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安吉微電影

安吉微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1-23 05:56:47

⑴ 需要一片作文,人物傳記,三國演義的孫策,700字以上,謝謝。

《三國志·吳書·孫策傳》
策字伯符。堅初興義兵,策將母徙居舒。與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咸向之。①江表傳曰:堅為朱俊所表,為佐軍,留家著壽春。策年十餘歲,已交結知名,聲譽發聞。有周瑜者,與策同年,亦英達夙成,聞策聲聞,自舒來造焉。便推結分好,義同斷金,勸策徙居舒,策從之。堅薨,還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 ②魏書曰:策當嗣侯,讓與弟匡。 徐州牧陶謙深忌策。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范,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術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①吳歷曰:初策在江都時,張紘有母喪。策數詣紘,咨以世務,曰:「方今漢祚中微,天下擾攘,英雄俊傑各擁眾營私,未有能扶危濟亂者也。先君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卒為黃祖所害。策雖暗稚,竊有微志,欲從袁揚州求先君餘兵,就舅氏於丹楊,收合流散,東據吳會,報讎雪恥,為朝廷外籓。君以為何如?」紘答曰:「既素空劣,方居衰絰之中,無以奉贊盛略。」策曰:「君高名播越,遠近懷歸。今日事計,決之於君,何得不紆慮啟告,副其高山之望?若微志得展,血讎得報,此乃君之勛力,策心所望也。」因涕泣橫流,顏色不變。紘見策忠壯內發,辭令慷慨,感其志言,乃答曰:「昔周道陵遲,齊、晉並興;王室已寧,諸侯貢職。今君紹先侯之軌,有驍武之名,若投丹楊,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讎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籓而已哉?方今世亂多難,若功成事立,當與同好俱南濟也。」策曰:「一與君同符合契,(同)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以老母弱弟委付於君,策無復回顧之憂。」江表傳曰:策徑到壽春見袁術,涕泣而言曰:「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勛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原明使君垂察其誠。」術甚貴異之,然未肯還其父兵。術謂策曰:「孤始用貴舅為丹楊太守,賢從伯陽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還依召募。」策遂詣丹楊依舅,得數百人,而為涇縣大帥祖郎所襲,幾至危殆。於是復往見術,術以堅餘兵千餘人還策太傅馬日磾杖節安集關東,在壽春以禮辟策,表拜懷義校尉,術大將喬蕤、張勛皆傾心敬焉。術常嘆曰:「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策騎士有罪,逃入術營,隱於內廄。策指使人就斬之,訖,詣術謝。術曰:「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也?」由是軍中益畏憚之。術初許策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楊陳紀。後術欲攻徐州,從廬江太守陸康求米三萬斛。康不與,術大怒。策昔曾詣康,康不見,使主簿接之。策常銜恨。術遣策攻康,謂曰:「前錯用陳紀,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廬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術復用其故吏劉勛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劉繇為揚州刺史,州舊治壽春。壽春,術已據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時吳景尚在丹楊,策從兄賁又為丹揚都尉,繇至,皆迫逐之。景、賁退舍歷陽。繇遣樊能、於麋東屯橫江津,張英屯當利口,以距術。術自用故吏琅邪惠衢為揚州刺史,更以景為督軍中郎將,與賁共將兵擊英等,連年不克。策乃說術,乞助景等平定江東。②江表傳曰:策說術雲:「家有舊恩在東,原助舅討橫江;橫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萬兵,以佐明使君匡濟漢室。」術知其恨,而以劉繇據曲阿,王朗在會稽,謂策未必能定,故許之。術表策為折沖校尉,行殄寇將軍,兵財千餘,騎數十匹,賓客願從者數百人。比至歷陽,眾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於歷陽,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斗,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新版《三國演義》中的孫策(沙溢飾)③江表傳曰:策渡江攻繇牛渚營,盡得邸閣糧谷、戰具,是歲興平二年也。時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依繇為盟主,禮據秣陵城,融屯縣南。策先攻融,融出兵交戰,斬首五百餘級,融即閉門不敢動。因渡江攻禮,禮突走,而樊能、於麋等復合眾襲奪牛渚屯。策聞之,還攻破能等,獲男女萬餘人。復下攻融,為流矢所中,傷股,不能乘馬,因自輿還牛渚營。或叛告融曰:「孫郎被箭已死。」融大喜,即遣將於茲鄉策。策遣步騎數百挑戰,設伏於後,賊出擊之,鋒刃未接而偽走,賊追入伏中,乃大破之,斬首千餘級。策因往到融營下,令左右大呼曰:「孫郎竟雲何!」賊於是驚怖夜遁。融聞策尚在,更深溝高壘,繕治守備。策以融所屯地勢險固,乃捨去,攻破繇別將於海陵,轉攻湖孰、江乘,皆下之。古 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劉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①江表傳曰:策時年少,雖有位號,而士民皆呼為孫郎。百姓聞孫郎至,皆失魂魄;長吏委城郭,竄伏山草。及至,軍士奉令,不敢虜略,雞犬菜茹,一無所犯,民乃大悅,競以牛酒詣軍。劉繇既走,策入曲阿勞賜將士,遣將陳寶詣阜陵迎母及弟。發恩布令,告諸縣:「其劉繇、笮融等故鄉部曲來降首者,一無所問;樂從軍者,一身行,復除門戶;不樂者,勿強也。」旬日之間,四面雲集,得見兵二萬餘人,馬千餘匹,威震江東,形勢轉盛。吳人嚴白虎等眾各萬餘人,處處屯聚。吳景等欲先擊破虎等,乃至會稽。策曰:「虎等群盜,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據會稽,屠東冶,乃攻破虎等。②吳錄曰:時有烏程鄒他、錢銅及前合浦太守嘉興王晟等,各聚眾萬餘或數千。引兵撲討,皆攻破之。策母吳氏曰:「晟與汝父有升堂見妻之分,今其諸子兄弟皆已梟夷,獨餘一老翁,何足復憚乎?」乃舍之,餘咸族誅。策自討虎,虎高壘堅守,使其弟輿請和。許之。輿請獨與策會面約。既會,策引白刃斫席,輿體動,策笑曰:「聞卿能坐躍,剿捷不常,聊戲卿耳!」輿曰:「我見刃乃然。」策知其無能也,乃以手戟投之,立死。輿有勇力,虎眾以其死也,甚懼。進攻破之。虎奔餘杭,投許昭於虜中。程普請擊昭,策曰:「許昭有義於舊君,有誠於故友,此丈夫之志也。」乃舍之。臣松之案:許昭有義於舊君,謂濟盛憲也,事見後注。有誠於故友,則受嚴白虎也。盡更置長吏,策自領會稽太守,復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豫章太守,分豫章為廬陵郡,以賁弟輔為廬陵太守,丹揚朱治為吳郡太守。彭城張昭、廣陵張紘、秦松、陳端等,為謀主。③江表傳曰:策遣奉正都尉劉由、五官掾高承奉章詣許,拜獻方物。時袁術僭號,策以書責而絕之。④吳錄載策使張紘為書曰:「蓋上天垂司過之星,聖王建敢諫之鼓,設非謬之備,急箴闕之言,何哉?凡有所長,必有所短也。去冬傳有大計,無不悚懼;旋知供備貢獻,萬夫解惑。頃聞建議,復欲追遵前圖,即事之期,便有定月。益使憮然,想是流妄;設其必爾,民何望乎?曩日之舉義兵也,天下之士所以響應者,董卓擅廢置,害太後、弘農王,略烝宮人,發掘園陵,暴逆至此,故諸州郡雄豪聞聲慕義。神武外振,卓遂內殲。元惡既斃,幼主東顧,俾保傅宣命,欲令諸軍振旅,(於)河北通謀黑山,曹操放毒東徐,劉表稱亂南荊,公孫瓚炰烋北幽,劉繇決力江滸,劉備爭盟淮隅,是以未獲承命櫜弓戢戈也。今備、繇既破,操等飢餒,謂當與天下合謀,以誅丑類。舍而不圖,有自取之志,非海內所望,一也。昔成湯伐桀,稱有夏多罪;武王伐紂,曰殷有罪罰重哉。此二王者,雖有聖德,宜當君世;如使不遭其時,亦無繇興矣。幼主非有惡於天下,徒以春秋尚少,脅於強臣,若無過而奪之,懼未合於湯、武之事,二也。卓雖狂狡,至廢主自與,亦猶未也,而天下聞其桀虐,攘臂同心而疾之,以中土希戰之兵,當邊地勁悍之虜,所以斯須遊魂也。今四方之人,皆玩敵而便戰斗矣,可得而勝者,以彼亂而我治,彼逆而我順也。見當世之紛若,欲大舉以臨之,適足趣禍,三也。天下神器,不可虛干,必須天贊與人力也。殷湯有白鳩之祥,周武有赤烏之瑞,漢高有星聚之符,世祖有神光之徵,皆因民困悴於桀、紂之政,毒苦於秦、莽之役,故能芟去無道,致成其志。今天下非患於幼主,未見受命之應驗,而欲一旦卒然登即尊號,未之或有,四也。天子之貴,四海之富,誰不欲焉?義不可,勢不得耳。陳勝、項籍、王莽、公孫述之徒,皆南面稱孤,莫之能濟。帝王之位,不可橫冀,五也。幼主岐嶷,若除其逼,去其鯁,必成中興之業。夫致主於周成之盛,自受旦、?#93;之美,此誠所望於尊明也。縱使幼主有他改異,猶望推宗室之譜屬,論近親之賢良,以紹劉統,以固漢宗。皆所以書功金石,圖形丹青,流慶無窮,垂聲管紘。舍而不為,為其難者,想明明之素,必所不忍,六也。五世為相,權之重,勢之盛,天下莫得而比焉。忠貞者必曰宜夙夜思惟,所以扶國家之躓頓,念社稷之危殆,以奉祖考之志,以報漢室之恩。其忽履道之節而強進取之欲者,將曰天下之人非家吏則門生也,孰不從我?四方之敵非吾匹則吾役也,誰能違我?盍乘累世之勢,起而取之哉?二者殊數,不可不詳察,七也。所貴於聖哲者,以其審於機宜,慎於舉措。若難圖之事,難保之勢,以激群敵之氣,以生眾人之心,公義故不可,私計又不利,明哲不處,八也。世人多惑於圖緯而牽非類,比合文字以悅所事,苟以阿上惑眾,終有後悔者,自往迄今,未嘗無之,不可不深擇而熟思,九也。九者,尊明所見之餘耳,庶備起予,補所遺忘。忠言逆耳,幸留神聽!」典略雲張昭之辭。臣松之以為張昭雖名重,然不如紘之文也,此書必紘所作。曹公表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⑤江表傳曰:建安二年夏,漢朝遣議郎王誧奉戊辰詔書曰:「董卓逆亂,凶國害民。先將軍堅念在平討,雅意未遂,厥美著聞。策遵善道,求福不回。今以策為騎都尉,襲爵烏程侯,領會稽太守。」又詔敕曰:「故左將軍袁術不顧朝恩,坐創凶逆,造合虛偽,欲因兵亂,詭詐百姓,聞其言以為不然。定得使持節平東將軍領徐州牧溫侯布上術所造惑眾妖妄,知術鴟梟之性,遂其無道,修治王宮,署置公卿,郊天祀地,殘民害物,為禍深酷。布前後上策乃心本朝,欲還討術,為國效節,乞加顯異。夫縣賞俟功,惟勤是與,故便寵授,承襲前邑,重以大郡,榮耀兼至,是策輸力竭命之秋也。其亟與布及行吳郡太守安東將軍陳瑀戮力一心,同時赴討。」策自以統領兵馬,但以騎都尉領郡為輕,欲得將軍號,(及)使人諷誧,誧便承製假策明漢將軍。是時,陳瑀屯海西,策奉詔治嚴,當與布、瑀參同形勢。行到錢塘,瑀陰圖襲策,遣都尉萬演等密渡江,使持印傳三十餘紐與賊丹楊、宣城、涇、陵陽、始安、黟、歙諸險縣大帥祖郎、焦已及吳郡烏程嚴白虎等,使為內應,伺策軍發,欲攻取諸郡。策覺之,遣呂范、徐逸攻瑀於海西,大破瑀,獲其吏士妻子四千人。山陽公載記曰:瑀單騎走冀州,自歸袁紹,紹以為故安都尉。吳錄載策上表謝曰:「臣以固陋,孤持邊陲。陛下廣播高澤,不遺細節,以臣襲爵,兼典名郡。仰榮顧寵,所不克堪。興平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於吳郡曲阿得袁術所呈表,以臣行殄寇將軍;至被詔書,乃知詐擅。雖輒捐廢,猶用悚悸。臣年十七,喪失所怙,懼有不任堂構之鄙,以忝析薪之戒,誠無去病十八建功,世祖列將弱冠佐命。臣初領兵,年未弱冠,雖駑懦不武,然思竭微命。惟術狂惑,為惡深重。臣憑威靈,奉辭罰罪,庶必獻捷,以報所授。」臣松之案:本傳雲孫堅以初平三年卒,策以建安五年卒,策死時年二十六,計堅之亡,策應十八,而此表雲十七,則為不符。張璠漢紀及吳歷並以堅初平二年死,此為是而本傳誤也。江表傳曰:建安三年,策又遣使貢方物,倍於元年所獻。其年,制書轉拜討逆將軍,改封吳侯。後術死,長史楊弘、大將張勛等將其眾欲就策,廬江太守劉勛要擊,悉虜之,收其珍寶以歸。策聞之,偽與勛好盟。勛新得術眾,時豫章上繚宗民萬余家在江東。策勸勛攻取之。勛既行,策輕軍晨夜襲拔廬江,勛眾盡降,勛獨與麾下數百人自歸曹公。⑥江表傳曰:策被詔敕,與司空曹公、衛將軍董承、益州牧劉璋等並力討袁術、劉表。軍嚴當進,會術死,術從弟胤、女婿黃猗等畏懼曹公,不敢守壽春,乃共舁術棺柩,扶其妻子及部曲男女,就劉勛於皖城。勛糧食少,無以相振,乃遣從弟偕告糴於豫章太守華歆。歆郡素少谷,遣吏將偕就海昏上繚,使諸宗帥共出三萬斛米以與偕。偕往歷月,才得數千斛。偕乃報勛,具說形狀,使勛來襲取之。勛得偕書,使潛軍到海昏邑下。宗帥知之,空壁逃匿,勛了無所得。時策西討黃祖,行及石城,聞勛輕身詣海昏,便分遣從兄賁、輔率八千人於彭澤待勛,自與周瑜率二萬人步襲皖城,即克之,得術百工及鼓吹部曲三萬餘人,並術、勛妻子。表用汝南李術為廬江太守,給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東詣吳。賁、輔又於彭澤破勛。勛走入楚江,從尋陽步上到置馬亭,聞策等已克皖,乃投西塞。至沂,築壘自守,告急於劉表,求救於黃祖。祖遣太子射船軍五千人助勛。策復就攻,大破勛。勛與偕北歸曹公,射亦遁走。策收得勛兵二千餘人,船千艘,遂前進夏口攻黃祖。時劉表遣從子虎、南陽韓晞將長矛五千,來為黃祖前鋒。策與戰,大破之。吳錄載策表曰:「臣討黃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羨縣。劉表遣將助祖,並來趣臣。臣以十一日平旦部所領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將周瑜、領桂陽太守行征虜中郎將呂范、領零陵太守行盪寇中郎將程普、行奉業校尉孫權、行先登校尉韓當、行武鋒校尉黃蓋等同時俱進。身跨馬櫟陳,手擊急鼓,以齊戰勢。吏士奮激,踴躍百倍,心精意果,各競用命。越渡重塹,迅疾若飛。火放上風,兵激煙下,弓弩並發,流矢雨集,日加辰時,祖乃潰爛。鋒刃所截,猋火所焚,前無生寇,惟祖迸走。獲其妻息男女七人,斬虎、(狼)韓晞已下二萬餘級,其赴水溺者一萬餘口,船六千餘艘,財物山積。雖表未禽,祖宿狡猾,為表腹心,出作爪牙,表之鴟張,以祖氣息,而祖家屬部曲,掃地無餘,表孤特之虜,成鬼行屍。誠皆聖朝神武遠振,臣討有罪,得效微勤。」是時袁紹方強,而策並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⑦吳歷曰:曹公聞策平定江南,意甚難之,常呼「猘兒難與爭鋒也」。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辟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 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安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①吳錄曰:時有高岱者,隱於餘姚,策命出使會稽丞陸昭逆之,策虛己候焉。聞其善左傳,乃自玩讀,欲與論講。或謂之曰:「高岱以將軍但英武而已,無文學之才,若與論傳而或雲不知者,則某言符矣。」又謂岱曰:「孫將軍為人,惡勝己者,若每問,當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義,此必危殆。」岱以為然,及與論傳,或答不知。策果怒,以為輕己,乃囚之。知交及時人皆露坐為請。策登樓,望見數里中填滿。策惡其收眾心,遂殺之。岱字孔文,吳郡人也。受性聰達,輕財貴義。其友士拔奇,取於未顯,所友八人,皆世之英偉也。太守盛憲以為上計,舉孝廉。許貢來領郡,岱將憲避難於許昭家,求救於陶謙。謙未即救,岱憔悴泣血,水漿不入口。謙感其忠壯,有申包胥之義,許為出軍,以書與貢。岱得謙書以還,而貢已囚其母。吳人大小皆為危竦,以貢宿忿,往必見害。岱言在君則為君,且母在牢獄,期於當往,若得入見,事自當解。遂通書自白,貢即與相見。才辭敏捷,好自陳謝,貢登時出其母。岱將見貢,語友人張允、沈昬令豫具船,以貢必悔,當追逐之。出便將母乘船易道而逃。貢須臾遣人追之,令追者若及於船,江上便殺之,已過則止。使與岱錯道,遂免。被誅時,年三十餘。江表傳曰:時有道士琅邪於吉,先寓居東方,往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治病,吳會人多事之。策嘗於郡城門樓上,集會諸將賓客,吉乃盛服杖小函,漆畫之,名為仙人鏵,趨度門下。諸將賓客三分之二下樓迎拜之,掌賓者禁呵不能止。策即令收之。諸事之者,悉使婦女入見策母,請救之。母謂策曰:「於先生亦助軍作福,醫護將士,不可殺之。」策曰:「此子妖妄,能幻惑眾心,遠使諸將不復相顧君臣之禮,盡委策下樓拜之,不可不除也。」諸將復連名通白事陳乞之,策曰:「昔南陽張津為交州刺史,舍前聖典訓,廢漢家法律,嘗著絳帕頭,鼓琴燒香,讀邪俗道書,雲以助化,卒為南夷所殺。此甚無益,諸君但未悟耳。今此子已在鬼籙,勿復費紙筆也。」即催斬之,縣首於巿。諸事之者,尚不謂其死而雲屍解焉,復祭祀求福。志林曰: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師於吉所得神書於曲陽泉水上,白素朱界,號太平青領道,凡百餘卷。順帝至建安中,五六十歲,於吉是時近已百年,年在耄悼,禮不加刑。又天子巡狩,問百年者,就而見之,敬齒以親愛,聖王之至教也。吉罪不及死,而暴加酷刑,是乃謬誅,非所以為美也。喜推考桓王之薨,建安五年四月四日。是時曹、袁相攻,未有勝負。案夏侯元讓與石威則書,袁紹破後也。書雲:「授孫賁以長沙,業張津以零、桂。」此為桓王於前亡,張津於後死,不得相讓,譬言津之死意矣。臣松之案:太康八年,廣州大中正王范上交廣二州春秋。建安六年,張津猶為交州牧。江表傳之虛如志林所雲。搜神記曰:策欲渡江襲許,與吉俱行。時大旱,所在熇厲。策催諸將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見將吏多在吉許,策因此激怒,言:「我為不如於吉邪,而先趨務之?」便使收吉。至,呵問之曰:「天旱不雨,道塗艱澀,不時得過,故自早出,而卿不同憂戚,安坐船中作鬼物態,敗吾部伍,今當相除。」令人縛置地上暴之,使請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當原赦,不爾行誅。俄而雲氣上蒸,膚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總至,溪澗盈溢。將士喜悅,以為吉必見原,並往慶慰。策遂殺之。將士哀惜,共藏其屍。天夜,忽更興雲覆之;明旦往視,不知所在。案江表傳、搜神記於吉事不同,未詳孰是。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與客遇,客擊傷策。②江表傳曰:廣陵太守陳登治射陽,登即瑀之從兄子也。策前西征,登陰復遣間使,以印綬與嚴白虎餘黨,圖為後害,以報瑀見破之辱。策歸,復討登。軍到丹徒,須待運糧。策性好獵,將步騎數出。策驅馳逐鹿,所乘馬精駿,從騎絕不能及。初,吳郡太守許貢上表於漢帝曰:「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若被詔不得不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策候吏得貢表,以示策。策請貢相見,以責讓貢。貢辭無表,策即令武士絞殺之。貢奴客潛民間,欲為貢報讎。獵日,卒有三人即貢客也。策問:「爾等何人?」答雲:「是韓當兵,在此射鹿耳。」策曰:「當兵吾皆識之,未嘗見汝等。」因射一人,應弦而倒。餘二人怖急,便舉弓射策,中頰。後騎尋至,皆刺殺之。九州春秋曰:策聞曹公北征柳城,悉起江南之眾,自號大司馬,將北襲許,恃其勇,行不設備,故及於難。孫盛異同評曰:凡此數書,各有所失。孫策雖威行江外,略有六郡,然黃祖乘其上流,陳登間其心腹,且深險強宗,未盡歸復,曹、袁虎爭,勢傾山海,策豈暇遠師汝、潁,而遷帝於吳、越哉?斯蓋庸人之所鑒見,況策達於事勢者乎?又案袁紹以建安五年至黎陽,而策以四月遇害,而志雲策聞曹公與紹相拒於官渡,謬矣。伐登之言,為有證也。又江表傳說策悉識韓當軍士,疑此為詐,便射殺一人。夫三軍將士或有新附,策為大將,何能悉識?以所不識,便射殺之,非其論也,又策見殺在五年,柳城之役在十二年,九州春秋乖錯尤甚矣。臣松之案:傅子亦雲曹公征柳城,將襲許。記述若斯,何其疏哉!然孫盛所譏,未為悉是。黃祖始被策破,魂氣未反,(但)劉表君臣本無兼並之志,雖在上流,何辦規擬吳會?策之此舉,理應先圖陳登,但舉兵所在,不止登而已。於時強宗驍帥,祖郎、嚴虎之徒,禽滅已盡,所餘山越,蓋何足慮?然則策之所規,未可謂之不暇也。若使策志獲從,大權在手,淮、泗之間,所在皆可都,何必畢志江外,其當遷帝於揚、越哉?案魏武紀,武帝以建安四年已出屯官渡,乃策未死之前,久與袁紹交兵,則國志所雲不為謬也。許貢客。無聞之小人,而能感識恩遇,臨義忘生,卒然奮發,有侔古烈矣。詩雲:「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貢客其有焉。創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③吳歷曰:策既被創,醫言可治,當好自將護,百日勿動。策引鏡自照,謂左右曰:「面如此,尚可復建功立事乎?」椎幾大奮,創皆分裂,其夜卒。搜神記曰:策既殺於吉,每獨坐,彷佛見吉在左右,意深惡之,頗有失常。後治創方差,而引鏡自照,見吉在鏡中,顧而弗見,如是再三,因撲鏡大叫,創皆崩裂,須臾而死。 權稱尊號,追謚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紹卒,子奉嗣。孫皓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 評曰:「孫堅勇摯剛毅,孤微發跡,導溫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壯之烈。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祟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⑵ 格非迷舟賞析

《迷舟》是格非的代表作。格非善於在平實冷靜的敘述中剔發命運變幻莫測的微妙精義,使寫實的筆觸也平添了神秘的恐怖氣勢。「迷舟」這標題便是人生不可知的主題象徵。

大戰在即,兩軍對峙。蕭旅長為不祥的預感所纏繞。他原以為災難將來自惡戰,卻哪知道陰錯陽差中的偶然艷遇竟在冥冥中引導他走向了毀滅——他本是為戀人而去的榆關,卻在鬼使神差中與上司的猜疑偶然契合,從而被當作奸細處決……

人生如迷舟。一切的偶然、一切微不足道的瑣事乍看起來都平平常常:蕭當年在榆關的初戀、後來又投入孫傳芳部隊中,……可隨著命運之神的編織,一切瑣事都織成了一張致人死命的網!一切都太巧了:蕭為什麼偏偏在大戰前與杏重逢?蕭的對手為什麼正好是他的哥哥?一切似乎都純屬偶然。但一切又不能不使人聯想到是某種神秘力量在編排著人的命運。

至於馬三大嬸是如何進入軍事重地、又是如何知道蕭與杏的隱秘戀情的?這謎團始終沒有解開。作家留下的「空白」又足以引發讀者的想像:當故事的結局把蕭的迷舟引入深淵時,再回首這個細節,便不由使人對馬三大嬸、甚至杏的真實身份產生不難理解的懷疑——蕭的艷遇是否是一個預先精心設置的圈套?還有一個「空白」:蕭追隨杏去了榆關,那一夜除了愛的撫慰,還發生了別的什麼事情沒有?蕭對自己部隊的忠誠是無可懷疑的,但這並不能保證他無意中泄露軍機、鑄成大錯呀……這樣的「空白」設置是新潮小說家們的拿手好戲。顯然,生活中永遠充滿著許多是難解之謎、許多無法填充、至多隻能猜測的「空白」。新潮小說家有意放棄「全知」的敘述角度,而通過設置「空白」還原生活的神秘面目,同時也為激發讀者的想像力、思考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迷舟》是一部情節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這又是它異於馬原等人的「現代派」小說的特色所在。格非本人也寫過標準的、寓意晦澀、敘述風格撲朔迷離的「現代派」作品(如有名的《褐色鳥群》便是典型的博爾赫斯式的「智慧小說」),但他更擅長寫的,還是《迷舟》這樣的作品——在寫實的風格中通過設置「空白」、通過寫人的預感與悲劇的巧合、寫偶然中突發的一系列誤會改變人的命運、寫人心的變幻莫測揭示命運的神秘,進而表達作者對神秘人生的感悟,《大年》、《風琴》、《青黃》、《敵人》等篇都是從這個路子走過來的。這樣,格非便似乎具有了雙重的身分:既是個寫買功力深厚的小說家(他在塑造人物、經營氛圍、描摹景物方面毫不遜色於一些優秀的寫實小說家)、善於吸引讀者的講故事者,又是個善於超越寫實層面、故事層面而升華到對人的命運進行深沉思考的「現代派」。他善於運用隱喻、暗示傳神描繪人物感覺的筆法和不動聲色、濾去主觀情感的敘述風格,也顯然得益於「現代派」。這樣,評論家們在議論格非時,常常既把他歸入「現代派」又把他列入「新寫實」的陣營,也就是都說得過去的了。

空缺結構是指在「類後現代敘事」文本中事件的發展史往往由於人為作用造成某個鏈條的缺失,從而使整個事件的統一性被瓦解,歷史就這樣變得不可靠起來。格非的許多作品都為我們展示了這樣一種特殊的空缺結構。以《迷舟》為例,在這部精心打造的短篇里,格非是以戰爭與愛情的雙線來營造其小說結構的,但無論我們從哪能一個角度去看,這個故事的結構總是不完整的。而究其原因就在於小說總是在最關鍵的地方給讀者留下了空缺。「蕭旅長去榆關」無論從戰爭線索還是愛情線索上都對整個故事的展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它被省略了。蕭去榆關是去看望「杏」還是去傳遞情報,警衛員並沒有考慮是哪種可能就武斷地以六發子彈打死了蕭作為對空缺的填充,正是他的這種行為使這個空缺永遠被懸置起來而無法彌合。在這里,對空缺的填充與解釋是無效的,無論是蕭的愛情填充方式,還是警衛員六發子彈的槍殺填充方式,都造成了整個故事的不完整。然而,結構上的空缺對讀者的誘惑又是巨大的,我們完全在閱讀時對此空缺進行再度隨意的填充。

⑶ 文學常識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三皇】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五嶽】〖中嶽〗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南嶽〗湖南衡山、〖北嶽〗山西恆山
【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後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十八羅漢】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芭蕉羅漢、沉思羅漢、伏虎羅漢、過江羅漢、歡喜羅漢、降龍羅漢、靜坐羅漢、舉缽羅漢、開心羅漢、看門羅漢、騎象羅漢、探手羅漢、托塔羅漢、挖耳羅漢、笑獅羅漢、坐鹿羅漢
【十八層地獄】[第一層]泥犁地獄、[第二層]刀山地獄、[第三層]沸沙地獄、[第四層]沸屎地獄、[第五層]黑身地獄、[第六層]火車地獄、[第七層]鑊湯地獄、[第八層]鐵床地獄、[第九層]蓋山地獄、[第十層]寒冰地獄、[第十一層]剝皮地獄、[第十二層]畜生地獄、[第十三層]刀兵地獄、[第十四層]鐵磨地獄、[第十五層]寒冰地獄、[第十六層]鐵冊地獄、[第十七層]蛆蟲地獄、[第十八層]烊銅地獄
【五臟】心、肝、脾、肺、腎
【六腑】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
【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六子全書】《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六禮】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五彩】青、黃、赤、白、黑
【五音】宮、商、角、徵、羽 (即12356)
【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九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
【七大藝術】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建築、電影
【四大名瓷窯】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八仙】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
【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葯婆、穩婆
【九屬】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穀】稻、黍、稷、麥、豆
【中國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配葯七方】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方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靈岩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樓】岳陽樓〖湖南嶽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大觀樓〖雲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景德鎮〖江西〗、佛山鎮〖廣東〗、漢口鎮〖湖北〗、朱仙鎮〖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陝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台灣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縣佛宮寺〗、千尋塔〖雲南大理崇聖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嶽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應天書院〖河南商丘〗
【四大名綉】蘇綉〖蘇州〗、湘綉〖湖南〗、蜀綉〖四川〗、廣綉〖廣東〗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雲山〗、君山銀針〖湖南嶽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縣〗、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岩茶〖福建崇安縣〗
【十二生肖】
〖中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埃及〗牝牛、山羊、獅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猿、鷹
〖法國〗摩羯、寶瓶、雙魚、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
〖印度〗招杜羅神的鼠、毗羯羅神的牛、宮毗羅神的獅、伐折羅神的兔、迷立羅神的龍、安底羅神的蛇、安彌羅神的馬、珊底羅神的羊、因達羅神的猴、波夷羅神的金翅鳥、摩虎羅神的狗、和真達羅神的豬,
【年齡稱謂】
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古代主要節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社日: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婚姻周年】第1年§紙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鐵婚、第7年§銅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鋁婚、第11年§鋼婚、第12年§絲婚、第13年§絲帶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銀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紅寶石婚、第45年§藍寶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綠寶石婚、第60年§鑽石婚、第70年§白金婚
【科舉職官】〖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漢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
【撲克人物】
黑桃J:查爾斯一世的侍從,丹麥人霍克拉
紅桃J:查爾斯七世的宮廷隨從拉海亞
梅花J:亞瑟王的著名騎士蘭斯洛特
方塊J:查爾斯一世的侍從羅蘭
黑桃Q:帕拉斯o阿西納,古希臘神話中智慧與戰爭女神
紅桃Q:朱爾斯,德國人,查爾斯一世的妻子
梅花Q:英國的蘭開斯特王族的約克王後
方塊Q:是《聖經o舊約》中的約瑟夫的妹妹,萊克爾皇後
黑桃K:戴維,公元前10世紀的以色列國王索洛蒙的父親,擅長彈奏豎琴
紅桃K:查爾斯一世,弗蘭克國王沙勒曼
梅花K: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最早go-vern-ment世界
方塊K:羅馬名將和政治家朱亞斯o西澤,羅馬統一後成為獨裁統治者

⑷ 《滕王閣序》第四五段用典的句子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這四個典故連用,隱喻作者命運坎坷、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擊和因作《檄英王雞》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雖心懷憤懣之情,卻含而不露,且無金剛怒目之嫌。

2、「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這兩個典故是隱喻目己不畏險阻、壯心不已的堅強信念。

3、「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愨意之長風」等典故。則隱喻自己「長風破浪」的浩氣和積極進取的決心。

原文(節選):

《滕王閣序》唐代:王勃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釋義:

呵,各人的時機不同,人生的命運多有不順。馮唐容易衰老,李廣難得封侯。使賈誼遭受委屈,貶於長沙,並不是沒有聖明的君主,使梁鴻逃匿到齊魯海濱,難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時代?只不過由於君子安於貧賤,通達的人知道自己的命運罷了。

年紀雖然老了,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情?境遇雖然困苦,但節操應當更加堅定,決不能拋棄自己的凌雲壯志。即使喝了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潔;即使身處於乾涸的主轍中,胸懷依然開朗愉快。

北海雖然十分遙遠,乘著羊角旋風還是能夠達到,早晨雖然已經過去,而珍惜黃昏卻為時不晚。孟嘗君心地高潔,但白白地懷抱著報國的熱情,阮籍為人放縱不羈,我們怎能學他那種窮途的哭泣!

(4)安吉微電影擴展閱讀:

《滕王閣序》寫於何時,有兩種說法。唐末五代時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說:「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意為:王勃寫《滕王閣序》時,年齡是十四歲)。

又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意為:我年幼無知,竟有幸親身參加了這次盛大的宴會。)之語,也可佐證。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認為《滕王閣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所作。

本文在構思上也有獨到之處,文思縝密,層層扣題。各段銜接科學,思路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遞進。全文充分發揮了駢文的特點,融對偶、聲韻、用典於一爐,表現了比較豐富的內容,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實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第一節點題——第二節近境——第三節遠近結合——第四節遠境感悟——第五節抒懷勵志——第六節自我介紹兼回收題意——第七節收篇致謝。

這是一個由淺入深的問題。先通過點題,讓讀者明了當時所處的境況。接下去描寫近境,以人的眼目為支點,由近至遠,第二、三、四節也就順理成章的現形出來了,這是一個層次感的問題。

這樣的處理,條理清楚,而且讓人覺得自然。同樣,抒懷也是如此,從第四節下半截淺述至第五節加深到第六節先深又轉淺,到第七節不著痕跡的收篇。都是充滿著層次感。

⑸ 聯系作品分析《滕王閣序》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以下是《滕王閣序》全文以及賞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台聳翠,上出重霄;飛閣翔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綉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相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愛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雲爾。
全文可分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即第一段,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起筆用四字短句,簡捷明快,朴實無華,在對偶中見工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寫稱名的沿革,道出歷史的久遠;「星分翼軫,地接衡廬」由天及地,寫界域的廣大,可見轄境的遼闊。「星分翼軫,地接衡廬」,不僅字面上相對,而且音韻上也相對。在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間,平仄相反。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與律詩的格律相同,所以音韻和諧,金聲玉振,文質兼美,讀起來琅琅上口(這樣的句子在本文中還很多,如「雄州霧列,俊采星馳」「時維九月,序屬三秋」「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等)。接下來的兩句,具體寫地理位置:「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襟」「帶」活用為動詞,生動形象,並同「控」「引」一樣,將洪州的氣勢寫出。然後寫「物華天寶」和「人傑地靈」,兩個四六句相對,既擴展了敘述,又升華了情感。「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兩句,又轉為四自短句,節奏的變換帶來了文意的轉折,由贊美「雄州」到稱贊「俊采」,另闢話題,漸近本事。「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兩句,寫州城形勝,寫賓主才美,作為過渡句,承上啟下。下文以六四句式寫「都督閻公」和「宇文新州」大駕光臨,節奏舒緩,語氣雍容,給人一種和樂的感覺。「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幾句,又變而為四字短句,起到這樣幾個作用:一、在寫作方法上,由平和的敘述轉為抒情;二、在內容上,由詳寫到概寫;在結構上,分離上下文,避免單調的羅列。「騰蛟起鳳」和「紫電清霜」兩句,接著寫來賓。句式又變成四六式,描摹在前,引介在後,節奏急促,格調高昂,造成「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與前面的人物出場相對應,別有情味。最後又歸於四字短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這幾句寫自己的「闖入」,委婉含蓄。贊美而又不失身份,謙遜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處。
第二部分,二、三兩段,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兩個短句,點明了時令,字面與音韻屬對工整,格調高亢嘹亮,領起下面對秋景的描繪。「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這兩個句子都是因果性的推論,「而」字前為因,「而」字後為果。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兩個有代表性的特徵來寫秋天,寫水寫山,動靜結合,如詩如畫。接下來的四個六字短句,寫來賓駕著名車駿馬,造訪滕王閣。節奏放慢,詞意不迫。「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寫滕王閣的自然環境和氣勢,已開始轉入正題。「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兩個四六句,「四字」托出敘述主體,「六字」作解釋說明,意在指出閣在山水形勝之地。
第三段開頭加快節奏,首次用三字句。「披綉闥」,是由外至里;「俯雕甍」是由上視下。僅用六個字,就極簡練概括地寫出登閣的情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兩句,寫登高望遠所見山川之美,以虛詞「其」為分界,「其」前實寫,「其」後虛寫,虛實相間,有尺幅千里之勢。下面,又用兩個四六句,極寫人煙之盛,「舸艦」之多,渲染出一片富庶祥和氣象。「雲銷雨霽,彩徹區明」又變而為四字句,轉寫自然景物,繪出雨後天晴的景色,由此引發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絕唱,將對滕王閣的景物描寫推向高潮。經過前面的變奏,又用兩個四六句收束。「漁舟唱晚」,寫生活之樂;「雁陣驚寒」,寫候鳥之歌。社會與自然各具情趣,又融為一體。
第三部分,四、五兩段,寫宴會的盛況,抒發人生的感慨。
開頭兩個四字短句起過渡作用,從寫登覽之樂回到寫宴會。「甫暢」和「遄飛」,都表明興致高昂,情緒激動。「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用清新自然的描述,寫管弦之盛,歌聲之美。接著,用兩個四六句,鋪敘歡飲娛樂的場景。這里交錯迭用歷史典故,暗示出宴會的豪華,人物的高雅,含蓄凝練。下面「四美具,二難並」兩個三字短句,變換節奏,心緒也為之一轉,由喜悅漸生悲慨。「窮睇眄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放開一筆,視野又擴展到宴會之外,感情亦隨之升華,為下面的抒情張本。接著的兩個四六句,充滿哲理玄思,一方面體悟天地之大,宇宙無窮,另一方面感嘆人生無常,盛衰有時。「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兩句是虛寫,表面上是「望」「看」,實際上是在想。這里用了雙關的手法,十分巧妙:由日落而想到西北的長安,由雲海而想到東北的吳會,日下即長安,雲間即吳會的意思又暗含其中。「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兩句,通過進一步玄想宇宙的廣漠洪荒,來襯人生的渺小,從而引發下面的感慨,即:「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這兩個四六句,一問一答,答非所問,流露出懷才不遇的心緒,充滿了自我悲傷的情調。「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兩句,更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懷,寫自己報國無路,濟世無門,言辭哀婉,情意綿綿。
第五段,轉為更強烈的抒情。開頭以「磋乎」發端,從消沉中振起。「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這是比較現實的認識,將人生的窮通得失看作常態;「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則是從歷史中擷取的兩個實例,以此來寬慰包括自己在內的失意之人。下面用兩個六四句拓展這層意思,申述以上觀點。「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言之鑿鑿;「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反問有力。「非無」「豈乏」,一個否定判斷,一個反詰論述,行文活靈活現。然後以「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作結,總束上文開啟下文。「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是一種理想的人格境界,表明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觀。「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作進一步的補充,同時也表現了樂觀開朗的情懷。下面的四字短句,是自我砥礪之辭。「北海雖賒,扶搖可接」以超越空間為喻,「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以追趕時間為喻,都表現出了不甘沉淪的豪情壯志。接著,用兩個四六句,微譏孟嘗,非議阮籍,來反襯自己堅定的意志。典故隨手拈來,為我所用,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第四部分,六、七兩段,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第六段開頭自稱其名,鄭重言事。「三尺微命,一介書生」是自謙之詞,如此簡單地給自己定位,其復雜心情一言難盡。下面兩個四六句,又避開了正面表白,仍借古寫懷。先以終軍自比,表示請纓無路;再以班超、宗愨自許,表示投筆從戎、乘風破浪的志向。這兩句,都暗示了自己不甘做「一介書生」的決心。接著的四個六字句,以平穩的語氣,含蓄地敘述了自己棄官事父,「路出名區」,得以結識各位嘉賓的人生際遇。然後以四字短句,表示明日接受父親的教誨和今日拜謁閻公,都是值得高興的事。然後,以兩個四六句,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嘆懷才難用和知己難遇。
第七段,以「嗚呼」開端,比前面第五段開頭的「磋乎」更具傷感意味。「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寥寥數語,寫盡古今盛會曲終人散、無跡可尋的凄涼。「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歸結到寫詩做序的本事上來,從對宇宙人生的無限感慨中回到現實情境。「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是說自己不避淺近,先寫了序和詩;「請灑潘江,各傾陸海」是期望在坐的嘉賓各展文才,各賦所懷。全文在這種禮讓中結束,不失分寸,非常得體。
三 寫作特點
1.句式錯落,節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為主,雜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這些句式,根據表意的需要而交錯運用,使節奏分明,內容啟承轉合。一般來說,二字句用於抒情(文中有兩處:「嗟乎」「嗚呼」),三字句、四字句用於一個話題的開始或轉折。六字句或七字句連用,為平實的敘述;四六句或六四句連用,為敘述或抒情的展開部分。僅有一個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頓。這樣,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轉。
2.駢儷藻飾,辭采華美
駢是「兩馬並駕」的意思,儷是「男女成對」之意,駢儷就是使用對偶句,是駢文的共同特點,但這篇序文尤為突出。全篇採用對偶句,不但字面相對,而且音韻大體相對。即一句之中,平節和仄節交替;上下聯之間,平節與仄節相對。前面分析了四字句對偶的情況,下面舉幾個別的句式。如「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為:平平仄仄,仄仄仄(於)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 仄仄。「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為:「仄仄仄(於)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於) 仄仄,仄仄平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窮睇眄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為:平仄仄(於)平平,仄平平(於) 仄仄。(以上「覺」「識」「屈」「曲」「乏」「落」「一」「色」「極」「日」為人聲字,算仄聲;「共」古代為平聲字,「暇」古代為去聲字。)如此講求音律,又不影響意義表達,寫出來的句子當然抑揚頓挫,富於樂感,富於詩意。
藻飾是指運用色彩濃艷、華麗典雅的詞語,來裝飾文句。這篇序文,如「物華天寶」「俊采星馳」「紫電清霜」「鍾鳴鼎食」「青雀黃龍」「睢園綠竹」「鄴水朱華」等,都是講求辭採的典型例子。這樣,使文章辭采華美,賞心悅目。
3、運用典故,簡練含蓄
用典除了有加強論證的作用外,還能以古比今、借古寫懷,可以使文章內容充實,聯想豐富,語言簡練,風格典雅。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來敘事抒情,有的是歷史典故,有的是前人文句。而運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明用,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有的是正用,如「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典故的運用,加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這篇序文之所以生動感人,千古傳誦,還在於它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在於它有詩意之美。本文題名曰「序」,也是一篇典型的駢文。它繼承了漢、魏以來駢文的傳統,吸收了賦體的成功的藝術經驗,形成了規模祟麗、氣象清新的風格。徐師曾在《文體明辨序說》中說:「賦」這種文體,「吟詠性情,各從義類。故情形於辭,則麗而可觀;辭合於理,則則而可法。使讀之者有興起之妙趣,有吟歌之遺音。揚雄所謂『詩人之賦麗以則』者是已。」這篇序文,可以說是「詩人之賦」的典範之作。王勃是初唐具有革新意識的詩人,他的為文,也同他的詩歌創作一樣,散發出一種清新誘人的氣息,主要表現為詩意的捕捉和意境的創造。他是以詩人的眼光來觀察與滕王閣有關的客觀事物的,而且是以詩人的心情去體驗和抒發真實感受的。他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他有遠大的抱負,有人生的使命感。所以,他既能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這樣歌詠山河風光的佳句,同時也能抒發「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情懷。然而,由於時代及其他方面的局限,詩人的理想不能實現,壯志難酬,免不了有「興盡悲來」之嘆,免不了要產生一種與生俱來的深沉的孤獨感。正因為有這種出自內心的深沉感受,所以干百年以後它仍然能撥響與他有某種類似體驗的讀者的心弦。這篇序文與前此某些諂諛鋪張、雕蟲篆刻的大賦有所不同,它不是炫學使才的無病呻吟,而是由衷之言的千古絕唱。這種情感並不單單表現為序文的個別章節,而是貫穿全文各個部分的整體效應。正是出自內心,意深義高,才能在整體上把抒情、寫景、敘事、議論、使事、用典熔於一爐,而獲得以情感人的藝術功效。因為序文具有真摯的情感和濃郁的詩意,所以它的影響遠遠超過同時創作的《滕王閣詩》。下面特錄此詩,不妨作一比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詩語凝練,內容含蓄,概括性很強,且又極富詩的形象與詩的韻味。但它畢竟不能像序文那樣,大開大合,縱橫出沒,規模祟麗而又氣象清新。作為主體的這首《滕王閣詩》,只有參讀附於詩前的序文才能更深地把握其內蘊。反過來,正是因為有了這篇序文,又使這首詩的藝術價值被序文的光彩掩沒了。很多讀者,但知有序,不知有詩,其中的奧秘是很值得探尋的。
其次是形式之美。《文體明辨序說》中說:序,「亦作『敘』,言其善敘事理,次第有序,若絲之緒也。」王勃此文,發揮了「次第有序」的特點,但它不是「善敘事理」而是善抒真情。全文層次清晰,首尾聯貫,針線細密,次第井然。對此,前面已有具體分析。這里要說的是駢文的對偶問題。全篇除「磋夫」「所賴」「勃」「嗚呼」「雲爾」九字以外,其餘多為四、六偶句,句式非常整飭。但過分整齊必將呆板而缺少活潑之氣,所以文中還多用七字句或間用三字句,整中見散,搖曳多姿。句中還不時雜用「之」「而」「於」「其」等虛詞,或適當運用「磋夫」「嗚呼」之類的感嘆詞,整切之中富有變化,做到奇偶相生,避免了板滯的缺點。文中不僅句與句對偶,有時句中的詞與詞也構成對偶,如「騰蛟起鳳」「紫電清霜」;「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龍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陳蕃之榻」。有些深層的對偶,表面上看不出來,需要透過一層才能發現。如「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蘭亭」對「梓澤」,十分清楚,但「已矣」和「丘墟」之間就看不出是對偶了。其實,它們之間也是對偶關系,不過,它們不是一般形態下的對偶,而是以雙聲為對。「已矣」,是雙聲;「丘墟」在古代漢語中均為「溪」母,也是雙聲,所以成對(見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六)。有些對偶從不同側面向心地集中於一個重點,因而又帶有排比與連珠的修辭特色。這說明,王勃寫此序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有效地增強了詩的韻昧。
再次是繪畫之美。如果從繪畫的角度來透視這篇序文,可以看出,本篇並不是一般性的山水游記,而是把山水、建築、人物融匯在一起的山水人物畫,是一幅以滕王閣為中心的全景畫。作者非常注意畫面的構圖與布局的整體性,因為它是用文字寫成的,所以很自然地把萬里之遙的自然景觀恰當地納入自己構思的畫面中來。作者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想像力,「三江」「五湖」「蠻荊」「甌越」「長安」「吳會」「南溟」「北辰」,均可「撫四海於一瞬」。作者的想像超越空間的局限,他通過想像的視角遙攝各種景物, 統馭全局,服務於滕王閣的描寫。在構圖與空間時間關繫上,作者注意到空間的深度與歷史的深度,使這篇序文具有縱深的立體感。「故郡」與「新府」相聯系,前代名人與在座高朗相銜接,有時還恰當運用具有神話色彩的傳說,把現實與虛無的天界、幻境融為一體(如「星分翼軫」『龍光射牛斗之墟」),形成多維的藝術空間。技法運用也呈現多樣化。有的是工筆細描,反復勾勒,如滕王閣的建築;有的是水墨烘染,信筆點綴,如閣外自然景觀。凡此種種,都能意到筆隨,自成佳趣。色彩運用也極為豐富。有時重彩疊金,濃麗耀眼,如「層巒聳翠」「飛閣翔丹」「瞧園綠竹」「鄴水朱華」。有的靠自然本色,或與外部色彩相輝映,如第二段關於秋景的描繪。有的則在事物變化的瞬間捕捉色彩的變化,富有動感,如「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這都不是一般畫筆所能達到的。
最後是音樂之美。在講究對偶的同時,文章還特別追求文字聲調的平仄相對。就一聯而言,上聯的下半部分如以平聲字結尾,則下聯上半部分的尾語也必用平聲。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上聯「墟」字平聲,下聯「靈」字處也必為平聲。反之亦然。如「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主」是仄聲,那麼,下聯「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中的「曲」字處,亦必用仄聲(「曲」為入聲字)。這種手法是「平接平」,「仄接仄」。再就一句本身而言,不論四、六句或七字句,均如同律詩一樣,在雙音節處要交替使用平仄聲字,以使句中平仄相間,鏗鏘起伏,錯落有致。一聯中的兩句,也如同詩句一樣地講求平仄相對,使全文抑揚頓挫,回環往復,具有悅耳的音樂之美。
《滕王閣序》賞析
一、整體感知
本文原題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全文運思謀篇,都緊扣這個題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歷敘洪都雄偉的地勢、珍異的物產、傑出的人才以及尊貴的賓客,緊扣題中「洪府」二字來寫;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閣秋景圖,近觀遠眺,都是濃墨重彩,寫出了滕王閣壯美而又秀麗的景色,緊扣題目「秋日」、「登滕王閣」六字來寫;第3段由對宴會的描寫轉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緊扣題目中「餞」字來寫;最後一段自敘遭際,表示當此臨別之際,既遇知音,自當賦詩作文,以此留念,這是緊扣題中「別」、「序」二字來寫。由此看來,全文層次井然,脈絡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謂絲絲入扣,層層扣題。
二、局部思路揭示
本文因餞別而作,但對宴會之盛僅略敘,數筆帶過,而傾全力寫登閣所見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獨辟蹊徑。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謀篇,取捨立意,亦頗見為文之功底。以第五段為例說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脈絡:
先用一連串短句抒發感嘆:「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後易老,李廣難對。」而後長短結合,抒發自己的憤郁悲涼:「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最後又用先短後長的一組對偶表明心志:「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鏗鏘的語調表達了自己不甘沉淪的決心。
三、精彩語句揣摩
1.「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賞析:作者善用靈活多變的筆法描寫山容水態,表現樓台的壯觀,從而把讀者帶入身臨其境的審美境地。「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寫出了色彩變化之美。這兩句不囿於靜止的畫面色彩,而著力表現山光山色的色彩變幻:寒潭之水因積水退盡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巒因暮靄籠罩而呈紫色。上句設色淡雅,下句設色濃重,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徵,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
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賞析:這一句素稱千古絕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好圖。這兩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如「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這是王勃駢文的一大特點。
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賞析: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義的警語。古往今來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總能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鬱郁不得志的逆境當中也不消沉放棄。東漢馬援雲:「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而王勃此時正懷才不遇,但仍有這般情懷,確實難能可貴。
本文的借代和謙辭
1.辨識六處借代用法
(l)棨戟遙臨:棨戟代閻公。
(2)檐帷暫駐:襜帷代車駕,實代宇文氏。
(3)仙人之舊館:代滕王閣。
(4)帝閽:代朝廷。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撫凌雲而自惜:凌雲代司馬相如的賦。因漢武帝曾誇其賦「飄飄有凌雲之氣」。
2.了解六個禮貌謙辭
(1)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家君,稱自己的父親。童子,王勃自稱。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縣的縣令,自己因探望父親路過這個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無知,(卻有幸)參加這場盛大的宴會。
(2)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稱。古人稱成人為「七尺之軀」,稱不大懂事的小孩兒為「三尺童兒」。「一介」同「一芥」,比喻自己很渺小。微命,指卑微的地位。全句意思是,我是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一個讀書人。
(3)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趨庭,快步走過庭院,這是表示對長輩的恭敬。叨,慚愧的承受,表示自謙。鯉對,指在父輩面前接受教誨。全句意思是,過些時候自己將到父親那裡聆聽教誨。
《滕王閣序》的用典
1.言簡意賅,含蓄有味——明用
所謂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並將其所具有的特殊含義加以擴大,變為泛指。《滕王閣序》中的「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虛;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天柱高而北辰遠」等句中的用典即屬明用典故。
「龍光」之典見於《晉書?張華傳》,張華因斗、牛二星間有紫氣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龍泉、太阿兩劍,兩劍的奪目光芒即龍光。「徐孺」之典見於《後漢書?徐穉傳》,東漢名士陳蕃任豫章太守時不接來客,惟因家貧在家種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穉來訪,才設一睡榻留宿。「紫電」之典見《古今注?輿服篇》,吳大皇帝有寶劍六把,其二名紫電。
「清霜」之典見《西京雜記》,漢高祖斬白蛇用的劍,12年磨一次,劍刃鋒利如霜雪般白亮。「天柱」之典見《神異經》,昆侖山上有銅柱,其高入天,稱為天柱。「北辰」之典見《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里指北極星,喻指國君。
以上明用的典故,實現了表達上「意婉而盡,藻麗而富,氣暢而凝」(劉勰《文心雕龍》語)的效果,可謂言簡意豐,辭約蘊寓。
2.隱括旨義,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錄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語言,使典故貼近語境,又不違原意,起到恰當而曲折地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滕王閣序》中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孟嘗高潔,空餘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屬暗用典故。
「馮唐」「李廣」兩典見《史記》,「梁鴻」「孟嘗」兩典見《後漢書》。這幾個典故比較熟悉,本文不再詳解。「貪泉」之典見《晉書?吳隱之佳》,廣州北20里的石門有水叫貪泉,據稱人飲此水必起貪得無厭之心,吳隱之至此,取泉水飲,並賦詩一首:「古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涸轍」之典見《莊子?外物》,此為語典,車轍無水,故曰涸轍,此處喻窮困的境遇。「阮籍」之典見《晉書?阮籍傳》,身處魏晉間的阮籍,因不滿於司馬氏,便以飲酒來掩飾自己,以免被害,他常自己駕車外出,也不順著路走,當前面有什麼障礙不能前進時,就痛苦著回來。
以上這些典故,或事或語,均由王勃化用為自己的語言,而用典中所蘊涵的卻是作者不為當世所用的自怨自嘆的復雜情感。但又由於王勃借用了「貪泉」「涸轍」之典,把自己強行振作、不甘頹廢的信念表露無遺。
3.說古喻今,比況自身——化用
化用即點化後使用。這是一種作者將敘事詳備,文字較長的事典合理化

⑹ 求下列題目的答案答案

1、選B
原因: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出自蘇軾《潮洲韓文公廟碑》。
「八代」指東漢以來的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朝、北朝、隋、唐。
韓愈與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主張文道合一。道是目的,文是手段。文道合一,即是要求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文為道服務。韓愈提出:「志乎古道」(《題歐陽生哀辭後》);柳宗元提出:「文者以明道」(《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但兩人所說的「道」,內涵並不完全一致。韓愈以儒家道統自居,強調的是正統的儒家孔孟之道,而柳宗元作為改革家,強調的是「輔時及物之道」(《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
二是主張文體革新。包含以下三個層次:1.反對駢文,提倡先秦兩漢古文。韓愈提出「非三代秦兩漢之書不敢觀」(《答李翊書》),柳宗元提出「文之近古而尤壯麗,莫如漢之西京」(《柳宗直西漢文類序》),他們提倡復古的目的在於創新。2.重視「文」的作用。柳宗元提出「言而不文則泥」(《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韓愈提出「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唯古於詞必己出」(《樊紹述墓誌銘》),提倡語言獨創,文從字順,使其所提倡的古文對先秦兩漢文章既有繼承又有區別。3.對作家創作的要求。強調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要提高自己的修養。韓愈提出氣盛言宜的觀點:「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要求以氣勢駕馭言辭。又提出「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同上)。柳宗元也要求作家「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他的貢獻在於:不但恢復了先秦兩漢的古文傳統和歷史地位,而且大大擴大了散文的功用,使這種原來主要用於著述的文體,真正成為自由交流思想、描述事物、表達情感,具有多樣化功能的語文工具,從而開辟了散文創作的廣闊天地。同時,由於他十分重視文學特徵的表現和文學手段的運用,創作出優秀的文學散文,提高了散文的審美品格,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2、大改選B(沒找到)

3、選C
原因:
經部: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十類。
史部:各種體裁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十五類。
子部: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諸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十四類。
集部:收歷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楚辭、別集、詩文評、詩詞五類。

4、選A
原因:
六書,指漢字的六種構造條例,是後人根據漢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則: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
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主要是「造字法」,轉注、假借是「用字法」。

5、大概是C(沒找到)

6、選C
原因:
詳情請看http://ke..com/view/131508.htm

7、選C、D
原因
A:「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起句突兀奇絕,不同凡響:三峽之水從千山萬壑間流過,山勢崢嶸起伏,有如萬馬奔騰,直赴荊門。江之北岸傳說依舊座落著昭君村。上半聯如高鳥俯瞰,境界宏遠;下半聯則似電影中的「定格」,具體點明古跡所在,很自然地將昭君的故事安置在「高江急峽」的闊大背景中。一個「赴」字,畫龍點睛,使山水充滿了生機;一個「尚」字,寫出江村古落依然如故的狀態。大小映襯,動靜相間,不僅使畫面顯得生動,同時使詩的意境更深一層。因為「尚有村」傳達了一種「斯人已去」的寂寞感;自然界無窮的生命力,更加重了「物在人亡」的惆悵情緒,巧妙地為全詩確定了悲壯的基調。陡起直轉,必然過渡到下面對昭君命運的詠嘆。
其他找不到。

8、選C、D
A:http://ke..com/view/476885.html?wtp=tt
B:來自《洛神斌》

9、大概是A(實在找不到)

10、都不太對,B比較對一些
原因:
詳情請見:http://ke..com/view/413810.html?wtp=tt

⑺ 秋,一片黃風葉葉成語瘋狂猜成語

一葉知秋
yī yè zhī qiū

釋義
看見一片葉子落下,就知道秋天的來臨。比喻由細微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語本《淮南子.說山》。

參考: 葉落知秋, 落葉知秋
近義: 見微知著
典源說明
《淮南子》是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內容多為道家思想,並雜揉先秦各家的學說,世為雜家之代表。其中〈說山〉一篇里,有一段說明事物可由近觀遠、以小看大的道理,例如只要嘗一口鍋里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鍋的味道如何;懸掛羽毛和木炭,就可以看出空氣中濕度高低變化;看見一片葉子落下,可以推知秋天已經來臨,一年快到了盡頭;看到瓶里的水結冰,就知道天氣有多麼寒冷。後來「一葉知秋」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比喻由細微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

典源
《淮南子.說山》
嘗一臠1>肉,知一鑊2>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濕之氣: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3>;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論遠。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戶;一人相隨,可以通天下。足蹍地而為跡,暴行而為影,此易而難。

註解:
臠:音luán,切成小片的一塊肉。
鑊:音huò,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暮:晚。

⑻ 2000年大學看過的一本書

照此分類整理一下,看看效果如何?高中語文文學常識復習資料分冊匯編高中語文第一冊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出生於江蘇東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毛澤東稱贊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2.《采蓮賦》:南朝皇帝蕭統著。3.《西洲曲》:南朝樂府中的詩。4.周瘦鵑:現代作家,翻譯家,民國時期「鴛鴦蝴蝶派」(文學流派)代表作家。5.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的主將,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是他在1918年發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雜文集《而已集》《二心集》《華蓋集》《且介亭雜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寫照。6.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自號五柳先生。東晉末年著名詩人,也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歸園田居》等。「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出自他的《輓歌》。7.《文心雕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巨著,作者為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8.金聖嘆:名人瑞,字聖嘆,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曾把《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傳》與《西廂》合稱「六才子書」,並對後兩種進行批改。其批改《水滸》,成書於崇禎末期,將七十一回以後關於受招安、征方臘等內容刪去,增入盧俊義夢見梁山頭領全部被殺死情節,以結束全書。批語中頗有獨到之見,也表現了反對農民起義的立場。9.顧炎武:號亭林,字寧人,江蘇崑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著有《日知錄》。10.汪曾祺:江蘇高郵人,現當代作家,「京派小說」代表。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等。11.列夫·托爾斯泰:俄國偉大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12.喬治·桑:法國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康素愛蘿》、《安吉堡的磨工》。13.《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魯國國君的世系紀年,記載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後250多年的許多史料。也稱《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是優秀的歷史散文著作。14.《勾踐滅吳》節選自《國語》。《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記載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貞定王十六年間的史實。15.《戰國策》是記載西周、東周及各諸侯國歷史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的謀議或辭說。經西漢劉向整理,共33篇。16.《論語》是記載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全書共二十篇,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為語錄體。《論語》是有關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17.孟軻(約前372—前289),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儒學大師,有「亞聖」之稱。《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言行的書,由孟軻及其弟子編成共七篇,內容涉及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教育、倫理,。孟子的主要主張是仁政、民貴、君輕。認為「人性本善」。(見第五冊)18.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國時趙國人,著名思想家。主張「法後王」「性惡論」。《荀子》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19.莊周(約前369-前286),戰國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代表人之一。《莊子》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學性強,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與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合稱「老莊」。20.賈誼:西漢洛陽人,政治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著作有《新書》、《吊屈原賦》等。21.司馬遷(約前145-約前87),字子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包括12本紀(帝王傳記)、30世家(諸侯傳記)、70列傳(著名人物傳記)、10表、8書,共130篇。它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魯迅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關於《史記》見第六冊)22.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東晉琅玡臨沂(現在山東省臨沂)人。他是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其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有「書聖」之稱。王羲之胸懷曠達,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簡凈,韻味悠長,顯示了他的文學功底。因他作過右軍將軍,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蘭亭集序》即蘭亭會詩集的序言。高中語文第二冊23.《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人被釋奴隸伊索所編,搜集有古希臘民間故事,並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餘篇。24.錢鍾書(1910――1998):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代表作品有:兩部著名的學術論著《談藝錄》《管錐編》,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人·獸·鬼》和長篇小說《圍城》。25.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代表作有《愛彌兒》《懺悔錄》等。26.孫犁:河北省安平縣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少年時期便開始接觸五四新文學,作品集為《白洋淀紀事》,其中《荷花澱》等作品是廣為流傳的名篇。散文《黃鸝》蘊涵著深刻的哲理。27.史鐵生:北京人,當代著名小說家。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合歡樹》。28.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學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滕王閣序》是其駢文代表作。29.韓愈:字退之,也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師說》是其散文代表作。著有《昌黎先生文集》。30.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著有《樊川文集》。31.蘇洵:字明允,別號老泉。北宋文學家。著有《嘉佑集》。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32.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世稱王文公。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先生文集》。34.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六一詩話》開創「詩話」這一新的體裁,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35.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世稱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著有《震川文集》。36.張溥:字天如,明代文學家,天啟年間組織應社,崇禎初年又創復社,從事文學和政治活動。《五人墓碑記》選自他的《七錄齋集》。37.姚鼐:字姬傳,一字夢古,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著有《惜抱軒詩文集》,《登泰山記》選自該書。38.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著有《龔自珍全集》。己亥年在辭官歸途中寫了315首絕句,總題為《己亥雜詩》。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39.徐志摩(1896-1931)新月詩派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康橋:劍橋40.聞一多:現代著名愛國詩人,新月詩派代表人物,重要詩集《紅燭》《死水》,「三美」主張: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41.穆旦:九葉詩派代表詩人之一,詩集《探險者》《九葉集》42.舒婷:朦朧詩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43.普希金:俄國偉大詩人,俄國斯文學奠基人,著名的詩:《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茨岡》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又叫《歐根·奧涅金》)44.華茲華斯:英國「湖畔詩派」代表詩人。45.裴多菲:匈牙利愛國詩人,代表詩歌《自由與愛情》「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第二單元:46.《詩經》和《離騷》,分別開創了我國詩歌創作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優秀傳統。47.《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通稱《詩》或《詩三百》到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稱《詩經》,按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按表現手法,分為「賦」「比」「興」,「風雅頌賦比興」合稱「詩經六義」。48.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楚辭」創立者和代表作家。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詩人,浪漫主義詩歌奠基人。代表作《離騷》《九歌》《天問》。《離騷》是《楚辭》代表作,我國古代最早的抒情詩,也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楚辭》收集戰國時代楚國屈原,宋玉等詩集,由西漢劉向編輯,東漢王逸為作章句。49.《孔雀東南飛》原名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最長的敘事詩,與北朝《木蘭辭》並稱「樂府雙璧」(注意:《木蘭辭》不屬漢樂府民歌)。《玉台新詠》南朝徐陵編輯。50.《孔雀東南飛》中的文化知識:槌床便大怒:「床」當作「坐具」講,不作「卧具」。初七及下九:下九,農歷每月十九日;上九:二十九日;初九:中九奄奄黃昏後:黃昏:十二時辰之一,是戌時(相當於現在19時至21時)寂寂人定初:人定:十二時辰之一,是亥時(相當於21時至23時)51.《古詩十九首》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選輯,最早見於南朝梁代蕭統《文選》,劉勰《文心雕龍》稱之為「五言之冠冕」。鍾嶸《詩品》贊之為「天衣無縫,一字千金」。第三單元:唐詩和宋詞53.唐詩①唐詩在梁陳詩人對詩律研究和創作實踐基礎上創造了律詩和絕句兩種新詩體,從而擴大詩的表現范圍。②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後人稱之為「詩仙」,詩歌風格「清新飄逸」。③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也稱杜少陵,亦稱杜工部。他的詩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他是唐代現實主義大詩人,也被後稱尊稱為「詩聖」。詩歌風格:沉鬱頓挫。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④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代表作《琵琶行》《長恨歌》⑤王維: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蘇軾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與孟浩然為同一流派詩人。補充:邊塞詩人:王昌齡、高適、岑參⑥劉禹錫:字夢得,中唐詩人。中學課本作品《陋室銘》《石頭城》《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其中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⑦李商隱:字義山,晚唐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區別於李賀)54.詞①詞出現於唐、五代時期,稱曲、雜曲或曲子詞,到宋代擴為流行,被稱為詩余,後改稱詞。又稱長短句。②宋詞習慣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代表詩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還有秦觀(北宋),豪放派代表詩人蘇軾,辛棄疾。③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世稱柳七,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婉約派創新者。④蘇軾:字子贍,號東坡居士,與其文蘇洵、蘇轍、今稱「三蘇」,詩歌與黃庭堅齊名,合稱「蘇黃」。詞上,擴大詞的表現范圍,開宋代豪放詞先河,詞風與辛棄疾相近,合稱「蘇辛」。蘇軾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⑤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詞》⑥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最偉大愛國詞人與蘇軾同為豪放派代表,詞集《稼軒長短句》⑦姜夔:南宋詞人,號白石道人。(千岩老人為蕭德藻)代表作品《揚州慢》(「禾黍」常用來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⑧陸游:號放翁,南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現存古詩最多一個詩人。第四單元:55.郁達夫:原文郁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故都的秋》56.巴金:原名李芾甘,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長篇小說《滅亡》,中篇小說《寒夜》,《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代表作《燈》。第五單元:57.《二十四史》清乾隆年間,把從《史記》《漢書》到《明史》第24部史書定為「正史」,今稱二十四史。(註:無《資治通鑒》)58.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創作《人間喜劇》(小說總稱,共91部),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網路全書」,其中包括《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等。59.雨果: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60.其他作家代表作品:博馬舍(法)《費加羅的婚禮》拉伯雷(法)《巨人傳》莫里哀(法)代表作《偽君子》(又作《達爾丟弗》,主人公達爾丟弗),《吝嗇鬼》(又作《慳吝人》,主人公阿巴貢)補充,四大吝嗇鬼: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慳吝人》中的阿巴貢,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里《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屠格列夫:俄國作家,著名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父與子》《獵人筆記》高中語文第四冊61.魯迅,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前五部小說為《狂人日記》《孔乙己》《葯》《故鄉》《阿Q正傳》,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祝福》收入《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雜文集16部;翻譯俄國作家果戈理的《死魂靈》,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毀滅》。課文《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62.契訶夫,俄國短篇小說家,代表作《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務員之死》,劇本《櫻桃園》。63.沈從文,現代作家,代表作《邊城》。64.孫犁,「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澱》,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另見26條)65.趙樹理,當代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里灣》、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等。66.茅盾,現代文學旗手之一,代表作長篇小說《子夜》,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短篇小說《林家鋪子》等。67.莫泊桑,19世紀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長篇小說《漂亮朋友》,短篇小說《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項鏈》等。68.高曉聲,江蘇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奐生上城》《李順大造屋》等。69.施耐庵,元末明初人,著有章回小說《水滸傳》。《智取生辰綱》選入課文。70.羅貫中,元末明初人,著有章回小說《三國演義》。《失街亭》選入課文。71.馮夢龍,明末小說家,編印過「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恆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選自《警世通言》。72.凌濛初,明末小說家,編著過「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73.唐代傳奇,有《柳毅傳》(李朝威著)《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等。74.吳敬梓,清代小說家,著有《儒林外史》。75.蒲松齡,清代小說家,著有《聊齋志異》(文言短篇小說集)。76.李汝珍,清代小說家,著有《鏡花緣》77.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78.曹禺,原名萬家寶,著名劇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79.老舍,「人民藝術家」,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龍須溝》等。80.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劇作家,著有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劇《哈姆萊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早期創作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81.關漢卿,元代戲劇作家,著有《竇娥冤》《望江亭》《救風塵》《單刀會》等。82.王實甫,元代戲劇作家,著有《西廂記》。該劇同《竇娥冤》代表了元雜劇最高成就。83.湯顯祖,明代戲劇作家,著有《牡丹亭》。84.孔尚任,清代戲劇作家,著有《桃花扇》。85.洪升,清代戲劇作家,著有《長生殿》。86.傳奇,是明代的主要戲曲樣式,並持續到清代,代表作有湯顯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87.袁宏道,明代散文家,創立了「公安派」,與袁宗道、袁中道均以文學見長,時稱「三袁」。文學體裁88.戲曲,以演員表演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為基礎,融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舞台藝術。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雜劇、明清傳奇、近現代京劇和各種地方戲。89.戲劇語言,由曲詞、賓白、科介三部分組成,曲詞,是劇中人物的唱詞;賓白,是劇中人物的說白;科介,是劇中關於動作、表情和音響效果的舞台指示。90.元雜劇,是一種把歌唱、賓白、舞蹈結合起來的藝術形式。分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兩種。角色有末(男角)、外末(老年男子)、旦(女角)、正旦(女主角)、卜兒(老婦人)、凈(花臉)、丑(小花臉)等。91.現代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台藝術。按照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按照劇情繁簡和結構可分為獨幕劇、多幕劇。按照題材反映的時代可分為歷史劇、現代劇。按照矛盾沖突的性質可分為悲劇、喜劇、正劇。92.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科幻、公安、傳奇、武俠、言情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高中語文第五冊93.孟子,名軻,是戰國時期影響甚大的儒者。《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中很多重要的思想,如「仁政」論、「性善」論以及「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等,《孟子》向以長於譬喻和雄辯著稱。《孟子》與《論語》《中庸》《大學》四部儒家經典合稱「四書」。(見17條)94.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詩壇上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自然,他的古體詩和七絕尤為後人稱道,如《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將進酒》《越中覽古》,杜甫的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極其精練,尤長於古體詩和律詩,如「三吏」、「三別」,《兵車行》《登高》《客至》《詠懷古跡》《旅夜書懷》《閣夜》《登岳陽樓》等。(見53條)95.元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明朝吳承恩的《西遊記》、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並稱我國「四大」古典小說。96.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吶喊》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記》、《葯》、《孔乙己》、《故鄉》、《阿Q正傳》等,其中《阿Q正傳》對國民性弱點的揭示,至今仍振聾發聵;作者所概括的阿Q的精神勝利法已經成了一個世界性話題。(見5和61條)97.現代派或現代主義文學是對19世紀80年代出現的20世紀年代至70年代在歐美繁榮的遍及全球的眾多文藝流派的總稱。意識流小說英國的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牆上的斑點》,通過象徵暗示,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來表現化合物的「內心真實」。表現主義奧地利的弗蘭茨。卡夫卡小說《變形記》反對以寫實手法描寫客觀世界,而強調表現作家的主觀感受。存在主義薩特是當代存在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薩特的名劇《死無葬身之地》《恭順的妓女》用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寫成,《蒼蠅》有濃厚的象徵色彩,《惡心》在很多地方運用意識流技巧。荒誕派戲劇作家貝克特的戲劇——《等待多戈》是荒誕派代表作。魔幻現實主義小說20世紀60年代,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形成熱潮。以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標志,魔幻現實主義小說達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第六單元:98.韓愈:唐代文學家、詩人,「文起八代之衰」,與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為「唐宋八大家」。99.柳宗元:唐代文學家,詩人,世稱「柳河東」100.根據課本P164增補:胡適《嘗試集》郭沫若《女神》張愛玲《金鎖記》戴望舒《雨巷》丁玲《沙菲女士日記》當代:王蒙《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鄧友梅《在懸崖上》宗璞《紅豆》陸文夫《小巷深處》劉心武《班主任》盧新華《傷痕》戴厚英《人啊,人》古華《芙蓉鎮》路遙《人生》汪曾祺《受戒》諶容《人到中年》張賢亮《靈與肉》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阿城《棋王》高中語文第六冊101.梁思成:中國現代建築學家、建築史學家。102.霍金: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他身殘志堅,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學理論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被譽為當代的愛因斯坦。有《時間簡史》。103.王力、呂叔湘、張志公:中國現當代語言學家。104.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清代偉大的小說家,用十年時間創作了不朽名著《紅樓夢》(又名《石頭記》),後四十回為高鶚所著。《紅樓夢》,是我國古代人情小說的集大成者,古代白話小說的高峰與總結,偉大的現實主義巨著,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在藝術上,它既有濃郁的傳統風格和民族特色,又有鮮明的創新精神。書中描寫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王熙鳳,憎惡「仕途經濟」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精細處不讓鳳姐」的探春,「裝愚守拙,隨分從時」的薛寶釵,「身為下賤,心比天高」的晴雯,被人販子賣給薛蟠作妾的靈秀而薄命的女子香菱等。105.起承轉合:舊體詩文常用的行文順序。起:開端。承:承接上文進一步加以申述。轉:轉折,從另一方面論述主題。合:全文結語。106.《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古希臘的普魯塔克曾被稱為「世界傳記之王」,其作品《列傳》是歐洲傳記文學的開端。不過,《史記》比它還早產生幾乎達兩個世紀。107.《史記》是我國第一部以人物為中心的偉大的歷史著作和人物著作。其中人物與先秦時的文學人物相比,明顯具有鮮明的個性。此外,它的主觀色彩與抒情性,在歷朝「正史」中是最濃厚最突出的。作者自述寫此書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其思想價值主要表現在四點上:其一是表現了進步的文學觀;其二是表現了進步的經濟思想;其三是表現了強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其四是表現了豪邁的人生觀歷史觀價值觀。108.《報任安書》是我們了解司馬遷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獻。司馬遷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寫了「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他還為戰國四君子(魏國的信陵君、齊國的孟嘗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立過傳。

⑼ 關於《騰王閣序》的問題

你好,你只需要點擊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cca3dd0100eeo5.html
進入,你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了,下面只是個示範,那個博客對你很有用的,別忘了加分哦O(∩_∩)O哈哈~

2、提問:作者是如何寫洪州的地理風貌的?突出了什麼特點?

學生思考後,明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寫名稱的沿革,兼顧歷史與現實,道出歷史的久遠;「星分翼軫,地接衡廬」,由天及地,寫界域的廣大,可見轄境的遼闊。「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具體寫地理位置,寫出了地勢之宏偉。

3、提問:從「物華天寶」到「賓主盡東南之美」幾句在寫法上有何特點?

明確:「物華天寶」四句寫人物之盛(「龍光射牛斗之墟」一句呼應「星分翼軫」;「徐孺下陳蕃之榻」一句為當時「洪都」人才的出場作鋪墊)。「雄州霧列」四句將地勢與人才兩方面交叉在一起寫。(「雄州霧列」寫地,是「星分」四句的補充;「俊采星馳」寫人,是「物華」四句的發揮。「台隍」一句復說「星分」四句,「賓主」一句補充「物華」四句,並為引出後文作鋪墊。)

4、提問:作者寫參加宴會的人物,照應了前文的哪個詞語?

明確:作者在寫參加宴席人物時,用了「雅望」「懿範」「勝友」「高朋」「騰蛟起鳳」「紫電清霜」等詞語,極盡人物的文韜武略,照應了前文的「俊采」一詞。

5、提問:文章開始不寫樓台,不寫宴會,而先寫地勢與人物,這樣寫有何好處?

明確:文章借用鋪陳的手法,歷敘界域之大,地勢之雄,物產豐富,人才俊美,即渲染了和樂的氛圍、宴會的高雅,同時也緊扣照應了題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滕王閣序》 王勃
課文第1、2兩節主要描寫了滕王閣的地理風貌、與會人物,深秋時節滕王閣雄偉壯麗的氣象。
學生朗讀一遍。
二.翻譯第三、四、五段。
今天我們來學習後面三段文字,看看作者透過前面的鋪墊,引出了怎樣的人生感慨。
1.先結合課文註解、《詞語手冊》和翻譯本,翻譯第三段。
……
遠望的胸懷頓時舒暢,飄逸的興致油然而生。排簫發出清脆的聲音,引來陣陣清風;纖細的歌聲彷彿凝住不散,阻止了白雲的飄動。(今日的宴會)很像是當年睢園竹林的聚會,(在座的詩人文士)狂飲的氣概壓過了陶淵明;又有鄴水的曹植詠荷花那樣的才氣,文采可以直射南朝詩人謝靈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都有,賢主、嘉賓,難得卻得。放眼遠望半空中,在閑暇的日子裡盡情歡樂。天高地遠,感到宇宙的無邊無際;興致已盡,悲隨之來,認識到事物的興衰成敗有定數。遠望長安在夕陽下,遙看吳越在雲海間。地勢偏遠,南海深不可測;天柱高聳,北極星遠遠懸掛。雄關高山難以越過,誰悲憫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異鄉的人。思念皇宮卻看不見,等待在宣室召見又是何年?唉!命運不順暢,路途多艱險。馮唐容易老,李廣封侯難。把賈誼貶到長沙,並非沒有聖明的君主;讓梁鴻到海邊隱居,難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時代?能夠依賴的是君子察覺事物細微的先兆,通達事理的人知道社會人事的規律。老了應當更有壯志,哪能在白發蒼蒼時改變自己的心志?處境艱難反而更加堅強,不放棄遠大崇高的志向。喝了貪泉的水,仍然覺得心清氣爽;處在乾涸的車轍中。還能樂觀開朗。北海雖然遙遠,乘著旋風仍可以到達;少年的時光雖然已經消逝,珍惜將來的歲月還不算晚。孟嘗品行高潔,卻空有一腔報國的熱情;怎能效法阮籍狂放不羈,在無路可走時便慟哭而返?
2.同學們找找看,這里哪一句話是作者由描寫轉到抒情了?
……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覺:覺得,感覺。識:認識,了解到。
3.王勃抒發了哪些感慨?
……
(1)宇宙無窮,個人渺小之悲: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2)懷才不遇,功業無成之悲: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3)壯懷激烈,窮且益堅: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北海雖賒,扶搖可上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3.好,下面我們翻譯第四段。
……
我,地位低下,一個書生。沒有請纓報國的機會,雖然和終軍的年齡相同;(像班超那樣)有投筆從戎的胸懷,也仰慕宗愨「乘風破浪」的志願。(寧願)舍棄一生的功名富貴,到萬里之外去早晚侍奉父親。不敢說是謝玄那樣的人才,(卻)結識了諸位名家。過些天到父親那裡聆聽教誨,一定要像孔鯉那樣趨庭有禮,對答如流;今天舉袖作揖謁見閻公,很高興登上了龍門。司馬相如倘若沒有遇上楊得意,只好拍著他的賦而嘆息:我今天遇上了鍾子期那樣的知音,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麼羞愧呢?
4.王勃在這段話中又發出了哪些感嘆?
……
表達報國之志和遠大的理想抱負:有懷投筆,愛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
5.好的,下面翻譯第5段。
……
唉!名勝的地方不能長存,盛大的宴會難以再遇。蘭亭的聚會已經沒了,金谷園(也)成為廢墟。離別時寫幾句話作紀念。有幸接受厚恩參加這次宴會;登高作賦,那就指望在座的諸公了。冒昧地用盡鄙陋的心懷,恭敬地寫下這篇小序,(我的)一首四韻小詩也已寫成。請各位像潘岳、陸機那樣,展現如江如海的文才吧。
這段文字寫自己應命作詩,有幸與會的心理,是謙遜的說法。
三.歸納:這三段文字主要是在前面描寫的基礎上來寫的,通過前面對滕王閣景色和盛會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復雜的人生感慨,完成了由景到情的轉化,文章也從原來的敘述、描寫深入到了抒情、議論,完成了主題的升華。
下面請同學們朗讀第3、4、5三段。
第三教時
主要內容:
理解王勃所抒發的人生感慨並探索感慨的原因;領會情景交融的寫法;欣賞部分寫景詩句。
一. 復習回顧。
1.昨天我們學習了一篇駢文,大家來回憶一下作者和題目:
……
王勃 《滕王閣序 並詩》
2.下面出示一些學過的文言知識,請回答:
(1)注意讀音和寫法
鶴汀鳧渚 tīng zhǔ
孤鶩 wù
雲銷雨霽 jì
樽 zūn
天高地迥 jiǒng
東隅 yú
勝筵 yàn
(2)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寫出本字
雲銷雨霽 通「消」
青雀黃龍之軸 通「舳」
(3)理解下面加點詞在句子中意思
襟三江而帶五湖 以……為衣襟 以……為帶 意動用法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像霧 像星 名次作動詞
川澤紆其駭矚 使……驚駭 使動用法
屈賈宜於長沙 使……委屈 使動用法
竄梁鴻於海曲 使……流竄 使動用法
(4)說說下面幾個句子的倒裝現象
都督閻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範 雅望之都督閻公 懿範之宇文新州
儼驂騑於上路 訪風景於崇阿 於上路儼驂騑 於崇阿訪風景
二.《滕王閣序》是一篇駢文,它1-2兩段寫景為主,3-4段抒情議論。再聽一遍課文錄音,感悟作品情景交融的特點。
……
好,我們先來研讀3、4兩段,看看作者抒發了哪些人生感嘆。請簡要概括並用原句印證。
……
(1)宇宙無窮,個人渺小之悲: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對自然的感慨
(2)「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一問一答,答非所問,流露出懷才不遇的心緒,充滿了自我悲傷的情調。
(3)「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直抒胸臆,坦言心懷,寫自己報國無門,濟世無路,言辭哀婉,情意綿綿。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抒發作者對人生理想的堅定信念。
(5)「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表現出不甘沉淪的豪情壯志。
(6)「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以微譏孟嘗,非議阮籍,來反襯自己堅定意志。
——對人生的感慨
三.好的。我們再來探究一下,王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慨?是什麼觸動了他的這些感慨?
……
作者有感於前面寫到的滕王閣周圍雄偉的氣勢、美麗的自然風景,還有宴會的興盛。
說得好,這樣,我們說前面的景物描寫就有了依託,景也就有了作者的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情景交融,觸景生情。
我們在以前學過的文章中就有這樣的例子:
蘇軾《赤壁賦》,先描寫了赤壁勝景,然後引出自己的感慨: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杜牧《阿房宮賦》,先鋪陳阿房宮建築的宏偉壯觀,然後引出自己對歷史興替的感嘆,提出借鑒意義。
這就是人類的共性。
然後自然轉到自己對人生感慨。為什麼有這樣的感慨?
……
因為自己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說得好,但是作者並沒有完全沉溺於悲傷之中,作者把重點放在自己積極樂觀向上的一面:
壯懷激烈,窮且益堅,表達報國之志和遠大的理想抱負。
這與作者的性格有關系:
我們來回顧一下王勃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賦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王勃一反離別的悲苦,寫出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所以說許多時候作品是與作家相關的。
這就是王勃的個性。
歸納:正是因為宇宙的浩渺,人生的經歷,觸動了王勃的感觸,也留下了這篇唱絕宇內的文章。
四.把這3、4兩段朗讀一遍。
五.另外,這篇作品質所以稱為千古美文,不僅僅因為王勃唱出了人類思想上的共性和個性,還因為它在寫景時,給我們後人留下了一些精美的詩句。
下面請同學們找找你認為景物描寫寫得絕妙的句子,能做點簡單的點評。
……
重點賞析以下幾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欣賞名句時可根據課堂具體事情,調節欣賞詩句的順序)
1.這一句素稱千古絕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好圖。這兩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如「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這是王勃駢文的一大特點。
運用對偶,白描的寫法,從動態、色彩、空間等多角度描寫,就像在讀者眼前展現了一幅彩色圖畫:背景是晚霞,時間在傍晚,有動態的落霞和孤鶩,有靜態的秋水和天空。
展示圖畫
2.此句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這句寫出色彩變化之美。寒潭之水因積水退盡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巒因暮靄籠罩而呈紫色。上句設色淡雅,下句設色濃重,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徵。
3.運用誇張突出樓之高,水之深。「翠」突出了層巒顏色鮮艷悅目。「飛」字化靜為動描繪出閣道如鳥之欲飛。
小結:由此可見,王勃寫景頗具特色,運用靈活多變的手法寫山水,體現一定的美學特徵。這也是《滕王閣序》成為千古美文的原因之一。
六.總結
韓愈曾說:「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則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這是因為王勃此序不僅有真實的感情和充實的內容,而且有靈活多變的寫景方法。
所以說歷史是公正的,它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七.朗讀全文,再次體會文章的優美動人之處。

滕王閣序 賞析
一.作者簡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人。六歲能文,未冠應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父受累貶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驚而死。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其詩氣象渾厚,音律諧暢,開初唐新風,尤以五言律詩為工;其駢文繪章絺句,對仗精工,《滕王閣序》極負盛名。於「四傑」之中,王勃成就最大。有詩文集《王子安集》。
二.整體感知
本文原題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全文運思謀篇,都緊扣這個題目。全文共分三段,第1、2段寫景,概述滕王閣的地理風貌,引出參會人物,點明時間,展示了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閣秋景圖;第3、4段由對宴會的描寫轉而引出人生的感慨;最後一段自敘遭際,表示當此臨別之際,既遇知音,自當賦詩作文,以此留念。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謂絲絲入扣,層層扣題。
三. 精彩語句揣摩
1.「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賞析:作者善用靈活多變的筆法描寫山容水態,表現樓台的壯觀,從而把讀者帶入身臨其境的審美境地。「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寫出了色彩變化之美。這兩句不囿於靜止的畫面色彩,而著力表現山光山色的色彩變幻:寒潭之水因積水退盡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巒因暮靄籠罩而呈紫色。上句設色淡雅,下句設色濃重,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徵,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
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賞析:這一句素稱千古絕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好圖。這兩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如「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這是王勃駢文的一大特點。
3.「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僅用十六個字就形容出台閣建築的壯麗。「上出重霄」「下臨無地」,用誇張的筆法突出樓之高,水之深。「翠」本是翠綠的琉璃瓦色,這里借指瓦,突出了顏色鮮艷悅目。「飛」字描繪出閣道高聳如鳥之欲飛,「流」 字形容彩畫形貌。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賞析: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義的警語。古往今來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總能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鬱郁不得志的逆境當中也不消沉放棄。東漢馬援雲:「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而王勃此時正懷才不遇,但仍有這般情懷,確實難能可貴。
四.本文的借代和謙辭
1.辨識六處借代用法
(l)棨戟遙臨:棨戟代閻公。 (2)檐帷暫駐:襜帷代車駕,實代宇文氏。
(3)仙人之舊館:代滕王閣。 (4)帝閽:代朝廷。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撫凌雲而自惜:凌雲代司馬相如的賦。因漢武帝曾誇其賦「飄飄有凌雲之氣」。
2.了解六個禮貌謙辭
(1)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家君,稱自己的父親。童子,王勃自稱。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縣的縣令,自己因探望父親路過這個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無知,(卻有幸)參加這場盛大的宴會。
(2)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稱。古人稱成人為「七尺之軀」,稱不大懂事的小孩兒為「三尺童兒」。「一介」同「一芥」,比喻自己很渺小。微命,指卑微的地位。全句意思是,我是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一個讀書人。
(3)他日趨庭,叨陪鯉對。趨庭,快步走過庭院,這是表對長輩的恭敬。叨,慚愧的承受,表示自謙。鯉對,指在父輩面前接受教誨。全句意思是,過些時候自己將到父親那裡聆聽教誨。
五.《滕王閣序》的用典
王勃用典不僅多而且靈活,由明用、暗用、畫用、連用等。
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虛;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天柱高而北辰遠」等屬明用典故。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等屬暗用典故。前兩句句寫自己報國無門,濟世無路,言辭哀婉,情意綿綿;後三句又抒發作者對人生理想的堅定信念。
「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句屬化用,雖說的是古,而喻的卻是今,寫出自己渴望知音,渴望能展示自己的才華。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句屬連用。四個典故恰當地表達出了年輕的王勃受寵若驚而又自怨自嘆的復雜心理,也表達了自己報國之志和遠大的理想抱負,給人以一氣貫之的暢快淋漓之感。
六.《滕王閣序》寫景「四美」
1.色彩變化之美
文章不惜筆墨,濃墨重彩,極寫景物的色彩變化。如「紫電清霜」中的「紫電」,「飛閣流丹」中的「流丹」,「層巒聳翠」中的「聳翠」,「青雀黃龍之軸」中的「青雀」「黃龍」無不色彩繽紛,搖曳生輝。尤其「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於靜止畫面色彩,著力表現水光山色之變化,上句樸素淡雅,下句設色凝重,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之句。
2..遠近變化之美
作者採用恰當的方法,猶如電影的拍攝技術,由近及遠,構成一幅富有層次感和縱深感的全景圖。「鶴汀鳧渚」四句寫閣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曠其盈視」二句寫山巒、平原和河流、湖澤,是中景;「虹銷雨霽」以下則是水田浩淼的遠景。這種寫法,體現了作者立體化的審美觀,把讀者帶進了如詩如畫的江南勝境,讀者和景物融為一體,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渾成之美
「層巒聳翠」四句,借視角變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裡城外,相與為一,不可分離,體現了作者整齊劃一的審美觀。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寫景名句,水天相接,渾然天成,構成一幅色彩明麗的美妙圖畫。
4.虛實相襯之美
「漁舟唱晚」四句,即憑借聽覺聯想,用虛實手法傳達遠方的景觀,使讀者開闊眼界,視通萬里。實寫虛寫,相互諧調,相互映襯,極盡鋪敘寫景之能事。
總之,《滕王閣序》一文的寫景頗具匠心,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一氣呵成,使人讀完後猶如身臨江南水鄉,難怪韓愈情不自禁地稱贊說:「江南多臨觀之類,而滕王閣獨為第一。」

課外閱讀訓練

流淚的滕王閣 潘碧秀

江畔小舟、輕搖的蘆葦、南來聚攏的風……贛江上一覽無余,視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閣的一隅,獨想王勃。
遊人脆脆的思緒如牽強的秋風,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閣穿越時空的堅強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閣上,睜眼閉眼間全是王勃清瘦憂郁的神情。斜陽擁抱著欲泣的滕王閣,閣影斜斜地躺在江水裡盪漾。帝王君子猶不見,檻外長江空自流。寂寞的閣上,觥籌交錯的場景不復存在,詩弦管樂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閣的階梯上獨自聽江的聲音;江波的皺褶里藏著絕代的才子王勃。
閣的憂傷無聲息地讓我追隨。每一寸樓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顫動。想為流淚的滕王閣續一首詩,詩裡面是傷痕累累的王勃。流淚的滕王閣日日孤寂地走入我夢中,獨自徘徊復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詩句,無數醒著的黑暗的夜裡,枕著閣影到天明。
有人說:所有的風景都會拒絕一部分人,偏愛一部分人;所有人,生來都會屬於不同風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貶,然而層層不得意卻抹不掉他悠遊於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貶到贛江邊任小刺史,他仍意興遄飛地要為自己建一座閣「拍檀板唱歌,舉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臨放歌。那個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獨角戲」正上演著。他深望著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復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卻在紙上無羈地飄灑,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紙背的全是對生活的嚮往。有人說「厚積」是為了「厚發」,王勃客居劍南數年,終有了其巔峰之作。滕王閣只不過是顯其巔峰昂然之姿的一種憑借罷了。此時的長安,或許已將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凈。誰會在撫箏時,思緒在箏上游移間,想起王勃?如今,贛江畔的孤鶩年年此時都要背起王勃饋贈給它們的禮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飛,托起無限秋水長天的風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遊人仍在閣上徘徊留連,眺望閣外水雲間,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欄干。淺雲灰灰地襯著閣,如一雙飽蓄淚水的眼瞼。
扁舟載著一截悠悠的閣影,憂郁地前行,湧起的江浪層層間依稀可見當年王勃的風姿。這個自幼飽讀詩書、貫通九經的青年,彳亍於線裝書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縮在蜀地的鄉居里,不再想讀書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長安已遙遙又遙矣。無人識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縱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內驚瞻」(楊炯語)。人生有許多門,可其中一些門只對一些人是永遠敞開的;不要試圖去敲門,去敲人生遺憾的門。王勃若一心為文,歷史也許會重新改寫吧。可惜,王勃在劍南之地逍遙了三年,終究不甘寂寞,躊躇北上,到河南任參軍。書生之迂,終惹大禍,龍顏大怒,險丟小命。人生沉浮反復,王勃心冷了。
一片閣/躲在雲層下/疲倦和黃昏的鳥一樣/面對江水慟哭。江水緩緩流,終有溫柔得叫人落淚的時候。一介書生咬文嚼字,終有讓人品錯味的時候。該張皇,迷惘,失落,還是憤懣?畢竟人生不是「數點扁舟向斜陽」那樣詩意、簡單而又直觀。——人無語,惟有惆悵地醉去。滕王閣不在出產帝王將相的長安,站在這玲瓏典雅的閣上,贛江無限風情一覽無余,王勃的夢魂可以與閣相依偎至永遠了。
昆德拉說:生活是棵長滿可能的樹。王勃在客居劍南的日子裡,也許模擬了日後的種種可能,卻沒料到人生最絕望的一種可能就立在水中候著。
王勃如斷線的紙鳶一頭栽進江里去了,靈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魚兒身上?想他經行處會不會開出一江的花來,讓魚兒也欣喜,讓魚兒也惆悵。
斜陽已成余輝,閣上人去,鳥去,空留一片寂寥。

選自《散文》2003年第10期)
[ 注 ]據《唐才子傳》載,王勃因溺水而亡。
閱讀訓練

1、開篇說:「贛江上一覽無余,視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這里「期待的身影」指的是誰?「贛江」與被尋找的這個人的什麼關系?(4分)

2、文中說:「想為流淚的滕王閣續一首詩,詩裡面是傷痕累累的王勃。」從全文看這里的「傷痕累累」有什麼含義?(6分)
3、文中說:「人生有許多門,可其中一些門只對一些人是永遠敞開的;不要試圖去敲門,去敲人生遺憾的門」,結合文意,分析其中含義。
4、有人說作者的視角獨特,見解獨到。談談你的看法。(不少於60個字)(6分)

附:《流淚的滕王閣》閱讀參考答案。

1、指的是王勃;(1分)王勃寫過著名的《滕王閣序》,而滕王閣就建在贛江江畔,況且王勃又是溺水而死,因而由贛江之水寫起容易產生對王勃的追思。(3分)
2、懷才不遇,在迷茫中放縱文字;不甘寂寞,仕途中遭受重大挫折;溺水而亡,過早結束了人生。(每條三分)
3、選擇永遠敞開的門可以讓自己的人生是條坦途,而選擇那扇關著的門,可能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遺憾。王勃如果「一心為文」,那它就選擇了永遠敞開的門,但他不甘寂寞,走上仕途,選擇了那扇對他來說關著的門。
4、文章選取獨特的視點展開對一代文人王勃的追思, 既寫了王勃在滕王閣上洋洋灑灑的詩文、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又寫了他誤入官場,觸怒龍顏,終至落泊溺水而死的悲劇人生,充滿了對王勃的同情。更為可貴的是,作者在情感的熱流里融入了理性的沉思,沒有簡單地將王勃的悲劇歸咎於當時統治者的腐朽,而是從如何選擇人生道路的角度深刻剖析王勃的悲劇人生,慨嘆王勃不該去敲那扇不屬於自己的官宦之門,而應在文學的殿堂里揮灑自己的才情,見解獨到,富有警世作用。

⑽ 這些成語什麼意思

酒杯和酒籌錯雜放置。形容眾人一起宴飲時的熱鬧景象。
凈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的。
因酷愛干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比喻用明顯的假象迷惑對方,而暗中卻採取出人意料的行動打擊對方。
形容文章或書法寫得精妙,褒義。
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象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
指公正的意見。也指折中、調和的話。
說的話個個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見。
把自己家裡的破掃帚當成寶貝。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很珍惜。
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卻。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時為了避禍而及時引退。
推開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強盛,聲勢浩大。
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現形容說話口音不純,摻雜著方言。
指高明宏大越的議論或見解。
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形容眾多。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575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54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3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51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7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2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67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7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