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老頭微電影心得
Ⅰ 美國電影大魚觀後感
《大魚》以孩子的口吻來敘述其爸爸傳奇的一生。愛德華·布魯姆是個喜歡吹牛的老頭,總喜歡炫耀年輕時旅行推銷的經歷,兒子並不相信,覺得父親很虛榮浮誇,父子關系漸漸疏離。直到父親不久於人世,兒子決定回去見父親最後一面,他終於領悟到父親充滿激情和想像的一生。以下是我帶來的大魚觀後感,歡迎閱讀。
大魚觀後感(一)
“在這世界上,只有在你所愛的人之外,才需要辨別所謂真假。生活中的事,有種種說法。所謂真相,可能是最令人乏味最讓人難以接受的。而在生活外表塗上彩虹顏色的人,他們值得尊重和信賴,因為他們的愛。”
-----題記
斷斷續續看完了《BIGFISH》,可能是最近斷斷續續看了好多電影已經厭倦了,幾乎沒有看出什麼東西。看豆瓣上的評論,竟然有人會感動的哭。好吧,我的確感情不夠豐富,也沒有真正靜下心來細心體會。這點看電影的大忌以後還需注意。
其實細想想,可能影片中父親的那些故事真的是出於愛吧,試想有哪個孩子不喜歡離奇而又驚險的故事呢?(從這個角度講,will用那個該感覺幸福才對)但威爾聽慣了這些被重復了一遍又一遍的神話中。他覺得父親純是為了獵奇,生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中,而對自己卻缺少實質的關心。而最終通過自己的仔細探訪以及父親那位故人的描述,他得到了一個真實的父親。
仔細思考過後,其實從整部影片其實可以讀出不少的東西。親子關系是第一方面,特別是兒子與父親往往缺乏交流,這點在現實生活中也普遍存在。其實我覺得影片中的父親確實做得不夠好,孩子的成長中可以有善意的謊言,但向這位父親一樣做的話,我真的保不準這位父親有什麼私慾在裡面(獵奇,不走尋常路),輕者會讓孩子缺少愛,重者可能會對孩子產生錯誤的誘導。所以還是簡單些,多以正常的方式去愛孩子,多交流才好。
不過從更人性的方面講,在這世界上,只有在你所愛的人之外,才需要辨別所謂真假。生活中的事,有種種說法。所謂真相,可能是最令人乏味最讓人難以接受的。而在生活外表塗上彩虹顏色的人,他們值得尊重和信賴,因為他們的愛。我們或許會不贊同,但我們必須要理解這份心意。
說實話,片中父親的故事確實很引人入勝,有人說這位父親的故事是阿甘正傳的翻版,有一定道理,但勵志可以,娛樂也可以,但要真正生活得誰會將他們的生活作為範本呢。
雖然每個人的收獲不同,但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明白了親人之間(甚至是普通人之間)需要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不要讓偏見左右自己。其實細細想想做到這點談何容易,你要克服的不僅使自己的偏見,更多的時候是別人的評論。我覺得我的家庭就是一直都矛盾迭起的,從小學時EJ不聽話,初中時父母吵架,高中時兩個姐姐的婚嫁問題,家裡一直是出土戰爭不斷,有時候我真的是抱怨父母不負責任,沒有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自己本來可以過得更好的……現在想想,這種想法真的很欠抽,每個人都很不容易,好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雖然這種說法顯得自己很宿命,但這還是不爭的事實,倘若每個人都明白這點,不再以自己的想法和標准強加在別人身上,世界是不是會和諧許多。不管是怎樣的關系,任何人都是因緣而聚,為何不珍惜彼此,好好相處呢!
細想自己和父親的關系,也是缺乏交流的吧。其實現在看來,雖然父親的好多想法做法都老土都不符合知識經濟時代潮流了,但這些想法必定是從他們那個年齡和閱歷看來是有道理的,我們可以表示不同意,但至少應該保持理解,如果反唇相譏就是我們不懂事了。都說父親像一本書,事實上,我到現在我都沒有讀懂父親,哪怕是讀通呢……總覺得父親脾氣差,愛罵人,發脾氣時倔的不行,不講道理可能這些阻礙了自己和他的交流,但更多時候,在我的父子關系中,我覺得自己受到了歧視,父親並沒有把自己的兒子看的平等:你個孩子有什麼權利和大人說話,摻和大人的事啊。還有自己現在經濟上還需依賴他,這點也成為他威脅我的把柄……
好吧,事實是,我已經足夠成熟了。現在我唯一能做的是:盡快取得經濟上的獨立,然胡才能平等的和父親對話。說起來很可笑,一個國家經濟實力不行便會喪失好多權利,原來人也是一樣的。好吧,任重道遠啊,不過至少現在和他老人家說話什麼的還是要多點耐心,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多抽空回家看看,監督他們別吃肥肉別多吃油,健健康康的,進到一個兒子該盡的責任。
不得不承認,電影從本質上,是一種虛擬的世界。傳統電影,都是故意讓電影反映真實,力求表明自己不是虛擬的,是真實生活的映射與反映。發展到後來,與前面的這種真實映射論相反動的是,直接承認電影是虛擬的,是描寫了不存在的事物。所以以上文字中很多基於客觀世界的很多想法可能並不合理,換言之,我還沒有達到從文藝美學角度評價電影藝術性的深度,現在只能從情感方面和實際的做法方面談談自己的收獲。希望自己以後再看一些影片時能多思考多感悟,這樣逐漸進步。
大魚觀後感(二)
這部電影我看了整整三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每一遍,都滋生出新的想法。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向大家分享一下:
一、父(Ed Bloom)與子(Will Bloom)
Edward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爸爸,他喜歡向自己的孩子講述他的早年經歷,而且這些經歷聽起來又是那麼的不真實。比如:他曾經在一個女巫的眼睛裡看到了自己的死亡;他打敗了一個十五英尺高的巨人,並和他一同去尋找更廣闊的天地;他去過一個叫“幽靈城”的遠離塵世的小鎮;他還為了求婚在一個馬戲團待了三年,而最後發現那團長竟是個狼人……還有諸多如此的故事,奇幻迷離,充滿冒險,令人心馳神往。小時候,Willy很相信自己的父親,喜歡聽他用生動的語氣講述這些有趣的故事。可是,長大成人以後,Willy發現這些故事越來越脫離現實,令人難以置信,而父親卻還在樂此不疲地講它們。後Willy實在無法忍受父親了,他告訴父親,他從來沒有認識過一個真實的他。Willy不再相信Edward了。可是當年邁的父親病危即將辭世時,Willy又回憶起父親的故事,並試圖去拜訪一些故事中的人物,竟然成功了。在Edward生命最後的時刻,父子兩人又找回了原來的信任。而最神奇的是在葬禮上,故事裡的人物竟一一出現。他們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被誇張化了。我想此時,作為兒子,Willy一定又驚訝又感動……父親講故事的用意,也許是教他及許多人,做可以被很多人愛戴的人。
二、“事實上,我一生都很渴。”
這句話被Edward提到了很多次,也是一個貫穿全片的重要線索。Edward認為他自己就像一條大魚,雖然生於一片小小的水潭,但是渴望著更遼闊的水域。他從不停止尋找的腳步,一直在勇往直前。
當Edward知道巨人覺得他太大了時,他說,也許是這小鎮太小了,滿足不了巨人龐大的身軀,也滿足不了他的雄心壯志。他以為,自己少年時期的飛速猛長是因為他註定要干一番大事業。於是Edward和巨人一起背上行囊離開了生活多年的小鎮。
當他們走到一個交叉口時,Edward選擇了走充滿危險的那條路。他不顧一切地往前沖,克服一切困難到達了一個叫Spectre的與世隔絕的小鎮。小鎮上的人們生活的其樂融融,一片繁榮的氣象。小鎮上的人們也質朴而純潔。但Edward最終選擇離開小鎮。盡管小鎮上的生活如此美好,它只是一個中途站,Edward不會停在這里,他需要一片更遼闊的水域。也許現實生活也是這樣,當我選擇了出國學習時,我需要克服重重障礙。但我不能停步,因為我像一隻鳥(歡迎閱讀小說《彩虹鳥》,本人第一次看完電影後所寫)在追求更廣闊的天空,要有勇氣往前走。
三、Sandra Templeton, I love you and I WILL marry you!!!
在這部電影中最感動我的也許是Edward和Sandra之間的愛。我不得不說這愛起始於偶然,但最終還是歸結於必然。
Edward在馬戲團表演時的人海中看到了Sandra,就知道她是他一生的真愛,因為在那一刻,時間彷彿停止了跑動,一切都靜下來了。世界在和Edward一起為Sandra的美麗而窒息。可是,當時間又開始運轉時,它跑得太快,Edward只能惆悵地望著她的麗影……
但是,Edward有了信念絕不輕易放棄。他接受了馬戲團刺激又繁忙的工作,為的是每個月能從團長口中套出一句Sandra的事。有一天夜晚,Edward終於知道了團長的秘密,團長也從此對他刮目相看,告訴了他Sandra的具體信息。Edward欣喜若狂,眼看求婚就要成功,卻得知她已和自己厭煩的大塊頭訂婚……他再跌谷底,但他仍不氣餒——這也許就是Edward做男人的氣概,他從不服輸!他要讓Sandra聽到、看到、感受到自己對她無窮而熱烈的愛!
於是,“I WILL marry you”的高喊穿透過女孩家的白漆門;飛機在湛藍的天空中“書寫”著激情的表白……陽光一樣耀眼的黃水仙開滿了女孩的花田和心田的時候,那討厭的人大搖大擺地走了過來,Edward本來可以和他幹上一場的,但是為了愛和承諾,他被痛揍一頓也在所不惜。(這里一個小插曲:在Spectre的大湖邊Edward看見一位赤身的女人在湖中優雅地劃水,而有一條蛇卻在悄悄地游向她,Edward二話不說就蹦了進去抓蛇,而抓到的只是一根樹枝,那女人也不知所蹤。這里暗示了Edward將要從大塊頭(蛇)手裡救出Sandra(赤身女),但他的故事並不一定是真實的。第二次我們又看到赤身女人時是在Edward重返Spectre,暴風雨淹沒了他的車時,而這一次則提醒他,Spectre有可能會發生的愛情等待著他,他一定要記住並堅守自己原始的愛情。)最終,Sandra怒於她男友的不恥行為,也被他所感動,他的夢想終於變為現實。
而說到現實(故事中的現實),它又是慘酷的——Edward又被招去服兵役。為了能盡快見到心愛的人,他接受了每一項危險的任務,縮短了兵期。我們又一次看到了Edward為愛傾盡全力的精神和氣節。兩人暮年之時,在浴缸裡面對面時,Sandra的眼淚又忍不住流下來:“我覺得我是永遠不會乾枯的……”是的,她一生都在被感動,她是個幸福的女人。
四、愛交際,守信,樂於助人,重家庭
還有一些情節,在本片里也很重要。Edward是個很愛交際的人。他把自己的見聞和經歷向每一個人他遇到的人講述,很多生活的`郁悶的人聽到這些故事又振作起來。
他更是個守信的人。當Edward即將離開Spectre時,八歲的Jenny讓他向她許諾,以後還要再回來。Edward答應了,許多年以後,他的確回來了,見到了成年的Jenny,並且救了她的房子,拯救了那時已荒蕪的小鎮,重新給了它生命。
像Jenny所說,他一生並不富有,但是他讓許多人富裕了起來,他曾說過:“幫助別人使我快樂。”所以,他又是少有的富人。
Willy也曾經懷疑,父親欺騙了自己和媽媽,別人在他心中的位置要高於他們。而有一句話,是Jenny對Willy說的,她說,I am made-believe, but you are real.這句話證明了,對於Edward來說,他一生雖然經歷了許多事,見了許多人,但是他的家庭,永遠居於他心中最重要的地位,他對兒子的愛的深,什麼都無法與其比較。
深深感動於Edward,感動於他傳奇般的一生。
大魚觀後感(三)
面臨選擇,是海洋還是天空?他飛向天空,在飛翔的時候,沒有忘記自己是條大魚。
《大魚》這部電影以現實和講故事穿插的手法展開,講訴父子的情感糾葛。離奇的故事出自父親愛德華之口,在年幼的兒子威爾的心目中父親的形象如此高大。可當威爾長大,發現父親的故事光怪陸離,他覺得父親是虛假的,自己根本不了解父親。隨著情節的發展,才發現父親比自己認為的,要真實的多、可愛的多,然而病魔纏身的父親,還是在安詳中死去,可已獲得兒子的理解。威爾有了兒子,他從父親那裡學會如何做父親,繼續講著比父親更精彩的故事。父親愛德華是一條大魚,在天空里渴了一生,卻極力給人們帶來喜悅,再回到水裡時,他的人生結束了,可他的快樂還在繼續。
故事就這樣開始:電話響起,得知父親病重,威爾夫婦趕回家鄉,一對兒三年沒有交談的父子,將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威爾想起父親講過的女巫的故事。在陰森破舊的屋外,從女巫的玻璃眼珠里,父親與同伴看到各自死亡的情形。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的死亡方式,就會在其它險境里告訴自己“我不是這樣死的”,而充滿生的信念;可在與意識相似的環境里,會不會有這樣的擔心,“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我即將死去”,不再做任何努力。作為生命個體,死亡怎可預測?無論在何等境遇里,我們都應該堅持生存的希望,構建獨立的人格,塑造堅強的內心。
威爾回到家,樓梯的牆上掛滿了舊時的照片,很溫馨。出神地望著照片,時光切割的四季,在眼前閃過。記憶的碎片讓父子產生隔閡,“真相”的探尋帶來兒子對父親的尊重。
父親愛德華的一生,在不停的講故事,不知他有沒有想過,最終他自己也成了傳奇的故事。他說自己成長時很快,竟在床上躺三年等待無休止發育的結束。“養在小缸里,金魚就會一直維持它的大小,若有更多的空間,金魚就會數倍化的成長”,他想自己註定是個大人物。的確,他成了小鎮最出色的人,他有著火中救援的勇氣,出眾的體育才華,周圍到處是鮮花和掌聲。在人們面對巨人的災難時,他挺身而出,勇敢地同巨人交談。他將與巨人離開小鎮,去大城市,走向廣袤的世界。臨行前,女巫告訴他:“河裡最大尾的魚,永遠不會被捉住。”
有新舊兩條路,他放棄人們熟悉的道路,選擇舊路,意外來到桃花源似的鎮子。人們強留他定居,可生活的安逸不能阻止他,選擇艱難的離開,選擇赤腳走過荊棘和黑暗。或許這就是人生中的常態,走起來會很痛,憑著強大的意志,無論前方是更高遠的天空還是死亡,都走得義無反顧。想起汪國真的詩句: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傳奇還在繼續,馬戲團里,愛德華與愛神相遇。一見鍾情的時刻,時間停止,當一切都恢復,它跑得更快來彌補停留,可對於愛德華,爭取愛情的路途,還很艱難、漫長。為了解心愛姑娘的背景,苦苦辛勞很久,得到的哪怕是極小的訊息,他都欣喜若狂。馬戲團團長變為狼時,人們嚇壞了,只有愛德華不願傷害他。人狼對視的畫面像是人性的考驗。有的時候,罪惡並不來自心靈,而出自孤獨。愛德華的勝利幫助他得到愛情。困難面前他永遠樂觀開朗,同時即使是戰爭也無法終止他對妻子的愛。誘惑來臨之際,他堅定地捍衛著愛情的忠貞。他說:“世界上的女人有兩種,妻子和其他女人。”在他一生里,並不總是海誓山盟的宣告,經常離家推銷,拚命的工作,為的是妻子心目中有白籬笆的房子。然而他的外出造成兒子威爾的誤解,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天下所有父親的悲哀。他們在外奔波,為妻兒生活得更好,承受世事的冷峻,而在家裡,孩子又親近母親,“嚴父”又走進寂寞。寂寞的世界有些冷,父親用愛和責任禦寒。
人人都喜歡愛德華,兒子通過調查也漸漸理解父親。有一天,愛德華老了,他的故事還在繼續講,唯獨沒有結局。在他的病床前,他透過女巫的玻璃眼珠看到的死亡結局,輪到威爾來講訴。此刻,兒子已經理解父親,握著父親的手,眼裡含著淚。故事開始:他們沖破醫生的阻攔,逃離醫院,跨過擁堵的街區,飛奔在最後的跑道,一切好像回到過去,父親珍愛的那輛紅色汽車和他久違了的健康,他們駛到河邊。岸上早已站滿了愉悅的人們,愛德華一生的傳奇都在這里。他將戒指遞給河中的女郎——妻子,化作一條大魚,回到水裡,游向遠方,不再回頭。
愛德華去世了,葬禮延續他的風格,人們沒有過度悲傷,那些傳奇故事中的人們,談論著他帶給人們的快樂。父子的隔閡雖消失的遲了些,但仍然令人欣慰。他是條大魚,又自在的遊了。這讓我想起大江健三郎先生《在自己的樹下》中的故事:每個人在山谷中都有一棵屬於自己的樹,人的魂靈從樹的根部那裡出來,鑽進剛降生的人的身體里,所以人死的時候,只是身體沒有了,而魂靈則返回到樹根去。死亡的時候,會回到生命來處。在經歷的過程中,面臨種種選擇,兩難就是真實,矛盾就是生活。
影片中,除了父子溝通的重要性,我更關心人生態度的選擇。兒子尋找的真實固然重要,可父親的誇張也十分美麗。不是人人都能成為舉世矚目的大人物,社會會用利劍一次次戳穿自己編織的夢想氣球,平凡中該如何走成為一個重要的命題。海洋里很豐富,可人們往往守在小小的區域里,不願離開,這造成生活中更多的是平淡的瑣碎。為何不能看看外面的世界呢,人生重要的是經歷和態度,在選擇跳出水面的瞬間,愛德華成了永恆。在QQ漂流瓶里,我同一個陌生的迷茫者進行了一次交談,更印證了我的判斷。在日復一日的重復里,覺得貧乏、無味,甚至忘記了害怕的感覺,他想走出來,卻無處走出第一步。這何嘗不是我戰勝害怕的初探呢?
其實,人人都是一尾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