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電影網是瘋了么
發布時間: 2023-02-28 09:04:50
⑴ 電影《商海通牒》暗指哪家公司
影片發生金融危機風暴之眼紐約的某家投資銀行總部,從規模和所經營的業務上來看,基本上是五大投行之一無疑。好友有說是高盛或是雷曼,從規模和後來的結局上看,雷曼更說得通;但從行事的風格上看,無疑更似高盛。
做的事情很簡單,投行們從商業銀行和住房抵押借款人那裡買來大量的住房貸款,然後打包,做成所謂的MBS(Mortgaged-backed securities),然後再賣給投資者,賺取利潤。借貸者轉手了風險,於是更大膽的開閘放貸,投行只一個轉手便回報豐厚,於是更激進的購買貸款,評級機構樂於根據理論上的模型來給出評級,而投資者則能坐享比國債高得多的AAA級投資回報。這種商業模式在21世紀的前七年裡做的風聲水起,各大投行賺的盆滿缽滿。借貸雙方的勇敢加之格林斯潘時代的低利率,推動住房市場的欣欣向榮並得以撐起互聯網泡沫後的美國經濟蓬勃發展,以至於整個世界都在驚呼「金融煉金術」的神奇魔力。
但,也許泡沫太美麗,美麗的讓所有人都忘記了自己大學一年級金融基礎課上就學過的道理:回報總是伴隨著相應風險。這意味著,沒有人可以不承擔任何額外的風險就賺取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回報,哪怕這種產品從數學模型上看起來再巧奪天工無懈可擊。這也意味著,當你看到和美國國債一樣AAA評級收益卻高得多的MBS和CDO充斥在市場時,你就該本能的意識到:音樂就快要停了。
跟十多年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大崩盤的類似,總是在行將高潮之際,忽然有人大叫一聲:「我操,模型錯了。」
然後就是你看到的這樣。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