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心路觀後感
❶ 寫一篇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光明與聲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師的幫助關愛下,在親朋好友的成全中,海倫克服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她始終致力於殘疾人事業,四處募捐用以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環境,並為他們創造受教育的機會。她曾周遊世界各地,為殘疾人加油鼓勁。最終成為一名傑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
她的世界只有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
但她卻頑強地認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人們。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跡。
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生活中度過,到為生活而奔忙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體驗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與善良。
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勇敢寓於靈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強壯的軀體。」這正是對海倫的真實寫照。海倫憑著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有著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但自身缺乏毅力。因此,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啟示是:
一、要正確地對待困難,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不要害怕退縮,而要想方設法地將困難克服,戰勝困難的過程也正是自己進步的過程。
二、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說過:「什麼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應做的事每天都堅持做。什麼是不簡單?不簡單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是啊,如果能按上面說的去做確實是十分難。做一件事、堅持一天很容易,堅持二天也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卻很難。因為這不僅需要恆心,還需要堅韌不撥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這不僅要上述的兩點,還要有做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如果我們能辦到這兩點,就能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得到進步,得到提高。
三、要有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海倫在巨大的打擊以及困難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❷ 觀看遠程教育心路觀後感
[數學教學視頻觀後感]四月二十五日下午,我們學校全體教師集中五樓會議室進行了業務學習——觀看專家報告視頻,數學教學視頻觀後感.看了視頻後,感觸頗深!感受了特級教師們的心路歷程,感受了他們課堂的激情,領略了他們演講的精彩……李秀偉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錄像中的李老師,從頭到尾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他抑揚頓挫的語調、生動活潑的內容、博大精深的思想.在感受李老師激情與思想的真情告白中,我相信所有觀看錄像老師的眼睛都放射出了光芒,所有的心靈都已被她陶醉.教師成長固然有賴於好的環境,但更重要的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作為.只要你務實肯干,積極向上,開拓創新,就會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長點,並以自己的成長而影響周圍.從這個意義上說,誰來給教師良好的成長環境——是教師自己!她教會了我們,如果要發展自己,就必須:用韌勁去學習——多讀書,多上網,可以再去大學深造等等,並且記錄好學習筆記.用闖勁去實踐——多請領導專家聽課、評課,自己錄音來審查,多創造機會上公開課來提高自己,多參加比賽來證明自己.用恆勁去積累——經驗就是財富,我們要在教育中記錄教育心得,在網上要多收集交流心得,特別要整理提升心得.課堂觀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得聽評課活動,聽完周衛老師的報告,我首先想到的是反思自己的聽評課的現狀和水平,自己的聽評課能力確實存在很大的不足:第一:在聽別人的課的時候會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有時候是為了聽課這項任務而去聽課,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沒有什麼准備,第二:聽課的時候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聽,對要從執教教師身上學習到什麼沒有什麼整體計劃,第三:沒有考慮到聽完課以後有沒有什麼需要借鑒並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第四:寫聽課記錄時只是隨意記錄在聽課時的感受,比如某個環節創意較好,某個評價語比較有針對性,某個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等等一些零散不系統的感想,不能從某個視角很好地把握整節課的效果,第五:評課的時候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評課,像周老師所說得那樣評課時套話多,隨意性較強,因此,對於聽評課這一業務活動我一直是比較抵觸和懼怕的,不知怎樣去做,不知怎樣做才算好,聽了周老師的報告,似乎有了一點感悟.周老師展示了自己的一次課堂觀察的紀錄,重點選擇了課堂提問這一觀察點,總結並分析了某堂課上老師提問的問題類型,從這三類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思考,如主幹問題是是能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的,緊密貼近教學主題,承載教學目標的核心問題,一般問題是著眼於目標達成而產生的過渡性、鋪墊性、鞏固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得當處理往往會增強學生們思維的連續性和整體感,相關問題是指與學習研究的內容無關,是確保課堂合理、有序推進的問題,大多為組織性和鼓動性語言,觀後感《數學教學視頻觀後感》.並且對所提問題的數量進行了記錄分析,即對這些問題的價值所在進行了肯定,指出了這些問題設計巧妙,處理得當,教學效率高,值得我們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同時也對這些問題的提出形式提出質疑,比如如果這些問題換做是引導學生提出來的,會更加完美.雷老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與評價給了我很多啟發,年輕教師經驗不足,有時會過於注重課堂活動的游戲性,而忽視了學生能在活動中學到什麼.一、活動設計要從目標出發任何活動都應該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而設計的.如果採用的教學活動脫離了教學內容,偏離了教學目標,那麼再好的活動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只會是毫無意義.因此,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活動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的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二、活動設計要貼近生活新課標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並應積極促進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因此,教師應設計盡量與學生實際生活相仿的活動,以撞擊出學生靈感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創新能力得到發展.真正做到讓學生在活中學,在學中用.三、活動設計要活而有序一堂課中,從教學目標和任務出發教師設計的活動一般不止一個.那麼如何合理安排這些活動,能使其更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呢?我們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有序性,所以課堂活動要做到連貫緊湊,循序漸進.一般來說,應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理解到運用的原則,而不能讓學生一下子到達很高的台階,這樣會讓他們覺得學習跟吃力,從而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當然,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還應考慮到活動的實踐性、交際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種因素.因此,教師要在遵循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及特點前提下,依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趙德成老師在《有效教學與考試評價》中講到:評價教學是否有效是看學生學會了多少,而不是看教師講了多少.實際教學中我們應努力讓教學更有價值、讓教學更有效果、讓教學更有效率、讓教學更有魅力. 我們過去的數學課堂教學較多的是關注教師傳遞知識的藝術,往往忽視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感受.《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真正主體,我們的課堂教學應有利於學生知識、ai能力、態度及情感的和諧發展.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而不是讓學生為自己完成老師規定的教學任務服務,更不是教師教學中的道具.李光傑老師在《備課組建設中的困惑與思考》中講到教研組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層組織,是教學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學校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的基本組織單位,而學科備課組是學校教研組下設的教研組織,是落實校本研究中同伴互助的直接活動組織,學校的教學研究活動、教學質量,與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工作質量有相當密切的關系.當前絕大部分學校實行年級組管理模式,而備課組建設是年級組建設與教研組建設的最佳結合點,是學校教學管理、實現教學目標、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手段.1.新的學生觀的形成要充分地與學生對話,了解學生學習的基本狀態,在教學設計中合理調動生成性資源.過去我們也提出所謂的備學生,但是更多地只是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情感態度等生活世界的層面,把作為生活世界的人的學生忽略了.因此我們的新的學生觀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生是獨特的個體,他們也是具有生命意識的人、具有發展潛能獨立個性的人,是學習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主體,學生是具有體驗性的鮮活的主體,而不是被動接受的對象.以學生為本就是要把每一個學生看成不同的主體,讓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個性、興趣都得到尊重,使學生獲得個性發展的主動權.2.課程資源的整合確立課程資源的整合意識,是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轉變教學方式的重要前提.作為課程的開發者,教師應通過開發教材以外的課程資源,為課程價值的實現和學生的發展提供可能的平台.學習應該是人作為存在的一種深層的精神需要.正如李老師所言,在今天這樣一個由效率和技術主宰的時代,古典的心情,心情的修養,精神的價值,人文的關懷,漸漸地變得陌生與遙遠.學習也就在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主導下成為了外在的包裝、利益的算計、輕巧的復制……當我們能以古典的心情對待學習時,春日的鮮花、夏日的小溪、秋日的明月、冬日的殘陽,都將以更為美好的風姿走進我們日臻完滿的生活.是的,在這個終身教育的時代中,教師首先應該是終身學習的人,然後才能為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榜樣.
❸ 快!!!!!!!!!!!!!!300字讀後感或觀後感或自己身邊的人和事30篇
最近有幸讀到了作家巴金先生所著:<<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家>>,這是他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所發表的作品,充分的體現出十九世紀中國舊式家庭的生活情境,那時的家庭處於封建及半封建時期,社會上各種啟蒙思想及新事物層出不窮,自然會與舊的封建生活發生最本質的沖突. 主人公覺民與覺慧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舊式的封建家庭中,祖父是一家之長,擁有無上的權力;不客氣的說是把握著全家的生殺大權,這在上世紀的三十年代中是很普遍的,而子女則失去了自由並論為這種舊式禮教的犧牲品,主人公覺慧的大哥覺新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他對自己的祖父言聽即從,被覺慧稱為」無抵抗主義」;但最終當自己兩個最愛的女人梅與瑞珏離開人世時他才後悔,這不能不說是他的悲劇,更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書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個女性,鳴鳳\梅\與瑞珏,她們雖然性格不同但結果卻驚人的相似,鳴鳳愛上覺慧但被覺慧的祖父嫁給當地最大的鄉紳做小,她死而不從最終跳湖自盡,更將對覺慧的愛化為永恆;也使覺慧痛心不已,最終將鳴鳳永遠的存放在心中.而梅是覺新雖然相愛但並未在一起的女性,覺新當時由於軟弱而未與梅結婚,當再次相見時兩個人心中依然存在對對方的在意,但只在梅離開時覺新才完全爆發出來.瑞珏是覺新的合法妻子,當她要生第二個孩子時正好是覺新祖父去世,按照當時的風俗她不能在家生產;這對於她一個孕婦來說意味著要冒極大的風險,覺新本可以極力反對的,但他又一次的軟弱使自己的妻子在缺少必要醫療條件的環境下離開.三個女性雖然性格不同,但都被舊禮教帶走了生命. 然而覺民和琴則代表著希望,覺民為保護琴而離家出走,公然反對祖父的」父母之命」;然而這也保護了琴的安全,最終由於覺民和琴的勇敢改變了命運.而祖父在將要離開人間時似乎也明白了些什麼,含淚與兒女告別.覺慧最終離開了這個家,代表放棄舊的生活方式而找到了重生. 這部名著在某種程度上與呼嘯山莊類似,都深層次的分析了人性的弱點和人性的光輝,並且肯定了人由惡轉變為善的可能性,這也是這本小說真正打動人的地方,書中記敘的舊禮教及生活方式早已被歷史深封,但留給我們的則是前人的經歷及心路歷程.他們的堅持和忠誠也是現代人少有的,值得我們反思和學習
❹ 電影《我想有一個幸福的家》觀後感
摘要 《我想有個幸福的家》是一部反映毒品危險的電影,看完這部電影,我深受影響,不由得感嘆毒品的可怕與危害。
❺ 電影【美麗心靈】 的觀後感
美麗心靈》講了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它描繪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6�1納什從大學一直到獲得諾貝爾獎的心路歷程,尤其是他如何戰勝精神分-裂症的非常人生活。對於像約翰�6�1納什這樣的天才,一部奧斯卡獲獎電影似乎還不足以將他的成就完全概括,但是更多的人通過這樣一部電影知道了納什,以及納什的故事。
在納什的世界中,除了這個真實的世界,還有一些非真實的人:大學的舍友查爾斯,查爾斯的侄女瑪希,神秘的國防部官員帕徹,此外,還有那些莫須有的任務。就這樣,一個極富天才的數理學家,在拯救人類的虛幻意識下,精神分-裂程度日益加深。還好,他有一個不離不棄的愛人艾麗西亞,一個始終支持他康復、給他以關愛的愛人。當約翰�6�1納什站在1994年諾貝爾數學獎的頒獎典禮上,將感謝送給他一生的愛人,我深深地被感動。
天才與精神分裂症多少是有聯系的。天才一般都有著驚人的思考能力,比如納什,他不僅洞悉自己的思想,還可以演繹別人的思想,所以在他的世界中,不僅有他自己,還有另外的一些虛構的人物,這些人物都有血有肉,富有自己的傳奇色彩,而這一切都是在納什的匪夷所思的思想世界中。在納什的精神分-裂個案分析中,他自己的孤獨個性是他患病的主要原因。納什是從大學時開始精神分-裂的,在那裡,雖然他具備天才的思考能力,但是苦於沒有發表論文而受到大家的質疑。正如電影里說的那樣,「天才總是孤獨的」,他不喜歡別人,他認為別人總是將時間浪費在那些陳舊的思想上,而他自己要尋找原創的理論。雖然納什並不缺少鼓勵,同學總是有意或無意慫恿他取得自己的成就,但他還是缺少一個知心朋友,這時候葡萄牙舍友查爾斯出現了。查爾斯是一個納什腦中虛構的人物,個性與納什正好相反,他不喜歡讀書,喜歡游樂,作為納什的支持者,他也是納什成功的見證者,是納什最好的朋友。當納什從大學畢業,走向社會,虛構人物帕徹又走入了納什的思想。此時冷戰思維深入人心,納什報國無門,這時他虛構的帕徹使他有了報國的機會,破譯密碼,讓幾十萬人免遭蘇聯的恐怖襲擊,納什在他虛幻的世界中英雄般的保家衛國,但同時也恐懼於敵人的報復。
雖然納什直到最後依然沒有完全康復,幻想中的人物還是如影隨形,但是他不再受干擾,反而在心底與這幾個虛構的人物成為永恆的朋友,他將他們看成他成就的見證者,納什用毅力與愛奇跡般地戰勝了精神分-裂症。
❻ 電影美麗童年觀後感800字
今天是星期天,我自己在家復習完功課後打開電視盒子找到了一部我一直最想看而又沒有時間觀看的影片《美麗童年》,我一直認為自己的童年是指小學的六年生活,是非常美好的,而美麗的童年又是怎樣的呢?我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這部電影。
《美麗童年》講述了一個9歲的小女孩覃月,為了所謂的「自尊心」,謊稱自己的做清潔工的媽媽是空嫂,在撒謊欺騙同學的同時,她的內心也備受煎熬,當謊言被揭穿之後,不僅在小夥伴之間失去了信任,還與母親產生了隔閡,最後在幫助黃奶奶實現心願的過程中成長,她不僅與小夥伴敞開心扉,並且與母親冰釋前嫌。覃月表面上愛慕虛榮,而實際上卻很懂事善良,從她對黃奶奶的幫助上,我們就能看到她的善良,覃月家裡很窮,但她和母親都很志氣,在馬路上撿到那麼現金,卻能報警將錢歸還給失主, 而劉雯雯卻截然不同,雖然她的父親是房地產開發商,家庭條件優越的她在學校里處處拔尖,她已經擁有了覃月不敢想像的生活,為了展現自己的優越之感,仗勢欺人已經成慣性了,對於覃月和母親的拾金不昧,不僅不感激反而羞辱覃月母親是個清潔工,這才是真正的虛榮。王澤明出身富有的書香門第,家庭條件要比劉雯雯更優越,作為豪車接送的富二代,看似高調的不要不要的,其實不過是一個「留守兒童」,與爺爺生活在這里,父母仍然在外面打拚,而他卻是一個超級暖男,不僅和覃月互相信任,還關心老人。
三段兒童成長的感人故事,讓我看到更多是的親情、友愛,也告訴我了在現實生活中,攀比之心不可有,而這種現象在現實的生活中例子比比皆是,看完這部影片後我認為拍的很棒,非常值得我們中學生觀看。
❼ 富源心路觀後感總結
《廉潔是福》的微電影通過講述少女丹丹成長為一名優秀女檢察官的心路歷程,彰顯情與法的抉擇,突出「廉潔即福」的主題,警示廣大幹部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樹立廉潔自律意識,激勵廣大群眾自覺抵制歪風邪氣,人人弘揚廉潔新風。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微電影廉潔是福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廉潔,作為一種價值追求,對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廉潔教育是人們對於腐敗行為帶給社會巨大危害之後的審視和反思的結果,是人們在不斷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過程中總結和積累的結果,使人們對「廉潔」這一可貴品質的塑造和推崇。「敬廉崇潔,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孔子的「民無信不立」到潘序倫的「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誠。」古往今來,誠信都是我們做人的根本。沒有誠信,人生便沒有價值;沒有誠信,人生便永遠只能失敗;沒有誠信,人生便失去了命脈……誠信原本很簡單,簡單得連呀呀學語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可是它又太復雜,復雜得讓有些人將它遺失得無怨無悔,無影無蹤。國民素質的提高,關鍵在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和引導受教育者「學會做人」。廉潔,即公正不貪,清白無污。作為一名在校學生,很多人認為「廉潔應該是政府官員的事」,與己無關,實則不然,「大學生和廉潔的關系其實不遠」。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廉政文化意識包含的精神觀念、價值取向和道德准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作出正確的人生選擇和價值判斷。當今的青年學生思想活躍,自主意識較強,對外交流溝通以及攝取信息的能力突出,同時也具有心理不夠成熟、思想可塑性強、行為個性化等特徵。大學是「傳道授業」的場所,但絕不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大學生難免受社會不良文化觀念影響,造成廉政意識的缺失。當代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風氣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了負面的影響,使部分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廉潔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的情況。當前大學生對廉潔自律的理解和認知具有「知行不一」的特點。隨著時代的前進,科學技術日益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已不滿足於簡單的吃飽穿暖,於是,「吃」要吃高檔的,「穿」要穿名牌的,就連用的也不能馬虎。手機,電腦,ipad已被不成文的歸為進大學校門的三件必備,更有甚者開著私家車來上學……學生中攀比之風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的教師邊教書邊下海,邊拉關系邊賺錢,甚至有學者抄襲他人的學術成果,大搞學術腐敗。據統計,目前大學生中受處分最多的是因為考試作弊。而學術誠信、逾期還貸等問題在學生中也時有發生。由於大學生離開了高強度壓力的高中生活,在大學校園里少了老師和家長的督促和監督,校園里開始出現曠課逃課的現象,同時也暴露出大學生缺乏目標和動力的弊病。只有樹立長遠的目標,才能在無人監督的環境里繼續努力,才能在艱苦的環境里繼續拼搏,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當代大學生更要樹立為社會主義中國無私奉獻的遠大目標。再加上,在當今的大學校園乃至整個社會都存在著「公務員熱」。在每年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群中大部分人的本意並非是為了社會主義中國做貢獻,而是看上了公務員這個職業,他們把公務員看成了一種謀生手段,一個旱澇保收的金飯碗。因為看慣了腐敗現象,竟然錯誤的認為公務員的好處在於除了可以領取基本工資外,還可以得到一定的權力收入,即收受賄賂的非法收入。這些思想已經遠遠偏離了國家招收公務員的本意。這都是關繫到一個人廉潔的問題。縱觀之上,我覺得「廉潔文化的教育迫在眉睫」。廉潔文化是廉潔的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總和,是關於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的總概括。廉潔文化主要有四個特徵:一是主體的大眾性,主要表現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掌握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恪守宗旨,執政為民;三是實施的職業性,主要表現為各職業階層的從業人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四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大學生廉潔教育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崗前」的職業道德教育,它是一種關乎大學生職業價值觀、職業誠信素質、職業規則的教育,職業性是它的最顯著特性。從職業的視角探討和實踐大學生廉潔教育,更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今天的大學生,明天就將步入社會,學校是希望通過一系列廉潔教育課程的開展,引導大學生形成誠實守信、正直節儉、崇尚廉潔的價值觀。加強大學生的廉潔教育,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利益觀和權力觀,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制觀和道德觀,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廉潔自律的高尚品德。大學生要認識到: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未來社會必將是公平競爭的社會,靠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是無法立足的在校的大學生,經過四年的學習終將踏上社會。通過廉潔文化的學習,在思想以及精神層次上的提升將為走向社會打下扎實的精神支柱,將「敬廉崇潔,知誠講信」帶上工作崗位,為企業文化注入新鮮的血液,為我們共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良好精神氛圍,並使廉潔文化廣為人知。廉政文化是文化的特殊形態,是古今廉政傳承積淀成為民族文化的結果,是廉政與文化的結晶。從廣義上講,廉政文化是人們關於廉潔從政的理念、信仰、規范和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社會評價、文化表現的總和形態。廉政文化綜合體現了社會發展對政權建設特別是思想道德、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的要求,是廉政特殊性與文化普遍性的有機統一,是廉政內容與文化形式的巧妙結合。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潛移默化地作用於人們的思想理念,傳遞著社會文化的精神,引導社會的道德風尚。社會實踐是廉政意思培養的大搖籃。貫徹廉潔教育,貴在身體力行、重在狠抓落實,廉潔教育能否有效遏制浪費,還要接受實踐的檢驗。那麼,如何讓廉潔教育落到實處?毛澤東說,世界上怕就怕較真二字。細節決定成敗,制止浪費,貴在較真。要把廉潔教育列入學校、學院、班級的日常活動中,大學生特別是學生幹部要帶頭做到廉潔自律,自覺接受監督,堅守思想道德防線。要堅持慎微、慎初,從小處做起,從小節抓起,做到防微杜漸、警鍾長鳴。
❽ 微電影:心路(廣西師范大學心理)的觀後感
心理學專業是全國統考啊。另外還有兩門是政治和英語。你可以上廣西師大的網站上面去查詢招生簡章。或者去年的,其實是可以擺到的。
❾ 廣西師范大學微電影:心路的觀後感
[草根兒的心路成長--《青蜂俠》觀後感]剛剛看完《青蜂俠》,在這部周傑倫進軍好萊塢的處女作的電影中,我們領略了好萊塢的另外一種"超俠"--草根兒超俠,這部改編自李小龍主演的電視劇《青蜂俠》重新以3D電影的形式再度亮相熒屏之後,已是五十年後的今天,草根兒的心路成長--《青蜂俠》觀後感。電影版的《青蜂俠》較之電視劇多了幾分詼諧,多了些許高科技的效果,了幾分中國元素。《青蜂俠》不同於其他超俠的地方,就在於"青蜂俠"的"草根兒"特色身份,他是一位報業大亨的獨子,整日游手好閑,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但他從小就夢想成為英雄,懲惡揚善。而現實並不像他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因為他既沒有武功,也沒有足夠的智慧與邪惡抗衡。父親的嚴加管教彷彿也並未起到任何作用。對於父親的所作所為他並不認同,認為父親並不了解自己,對父親的任何教誨一概置若罔聞。直到父親意外去世,整個家族企業落在他的身上,他才漸漸發現了許多平日不為人知的秘密,也因此了解了自己的父親的為人。深感悔恨的同時,也發誓將父親的終生事業延續下去。最終在他的助手Kato(周傑倫)的幫助下戰勝了邪惡勢力。從劇情中,不難看出,主角青蜂俠是個在普通不過的人,好大喜功,貪慕虛榮。但他是個富有正義感的人,他以保護弱小為己任,無論是曾經少年,還是長大後在路邊遇到流氓劫匪,他都會義無反顧的站出來幫忙,無論他是否有這個能力幫助別人。一個好漢三個幫,"英雄"如他,就更需要一個較為全能的助手,於是他在結識Kato,並發現他的功夫和武器天賦後,任命Kato為他的執行助理,白天幫助他處理一些瑣事,並不斷改良他們用於"行俠仗義"的戰車"黑美人"。晚上就化身青蜂俠的助手,為他開車,與他一同並肩作戰,觀後感《草根兒的心路成長--《青蜂俠》觀後感》。他僱傭一位美女秘書為他打理報社的工作,但事實上,他更需要這位女秘書告訴他,一位超俠需要怎麼做才能成為真正的超俠。與此同時,他也被這位女秘書迷人的氣質所折服。漸漸愛上了這位美麗的姑娘。自古紅顏多禍水,這位漂亮的女秘書也不例外。青蜂俠因為自己的姑娘垂青於自己的助手而頓感不爽,對這位天才助手出言不遜,又拳腳相加。女人面前,男人通常會如此不理智,加之平日里一些羨慕抑或是嫉妒,矛盾一觸即發。便產生了搭檔之間的矛盾,友情的危機。但當離開青蜂俠的Kato得知青蜂俠有生命危險的時候,那種英雄間的惺惺相惜,那種朋友間的感情在Kato心中油然而生,使他義無反顧的陷身龍潭虎穴去救青蜂俠於水火。最終打滅了邪惡團伙,將與邪惡勢力勾結的政府官員也一舉殲滅。成為了真正的青蜂俠。但他仍舊沒有把事實公之於眾。很顯然,他具有英雄的大部分優秀品質。也是最為重要的品質:勇敢、正義。老實說,這並不是大手筆的製作,更不是演員陣容極強的團隊,但他對於周傑倫,對於中國人,卻是一個具有代表意義的電影作品。他不但是周董的處女作,更是周董藉此將中國功夫和中國元素帶入好萊塢的充分體現。他時而冒出來的中國話,將"黑美人"的所有按鈕都用中文標注等細節,都讓國人大為感動。盡管是改編自電視劇,盡管周董的英文仍舊青澀,盡管草根兒超俠笑話百出,但正義面前,超俠們也都是平等的。至少,他們的出發點都是一致的。不得不為這位草包青蜂俠的正義感所感動;為Kato對朋友的寬容,對英雄的惺惺相惜而感動;更為周董的中國情結而感動。MSN()〔草根兒的心路成長--《青蜂俠》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