故事。
他們對南朝鮮所有的一切仇恨。
英雄在敵國的任務是什麼?
三個萬里挑一的、出色的青年在南韓有三個不同的角色扮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
元柳煥:東九,傻子。
東九的夢想是:完成祖國統一,黨能照顧好母親。過平凡人的生活。
劇中他是一個敏感、體貼、溫暖的傻子,雖然扮演的是傻子,但是個有正常人感情和行為的暖男。不過他的國家培養他們,是希望他們沒有這些人類的基本情感。
1、對性感女胸的誘惑反應。
2、對性感女藝人說出秘密後,幫她實現願望。
3、在自己喜歡的女人面前拉屎後,再見到暗戀美女的那種難為情的感情。
4、保護商店老人的行為。
5、對待自己一點點攢的工資的喜悅。
6、思念母親,寫信。
7、每次悄悄給自己的碗里多放一塊肉。
8、幫助鄰居找哥哥。
9、幫助暗戀女教訓他的變態老闆。
這個村的人和他們的關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而他們效忠的組織重來都不信任他們。
對於他的組織,唯一值得說的是總教官對他的那一點點愛惜。
還有就是,在屋頂總教官其實有機會殺死他的,但是他沒有動手,才有了李海鎮開槍救人的機會。
李海浪:藝人。將軍的私生子。外表看上去一副不羈的樣子,卻是最重感情的一個。救了戰友的妹妹、保護元柳煥與總教官一起跳樓。
他的夢想是完成祖國統一,成為搖滾歌手,通過娛樂公司面試。灑脫來世上一趟。
李海鎮:學生
他的夢想是完成祖國統一,離東九近一點,東九是他的恩人,也是他崇拜的人。
他們的真實身份是間諜,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像演員一樣每天表演,演成另外一個人,跟真實的自己完全不同職業的人。
他們所屬的特殊部隊所有人員,都是試驗品。
試驗想得到的結論是:他們會不會背叛祖國。這也是徐教授堅守在南韓16年的原因,他要他的研究有個結果。
首先, 組織不斷派人,一個監視一個,因為從一開始就擔心他們會成為叛徒,不管他們如何忠誠,組織都不會信任他們。李海浪因為家庭背景的原因,知道的比元柳煥多,看問題也比他深刻。相比之下,元柳煥還是很單純的。
接著 ,3位優秀的間諜接到集體自殺的命令。對於祖國,他們活著沒有意義,活著就是叛徒。他們那麼多年殘酷的訓練,都是無用功。
最後 ,3位萬里挑一的青年都凄慘地死了。
當元柳煥得知自己的母親早就被國家處理死了,他是多麼的震驚與無助,他從小構建的認知體系地震山搖地轟然倒塌,四分五裂。迷惑不解,他是如此效忠自己的國家,忍受、付出了那麼多,卻得到的是這個結果,連自己最親的人都無法保護。
而自己一直仇恨的南朝鮮平凡的大嬸卻給予了他最溫暖、最珍貴的母愛。鄰居們對他的依戀和感激,讓他感到真實和溫暖。
他們忠心耿耿孝忠國家,卻得不到任何信任,組織總會是不是派人來秘密監視他們。他們的親人在他們被選入這個間諜隊伍開始就被處理了。更荒謬的是:他們偉大神秘的國家組織擔心他們背叛,讓夢想成為英雄的他們全部自殺。不服從命令的就都算是叛徒。
他以為,只要他信任黨,黨就會信任他,並且幫他照顧好母親。母親是他繼續活著和執行任務的唯一支柱。當徐尚久教授對他揭開一切真相的時候,他的精神支柱在一瞬間土崩瓦解,失去了所有的動力。除了這個,還有被被祖國拋棄的的痛苦。
國家怎麼忍心對歷史上萬里挑一,經過最為苛刻的特種作戰訓練錘煉過的士兵下達那樣的命令?這么幾個精英就這么死了。不能把他們安排到國家的其他部隊嗎?去當個教官、刑警或者翻譯也行啊。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一下關於自由的問題。
看著他們都能有自由都能夠隨意做出選擇,但實際上最終選擇是特別有限的,特別局限的,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可選擇。如果能自由選擇,那他們最後可以選擇不死,是不能如果他們投降了,他們就成為真正的叛徒。他們既是或者再回到原來的生活,他們的內心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周圍的人,看來他們的眼光也會讓他們不自在。他們如果能自由選擇他們選擇回到國家,但是他的國家不接受他們。所以,他們只有一個選擇——死。
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有時候會裝傻,是一種智慧。
處處顯擺精明、財富、地位,多數會引來麻煩。
我很羨慕他們3個人之間那種不用言說的默契配合。他們是去中心化的小集體。行動靈活、配合默契、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信任。
執行任務的時候,不是靠自上而下的指令,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南韓特種部隊逮捕他們的時候,就屬於自上而下的指揮,領導用平板在樓下車里發揮指令,與之相反的是北韓的間諜們的反擊行動。
一個崇尚自上而下,命令指揮式運轉的團隊。其成員都會等待來自上級的指令。以致他們必然縮手縮腳。無法有效作出反應。
在一個充滿,變數的,環境里。團隊最有用的,是他,他們之間所建立起來的互信。同甘共苦所產生的互信。團隊成員之間通過互信和堅定的目標,所形成的團隊一致性。只有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充分信任,在充滿變數的任務中,大家才能,一致協調的,不斷,調整變通,並且能夠在現場創造性的解決問題。重點就是在這種特殊的組織構架基礎之上,而不是有多少個,詳細的計劃和備用計劃。
普遍常見的是MECE式的工作方式,領導者自上而下的分配任務,每個人呆在自己的位置,把自己那份工作做好就行。這樣產生很多的弊端,比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不管如何,你的苦都比不上影片里的間諜們,職場上的那些小煩惱都是他們羨慕的生活。所以,要珍惜你我現在平凡️的生活,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段關系。停止無聊的抱怨和嫉妒,擁抱美好的一天。
1、你內心的夢想是什麼?你會為了夢想毀滅自己的人性嗎?
2、你是否在平時的生活或者工作中經常裝傻?
3、你在生命中是否遇到過配合高度默契,類似心有靈犀的夥伴?
⑹ 你的婚禮這部影片到底是在傳達什麼
《你的婚禮》是一個關於普通人相互愛慕的愛情故事。它不僅擁有浪漫而美麗的外衣,而且還接近現實生活。用真實的故事打動每個人的心,使觀眾產生共鳴。
《你的婚禮》用真相打動每個人的心,使成千上萬對情侶可以在電影中找到他們愛情的光輝時刻。它真實地反映了每個人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的青春,並呈現出獨特的青春時代的經歷。而這也是為什麼能夠引起很多人產生共鳴的原因。
⑺ 電影《廊橋遺夢》的主題,不是出軌,是珍惜
多年後,回想起電影《廊橋遺夢》,看到的不再是出軌,而是珍惜。
不得不說,這個中文名字,翻譯的確實是好。
廊橋,是吸引理查德來拍攝的地點,是理查德和弗朗西斯卡愛情的中介,是理查德和弗朗西斯卡刻骨銘心的見證,也是理查德和弗朗西斯卡骨灰相聚的家園。
而遺夢,是未能完成的遺留的夢,是有生之年的,也是身後之年的,是生活里的家長里短之外的,是一生行走那麼多地方,只為奔赴向你,卻又不得不離開的夢。
廊橋遺夢,註定是遺憾,是深情,更是珍惜。
當弗朗西斯卡鼓起勇氣寫了紙條貼在麥迪遜橋(廊橋)上,邀請羅伯特再次來家裡晚餐,那是對自己心的感覺,也是對自己內心燃起的愛的尊重與珍惜。
當弗朗西斯卡緊緊抓著車門,心碎一地的望著自己深愛的人雨中離開,兩個深愛的人,在心痛里成全的,是弗朗西斯卡對丈夫與孩子的責任與珍惜。
當理查德不去顧慮別人的風言風語,一以貫之地愛著自己的妻子,是對自己的愛情的珍惜,更是對妻子投入家庭,作為賢妻良母的深厚情義的珍惜。
當弗朗西斯卡去世,遺留給兒子和女兒的箱子里,羅伯特的遺物,那些見證兩人之間愛情的物品,以及她詳細回憶兩人短暫相處幾日的經歷與感受的三本日記,是對愛情的珍惜,是對彼此遙遙守候的珍惜,也是經由對兒子女兒敞開心扉而表達的對親情的珍惜。
兒子回家擁抱親吻自己的愛人,主動調整破敗不堪的婚姻,正是因為從母親的日記里讀懂了愛情,也讀懂了困在婚姻中的女人可能舍棄自己的愛情而對家人的付出與成全,是對自己婚姻與愛情的重新審視與珍惜,也是對母親的愛情、經歷和付出的珍惜。
女兒再次穿起當年母親視為結婚嫁衣般神聖的裙子,重新開始去愛自己的丈夫,去柔和而接納地溝通,是對母親愛情的理解,是對生活中找尋的東西原來就在身邊,這樣一個啟迪的領悟。
我們苦苦追尋的,我們以為望塵莫及的,原來,一直都在身邊。
愛,從未離開。
愛,以不同的方式,陪伴著每一個日出日落。
祝福每一位閱讀此文的你。
⑻ 關於珍惜現在的電影
Big又名: 飛進未來 / 飛越未來 / 飛向未來 / 飛越童真
湯姆 漢克斯
劇情簡介 · · · · · ·
因為身高太矮,不能坐摩天輪;因為喜歡的女孩子,追不到喜歡的女孩子……有太多的因為,讓13歲的賈舒希望便成一個大人,於是他向許願機許願,隔天起來賈舒有了胸毛與鬍子,他一夜之間大的快20歲,不得不離開家的賈舒,開始進入玩具公司工作也進入大人的社會開始交起女朋友……期待長大,一直是許多孩子的夢想,因為長大後有太多的事情等著去發現,但是飛進未來,後才發現成人的世界,是那樣充滿挑戰。已經是奧斯卡影帝的湯姆·漢克斯,《飛進未來》里充滿喜感的演出,讓他第一次獲得奧斯卡的提名,並榮膺金球獎喜劇音樂類類最佳男主角。
⑼ 有沒有一部電影關於珍惜時間的急需!
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過去未來,無限可能
==============================================
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時間永遠循環的土撥鼠日
==============================================
時光倒流三日前(Three Days)…出軌丈夫向天使許願回到三天前挽救因車禍而亡的妻子
==============================================
如果能再愛一次(If Only)…劇情類似上部電影
==============================================
老生誠意推薦,看過就知道~
⑽ 請建議一些有關於珍惜生命、防止自殺的英文電影。是用來在展覽會上作電影分享的用途的。謝謝。
《Inside I'm Dancing 》一部頂五部的勵志電影!(還有,防止自殺這個說法有點奇怪額,自殺的原因很多很多,有時只是一時沖動,有的自殺者並非不珍惜生命,只是一時沖動···我說這么多幹嘛,s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