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微電影研究
① 頭條里的青春中國講述了哪些人物
頭條里的青春中國講述了梁軍、鄧稼先、於敏、袁隆平、王中美、張海迪等人。
1、梁軍
梁軍,共和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也是六二年四月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壹元券上的女拖拉機手的原型。
2、鄧稼先
鄧稼先,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元勛、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3、於敏
於敏,核物理學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氫彈之父」。
4、袁隆平
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5、王中美
王中美,中鐵科工集團九橋公司的首席焊工、特級技師,全國三八紅旗手,優秀共產黨員。
6、張海迪
張海迪,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英國約克大學榮譽博士、中國殘聯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中國殘奧委會主席。
(1)2019微電影研究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微電影《頭條里的青春中國》 由共青團中央出品,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承製,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2019年9月27日上線。
微電影選取《中國青年報》和《中國青年》雜志的若干頭條,以鄧稼先、袁隆平、張海迪、張瑞敏等頭條人物為依託,邀請周冬雨、朱一龍、董子健、白敬亭、萬茜等正能量明星演繹,運用專業電影級的拍攝與製作模式,展現70年來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
② 微電影是什麼
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幾分鍾-60分鍾)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7-15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它具備電影的所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主題和故事情節。
2016年微電影行業慢慢轉向「微電影+」的新形態、新業態,即網路大電影,又稱新媒體電影 。時長超過60分鍾,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發行,進行付費點播的影片,目前支持付費的視頻平台有:愛奇藝,PPS,搜狐,樂視,優酷,土豆,騰訊,PPTV,響巢看看,電影網,360影視,中國移動等。
(2)2019微電影研究擴展閱讀:
微電影製作流程
一、項目策劃
創作者根據創作設想,詳細的做出拍攝時間、拍攝內容、拍攝計劃、拍攝時會遇到的困難等策劃書。確定項目定位、內容、要求、製作精度、時間安排、預算等等。
二、微電影製作團隊組建
創作者按照策劃書,招集相關專業人才,視情況定是否要進行專業訓練。
三、微電影現場拍攝
進行拍攝,做好記錄以有後期製作設想。
四、微電影後期製作
拍攝完成後進行後期製作,包括粗剪、配音、特效、精剪等。
五、微電影發布作品
大多數作品是提交至各大視頻網站,部分精品也可以交由電影發行公司操作。
③ 南方微電影大賽的獎項設置
南方微電影大賽 年度大獎分設評委會獎、組委會獎、統計獎以及排行榜。
■評委會獎
評委會獎由南方微電影大賽的評委會按照評選規則評出,其中各單元獎項和年度金鳳獎均均為評委會獎。南方微電影運作方不幹擾評委會的獨立性,不幹擾評審結果,其評委會獎均是由終審評審會票決選出的。南方微電影的評委會包含專家評委會、主辦方評委會、媒體評委會。媒體評委由各大媒體電影線的專業記者組成,負責對每個階段的每個參賽作品進行打分,然後根據評分定出進入各個單元的提名獎名單和終審評委會的評審名單。主辦方評委會由各個單元贊助方和主辦方組成,他們負責按照單元主辦方的審核機制對各個單元的獲獎名單進行審核。專家評審會由行內知名專家、行內知名導演、行業知名學者組成,負責對作品的專業性進行評價,專家評審負責召集和主持終審評委會,會同主辦方評委會媒體評委會對年度大獎各個獎項進行投票表決,其中專家評委每人一票按兩票計,主辦方評委和媒體評委每人只計一票。
南方微電影單元獎按單元設定,每個單元分設金獎1名、銀獎1名、銅獎3名、提名獎5名,均有獎杯和獲獎證書。
南方微電影年度獎金鳳獎設有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獎、最佳光影剪刀手等獎項,各獎項由一名正獎和4名提名獎所構成。
○金鳳獎
金鳳獎最佳影片(正獎1、提名獎4)
金鳳獎最佳導演(正獎1、提名獎4)
金鳳獎最佳男演員(正獎1、提名獎4)
金鳳獎最佳女演員(正獎1、提名獎4)
最佳光影剪刀手(正獎1、提名獎4)
「金鳳獎」是南方微電影的最高獎項,代表南方微電影的頂級追求,由南方微電影評委會評出。
○單元獎
單元獎(金獎、銀獎、銅獎、提名獎)
「單元獎」是由南方微電影組委會評出推薦結果,由單元主辦方或冠名方評委會確認,再經大賽組委會、終審評委會認可後的獎項。南方微電影大賽每年度分設多個競賽單元,各個競賽單元由競賽單元主辦方提供獎金,分設金銀銅獎。單元獲獎作品同時獲得角逐年度獎項資格。
■組委獎
南方微電影組委會獎分設南方微電影年度致敬獎(企業獎)、南方微電影年度致敬獎(個人獎),組委會獎頒給組委會認可的對微電影發展做出重大表率的企業,或者能代表過去一年中微電影人對微電影極致追求的微電影人,代表著南方微電影組委會的價值認同。
■統計獎
統計獎的頒發依據是依照網路客觀的統計數據來頒發的,年度微電影網路人氣王是南方微電影的統計類獎項。在頭兩屆微電影大賽中,統計類計算的方式在不斷完善中,2014-2015年度,為了使得統計更加完善周密,南方微電影多方尋求學術領域的支持,現初步擬定將南方微電影大賽的統計類獎項將交由華南師范大學的微電影研究中心來進行統計支持,以圖更加權威。
○南方微電影參賽作品人氣王
「參賽作品網路人氣王」屬統計類獎,頒發給當年上線的微電影參賽影片點擊最高的,只計算加南方微電影片頭作品。
④ 微電影的代表人物
姜聯 (微電影協會第一人,提出「微電影+」微電影行業新概念。 )
楊志平(微影之父)
許少兵(企業微影之父)
譚永華(90後微電影導演代表)
吳亞春(中國公益微電影領軍人、廣州微電影第一人)
田萬良(四川大愛微電影藝術節創辦人 ,憑借處女作《零元招租》短短1年時間獲得32個獎項 ,被稱為國內少有的微電影單片獲獎大戶 )
史興慶(微電影研究專家,電影學博士)
⑤ 微電影劇本策劃書
【 #策劃# 導語】撰寫策劃書就是用現有的知識開發想像力,在可以得到的資源的現實中最可能最快的達到目標。以下是 整理的微電影劇本策劃書,歡迎閱讀!微電影劇本策劃書篇一
為在廣大青年學生中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我校學生積極參與藝術創作,展示、提高我校學生的創新、想像能力及藝術修養,豐富大學生的課餘生活。決定開展吉首大學第xx屆微電影劇本大賽活動:
一、大賽的目的
為了在廣大青年學生中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人們對孝親、尊師、友愛、行善的更深層次的認識,讓人們更加關注親情、師生情、友情,並以此來豐富大學生的課餘生活,鼓勵我校學生積極參與藝術創作,展示、提高我校學生的創新、想像能力及藝術修養。為廣大熱愛微電影,熱愛劇本創作的同學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台。
二、參賽主題及作品有關要求
主題一、孝親時長15—30分鍾,具有完整故事情節,作品形式不限。能夠體現出我國的優良傳統,踐行社會注意核心價值觀。傳播孝親文化,弘揚社會文明,能夠引起觀賞者的共鳴。有機會用鏡頭傳遞感恩情愫、講述德孝故事的平台,分享主流、積極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念。
主題二、尊師時長15—30分鍾,具有完整故事情節,作品形式不限。體現出當代大學數族生對於尊師重教的重視。能夠展現出師生和諧關系,師生共同成長的正能量。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建設科文化素質斷提高我經濟發展社進步提供精神力智力支持。
主題三、友愛時長15—30分鍾,具有完整故事情節,作品形式不限。符合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展現出沒有國度、民族、性別和年齡等差別的限制,相互理解信任,相互支持幫助,在相互交際過程中自然流露出的親切的「友愛」情感。
主題四、行善時長15—30分鍾,具有完整故事情節,作品形式不限。以「實事求是」「一切為公益」「無凱畢雹任何商業目的」為原則突出行善這一美德。主題清晰明確,立意新穎獨特,既能夠達到頌揚「行善」這一目的,又能引起觀賞者的興趣。
註:參賽者可以任選一個主題,或兼顧多個主題。
三、大賽的組織結構
主辦單位:吉首大學教務處、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承辦:吉首大學文化創意與策劃創新工作室
四、參賽對象
吉首大學全體在校學生
五、.活動流程策劃
1.劇本收集(投稿時間):10月22日—11月20日(截止)
方式:參賽者在規定的投稿時間內將作品發送至郵箱
2.作品評選:11月21日-11月24日
3.獲獎名單宣布
方法一:簡訊通知獲獎人員,並於11月25日(暫定)到齊魯大樓502領取獎金及證書。
方法二: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網站新聞公布獲獎名單,請及時關注。
方法三:我們將會在教務處創新中心網站公布獲獎名單(及評選細則),請及時關注。
六、獎項設置
本次大賽共選出優秀作品30份(根據收到的稿件數量可能微調)。比賽結束後,頒發榮譽證書並選取部分優秀劇本拍攝成微電影,參與明年的、省級微電影大賽,被選中拍攝微電影的劇本作者享有署名權(含明年參賽獲獎證書署名)。
一等獎:10%參賽人員【校級獲獎證書】
二等獎:20%參賽人員【校級獲獎證書】
三等獎:30%參賽人員【校級獲獎證書】
微電影劇本策劃書篇二
一、活動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影事業的繁榮發展,「微電影」作為一種新型視聽樣式,以其題材豐富、成本低廉、製作精巧、收視方便的特點,正通過新媒體平台得到越來越多受眾尤其是青年人的喜愛,成為現代年輕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微電影,及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是微時代——網路時代的電影形式,具有微時長、微製作的特點。其「微」的特性也註定了微電影劇本的語言具有短小、精煉的特盯帆征。為了鍛煉同學們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大家的藝術鑒賞水平,特舉辦這次微電影劇本創作大賽。
二、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教務處
策劃承辦單位:中文系、百草文學社
組織領導:徐慧文、邊小玲、趙倩
三、比賽程序及比賽內容及基本要求
1.比賽程序
以系為單位,各繫上交作品電子版及列印版各一份。其中電子版由各系統一收齊上交至,列印版交至2#309辦公室。
2.活動時間
xx年3月15號至4月20號
3.比賽內容及要求
(1)劇本創作要注意創造特定的戲劇場面與沖突,設置扣人心弦的戲劇情節,提煉動作化、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以便於使演員演來「上口」,觀眾聽來「入耳」。
(2)劇本內容要求積向上、弘揚社會正能量。既可以取材校園內的生活、學習、愛情故事,也可以聚焦社會時事熱點。
四、獎項設置:
本次比賽設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並頒發證書。一等獎作品將在《百草》上發表,好的作品將由百草文學社協助,完善劇本;劇本修改完成後,將由濱州微電影研究創作中心、黑眼睛話劇社協助,拍成微電影,推薦給濱州電視台播放,同時往省里報送參獎。
五、參賽對象
微電影劇本策劃書篇三
一、活動背景
當下是眼球經濟的時代,微電影作為一種最直觀的吸引眼球的藝術表現形式,在講究內涵,也注重形式的信息速傳時代,是一種創新,更是一種突破。華中師范大學心心火義教之家是一個由國家免費師范生組成的旨在為農民工子女提供義務支教的公益類學生社團,社團宗旨為「關愛農民工子女,提高師范生技能」,開展了多項義教還有其他社內特色活動,有著豐富的微電影題材,為孕育微電影文化提供肥沃的土壤。而微電影劇本的創作是微電影的首要步驟、核心環節,所以在劇本的徵集確定上不能馬虎。
二、活動目的
1、此活動將結合我們社團的特色,給社內成員提供一個展示才華與技能的平台;
2、保證微電影的質量,並通過微電影傳播社團文化,擴大本社團在校內的影響力,努力豐富校園文化;
2、通過本次活動,讓社員們用心記錄生活,分享悲喜,健康成長,從而營造良好的社團文化,增強社團內部的凝聚力。
三、前期准備
1、宣傳工作
以網路宣傳為主,在心心火義教之家的各個網路平台上以及心心火各個qq群發出微電影劇本徵集的通知
由社長聯系前幾屆心心火成員,通知此活動
各個組長在開例會時向組員通知並鼓勵其積極報名
2、後勤工作
組織微電影劇本審核組的成立,做好之後的劇本評選
四、活動規程
(一)活動時間
2020年4月7日-5月3日
(二)活動對象
華中師范大學心心火義教之家全體社員(包括第xx屆至第xx屆)
(三)參與方式
1、自願參與,可以個人創作,也可以小組聯合創作;
2、劇本一律用word格式,劇本中標明作者姓名、qq號、聯系電話,文件命名為:作品題目+作者姓名,如:心心火張三;
3、劇本以電子郵件附件形式投稿,發至指定郵箱***
(四)劇本要求
1、作品必須是原創,作品結構形式不限,可以小組聯合創作,劇本或抓心或搶眼;
2、劇本內容積極健康向上,劇本須與心心火義教之家的文化元素相結合,題目自擬,情節新穎;適合網路視頻傳播;具備完整的微電影的故事性與情節性;
3、劇本可供拍攝時長須控制在10分鍾以內。
(五)評選方法
本次劇本評選由審核組對所有應征劇本進行遴選與終評,審核組由社內人員報名篩選組成,每人評選出一篇,最後審核組成員共同評選出劇本。
(六)獎勵設置
1、優勝作品者將獲得精美禮品一份
2、優勝作品將由社團組織拍成微電影
⑥ 如何評價電影《把樂帶回家--摘星者》這部電影有什麼深意嗎
這是個只有7分半的微電影或者說是廣告電影,是2019年百事可樂的賀歲電影,參演電影的都是百事可樂當年合作的明星,其實每年都有一部把樂帶回家的電影,摘星者這部參演的明星有鄧超 , 周冬雨 ,楊洋 ,劉昊然 , 翟天臨 ,張一山,片尾放了鄧紫棋的《多遠都要在一起》。
⑦ 什麼叫「微電影」
微電影(Micro Movie),即微型電影,是新世紀逐漸興起的電影新類型,具有故事性和可觀賞性。時長從三五分鍾到三五十分鍾不等。微電影是微時代——網路時代的電影形式。微電影之「微」不僅在於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更是同傳統的「大電影」相對應,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風靡於中國互聯網,微電影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傳播形式,其創作擺脫了條條框框的束縛。在短的時間內,能拍出每個導演的夢想縮影;每個有光影夢想的創作者,都可以用鏡頭自由地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讓思想者思想,吶喊者吶喊,行動者行動,用微影追求夢想。
微電影興起於草根。各種參差不齊的微電影,來自相機、DV、手機、攝影機等拍攝。其創作主體主要是草根,但也有類似「天堂鳥影像、煥空影視」這樣的專業機構。微電影因崇尚個人自拍的隨性表達,在年輕人中甚為流行。
微電影研究專家史興慶博士指出,國內微電影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早年網路原創視頻的風行、「DV時代」,甚至更早時期的影像短片,但真正起步始自2010年的《一觸即發》和《老男孩》。此後,微電影創作呈井噴之勢,到了2013年,微電影的社會影響達到了一定高度,但也頗受爭議。2014年後,微電影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特殊時期。它不再那麼博人眼球,而是變得低調務實。一些負面影響大的「偽情色微電影」下線,那些具有創新性、展現各行各業精神風貌的微電影活躍起來,使得微電影的活 力得以延續,進入一個平穩發展時期。
⑧ 畢業論文寫微電影的研究。 求高手大蝦推薦幾本關於「微電影」的中外文獻~
《紀錄電影的起源及演變》(拉法艾爾·巴桑、達尼埃爾·索維吉)原是法國《電影辭典》(讓·路普·巴塞克主編,拉魯斯出版社1986年首版)中的「紀錄電影」條目,中文(單萬里譯)原載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編輯出版的內部刊物《紀錄電影》1987年第3-6期,公開發表於《世界電影》1995年第1期,收入本文集時譯者作了一些修改。
《電影與探險》(安德烈·巴贊)系根據原載《法蘭西觀察家》1953年4月號和1954年1月號的兩篇文章綜合而成,後收入《電影是什麼?》文集,本書已出中文版(崔君衍譯,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
《格里爾遜與英國紀錄電影運動》選自福西斯·哈迪編《格里爾遜論紀錄電影》(英國Faber出版公司1946年首版,本文譯自1966年修訂版),是編者為該文集所作的序言,中文(單萬里譯)系專為編輯本文集而譯。
《英國自由電影》(阿蘭·勞維爾)選譯自作者與吉姆·希里埃合著《紀錄電影研究》(紐約維金出版社1972年),中文(張雯譯)原載《世界電影》1988年第4期,收入本文集時作了一些修改。
《法國新浪潮中的真理電影》(胡瀕)選自《當代法國電影》一文,是其中的第三節,原標題為「真理電影」,見荒煤主編《外國電影近況》(北嶽文藝出版社1986年)。
《美國真實電影的早期階段》(羅伯特·C·艾倫)選自作者與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電影史:理論與實踐》(美國麥克格魯-希爾出版公司1985年)一書的第9章,中文見《世界電影》1991年第3期,或該書的中文版(李迅譯,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年)。
《德國紀錄電影的雙重困境》(克勞斯·克萊梅爾)選自沃爾夫岡·亞克布森編《德國電影史》(德國斯圖加特魏馬出版社1993年),原文題目為「紀錄電影:一個雙重的困惑」。《世界電影》雜志1997年第1期曾以《一個雙重的困境--關於「紀錄片」的概念》為題發表過本文的片斷(聶欣如譯),全文系專為編輯本文集而譯。
《戰後日本紀錄片的變化與發展》(渡部實)選自陳虻與林旭東主編《首屆北京國際紀錄片學術會議文獻》(1997年內部出版發行)。
《中國新聞紀錄電影》(高維進)選自荒煤主編《當代中國電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系該書的第13章。
《香港新聞紀錄電影發展史話》(余慕雲)原載台灣《電影欣賞》1991年第7期(總第52期)。
《六十年代以來的台灣紀錄片》(李道明)選自陳虻與林旭東主編《首屆北京國際紀錄片學術會議文獻》(1997年內部出版發行),原題目為「我的紀錄電影經驗」。
《中國紀錄片創作前瞻》(司徒兆敦)原載《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⑨ 微電影論文參考文獻
微電影論文參考文獻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微電影論文參考文獻,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微電影論文參考文獻1
[1]香凝.《六尺之下》的「三我」人格結構[D].福建師范大學2013
[2]孔曉飛.電影《卧虎藏龍》音樂的美學探略[J].小說評論.2008(S2)
[3]劉璐.論電影音樂對人物情緒的營造[D].天津師范大學2013
[4]陳媛.CEPA前後內地與香港合拍片在內地傳播的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5]安穎.微電影的傳播模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6]藍曉璐.淺析地產三維動畫影視廣告片中的編導意識[D].福建師范大學2013
[7]周晶.「治癒系」電影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8]張妮.微電影的'傳播分析[D].湖北大學2013
[9]李桂珍.全球化背景下雲南少數民族題材電影「走出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4
[10]劉孟德.身體美學視野下的徐克電影[D].昆明理工大學2014
[11]徐小勇.《1942》影視元素分析[D].西北民族大學2014
[12]尹翠.新媒體時代中國電影的發展研究[D].鄭州大學2013
[13]蘭子君.電影人專題片的創作[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4]張怡.淺析紀錄片的平鋪直敘問題及其改進辦法[D].福建師范大學2013
[15]曾美靜.李玉電影作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6]吳積燕.移民形象與主體性的呈現:八十年代以來香港電影移民人物形象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7]顏靜如.中國電影里的啞女形象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8]肖銳.從侯麥系列影片的人物話語探討其敘事特徵[D].福建師范大學2013
[19]孫皓.電影音樂大師及其名作[J].音樂世界.2001(10)
[20]彭茗瑋.社會信息學視域下廣告隱喻的認知解釋[D].浙江大學2012
[21]劉尋.像一把刀子[D].福建師范大學2011
微電影論文參考文獻2
[1]〔美〕克里斯·安德森著.蔣旭峰馮斌牆靜譯.免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0.
[2]陳威如余卓軒.平台戰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
[3]〔美〕克萊·舍基著.胡泳沈滿琳譯.人人時代一一無組織的組織力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8.
[4]馬忠君.網路環境中虛擬自我的呈現與建構[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9.
[5]李思屈.傳媒產業時代的審美心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1.
[6]彭吉象.影視美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2).
[7]A"L·李斯著.岳揚譯.實驗電影是與錄像史[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8.
[8]〔英〕蘇珊·海沃德著.鄒贊張柏李明陽譯.電影研究關鍵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4.
[9]陳祖繼劉彤於寧.微影築夢[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6.
[10]余秋雨.觀眾心理學[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8.
[11]保羅·梅薩里.視覺說服:形象在廣告里的作用[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12]樊育志.廣告效果研究[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5.7.
[13]高小康.狂歡世紀一一娛樂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14]〔英〕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譯.西方哲學史[M].商務印書館,1963.8.1.
[15]李思屈.廣告符號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16]李思屈.東方智慧與符號消費[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17]陸揚王毅.大眾文化與傳媒[M].上海:三聯書店,2000.10.
[18]羅蘭·巴特.董學文譯.符號學美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7.9.
[19]方建移章潔.大眾傳媒心理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11.
[20]張春興.現代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9.1(3).
[44]劉飛.網路微視頻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2.
[45]趙楠.微電影廣告傳播模式及效果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2.
[46]邢靜.新媒體環境下"微電影"的崛起[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47]曹文龍.營銷性微電影的傳播機制及發展態勢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
[48]蘇岩.網路傳播學視角下的微電影生存狀況研究[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康初瑩
[53]金月成.雜揉中的美學革命:微電影的認同困惑與價值重估[f1l.當代電影,2013,5:134一136.
[54]蔡一星王靈東.論微電影之劇本創作[f1].當代電影,2013,6:169-172.
[55]蔡澄.議程設置理論觀照下的微電影探析[f1].當代電影,2013,6:175-178.
[56]劉曉妍梁世慶.微電影拍攝用光初探[f1].當代電影,2013,6:182-184.
[57]陳少波.微電影:一次概念先行的視覺文化擅變[f1].當代電影,2013,10:198一200.
[58]張煒蘇靜.微電影人才培養策略探析[f1].現代傳播,2013,7:101-103.
[59]劉明江"先審後播"對視頻網站過錯認定的影響[f1].電子知識產權,2013,4:87一91.
[60]丁亞平."大電影"視域下的微電影的發展[f1l.藝術評論,2012,11:27-32.
微電影論文參考文獻3
[1]張高偉.論微電影的敘事藝術[J].美與時代(下).2011(07)
[2]楊雅雯.後現代語境下的微電影研究[D].湖南大學2013
[3]王長武.微電影的傳播特徵與市場前景展望[J].中國電影市場.2011(09)
[4]劉佳佳.從「鯰魚效應」看微電影對廣告的影響[J].經濟論壇.2011(10)
[5]康初瑩.「微」傳播時代的微電影營銷模式解讀[J].新聞界.2011(07)
[6]李程.後現代語境中的靡菲斯特[J].中國研究生.2013(10)
[7]李旭璐.對微電影廣告《66號公路》的符號學解讀[J].新聞傳播.2013(09)
[8]王安權,汪慶華.微電影定義研究綜述[J].青年文學家.2013(23)
[9]陳日紅.微電影與文化研究[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10]張波.論微電影在當下中國的生產及消費態勢[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2(03)
[11]崔兆倩.淺析微電影的現狀及發展[J].新聞愛好者.2012(04)
[12]李榮榮.傳播學視域中的微電影敘事策略探究[J].東南傳播.2011(12)
[13]鄭曉君.微電影--「微」時代廣告模式初探[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1(06)
[14]陳紅蓮.網路「微電影」的傳播學解讀--以《老男孩》《四夜奇譚》等的熱播為例[J].今傳媒.2011(12)
[15]宋娜.後現代語境下的影像拼貼[D].山東大學2010
[16]王h琪.審美文化中的奇葩[D].四川師范大學2013
[17]蘇杭.後現代語境下的婁燁電影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4
[18]劉圓.「穿越」題材影視劇研究[D].重慶大學2013
[19]王茜.後現代視野下華語同性戀電影的美學呈現[D].貴州大學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