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中美微電影的文化價值

中美微電影的文化價值

發布時間: 2023-08-09 20:44:35

⑴ 你認為中美影視文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體現在一個字——敢。

美國的不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很敢拍,很敢想。回想一下我們看到的那些關於外太空、科幻的電影大片,幾乎都是美國大片。

第三,初心。

美國的電影人對他們自己的作品還保留著初心,那份對藝術的追求和執著。一句台詞一個眼神,他們可以反復拍三天,就為了能夠達到導演心目中的要求。

而所有的演員和工作人員,都是積極配合,沒有人發一句話怨言。而我們國家還有幾部影視作品能夠做到這樣。

微電影重逢的傳播手段和意義有哪些

微電影《陪彎重逢》的傳播手段主要包括網路傳播和線下推廣。在網路方面,微電影可以通過各大視頻網站、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台等多種渠道進行推廣。此外,還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進行分享和宣傳。在線下方面,可以通過舉辦首映式、安排巡迴展映、與電影院合作放映等方式進行推廣。這樣運碧可以擴大微電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增加觀眾的觀蘆悄悶影體驗和感受,從而達到推廣微電影的目的。同時,《重逢》這部微電影所傳遞的人文情感和價值觀念,如親情、友情、愛情等,可以引導人們關注生活中的美好,傳遞正能量和積極的價值觀,對社會和個人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⑶ 微電影廣告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分析

摘要: 本文以《媽媽的理發店》《在一起更超級》等微電影廣告來分析現如今微電影廣告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尋求在當前大環境下微電影如何與廣告相結合,以達到宣傳企業品牌核心價值。

關鍵詞: 微電影廣告;藝術價值;商業價值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Mom barber shop" "with more super" and other advertising to analyze micro-film micro-film advertising is now the artistic value and commercial value, seeking to micro-film how combined with advertising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publicity brand core values.

Keywords: micro-film advertising; artistic value; commercial value

隨著新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電影以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席捲全球,由於微電影跨越了電影和商業的界限,受到了視頻網站和企業的熱捧。微電影營銷或商業微電影,內容的感染力只是手段,本質上還是打廣告,絕大多數企業為宣傳產品和企業文化而量身打造的微電影,實為廣告大片,既有藝術價值又有商業價值。

一、微電影廣告的誕生與發展

(一)微電影廣告興起的原因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已不再允許我們擁有更多閑暇時間去慢慢欣賞電影。大眾所需求的再也不是單一被動的接受廣告傳播,而是需要更具文化價值與藝術氛圍的微電影觀影感受。

1、潛在的商業利益。微電影廣告與傳統影視廣告的最大不同在於微電影廣告是運用產品營銷和文化傳播並進方式,創造出新的利益鏈條,微電影廣告更具創新與活力,“老陳舊”傳統廣告即臨被淘汰的險境。“微電影廣告在故事情節的新穎趣味上給人強烈吸引力,如《把樂帶回家》益達的《酸甜苦辣》人們在享受電影時又接受了品牌的理念,這使微電影廣告的商業價值不可估量。”[1]

2、廣泛的參與度。縱觀近兩年來投放市場的商業微電影廣告,不難發現微電影廣告中的共同特點,故事題材的選取大多來源於普通大眾生活,既沒有繁瑣的編劇也無需專業的影視製作,這個優勢條件,讓微電影的創作和交流環境更自由。[2]不論參演還是製作,越來越多的消費群體廣泛參與到微電影廣告創作中來,不僅給大眾一個情感表達平台,更是通過這樣自由的創作模式,吸引越來越多有思想,敢表達的專業人才。想要達到更廣泛的廣告傳播目的,讓微電影的商業價值不斷凸顯,只有通過他們對故事情感不同理解創造出具有多重文化色彩的微電影廣告,才能吸引更多影迷與消費者引起情感共鳴。

3、自由的發展空間。商業微電影廣告不同於傳統影視廣告片,在中國市場影視審查機制下,商業微電影選擇了擁有海量存儲空間的網路。寬松的審查標准,大眾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微電影廣告避免了嚴苛的審查機制,讓微電影的傳播形式更自由,語言表達更多樣化。

(二)中國微電影廣告發展現狀

對於導演來說,做電影風險大、製作審批過程繁瑣,而且在做電影時很多個人思想情感,想融入片中又因各類現實原因被省略,無論追求商業回報,還是展現電影本身的藝術性,導演都有自我表達的願望。微電影廣告恰巧可以滿足這一點,微電影廣告與純粹的微電影還是存在這本質區別。“微電影是一種純粹的文化產品,將發展成電影的替代品,成為情感宣洩的新方式。而微電影廣告是微電影服務於商業廣告後的新生產物,更多的是製作廣告,傳播廣告。”[3]

1、明星參與造勢。微電影廣告自身特點決定了他的娛樂性質,還有與大眾的互動中帶有參與感,加上日益濃厚的藝術氣息,讓微電影從草根娛樂進入了時尚文化圈。這吸引了更多的明星和導演投身於微電影行業。廉價的製作成本,廣泛的投放渠道,以及多元化的收益空間,吸引了很多人參與。從幾位當紅影星參演的《把樂帶回家》到姜文的《看球記》以及黃渤的《特殊服務》在上映不到一周的時間,網路點擊量過千萬。這些都證明了明星投資微電影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微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將微電影廣告創作改造為大眾娛樂的新寵,更多的成為一種專屬於中國廣告行業發展的新思路。”[4]

2、社會現實聚焦。目前投放市場的微電影很多是對社會現實中所存在的矛盾關系進行集中表現,反映了當下年輕人在社會壓力下的就業問題、婚姻問題等。而且越現實的問題越熱門,就越能成為廣告選擇表現廣告主題的題材。

3、網路平台推廣。通過在視頻網站和社交網站的平台,微電影廣告的傳播價值被最大化地體現出來。優酷在09年已開創原創、拍客等新平台。在此之後邀請社會各界微電影視頻短劇片愛好者,在優酷所提供的條件下,圍繞主題進行創作,並上傳到優酷視頻網站,由網民進行評選,優勝者可繼而爭奪下一屆比賽乃至全國范圍的原創比賽。微時代正式到來,為更多的年輕新銳導演提供了發展空間,大家相互交流合作,從而挖掘更多新演員,新編劇等。

二、微電影廣告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

(一)微電影廣告的藝術價值

1、互動藝術。“微電影廣告中互動藝術是指在觀眾享受文化熏陶的同時,在觀看中感動,在情節中理解,在感受中會意,主動接受廣告信息,這正是微電影廣告的藝術價值所在。”[5]微電影所要表達的價值觀,恰恰是廣告理念恰到好處的融入電影每一個細節,在電影和廣告理念相輔相成共同深入這部電影的主題,這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廣告,例如《在一起更超級》這部微電影它是為英特爾品牌量身定做,商家僅用幾萬元的製作費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廣告片取得了這樣的成功是由於微電影的互動魅力,它成功運用了與受眾群體的互動,在微電影中始終以一對性格迥然不同的情侶各自的愛好做比較為核心,所有的故事圍繞PC平板展開,愛好不同卻依然能在一起,深深抓住了受眾的心理並與受眾產生了共鳴。

2、創意藝術。微電影廣告的創意藝術是微電影廣告藝術價值的最核心部分,要體現整個故事的趣味和新穎,要想使主題鮮明的同時還能更好地表現出藝術的美感,當然少不了創意,創意是作品的靈魂,它能使整個故事富含與眾不同的韻味。微電影廣告需要一個完整的敘事構架,不俗套的故事情節要豐富主題,另外微電影廣告體現在它的“微”字,簡短的時間讓觀眾體會到它的精髓,微電影廣告自身的特點在整個劇本中充分體現出了它的藝術價值,故事情節是微電影廣告藝術表現力的集中體現。

3、人文藝術。微電影是藝術,而微電影廣告也是藝術的一種,人文藝術讓微電影富有更多人情味兒、更接地氣;由康師傅出品的《紅包篇》從留守女孩期盼父母回家送雪人當新年禮物,快遞員溫暖的舉動,讓人淚奔,整個故事充滿著濃濃人文關懷讓主題鮮明的同時還能更好地表現藝術的美感,既符合微電影廣告的藝術商業價值,又傳遞了藝術價值。

⑷ 如何理解好萊塢電影在世界范圍內的文化價值輸出

作為美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好萊塢電影不僅體現了鮮明的美國文化色彩,而且還蘊涵著以美國文化方式表現出來的,極具時代性和普泛性,且有別於其他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念,其中主要包括「美國夢」、個人英雄主義、宗教文化和普世主義等。本文將通過對美國好萊塢部分影片的詳細解讀,試對其中所表現出來的美國文化價值觀進行深入闡釋,以期對好萊塢電影和美國文化價值觀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美國主流價值觀溯源和構建
美國,當初僅僅是英國的一塊殖民地,卻在短短的幾百年歲月中從建立到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人將其成功的原因歸結於文化的優越性。追本溯源,美國主流價值觀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時期一統天下的清教文化(Puritan Culture)。早期的美國精神是對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機會平等、勞動致富的信仰和推崇。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美國的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移民文化也就誕生了。在美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銳意進取的民族精神及其大熔爐般寬容的理念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在美國處於上升時期的歷史階段,這一表現尤為明顯。美國傳統的主流價值觀,指的是「民主政體、自由原則、個人主義。在此基礎上派生出關於人的政治、文化權利和種種價值觀等等」。在美國佔主導的文化是白人的文化傳統,也即「WASP」文化(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Culture,盎格魯——撒克遜白人的新教文化)。美國的主流文化其實就是「基督教、資本主義和民主的特別混合物」①。源自基督精神的理性原則及對個人自主的追求的個人主義,在美國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也成了美國思想的起點和歸宿,構成美國文化的精髓。而「美國夢」是足以支撐起美國人奮斗中的失落與迷惘的力量,它不僅僅指人生中最渴望追求的一種美好事物,更意味著一種崇高的信仰和價值觀。宗教是影響美國人信念、態度和行為的最重要因素,它深深支配著美國人的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生活。西化的普世主義在美國文化的傳播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使美國的文化觀和價值觀得以在全世界范圍傳播。以上構建了美國文化價值觀的綜合體系。
二、美國主流價值觀在好萊塢電影中的體現
作為宣揚美國文化價值觀的載體,無論電影工業如何發展,好萊塢電影中所體現的美國文化色彩不會改變。好萊塢電影堅守的文化價值體系在一部又一部電影作品中傳承發展。
(一)「美國夢」(American Dream)
「美國夢」是一個在特定時期出現的特定術語,其產生和發展與美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息息相關。自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大量歐洲人前往美洲探險殖民,當17世紀第一批移民登上美洲大陸之日起,「新世界」便被賦予了一種夢想的色彩,任何人都有權利開墾佔有,他們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克服了巨大困難,倖存下來的都是一些異常能幹、勇敢、有進取精神的人。正是這些獨特的自然和歷史條件促成了「美國夢」的產生和發展。
「美國夢」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來理解:廣義的「美國夢」是指「民主、平等、自由」的國家理想;從狹義來看,「美國夢」是指個人通過自我奮斗而獲得成功的夢想。站在普通大眾的角度,「美國夢」也可以是和成功、幸福聯系在一起的一切具體目標——享受高等教育和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擁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擁有健康的身體和一群可愛的孩子,擁有昂貴的汽車和豪華的住宅,等等。「美國夢」實際上是一種美好的理想。
人們常把好萊塢稱作「夢工廠」(DreamWorks),許多好萊塢的電影就是將「美國夢」作為主題,它們揭示了普通人、動物甚至是卡通形象依靠個人奮斗而取得成功的故事。雖然敘事角度不盡相同,但都通過對典型人物的塑造反映了「美國夢」的理念。美國文化中特別強調機會平等而並非結果的平等,強調政治權利的平等而不是經濟結果的平等。正因為這樣,無數普通人才可以通過自己的奮斗實現自己的「美國夢」。這一理念在《阿甘正傳》中得到了充分反映。電影成功塑造了阿甘這一經典形象,整個故事充滿了戲劇性,一個低能兒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常人都難以企及的成功。正如電影的一句經典台詞所說的那樣:「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糖,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電影的開始和結束都用一片飄飛的羽毛來象徵命運的無常,然而主人公的經歷卻告訴我們不要向命運低頭,任何人都有機會成功。人物和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影片恰到好處地宣揚了「美國夢」的理念,體現了命運給每個人均等機會的文化內涵。
(二)個人英雄主義(Heroism)
個人主義是以個人為本位的人生哲學,它所包含的獨立奮斗、開拓進取精神成為美國人的生命基調,同時也是美國社會發展的內在驅動力。英雄是個人主義的化身,英雄主義是個人主義的一種形式。英雄主義其實是來源於我們對於自身的生存環境、人文理念的憂慮和恐懼。當個人自由被束縛、個人利益遭到損害,對權威、災難的抗爭隨之爆發,英雄便順應而生。在美國文化里,個人英雄主義的主要特點是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別人認同,渴望自己受到關注,以自我為中心。個人能力的最大限度發揮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最好體現。②
「英雄就是超越自我,在傑出的行動中證明他們的勇氣、才智和領導才能。」③美國電影中個人英雄主義的典型模式是單槍匹馬拯救國家、人民於危難之中,在排除萬難的過程中得到成長,找尋到自我的價值。其英雄人物的典型特徵為:(1)擁有絕對強壯的身體或者強大的特異功能;(2)擁有卓越的聰明才智、冷靜的頭腦和超強的意志力;(3)擁有完美男性或女性的所有優點,並且多數英雄都是與美國政府抗爭的鬥士。從1939年的《關山飛度》中靈果一個人拖住一群阿巴虛人,使得驛車里的人得救,到《終結者》中來自未來,組織核戰爭的機器人,好萊塢電影人給現代英雄神話披上一層傳統的、簡單的、普遍性的崇高思想外衣。 (三)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
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美國人的宗教信仰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其中,絕大多數的美國白人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天主教,非洲裔的黑人則主要信仰天主教、東正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及巫術。作為主流價值觀的主要組成部分,基督教是大多數美國人信仰的宗教,上帝在他們心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在19世紀20年代,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就說過:「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像美國那樣,基督教對其國民的靈魂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在美國,宗教對法律和社會輿論產生不了多大影響,但是宗教支配社會風貌,並且通過家庭生活而控制國家。」宗教信仰通過影響美國人的信念、態度和行為支配著美國人的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生活。
大部分美國人認為,美國是上帝選擇的一個特殊國度,美國人對全人類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責任,要負責把世界上所有人從苦海當中拯救出來。這種思想深深紮根於美國白人文化中,影響著美國社會大眾對外部世界的看法。電影《阿甘正傳》蘊涵的宗教意識十分豐富。在影片當中,帶有宗教色彩的橋段有很多,比如在珍妮遭受家庭暴力的時候,她拉著阿甘向上帝做祈禱,祈求上帝給她一雙翅膀幫她逃離現在的痛苦;阿甘剛開始捕蝦的生活時,總是一無所獲,丹中尉提醒他可以去教堂祈禱,等等。
(四)普世主義(Universalism)
普世主義起源於歐洲,作為哲學上的一個分支,它強調普遍的事實能夠被發現且被理解;在倫理上,普世性就是指能夠應用在所有人身上的價值觀或事物。美國的普世主義價值觀是建立在繼承歐洲普世主義的基礎上的,同時在殖民和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有顯著美國地域特徵的普世主義觀念。④「上帝選民論」和「天定命運論」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普世主義重要內容。
在此,我們不能不提及美國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他在多部影片中集中闡釋了普世主義的內涵。2010年上映的電影《阿凡達》以科幻與魔幻相融合的方式,講述了一個以「愛與永恆」為主題的故事。這部影片不僅在技術和藝術上震撼了我們,更讓我們體會到電影背後西方化的普世主義思想。在潘多拉星球上,當伊娃選擇部落首領和精神首領之後,實際上這星球上的各種族就成了外化的美國人,而入侵的地球生物則成了美國之外的異族,薩利所代表的美國人和潘多拉星球就是美國普世精神的化身,只不過潘多拉星球是物化了的美國領土,薩利所代表的潘多拉之魂是內化了的美國普世精神。
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世上萬事萬物都有存在價值,世上的一切生靈應該平等對待。故而在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中,美國民眾本著平等、尊重的心態,開始接受外來人,並不遺餘力地將本民族的一切成就交給外來者,允許異於本族的聲音存在。這也是美國作為文化大熔爐的文化態度的精髓之所在,在吸收和接納外來文化的同時,輸出本國文明,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謀求人類共同的發展,正是普世價值觀的精髓。
三、結 語
作為美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好萊塢電影對於美國文化價值觀的構建和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它通過各種藝術表現形式的融合,使文化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其直觀性和生動性不僅為美國本土觀眾所追捧,同時也被其他國家觀眾所接受。可以說,好萊塢電影為全世界了解美國文化價值觀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參考。通過對美國主流電影的賞析,我們可以深刻全面了解到美國社會主流文化的各個層面。同時,在美國特定的歷史環境背景下,需要用好萊塢電影的感官沖擊,幫助他們重拾那些寶貴的民族精神和美德,向世界傳達美國國家的良好形象,以求受到更多關注和認同。

⑸ 微電影有研究意義嗎 是什麼

微電影拍得是簡略式電影,將原來長達1~2小時的電影縮減至幾分鍾,這要有很好的概括,順序等條件才可以拍一部比較好的微電影,所以難度是比較大的。
望採納!

⑹ 從影視作品淺談美國文化價值觀

]影視作品就像歷史文化的一面鏡子,透過影視作品我們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觀念與態度。美國的影視作品之所以俘虜了全球人的眼球,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將美國文化價值觀巧妙地貫穿於其中。本文從捍衛夢想、追逐民主自由以及人性的光輝三個方面對美國影視作品中的文化價值觀進行了分析與總結,讓我們在通過影視作品了解美國文化的同時,也能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有重新的定位與思考。

美國的大部分影視作品都是選用親情、友情、愛情、正義以及科幻為線索。大規模耗資製作的華麗場面,再加上其政治、經濟、文化的優勢,使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英雄主義、自由與民主藉助影片完整地展現在觀眾眼前,由此引起人們的思索與探究。美國影視作品傳達出的道德關懷和人道主義,物質進步和增長以及追求自由與平等的價值觀都值得觀眾借鑒和學習,而這些不僅是美國經濟、文化發展的支柱,同時也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樂意標榜的完美價值觀。

一、美國的文化價值體系

美國文化體系的構建大多數來源於它的移民文化,所以美國的文化被稱作一個“大熔爐”。美國的傳統文化大多數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從他們的原住地所帶來的,盡管融入了許多移民國的文化,大體上還是以英國的傳統文化為主。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國哥特式》,野牛鎳幣和山姆大叔被視為美國傳統文化的五大象徵,由此派生出的民主政體、自由原則、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也就成了美國傳統和主流的文化價值觀。由於美國是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傳統文化保留的時間也相對較短。美國的現代文化也是由傳統文化逐漸過渡而來,主要表現在美國夢,自由與平等,道德主義與人道主義之上。無論是美國人,還是亞洲和拉美人,他們都把美國看成是實現夢想的搖籃,並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這片土地上有所獲。同時,作為一個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國家,自由與平等同樣在美國文化體系中占據了最重要的位置,這是由於早期的美國殖民大多數來自殖民國的中下層階級,他們嚴格反對“舊世界”的許多不平等現象,希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即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大多數美國人都有著虔誠的宗教信仰,因此道德主義和人道主義也被視為美國文化價值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總的來說“美國的現代文化正在從隔閡走向統一”。當然這與美國的社會體制的改革密不可分。

二、從影視作品透視美國文化價值觀

(一)捍衛夢想

1.不同人的不同夢想

電影雖作為一門視聽藝術,但是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大多數電影也不過是人們在閑暇之餘以供消遣娛樂的玩物。但是對於真正讓人看後有啟示、有收獲的電影還是一樣會得到觀眾的熱衷與好評。美國的大部分影視作品都在造夢,它並不僅僅局限在某一小小的部分。有希望實現種族平等的夢;有渴望過上富足生活的夢;有盼望登上萬眾矚目的舞台,成為明星的夢;也有期望拯救全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夢。而這些無一例外地都從另一個角度彰顯了美國人的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的價值觀。無論是哪種意義上的夢,人們都籠統地把它稱作現代意義上的“美國夢”。盡管不同的人對這個詞語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是他的軸心始終不會改變,美國這塊土地提供一個可以實現夢想的平台給人們,即“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和創造奇跡的可能”。

2.從《阿甘正傳》淺析阿甘的永不放棄

美國的許多電影都對“美國夢”有一個非常完美的詮釋。影片《阿甘正傳》和《當幸福來敲門》就是展現美國夢的典型。在《阿甘正傳》中阿甘由始至終都貫穿著“笨有笨的作為”這一思想。盡管他是一個智障兒,但是憑著對生活永不放棄的信念,他順利地完成了大學學業並參了軍,最終還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戰斗英雄。命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未知數,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等待我們的下一站會是什麼。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記得幫你打開一扇窗,透過窗戶,陽光依然可以照進來。阿甘的故事教會人們只要敢想敢做,一切皆有可能。

3.從《當幸福來敲門》中解讀克里斯是如何捍衛夢想

另一部將現代意義上的“美國夢”詮釋得很完美的電影就是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取材於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當今著名的投資專家Chris grander。這部電影屬於勵志電影,但是卻與簡單地描述個人了奮斗與夢想的勵志電影截然不同。它成功地刻畫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棄家,只有和兒子相依為命的窮酸落魄業務員的形象,最後是如何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故事,而這一過程沒有堅強的意志與精神的支柱,常人是很難做到,兒子就是他不斷奮斗下去的動力。克里斯在影片中說:“我生活的這一部分叫做搭公車;我生活的這一部分叫做冒傻氣;我生活這一部分現在的一部分叫做疲於奔命,我生命中這個階段的階段叫做幸福。”這部影片不是一味地強調個人的奮斗,腳踏實地抑或是憑借聰明的才智去獲得成功。這里的幸福不是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權利。追逐夢想不是一味地行走,偶爾也需要停下來思考一下,人生的目標究竟是什麼,有夢想就要好好地去捍衛它。

(二)追逐民主自由

1.美國文化價值體系中的自由與民主

平等與自由是美國人一直以來普遍認同的觀念,美國人雖然沒有統一的思想,但卻有普遍認同的觀念,即以平等和自由為中心的價值體系。美國的《獨立宣言》更是將平等與自由放在了首位,他明確地指出“我們認為以下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而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逐幸福的權力。”美國的自由與民主似乎就是上帝賜予他們的光環。在好多美國電影的開始,都有過這樣的`一幕,在一片金色的光芒中,一個象徵著美國人民爭取自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的女神像高高地聳立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島上。因此民主與自由也就被反復地穿插在影視作品中。

2.在《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和瑞德對自由的追求說到美國文化中的追求自由,同樣也會把大多數觀眾的視覺拉回到1994年上演的《肖申克的救贖》當中。“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這部電影用第三人稱的旁白描繪了肖申克監獄所發生的故事,以瑞德的視角描繪了安迪的所作所為和因為他而得到救贖的肖申克監獄的人們。本片最能吸引觀眾的還是主人安迪公強大的內心的力量和對自由生活的執著。他說人生可以簡單地歸於兩個選擇:忙著活,或者忙著死。影片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渴望自由的執著從來沒有停止過。花19年用石錘鑿出一個洞,是什麼給了他動力,是內心的希望的火種。“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這也是作品本身所要告訴人們的。

(三)人性的光輝

1.人性的光輝是美國電影持久不衰的秘訣

美國的電影自始以來雖然在極力製造各種英雄神話,以各種視覺效果打造影片的獨特文化。如《真相至上》《戰馬》《泰坦尼克號》《2012》《驚濤大冒險》《危情時速》等。但無論是法制題材的電影抑或是一些巨型的災難片、科幻片,他之所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將人性的光輝巧妙地穿插在了整部影片當中。

2.《綠里奇跡》中黑人死囚約翰及監獄長的身上所呈現出的人性的光輝

拍攝於1999年的《綠里奇跡》,它同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贖》一樣同屬監獄題材的電影。監獄,是最陰暗恐怖的場所,充滿恐懼又令人毛骨悚然。盡管在這樣的地方,也不乏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在《綠里奇跡》中,黑人死囚犯約翰·科菲相貌恐怖,體形碩大,但卻身上有著溫暖的愛心和神奇的力量,他和監獄長保爾·艾治科姆一起誠心地幫助死囚們平靜地、安心地走過了人生最後的旅途,演繹出一段感人的故事。而中國恰巧相反,盡管監獄中也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但是因為教條主義的影響,很少有人去觸及。

3.《泰坦尼克號》中人性的真、善、美

影片《泰坦尼克號》是一部里程式的電影,自1997年上映至今,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這部電影之所以震撼人心,不僅僅是因為偉大的愛情,還有人性。“讓婦女和兒童先上”而不是“領導先走”。這是在船沉沒的那一刻,霍利克用錢收買大副要求先上救生艇這一戲劇沖突強烈地表現了出來。在生死面前男士們自己浸在水中,讓婦女兒童先上救生艇,他們克服了人性的自私,他們都是英雄。在“泰坦尼克號”沉沒的那個瞬間,船上相擁赴死的老年夫婦,母親講著故事和兩個孩子一起葬身海底,牧師在最後一刻還不忘給予人們精神的安慰,這都顯示出人類那無與倫比的偉大和無畏,他們就像會思考的蘆葦在自然的毀滅中迸發出了撼天動地的力量。一場災難,見證了人的脆弱,但也同樣見證了人性本身所含有的真、善、美。關於人性的主題,無論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總會讓人看後有思考、有收獲,也會成為人們永久歌頌的美話佳談。

4.從《拯救大兵瑞恩》中看硝煙彌漫中閃爍的人性的光輝

《拯救大兵瑞恩》在大多數觀眾眼中,它不過是一部精心製作的美國愛國主義宣傳片。但如果仔細觀看,將會領悟影片其深層次的含義。一個母親有四個兒子參戰,三個同時戰死,於是美國參謀總長下令無論如何要將身陷前線的第四個兒子安全撤回。作為現代民主的發源地之一,美國的立國精神就是強調個人價值。盡管“戰爭沒有仁慈,殺戮沒有良知,但硝煙彌漫中仍閃耀著人性的光輝”[4]。八個去救一個人,為的是不讓一個年老體衰的母親,經歷所有兒子都命喪戰場的噩耗,相信看過此片的大多數男性也會在此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5]

三、結語

美國的影視作品憑借其別具一格的文化特色在全球范圍內樹立了標桿。美國影視作品所反映出的尋求夢想,追逐自由以及對個體生命價值的尊重等價值觀已成為全球文化價值評判的標准。欣賞影視作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提高對美國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且可以掌握語言本身的應用能力。大多數影視作品中都對中美文化的差異及沖突進行了描寫和探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歷史背景和地理區域的差異,可以有效地促進跨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⑺ 觀看電影《刮痧》,基於你對影片的理解對比分析中美文化價值觀。建議使用Hofstede的文化價值維度

1: Power Distance: The US and China are differnent. In the movie, you could see that Datong show more respects to his boss. He hit his son in front of his boss to give his boss face.
2. Uncertainty Avoidance: American has higher uncertainty avoidance, and the China has low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 the court, the judge doesn't accept the uncertain answers. As the judge said," show me states". Becuase Americans don't know about what is Gua Sha. They don't try to understand and listen Datong's explanations. Americans just approves the facts and prooves.

3, indivialism: American is more indivial than Chinese. In the movie, you can s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n and father, Datong and his boss. American treats the kid indivially. So the Chi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tries to protect the child from abusing. However, for Chinese, Child should live with parents.
4. masculinity: In the court, Datong said that he did Guasha for his son, but that's not true. At this part, Datong showed his masculinity. Becuase he is a man, he has to protect his father. He has to undertake all of responsibilities.

⑻ 淺談微電影的產生與分類

淺談微電影的產生與分類

事實上,微電影這種新興的電影形態並非無中生有突然就冒出來了。在微電影出現之前,我們也經常能看到類似的電影形態。而且那時候他們有一個質朴的名字“電影短片”。那麼“電影短片”究竟是如何蛻變成“微電影”的呢?請往下看。

一、微電影興起背景

1.網路視頻平台競爭的推動

隨著網路視頻業務的發展壯大,互聯網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影視劇播放平台,各大門戶和視頻網站在視頻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熱門影視劇版權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高昂的版權購買費導致了巨大的運營成本。同時,網路視頻同質化競爭嚴重,網站需要尋找差異化的競爭路線,提升原創能力。在這種競爭環境下,自製微電影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自製微電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證網站在運營中享有更多主動權,同時,微電影的靈活性和投資決策的風險都更加可控。

2.微時代電影受眾的需求

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說、微經濟等微文化大行其道,我們顯然已跨入了“微時代”。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認為:在“微時代”,媒體的表現因人們消費媒體的需要而不斷改變。當人們面臨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和獲取更多信息的需要時,我們希望以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信息。現在的年輕人,生活節奏和工作壓力大,已經很少有人每天守在電視機前或者泡電影院了,甚至花幾個小時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都成為一種奢侈。他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網上查找、觀看他們感興趣的東西。而微電影這種免費的、靈活的、短小精悍的電影形式更符合現代人的收視心理,尤其受年輕觀眾的青睞。

3.廣告營銷新陣地的需要

隨著中國網民素質的提高,網民自我意識的崛起,廣大網民對廣告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單調的叫賣式的硬廣告,有些瀏覽器甚至可以直接將這些廣告過濾掉。如今,廣告需要採用更軟性、更靈活、更易接受的營銷方式,而定製專屬於品牌自身的微電影則成為新的行業趨勢。一方面,微電影比傳統廣告更有針對性,觀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較強購買力的年輕人;另一方面,通過微電影,可以把產品功能和品牌理念與微電影的故事情節巧妙地結合,用精彩的視聽效果達到與觀眾的情感交流,使觀眾形成對品牌的`認同感。凱迪拉克的《一觸即發》、《66 號公路》就讓觀眾在獲得電影觀賞感受的同時帶動與消費者的情感互動,灌輸了品牌理念,提升了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使得廣告中的系列車型在部分城市出現熱銷。

4.技術進步讓影視製作平民化成為可能

影視拍攝與製作在早期,因為設備的昂貴和操作上的復雜使其使用范圍一直限制在專業領域,並無緣用於民用領域。而隨著小巧方便,便於攜帶且價格適中的的DV 攝像機的出現,以及計算機非編系統的普及,影視製作終於走下了神壇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當中,目前使用DV 來進行各種影視創作的人群不斷擴大,數碼影視的創作已經進入到一個平民化,大眾化的時代。特別是近幾年能拍攝高清短片的單反相機的出現,使得平民化的影像製作在質量上更上了一個台階,微電影就是在這樣的技術支持下應運而生。雖然在微電影的拍攝製作群體中不乏專業團隊,但學生和業余愛好者等草根製作者惜著新技術也能拍出毫不遜色於專業人員的微電影,且這類微電影在數量上佔有一定優勢。

5.快餐文化導致了人們對砰片化信息的需求

快餐一詞出現在西方,指以麥當勞、肯德基等為代表的快捷食品,有著便捷,節省時間的特點。而快餐文化就是指人們追求通俗,短期流行的,不注重積累和內在文化內涵的文化潮流現象。它是一個特定的范疇,主要興起於當代都市,與當代大工業密切相關的,以現代化傳媒為介質大批量生產與消費的,大流行的,短暫的,採取時尚化運作方式的當代文化。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在人們日益增快的生活節奏中,任何冗長的深刻的文化產品的消費都成為了奢侈,人們不再捧著厚厚的書本仔細研讀,而更願意通過網路或者手機等新媒體去快速地瀏覽一些短小簡潔的信息,微博漸漸取代了傳統博客,微小說的出現也讓人們眼前一亮,而微電影這種免費的、靈活的、短小精悍的形式符合現代人的收視心理,尤其受到年輕觀眾的親睞。

6.新媒體的蓬勃發展讓“微”風更盛

隨著國內網路環境的整體提升和視頻網站、3G 網路的發展,中國網路視頻用戶已發展到4 億的規模,視頻網站急需海量的視頻內容,而傳統的影視劇版權價格又直線飛漲,相形之下,成本低廉、製作周期短、題材和時長均適合網民觀看的短片則脫穎而出,成為視頻網站們的新寵。“限娛令” 、 “限廣令”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執行,也促使越來越多的廣告商從電視台轉戰到了網路視頻行業。面對廣告商的親睞和受眾對優質內容的渴求,商業微電影把產品功能和品牌理念與故事情節巧妙融合的特徵恰好滿足了兩方的需求。

此外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發達也為微電影的傳播創造了快捷和便利,微電影短小的篇幅符合了微博用戶快速獲取信息的心態,在觀看之後用戶將優秀的微電影通過微博轉發等方式進行分享,更加擴大了影響力。

二、微電影的分類

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微電影很大程度上是指從創意廣告片轉型出來的更具有故事情節、具有完整的電影結構的傳播於社會化網路和新興的互聯網視頻平台的商業長片。這是狹義上的定義。它一出現就被賦予了商業性質和網路特性,它的出現是互聯網視頻廣告的自然進化,微電影的“微”字甚至來源於微博(MiniBlog)的概念。可以這么說,微電影是傳統電影短片碰撞互聯網的產物,因此,它是電影短片的一個分支或新名稱。以前的電影短片由於其實驗性質大多用於學術交流和研究,這可以從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等各大電影節短片單元的獎項設置中看出來。現在的微電影由於引入了商業性元素且占據了主要位置,這使得傳統的短片處於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因為它們具有同樣的電影短片特性,所以如果非要把微電影和短片聯系起來,我們只能把微電影像大電影那樣分為商業微電影和藝術微電影(傳統的實驗電影短片)。

刻意劃分商業微電影和藝術微電影不是為了咬文嚼字,兩者在拍攝目的、營銷策略、發行渠道上都是走著不同的道路。只有認清了作品的定位才能在各個環節做到最優秀。以下拿幾部作品舉例說明:商業作品管曉傑《青春期》、周拓如《初見》;藝術作品北野6《屌絲和毛》、舒浩侖《少年血》。

1.商業微電影和藝術微電影的拍攝目的

管曉傑的《青春期》系列及後來的《失樂園》、《女人公敵》都是完完全全的商業微電影,從一開始的編劇策劃、製作、出品發行、營銷體系都跟院線商業大片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播放渠道由院線換成了互聯網。周拓如的《初見》由上戲投資,本意是拍一部指導上戲學生的教學片,但從電影結構和製片模式都屬於商業片結構。也是一部沒有品牌植入的商業微電影。

北野6的《屌絲和毛》不論是題材上還是在拍攝手法上都完全展示了該片的藝術性,導演在嘗試一種表現主義的拍攝手法,尋找一種獨特的為“觀念”服務的電影語言。這部作品的整個拍攝過程都可以納入到這個“觀念”體系,類似當代藝術中的行為和裝置藝術。而舒浩侖的《少年血》則完全是導演對電影結構的研究體現。

2.商業微電影和藝術微電影的發行渠道

前面我們說,微電影的出現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因此且目前來看,微電影的發行渠道還主要是互聯網視頻網站及新興的移動互聯網平台,也有少數基於互聯網的電視終端。互聯網平台和商業微電影都具有商業性,因此二者結合基本完美的完成了商業價值的傳播。藝術類微電影除了傳統的發行渠道,雖然也增加了網路渠道但由於缺乏商業價值而往往得不到重視。

3.商業微電影和藝術微電影的營銷策略

商業微電影的營銷與大電影或傳統視頻廣告營銷路線基本一致,都是通過媒體公關鋪面宣傳、社會化網路營銷、視頻網站推薦等手段和渠道完成。對於商業片導演,一般都先拍攝案例通過營銷渠道製造爆點獲得知名度來增加自己服務品牌主的本錢。從營銷手段上都是一樣的,只是買單的客戶變了而已。

藝術微電影的營銷與商業微電影截然不同,因為藝術微電影多為導演傳達自己的學術思想和電影觀念,不具備眼見既得的商業價值。因此如果沒有品牌客戶買單就意味著導演自己要掏腰包。不排除有品牌主贊助藝術微電影,但這種支持並非為了商業利益且不需要回報和轉化。藝術微電影的營銷既然是傳播觀念那麼就要細分人群,精準的定位受眾人群成了其中的關鍵。《屌絲和毛》的局部成功就得益與這種細分,作為一部稍有政治敏感性的社會題材作品,《屌絲和毛》利用微博渠道在文化類、藝術類、(公知類)小范圍傳播討論該片的學術和觀念意義,逐漸擴散到各大論壇社區及視頻網站。

像大電影生態鏈一樣,藝術微電影作為實驗性質為商業微電影提供新的語言和創新,同時也保持著獨立的審美和價值。在商業化的當代,我們有時候應該放慢腳步來多多關注藝術微電影的發展和出路。

;

⑼ 怎麼看待微電影這個玩意兒

在現代社會的中國,其微電影市場廣闊、競爭激烈、蓄勢待發,這給傳統的院線電影和現有的營銷手段帶來了挑戰,表現為:微電影對傳統電影製作模式的直接挑戰;微電影對神聖導演地位的重新定義;微電影對觀影環境的擴大和改變;微電影對直接性植入廣告形式的顛覆;微電影對傳統電影中續集的延伸。
目前關於微電影未來發展的討論集中在其商業模式領域,但對於同一種模式,業界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聲音。一種觀點認為,微電影生於惡搞,死於廣告。言下之意,微電影成為營銷趨勢之時,就是失去魅力之日。另有觀點認為,微電影與廣告的結合有助其走得更遠。任何東西變成趨勢之後,就會失去吸引力,微電影也是如此,而廣告的趣味就在於能夠不斷為微電影注入新的元素;微電影不是一門純藝術,要獲得未來,就需要將營銷和創作結合,形成固化的微電影平台,這才是不斷『造夢』的絕佳途徑;更有甚者認為,在整合營銷傳播背景下,微電影與廣告的跨界結合將是內容營銷時代的大勢所趨,微電影勢必會成為營銷標配。

除了盈利模式,業界認為影響微電影發展的因素還有兩個:一是行政手段的干預影響,廣電總局對於內容的監管會越來越嚴,進而限制部分作品的推出;二是播出渠道的影響,面對多種播出平台以及眾多手持終端,需要統一的視頻播出格式,渠道打開了才能是內容順暢地傳播。
而在目前獲得廣泛認同的依然是對微電影內容的關注,唯有創意真正決定微電影的未來。好的電影首先得是個故事,即使用在廣告傳播和市場營銷領域,也要遵循人性特徵和時代特徵,不要止於場面,而要抵達心靈。針對草根階層從之前網路影像時代主角變成跟風者,專業製作團隊將成為主力軍,微電影依靠明星吸引注意力,進而成為明星的「第二戰場」這一現象,一部分人認為其註定短命:一是成本高昂,小企業進入不了這個游戲;二是容易審美疲勞,只有劇情,才是微電影的生命所在。另有觀點認為應該順應時勢加以利用:最好的發展方向無疑是抓住明星效應帶來的高速發展契機,以專業團隊為主體,以草根階層熱情為根本,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始終不忘內容為本。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52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49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485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19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32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872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19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3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20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