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微電影期盼觀後感
Ⅰ 留守兒童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留守兒童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留守兒童觀後感1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兒童劇——《留守小孩》,它讓我受益匪淺。
《留守小孩》講的是一位來自上海的年輕老師為一群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建了「留守之家」,可是主人公石頭的父親卻已三年未歸,因此石頭的性格比較孤僻,這一年,石頭的父親終於可以回家了,但是在回家的前幾天,石頭的父親因腳手架坍塌而導致受傷,當石頭聽到這件事後,他立馬哭著跑走了,艾老師就決定,留下來陪石頭一起過春節!看到老師和小夥伴們對自己的呵護與照料,石頭也由一開始時的孤僻轉變成了合群。而故事的結局就是石頭的爸爸回家了!
看著石頭微笑的臉龐,艾老師欣慰的目光,這使我對幸福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兒童劇中艾老師為了石頭,寧願自己不回家與父母過春節而留下來陪石頭的舉動令我非常感動。我十分欽佩艾老師,欽佩她的無私,她的偉大。在春節來臨之際,誰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呢?誰不想回到自己溫馨的家呢?但是,為了一個孩子,她決定獨自留在異鄉;她決定放棄與父母想見的機會,僅僅是想讓她的學生度過一個快樂的春節。艾老師想到的常常都是自己的學生。我覺得石頭是幸福的,即使他的父親已三年未歸,但艾老師以及小夥伴們對他的關心和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雖然是頭三年未得到父愛,但是他卻生活在幸福中。
仔細想想,幸福到底是什麼?是一樣豐厚的獎品嗎?是被眾人羨慕嗎?我覺得不是!因為我認為,幸福可以是一句表揚,是一個微笑,是一個動作,甚至是觀賞那日落的美景!
幸福其實無處不在。那些常常抱怨自己不幸福的人,其實,幸福就在他們身邊,請仔細地發現它,品味它。
上學前,母親一句:路上小心。讓我倍感幸福;課間,老師一句:同學們,辛苦啦。讓我倍感溫馨;回家路上,交警一句:你們回家了,注意安全。讓我倍感幸福。
一句句平凡的言語卻帶給我們不平凡的.感動!
換一種角度去品味幸福,你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
留守兒童觀後感2
當記者問到某個男孩時:小朋友,你家都有幾個人呢?
小朋友的回答卻是:4個人,爺爺,奶奶和我和靈芝(姐姐)。
看到這里,真不敢想像當初要是選擇讓布布跟爺爺奶奶生活的話,是不是也會跟這個小朋友一樣。
把自己的爸爸媽媽都能忘記掉了呢。
既然生下小孩,就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跟著父母一起成長。
孩子的童年就這么幾年,過了就過了。。當以後我們有時間了,有條件了,想補償也補償不回來了。
有些孩子長大後,當他們一起討論小時候跟爸爸媽媽怎麼樣的時候,那些留守兒童卻無法體會這種滋味。
然而,家長們在一起討論孩子的時候,那些父母也不能體會當初他們小孩的那些童真。
這時候,那些父母會不會覺得很遺憾,為什麼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我們卻不在他們身邊。
現在,對於女兒,我卻很欣慰。因為當她早上醒來沒看到我們的時候,她都會問:爸爸呢?媽媽呢?
這就說明,我們在她心裡是有一定存在的,是比較重要的。
然而,我們做為父母能夠享受跟兒女一起成長的過程,是幸福的。
在這里,非常感謝公公,婆婆,為了我們小一輩,還離鄉背井的來這里打工。
也非常感謝爸爸,媽媽,操勞了我們做兒女的,還要操勞著兒女們的下一代。
你們辛苦了!
留守兒童觀後感3
在我們身邊並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不知你是否曾經注意過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父母不在身邊,他們與他們的爺爺奶奶相伴,他們就是—留守兒童。他們是農民工的子女,也同樣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去外地打工,卻讓他們在小小年紀就享受不了天倫之樂。
留守兒童就是這樣一部影片,其中一段感觸最深。老師讓孩子們寫一篇作文:「寫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在課堂上,一個個留守孩子站起來輪流念著,第一篇是最懂事的孩子月月念的那封信,信中寫道,爸爸媽媽,我有兩三年沒能見著你們了,現在我們村裡裝了五六個公用電話,我多想給你們打個電話問問你們什麼時候能回家,可是我沒有你們的電話號碼,但我還是跑到打電話的地方,最後忍不住地哭了起來……我的眼眶時間發熱,接著看到的是有三四個頑皮的孩子從外面搗蛋回來,但那時老師也束手無策,就只問了問他們有沒有寫這篇作文,他們迅速應道,寫了寫在心裡。這句話再一次深深打動了我。
留守兒童的生活是苦苦等待,苦苦等待回家過年的父母,他們想要的只不過是父母一張熟悉的面孔與他們對自己的祝福。
留守兒童的生活是艱辛的,他們沒有了父母的照顧,只能用自己的雙手學會如何自立他們總比我們這些嬌生慣養的孩子多一些吃苦耐勞,多一些磨練。但是他們缺乏親情滋養,這些幼小心靈,有的走向消極、孤僻,有的變得任性、暴躁。在一個個沒有爸爸媽媽陪伴的深夜裡,你知道他們幼小的心靈正在出售怎樣的孤單?這讓他們外出找尋父母的愚蠢的沖動!主人公狗娃就是頭兒。他們十多個孩子用平時上集市賣菜積攢下來的的零錢和一虛地圖准備啟程。一路上經歷了多少坎坷和心靈上的打擊,他們依然是那麼堅強,只為找到他們在外打工的父母。
最後還是被擔心他們的的老師與警察叔叔給找了回來,並未他們建立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家—留守孩子之家。
終於他們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一片苦心。不再那麼頑皮。都是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與那裡的孩子相比,突然發現自己是多麼幸福啊,有一個疼你愛你的老爸,一個對你細心照料的老媽。我一定不能辜負他們對我的期望。好好努力吧!加油!
Ⅱ 觀看《守望別野》觀後感
關愛留守兒童公益微電影《守望別野》.
「我不想去縣城念書,縣城太遠了,我念陪要照顧弟弟,還要給牛割草」電影中,小主人公小林的一句話讓觀眾心酸不已。《守望別野》講述的是一個山區少年作為留守兒童,與年邁的外公和年幼的弟弟一起生活,還要每天放牛|、割草、打柴火、照顧弟弟的故事,其中小林還經歷小夥伴由於無人看管,最終走向犯罪道路的事件打擊。
為何要拍攝這樣一部電影?導演木木告述記者,「春節過後,許多父母都外出務工,留在家裡的就只有老人和小孩,孩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和希望,我希望我的這部電影能夠讓更多的人來重視和關愛留守兒童,讓更多的社會組織和社會人士參孫仿加到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中來,給他們創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生長環境。」
此外,影片還把我州農村獨特的自然風景以及本土人文元素等進行深度融合,展示了我州農村獨有的美麗風景和濃郁的人文文化。
幸福,太美!過於美麗的事物都過於虛幻則高纖,也許,幸福就屬於這個虛幻國度吧!從小嚮往幸福,只因得到的幸福太少。有時回想,在生命的長河中竟找不到幸福激起的浪花。
幸福,太美,太虛幻!這不像是一個花季女孩兒寫下的。幸福是屬於快樂的人的,而我,只有在人生的花田裡守望,守望這象徵幸福的玫瑰花開,好美! 也許是生活過於虛幻,以至於沒有人能真正的了解我,包括自己。有時同學們總是會說我太樂觀了,跟我在一起都會樂瘋的。聽到這些,我不再做聲,只是依舊的咧嘴笑,但心裡早已捫心自問:「是嘛?我是這樣的嘛?」然後覺得忽然很好笑。這也許就是人們所謂的假象吧!其實,真正的我沒有那麼堅強與樂觀,只是經歷了那麼多的痛苦心傷後,早已為自己織就了一個「繭」,將自己的心緊緊的潛藏在裡面。然而,在快樂的表象下,沒有人知道,他們眼中的樂觀女孩兒,並不是沒有淚水的,只是在無人的暗夜裡獨自唏噓。
風雲感悟:高質難度高,一掛解千愁!
Ⅲ 電影 留守孩子 觀後感
今天我和爸爸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留守孩子》。
電影講的是許多小孩的爸爸媽媽都去了廣東打工,只有爺爺奶奶帶,很可憐。其中有幾個人很頑皮,沒有父母管,經常犯事。也有的人學習好,可是,一回到家就要做許多事家務活,還經常要挨爺爺奶奶的打罵。他們真的很可憐!
有一次,王小福偷了錢和朋友一起去網吧玩游戲,因為搶位子跟別人打了架,所以游戲就沒玩成。後來他們找老闆還他們錢,老闆就是不還,然後王小福他們就把老闆打了一頓,後面事情就更糟糕了。
看完了這篇故事,我很感動,都哭起來了。我覺得他們真是既可憐,又可愛。不像我們城裡的小朋友,爸爸媽媽在身邊,可以成天粘著爸爸媽媽,不愁吃不愁喝,不用做家務,很幸福。他們農村這些小朋友,家裡窮,爸爸媽媽必須去外面打工。這些小朋友留在家中,成了留守孩子,沒人管,沒爹媽疼,還有成天做不完的家務。
我想,他們這些孩子的生活是那麼苦,那麼可憐,他們內心一定非常需要父母、老師和社會的關愛。我很喜歡電影裡面的方老師和大陽警察,因為他們為孩子做了許多好事。為了幫助孩子們,他們還成立了「留守孩子之家」,專門照顧留守兒童,給他們家的溫暖。
有了老師和社會的關愛,小朋友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生活才不至於那麼苦,那麼可憐。我們應該感謝方老師、感謝大陽警察、感謝所有關愛留守兒童生活的人。
Ⅳ 看完山村留守兒童生活紀錄片後的觀後感作文600
今天看了一個留守兒童的記錄片,感觸良多,
在剛開始觀看的時候,看著一個6、7歲的姐姐帶著3、4歲的弟弟,兩個人在鄉下相依為命地生活。姐姐要上學,每天早上上學,有時候來不及給弟弟做早餐,兩個人就餓著自己的肚子,弟弟在教室外面等。大冬天,年前的天氣,多冷啊,姐姐一下課,或者考試完,就趕緊沖出教室照顧在外面的弟弟。看著臉凍的通紅的弟弟,我感覺心裡很難受。一個下雨天,姐姐放學後帶弟弟回家的路上,在田埂上,弟弟舉著破破的大傘,一邊哭一邊喊:「姐姐,我冷,姐姐,我好冷」。看到這里,我心裡忍不住想哭。 6、7歲的姐姐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過去牽牽弟弟的左邊小手,右邊小手,哄著弟弟說,:「弟弟,我們回家吧,我們回家。」
第二天,弟弟還是喊著冷,可是我看到弟弟身上穿了厚厚的毛衣,外套卻是一件單薄的秋天外套。我心裡想,這是一對沒有父母的姐弟嗎?為什麼過的這么可憐。
緊接著,姐姐放假了。一天,他們提著積累了一個星期的衣服,小小的手提著大大的桶子,裡面裝滿了衣服,一步一步地走到池塘邊,洗衣服。看著弟弟和姐姐分工後,弟弟用他那小手,提著棉衣往水裡浸濕,衣服隨著時間,吸入的水越來越多,弟弟經不住喊著:「好重」。看到這里,一種擔心,這么小的孩子,千萬別不小心掉進池塘啊。弟弟洗好衣服了問姐姐,:「姐姐,我洗完了,你還沒洗完?我幫你吧」。姐姐在那邊:「不用,要洗干凈點。」
又是一天過去了,眼看著春節越來越近,畫面出現了姐姐在打電話,弟弟也在趴在桌角邊,只聽小姐姐向電話里匯報著:「爸爸,我考完了,82和91.」 這時候我才明白,原來這是留守兒童,不是我之前所誤會的孤兒,
姐弟兩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下這姐弟兩人在家裡生活。弟弟趕緊湊上去跟爸爸聊了幾句。又過了幾天,姐弟兩天天在路口邊等父母歸來,眼巴巴地看著遠方的那條路,除夕夜前一天來了,爸爸還沒有回來,弟弟忍不住哭了,晚上,弟弟傷心地一邊哭一邊打著姐姐,他認為是姐姐騙了他,心靈受到了傷害。堅強的姐姐,忍著自己眼眶裡的淚水,沒有說話,回到裡屋。弟弟越哭越傷心,姐姐終於忍不住,爬在牆上讓盡情地留著眼淚。
第二天,除夕夜來了,電視里放著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姐弟兩再次給爸爸打電話,:「爸爸,我給你拜年,新年快樂. 你們什麼時候回來?」得到的結果是還有過幾天,而媽媽不回來了。
看到這里,我感覺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受,很壓抑,很難正橡受。想問姐弟遠方的父母,當初為什麼要生姐弟兩出來呢?你們做好當父母的准孝舉備了嗎?心裡做好對一個孩子的責任了嗎? 相信,當年,你舉慎旁們是因為彼此相愛,而要這對孩子,既然相愛,為什麼不好好珍惜愛情的結晶呢? 如果說平時你們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那麼,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給你個理由,給你們一個借口,你們為什麼不給孩子一點點溫暖呢?哪怕只有那麼短短的幾天。
孩子的成長很快,人的一輩子很短。如果你沒有做好准備,請不要讓自己的愛情結晶來到這個世界上受苦。
既然愛了,就好好珍惜,既然要寶寶了,就該承擔起這種責任。起碼,從情感上,不要傷害孩子們。錢,是永遠也掙不完的……
Ⅳ 電影留守孩子觀後感
看了《留守孩子》,心裡蠻震撼的。只看了一次,終究沒有太多的感想。但對於留守兒童父母的看法,我有一些淺薄感觸。 就留守兒童父母來說,我改變了原先的想法。以前總覺得留守兒童父母進城拚死拼活賺錢,不想再繼續艱苦的生活,過上好日子。但就真的那麼需要錢么?真的就能拋下孩子,對他們的成長不管不顧?太狠心了!我一直這樣想。在我眼中,再大都沒有孩子的教育事兒大。留守兒童父母不能光為了好日子就置孩子的教育不顧。非要掙錢嗎?沒錢也可以照樣很幸福的過日子呀!只要把孩子的教育管好了,以後孩子大了,就自然有好日子過了。 可是越來越發現,我的思想還很膚淺,或者說好聽點,是單純。 看了這部電影,深感留守兒童的父母之確實不易。老王(小福的爸爸)說:「我在城裡混得不好。」「在城裡沒地位,給老闆當孫子。」他們為來為去也還是為了孩子。為了有更多的錢供他們讀書,光憑農地里扒上來的錢是不夠教育消費的,這一點,我作為一個農村女娃,很清楚這一點;為了他們能吃上好食物穿上好衣服;為了給他們跳出農門准備充足的金錢保障;為了在他們還沒有自立能力之前,為孩子們安置房子,裝潢傢具;為了兒子能娶個好老婆;為了女兒能嫁個好人家···一切的一切還都是為了孩子啊! 留守兒童父母們的教育方式與城市父母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選擇了離開孩子,去奔波去勞碌,沒有怨言,只希望孩子能聽話,不鬧事,好好上學。這是社會經濟發展與城鄉差距越來越大所導致的必然結果,而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鄉差距的拉大,又是不可避免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對於留守兒童問題我們有時真的顯得很無奈,因為這不僅是家庭的問題,也有學校、社會的責任。人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愛孩子,都付出了心血和精力,而農村父母的培養與教育更苦更累。愛都是一樣深沉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我們能對他們指手畫腳,將問題的責任歸於他們,而不聽他們的聲音,不解他們的苦衷嗎?不能啊! 在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認為,還是應該讓家庭與學校、社會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方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合力。當今留守兒童的問題之所以長久得不到解決,與家庭的放任,還恐怕與社會中太多人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有關吧?看到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和教育現狀實在不堪,唏噓不已,但自己卻無能為力,很多有識之士恨鐵不成鋼,但到了有能力去幫助這些孩子的那些人那裡,又有多少人真的付諸行動了呢?還是政策力度不夠啊!!假如政策能夠更多的向留守兒童以及他們的家庭傾斜,恐怕問題要好解決得多。 我想到了18世紀瑞士著名教育家,初等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齊將一生奉獻給貧苦兒童,致力於對他們的教育。多次建立了收養孤兒的學校,採取寄宿制,不僅親自教他們文化知識,還在生活上給他們幫助,建立起一種親子般的關系,學校中充滿了親子之間、手足之間、以及家庭式的融洽關系。這種教育試驗在全歐都取得了巨大聲望,吸引了多位政治家、教育家、王公大臣都前來參謁請教,其中包括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福祿貝爾。雖然我國國情與18世紀裴斯泰洛齊所處的動盪時代不盡相同,但這也不失為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一個好的借鑒之法。 影片中後來方老師和孫Sir在鎮政府的支持下一起建了個「留守兒童之家」,專門為留守孩子建立,這與18世紀裴斯泰洛齊的教育試驗很類同。我覺得,建立留守兒童學校恐怕是目前為止,最好的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方法了。但是歸根結底,我國屬於科層制管理,問題的解決最終還有賴於上級的領導和呼召。流守兒童問題的解決必須需要政府的幫助,包括經濟上,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支持。 讓世界多一點人關注這一群幼小的孩子吧!讓更多的人起來幫助這些幼小的孩子吧!讓他們看到人間的愛,就把愛傳遞開來,讓愛充滿人間!
Ⅵ 明溪微電影歸巢觀後感
《歸巢》是三明市人民檢察院拍攝的首部「關愛留守兒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題材微電影。微電影真實還原了明溪縣檢察院未成年刑事檢察科檢察官關愛留守孩,做到不拋棄不放棄,有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感人情景。
近年來,明溪縣教育局與縣檢察院緊密合作,通過成立「留守孩之家」、「留守孩維權聯絡站」、「心樂園」心理咨詢室,利用多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微電影的形式,打造富有當地特色的「檢察、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未成年人犯罪預防體系。從源頭、從根本上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健康成長環境,探索出一條關愛留守兒童管理教育的新路子,構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