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之戰電影完整版下載
㈠ 《大漠之戰》高清資源誰有,求分享
免指高拆費念晌在線觀看資源:唯棗
鏈接: https://pan..com/s/17SbFLxN6T2fk8E4KnX2ZrQ
㈡ 大漠之旅(十二)-樓蘭夜驚魂
昨晚,經歷了欲 仙 欲 死的顛簸,打通了重重關卡,吃了不知多少土之後,我們終於在黃昏時分到達了多少人心馳神往卻無緣目睹真容的樓蘭古城。
我們所見的古城,並沒有城市的模樣,因為它早已與萬 里黃沙融為一體,與周圍的雅丹雌雄難分,唯 一可見千年前人類留下的痕跡,只有一座叫做佛塔的土堆、四面垂直的土牆隔出的三間無頂房間,還有遠處只剩下一小截的古城牆。
沙土上橫七豎八散落著鑽有方孔的粗細不一的四棱胡楊木條,以及紅色黑色厚薄不等的陶器碎片。看到這些遺跡,才讓人驚覺原來這里曾經有過連綿的房屋、雄偉的宮殿和寺廟,曾經有過千家萬戶的炊煙裊裊、悲歡離合,這里曾經流水潺潺綠樹如茵,這里曾經商賈雲集金銀遍地,這里曾經有雄壯的城牆和彪悍的軍 隊,這里是古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化與商貿交流的樞紐。
這里曾經美 女如雲,繁華無邊,西域三十六國的王妃幾乎都是出自樓蘭,更加造就了這里無 與 倫 比的尊崇與富庶。
在這片廢墟上流連良久,站在古城牆上ji 目望去,這個世界除卻黃土塵沙並無它物。時光最是無情物,在它的授意下,往日的繁華如今早已煙消雲散,絕色的容顏已歸於塵土,只剩下滿目的蒼涼與荒蕪,在灰濛蒙的大地上,在嗚咽的寒風中,淺吟低唱著往日的輝煌。感慨於這千古的滄桑變遷,所有的是非成敗無不是轉頭成空,絕世的風 流絕色終歸一抷黃土。
這世上所有曾驚天動地的戰爭與謀略、千古的風 流與情仇,以及熙哪鎮來攘往、恩怨得失還有所有的前塵往事在 歷史 的長河中都是轉瞬即逝的空無,何必在意?何必執著?一切隨緣,順其自然,才是極好的。
日影慢慢墜 落到古城後面,夜色快速地籠罩了一切。樓蘭古城的夜空璀璨奪目,大地卻是一片黑暗,伸手不見五指。晚飯肢裂後,隊里的攝影高手們要去古城裡面拍攝夜空佛塔,可是黑暗中根本無法辨別方向,佛塔明明就在不到一千米的正前方,白天早已探明了方位,可是特別詭異的是,無論怎樣走,就是走不到它跟前。一群人來回折騰了兩次都無法找到目標,還有人不慎摔傷了胳膊。正在抓狂之際,還是領隊沙漠王子出手,帶領他們在無邊的黑暗中摸到了佛塔那裡。
反而是我們這些攝影低手,自知沒李飢粗有拍攝夜空的水平,乾脆留在原地,用眼睛攝取星空,反而幾次看到流星劃過夜空,穿過璀璨的群星,然後轉瞬即逝,恰如生命的花火,雖然短暫,但卻絢爛美麗,留給人無盡的遐想。我們裹著軍大衣坐在夜空下,猜測著腳下的黃土當年應是古城的什麼地方,一側眼,發現在遠方夜空與地平線交接的地方,一顆非常亮的星星懸在那裡一動不動,不像其他星星高懸在夜空中,它的位置很低,顏色也與其他星星截然不同,它發出的是明亮溫暖的黃 色放射狀光線,真的不像宇宙中的星星。難道是UFO?!真 相不得而知了,因為我們需要馬上離開了。
午夜,在無邊的夜色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回紅柳溝時,已是黎明,累極困極。。
㈢ 大漠之戰有續集嗎
有的.大漠之戰2更新於2022年11月25日,是一個冒險恐怖片。
㈣ 求國產電影名字,內容說的是5個解放軍戰士在沙漠中跟盜墓賊的戰斗的事情
前面錯了,應該是《大漠殲匪》: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3ODgzMTc2.html
浩瀚的大漠深處,排長張君堯率領一支為邊防連隊輸送給養的馱隊趕路。流竄到荒漠的越獄犯馬塵、老貴網羅一幫亡命徒,企圖盜掘古墓。古墓中有座價值連城的金佛。張君堯帶領連隊在條件惡劣的大漠,與匪徒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在足智多謀的張君堯的帶領下,連隊將匪徒全部殲滅,並炸掉了匪窩。硝煙中,英雄們走向大漠深處。
希望你滿意!
㈤ 大漠之戰電影結局是什麼
大漠之戰電影結局是吳班長在醒來後發現只是一場夢。電影《大漠輪答蘆之戰》的結臘帶局是吳班長在醒來後發現只是一場夢,考古隊長鄭文初邀請武裝部隊給予文物保護,在發現墓舉念室後慶功發生變異時間,經歷重重困難後事情漸漸明目,但是在電影的最後卻發現只是一場夢。
㈥ 《大漠之戰》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大漠之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zdBWGFRcWn2VKZCpBvN36g
《大漠之戰》
導演: 苗金光
編劇: 苗金倉
主演: 曹雷、盧森堡、尹藝佳、孔星晴、張含笑、張磊
類型: 恐怖、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8(中國大陸)
片長: 77分鍾
《大漠之戰》主要講述在國境線上,考古隊長鄭文初(盧森堡飾)邀請武裝部隊給予文物保護。
同時考古隊在挖掘過程中發現了地下墓室,在慶功之餘發生了變異事件,其中一名考古隊員突然變異,鄭文初不相信詛咒之類的說法,在尋找真相途中,卻爆發了更大規模的變異,武裝部隊不得已進行反擊。
就在這人人自危的時刻,卻有人坐懷不亂悄悄地將文物進行轉移…….
㈦ 跪求大漠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6XutobOqlJaSds4IjAYHhA?pwd=vjdj
歷經無數戰火與生死考驗,孔武有力的豪情勇士約枯慎翰·蘭博(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 飾)放下手中的殺人武器,在泰國過起了平靜的修行生活。這蠢敗猛一日,特勞特曼上校(理查德·克里納 Richard Crenna 飾)突然出帶橋現在他面前。
㈧ 土匪要和解放軍單挑,解放軍一亮刺刀土匪就慫了是什麼電影
《大漠之戰》。
《大漠之戰》中,土匪打輸拿出刀,解放軍戰士拿出三棱刺,土匪立馬下跪。
《大漠之戰》由苗金光執導。
㈨ 五名解放軍戰士保護考古隊的電影,不是大漠殲匪,也是在沙漠里,有個戰士甩刺刀的鏡頭特帥,
大漠之戰,國產小成本電源,導演很有想法,劇情節奏很快。
㈩ 漠北之戰主要內容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巨的戰役。漠南、河西之戰後,匈奴單於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力求徹底殲滅匈奴主力。並組織步兵數十萬、馬數萬匹以保障作戰。
漠北之戰背景
西漢王朝在河西戰役和接受了渾邪王所部的投降後,將他們分別安置於隴西、北地、上郡(今陝西榆林地區)、朔方、雲中等五郡,定居在黃河以南塞外一帶地區,稱為「五屬國」。這次戰役和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後,漢逐漸在河西地區設置了武威(今甘肅民勤地區)、張掖(今甘肅張掖以北)、酒泉(今甘肅酒泉)、敦煌(今甘肅敦煌西)四郡,歷史上稱為「河西四郡」。這樣,長期被匈奴做為從西方進襲中原戰爭策源地的河西地區,便逐漸變成了穩定發展的農業生產地區。後來西漢王朝又遷徙關東貧民72萬多人,定居於隴西、西河、上郡、北地等地區。這些措施無疑對鞏固河西、河南地帶,發展當地社會生產,具有長遠的重大戰略意義。漢王朝由於奪得了河西地區,基本掃除了西部匈奴勢力,遂將隴西、北地、上郡三郡戎卒減少一半。
匈奴奴隸主統治集團對其右部的慘敗已無可奈何,對日益面臨漢王朝更大打擊的局面也 一籌莫展。這時,以前在漢匈漠南戰役中投降匈奴的翁侯趙信,已娶單於姐姐為妻,深受單於器重,被匈奴當成僅次於單於的顯赫人物。他向單於建議說,我大軍退居大漠以北,以引誘漢軍來攻,待漢軍疲憊不堪之時,再行攻擊,必然置漢軍於死地。此建議,很受單於的重視。
匈奴伊稚斜單於對右部的被殲甚為惱怒,於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秋,以兩路大軍,每路各數萬騎,進襲右北平和定襄郡,殺掠漢吏民1000餘人而去。
漢朝消滅了匈奴的右部勢力之後,解除了來自西方的威脅,但東北方的匈奴左賢王和匈奴單於本部尚擁有相當的實力,仍然是威脅漢北部邊境的安全和妨礙西漢王朝統一我國北方地區的強大勢力。西漢王朝為了推進我國北方地區的統一,徹底消滅匈奴貴族奴隸主政權,在經過了近兩年的發展經濟、改革稅收、積累財富、秣馬厲兵的認真准備之後,決心向匈奴單於本部和東北部左、右賢王的勢力發動進攻。
出發生時間: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會戰後,匈奴伊稚斜單於撤兵漠北的目的之一,是企圖「誘罷漢兵,繳極而取之」。不料漢武帝卻轉攻河西,使匈奴的誘兵之計落空。惱羞成怒的伊稚斜單於,於元狩三年(前120年)春發數萬騎兵,分別從右北平、定襄兩郡入犯,殺略千餘人,企圖藉以激怒漢武帝,誘使漢軍北進,在漠北予以殲滅。
鑒於匈奴單於本部及左賢王部仍具相當實力並嚴重威脅漢朝北部邊疆安全的現實,考慮到漢軍經過以往多次實戰的鍛煉,已經積累了使用大規模的騎兵集團遠途奔襲的作戰經驗,漢武帝決意乘河西新勝之帆,加強北線進攻。元狩四年(前119年),他下詔實行幣制改革,又令「初算緡錢」,實行鹽鐵專賣,以籌集戰爭所做段需要的大量物力和財力。同時,與諸將商議對匈奴的作戰方針。他認為:「趙信為單於畫計,常以為漢兵不能度幕(漠)輕留,今大發卒,其勢必得所欲。」決計利用趙信的錯誤判斷,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從而確定了一個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的作戰方針。漢武帝調集14萬騎兵,隨軍戰馬14萬匹,步兵及轉運夫10萬人,由衛青和霍去病統帥,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發,這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遠征;並組織「私負從馬復四萬森悄萬步兵」,運送物資。
漠北之戰過程
單於聞訊,轉移輜重,部署精兵於大漠北緣,迎擊漢軍。漢武帝原擬以霍去病部由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北進,聞單於東去,乃改令其出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命衛青部出定襄。
衛青率前將軍李廣、中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等出塞後,得知單於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布陣的單於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000騎出戰。至日暮,大風驟起,沙石撲面,衛青乘勢指揮騎兵從兩翼包圍單於。單於見漢朝軍隊很多,兵強馬壯,自料難以取勝,率精騎數百,突圍向西北逃走,匈奴軍潰散。衛青急派輕騎此鬍渣追擊,自率主力跟進。直至顏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南面的一支)趙信城,殲敵一萬九千人,燒其積粟還師。李廣、趙食其因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會師漠北。
霍去病率校尉李敢等出塞後,同右北平郡(治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路博德部會師,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攜帶少量的輜重糧草,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前鋒為漢兵開路,跨過大漠,過河活捉單於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又轉攻左大將雙,繳獲敵人的軍旗戰鼓。又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此次遠征,霍去病所率部隊以一萬的損失數量,前後一共斬獲胡虜70443人,至此,匈奴左、右賢王兩只臂膀被徹底斬斷,只剩下匈奴單於懸孤漠北。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臨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而還。此戰之後,左賢王損失很大,同時失去了對烏桓的控制,漢朝得以徙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為漢偵察匈奴動靜。可見,漢破匈奴左賢王地之前,經常侵擾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等地的是以左賢王為首的匈奴人。
經此一戰,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漠北之戰,漢軍作戰指導明確,准備充分,以騎兵實施突擊,步兵擔任保障,分路進擊,果敢深入,是在沙漠草原地區進行的一次成功作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漠北之戰詳述
河西戰役之後,匈奴勢力遭到沉重打擊,但伊稚斜單於仍未停止南下襲擾。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
此時,西漢王朝由於長期對匈奴用兵,財政發生困難。漢武帝及時調整政策,實行整理幣制、專賣鹽鐵、加重商稅等措施,秣兵厲馬,准備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
經過兩年時間的積極准備,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命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領5萬,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並以郎中令李廣為前將軍、太僕公孫賀為中將軍、主爵趙食其為右將軍、平陽侯曹襄為後將軍,統歸衛青指揮。霍去病屬下未配備裨將,但所統兵卒多是經過挑選的敢力戰深入之士 ①,其中包括大量的匈奴降將,如歸義侯復陸支(因淳王)、伊即靬(樓王)。
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 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 ②,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為這次大戰准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漢軍原計劃由霍去病出定襄,直攻伊稚斜單於。後從俘虜口中得知伊稚斜單於已東去,乃改變計劃,令霍去病出代郡,衛青出定襄,兵分兩路北進。
匈奴得知漢軍來攻,趙信為伊稚斜單於出謀: 漢兵既度幕,人馬疲,匈奴可坐收虜耳 ③。於是伊稚斜單於將部眾人畜輜重轉移到更遠的北方,以精兵待於漠北,專候漢軍的到來。
衛青出塞後,捕獲俘虜,得知伊稚斜單於的確實駐地,便令前將軍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兩部合並,從東路出擊匈奴軍側背,自率精兵直攻匈奴軍。
衛青大軍出塞1千餘里,涉過大沙漠,終於與伊稚斜單於所部相遇。衛青見匈奴軍早有準備,便下令用武剛車(四周及車頂以厚革皮覆蓋用於防護的戰車)環繞為營,扎站住陣腳,隨即以5千騎兵向匈奴發起沖擊。伊稚斜單於也令萬騎出動應戰。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於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眾,難以取勝,便率壯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
天將黑,漢、匈兩軍仍在混戰,死傷相當,這時,漢軍左校捕到俘虜,知伊稚斜單於已逃脫,急報衛青。衛青立即遣輕騎連夜追擊,自己率主力隨後繼進。匈奴軍潰散。至天明,漢軍追出200餘里,未能追上伊稚斜單於,沿途殲敵萬餘人,進至寘顏山(今蒙古納柱特山)趙信城(為趙信所建,故名),獲得匈奴大批屯糧,補充了軍隊。整休1日,盡焚其城及剩餘軍資而還。此戰衛青軍殲敵19000人。
從東路出擊的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軍,因迷路,未能如期抵達漠北與衛青大軍匯合。待衛青返回漠南才與2人相遇。衛青命長史傳喚李廣到幕府,問其失道曲折欲上報天子,李廣自殺。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趙食其回到京城,被交給法官,趙食其交了贖金,成為平民百姓。
另一路,霍去病率軍出代郡後,北進2千餘里,越過大沙漠,與匈奴左、右賢王部遭遇。霍去病指揮漢軍和俘虜的匈奴部眾向匈奴軍發動猛烈進攻,大敗匈奴軍,俘獲屯頭王、韓王等3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以1萬的己方損失,殲敵70443人,左賢王和右賢王部精銳幾乎損失殆盡。左賢王率親信棄軍逃走。霍去病揮軍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在山上祭天,又在姑衍山祭地,得勝而回。
漢武帝對漠北戰役的勝利極為滿意,漢軍凱旋後,他加封衛青、霍去病為大司馬,從此2人各號大司馬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功績尤其贊賞,不僅 令驃騎將軍的官階和秩祿與大將軍等 ①,而且再 以五千八百戶益封驃騎將軍 ②,其部下將官也多人封侯受賞。衛青則因戰功不能超過戰損,而未得益封,其部下 軍吏卒皆無封侯者 ③。漠北大戰,是西漢對匈奴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仗,雙方都竭盡了全力。
這一仗,匈奴兩路被殲9萬餘人,元氣大傷, 是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④,其實力日漸衰落。漢軍傷亡數萬人,馬匹損失了十幾萬,後備空虛,短時期內也無力再發動大規模進攻。但匈奴威脅並未根除,漢武帝仍在積蓄力量,准備繼續打擊匈奴。匈奴採納了趙信的意見,派使者去漢朝,說好話請求和親。天子詢問臣下的意見,有人說和親,有人說趁機讓匈奴臣服於漢朝。丞相長史任敞說:「匈奴剛剛遭受失敗,處境困難,可以讓他們做外臣,每年春秋兩季到邊境上來朝拜皇上。」漢朝派任敞去見單於,單於聽了任敞的計劃,大為生氣,扣留了任敞。漢朝於是收集兵士馬匹,准備一舉殲滅匈奴殘力。這時驃騎將軍病故,於是漢朝很長時間沒有北上攻擊匈奴。
漢武帝中期對匈奴一系列重大戰爭的勝利,是西漢王朝幾十年經濟發展、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強化、軍事實力不斷提高,尤其是騎兵部隊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的結果;也是人民群眾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支持的結果。因為它是為了制止匈奴貴族統治集團掠奪北方各族人民的戰爭,客觀上符合當時各族人民的利益。同時也是與漢武帝本人的 雄才大略 和戰略決策的正確分不開的。
漢武帝作為封建時代最傑出的帝王之一,能夠在大政方針上審時度勢,順應歷史形勢的發展,適時地改變前代單純防禦的戰爭策略,確立了新的攻勢戰略思想,奪回了戰爭主動權,改變了西漢王朝幾十年來被動挨打的不利地位。他針對匈奴的分布特點,正確地採取了各個擊破的方針,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戰略計劃。為了貫徹主動進攻的攻勢戰略思想,漢武帝還進一步大力建設騎兵部隊,提高了漢軍在荒漠中行軍作戰的機動能力和攻擊力。在用人方面,鑒於一些老臣宿將,如韓安國、李廣等,雖然英勇敢戰,令匈奴聞風喪膽,但由於多年來消極防禦戰略思想的影響,他們無法擺脫 守邊 、 堵擊 等防禦戰法的束縛,每出戰勝少敗多,不能擔負指揮騎兵集團在荒漠草原地區進行大規模機動作戰的重任,因此漢武帝破格地選拔了一批如衛青、霍去病等善於指揮騎兵集團行軍作戰的年青將領,承擔起打敗匈奴的重任。
衛青、霍去病則不負重託,充分領會了漢武帝的攻勢戰略思想,每次出戰都表現出主動進攻、大膽果決的積極進取精神,敢於快速沖擊、遠程奔襲、大范圍迂迴包圍,由於他們的出色指揮,使漢軍跋涉千里而攻勢不減。在實戰中,他們都能充分發揮騎兵的特長,以正面的連續沖擊,配合兩翼包抄,摧垮敵軍抵抗,霍去病採用游牧民族的打法,以輕騎兵遠程奔襲、窮追不舍、將敵軍趕盡殺絕,這些都是漢軍所以戰勝匈奴軍的主要原因。另外,漢武帝在外交上派彭吳聯絡貊,以阻止匈奴向東發展,派張騫通西域,與西域諸國建立友好關系,以切斷匈奴右臂;經濟上發展生產,實行鹽鐵官營、酒類專賣,整頓幣制和稅收等,都為打敗匈奴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匈奴在這幾次重大戰役中失敗,除政治、經濟等原因外,主要是對西漢幾十年經濟發展所積累的雄厚財力,以及西漢騎兵部隊的迅速發展和戰略戰術的改變估計不足,在戰略上輕視西漢,加之各部之間沒有很好地協調配合,因此處處被動,不僅喪失了戰爭主動權,而且在漢軍的連續打擊下,連戰連敗,左、右部主力損失殆盡,只有單於本部尚保留了一點元氣。
漠北之戰結果
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在這次戰役中,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西漢亦損失兵力數萬人,馬10萬余匹。匈奴左右兩王所部主力幾乎全部被殲。[2] 伊稚斜單於因與兵眾失散十餘日,以致於被誤認為戰死沙場,右谷蠡王自立為單於,十幾天後伊稚斜單於復出,右谷蠡王乃去號,匈奴王廷的混亂與狼狽狀態由此可見其嚴重。由於大批有生力量被殲、大批物資喪失,匈奴單於不敢再在大漠北緣立足而向西北方向遠遁,因而出現了「漠南無王庭」的局面。如果說漠南之戰後匈奴單於移王廷於漠北還可以看作是一種戰略轉移的話,那麼,漠北之戰後的「漠南無王廷」則標志著匈奴勢力大范圍的退縮。此後,雙方暫時休戰,經過這次大決戰,危害漢朝百餘年的匈奴邊患已基本得到解決。
漠北之戰評論
漠北之戰,是西漢與匈奴戰爭中規模最大也最艱巨的一次作戰,是在草原地區進行的一次成功作戰,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漢軍作戰指導明確,准備充分,漢武帝在取得漠南、河西兩大戰役的勝利的基礎上,根據漢軍經過實戰的鍛煉積累的運用騎兵集團進行長途奔襲與迂迴包抄的作戰經驗,利用匈奴王廷北徒之後誤以為漢軍不敢深入漠北的麻痹心理,決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大膽地制訂了遠途奔襲、深入漠北、犁廷掃穴、尋殲匈奴主力的戰略方針。與此同時,他又細心進行戰前的准備,除集中全國最精銳的騎兵和最優秀的戰將投入戰斗外,還調集大批馬匹與步兵,運送糧草輻重,以解決遠距離作戰的補給問題。在作戰中,漢軍統帥又發揮了出色的指揮才能,充分利用大騎兵集團快速、機動與沖擊力的特點,以優勢兵力,分路出擊,不僅敢於深入敵境,而且善於迂迴包秒。特別是霍去病,能夠輕騎越大漠追殺敵人幾千里,對後勤的要求很少,用以戰養戰的方式全殲殘敵。所有這一切,都為漢軍的勝利提供了保障。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給予匈奴前所未有的打擊。經過這次大決戰,危害漢朝百餘年的匈奴邊患已基本上得到解決。從這個意義上說,漠北之戰實是漢武帝反擊匈奴戰爭的最高峰。
漠北之戰的影響
漢朝為這次勝利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漢朝軍隊損失了近80%的馬匹,這其中既包括戰斗損失,也包括非戰斗因素,如長途奔襲中的損耗,以及由於匈奴人在水源中投毒造成的瘟疫。
漢朝中央政府在戰後為了彌補戰爭損失而增稅,加重了百姓的負擔。迫於重稅和徭役而逃亡,很多人成為流民,使官府直接掌握的編戶齊民大為減少。
另一方面,匈奴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匈奴人在戰爭和瘟疫中損失了大量人力,與此同時,家畜的大量損失造成了食物的短缺。
而影響更為深遠的是,由於失去了南部的大量肥沃草原,匈奴部落被迫北遷至貧瘠而寒冷的北部戈壁沙漠和西伯利亞地區,面對更大的生存壓力。因此,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實質性停火只維持了短短七年,匈奴人就在前112年南下侵擾五原。而匈奴帝國在此戰後再也沒有恢復到往日的強大,數十年後就分裂為多個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