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山谷電影完整版
1. 電影 血性山谷 的插曲是什麼
是<紅旗頌>.
《紅旗頌》是中國作曲家呂其明於1965年創作的一首管弦樂序曲。在1965年第六屆「上海之春」開幕式上,由上海交響樂團、上海電影樂團、上海管弦樂團聯合首演,取得了成功。《紅旗頌》採用單主題貫穿發展的三部結構,樂曲開始是引子,嘹亮的小號奏出以國歌為素材的號角音調,描寫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雄偉庄嚴的天安門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動人情景。
連接部,雙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描寫經過斗爭洗禮的人們仰望紅旗,心潮澎湃的情懷,傳達出人民對紅旗至深的情與愛。樂曲逐步發展,轉向樂器交替的二聲部模仿,連續的三連音音型使節奏富於動力,將樂曲抬上一個小的高潮。
號角又響了,中間部分的頌歌主題變成了鏗鏘有力的進行曲,人群如潮,紅旗似海,彷彿看到了中國人民在紅旗指引下,自強不息,戰斗不止的雄壯步伐以及高舉紅旗奮勇前進的豪邁氣概。
第三部分是主題再現部分,氣勢磅礴的樂曲表現億萬人民在這歷史性時刻,盡情歌頌的情緒。尾聲的號角雄偉嘹亮,形成強勁有力的最高潮,樂曲氣壯山河。
http://bbs.hedong.cn/dispbbs.asp?BoardID=52&ID=7382&replyID=&skin=1
2. 《血性山谷》觀後感10篇
《血性山谷》觀後感
三(3)班 周金濤
今天我們觀看了電影《血性山谷》,這裡面說的是日本鬼子和中國軍隊的故事。
當時,日本鬼子的武器非常精製,而我們的武器比日本鬼子的武器差了幾百倍,日本鬼子用飛機炮來攻擊我們,而我們只能用座機炮、機關槍來反擊。但我們解放軍為了保衛祖國,保為老百姓的生命,他們個個不怕犧牲,英勇作戰,發出的每一顆子彈都讓日本鬼子提心吊膽,最後日本鬼子是夾著尾巴逃跑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勝利。
3. 電影 血性山谷的介紹,及觀後感一篇
4. 高分尋找一部抗日電影,找到分封頂,含淚跪求!
血性山谷
http://ke..com/view/1169072.htm
5. 求《血性山谷》影評
回首六十多年前那段戰爭歲月,硝煙袞袞,戰火紛飛。但是《血性山谷》所展現出的風格異於其它以戰爭為題材的的電影,我就以一個業余影評人的身份發表一下拙見吧!
影片故事選在戰爭時期,這似乎已成為穩保票房的殺手鐧,馮小剛的《集結號》就是個例子。雖然這部片子並沒有那麼大的規模和逼真的現場道具,但影片背景所選場景就下足了功夫。
當觀眾在為八路軍戰士擺脫日本騎兵追擊揪心時,演員們沿著"彎套彎"的山谷中奔跑,就把故事情節和觀眾的心情結合在一起,彎繞的越多,觀眾就越替劇中人物著急,自然也吸引了觀眾,使觀眾在故事結束時,有一種如同親身體驗過戰爭的感覺。
劇中的老漢,耿直,淳樸,善良。他為八路分隊的護送任務完成起到了關鍵作用。老漢一開始則是優柔寡斷,斤斤計較的小農形象。但當他經歷了戰斗,目睹被殘忍殺害的平民時,他做出了老爺們在那時應該作出的選擇,放下了包袱,鐵定心思幫小分隊完成任務。影片也正是想通過這種轉變,告訴觀眾這部影片的積極意義所在。
影片不乏激烈的戰斗場面,在此我不想多說,因為,戰斗場面是戰爭片質量過硬的保障。我想說說它與普通戰爭電影的不同之處。
小戰士為追尋隊伍不慎跌入深坑,鏡頭努力的捕捉戰士絕望的神情,他開始奮力的攀登,此時,背景的交響樂與隆隆炮聲交織在一起。戰士絕望的眼神,音樂,炮聲,觀眾的共鳴。他一改其它戰爭電影太過膚淺的想像,鮮活的展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讓觀眾向更深一層次去理解、思考、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背景音樂,總是在故事所抖的包袱即將達到高潮的時候響起,讓觀眾內心有一種為劇中人物感動的暗流在撞擊,尤其是即將結束時,一隊人馬消失在荒原與天空的地方,音樂響起,絕對的感動和一種未名的感覺在心頭回盪,這也是背景音樂起到的效果。
片中還有許多地方令人眼前一亮,如劇中人物的方言、手持攝影的真實感和老漢的幽默。但篇幅有限,筆者不在多提。只希望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能用心去感受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用心去體會在那個年代發生的那些故事。
6. 電影血性山谷老魏可有此人
抗日戰爭中很多高級領導人到延安參加黨的七大,其中著名的有劉少奇彭德懷等人
7. 電影血性山谷中老魏的原型是誰
怎麼感覺像朱總司令
8. 電影《血性山谷》拍攝地在哪裡
《血性山谷》的拍攝地點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同心鄉。
電影內容就不多說啦,網路上自己找,標準的抗戰主旋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