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電影完整版
⑴ 李銀河說看章子怡的《詩》單元從頭哭到尾,這部影片為何能戳中人心
因為這部片子就是抓住了大家心裡最飽滿的家國情懷這種情感,因為這種情感是除了親情以外,最能觸動人心的,最能夠讓人真情流露的場景,所以大家在看到某些特定的場景之後,心裡就會油然而生一種感情,就會不自覺的暴露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所以在這種場景之下想要流淚是很容易的,而且大家在電影院看一個電影院很多人,大家如果說都看到了這個點就相對烘托起了這個氣氛,就很容易帶動更多的人流淚。說到這里的表演的話,在這里就不得不肯定一下章子怡前輩的表演能力和導演能力了,雖然說她在導演方面是一個新手,但是就這個片段來說他她織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可以說是幾乎完美的把這個片段呈現給大家了,沒有說有垮掉或者說不緊致的這宴跡種情況。相信她以後會帶來更好的作品給我們的。
⑵ 《詩》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_oX__x4KCwkAUFVhJVW6w
《詩》
導演: 李滄東
編劇: 李滄東
主演: 尹靜姬、李大衛、金熙中備羅、安內相、朴明申、閔福基、埋豎張慧珍、金子英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10-05-13(韓國)
片長: 139分鍾
又名: 詩情、生命之詩、Shi、彎培大Poetry
時髦的打扮掩飾了歲月在她的身上留下痕跡,66歲的美子(尹靜姬 飾)像一朵搖曳在街邊的小花一樣綻放著自己暮年的美麗。
美子靠做鍾點工賺些小錢,與讀初中的外孫獨自生活的日子雖然清貧,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她對於生活的熱情。雖然已經確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但她卻依然酷愛詩歌,不僅時常參加詩歌朗誦會,而且開始學習寫詩。她總是留意觀察生活中的點滴,以便捕捉隨時可能出現的靈感,然後把它們記錄在隨身攜帶的小本上。然而,如同寫詩的靈感並不會輕易出現一樣,生活也並非表面的那樣輕松和容易……
在63屆戛納電影節上,李滄東憑藉此片獲得最佳編劇獎。
⑶ 韓國電影《詩》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這世間有許多情感,都背負太多的無奈,欲愛不能,欲罷不忍。誰又可以靜坐在雲端,冷眼俯瞰凡塵煙火,而自己做到纖塵不染。塵世里美麗的相逢,總是讓你我情難自禁,只是從來沒有一段緣分,真正可以維系一生。」
情感在我們的想像是單純的、美好的,就像母女之情,就像朋友之義,就像戀人之愛,可情感在現實里生根的時候,卻往往變成了悲涼,我們為了情感也會變得不再美好,我們不得不尋找美好的東西來安慰自己。比如:詩。
但就象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
所以我還想要去探究現實的生活,對於我們的悲涼,也許在懂得之後,才會再去真的熱愛,我們彼此努力保護著的,心中還有的那一點點溫暖和光亮的心意。
詩人就是將心中的美好表達出來的人,他們也因為心懷美好而敏感、脆弱。
今天我想聊聊韓國的電影《詩》。
《詩》的沉重來源於美好情感的破碎,在一個男權的社會里,所有的苦難都施放在女性的身上,而她們反抗的力量微乎其微。
劇里的六十歲的老奶奶美子雖然獨自撫養著外孫,女兒離了婚,把孩子扔給她撫養,為了掙錢,她要去照顧一個中風、臉部癱瘓的老頭,幫老頭洗澡,打掃整理房間。
她每天出門都會把自己打扮漂亮、時尚,雖然生活拮據,但她熱愛著美好,雖然她已經開始得了健忘症,可因為兒時老師說她能夠當詩人,她參加了詩歌創作班。
她穿著碎花的裙子,每天拿著小本子欣賞著花的微笑,吟聽著鳥的語言,觀察著樹和整個大自然,重新活得象一個快樂天真的孩子。
她一直想寫出一首詩,她觀察著蘋果,想寫出一句詩,她觀察著河水,想寫出一句詩。
可還沒等詩寫出來,她溺愛的外孫出事了。
外孫和他的五個好友性侵了自己的女同學,那個女孩最後投河自殺。
老奶奶內里的美好開始塌踏。
外孫的五個好友都是由男性家長出面,五個父親他們沒有絲毫的愧疚感,只想著用錢和權力解決掉所有的事情,美子只得與他們妥協,決定每人出500萬韓元付給那個失去女兒的母親。
對於這個年邁拮據的老人來說,女兒也無法寬棚依靠,那幾個孩子的父親也不願意借錢給她。
她最後只得去找那個中風的僱主,那個平時非常小氣但卻會偷偷給她錢的老人,那沒想到他卻在這個時候對她提出了性的要求,將原本還有的一絲情意最終變成了一場金錢的交易。
美子將500萬交給失去孩子的母親,那幫只想用錢快點解決問題的男人聽不到失去孩子母親的痛哭,可那痛哭的聲音卻折磨著美子。
她將自殺女孩的照片擺在了屋裡顯眼的地方,當看到外孫面對死者一臉坦然,若無其事的表情時,她撥打了警察局的電話,最終警察來了,帶著了自己的外孫。
她來到女孩跳河的地方,她終於寫完她最後的詩。
《聖女依諾斯之歌》
你那邊怎麼樣了?
有多孤獨?
夕陽依然紅艷嗎?
小鳥依然在通往森林的幽徑上歌唱嗎?
你能收到我不敢寄出的信嗎?
我能傳達...我不敢坦白的話嗎?
時間會消逝嗎?玫瑰會凋零嗎?
現在是告別的時刻
像來去無蹤的風
像影子
實現的諾言
直到盡頭的以愛封緘
親吻我疲倦雙足的小草
我身後的小腳印
現在是告別的時刻
隨著夜幕低垂
蠟燭重新點上了嗎?
我在此祈禱...
沒有人流淚...
你要知道
我如此深愛你
夏天的一個炎熱中午,在漫長的等待中
好像是爸爸臉龐的古徑
甚至是一朵含羞轉頭的孤獨野花
我都如此深愛著
但聽到你的聖歌,我的心是多麼激動
我祝福你
穿越黑河前
我用靈魂的最後一次呼吸
我開始做夢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
我再次醒來,陽光刺眼
看見你...
站在我身邊。
影片最後也就定格在了這里,也許美慎逗則子也選擇了和女孩一樣的路,消失在滾滾的流水裡。
也許她依然堅強地活著,堅持著去尋找生活里一花、一樹,哪怕是一顆杏子落下的美好。
韓國電影總是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剖析現實,無論是《熔爐》《素媛》常常都讓人看完不是血淋淋的痛,就是透入心底的涼。
這最美的詩句也只有最痛的時候才能夠成行,美好也只存在於我們最後被傷得體無完膚,可心裡仍小心呵護的那一點點不願被現實所撲滅的光和亮。
「我聽見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不斷地重復指枯決絕,又重復幸福,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樂此不疲。」
⑷ 韓國電影《詩》觀後感
戛納電影節的獲獎電影韓國故事片《詩》。片中女主人公揚美子,從小喜歡花,並能從花中想像出令人詫異的語言,妹妹說她很有作詩的天賦。
這年她65歲依然風韻猶存,皮膚鬆弛但面容依然迷人,她有著入時的服飾,從容的步態。聽大夫的話,為防止老年痴呆症報名詩歌班學習寫詩,同時也是為了圓自己年輕時的一個心願。孫子與其他五名男孩,侵犯一名女孩並導致了女孩的投水自殺。為平息事態,孩子們的家長以賠償的方法安撫女孩的家長,來逃避法律的制裁。這是一筆巨額錢款。65歲的女主人公,還要做些零工維持生活,定期為一個癱瘓的老者洗澡,這老者念森曾提出要與他發生性關系。一氣之下她辭了工。但是,那筆五百萬賠償金重重的壓在了她的心裡。為了唯一的外孫子,百般無奈,她選擇了屈辱。但是,這樣換來的錢,並沒有解救了孫子。當一靈魂正在走上那神秘的、遙遠的死亡途中,相信這個靈魂便是世界上最無助的靈魂。
電影《詩》,用如詩般的語言,用誠懇的敘述,為觀眾尋找了美的另一個視角。現實中我們感受的美是直觀的,例如一朵花,一條河流,一片天空。。。影片中追求的美,已經完全超出了這種形式。
透過電影《詩》中的楊美子,在人世間經歷的苦難和痛苦,陳述出人在絕望時,也會找一個死亡之美的理由。而觀眾在被她的死亡的沉重中,感受到的是一種誠肯的美。西方哲人尼采說:『詩人寫詩與母雞下蛋一樣,都的痛苦的使然。』楊美子心中的世界如同萬紫千紅的花園,充滿了浪漫的色彩。學詩讓她痴迷,不斷的在生活中尋找詩的靈感。五位學生的家長委託她前往受害女學生的母親那裡勸其撤訴。路經杏園,她看到掉落到地上成熟的杏子,感慨異常:『杏子,讓自己掉落在地上,犧牲自己的身體,被毀滅、被踐踏,它們顯得很誠懇,是在為來生做准備吧?』的確,寫詩容易,用心寫詩卻很難。
人們在到處尋找美,但我們會疑惑什麼是美。這部影片中的故事讓人深思的就是這個問題影片的結尾用楊美子留下的、唯一的一首她用生命完成的詩:《神話人物》那個地方怎麼樣是多麼的`孤寂啊到了晚上依然是晚霞聽得見樹上鳥兒的歌聲嗎沒能貼上郵票的信你能收到嗎沒能表達的話能傳達的到嗎時間流逝玫瑰也榭了嗎現在是告別的時候了像靜止住的風似的像畫家似的未能赴約的約會一直是秘密的愛我那凄慘的腳髁飄進嘴裡的草葉子一直跟隨著我的小腳印是離別的時候了現在黑暗到來時能再次得到光明嗎我會祈禱祈禱誰都不會再流淚我是那麼誠懇的愛著希望你能知道在夏日的一個白天無盡的等待像父親臉似的古老的胡同羞澀的坐著孤獨的野菊我是那麼的愛著在你那微弱的聲音里心是那麼的跳動著我祝福你在見到達江對面之前我的靈魂拚命的呼吸著我開始做夢了在一個陽光清澈的早晨再次用剛睡醒還腫著的眼睛可以見到我身邊的你全劇終了,可我的心一直在下沉。我為影片中的人性美而震撼,楊美子的做法不一定是對的。
可為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孫子,她遵循自己人性的使然,不自覺的做著那些她願意或者不願意的事情,直到誠懇的付出了生命。她到那女孩投水的地方,像一片樹葉似的輕輕的滑向水中去陪伴她。這一躍,躍出了一個女人的浪漫;這一躍,躍出了人性善良的美感。『我怕寂寞,我用文字排遣內心的孤獨。』這是我在一則日誌中的開頭語。有朋友告訴我,看了這兩句,就開始幻想著這女人的寂寞美。當這些年我的靈魂漫無邊際的四處遊走,混過了一段已經失去了價值,令人懨悶欲絕又無謂的時光。可那恰恰是我人生中最美的年齡。來到空間,我還是寂寞無聊,有時會感到脹塞胸臆的惡心,但還是能找到許多外來的瑣屑,刺激或充填一下我空虛的靈魂。而越是失情少緒,卻越覺有一股力量,將我推向人生旅途最迅速的地方。
感謝書籍、音樂和影視作品,是它們給我沉枯歷悶的生活帶來的思考和快樂仔敗畝!
⑸ 電影 我是jestem片尾詩
影片一開始,男激掘桐主念了兩句詩:「聖思威遜節,若天空飄起雨,什麼什麼便能再續(if on Saint swithins' day,it doth rain,something something,something remain )
此後,英國民間便多了一個傳說:如散族果7月15日那天下雨了,這場雨會持續40天。而他們管這天叫聖斯威遜日(St. Swithin's Day)。
所以那首明坦詩的完整版,應該是:
'St. Swithin's day if thou dost rain.
For forty days it will remain.
St. Swithin's day if thou be fair.
For forty days 'twill rain nae mair.'
這首諺語詩翻譯過來很簡單:」聖斯威遜日若有雨,之後40天仍有雨;聖斯威遜日若平安,之後40天全無雨。「
⑹ 《詩》的結局是什麼
首先我 們可以看到,《詩》中承受苦難的都是女性。少女因為六個男孩的性侵犯而自殺,成了男性慾望的犧牲者;而他的父親是缺席的,母親承擔了喪女之痛和來自社會, 學校,加害者家屬各方的壓力;六位家屬中只有美子一位女性,其他五位都被賦予了父親這一極具男權色彩的身份,在多次交談中,他們態度輕松,關注的始終是如 何用用金錢和權力來保護自己的兒子,對兒子的犯罪行為螞衡從未進行過評價,而美子則遭受來自金錢壓力和罪惡感的雙重煎熬。可悲的是這些女性都沒有能力改變這一 現狀,少女不堪凌辱投河自盡;母親迫於壓力只能被金錢所收買;其他家屬拒絕向美子提供經濟上的幫助,身體還是成了她唯一的武器,用身體滿足男性畸形的慾望 來決絕困境,這似乎成了女性一個千百年來不變的悲劇宿命。
那麼,美好何在?《詩》是一個探尋美的電影。電影中詩成了美的隱喻,美子一度直接表達了她對 詩的看法:「愛詩就是去尋找美麗的東西。」既然詩象徵著美好,美子寫詩就是一個艱難的探索美的歷程。美子一直無法寫出一首詩,說明她的生活中沒有美好。那 美好究竟是什麼?親情?友情?愛情?李滄東用《詩》不斷打破了人們對美好的傳統看法。
親情並非都是美好的:美子和女兒的關系冷淡,她不願對女兒坦承自己的病情,即使在無法支付巨 額賠款的情況下也不願向女兒救助;電影中美子和孫子有多場對手戲,大部分孫子處在前景的中心位置,美子即使處於前景也往往背對觀旦物蔽眾,暗示了美子對孫子的無 限溺愛,可是她的溺愛讓孫子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准則,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甚至在面對死者的照片時還能鎮定自若。
友情並非都是美好的:六個好友共同對少女進行性侵犯,這樣的友誼是可怕的;美子和其他五位父 親暫時結成了一個同盟,建立了暫時的友誼關系,這種友誼的成因是為了用金錢和權力收買受害者的母親,友誼的內部是其他幾位父親拒絕對美子這樣一個孤模州苦的老 人提供幫助,誰會認為這樣的友誼是美好的?
愛情並非都是美好的:臉部癱瘓的老頭對美子心存愛慕,所以平日小氣的他會偷偷塞錢給她,可是脆弱的愛情戰勝不了慾望,老頭提出的性要求不僅讓愛情面目全非,還演變成一場對金錢的勒索。影片中唯一的性愛場面卻無愛可言,成了對愛情的無情諷刺。
電影中美子寫詩的場景更是一直和死亡,罪惡聯系在一起,例如她第一次觀察蘋果試圖寫詩時,房 間內六個男孩正討論著自己的罪行;當她寫下了第一句詩時,五位父親正在討論如何用權利和金錢收買受害者的母親;她在操場邊寫下詩句,操場上那些少年還在心 安理得玩耍;當她來到女孩自殺的河邊,她無法寫出一句詩,然而突如其來的雨很快打濕了筆記本,美子內心巨大的痛苦和愧疚成了一頁用雨水寫的詩。電影的最 後,當孫子被警察帶走,美子終於完成了一首詩。美子心中巨大的罪惡感找到了救贖的路口,人性中最基本的善惡觀念和對生命的尊重化成了一首詩,成為了美子和 李滄東苦苦追尋的美好。
⑺ 韓國電影《詩》中,美子寫的那首詩具體是什麼
「現在黑夜降臨,
蠟燭還會點燃嗎?
我在這里祈禱,
所有人都不再哭泣,
為了讓你知道,
我有多麼深愛著你。
在炎熱夏日的午後,長長等待。
那條蒼老的小徑就像父親的臉,
孤獨的野花,悄然消逝。」
「現在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就像風停留了,又走了一樣。
像影子,
承諾永遠不再回來,
為了那封始終掩藏的愛意,
為了輕吻我疲憊腳踝的小草,
以及跟隨在我身後的小小腳步,
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世界是一個垃圾場。
我在垃圾場里寫詩。
也許居住在詩意中
才能讓我逃避這劈頭蓋臉的骯臟。
這是逃避吧,或許。
現在我什麼都沒有。
唯有詩。
我觀察陽光下的樹,傾聽鳥兒的歌聲
我撿起落在地上的杏子,嘗嘗它的滋味
我該留下點什麼給我定意要離開的世界
也該寄去點什麼給你死去的世界
我的感情,我的記憶,傷痛與懺悔。
唯有詩。
⑻ 李銀河說看章子怡的《詩》從頭哭到尾,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詩》這個影片是以航天事業剛剛起步的時候為背景,聚焦了第一批航天人為了國家的航天夢而努力工作的故事。而大家在看完這個影片之後,無一不對這個故事稱贊。李李銀河看完發微博評論了這部電影,表示在看影慶此片的時候從頭到尾都在哭。因為這個影片真實而又感人,她表示章子怡在裡面飾演的女主偉大而又堅強,無論是作為女性還是母親或者是妻子,她都是一個獨立而優秀的人。她表示這個故事能夠取勝,是因為這裡面的每一個主創在認坦慧真付出的同時,他們把創作變成了精神上面的狂歡。
時代的縮影
而他的妻子在兼顧家庭以及工作的同時,也讓譽信迅這個家庭變得溫馨而又美好。為了航天事業夫妻兩個人都沒有放棄過,也一直都在拼搏。而且影片中的人僅僅只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也正是這些人的付出才能夠讓航天事業到了一個新的階梯,到了一個可以發展的階梯。
⑼ 觀李滄東電影《詩》所感
常常因為看不懂一幅畫,聽不懂一首歌,不能欣賞一部電影而煩惱,苦思何為觀看之道?
因為追逐效率,聽書的時候1.5倍起;因為渴求沉靜,聽曲的時候歡喜單調。
在快慢之間自由切換,會有「治療家」診斷說生病了吧?可是,天曉得,自我同一是否本就是種幻覺。
情境變了,我們的認知和行為模式也會變的。不用恐懼什麼所謂內在人格的分裂,亦不用擔心什麼所謂內心秩序的混亂,或許它們天然就不具有什麼常規固定的范兒!
一個晴朗下午,看到一個浪漫的字「詩」,心想著一部以「詩」為名的影片會演繹怎樣的故事呢?於是,2個多小時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靜靜地過去了,忘記了快進。
看罷,頓時心上陰霾滿天,從未有過的虛無感,讓人不知所措。拿起拖布狠狠地恨恨地地拖著地板——
灰塵啊,你為什麼要落下來,我為什麼要清除你,我們為什麼要彼此為敵,沒完沒了的糾纏,是不是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上帝不願也不想見人類聯合的巴別塔計劃的成功,就讓人類說起了不同的語言,從此人間彼此無法溝通,相互不能理解,於是各散東西。
不僅如此,人類還要為自己的「狂妄自大」接受上帝的懲罰,亦即是終生混亂的命運與結局。
老子他老人家都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所以想來,或許宗教只是基於人類一種需要的幻想?
2010年韓國大師級導演李滄東先生憑借自編自導的影片《詩》,獲得了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第6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和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影片《詩》講述了老人美子過著平靜無望的生活,同時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我們千萬不要忘記...)。在現實生活之外,她喜歡詩歌,喜歡街邊的樹,喜歡投下的斑駁陽光,喜歡捨身落地的果實。
盡管她的工作和生活並無體面可言,但她依舊把自己打扮地干凈漂亮,帶著一顆詩人的心去觀看生活,感恩著希望著,直到最後:她同她的生命之詩一散歷春起埋入墳墓,告別了這平靜如水的絕望生活。
影片在美子嘗試為外孫犯下的錯和創作一首詩這兩條情景線的膠著中推進。鏡頭里真實生活的清淡色調,與人物情緒的濃郁鮮明形成反差,使得影片更具張力。
美子是一個美好的女性,在面對生活苦難的同時,承受著老年痴呆症的折磨。她,正在逐漸遺忘這世界,也被這世界逐漸遺忘。
面對麻木不仁的外孫,她只能試著去替沖耐他贖罪。面對罪惡感與金錢的雙重壓力,她無所適從,卻也只能苦苦地撐著。
幸運地,她的生命里還有詩。一支筆一個本子記錄下生活美好的瞬間,在追求詩意的美好中也逃避著現實生活的痛苦。
她大聲地歌唱著《紅酒杯》,努力掩飾自己的恐懼,用力釋放記憶漸漸消褪的痛苦。她似乎在尋找著救贖,然而我們更多地看到她在對抗生命的困難、荒謬和罪惡時的那份堅定。
這難道不是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面對平凡庸常的生活,對抗著難與痛,消解著憂與傷,負重著踽踽前行。
影爛老片讓我們自省,更讓我們反思人性。思考那些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到底是誰的過錯?
誰來負責外孫犯錯後「無所謂」的麻木態度?
誰來懲罰學校將所謂學校聲譽優先而無視教育使命的罪惡?
誰來審判5位父親只為兒子前程著想,卻忽視失去女兒痛苦媽媽的自私、醜陋和殘酷的原罪?
好像應該有誰,是上帝嗎,顯然不是,即便它不死,也已拋棄了人類,不是嗎?那麼,是屏幕之外的你我他嗎?如果是,果然,眾生一相。也許,人類創造的世界本就如此。
波蘭詩人亞當•扎加耶夫斯基說:「寫詩是自我發現的過程。…詩人的生活從根本上被分為創造時刻和其餘的時間。創作時刻和其餘的生活時間會有部分融合,沉思就在這里。」
或許,這是李導演將影片取名為《詩》的原因,將人類的犯罪和不道德與其追求的藝術美、心靈美形成比照。
就如影片中文學院詩講座上每一位參與者所分享的「美麗的回憶」,哪一個不是氤氳著平淡生活的詩意,可哪一個又不是映射著絕望生活的痛苦呢?
所以,我們不禁要問:人生究竟美麗嗎?
韓媒曾爆出現實中楊美子的扮演者國寶級演員77歲的尹靜姬女士患有阿爾茲海默症和糖尿病。難過之餘,唯有希望尹女士能夠得到很好照顧的祝福。
或許,面對人類無法救贖的命運,唯一能做的是:不論歷經多少歲月和滄桑,還是要盡量保留一份純真,守護好心中的那份堅定和美好,哪怕它的力量非常弱小。
阿涅絲之歌
電影《詩》的主題曲
那邊是怎麼樣的呢
會有多寂靜呢
傍晚依舊會有晚霞
能聽到飛向林中的鳥鳴嗎
沒能寄出的信 你還能收到嗎
沒說出口的告白
能傳達給你嗎
時間流逝,玫瑰凋零
現在是要道別的時刻了
如同停留縱逝的風
如同影子
沒有實現的約定
最終成為秘密的愛情
親吻我悲傷的腳踝的那一片葉子
連同跟隨我的腳印
道別
現在黑暗降臨
蠟燭會再次被點亮嗎
我在祈禱
希望沒有人流下眼淚
我是多麼熱切地去愛著
期盼你會知道
仲夏那長久的等待
如同父親臉龐的老舊星巷
連羞澀背過身的野菊花
也知我有多麼愛你
因你的小聲哼唱
我是多麼心跳不已
我祝福你
在度過黑色江水之前
用盡我靈魂最後一口氣
我開始夢想
在某個晴朗的早晨
再次醒來
以惺忪的睡眼
希望在枕邊
再次遇見你
⑽ 電影《致命ID》里的那首英文詩完整版(中文翻譯也要)
When I was going up the stairs I met a man who wasn't there He wasn't there again today I wish I wish he'd go away 有一天,當我上樓的時候,我遇到一個以前不在樓上的男人, 今天,他又不在樓上,我希望他已經離開了。 這首詩是胖子的人格獨白,司機、小孩這倆人格都默念過這首詩。 胖子在小時候寫的這首詩,也就是小孩的獨白。 小孩:有一天,當我正要去控制胖子的身體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新的人格正在控制胖子的人格, 今天,那個新人格又沒有在控制胖子,我希望他已經消失了,只有我自己在控制胖子。 旅館原老闆是指胖子真正的正常人格,已經死掉了。 小孩人格導演了整場事件,導火線就是小孩吸引母親的注意力。 醫生沒有注意到一語不發的小孩,他只是引導司機除掉了假警察。 假警察操縱胖子的身體殺了現實中的六個人,小孩則在人格世界中殺了6個人格。 醫生也認定假警察是BOSS。其實小孩才是原罪,是根源,假警察是小孩的衍生物。 假警察人格控制胖子現實殺人後,胖子被逮捕,如果胖子一直表現出壞人人格,他就會被毫無疑問地處死, 出於一種自我保護吧,假警察人格在人格世界中偽裝成了警察。 胖子本來是有機會重生成為一名好人,就是那個妓女所代表的新生。 然而童年的陰影創造出的小孩人格過於強大,他主導了整個人格世界,把別的人格一一殺死。 胖子也終沉淪於犯罪。 醫生試圖通過人格的相互殘殺,讓胖子只擁有一個善良的人格。 然而論到相互殘殺,沒有人格比得上胖子的原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