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情書胡歌微電影
❶ 林覺民的影視形象
1980年電影《碧血黃花》周紹棟飾演林覺民
2011年電影《百年情書》王柏傑飾演林覺民
2011年電影《辛亥革命》胡歌飾演林覺民
2004年電影在《六壯士》何家勁飾演林覺民。
❷ 青丘狐傳說中有一個演員張的像胡歌的叫什麼名字
卓雲扮演者姚奕辰個人資料
2011年因出演《怪俠一枝梅》和《百年情書》而嶄露頭角。2013年出演電視劇《說好的幸福》,同年出演電視劇《我的寶貝》,在劇中飾演男二曹查理。 2014年主演電視劇《娘家的故事4》,網路劇《小時代之折紙時代》 ;在年代劇《深宅雪》中擔任男主角方梓恆 。2015年5月,主演電視劇《聊齋新編》的《綠衣女》單元,還在愛情劇《克拉戀人》中擔任反一號。
❸ 生死相隨:《與妻書》背後的伉儷情深
「大清索我的命,我誅大清的心。」電影《辛亥革命》中胡歌扮演的林覺民說完後英勇就義,藉此有著「第一情書」之稱的《與妻書》更是得以廣為流傳。這封絕筆信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從小家到大家,寫盡了對愛妻的深情與不舍,寫滿了對清政府腐敗無能的痛恨。時過一百年,這一千三百餘字所呈現的為國捐軀的大義與對愛妻的深情仍令人感奮、落淚,這種「寧汝先我而死」的真情與「以天下人為念」的革命者覺悟將伴隨《與妻書》一起,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林覺民於1887年出生在福州三坊七巷。幼年時過繼給叔父林孝穎為子,其嗣父是個飽學多才的廩生,以詩文聞名於時;嗣母是個生性善良仁愛,典型的賢妻良母。林覺民天性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深得嗣父的喜愛,自幼就由嗣父親自教導讀書。嗣父對林覺民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在仕途上達到自己無法企及的人生高度,為林家光宗耀祖。但林覺民卻十分厭惡封建科舉考試,在他13歲的時候,參加了科舉考試。他在試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後,擲筆離開了考場,驚呆了考官和同學。
林覺民15歲的時候遇到一個人生中比較重要的人,他考入了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在家鄉興辦的新學堂:全閩大學堂(今福州一中),而陳寶琛有一個侄子叫陳元凱,陳元凱的女兒陳意映就是林覺民的妻子。林覺民在全閩大學堂學習期間,接觸了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的先進思想,還常常與同學一起討論時局,並且認為「中國非革命無以自強」。校長在他的父親面前誇獎他,「是兒不凡,曷少假寬,以養其剛大浩然之氣。」林覺民的思想越來越成熟,不僅加入學生愛國組織,還與友人創建進步報刊,發表演講。一次,林覺民在城內七星廟作「挽救垂亡之中國」的演講時,在場一位學監聽了他的講演,驚呼:「亡清者,必此輩也!」
林覺民的行為讓林孝穎深感擔憂,一面希望兒子成才,又不希望他走革命的道路,怕日後有危險傍身。於是乎,他做了一個決定,讓林覺民娶妻成家。
1905年,林覺民在林孝穎的安排下,返回家鄉迎娶陳氏名門閨秀陳意映。出生在詩書禮義俱全家庭的陳意映,容貌溫婉姣好,幼年受庭訓,耽詩書好吟詠,嘗著《紅樓夢》人物詩一卷。兩人雖然是媒妁之言,但一見鍾情、相見如故,彷彿命中註定一般。婚後兩人感情融洽,恩愛有加。後來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回憶,兩人住在雙棲樓,並肩攜手,賞花賞月,沒有什麼感情不訴說。
有雖然有個相親相愛的妻子,但是林覺民並沒有像林孝穎期盼的那樣沉浸在溫柔鄉里。他在家中辦女學,動員妻子陳意映、堂妹林孟瑜等親友10餘人入學。他親授國文課程,抨擊封建禮教,並介紹歐美先進國家的社會制度和男女平等情況。在他的勸導下,家中一眾女眷紛紛放腳,還有人進入福州女子師范求學,成為該校第一屆畢業生。
為了找到救國救民的道路,林覺民決心出國學習,深明大義的陳意映並沒有阻攔,在1907年,林覺民在妻子的支持下離開了家鄉,東渡日本,開始了留學的日子。林覺民學習日語和哲學,同時還學習多門語言,學習進步的思想。孤身在外學習的日子是苦悶的,林覺民忍不住對愛妻的思念,提筆寫了情書給陳意映,「吾妻性癖好尚,與君絕同,天真爛漫真女子也。」
留學不久之後,林覺民便加入了同盟會,開始從事反清革命活動。他每年暑假都會返回家鄉探望妻子和父親,順便與福州其他同盟會成員秘密相會。久而久之,陳意映便發現了丈夫的秘密,深明大義的她非但沒阻止丈夫,反而在同盟會密會的時候主動幫丈夫放風。後來經過多次參與,陳意映明白了其中的危險性,於是哭著對林覺民說,「希望今後要遠走,一定把這事告訴我,我願隨著你遠行。」
1910年11月,孫中山召集黃興、趙聲等同盟會骨幹舉行會議,決定向海外華僑募捐錢款購置武器,在廣州再舉義事。
林覺民於是就離開了日本到達了香港,黃興看到林覺民的到來,十分高興,說:「天助我也,運籌帷幄,何可一日無君」,於是,黃興就派林覺民離開香港先回福建組織一批革命義士後再共聚廣州。
林覺民回到福建家中後,以學校放櫻花假由在福州停留了10餘天,期間,他在福州動員了數十名青年義士。當時,林覺民還承擔著向廣州運輸一批炸葯的任務,他原打算讓陳意映扮為孀婦,用出殯的方式把炸葯藏到棺木中運出。由於陳意映當時已經懷孕八個月了,也不能長途跋涉,只好改由方聲洞的姐姐方君瑛等人擔任。陳意映雖然極力想和丈夫同行,但因為懷孕在身,林覺民堅持不讓,讓她乖乖在家等待,卻不曾想竟天人永隔。
1911年4月24日深夜,廣州起義前夕,林覺民在香港濱江樓想起了遠在家鄉的妻子和家人,也想到了即將到來的起義勝負難料,生死未卜。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最終徹夜疾書,分別在白巾上給自己的妻子和父親寫下了訣別書。給妻子的那封便是舉世聞名的「百年情書」。
1911年4月27日,林覺民參加了廣州起義,和同盟會的人一起進攻總督衙門,而這場起義無疑又是失敗的,眾多仁人志士死在了敵人的圈套里,林覺民也負傷被捕。被俘後的林覺民拒絕投降,慷慨就義。
林覺民一共准備了三塊白巾,分別給妻子、父親和友人沈仲英,他犧牲後,他的訣別書經同仁阿三之手轉交給在清朝任職的好友沈仲英,沈仲英打開給自己的那份信,讀完後直接焚毀。另外兩封信,沈仲英讓自己的管家趁天黑時從福州早題巷林家的門縫中塞了進去。
廣州起義失敗之後,林家人躲避到了鄉下,整日擔驚受怕,陳意映更是擔心丈夫的安危,夜夜難以入睡,這個時候他們還不知道林覺民已經英勇就義,只是整天禱告著,他能夠平安回家,全家人能夠團聚,以後再也不分開。收到丈夫的《與妻書》,知道丈夫已經不在人世,陳意映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瞬間癱軟在地,自己恨不能馬上就去死,這樣自己便能和丈夫永遠地在一起,只是自己懷有身孕,在公婆的勸說下,陳意映才逐漸穩定,只是,丈夫的死因為她悲傷過度,已經成了自己的一塊心病,也因為如此,她早產了,林覺民死後不到一個月,陳意映生下了孩子,陳意映給孩子其名為仲新,取改天換日,迎來新中國之意,這便是林覺民的志向所在。生完孩子以後的陳意映彷彿完成了丈夫生前的遺願,只是自己仍舊沉浸在丈夫去世的悲傷中,身體也愈發虛弱,兩年後,陳意映緊隨丈夫而去。
縱觀林覺民的一生,他對得起天下人,唯獨對不起妻子一人。我們通過《與妻書》可以看出,哪怕是面臨死亡,林覺民都不曾懼怕,唯獨放不下妻子。他把自己的身軀交給了國家,把自己的靈魂留給妻子,而妻子的追隨丈夫的果決,造就了他們動人的故事。他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他們的愛情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後記:部分資料來源網路,侵刪。有喜歡他們故事的朋友建議閱讀《與妻書》原文,感人至深;喜歡影視的朋友推薦《辛亥革命》、《百年情書》;喜歡歌曲的朋友推薦齊豫的《覺》,這是一首以陳意映角度寫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