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電影 » 電影天堂從奴隸到將軍

電影天堂從奴隸到將軍

發布時間: 2023-04-14 10:29:10

『壹』 《從奴隸到將軍》原型是什麼

羅炳輝。

《從奴隸到將軍》這部電影許多人都看過,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部電影主角的原型就是羅炳輝將軍,他出生在雲南彝良一個窮苦的家庭,受盡地主盤剝,連參軍都被人嫌棄。

那個年代,像羅炳輝這樣的窮苦人有很多,敢於反抗革命的卻沒有幾個人,羅炳輝從小就性格倔強,11歲時因和地主爭論而遭記恨,第二年,地主找借口冤枉羅家,12歲的羅炳輝上縣城告狀。

從此都知道羅炳輝是不好惹的,有一次在街上,羅炳輝看見幾個當兵的把一個惡霸給教訓了爛棗一頓,這讓羅炳輝有了參軍的想法,那樣就可以替窮人打惡霸了,可是滇軍嫌他窮沒有收他。

一直到1915年,羅炳輝參加了唐繼堯的部隊,由於他在戰斗中敢打敢拼,深得唐繼堯的器重,成為了唐繼堯的親信副官,1921年唐繼堯下野去了香港,也把羅炳輝帶去了香港。

在香港期間,羅炳輝目睹唐繼堯生活奢靡,花的錢都是民脂民膏,深感唐繼堯所說的救國救民都是騙人的,鑒於此羅炳輝多次提出要飢吵拆請假,卻都被拒絕,最後他留下一封書信悄悄離開香港。

人物介紹:

羅炳輝將軍是電影《從奴隸到將軍》中主人翁羅霄的原型。羅霄是彝族人,是個奴隸娃,連名字都沒有,別人都叫他「小籮筐」,他的家庭就是奴隸家庭,世代給吐司當奴隸,受盡吐司的剝削和欺壓。後來羅霄不堪忍受迫害,逃亡在外,做了一個小叫花子。

少年時,羅霄加入滇軍,當了一個馬夫,再後來成為一名戰士,參加軍閥間的混戰,練成了一手好槍法。在討袁護國戰爭中,羅霄升為連長,北伐戰爭碰鉛中,羅霄又升任團長。

奉命攻打紅軍,羅霄在與紅軍的接觸中,逐漸認識到紅軍才是窮人的隊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是仁義之師。於是,他毅然決然地率部起義,加入了紅軍,並出任師長。

『貳』 電影從奴隸到將軍羅霄的原形是誰

影片《從奴隸到將軍》內羅霄將軍的人物源高原型就是羅炳輝將軍。羅炳輝(1897-1946),雲南省彝良縣人,原名雹氏尺羅德富,自字宿星,出生於漢族農家。 竭力真誠為您解答,希望核此給予【好評】,非常感謝

『叄』 (從奴隸到將軍)中羅蕭的原形是誰

《從奴隸到將軍》中羅霄的原形是羅炳輝。

羅炳輝(1897.12.22-1946.6.21),男,漢族,出生於雲南彝良。1915年入滇軍當兵,因作戰勇敢升至營長。1922年參加了討袁護國戰爭、東征戰爭和北伐戰爭。

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領導靖衛大隊士兵起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團長、旅長、第六軍第二縱隊長、第十二軍和第二十二軍軍長等職。第五次反「圍剿」開始不久,任紅九軍團軍團長。

曾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率部參加廣昌保衛戰,並護送北上抗日先遣隊出征。抗日戰爭時期,羅炳輝先後以副參謀長和副司令員的名義在武漢從事統一戰線工作以及開辟皖東抗日根據地。

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羅炳輝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領導棗庄戰役。同年6月21日在山清纖東臨沂病逝並安葬於臨沂。

(3)電影天堂從奴隸到將軍擴展閱讀:

羅霄:彝族土司的奴隸娃子,為報私仇參加伏乎討袁軍。表面上他得到軍閥重用,其實一直受到歧視和監視。

他在黑暗中摸索著救國救民的真理,當認識到共產黨才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後,毅缺正悉然加入紅軍。他身經百戰,胸襟寬廣,機智倔強,質朴耿直,剛毅不屈,對革命忠心不二,即使受到錯誤處分也無怨無悔。

《從奴隸到將軍》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王炎執導的戰爭劇情片,由楊在葆、張金玲等主演,於1979年上映。

該片講述奴隸出身的羅霄為求生存和復仇參加軍閥部隊後,逐步認識到反動軍隊的黑暗本質,接受革命思想,從一名舊民主主義者成長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最終犧牲在戰斗前線。

『肆』 誰說的從奴隸到將軍這句話

從奴隸到將軍

1989年11月,中共中央軍委確認了毛澤東、朱德等33位軍事家,羅炳輝名列其中。

1897年,羅炳輝出生於雲南滇東北的彝良。家境的貧寒,羅炳輝只讀過兩年私塾便被迫輟學。而社會的不公,造就了羅炳輝倔強的性格。而改變羅炳輝的命運的,還是11歲那年發生的事。那年,一個鄉村惡霸從他家門口走過,恰巧被他向外潑的臟水弄濕了衣服,惡霸乘機刁難,少年羅炳輝上前論理,惡霸不由分說,揪住羅炳輝父子大打出手,從此,羅家便與鄉村惡霸結下了仇。次年,一名惡霸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敲詐羅家,羅炳輝氣 不過,一紙訴狀將惡霸告上法庭。然而,那是一個有理無處說的年代,縣衙一紙判令,判羅家敗訴,血氣方剛的羅炳輝想要伸理,向惡霸討回公道,於是,他萌發了當兵的念頭。

就這樣,他以驚人的毅力,用12天時間,徒步數百公里走到省會昆明,尋求發展。在昆明的那段日子,他先後做過木匠、伙夫、馬夫,一次偶然的機遇,羅炳輝終於在當時的雲南王唐繼堯部當了兵,實現了他多年來的從軍報仇的願望。由於他吃苦耐勞,不久就被提升為三等中土。

1920年,羅炳輝當上了唐繼堯的隨行軍士。喊鉛次年,滇軍軍長顧品珍發表通電,逼靖國軍總司令唐繼堯下野,已身為副官的羅炳輝,跟隨唐繼堯來到了香港。此時的羅炳輝對軍閥割據,塗炭百姓的軍人生涯早已厭惡,他開始接受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影響。於是,他留下一封信,悄悄離開了香港。第二年參加了朱培德的討逆軍,前往廣州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戰斗。北伐戰爭中,已身為營長的羅炳輝,總是沖鋒在前,愛兵如子,深得官兵的擁護。

1927年,可以說是羅炳輝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這年3月,他參加在南昌舉行的被國民黨殺害的贛州總工會領導人成贊堅的追悼會上,聽到了曾為滇軍高級將領,現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朱德的講話,羅炳輝第一次聽到"工農革命"這個新名詞,他多年郁悶的心胸一下子豁然開朗。朱德語重心長的對他講,工農兵要聯合起來,才能打倒軍閥、土豪劣紳。只有革命成功了,大家才有工做,有田種,有飯吃,中國才有希望。這時的羅炳輝才真正看到了光明和前途。

1929年4月,羅炳輝任江西吉安縣靖衛大隊大鄭拿好隊長。中共中央派滇籍中共黨員趙醒吾到吉安對他做教育爭取工作。

隨後的日子,羅炳輝開始利用靖衛大隊長的特殊身份,在"剿匪"中暗中幫助共產黨人。十多年的血雨腥風,使他得出這樣的結論: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有希望的黨,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幫助中國廣大的窮苦百姓脫離苦海,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將中國引向和平與富強。1929年7月,羅炳輝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個為尋求真理而走遍天涯的農民兒子,走上了革命的征途,實現了由三民主義者到共產主義者的偉大轉變。

1929年秋,遵照黨的指示,羅炳輝指揮了以吉安為中心的贛西數縣武裝起義,隨後被任命為中國工農紅軍江西獨立第五團團長。之後,他同紅軍將士-道打下萬安,又在富田地區,殲滅前來圍剿的國民黨唐雲山部,轉戰湘贛,指揮戰斗數百次,對贛西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擴大立了大功。由於羅炳輝卓越的指揮才能,1930年的長汀會議後,被任命為紅十二軍的代理軍長、軍長,後又被任命為紅九軍團軍團長。

1933年,蔣介石調集50萬大軍對新生蘇區紅軍進行了第五次"圍剿"。連續幾個月的封鎖,使中央蘇區和紅軍吃不上鹽,兵工廠沒有黑色火葯,面臨彈盡糧絕的危險境地。這時,紅軍在尤溪繳獲了4000箱炸葯和食鹽。軍委急令羅炳輝率領紅九軍團一部火速將這批物資搶運回蘇區,羅炳輝臨危受命,親自挑擔上路,途中遇上敵軍就打,敵軍一敗,挑上擔子就走,半個月的時間,紅軍將士每人挑著六七十斤重的擔子,走了300多公里山路,終於將軍需物資安全運回蘇區。

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羅炳輝率紅九軍團突出重圍,搶渡湘江,在毛澤東的指揮下,進入西南地區。當時的《雲南民國日報》上刊登消息,提高所謂捉拿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主要領導人的"賞格",對羅煩輝的"賞格"由原來在江西中央蘇區的三萬元,猛增到"生擒者八萬元,獻首級者獎五萬元"。

1935年,羅炳輝率領紅九軍團渡過金沙江,從西昌進入涼山彝區,由此徹底擺脫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賂意圖。在彝區,羅炳輝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與彝族同胞交朋友,取得了彝族兄弟的信任,彝族兄弟抬來羊肉、牛肉和酒,送給紅軍,在彝區,彝族敏基同胞連稱"紅軍瓦瓦古" (意思是紅軍萬歲)。 沿途有不少彝族同胞積極參加紅軍,就這樣,在彝族同胞的帶領下,羅炳輝率領的紅九軍團順利地通過了涼山彝族地區,與中央紅軍主力勝利會師。

抗日戰爭爆發後,羅炳輝告別延安,奔赴華中抗日前線。1938年,羅炳輝被任命為皖南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員,與司令員陳毅並肩戰斗,打擊日寇。

1939年5月,隨葉挺北渡長江。7月,任新四軍第五支隊司令員,江北指揮部副指揮。皖南事變後,為了打擊日軍對根據地的掃盪,羅炳輝根據多年游擊戰的經驗,制定了伏擊與運動游擊為特色的包括伏擊、糾纏、阻擊、擾亂、殲滅等內容的所謂"梅花樁戰術"。這一戰術的特點是:一方面,部隊宿營時按三角形的駐地部署,以分散敵人的火力,減少我方傷亡,還可對敵實施反包圍。另一方面,一旦敵人進入梅花樁式陣地,則可從多個側面極大地殺傷敵人。1941年4月,日偽軍掃盪儀征,羅炳輝在儀征以北12公里按梅花樁式設伏。15日拂曉,敵人進入設伏圈,羅炳輝指揮部隊,不到30分鍾解決戰斗。以後,擁有重型裝備的700多人的日軍又在金牛山再 次嘗到了梅花樁式戰法的苦頭。此次戰斗,新四軍以劣勢裝備斃傷日偽軍500多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葯,創造了梅花樁戰法以少勝多的成功範例。

然而,多年艱苦的戰斗環境,使羅炳輝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病。當抗戰勝利的消息傳遍全中國的時候,羅炳輝卻因高血壓而處於昏迷狀態。直到第二天神志清醒時,人們才把這一喜訊告訴了他。當聽到毛澤東發表的《對日寇的最後一戰》時,病魔纏身的羅煩輝再一次振奮了。他堅決要求重返前線,參加受降工作。於是,羅炳輝抱病,坐著擔架繼續向前進發。

1946年4月,羅炳輝任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兼新四軍第二副軍長。

1946年6月9日,在羅炳輝的指揮下,我軍向盤踞棗庄的敵軍發起進攻,全殲敵軍,解放了棗庄。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在1946年的6月21日,羅炳輝卻因腦溢血而猝然長逝。棗庄戰役由此成為這位將軍32年軍旅生涯的最後一仗。

"戎馬三十載,將軍滇之雄。"陳毅軍長親筆揮豪,痛悼與自己出生人死的戰友,總司令朱德也為這位當年從雲南走出來的戰友題詞:革命到底死而後已,精神不死萬古長存。

的確,羅炳輝將軍用自己的生命,實現了他對黨的最後誓言:"我受黨長期的培養和愛護,這次重上前線為黨為人民捐軀,也是完全值得的……我畢生沒有打過敗仗,在我犧牲前,我還要再打一次勝戰,作為我對黨的最後一次獻禮。

『伍』 電影《從奴隸到將軍》中主人公羅霄的原型是誰

羅炳輝。

羅炳輝在紅軍歷任團長、紅十二軍軍長、紅九軍團總指揮等。抗戰爆發後,羅炳輝先後任新四軍二師師長、新四軍副軍長兼山東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1946年6月21日,突發腦溢血,不幸逝世。1980年代確定的我軍33位軍事家,就有羅炳蠢歷輝,並且改芹是在戰爭年代犧牲的8位軍事家之一。

在電影《從奴隸到將軍》中,奴隸出身的羅霄的原型為羅炳輝,為求生存和復仇參加軍閥部隊後,逐步認識到反動軍隊的黑暗本質,接受革命思想,從一名舊民主主義者成長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最終犧牲在戰斗前線。

(5)電影天堂從奴隸到將軍擴展閱讀:

羅炳輝的戰術策略

1、「梅花構成的分駐」。

部隊宿營按三角形擺布,指揮機關在中心,敵襲擊任何一部,指揮中心都可命令機動出擊,相互呼應,使對方優勢火力難以發揮作用,減少我方傷亡,或對對方實施反包圍。

2、「梅花樁」式的布陣。

對對方可實施多點打擊,當敵進至「梅花樁」陣地時,可從側面、兩面、三面同時向敵開火,以至用手榴彈、刺刀、大刀殺敵;如對方取守勢,可誘敵出據點牽著敵人的鼻子到「梅花樁」內聚殲。

3、「梅花點式糾纏術」。

用於敵強我弱,梅花點式便於部隊疏散隱蔽,易於帶殲搜襲敵。在實施夜襲中,事前准備好梯子、繩子、火葯、汽油、柴草實施火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巧」勝敵。

若對方數路進攻,可避強擊弱,集中力量各個擊破,不能打大仗就打小仗,兜圈子與對方糾纏,一點一點把它吃掉。

『陸』 從奴隸到將軍 老電影在哪拍的

197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推出的《從奴隸到將軍》1989年11月中央軍委確認了毛澤東,朱德等33位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橡銷蔽貢獻的軍事家,羅炳輝將軍名列其中,羅炳輝在戰場上叱吒風雲,驍勇善戰,更富於傳奇色彩的是在從軍之前,他是一個生活在彝族斗櫻地區的一貧如洗的漢族窮小子。(《經典電影》 20111127 《從奴隸到將梁州軍》)

『柒』 誰可以介紹幾部愛國主義的影片

1.《卡薩布蘭卡》
2.《二十四雙眼睛》
3.《屠城血證》
4.《血戰台兒庄》
5.《四世同堂》
6.《解放》(大型史記片)
7.《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8.《保爾柯察金》
9.《攻克柏林》
10.《自由城》
11.《華沙一條街》
12.《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13.《橋》
14.《逃亡雅典娜》
15.《巴頓將軍》
16.《北非諜影》
17.《最後一班地鐵》
18.《黑名單上的人》
19.《拯救大兵瑞恩》
20.《小兵張嘎》
21.《英雄兒女》
22.《狼牙山五壯士》
23.《地道戰》
24.《地雷戰》
25.《南昌起義》
26.《平原游擊隊》
27.《血戰台兒庄》
28.《巍巍昆侖》
29.《大決戰遼沈》
30.《大決戰淮海》
31.《大決戰平津》
32.《刑場上的婚禮》(推薦)
33.《永不消逝的電波》(推薦)
34.《屠城血證》
35.《上甘嶺》
36.《生命的火花》
37.《血!總是熱的》
38.《創業》
39.《鐵道游擊隊》
40.《火燒圓明園》
41.《西安事變》
42.《開天闢地》
43.《天國大典》
44.《子夜》
45.《青春之歌》
46.《暴風驟雨》
47.《烈火中永生》
48.《孫中山》
49.《毛澤東和他的兒子》
50.《周恩來》
51.《從奴隸到將軍》
還有很多,建議到網路上搜索

『捌』 從奴隸到將軍的演職員表

電影內容介紹
1915年,逃滾隱亡的彝族奴隸娃子小籮筐被滇軍收留,當了馬夫。在討大搜廳袁戰爭中,他立下赫赫戰功。10年後被提升為副連長,改名蕭羅。不久,他娶了賣身葬母的女奴隸索瑪為妻。長期的軍閥混戰使他厭倦,1926年他告別妻兒,毅然投身北伐大軍。1927年大革命失敗,蕭羅被國民黨收編,受命率部剿共。在紅軍政委郝軍的啟發教育下,蕭羅率部起義,被委任為紅軍師長,並改名羅霄。
1933年,羅霄因為堅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堅決抵制當時黨內出現的「左」傾路線,而被免職,又當了馬夫。但他毫不動搖,帶著漏尺傷痛,跟隨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在陳毅的領導下,他出任新四軍挺進江北部隊司令員,揮師北上抗日。其百戰百勝,常勝將軍赫赫有名,傳遍中外。
1940年,他與分散了六年之久的三個兒女團聚。後來大兒子羅干參軍 ,在戰斗中犧牲。他接著又送小兒子和女兒加入了革命隊伍。
抗戰勝利後,身經百戰的羅霄不幸身患癱瘓,但他身殘志堅,在解放戰爭中,堅持坐 在板車上指揮戰斗,立下不朽功勛,最後在戰斗中溘然長逝。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7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