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天堂電影
Ⅰ 逐愛天堂的電影劇情
安琪戴維洛出身英國中下階層,盡日沉醉在浪漫的幻想中努力寫作,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成名致富。終於出版商決定發行她的愛情小說,安琪一夕成名,隨之而來的財富與地位讓她躋身上流社會,盡日流轉在奢華富麗的豪宅派對中,夢想成真,這是她想像中的天堂!然而當才華洋溢、狂放不羈的畫家伊士麥闖入她的世界,熾熱而濃烈的愛火瞬間點燃,安琪敢愛敢恨的強烈性格,開啟了一段轟轟烈烈、浴火鳳凰般的愛情傳說。
Ⅱ 十部高顏值的歐美愛情電影,蘇到爆表
最近又重新看了《愛你,羅茜》,真的好吃莉莉·柯林斯的顏。u1s1我就是看上莉莉·柯林斯的臉了。
雖然看電影更多的是看電影作品本身的質量,但是高顏值的確會讓一部電影加分。電影什麼的都不重要,為了看顏值也一定會把電影看完。
於是在這里整理了十部高顏值的歐美愛情電影,相信我,為了演員的顏值你一定會看完的!
目錄
01、2014 |《愛你,羅茜》
02、2019 |《五尺天涯》
03、2005 |《傲慢與偏見》
04、2010 |《怦然心動》
05、1995 |《愛在黎明破曉前》
06、2009 |《假結婚》
07、2015 |《他是龍》
08、2019 |《小婦人》
09、2001 |《天使愛美麗》
10、1988 |《天堂電影院》
01、2014 |《愛你,羅茜》
容我再誇一次, 莉莉·柯林斯 太好看了!
女主角 羅茜 和男主角 艾利克斯 兩個人可謂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然後在一個俱樂部里,兩個人喝著酒,跳著站不穩舞,然後不知什麼原因,兩個人對上眼了。
這個時候大家都懂,兩個人慢慢靠近,下一步兩個人准備kiss,但是在鏡頭里一下羅茜就醉倒了。
兩個人一直以 「最好的朋友」 自居,越重要就越害怕失去,盡管兩個人都有點意思,就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去說。
甚至很 「幼稚」 的試探對方的感情。
畢業舞會羅茜以為艾利克斯會邀請她,兩個人變著法的試探,結果就是兩個人各自邀請了一個舞伴。
畢業舞會過後就開始他們真正的分離,這個時候雖然兩個人相愛,但是兩個人的身邊都有其他人的存在。
就這樣兜兜轉轉,小心翼翼的 試探, 試探試探著就過了十二年。
這確實是一個狗血的故事,我看的時候都要被這兩個人急死,兩個人其實是曖昧的就是不願意打破那一層紙。
典型的 「友情以上,戀人未滿」
兩個人在經歷了備胎n號之後,才決定鼓起勇氣走在一起。
實話劇情確實有點狗血,不過電影畫面就是很有復古的情調。
歐美愛情電影,劇情或許不咋地,但是它的場景畫面風格美的像一幅畫,就算狗血也可以拍的很好。
在電影中羅茜曾說: 有時你沒發現,你曾經遇過最美好的事,就在你眼前。無論你在哪裡,跟誰在一起,我永遠真心地、完全地,愛你。
所以這個就是電影想要表達的,任何時候面對的不是人,而是你自己的心。
02、2019 |《五尺天涯》
一直希望它可以在內地上映,可是沒有!
這一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17歲女孩 史黛拉 和男孩 威爾 ,他們兩個人都是 CF 患者。CF即囊腫性纖維化疾病,這一種病目前來說是沒有根治的辦法。
而且就算進行肺移植也只能再活五年。
平常他們需要隨時帶著氧氣管,做一切都需要一個氧氣管。
史黛拉和威爾在醫院治療的時候認識了,兩個人相愛了。
但是愛情對於他們來說是美好的卻又是帶著距離的,在醫院裡面有一條規則,是同患CF的病人之間必須相隔 六英尺。
CF病人很容易 交叉感染。
卻因為史黛拉和威爾相愛了,於是他們偷走了一英尺,讓他們之間的距離近了一英尺。
史黛拉和威爾用著一根只有 五英尺 的桿一起去約會,去散步。
不能牽手,不能輕吻,兩個人依然很開心的度過他們的約會時光。
在影片中史黛拉是一個積極的人,她向網友分享關於這個病症的一切;而威爾則是消極,不願意配合治療。
正是因為兩個人不同的生活態度,所以才更有了 「治癒」 的意義。
這是一場關於 死亡、青春、愛情 之間的斗爭。
當然電影裡面的絕症老梗被很多人吐槽,在此之前《星運里的錯》同樣是這一種老梗。
什麼老梗,狗血我不管,反正這一部電影我覺得就是不錯!
03、2005 |《傲慢與偏見》
這是導演 喬.懷特 的處女作,第一部影片可以拍成這樣非常不錯,主要還是改編自簡·奧斯汀的經典著作 《傲慢與偏見》 ,勇氣可嘉。
然後 凱拉·奈特莉 被稱作好萊塢的美艷女星,真的好好看呀!
這個故事是以19世紀的英國為背景,在一個小鄉下,出身於小地主家庭的 伊麗莎白·班納特 ,上面有四個姐姐。
而她的母親每天都在為女兒們 「物色」 稱心如意的丈夫。
而這個時候她們的新鄰居賓格來和她的朋友 達西 來到了這個小鄉下,他們的到來立馬讓各位少女蠢蠢欲動。
達西他就是一個貴族,英俊富有,還是一位單身男士。這樣的人走到哪裡或許都是搶眼的。
達西和伊麗莎白在一個舞會上認識,甚至可以說一見鍾情。
伊麗莎白是一個對愛情很有主見的人,不會為了一些事物去迎合男人。她聰明、果敢,她認為的愛情不應該用物質來決定。
所以當達西用固有的貴族行為穿梭在女性之間時,伊麗莎白心中對這個男人開始帶有了 偏見。
最初的一見鍾情,到傲慢的偏見。
就在一個瞬間,縱使伊麗莎白對達西帶著偏見,卻還是不自覺被他吸引;而達西早已將伊麗莎白當成了自己 命中的女子。
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不免被拿來與BBC經典的劇版《傲慢與偏見》做比較,電影就是 「新」 ,經典就是經典。
所以兩個版本都很可。
導演喬·懷特他很擅長英國古典韻味,從這一個電影就可以看出來,他對英國古典的把控很准確,他2007年的 《贖罪》 同樣是將20世紀的英國風格展現很好。
04、2010 |《怦然心動》
怦然心動,這一副海報就是最開始怦然心動的時刻。
在一個小鎮上搬來了一個小男孩 「布萊斯」 ,鄰家女孩 「朱麗」 對他一見鍾情,許下心願是獲得他的一個吻。
兩個人在同一個班級,朱麗接近他,而布萊斯卻一再逃避。
小女孩朱麗擁有成熟的心智,在自己喜歡的人做出讓她傷心的事之後,她傷心,卻也開始思考,開始 審視 自己喜歡的人是不是值得自己全心全意的去愛。
這裡面的小女孩她自己思考,就算布萊斯是她愛的人,但是一旦觸及到朱麗的 自尊, 她便開始反抗,開始慢慢放棄。
不會因為你是我愛的人,你就可以將我的自尊隨意傷害。
她告訴我們不是要把自己卑微的放在塵埃里,這樣的愛才是才是愛。而是我為你付出,你沒有珍惜,該放棄的時候我選擇放棄。
「早戀」 這一個主題,在電影的表達下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小小的朱麗這個時候已經在思考表象和內在的美,如果放在中國,這可是了不起的大事。
但是愛這個永恆的主題,只因為那一眼怦然的心動,所以還是會選擇愛你。
"有的人淺薄,有的人金玉其表敗絮其中。有一天 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後,會覺得其他人都只是浮雲而已。"
05、1995 |《愛在黎明破曉前》
太經典了,經典的愛情文藝電影。
一共3部被稱為 「愛在三部曲」 ,1995年第一部到2013年第三部,跨越18年的時間講了傑西和塞琳娜的故事。
電影多是採用人與人之間對話的故事,來探討愛情、生活、文學。
大家有時候喜歡戲稱這是一場 「艷遇」 之旅,兩個人在旅程中遇到了一個帥氣(美麗)的男子(女子),於是兩個人互生情緒談了一場 「黃昏戀」。
在火車上一對德國夫妻在吵架,丈夫看著報紙,但是妻子不滿意,兩個人爭吵起來但是經過爭吵的宣洩,兩個人和好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男主 傑西 和女主 塞琳娜 對上眼了,也就是一見鍾情了。兩個人開始聊天聊地,莫名的兩個人的交談非常的和諧。
火車到達維也納後,傑西邀請塞琳娜一起游覽一番,面對傑西的邀請,塞琳娜答應了。
盡管傑西第二天就要離開,而他們的故事也就發生在這一天里。
他們一邊游覽這個城市,一邊談論著彼此的過去,談論自己的想法。他們像普通人一樣吃吃飯,聊聊天,甚至沒有太多起伏。
他們的這一次約會將在第二天日出前結束。
愛情的到來就在一瞬間,而失去也在一瞬。
這是一場美麗的愛情,它是短暫的,也是因為 短暫 才更美麗。
這個真的是超美的,三部都很好看,都可以去看看。歐美的文藝片的畫面真的超贊,而且兩個主角這個顏值都是 杠杠 的!
06、2009 |《假結婚》
這個名字不禁讓人想到言情小說裡面契約婚姻,然後假戲真做的狗血套路,確實也是這樣一個套路。
不過我卻看的津津有味,反轉的過於真實!
Margare 是美國一家知名出版公司的高管,也就是一個女上司,一個被大家稱作 「女魔頭」 的恐怖上司。
她辦事確實挺強,但是與下屬的而關系一言難盡,畢竟她要向「錢」看。
而就在她向「錢」看即將到達頂峰的時候,天上掉下了一個 bug ——因為技術原因,她的簽證沒有辦法續簽,她將要被遣送回加拿大。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和一個美國男人結婚,藉此來取得在美的 居住權 。
正好這里有一個現成的男人,她的小助理 Andrew。
於是女主採用她強勢的手段,威逼脅迫,男主答應了。
於是兩個人就來了一場 契約婚姻!
女主一直以為男主只是一個打工仔,但是她跟著Andrew回到了Andrew的家鄉。
嗯……她發現原來這個小助理竟然是一個 富豪 !
真的是言情小說的既視感。
但是言情歸言情,它是真的很好看,還特別的 搞笑 ,最開始我覺得女主長得醜醜的,然後咋越看越好看,還特別的有氣質。
兩個人相處的日常 搞笑 慘了, 輕松愛情喜劇。
07、2015 |《他是龍》
當初我真的對這個「男主」產生了深刻的喜歡,太帥了!
這個電影說文藝一點就是奇幻的愛情電影,說粗魯一點就是 人獸戀。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場婚禮 「祭祀」 ,這一天公爵的小女兒 米拉 出嫁,但是屠龍族人們在婚禮上唱起了龍之歌。
本以為是一個傳說,沒想到這一首歌喚醒了惡龍。
於是惡龍就過來擄走了「祭祀」新娘。
原來全部人都是助攻!
這個開始真的特別好, 「祭祀」 的一種禮儀感特別的強烈,如果要說整個影片的最好的地方,這個開始是真的還不錯。
米拉在一個島上醒來了,遇到了一個叫 阿爾曼 的男人,其實這個男人就是惡龍化成人形的樣子。
阿爾曼在憤怒的時候會化成龍,然後每一次「變身」回來,衣服就不見了。
米拉在這一座島上和阿爾曼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這個時候並沒有。
在另外一邊米拉的未婚夫准備來救走米拉,但其實這個未婚夫同時也需要一個名利,准備殺死惡龍提升自己的威望。
但是米拉就像是阿爾曼的「醫生」,總是給要發怒的阿爾曼 順毛 ,順久了之後,兩個人就相愛了。
對於這個電影來說 顏值即真理 ,太蘇了,簡直蘇麻了。
08、2019 |《小婦人》
看看這個演員, 羅南、艾瑪·沃森、「甜茶」 這個顏值神仙打架。
各路的男神女神集結在這一部劇中。
這個電影改編自世界著名小說1868年出版的《小婦人》,這並不是《小婦人》第一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1933年、1949、1994年都有其影視問世。
而94版本的《小婦人》更是被認為是改編的上等佳作。
但是這個新版一出來,好評不斷,驚喜不斷。
與經典相比並沒有相形見絀。
這個故事發生南北戰爭時期的康科德城。
這里有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在外打仗,家裡留下了妻子和四個女兒。
自主的 喬 、端莊美麗渴望愛情的 梅格 、性格內斂細心善良的 貝絲 、活潑開朗熱愛藝術的 艾美 四個性格迥異的四姊妹經常爭吵。
而就是這樣吵吵鬧鬧的生活氣息,變成了喬最懷念的時候。
她們在南北戰爭期間經歷戰亂、家庭、愛情的變故,還是相互支撐。
四個女孩 從女孩到少女最後到少婦 ,從天真爛漫的世界到這個灰暗的現實世界。
新版採用 非線性 的敘述結果,通過閃回,來往於回憶和現實之間。7年前的美好時光和現在窘迫的困境。
除此之外,新版的結局做了修改,不再是一味的按照原著來拍攝,而是按照作者的本意來拍攝,這一個結局算是圓了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心裡的另一個結局。
09、2001 |《天使愛美麗》
這一部喜歡這一種調調的人估計把這一部影片都看了無數遍了吧。
它除了這個超高顏值外,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電影色彩,跳躍的視覺語言,一部經典的文藝電影。
全程都充滿了法國式的浪漫,濃厚的色彩氛圍,還有一個 「神經質」 的女孩。
女主角 艾米莉 有一個不幸的童年,父親發現她心跳過快,於是便斷定艾米莉有心臟病,所以她不能去上學,也就意味著她沒有朋友。
而一個意外母親在自己的眼前死去。
這一切並沒有讓艾米莉對這個世界充滿 「惡意」 ,她還是對生活充滿了愛意。
艾米莉習慣地在河邊將石頭丟出,她的內心這個時候又充滿了一點迷失,她感覺人生很孤獨也很脆弱,她對愛情也充滿了好奇,卻又偶爾想要止步。
1997年,黛安娜王妃的去世讓艾米莉萌發了一系列的助人計劃包括自閉憂郁的鄰居老人,被老闆刻薄的菜攤伙計、遺失了童年器物的舊房東、愛情失意的咖啡店同事。
艾米莉就像一個天使去容納世間的不美好,用她美麗又帶著狡黠的笑容去治癒世人。
不僅能治癒,裡面的色彩也超級治癒~
10、1988 |《天堂電影院》
朱塞佩·托納多雷的 「時空三部曲」 之一, 《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 每一部都可以說是一部「神作」。
導演的作品像是一個下午茶,像是一個「茶館」,在這里悠閑的喝著茶告訴我們一個故事,不急切,甚至緩慢。
在義大利的一個南部小鎮,古靈精怪的小男孩 多多 喜歡看電影,他和放映師艾佛特成為了 忘年之交。
故事是從多多知道艾佛特去世的時候開始,多多回憶起自己在這一個小鎮上的生活。
小時候多多喜歡看電影,這個時候鎮上只有一個放映師艾佛特。
因為一次意外艾佛特失明了,多多成為了鎮上唯一會放電影的人,他成為了一個放映師。
長大後的多多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 艾蓮娜 ,而一切的海誓山盟還是在外界的因素下變得舉步維艱。
初戀,綿綿如細雨,兩個人細膩綿長的 情感 ,會讓人期待著童話故事的結局。
30年後的多多回到這一片故土,看到殘破的天堂電影院,過往的純粹都變得模糊了。
一旦這一個東西變成回憶之後,它也只能是一個回憶。
而愛情或許就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
「一個士兵愛上了高貴的公主,終於有一天,士兵向公主表白。驕傲的公主說:假如你在我的窗下等待一百個日日夜夜,我便屬於你。士兵聽了便一日、二日、十日、二十日等下去。公主每晚往外看,無論雨雪風霜,他動也動,九十天過去,他變得完全蒼白、枯槁,淚水從臉上流下來,最後,在第九十九天晚上,軍人站起來,離去了!」
Ⅲ 天堂電影院--熱愛永不褪色
我爸昨晚又問了我這個問題:你一個理工科的畢業生浪費那麼多時間在看電影、彈琴、寫評文這些所謂的愛好上能有什麼用呢?然後我想起了前幾天發的一個關於海賊王漫畫的朋友圈被同學不理解的事情。
抱著這個問題,我又重溫了一遍《天堂電影院》,加長版。
許多人把這部電影奉為人生向導,也有許多人對其不屑一顧,電影里的價值觀至今都被許多人所津津樂道。
電影的1988年國際公映版時長為123分鍾,並榮獲1989年第42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1990年第52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但上映12年後,像片中艾費多留給多多的那捲膠片一般,導演推出了加長版,173分鍾的電影時長足足比公映版多了50分鍾,至此,觀眾看到了一個完整的《天堂電影院》。
這是個很有趣的動作,因為公映版和加長版可以說是兩部電影,講的故事和人物性格都不大一樣。這就很有意思,有點像片中牧師「閹割」電影的諷刺一樣,也像是導演給世人開了一個時間跨度很長的玩笑——「處理」後的作品反而獲獎,功成名就,但裡面的東西卻不是導演真正想表達的,評審們自以為是的理解變作了自作多情。
同樣的,有人覺得加長版完整了角色的刻畫,使觀眾能真正理解片中人物的內心,能觸碰到導演真正想表達的故事內核;也有人覺得加長版故事交代得太清楚,失去了懸念,沒有了電影的韻味故事就變得俗套。
當然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我的感覺是,120分鍾是電影的藝術,180分鍾才是真實的人生。所以公映版能受到評審們的青睞,加長版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很有想法。
每次遇到這種典型的愛好無用論問題,我都會想起《天堂電影院》,裡面有個概念我一直都認為它應該是正確的價值觀:熱愛的東西永不褪色。
其實我一直相信,熱愛的東西永不褪色。不管是寫作也好,唱歌追星也罷。這些你所熱愛的東西,在外人看來,它既不能填飽你的肚子,也不能帶來額外的物質需求。但只有你知道,它曾經在多少個搖搖欲墜的人生節點上,默默地拯救過你。
這就是為什麼它看起來如此無用,而我卻依舊熱愛它們的原因。
好像跑題了,還是回到電影。
三十年後,功成名就的導演薩爾瓦迪維塔在睡夢中醒來,被告之艾費多的死訊,默默地起來,看著一片黑暗。閉上眼睛,過往歲月的片段彷彿斑駁的影片飄忽而過,那初戀的女孩,那等待著的母親,那些熟悉的居民,那久不曾回去的故鄉小鎮。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義大利西西里島上寧靜的吉安加村,在這個村子裡有座小教堂,教堂前有一家電影院,叫做「天堂電影院」,這是這個偏僻落後的小村莊唯一可以消遣的地方。因為父親的失蹤,8歲的多多不得不到教堂當助祭,但也因此在教堂里古靈精怪的多多的認識了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員艾費多。
童年的多多不但喜歡看電影,還樂於看艾費多「剪」電影。在40年代的義大利小鎮上,電影都要經過牧師的嚴格檢查才能放映,試映時每當銀幕上出現不宜的鏡頭時,神父就會在觀眾席上搖鈴,艾費多會把搖鈴的地方拿一張紙標記住,隨後剪掉。
但這樣,當觀眾發現接吻鏡頭被刪去之後,就會起鬨甚至吐口水;當觀眾看到極度煽情的鏡頭時,會嚎啕大哭;當觀眾觀看卓別林的嬉皮動作時,又會滿堂大笑,每次放映電影,電影院里總是熱鬧非凡。
多多總是饒有興趣地觀看艾費多的剪片過程,每次他都請求艾費多將剪下的膠片送給他。多多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成為艾費多那樣的電影放映員。
一天晚上,多多珍藏的膠片不幸起火,還差點燒死了自己的妹妹,後來艾費多讓小多多跟隨自己放映電影,每天學習電影放映。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電影,善良的艾費多決定放一場露天電影,但不幸的是膠片著了火,多多冒死將艾費多救出火場,但不幸的火災已經導致艾費多雙目失明,連唯一的天堂電影院也被燒毀。
從此小鎮上只有多多會放映電影,他成了小鎮唯一的電影放映員。多多慢慢長大,他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琳娜,但現實的無奈讓他們無法在一起,多多要去參加兵役,艾琳娜要去讀大學,美好的初戀就這樣消失了,傷心的多多在艾費多的勸導下離開了小鎮,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再次回到家鄉,多多已經人過中年,這時的他已經是一名著名的電影導演,在家鄉的小鎮,等待了三十年的母親放下手中未織完的毛衣,蹣跚著跑過去擁抱兒子。
他再次邂逅昔日的戀人艾琳娜,才知道當年的艾費多為了讓多多去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對自己隱瞞了艾琳娜的消息。這時的小鎮電影已經被電視取代,連昔日美好的天堂電影院也要被改造成停車場,亦師亦友的艾費多也離開了人世,他留給了多多一份珍貴的禮物,一盤當年被剪掉的電影膠片,當初被刪去的接吻鏡頭都被接在一起,看到這些珍貴的鏡頭,多多彷彿理解了生命的一切。
簡單的倒敘結構,卻營造出一個溫馨而動人的氣氛。敘事節奏對普通觀眾而言有點拖,但情節發展的很快,期間的轉場很有鏡頭感,很有創意。音樂與攝影搭配的很棒,尤其是音樂,以弦樂和鋼琴搭配的主題旋律以不同變奏的形式貫穿整部影片,風格上竟然讓我覺得有點與久石讓的曲風相似。
電影的最後,曾經娛樂了萬家燈火的天堂電影院被時代所淘汰,在一陣炸葯聲中轟然倒塌。
在圍觀的人群里,有新一輩的年輕人,他們對電影院的印象只來自於長輩的故事,因此湊熱鬧似的在拆遷後的影院廢墟中嬉戲;
同時也有曾經的影院老闆、經理、保安、售貨小伙和在影院中度過許多或悲或喜時光的村民,他們早已滿頭白發,但天堂影院承載著許多他們過往的美好,物是人非的時代發展、回憶的崩塌,讓他們不勝唏噓。
在每個人的回憶里,總會有那麼幾座建築物,讓你不時想起曾經單純的笑容。「天堂電影院」是影片中一個物化的具體意象,它是每個人的童年,每個人的家鄉,每個人的初戀,是最後綿綿長長一直伴隨到死,滲透到了血液里靈魂里的記憶和感覺。
引文所述是多多為他與艾琳娜的戀情煩惱時艾費多對他講的故事。愛情觀是本片最引人辯論的原因之一,上面這個故事的結局到底是表達了士兵和公主什麼的心思呢?這是導演給場外觀眾對於愛情的一個開放性探討課題。
有的人為士兵感到可惜,他們認為等到100天公主肯定因感動而接受士兵。因為總會有一些人在愛情里就是願意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考驗那一份愛是否真心是否持久,或許他們是因為對愛不自信缺乏安全感,亦或許只是變態的想享受那種被愛被捧的滋味;
有的人認為公主並不愛士兵,立下這個承諾是想讓士兵知難而退。畢竟真愛士兵的話一定不會讓他等那麼久,愛一個人是捨不得他受苦的,他的一舉一動都將牽絆著你的心,夠愛就一定會放下驕傲去擁抱他;
有的人把愛情與承諾掛鉤。士兵等了99天,但他承諾的是100天,因此公主會讓士兵等待100天,不管愛不愛,既是考驗也是尊重。作為男人,最重要的是責任,自己的承諾都做不到何談責任,不管公主心意如何,她對愛自己的男人給與了充分的尊重;
有的人選擇理性分析。很多時候,在一段感情里人們總習慣強制性付出,自以為是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俯視別人,在付出了情感與精力卻得不到別人的回應時,或者說得不到你想要的回應時就「黯然離去」「自怨自艾」,完全忘了當初自己做出的承諾,這樣的愛一般都只是為了得到,有點狹義有點自私,因為沒有人規定你的付出就一定要有回報。
導演借多多之口向我們表達了他的看法,那就是士兵之所以離開是因為他害怕最後一天被公主拒絕,自己會心碎而死。經歷了刻骨的初戀但拿不到美好的結局,多多深知這種心碎的痛苦。
但在我看來,愛情永遠都是付出,只因對象而異,若二人相戀,互相付出的同時當然也會互相收獲。
所以我覺得士兵的離開,是他害怕公主只是因為他等了100天怕拒絕會令他心碎而死才去答應他,士兵不想讓自己心愛的人為難,所以他離開了,也希望這樣能讓公主永遠記住他。如果公主愛他,少這一天也不妨礙她以身相許,反之,如果公主不愛他,士兵也給了她一個台階。士兵要的是真愛,而不是憐憫。
很多時候,人真的很容易因為沒有得到而念念不忘,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有的時候並非多麼喜歡,只是未得到的那份執念弄人罷了。
同樣艾費多對多多戀情的自私干預也為許多人所詬病,有人覺得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事業、愛情與親情孰輕孰重人人自有判斷,不能隨便強加於人,所以十分反感艾費多的做法,他的干預分開了兩個真正相愛的人,使他們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也有人認可艾費多的做法,畢竟多多的戀情與理想始終都是沖突的,初戀永遠都美好,但很多時候也只是美好而已。
電影的一個精妙之處在於雖然它以多多和艾琳娜黯然分離的故事做結局,但卻沒有明確批判過每一個角色心中的愛情觀,只是單純的敘說他們各自對多多戀情這個矛盾所做的事而已。因此不同觀念的觀眾總能在影片中看到他們所認可的愛情的美好和遺憾,和而不同,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和思考。
影片中艾費多多次像父親般為多多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加長版電影長達3個小時,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三個小時裡面是有著明顯的分節的。這個分節處大概是在1小時05分處,多多第一次在火車站看見女主角艾琳娜,這是多多萌生愛情的開始。
從感情色彩來說,前半節可以定義為多多與艾費多的友情(盡管奧弗雷多與多多的友情貫穿了整部電影,但依舊有個主次之分),後半節則是重點描寫多多的愛情與成長。
影片最關鍵的鑰匙是艾費多去世後留給多多的那捲膠片,裡麵包含了艾費多擔任放映員時剪掉的所有「大尺度」片段和一些分離片段的集合,也是多多童年渴望擁有的東西。影片最後多多觀看那份膠片時的熱淚就涵蓋了他對艾費多完整的理解。
從整個故事來看,這些「大尺度」片段都是多多擔任放映師之前所放映的戲。那個時候,電影的放映是掌控在牧師的手上,所以電影的放映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與剪輯,吻戲以及情愛的場景在電影院裡面是看不到的。
直到後來,電影院起火,艾費多變瞎了,奇奇歐重開了電影院,並且聘用多多擔任放映師之後,人們便能夠看到吻戲甚至是更大尺度的戲。這里實際上也代表了新舊兩種觀念在社會發展中的交接與輪換。
多多是很喜歡看電影的,從他千方百計接近艾費多就可以看出來。在經過不懈的努力之後,他終於和艾費多成為了一對忘年交。
但其實從艾費多的角度來看,或許並沒有把失去父親的多多當成朋友,而更多是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徒弟、兒子或者學生。反正這些身份所帶來的感情都遠遠要比這個朋友的感情來得深刻。
因此艾費多把自己所有電影的知識都教給了多多,但是在多多表示有了放映員工作要休學的時候,艾費多勸阻了他。艾費多站在一個長者的角度,提出了一個有遠見的話題——這不是一個終身事業,這是第一次艾費多向多多灌輸人生觀。
到了後來,多多失戀了之後,退伍回到家鄉,艾費多對他說了上述引文的話,他干預了多多與艾琳娜的戀情,極力要求多多走出去,去尋找更加廣闊的天地,去做出更大的作為。在達到高成就之前不能回家鄉,不能前功盡棄,否則不讓多多進他家的門。
所以結合二人的角色刻畫,電影結尾的「吻戲」合集膠片,可以這么理解:
作為一個長者,一個喜愛多多的人,艾費多實在不願意看見多多屈居在這個小城市荒廢人生,因此在多多第一次想要因為當上了放映員休學的時候,他阻止了他。在多多失戀後茫然無措時,他又開導了他。艾費多對多多傾盡了心血,他教授了多多一切關於電影的知識,給了多多關於電影夢想的最初啟蒙,但是卻不想他只做一個碌碌無為的電影放映員。
最後給多多的這卷膠卷,實際上就是當年多多小時候想要得到又不能得到的東西,那就是夢想。或許小時候的多多不明白夢想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夢想,就正如小時候的他也不懂這些吻戲所能代表的含義一樣。艾費多啟迪了多多夢想的萌芽,又將這株萌芽扶正成為參天大樹。
因此當多多看到這段影片的時候,想到的既有自己小時候不能如願的遺憾,又想到而今自己達成所願的欣慰。他明白了艾費多的一片苦心,在外拼搏的這30年中,或許他不會想起這個老頭子,可是一旦停下來思考著前因後果,他不禁對艾費多充滿了深深的感激。他們兩個之間的感情沒有千言萬語,只有隱藏在這卷膠片中的他們兩人才懂的私語。
講完這部經典的電影,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
知乎上有個問題,問的是「有哪些瞬間讓你突然覺得電影真有用?」
其中一個回答是這么寫的:「生活真的很殘酷,我們總需要一些可以治癒和療傷的良葯,而電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毫無疑問,我熱愛電影。
Ⅳ 求一部法國的電影,好像是四個字的,只記得最後兩個字好像是天堂。講的是一個女主不知怎的喜歡上了男主
大概是什麼年代的?不知道是不是《逐愛天堂》
Ⅳ 一位天堂指引者來到人間,借用人類身體指引一位老者上天堂的電影 是一部歐美片 最後他愛上了被指引者的
是不是尼古拉斯凱齊的《天使之城》?
Ⅵ 一部喜劇電影 一個男人死後重生 變成了女人 必須有女人對他說 我愛你!他才能上天堂!這電影名字知道嗎
你可能講的是《東成西就》,裡面的梁家輝飾演的段王爺要有他的真心人對他說三聲「我愛你」才能上天做神仙,惡搞的是他的真心人是個男的,是張國榮演的!
Ⅶ 電影天堂,電影天堂劇情片,電影天堂動作片,電影天堂愛情片
在海韓帝國可以看的,更新的也很快,徽這個321524,在航空公司以及各機票售票處,未能在乘坐飛機後7日內領取行程單的旅客,可以在購票站補打行程單。2、購票後至飛機起飛後的30天內列印行程單服務有效。機場領取行程單的旅客,務必在起飛後30天內領取。3、飛機起飛後的30天以後申請列印行程單服務無效。超過30天無法列印行程單。這時需要聯系承運人(航空公司)或購票的銷售商協商解決。4、在指定的機場櫃台行程單領取,一般的航空公司都會在機場設置機行程單領取櫃台。5、如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咨詢機場工作人員,他們會給你詳細的解答。1、為保護您的合法權益,在網上預訂機票,須注意查看網站上是否具備工商局頒發的網上電子標識,電信主管部門頒發的ICP證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頒發的國際證書。2、正規的經營航空客運代理業務的旅行社或票務代理公司除需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1)具有'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頒發的IATA執照號碼。(2)具有民航局頒發的經營航空客運代理業務的許可。只有國內客票代理權的公司不可經營國際票務業務。(3)具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民航預訂終端系統。(4)具有經過民航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培訓合格的票務專業人員。RTHTHRTH3、為保證查到正確的票價,請詢價時告知准確的去程、回程日期,並要求書面確認報價。4、航空公司會不時推出促銷價格和有關信息,敬請經常留意'最新消息'欄目。5、為避免機位緊張時訂不到座位,最好盡可能提前將機位訂好。預訂機位是不收費的,屆時如決定不購票可通知訂票取消。
Ⅷ 經典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長篇影評
《天堂電影院》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菲利浦·諾瓦雷、薩瓦特利·卡西歐等主演的的劇情片,我為大家帶來幾篇《天堂電影院》 觀後感 供大家閱讀。下面是我為你們整理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更多「天堂電影院」的相關 文章 推薦【↓ ↓ ↓ 】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5篇長篇影評
《天堂電影院》5篇專業影評分析
老電影《天堂電影院》5篇影評分析
《天堂電影院》1000字大學生觀後感
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1
童年的多多和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員阿爾夫萊多有著命中註定的緣分,小多多對放映室充滿了好奇,阿爾夫萊多審片,剪切親吻片段,對光,舉手投足間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多多的人生。啟蒙的 教育 在小孩子的童年記憶里是很難泯滅的,天堂電影院在那個時代的鄉鎮是人們最熱忱的,最依靠的娛樂生活場所。他們瘋狂地聚集在電影院門前,電影從來不單單充當一個娛樂品,它還是人們的一個精神寄託,一種宣洩感情的媒介。在電影院里人們能夠嬉笑怒罵,能夠看到感人肺腑處痛苦流淚,暗自悲傷,看到滑稽無厘頭處,又會毫不忌諱地仰面大笑,人們看電影里的戲,戲里人又在看外面的世界。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童年的多多喜歡上了電影這個東西。
小多多用媽媽買給他東西的錢用作了看電影,提到媽媽,在影片我覺得她是一個其實是個平凡卻又悲情的人物,她苦苦守著丈夫歸來,卻盼來了死訊,這對一個為人母的女人來說是一個很打擊性的事。也反映了那個年代的給一些家庭帶來的災難和不幸。母親期望孩子乖乖的,因為她自己已經心力交瘁,但是得知自己的孩子跑去看電影,打他情理之中。這個時候阿爾夫萊多出現了,他用他的幽默和善良幫小多多避過一難。從小缺少父愛的小多多,是這個男人給了他啟蒙的教育,給了他機會能夠與自己喜歡的電影結緣。
影片中有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情節,當人們蜂擁在電影院門口爭吵著要看遲放的電影,就在這個時候,阿爾夫萊多將光聚到了窗外,影像照到了建築的牆上,人們詫異,不可思議,歡呼,亢奮。人們對著牆歡笑,電影的魅力就是這樣,不管它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它永遠是這么受青睞,那麼浪漫,阿爾夫萊多的此舉,填補了人們的空虛不滿,也讓小多多目睹了他的善良純粹的人性。但是有時候老天卻喜歡作弄人,一個凡人的善舉卻被無辜地釀造成一個災禍,火燒了膠卷,燒到了阿爾夫萊多,燒毀了天堂電影院,也燒了人們的精神寄託,小鎮沉默了,人們沉默了,大火燒了很多人的夢。直到天堂電影院的重生,人們又能夠但是有些人的命運就將從此改變,比如阿爾夫萊多。他瞎了眼卻沒有盲了心,他瞎了眼卻見證了薩爾瓦多的成長。影片中薩爾瓦多的感情很好萊塢式,那份懵懂的,青澀的,熱烈的,卻又糾結的。感情在薩爾瓦多的詮釋下變成了電影朦朧的的畫面,是巷口的守望,是放映間的邂逅,是滂沱雨中的熱吻。感情是個成長路上的烙印,等待,煎熬,失落,幸福,是必然,但是現實有時就像剪刀,殘忍地剪掉心裡剛剛茁壯的感情萌芽。我想中年的薩爾瓦多想到曾深愛的女孩,必須很心酸吧。空曠的廣場,嘴角的鬍渣,掉漆的行李箱,靜
謐的氣氛,灰白的色調,凝固了一般讓人心裡失落,導演這樣的安排讓人悵然若失,對時過境遷的唏噓不已。懷舊的印象貫穿了整個影片。
薩爾瓦多回來了,心中慘淡的阿爾夫萊多卻要他離開,阿爾夫萊多明白只有外面的世界適合他,鴻鵠之志不能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被抹殺掉,追求自己熱忱的,渴望的,就要定位在更高更廣的方向。他的成功與阿爾夫萊多的先見是不可分割的。阿爾夫萊多是前輩,是朋友,是導師,盡管他的人生並不是那麼地幸運,但是他用自己平凡的閱歷,平凡的說教改變著引導著薩爾瓦多的人生,就是這么簡簡單單,單純的,卻就是這樣平凡的人是影響自己一生的。
長大的薩爾瓦多沉浸在事業之中的時候,阿爾夫萊多也是欣慰的,而他自己的生活就像熄滅的蠟燭,失去了光輝被塵封在歲月的記憶中,他真的只是一種回憶。阿爾夫萊多悄然離開,連同天堂電影院一齊消失在塵埃中。禮葬上,薩爾瓦多回顧了當年那個有著自己深厚情意的天堂電影院,重拾多年的記憶,座椅上人們的歡笑,影屏上唐突的被掐掉的接吻場景痕跡,充滿神秘的獅子頭,放映間的戀人之吻,阿爾夫萊多的背影……眼前的一切都物是人非了,即使氣氛靜謐,但看的人心裡的那份懷舊感會一向涌現,變成一曲動人的輓歌。
天堂電影院,帶著阿爾夫萊多去了天堂,在那裡他能夠做他平凡的電影事業。電影的最後,是阿爾夫萊多留下的所有他以前剪切掉的吻戲,一個個吻,連貫地串在一齊,它們記載了多少電影的情濃,記載著死去的人的余溫,記載著青年阿爾夫萊多的心酸而熱烈的感情,記載著多年來人們的完美願景……記載了太多太多的回憶,我想只有經歷過的人會懂。
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2
那被放逐的夢――《天堂電影院》
三十年後,你會是什麼模樣你會躺在誰的身邊夢到的又是什麼樣的 故事 你會為誰哭泣為誰而歡欣誰將牽著那手,誰將親吻那唇,誰的耳朵聆聽你美妙的聲音,誰的眼睛注視著你的面龐
三十年後,功成名就的導演薩爾瓦迪維塔在睡夢中醒來,被告之阿爾弗雷多的死訊,默默地起來,看著一片黑暗。閉上眼睛,過往歲月的片段彷彿斑駁的影片飄忽而過,那初戀的女孩,那等待著的母親,那些熟悉的居民,那久不曾回去的故鄉小鎮,每個細節都那麼生動鮮活;驀然發覺,原先自己一向就在原地,從不曾離開過。
薩爾瓦迪維塔回到了故鄉的家中,等待了三十年的母親放下手中未織完的毛衣,蹣跚著跑過去擁抱兒子,慌亂中卻忘記把線頭放下,於是那毛衣任毛線拉扯,一圈圈縮小,歲月也隨著那毛線,倒流回三十年前。那時的薩爾瓦迪維塔還是那個小鎮上的多多,一個愛看電影的孩子。電影放映員阿爾弗雷多教會了多多放映電影,放映著那些被神甫刪去親吻鏡頭的感情故事,放映著那時小鎮上人們唯一的夢幻世界。然後多多戀愛了。
多多愛上了艾蓮娜,卻不敢向這位美麗的銀行家的女兒表白。他把心事向阿爾弗雷多傾訴,阿爾弗雷多給多多講了一個關於士兵和公主的故事:「一個士兵愛上了高貴的公主,最後有一天,士兵向公主表白。驕傲的公主說:假如你在我的窗下等待一百個日日夜夜,我便屬於你。士兵聽了便一日、二日、十日、二十日等下去。公主每晚往外看,無論雨雪風霜,他動也動,九十天過去,他變得完全蒼白、枯槁,淚水從臉上流下來,最後,在第九十九天晚上,軍人站起來,離去了!」
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阿爾弗雷多讓多多不要問為什麼,自己想,想明白了再告訴他。於是多多開始那個士兵一樣的等待,日復一日地站在艾蓮娜的窗下,等待著他的姑娘敞開窗戶。最後姑娘被多多的執著所感動。「大抵好物難長久,彩雲易散琉璃脆」,多多的初戀遭到了艾蓮娜父母的反對,最終兩人斷開了。
應對著大海,眼睛失明的阿爾弗雷多對失戀後鬱郁寡歡的多多說:「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幸福的星辰。天天待在這個小鎮上,會以為那裡就是世界的中心,你會相信事物永遠不會改變,會變得比我更盲目。然後你離開,一年、兩年,當你回來時,一切都改變了。你與這土地的聯系已斷,你要找的已不在了,原先屬於你的也不復存在。」也許這也正是那個士兵和公主的故事好處之所在。
第一次遇到這部片子,是一個放學後的下午,那時我還是個高中生,趁著父母還未回家,偷偷地打開電視機,立刻被電視里這不知名字的電影吸引,看到一半,卻聽見父母的腳步聲,只好匆匆關上電視。沒有開頭和結尾,這部片子像迷一樣繚繞在我的腦海里,年少的我以為士兵之所以離開,是因為尊嚴。很久以後,我才明白,在愛面前,尊嚴是一個吊詭的字眼。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偶然的一次機會,讓我再次遇到這部當時不知名字的片子,再一次聆聽了那個故事。是的,此刻我能夠說我明白它的好處了。
愛不是佔有,愛是一種夢,一種能夠永恆的夢。人生是那樣的艱難,而愛是那樣脆弱,當你佔有它,那麼難保那愛會慢慢腐壞,破碎。我曾眼見了那麼多感情的聚合離散,眼見了現實是如何把愛慢慢剝離、扼殺,最後變成了隱瞞和怨恨,我懷疑這世上真有那麼幸運的一對,能夠一樣的堅強和執著,來保護他們的感情。那麼把愛埋藏在心裡,成為那一生追逐的夢,在愛還在盛開的時候,像那士兵一樣轉身,離開。那麼經過歲月的磨礪,濾去那些平淡無奇和讓人厭惡的,在人生的最後留下一個驚心動魄的感情記憶。就像《卧虎藏龍》里李慕白說的:「當你握緊拳頭,你什麼都得不到;當你松開,你得到全世界。」正因為如此,我們也該能理解,為何阿爾弗雷多要對艾蓮娜撒謊,扼斷那段感情最後一絲期望。
於是年少的多多離開家鄉,帶著愛之夢一齊被放逐。「別回來,不要想念我們,不要為鄉愁所牽絆。假如你真回來,不要來見我。不論你將來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敬業樂業,就像當年還是小鬼頭時,一心一意愛護放映室那樣。」光陰彈指,剎那芳華,三十年後的多多雙鬢斑白,聲名顯赫,他身邊不乏女人,卻一向不曾結婚。多多的母親說:「每次都有不同的女人接我的電話,但是我聽得出,那裡沒有愛。」是的,沒有愛,三十年的放逐,用孤寂來保護心底的夢。多多再回到當初的小鎮,除了年邁的母親和破敗的天堂電影院,再也沒有熟悉的東西。原先只有自己一向留在原地,原先只有自己從未曾離開。
多多在即將被拆毀的天堂電影院里徘徊,撫摩著每一件黯淡卻熟悉的器物,以前那裡盛滿了他年輕的快樂和關於她的記憶。是的,曾在那裡擁抱她;是的,曾在那裡親吻她;是的,曾在那裡與她做愛。多多獨自看著阿爾弗雷多送給他的禮物,那是以前被神甫搖著鈴鐺要求刪去的親吻片段。看著銀幕上那以前的人物在老舊斑駁的影片里纏綿繾綣,深情擁吻,多多最後微笑著流出眼淚。最後片子里出現了當年多多拍下的艾蓮娜的影像,那樣美麗,那樣幸福,一點都不曾老去,就彷彿是夢一樣。
據說這部電影有兩個不同的結尾,其中一個是多多最後見到了昔日的愛人,依然美麗,擁抱著化解了一切誤會和遺憾。但是,三十年過去了,你要找的已不在了,原先屬於你的也不復存在,又有什麼可見的呢。「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執 手相 看,也必是無語凝噎。以前握過的紅酥手早已老朽粗糙,那皓齒紅唇,那善睞明眸、如黛娥眉,早已不復舊觀,而以前熾熱愛戀的心也早已屬於他人,屬於她的孩子和家庭了,罷了罷了,相見真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於是我還是愛著另一個結局,在當年等待的窗下,多多撥通了艾蓮娜的電話,卻激動著說不出話來,第二次才開口問候。「我們都老了,還是不見的好。」三十年後的艾蓮娜如此說。《情人》的最後,在多少個歲月之後,女主角的情人來到巴黎,撥通她的電話,告訴她只是想聽聽她的聲音,他說他和從前一樣,仍然愛著她,說他永遠無法扯斷對她的愛,他將至死愛著她。
天堂電影院最終被拆毀了,所有關於年輕時代的一切聯系都已經消亡,那小鎮,那天堂電影院,那初戀的愛人,都成了一個夢,一個畢生放逐的夢。阿爾弗雷多用那樣決絕的辦法,抽離了現實的愛,把它變成了多多的一個夢,讓多多成為一個追逐著夢的人。用三十年的孤寂,換來功成名就,換來心底的那份愛的永恆。
但是,換做是我,我依然貪心地期望著能遇到那一樣堅強和勇敢的情侶,來一齊保衛現實中的感情;三十年的放逐,三十年的孤寂,永恆的虛幻之愛和功成名就,於我寧可換取剎那的耳鬢廝摩,平平淡淡地在小鎮當著電影放映員,和心愛的女子一齊生活。就算是多多,也是如此想的吧。
「這討人厭的夏天何時才能結束,在電影里它早已結束了。」多多不明白電影和人生不同,人生的炎夏要更漫長酷熱。「人生不是電影,人生比電影苦多了!」現實是苦難而乏味的,寄寓我們夢想的天堂電影院終將坍塌,我們不能在現實里實現那些夢,就只能帶著夢放逐,漂泊在這個荒謬和苦難的世界裡。這個世界是虛妄的,真實的惟有陪伴著我們放逐的心底的夢。
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3
在靜靜的放映廳里,我看著《天堂電影院》,淚在不知不覺中落了下來。 三十年算不算太久,我不知道,但這樣的等待讓我動容,我本來是准備笑著看完整場電影的,卻在退場時淚流滿面。
或許,每個人都會害怕等待的落空,就像《天堂電影院》里的老放映師艾弗達講的那個故事一樣,一位發誓用100天的等待來換回一位公主的愛情的男子卻在等待後的第99夜悄然離去,"因為他害怕當第100天來臨時,聽到的是公主拒絕的聲音。"他害怕接受這樣的結局,所以他選擇了離去。與其讓希望徹底破滅,還不如讓自己存有一絲幻想。
與艾弗達講的故事中的男子相反,影片中的主人公多多從來也沒有放棄過等待與追求,他一直在積極地等待和追求著屬於自己的愛情,無論是最初的相遇還是錯失後的苦苦尋找……即使是三十年的久別。
三十年後,已成了著名導演的多多,重返家鄉見到容貌酷似艾琳娜的女孩子時,那難以言述的詫異、激動和心痛洶涌而至,出現在眼前的彷彿三十年前攝影機中的艾琳娜的形象。酒杯自手間遽然而落,一地晶瑩的碎片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終於見面了,在寧靜的海邊,艾琳娜彷彿有所預知般地來到了多多的面前,他們在汽車里寂寞地相擁。"你還是那麼漂亮。"多多說。這忽然讓我想起了葉芝最著名的一首詩《當你年老的時候》中的兩句"多少人愛你年輕歡暢時的容顏,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臉上蒼老了的痛苦的縐紋,愛你那朝聖者般純潔明凈的靈魂。"我想這才是世間真正的愛情,超越了時間的遙遙無期,超越了空間的層層阻隔,也超越了生命的無常和冷漠,這是一種任何歲月、任何破壞、也無法抹去的永恆的印記。
影片的結尾是一盤在多多童年時禁放的鏡頭剪輯的放映帶,當一個個快樂或悲傷或感懷或調侃或憂郁或深情的接吻鏡頭在屏幕上紛至沓來時,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已經放過了的情節:我想起了小時候好奇地爭著要被剪鏡頭膠片的多多,我想起了初遇時那拿著攝像機拍著艾琳娜一顰一笑的多多,我想起了單戀時在雨中苦苦等待著艾琳娜能打開窗子給他一個微笑的多多,我想起了熱戀時看到艾琳娜在大雨滂沱中趕到他身邊時興奮的多多,我想起了因找不到艾琳娜而在艾琳娜家門口狂呼著艾琳娜名字的多多,我想起了悲喜交加時酒杯自手間滑落的多多,我想起了重逢時再次凝視艾琳娜說"你還是那麼漂亮"的多多--我終於理解了片末在只為他一個人放映影片的影院里哭泣的多多。
《天堂電影院》講述的不僅僅是電影發展的歷史,也不僅僅是多多的情感歷程,它要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成長。從天真無邪走向浪漫理想,再歷經理想實現或者破滅,從童年走向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從離開家人到重返故鄉,我們都在漂泊中尋找停靠,停靠過後又開始漂泊。有希望的產生,也有希望被打破,不變的只是這簡單、反復的循環。
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4
年輕是一種資本,而懷舊只屬於老年人。
當一個世界坍塌的時候,你總會看到一些人在哭,而另一些人的臉上,掛著笑。那笑的,總是年輕人,因為他們向前看著,舊世界的毀滅,意味著新世界的誕生。
不知道為什麼,看完《天堂電影院》,腦海里最深的畫面,竟是當電影院倒塌時,那一張張年輕人的笑臉,那轟然的掌聲彌漫在硝煙四起的小鎮,伴隨的,是年老的人們的嘆息。
天堂屬於懷舊者,因為那是過去一種朴實而純真的理想。過去猶如夢境,因此它才美麗。時間會美化一切殘忍的東西,給痛苦戴上朦朧的面紗。
年老的艾佛特對年輕的沙維圖說:「你如此年輕,世界是你的。而我老了。我不要再聽你說話,我要聽別人談論你。 」如此誠摯的一片心,隱藏的,卻全是對未來的憧憬。只有年輕才是永遠向前看的,在綿延的時間之流中,是對信仰的一點樂觀和希冀。
於是沙維圖走了,帶著失落的愛情和一顆受傷的心,從此不再回來。
如果沒有對永恆的期待,那麼愛情只是過眼煙雲的一場夢幻,可是,留下那一點期待,人生從此就背負上如此沉重的十字架。
不朽的十字架,沙維圖怎麼可能不明白?電影中一晃眼的三十年,在現實中卻是真真切切的三十個三百六十五天。剪輯去了平庸、瑣碎、現實的細節,於是,三十年前的過往成為如此美好的一段故事。
可惜的是,那隻是故事而已。
孩子們總是喜歡童話,他們沒有過去,無暇回憶那並不豐富的人生,他們期待著聽到「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樣的結局。年少的時候,是決不會去想,其實那結局僅僅是一個開始,而真正的結局,是書寫背後的無盡瑣碎和煩惱。
國王也有可能某天戰死沙場,留下寡居的皇後獨守空房。他們的孩子可能是痴呆,王宮花園的某個角落,愛情正在腐爛變質。有一天,當所有人都老了,只有布滿皺紋的眼角還閃爍一點清澈的餘光,也許只有這時候,才是書正結局的時候。
可是大家都不愛聽這樣的故事,年輕的人們,樂意見證新世界的誕生,卻不願去緬懷那個曾經充滿著快樂的舊世界。當我們去緬懷的時候,或許,我們的心已經老了。
我想我就是這樣。
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5
看完這部片子以後感覺有太多的話要說,然而卻一齊涌在心裡,纏在一塊,不知先說哪個好。
天堂,對於人們來講是一個什麼概念哪?是一種極致的境界,是每個人都想要去的地方,然而片子卻巧妙的營造出了這樣一個天堂,一個專門看電影的天堂,在那個年代,我想他們唯一的娛樂和最大的快樂就是來自那個小小的破舊的電影院吧,在那時那地,它就是人們的天堂。
片中有兩條感情線,多多與愛弗特,多多和艾琳娜,到此刻我也說不出哪條線才是片中的主要線索,或許兩個都是吧。
多多與愛弗特
多多的父親在戰爭中犧牲了,多多年輕的媽媽不得不帶著多多和多多的妹妹艱難度日,小多多聰明可愛,對電影和那個叫做天堂的電影院充滿了興趣,盡管多多媽媽並不支持他,甚至是相當地反對他,可多多依舊一有時間就鑽進電影院,多多並不只是為了看電影,他更大的興趣在於電影的製作過程。天堂電影院放電影的愛弗特並不是一個十分和藹的人,甚至是有些粗魯,雖然他很喜歡多多,但是在多多媽媽的警告下,他並不讓多多接近他。即使是這樣,多多也能很簡單地掌握放電影的技巧,一次偶然的機會,多多在考試中想要挾,於是,愛弗特便開始了多多的電影之路。
他們之間的感情就好像父子一樣,愛弗特教多多放電影,而在一次意外的大火里,小多多也冒著生命危險奮力救出了愛弗特。多多長大了以後,正是愛弗特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才使多多有機會出去闖盪,成就了自己的大事業。然而,對於愛弗特的這個做法,我並不十分贊成。沒錯,多多在事業方面確實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這些年他並不快樂,他生活在許多女人之間,然而,那裡並沒有他所愛的人。人這一生,事業雖然無比重要,可快樂卻是人生最終和一向所要追求的。愛弗特死了,多多回來看望,愛弗特的太太說,從多多走後,愛弗特總是叨念著多多,可卻從不肯提過讓多多回來,即使是在他生命垂危時,他仍然期望多多以事業為主,他如此愛多多,卻都不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讓多多分心來看他,他對多多的愛,他的用心良苦,不只是多多,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再責怪他當時的那個善意的謊言的。
多多和艾琳娜
一段孽緣,一段美麗的孽緣。多多與艾琳娜相識,相愛,卻沒能相守一生,這未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他們是經歷了很多坎坷的,然而最後卻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竟然都各自帶著對對方的誤解度過了30年,最後,在人到花甲的時候才解除了誤會。在多多事業有成再次回到家鄉的時候,看見了那個酷似艾琳娜的女孩,手中的酒杯掉在了地上,這就證明了多多對艾琳娜的愛並沒有因為時間而淡化;再說艾琳娜,她在電話中拒絕了多多,可卻能在第一時間在海邊找到多多,兩個人的默契依舊如故,他們都還深愛著對方,然而,一夜的溫馨過後,一切卻又都恢復了正常。這個故事很容易讓我想起了《半生緣》的結局,男女主人公同樣是多年以後重新相遇,短暫重逢,最後各自回到了倫理的軌道上,各自過各自的生活。
世界真的不很大,艾琳娜的另一半竟然是多多的小學同學,一個5乘以5得 聖誕節 的傢伙,但是不管是個怎樣的傢伙,艾琳娜已經有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不管自己有多愛多多,卻只能跟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過完剩餘的人生。其實,這樣的結局也許就是最好的結局了,此刻不是有句很時髦的話嗎?「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以前擁有」,是呀,他們擁有過,他們有太多的回憶供他們去細細品位,他們之間已經沒有隔閡,他們完成了年輕時候為完成的夢想,這對他們來講就足夠了。
那個故事
愛弗特給多多講的那個故事留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一個士兵,愛上了一個公主,這兩個身份就足以說明了這段姻緣並不是一段快樂簡單的緣分。士兵發誓,要在城樓底下守候公主100天,如果100天公主還沒有出現,那麼他就放下就段感情,士兵果然這樣做了,他歷盡了千辛萬苦,風雨無阻,然而,就在第99天的時候,他放下了。()多多問愛弗特,愛弗特沒有回答。我也沒有很明白,我猜的是,99天,士兵為公主這樣地吃苦受罪,可公主卻無動於衷,這樣的感情,即使到手了又能怎樣?然而,似乎我這個想法太自私了。最後,多多明白了,因為士兵害怕當第100天來臨時,聽到的卻是公主拒絕的聲音,他害怕承受這樣一個結果,所以他選取了離去,他寧願讓自己對這段感情充滿了幻想,而不是絕望。因此,在多多同樣守候在艾琳娜窗前的最後,多多也選取了離去,只是同士兵命運不同,艾琳娜實現了多多的願望。
最感動的情節
本片中感動的情節實在是數不勝數,然而最另我感動的是多多和艾琳娜在海邊的重新相遇,他們彼此看著對方的眼神,在誤會並未解除時,卻不能從他們的眼神中讀出絲毫怨恨,有的只是對彼此的想念,應對已經人老珠黃的艾琳娜,多多說:「你還是那麼漂亮。」除了因為他們之間偉大的愛,沒有其他任何理由。
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愛弗特對多多說,「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一句話道出了現代人的心聲,生活,確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人生有太多的無奈,生離死別,愛與不愛,走與不走,分與不分,太多的抉擇,人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了要奔波一生。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人出門旅行,一開始他只帶了一個包袱,之後,沿路上,他又撿起了很多包袱,越來越重,可包袱還在不停地增加著,人沒有任何辦法,他只能背著,因為如果一旦他扔下了,那麼在前方的道路中需要這些包袱的時候就措手不及了。這就像人生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職責越來越重,但是,你不能扔下它們,因為它們是你的牽掛,沒有了這些牽掛,你的人生也就沒有好處了。生活就是這樣的,充滿了矛盾,只有妥善地條理好了,才能過上充滿好處充滿快樂的人生。
經典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長篇影評相關文章:
★ 經典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5篇長篇影評
★ 經典老電影《天堂電影院》5篇影評分析
★ 《天堂電影院》5篇專業影評分析
★ 《天堂電影院》1000字大學生5篇觀後感
★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七年級作文
★ 老電影《天堂電影院》大二寫1000字觀後感作文
★ 影評《天堂電影院》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 《天堂電影院》300字學生觀後感
★ 《囧媽》觀後感最新影評10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