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電影 » 火星遺落電影天堂

火星遺落電影天堂

發布時間: 2023-04-11 15:38:13

Ⅰ 火星沒事電影完整版 火星沒事在線觀看

《火星寶貝之火星沒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xnwu

《火星寶貝之火星沒事》是由劉儀偉執導,黃磊、謝娜、關悅、孫天宇、徐崢主演,柳岩、姜超等客串的一部科幻喜劇電影。影片於2009年11月19日中國大陸上映。影片講述了好心的地球人羅秉文收養了一個來自火星、具有超能力的小孩「沒事」,由此引發了一連串搞笑的故事。

Ⅱ 《火星救援》觀後感

《火星救援》觀後感 1

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凱特·瑪拉、塞巴斯蒂安·斯坦、傑夫·丹尼爾斯等人主演的科幻電影《火星救援》在北美上映近一個月來票房勢頭依舊不減,上周末再度登上北美周末票房榜的首位,累計票房超過1.66億美元,全球票房突破3.84億美大和悔元。影片將在11月25日迎來中國之旅,在此之前時光網獨家影評將帶讀者提前領略影片的魅力。

《火星救援》根據安迪·威爾的同名原著改編,馬特·達蒙飾演主人公馬克·瓦特尼,他是阿瑞斯3號(Ares3)飛船上的六名宇航員之一。飛船在執行火星登陸任務時意外遇到劇烈沙塵暴,造成沃特尼滯留火星,而同船的其他宇航員都以為他已經犧牲。飛船的指揮官梅麗莎·劉易斯(傑西卡·查斯坦飾演)為此深感自責,但無奈之下只能率領其他宇航員返回地球。幸運的是,沃特尼是一名生物學家,也是極其富有創新精神和滾正實際操作能力的機械工程師,他奇跡般地在火星生存下來,但卻無法與地球取得聯系告知別人他生還的消息。終於在一張衛星照片顯示火星上出現了異常現象之後,NASA才察覺到沃特尼還活著,由此展開了營救行動。行動必須與棚飢時間賽跑,因為火星上可使用的生存資源很快就會被耗盡……

馬特·達蒙為影片奉獻了足以支撐起好幾部獨立電影、開啟一系列大製作續集電影的表演功力。他為這個被困在火星上的宇航員角色注入了不同的人性——沃特尼時而絕望時而樂觀,而達蒙能夠十分精準地呈現出這兩種情緒。馬特·達蒙用來塑造角色的豐富表演技巧只有在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手裡才能顯得輕松自然,而他也讓整個故事變成一個充滿娛樂性的硬科學冒險、幽默版的《地心引力》——一部多處暗示著悲劇結局卻總是能輕松反轉的電影。

主角馬克·沃特尼是《火星救援》的核心和靈魂,並不是因為他是那個被困在火星上的人,而是在於這一角色的態度和行為,讓整部電影從一個關於被遺棄的宇航員的悲傷故事轉變成為關於人類創造力、意志力的勵志傳奇。達蒙有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天賦,能讓那些擁有傳奇色彩的角色更接地氣,也讓平凡的角色更具魅力。他飾演的馬克·沃特尼在電影里既是一名隊員,也是一個辛苦求生的宇航員,通過面對不同的攝影機鏡頭的獨白,達蒙將這個角色平凡世俗、充滿靈感、茫然困惑和勇敢直率等多層面的特質展現無遺。

《火星救援》並不是一部獨角戲,盡管達蒙有時讓這部電影看起來像是那樣。但是電影還展現了地球上技術人員和瓦特尼隊友的努力,每個人都關注著沃特尼的情況,試圖致力於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接受媒體監督的施救計劃。同時,這些群戲更能對比出沃特尼的孤獨。為解救瓦特尼而加班工作的大量工作人員,以及那些為地面與太空中執行的各項決定所作出的合作程序,都強調了為了達到更偉大的利益,協力工作、共同合作的`必要性。人們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止步於與沃特尼取得聯系,而是不斷地計劃、設計、創造以及操控能把他帶回地球的飛行器。對於這么一部展現被救人和施救人相隔極遠的電影,《火星救援》故事中的矛盾只有很小一部分來自於人性沖突,反而自然中的各種障礙成為太空人和地球上的科技人員所面對的主要挑戰。

雷德利·斯科特充分依靠劇本,並藉此努力製作出最棒的電影。斯科特是當下最棒的兼具技術和藝術的電影大師,雖然他沒能將《普羅米修斯》和《法老與眾神》從不平整的劇本和充滿矛盾的概念中解救出來。這一次,《僵屍世界大戰》編劇德魯·高達執筆影片劇本,保證故事在情感和技術上達到一個基本的水準。雷德利·斯科特在此基礎上用老練而優雅的手法展示沃特尼如何努力離開火星的相關情節。比如,他捕捉到沃特尼以第一人稱面對攝像機鏡頭,講述他為求生所做的努力的片段,這讓這個故事視角更加個人化。與之相對的,斯科特在處理發生在地球和飛船的情節時採用了更加傳統的拍攝方式,所以這些部分的整體氛圍更具記錄性,也更加程序化。電影最終在劇情和角色上都足夠抓人心弦,但又不會顯得十分刻意和賣弄。

如同另一部優秀電影《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雷德利·斯科特的電影將視覺奇觀、復雜的角色特性和主旨性內容融合到一起,足以給觀眾留下思考的空間。馬特·達蒙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他把自然的演技和往常的魅力注入這個既可以被稱為「怪咖」,又可以稱作瀟灑的冒險家的角色之中,同時為這個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的宇航員賦予了幽默感以及無可替代的樂觀精神。《火星救援》這部驚險、充滿思索、激勵人心的作品時今年最棒的電影之一,因為它不僅將角色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觀眾,還絕無僅有地激發出觀眾最好的一面。

《火星救援》觀後感2

吃完大草原烤肉,我們一群人去看了電影《火星救援》,這是一部科幻片,情節跌宕起伏,內容精彩絕倫,從開始到結束,我們時而緊張,時而驚嘆,看得超級過癮!

《火星救援》講述了主人公馬克在沙塵暴中執行任務因為意外被隊友誤以為犧牲,扔在了孤獨的火星上,他沒有悲觀,利用自己的知識,尋找活下去的辦法,歷經磨難,最後成功回到地球的故事。在影片中,當馬克在掩埋的沙土中醒來,發現只剩自己一人,沒有足夠的供給,他樂觀地面對,運用自己的智慧造水、造氧氣、種土豆,堪稱植物學霸和化學學霸,又將損壞的衛星修復,通過衛星與地球取得聯系,簡直是物理學霸,使用十六進制需要數學知識,要想活著,不但要有積極的心態,還要有全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影片中當我看到隊友們決定回到火星接馬克,需要馬克克服火星引力,攔截墨爾本號,他乘坐的回收艙因為推進器速度不夠,需要減負,最後連艙頂都卸掉,只罩著一層氈布,好像乘坐敞蓬車一樣進入太空中,看著四外漏風的回收艙,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影片中當隊友得知馬克還活著的時候,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義無反顧地返回火星,看到隊長抓到馬克的手又失去時,我的心懸了起來,看到馬克經歷磨難回到隊友中間,我由衷地為他歡呼!

馬克終於回到地球上,為學生講課時,他說:遇到困難,你是想辦法克服還是消極等待,決定著你的命運。我懂得了這個道理!

《火星救援》觀後感3

周末,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場科幻電影《火星救援》,我深深地被裡面的故事情節所吸引,看完之後久久回味。

電影《火星救援》講的是人類實現了首次在火星上登陸,美國宇航員馬克.沃特尼與其他五位宇航員兄弟遭遇巨型風暴,外太空之旅只能提前結束。他因為被誤認為無法生還而被留在火星,成了太空魯賓遜。清醒後的沃特尼發現自己遠離地球家園,食物只夠一個月的供應。幸好他天性幽默樂觀,而且還是個植物學家,決定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等到下次火星任務的到來,要等四年,沃特尼精心計算如何最大限度利用他在這顆星球上的時間,利用自製的肥料種植土豆,對手頭的所有材料物盡其用。而在地球上,公眾哀悼馬克的悲劇死之後,一位眼尖的NASA技術員在監看時注意到火星表面有運動跡象,懷疑馬克可能還活著,雙方重新獲得聯系後,火星救援任務由此啟動。

《火星救援》給我最強烈的震撼,一個人獨自留在火星,不放棄,不絕望,不甘就此坐等各種死的他運用自己的各種科學知識和動手技能在火星上殺出一條活路,雖然經歷了種種困難,但他堅持不懈,最後絕處逢生。他的國家耗上數以億計的資金,NASA高官搭上自己的前程,五位宇航員賭上自己的職業生涯乃至生命,只為拯救一個被遺落在火星上的夥伴,展現了生命高於一切的高尚。中國航天局以太陽神推進器作為重要的救援力量如救世主般出現,無私提供技術力量來與NASA一同完成拯救行動,把整部電影人權至上的立意推上了更高的境界。

《火星救援》讓我豐富了科普知識:硬核的天體運動、空氣運動、火星種植土豆的原理......,由淺到深,很通俗的為大家海量呈現。它會燃起人類探索太空的渴望,激勵新一代宇航員的誕生。

大力推薦《火星救援》,它3D效果強烈、水晶般清晰的頂級畫面、唯美恰到好處的音效,不得不說是一部完美的科幻片。它讓觀眾跟隨沃特尼用大量科學公式和計算不斷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懸念迭起。在火星嚴酷生存環境下,他機智勇敢、堅韌不拔的無畏精神,讓我們學到了在逆境中生存和處事的精髓,在學習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難題,只要持之以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火星救援》觀後感4

《火星救援》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擔綱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里斯汀·韋格等主演。該片根據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

雷德利·斯科特作為科幻電影導演的開山鼻祖,他的大名可以說是不脛而走,聲名遠播。從《異形》到《銀翼殺手》再到《角鬥士》都是觀眾熟知的佳作。嚴蓬曾評論說:"《火星救援》不是哪個導演都能拍的,而雷德利·斯科特拍這部影片確實很適合。"同時他認為:"斯科特幾乎拍過所有類型、風格的影片,但唯獨沒有拍過喜劇。這部《火星救援》是一部特別純粹的影片,除了生存,就是靠科學來解決問題,斯科特大師真的是把原著真的拍了一遍。"作為科幻片的《火星救援》這次也是獨具匠心的將科幻和科學"運用一妙,存乎一心"了。《火星救援》將"科幻片"中的"幻想"成分減到最小,將"科學"成分增到最大,通過紀實性的表現手法,用大量基於現實科技與科學理論的細節,展現了宇航員火星求存與營救的壯舉,堪稱創造出一個前所未見的寫實(紀實)科幻片的全新類型。

《火星救援》的開場沒有過多的鋪墊和煽情,而是開門見山的將整個劇情擺在了觀眾的面前,就是在火星遭遇困境,進行自救的過程。和《星際穿越》相比,雖然失去了野心,也沒有上升到全人類利益的角度。但是正是因為這份"安分守己"才讓《火星救援》的口碑大贊。《火星救援》里有著簡單易懂的科學知識,自帶吐槽模式的幽默男主,還有NASA內部的小爭小吵。隨著主人公一點點克服困難回到家園,觀眾得到了較為真實的體驗同時也滿足了觀眾對於外太空生活的好奇。

Ⅲ 火星救援觀後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火星救援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火星救援觀後感1

一個人,和同伴們一起執行任務返回時,被同伴們誤以為死去而被拋棄在太空中的火星上,孤獨地生活了將近兩年。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難以想像的。而《火星救援》這部電影為我們展現了一幅「魯濱遜」在火星的奇妙圖景。魯濱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漂流記令人震撼。而電影的主人公馬克·沃特尼,無非是在火星的魯濱遜,情況甚至比魯濱遜更糟——因為在外太空。

雖然情況嚴峻,我們也不得不說馬克也真是命運多舛。說他運氣好吧,因為他從死神手中撿回了一條命;說他運氣不好吧,因為他面臨著一個人孤獨地在火星生活,一切都得自己動手,直到航天局派人來救他。但馬克面對這些苦難,抱以豁達樂觀的心態。他憑借植物學家的職能,開始改造他和同伴在火星的居住艙和探測車,利用自製的肥料種植土豆,對手頭的所有材料物盡其用。他還經常和NASA的系統自言自語來消遣時間,他說話十分幽默,懂得為自己尋找快樂,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生存下去。而在美國航天局,經歷了一次深刻的為了盡快營救馬克,航天器發射失敗的教訓,他們決定讓馬克的同伴駕駛返程地球的赫爾墨斯號調頭到火星營救馬克。最後,馬克成功地被營救出來。

這本應是一部斥資巨大且嚴謹的科幻大片,但導演卻巧妙地把嚴謹和幽默混合在了一起,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該片中,科學術語和知識涉及甚廣,但同時,男主角幽默的話語也穿插於此,有錦上添花的效果。同時,我們也領略到主人公身上豁達開朗,無懼挑戰,敢於創新的精神,這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這就是我對《火星救援》的一點看法。也把這部口碑人氣雙料佳作推薦給大家。被影片改編的小說也值得一讀。最後引用一句經典台詞吧:

那是太空,它不會遷就你擾虛的,在某個時候,一切都會變得越來越糟糕,當一切都越來越糟時,你只能堅強的面對,這就是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你要麼屈服,要麼反抗,就是這樣。你只要開始,進行計算,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下一個問題,解決下下個問題,等解決了足夠的問題,你就能回家了。

火星救援觀後感2

「這部電影真好看,好振奮人心啊!」咦,五(8)班的同學在討論什麼呢?哦,原來他們剛剛看了部精彩的電影《火星救援》。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美國科學研究團隊要在火星上完成一個驚險的任務,但在出行途中遇到了一次沙塵暴,所以宇航員們不得不返回地球,而馬克被一塊石頭砸中了。等他的同伴們回到地球的時,他才蘇醒。原來他被遺留在火星上了,譽畝而且身負重。馬克在火星上費盡了千辛萬苦,展開了一系列的自救活動,讓自已能夠健康地活著。他一邊種植土豆,一邊等待著他的同伴來救援。在火星上呆了一年多,終於慶李森被他的同伴帶回了地球。

整部電影故事非常驚險,情節引人入勝,音樂很有節奏感。同學們個個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時而緊張窒息,時而哈哈大笑,時而嘖嘖贊嘆。當馬克醒來時,發現自己孤身一人被留下,而且腹部被戳入一根天線,他強忍著巨痛,回到太空倉里進行治療。他在太空倉里找到了雞肉、土豆和蛋糕,這些食物只能提供他短時間的能量,無法長久。馬克為了在火星上成功地存活下去,於是他想出了個絕對妙的辦法「種土豆」。他憑著自己強大的毅力和體能,在太空倉里建造了一個陽光房,把土豆當種子、火星灰當泥土、自己的糞便當肥料,最後終於成功了。馬克對自己艱難的處境勇敢面對,不灰心,不放棄,憑著自己的堅強毅志和聰明才智,成功解決了一個又一個不能完成的任務。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也不能輕言放棄,必須像他一樣拼盡全力。馬克在火星上呆了五百多天時,一個好消息傳到了他的耳朵里。他的同伴來接他回地球了。營救過程中,他的同伴不惜一節代價,想盡一切辦法,經歷了艱難險阻。當馬克與女孩拉住手時,又被滑掉了,幸好馬克抓住了繩索,最後一刻同伴們終於把馬克拉上了宇宙飛船,真是太驚險了!在他們熱情擁抱時,讓我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是無比強大啊!在這一瞬間,我和許多同學們都熱淚盈眶了。

這部電影讓我收獲到了許多,我要努力做一個堅強、勇敢、永不放棄、熱愛團隊的人。

火星救援觀後感3

一群宇航員在火星執行任務期間遭到突如其來的風暴,撤離途中,宇航員馬克·沃特尼被飛船上吹落的零件擊中,由於生還希望渺茫,隊友們只得匆匆返航,並向世人宣告他已犧牲的事實。

出乎意料的是,馬克以極低的概率活了下來。然而,他面對的問題是:與NASA失去聯系,不知道別人會不會來拯救他;下一次火星任務要等到四年後,而基地內的補給僅夠他維持31天。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想像一下,無論是抱怨同事拋棄了自己,還是擔憂害怕自己的命運都是很正常的。然而馬克卻表現出樂觀冷靜的一面,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就很有條理地解決問題。先把傷口處理好,然後吃點東西,再坐下來分析目前的形勢。

食物不夠?自己種土豆。馬克還調侃幸虧自己是一個植物學家,並且開玩笑說:對不起阿姆斯特朗,現在火星被我佔領了。

水不夠?自己利用化學知識燃燒氫氧來生產水分。

與地球失去聯系?找到過去被埋起來的設備連線地球,利用16進制編碼傳遞信息。

這個過程中,NASA一直關注著馬克,並且他的同事也足夠聰明猜到了他的意圖,才能夠及時取得聯系,讓他知道地球上的人正在想方設法營救他。並且馬克種植的土豆也都生成了,足以保障他等待救援的到來。

意外不可預估,但是面對問題的心態很重要,解決問題的知識和能力很重要,當然還需要神隊友的助攻。

可惜禍不單行,突如其來的一場寒潮讓馬克的土豆全部被凍死了。食物的不充足使他等不到800多天後的救援。而救援又來不及在他食物吃完之前趕到。

幸運地是此時有外援中國航天宇航局願意用保密中的太陽神來幫助美國救援,又有他的隊友們願意冒著風險在太空中多漂流500多天來拯救他。而在最後救援時因為距離太遠,馬克又想到了扎破宇航服,自己手動控制在太空中飄向隊友,最終實現了成功對接。

這本是一次幾乎必死的災難,可是憑著幸運,馬克活了下來。憑著樂觀的心態,扎實的知識,馬克聯繫上了地球。憑著智慧和勇氣,馬克最終獲救了。

真的是非常好看的一部影片。故事平鋪直敘,主題簡單明了。

火星救援觀後感4

周末,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場科幻電影《火星救援》,我深深地被裡面的故事情節所吸引,看完之後久久回味。

電影《火星救援》講的是人類實現了首次在火星上登陸,美國宇航員馬克.沃特尼與其他五位宇航員兄弟遭遇巨型風暴,外太空之旅只能提前結束。他因為被誤認為無法生還而被留在火星,成了太空魯賓遜。清醒後的沃特尼發現自己遠離地球家園,食物只夠一個月的供應。幸好他天性幽默樂觀,而且還是個植物學家,決定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等到下次火星任務的到來,要等四年,沃特尼精心計算如何最大限度利用他在這顆星球上的時間,利用自製的肥料種植土豆,對手頭的所有材料物盡其用。而在地球上,公眾哀悼馬克的悲劇死之後,一位眼尖的NASA技術員在監看時注意到火星表面有運動跡象,懷疑馬克可能還活著,雙方重新獲得聯系後,火星救援任務由此啟動。

《火星救援》給我最強烈的震撼,一個人獨自留在火星,不放棄,不絕望,不甘就此坐等各種死的他運用自己的各種科學知識和動手技能在火星上殺出一條活路,雖然經歷了種種困難,但他堅持不懈,最後絕處逢生。他的國家耗上數以億計的資金,NASA高官搭上自己的前程,五位宇航員賭上自己的職業生涯乃至生命,只為拯救一個被遺落在火星上的夥伴,展現了生命高於一切的高尚。中國航天局以太陽神推進器作為重要的救援力量如救世主般出現,無私提供技術力量來與NASA一同完成拯救行動,把整部電影人權至上的.立意推上了更高的境界。

《火星救援》讓我豐富了科普知識:硬核的天體運動、空氣運動、火星種植土豆的原理......,由淺到深,很通俗的為大家海量呈現。它會燃起人類探索太空的渴望,激勵新一代宇航員的誕生。

大力推薦《火星救援》,它3D效果強烈、水晶般清晰的頂級畫面、唯美恰到好處的音效,不得不說是一部完美的科幻片。它讓觀眾跟隨沃特尼用大量科學公式和計算不斷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懸念迭起。在火星嚴酷生存環境下,他機智勇敢、堅韌不拔的無畏精神,讓我們學到了在逆境中生存和處事的精髓,在學習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難題,只要持之以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火星救援觀後感5

其實一開始我對這個電影並不是特別地感興趣,我覺得不過是講太空中旅行什麼的,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是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還是去了電影院買了張電影票。

這部影片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沃特尼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儲備糧不足,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沒有深奧的科學知識,沒有華麗的技術特效,帶給我的,只有心靈的震撼以及無盡的思考。

沃特尼獨自在火星上,即使不能聯繫上NASA,但他並沒有氣餒,憑著自己的知識和毅力,緊握著那一絲求生的希望。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樂觀,永不言敗以及對生存的渴望。

當他的隊友得知他們能夠接到沃特尼的時候,他們幾乎是沒有猶豫,冒著生命危險以及NASA的反對去營救沃特尼,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團結。

沃特尼在火星上利用火星上的土壤,通過燃燒氫氣來獲取水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電源來取暖,依靠人工重力的技術使宇航員在太空中像在地球上一樣正常活動。通過這些,我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也許有人對於沃特尼的「萬能」表示懷疑,但是,我毫不懷疑,因為我有親身體會。在今年夏天,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美國太空夏令營,我跟的是一個美國組。在我所在的美國組里,只有我一個中國人,這對我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剛開始,文化的差異以及語言的障礙使我一曾失落。但是不久我就調整好,跟他們進行訓練。我們需要完成的課程除了太空方面,飛船的知識及操作要求以外,還有各種各樣其他的課程,例如:生物(太空中生長的植物),物理(飛船的構造以及原理),化學(燃料的成分以及燃燒的原理),醫學(在升空或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疾病以及應對措施),潛水,水上求生,素質訓練(爬高台,繩索)等等。教官們特別注重人人參與,以及要求我們自己動手從而訓練我們的動手能力,我從中也收獲到了不少東西。在所有活動中,我們都被要求團隊合作,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觀點。從此可見,對於一個宇航員來說,「博學」自然是必須的了。

在他們團聚的那一剎那,我被深深地感動了,被感動的原因也許是我感受到他們的那份激動和喜悅吧。

《火星救援》讓我學到很多東西,樂觀,團結······它給我上了一課,也更加珍惜身邊的美好。

火星救援觀後感6

《火星救援》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宇航員被忘在了火星上,他靠自己的力量獲得了生存,最後被隊員成功營救。

片中最大的亮點就是主人公馬特克服重重困難的頑強精神。馬特一個人在火星上,沒有水,缺少食物,孤獨沒有伴,但他沒有放棄,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製造出水,種植出土豆。中間經歷了種.種困難,甚至差點因爆炸送了命,但他都頑強地堅持了下來,最終堅持到被救援。

從馬特的經歷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剛開始學雙排鍵的時候,五線譜還不太懂。在家練曲子時,總感覺五線譜在飛,像一條條蝌蚪,密集在一起,好像在開聚會,又好像在刻意躲閃,又好像在竊竊私語;又猶如天上的星星,閃閃爍爍,數也數不清,顯得格外撲朔迷離。我無奈地看著這些跳躍的音符,不知該從何下手,便想放棄。但我最終還是克服困難,咬牙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哎!真奇怪!當我練熟了曲子以後,五線譜也變得親切熟悉了起來。當我能熟練彈奏曲子,優美的旋律在客廳里響起時,我心中的快樂就像是要飛起來一樣。我明白了克服困難有多麼重要!

困難就像是一把打向胚料的錘,打扁了鐵塊,鍛成的的卻是一把鋼刀。困難其實就是生活中的絆腳石,但只要你勇敢,堅強不怕摔,成功的大門有一天總會向你敞開,而那時所經歷過的困難將會成為你腳下的墊腳石,你就會登上頂峰。

《火星救援》這部電影還有一個亮點是充滿了科學知識。馬特在火星種土豆,需要運用植物學知識,他給自己做手術,需要運用醫學知識。他的隊友們在太空飛行,計算好飛行軌道來救他,需要航空知識,還有計算機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知識和學問多麼重要啊!在有學問的人眼裡,世界充滿著生機和美好。但在無知愚昧的人眼裡,世界、人生都是灰色的。要是一個什麼科學知識都不懂的人被遺忘在火星上,就只有等死的份兒了。為了獲得知識,我們需要學習,非常努力地學習。我們現在每天上學,就是為了多學知識,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但是現在還是有些孩子根本就不愛學習,整天逃課、打游戲。這樣他們長大了以後,就會愚昧無知,像以前農村裡的那些老人一樣,依舊保留著迷信的風氣,口中念念有詞,然後做許多傻事兒。

如果我們能用科學知識充實自己,又能不怕重重困難,我們的人生就會更加精彩!

Ⅳ 求一部關於火星的電影,記得最後還有一個人被弄出去沒戴氧氣罩,活活就死了!

宇宙威龍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7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