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樂新年微電影
『壹』 最近網上有沒有比較好看的微電影
現在很多微電影雖然投入成本趕不上大片,但是製作的水準及最終的口碑都是很不錯的。推薦你觀看最新出爐的微電影《最後一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影片通過簡單的故事線感人的情節,傳達出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思念之情,片子相當感人,值得一看。
『貳』 如何評價百事可樂製作的《家有兒女》微電影
很感動,一直很喜歡百事的廣告,去年的美猴王,今年的家有兒女,突然就很期待明年是什麼。
有人肯定會說小雨最後沒台詞啊什麼的,不過我覺得為什麼要那麼計較呢?其實全片看完我都在感動,看評論才發現為了小雨台詞在撕在噴,何必呢,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好心情呢?
嗯。不過可樂感覺還是可口可樂比較好喝。。。
『叄』 微電影為何「微效果」——家居建材微電影之殤
很多企業做品牌,從傳統的「自古華山一條道」——必須央視投廣告,轉向了輕盈快捷、門檻不高、費用不高的微電影領域。
微電影是多指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相對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視頻」短片(從幾分鍾到幾十分鍾),內容多樣,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企業之所以青睞微電影,是因為微電影與品牌的結合,可以通過故事化、情節化的內容,全面展示品牌的
內涵和訴求,突破了常規電視廣告的限制,實現與消費者深層次的互動溝通,與消費者建立更加親密的關系,從而帶動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甚至忠誠度的提升。
企業做的微電影,筆者認為,消費者有四種反應。第一種反應就是看到一半,「靠,是廠家廣告,坑爹啊!」沒看完就關了;第二種反應是勉強看完了,覺得很爛,嗤之以鼻,內容看完就忘記了,也絕對不會去看第二遍;第三種反應是看完了,記住了,但還沒有沖動到去轉發給其他人;第四種情況就是看完了,記住了,而且有強烈的沖動去分享、轉發給自己的朋友和其他人。對於第四種情況,是很多企業做微電影都想達到的最佳境界,也就是江湖上傳說的「病毒營銷」。最經典的和值得稱道的就是網路的病毒營銷視頻了。
筆者,在微電影這個名詞誕生之前,就在09年從事過企業品牌通過視頻「病毒營銷」的品牌營銷實踐,親自策劃和發布了《阿諾受虐辛格》——中國家居建材行業首部生活喜劇。雖然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也有了些傳播效果,這部系列「微電影」還是沒有達成筆者的預期效果。最近,又看到很多家居建材企業都在看好微電影,相繼推出了如依諾維紳的《失眠城市》,特別是陶瓷行業扎堆出現的《激情森活》、《觸動愛》、《愛依諾》、《讓瑪緹飛》等系列微電影的出爐。
坦白地講,家居建材行業的微電影的效果確實是差強人意。企業做微電影的目的,是「以微知著」,微電影建立大效果,從而達到對品牌建設「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筆者認為,所有企業的微電影都沒有達到預期「大效果」,而是相反的「微效果」——如果有哪個企業不服的話,時間可以說明一切問題。看看過個兩三年,消費者還會不會再想到和提到企業做的微電影,這是檢驗企業微電影效果的最簡單和有效的手段。
為何家居建材行業的微電影只有「微效果」呢?筆者認為,還是內容上有硬傷。要做出能有「病毒營銷」效果的微電影,縱觀中國的微電影市場,可以走兩條路線。一是「胳肢窩」路線,也就是讓觀眾看了能發笑的那種類型,也就是網上慣有的惡搞類的路線。代表人物是胡戈。其最新的為企業做的幾只微電影如「咆哮私奔諜戰劇」等還是延續了這種風格;二是打動「淚腺」,走情感路線,通過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通過動人的情節,引發消費者強烈的情感和精神共鳴,從而征服消費者,達成消費者「病毒式」自傳播的目的。最典型的微電影案例就是台灣大眾銀行的系列和百事可樂賀歲片《把樂帶回家》。
家居建材行業企業最近出品的微電影,也基本遵循這兩條路線。但影片內容都是浮光掠影、浮皮潦草,創意一般,故事平淡,即成不了逗消費者發笑的「癢癢撓」,也成不了重磅「催淚彈」,所以只有作用不大的「微」效果。
而且筆者發現,所有家居建材企業的微電影基本都患上了早「瀉」症,產品信息和品牌信息總是按耐不住地要盡早「傾瀉」出來,唯恐微電影的錢白花了。這點要向台灣大眾銀行的系列微電影學習和致敬,如《夢騎士》、《母親的勇氣》,在片尾最後才出來品牌的信息,但消費者記憶反而是那麼地深刻。這才真正是品牌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在日新月異的新媒體環境下,筆者相信,越來越多的家居建材企業會嘗試「微電影」這種新營銷手段。對於家居建材行業企業來講,品牌的建設,沒有捷徑,微電影,不可能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品牌神器!雖然,微電影的門檻不高、費用不高,但它對創意的要求很高很高!微電影絕不是企業品牌視頻化了的一篇軟文!而是能軟化消費者心靈的一篇視頻檄文!
『肆』 六小齡童給百事可樂拍的猴年微電影,看哭了什麼水平
痛不欲生
『伍』 如何評價電影《把樂帶回家--摘星者》這部電影有什麼深意嗎
這是個只有7分半的微電影或者說是廣告電影,是2019年百事可樂的賀歲電影,參演電影的都是百事可樂當年合作的明星,其實每年都有一部把樂帶回家的電影,摘星者這部參演的明星有鄧超 , 周冬雨 ,楊洋 ,劉昊然 , 翟天臨 ,張一山,片尾放了鄧紫棋的《多遠都要在一起》。
『陸』 遼寧春晚、百事可樂如何運用「猴王IP營銷」
2月6日,美猴王六小齡童登上了遼寧春晚,也算是圓了大家一個情懷夢。遼寧春晚用3D投影技術,幫助六小齡童再現了西遊記的諸多情景,效果實在驚艷。這種用全新技術與視角來詮釋經典的做法,找到了傳統與新潮的平衡點,有看點也有情懷。
其實,早於遼寧春晚前一個月,百事可樂就用類似的「傳統與新潮」手法,重新詮釋了猴王精神。百事將六小齡童(章金萊)的家族故事,拍成了《把樂帶回家之猴王世家篇》微電影。
微電影用年輕人的新鮮角度,重新詮釋了猴王精神,勾起了大家對六小齡童、西遊記的懷念,也激起了大家對猴王精神的討論。
此時,我們不妨思考,如何激活優質的IP,讓其成為激發情懷的引爆點?如何賦予經典IP足夠的現代元素,吸引更多年輕人群?
為此,周愔采訪到百事可樂廣告創意的操盤手——文明廣告創始人及創意領袖駱耀明(Andrew Lok),一解其中奧秘。
Q:每到年末,都會涌現一大波「潸然淚下」式情感營銷案例。在同質化的背景下,如何挖掘到差異化的題材/內容?
A:在前期准備階段,我們做了很多采訪調研。發現很多80、90、95後都有一種懷舊情懷,常走復古路線。而這幾年春節恰恰缺乏一點傳統的年味,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六小齡童這樣的人物,希望通過他能帶出一點年味。
Q:六小齡童作為86版《西遊記》的扮演者,對80後人群影響較大,能打動90後一代嗎?此前是否有過顧慮?
A:90後不一定認識六小齡童,但《西遊記》作為寒暑假必播電視劇,想必很多95後都是知道的。我們希望通過六小齡童喚起大家的童年記憶。這個廣告創意,正是由文明廣告的一位90後同事提出的。
Q:您怎樣看經典與潮流,傳統與年輕?
A:百事可樂一直在倡導年輕精神,它伴隨著每一代年輕人成長,也成為年輕精神的代表。我們希望用猴王的故事,打動現在的年輕人,以及曾經年輕過的人。但並不是說故事的主角一定是年輕人,也並不是說要完全迎合年輕人的胃口。
1、傳統的季節就要做傳統的東西:春節是非常傳統的季節,我們為什麼不能說好一個傳統的故事,卻非要迎合各種新傳播趨勢、技術形式?
2、不要為了追潮流而追潮流:抓年輕人眼球,並不是說年輕人最喜歡什麼、年輕人中最流行什麼,就要在廣告中展現什麼,拿這些點與其交流。而是要透過潮流的外表,觀察年輕人真正在乎什麼,並用新鮮的角度去呈現。品牌對潮流有自己的態度,才能吸引年輕人。
Q: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A:百事可樂已連續五年推出春節主題營銷活動——「把樂帶回家」。「樂」包含幾層含義:把自己帶回家、把自己的快樂帶回家、把百事可樂帶回家。
百事希望通過娛樂明星、表演藝術家,去傳遞這種快樂,把樂帶給更多的家庭,同時也傳遞自己的品牌精神。
今年猴王世家系列作品,也將出發點放在,通過猴王世家的表演,給更多的家庭帶去無限快樂。
Q:如何說服六小齡童,出演商業廣告?
A:關鍵是要用特定的談判方法。我們沒有把藝人當做一個花瓶或工具,而是先做足功課,去了解他們對某個合作的態度和期待。從這個角度來談,才有可能促成項目的落地。
六小齡童知道猴年會有很多品牌來找他,但他希望即便是商業廣告,也能傳遞出文化意義,富有有藝術風采。我們的劇本重點講六小齡童猴王世家的故事,六小齡童很看重這點。
出身猴戲世家的六小齡童,是家族最後一個表演猴戲的人,沒人傳承他的藝術(猴戲傳男不傳女),他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把故事說出來,比如影片中在燈光下練眼神等情節,都是六小齡童自己補充的。
Q:猴王世家微電影播出後,獲得了還不錯的口碑,符合您的預期嗎?
A:播出前,我們預計反響應該會很好,但不確定一定能打動年輕人。現在來看,網路上反應最大的就是90後,這點挺出乎意料的。如果讓我猜其中的原因,我想應該是情懷故事講的好吧。
Q:猴王是否應該上春晚」網路公關事件,是百事幕後策劃的嗎?
A:這個問題我不方便透露,持保留意見。我們也和品牌方(百事)討論過,人算不如天算。
Q:您已經為百事操作了五年的「把樂帶回家」賀歲廣告,請問今年是您最滿意的一年嗎?
A:應該是最順利的一年。創意提出來之後,一次性就通過了。包括百事的中高層,以及不同年齡層次的同事都沒有提出異議。
『柒』 有哪些廣告拍成了微電影,做成了微電影廣告的形式
追逐,這是國外某汽車品牌為新發布車型拍攝的微電影。還有泰國的家庭廣告短片《為了你,我可以成為「男人」》主要講述了獨自帶孩子的母親,為了努力撐起這個家,偽裝成男人樣子開計程車。還有新百倫的我的前任是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