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獻微電影腳本
㈠ 生命的禮物電影朱茵什麼時候出來
星朱茵主演的以器官捐獻為主題的公益微電影《生命的禮物》在青島開機。據悉,朱茵在劇中將飾演一位器官捐贈協調員,她表示「這個角色對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而現實中,我去年已在香港成為了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15日上午,開機儀式在西海岸醫療中心舉行,一襲紅衣的朱茵出席現場並表示「我是頭一次來青島,早就聽說這里很美,景點很多。拍片之餘,我一定會到處轉轉。」朱茵還說,她知道在青島有個叫「微塵」的公益品牌很出名。「器官捐獻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作為公眾人物,應該在這方面起表率作用,我去年已經在香港填寫了器官捐獻志願書,有幸成為一名志願者。」
《生命的禮物》這部影片講述了由朱茵扮演的外科醫生林婷因自己剎那的猶豫導致了嚴重意外,從而產生了心理陰影,再也拿不起手術刀的她做起了器官捐贈協調員,在之後的工作過程中,她接觸到了一個個不同疾病不同遭遇但同樣在等待器官捐獻而努力活下去的生命。「我還是頭一次飾演器官捐贈協調員這樣一個角色,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這也是我產後復出後參演的第一部電影,我有信心將它演好。」朱茵說。
影片由中國紅十字會和中國藝術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將在青拍攝45天。除朱茵外,還有莫少聰等香港影星加盟。影片旨在呼籲人們多關注需要器官捐獻的病患群體,希望更多人投身到公益事業中,以「生命接力」的方式幫助他們重獲新生。
㈡ 如何寫「號召公民自願捐獻器官」的公益廣告
1,首先我們可以呼籲我基賀們在聽一個地球生活,是一家人等。
2,可以說說這種做法的重要性和偉大性等圍繞來說
如:
生命的另一種延續----真正的人間大愛!
贈人玫搏虧派瑰,手留余香.
器官捐贈,生命共享(或大愛無疆).
您的生命沒有完結,依然在繼續
㈢ 請你寫一則號召公民自願捐獻器官的公益廣告(不超過40字)
寫作思路:可以寫一下無私奉獻是人間的大愛,愛心奉獻,帶來生命永存;給他人希望,讓自己永恆等等。
正文:
1、愛心奉獻,帶來生友並命永存;給他人希望,讓自己永好散跡恆;捐獻遺體,讓愛飛翔;捐獻遺體,生命永續。
2、讓生命在大愛中延續,生前多奉獻,身後再捐獻。生命的延續,需要你我的關愛與奉獻,生命因捐獻而美麗。
3、生命與日月同輝,愛心與天地共存;掘睜捐獻遺體,要留愛心在人間。
4、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用最後的生命,換取更多家庭的幸福,在生命與希望間傳遞愛的接力棒。
5、志願捐獻遺體,奉獻生命禮物;自願捐獻遺體,樹立社會公益風尚。
㈣ 捐贈器官的事跡材料
有些人會選擇在生命臨終的時候選擇把自己的器官捐贈出來,希望能夠幫到人的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的離開留下一點價值。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器官捐贈事跡,歡迎大家來敏槐閱讀學習~
捐贈器官的事跡1
××,1956年8月生於全椒, *** 黨員。1982年10月至1994年3月在全椒縣稅務局陳淺鄉所工作,先後擔任過陳淺鄉所副所長和城東稅所副所長,2014年4月至今任石沛分局科員。2015年10月16日,××同志因肺癌晚期醫治無效離世,此時距離他退休還有一年時間。他留給人們最後的遺言是:「我是一名老黨員,身體燒了就沒了,把器官捐獻出去,可以救助病人、用作醫學研究,能為社會最後做些貢獻。」
紮根崗位的「螺絲釘」
由於××生性低調,在他去世後一個禮拜,同事們才知道他捐贈眼角膜的事,不過這並沒有引起意外。「他平時就是個十分豁達的人,個性開朗,作風朴實,不計較任何個人得失。」
××一生與基層稅收工作結緣,從1982年起就一直在鄉鎮所工作。在去年調入石沛鎮分局之前,他已經58歲,按照單位的工作慣例,這樣的年紀很快就可以退休,××是不需要再下鄉進村工作的。全椒縣局領導考慮到他家在縣城,還要照顧年邁的老母親,就把答滾他安排在縣城分局上班,可是××卻婉拒了這個很多人羨慕爭取的好機會。「××同志是主動要求調到我們鄉鎮分局來的,他總說自己年紀大了,要把機會讓給年輕人,真是讓人想不到。」石沛鎮地稅分局的負責人經濤說。
面對基層相對較差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既不言苦也不喊累,也從不擺「老同志」資格。石沛鎮所的專職司機已經退休,下鄉征稅無人開車,××就身兼兩職,主動承擔起為大家開車的任務。同事們都愛跟他相處,「老巨為人隨和,每次用完都把車洗得乾乾凈凈,平時還常常在單位打掃衛生。」
30多年工作在稅收一線,××在日復一日的勤奮中錘煉出腳踏實地的作風和過硬的業務能力。在稅務系統記錄上,××年年超額完橋舉友成工作任務,自學參加完成了各項考試,縣局考核中都是優異,是稅收征管隊伍中實實在在的「業務能手」。
在確診為肺癌晚期後,××在化療初期仍然心系工作,不願讓別人分擔責任。經濤說,那時候××總是很樂觀,「我認為我還能活兩年,局裡還有那麼多事,等化療完了我就去上班。」在這期間,××時常給他征管的企業負責人打電話,不忘講解土地納稅政策,叮囑他們以後要按時繳納稅款。在多年的交道中,××和這些企業主已經成了熟人,他為人忠厚、態度溫和,從沒和征管物件發生過矛盾。在得知××去世的訊息後,這些「老朋友」都禁不住驚愕嘆惜。
親友眼中的「好人」
××是出了名的孝子。由於父親去世得早,××把含辛茹苦的母親時刻掛在心上。88歲的老母親腰椎間盤突出,生活起居不便,住在離城很遠的郊區。為了照顧老人,××每天早上5點鍾就起床,先到母親那做好飯,然後坐車趕往工作地,下班回來後再趕往母親家打掃家務。
親戚們談起××對家人的責任感無不稱贊,「買的好菜和零食都首先送到母親家,早些年自己家裡還沒裝空調的時候,就給母親先裝上了。」××的兒子在廣州打拚,現在已經成為一家公司的業務骨幹,小孫子一直在××夫婦身邊。盡管上有老下有小,××卻都能照顧周全。
今年年初,××罹患肺癌的訊息對家人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但樂觀豁達的××卻並沒有難過太久。他開始考慮所有身後事,反過來安慰家人。對妻子李偉,他笑著囑托,「我走了以後你要再找個好人家嫁了,給我做個單穴墓就行了。」
兒子巨濤得知父親的病情後,第一時間就要趕回來,可是嚴厲的父親卻不允許。××對兒子說,「你現在正處於事業上升期,我化療效果很好,這邊也有你母親照顧,你安心工作,不用擔心。」10月12日,××病情急劇惡化,才讓家人通知兒子巨濤回趟家,見了兒子最後一面。這時離他去世僅剩下4天。
留存永續的愛心
人生有限,愛心卻能永存。面對像沙漏般不停流逝的生命,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捐獻遺體角膜器官、回報社會的決定。他向家人表達了心願,又立下遺囑。想到高齡的母親無法接受,他瞞下母親,只做通了妻子和兒子的思想工作。
10月14日,省紅十字會眼角膜庫的專家接到了××家人打來的電話。10月16日下午, 全椒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病床前為他辦理了眼角膜捐獻登記手續。××忍著病痛,在一份捐獻協議上歪歪斜斜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完成手續的一個小時之後,××溘然長逝。當天晚上21時許,專家在全椒縣同仁醫院成功完成捐獻者眼角膜的摘取和儲存。省紅十字眼角膜庫的專家介紹說,雖然捐獻者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但是這兩片眼角膜質量卻很好,至少可以讓兩名失明者重見光明。
「人要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發揮自己的一份能量,這樣才不枉生活一場。」 ××早年在廬劇團工作過,他常對同事提起,那時候他最喜歡表演的是一個叫《紅花綠葉》的小品,也常常自言就是一枚「綠葉」、一生甘當綠葉。綠葉雖然從枝頭凋落,卻化作腳底春泥,用愛作生命滋養生發的養料,等待見證來年的滿樹蔥蘢……
捐贈器官的事跡2
她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女性,年僅30歲,在她人生最後的關頭,她做出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決定,捐獻自己的器官。在去世後,她捐獻了1個肝臟,2個腎臟,可以讓3人重獲新生。她叫崔恩麗,也是日照市第二個人體器官捐獻者。
我國目前一年有移植手術需求的患者約有30萬人,但最終進行移植手術的不足1萬人,供需差距大。2010年,器官捐獻在山東省試點,繼日照五蓮馮女士無償捐獻器官後,崔恩麗成為日照市第二例人體器官捐獻者。
30歲的美好年紀突患腦瘤
崔恩麗,是日照市嵐山區虎山鎮黃家峪村的一名村民,年僅30歲,有一個6歲的兒子。本該是人生最美好時光的開始,誰料到2012年,崔恩麗突然查出身患腦瘤。
查出身患重病後,崔恩麗在醫院接受治療,因為病情比較嚴重,做手術風險太大,所以她只能選擇保守治療。輾轉北京、濟南等多個城市,一直堅信著生的希望。「我們一直都覺得她會慢慢好起來的。」崔恩麗的父親告訴記者。
然而,在2014年9月份,崔恩麗病情突然加重,送到醫院治療後不久崔恩麗就不幸去世。因為剛去世並沒有多久,提起自己的女兒,崔恩麗的父母還是會止不住的流淚。
三次勸說終打動父親同意她捐獻
據崔恩里的父親崔成久介紹說,9月份崔恩麗病情加
重再次入院,住院後,崔恩麗就提出捐獻器官第一次崔恩麗提出捐獻器官的時候,他並不同意,因為按照農村的傳統,把器官捐獻出去整個人就不完整了,他心裡接受不了,而且他心裡還一直堅信著女兒的病能慢慢的好轉。
後來,病情已經無法控制,女兒第二次勸說父親把自己的器官捐獻出去,崔成久說:「他第二次勸我的時候,我就有些動搖了,因為女兒一直說這樣可以服務社會,可以讓更多人的重獲新生。」
第三次,崔恩里已經病重的說不太出話來,但仍然堅持著捐獻器官,崔成久無奈之下和自己的家人商量捐獻器官的事情。隨後,崔成久到日照市紅十字會進行器官捐獻的咨詢,並填了表格,確認捐獻。崔恩里轉到山東大學第二醫院,並於11月28日完成器官捐獻。
捐贈器官的事跡3
「我的生命也許將不久於人世了,我是多想好好生活呀!可是,這樣的病現在還沒辦法治癒,但我希望其他的生命能活得更好,我願意捐出我的眼角膜、腎臟等所有對其他生命有用的器官。」
這是18歲少年孔振宇在器官捐獻申請中寫下的一段話。
孔振宇出生在山西交口縣韓家莊村一個普通農家。從小,家人就發現他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走路老是不穩,還經常摔跤。隨著年齡漸長,振宇的身體越來越沒有力氣,到12歲時就只能躺在床上,靠父母照料。
為了治病,一家人借了錢四處求醫,卻始終看不到希望。醫生說,振宇患的是一種叫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先天疾病,國際上也治不了,患者一般活不過20歲。
面對殘酷的命運,少年孔振宇依然感恩生命。他說曾經因為自己的不健康怨過父母,但如今最想對父母說一句謝謝—「謝謝你們給我生命。」
得知自己可能將不久於人世,孔振宇提出了捐獻器官的想法,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幫助更多的人。但這個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在觀念保守的交口縣,從未有過器官捐獻的先例。父母心疼振宇「活著受病痛折磨,連走也走得不完整」,奶奶更是無法接受,覺得這樣的事「太殘忍」。
為了說服父母,振宇軟磨硬泡,甚至鬧起絕食,父母拗不過他,終於同意。「孩子就這么一個心願,他高興就好。」母親說。
簽志願書那天,雙手已經使不上勁的孔振宇在父母的幫助下,歪歪斜斜地寫下自己的名字,接著開心地笑了。一旁的母親轉過頭,偷偷擦著淚。當天中午,已經四五天沒吃東西的振宇一口氣吃下了大半碗面條。
在孔振宇看來,生命這么珍貴,與其讓它毫無意義的逝去,還不如用來幫助別人。「弟弟跟我的病一樣,我也希望自己的身體用做醫學研究,早日治好弟弟的病。」
孔振宇一家的情況也引起當地 *** 的關注。目前,振宇兄弟倆在醫院的一切花銷都已免去,一家人還住進了縣城的廉租房,省去了來回看病的長途奔波。眾多愛心人士也為他們提供了各種形式的幫助。
振宇的事在網上傳開以後,感動了很多人。網友紛紛為他的善良、堅毅點贊,稱他是「中國好少年」,更多人為他送上祝福,希望好人平安,還有熱心的網友嘗試為他的疾病提供幫助。
「我的心裡充滿感恩。」孔振宇說,「我想,對父母和那些關心我的人最大的回報,就是珍惜生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㈤ 捐贈器官的感人故事
特別心願
□接到德州樂陵周長宇的信是在12月16日,這天是他女兒周越去世三周年紀念日,周長宇選擇在這一天向我們表達心願:向13歲的女兒學習,死後捐獻自己身體的所有器官。
□3年前,13歲的周越不幸患了白血病,小姑娘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里,最大的心願就是把遺體捐獻給醫療研究機構,她想通過研究自己讓更多的人不再受白血病的折磨。後來她的願望實現了,就在遺體被接走的那一刻,父親周長宇逗飢下定決心,死後他將把全身器官捐獻出去。
□但周長宇的願望一直沒有實現,他為找不到專門的機構來受理這件事情而苦惱,周長宇說,如果這個心願實現不了,他這一輩子都不會活得安心
心願故事
女兒的三次懇求
周越,一個非常聰明上進的小姑娘,是班裡的班長和團支部書記,2001年2月13日發現病情,2月16日確診為白血病,12月16日去世,12月17日遺體被山東醫學院遺體捐獻接受中心接走……
重提這段往事,無異於用刀子割周長宇的心,但周長宇堅持要說下去,他說忘不了女兒三次懇求他同意捐獻遺體的情景,他說他做出這個決定,就是因為不能給女兒臉上抹黑。
周越第一次提出捐獻遺體的要求是在2001年8月,那時候她在天津血液病醫院住院治療,在樂陵市工商銀行工作的周長宇周末趕過去看女兒,女兒趁媽媽出去買東西的機會,一本正辯指隱經地對父親說:「爸爸,我想求你一件事情。」
周長宇以為女兒想要吃的或者穿的,就滿口答應下來,想不到周越竟然說:「爸爸,你看看我寫的日記,我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但我知道很多人都在關心我,我想捐獻遺體,報答這個社會。」周長宇一聽這話,眼淚直在眼眶裡轉悠,他說:「孩子,這事咱慢慢談,別著急。」周越一聽急了:「到我不行的時候,那就晚了。」
「行行行。」周長宇哽咽著說完三個字,扭頭沖到陽台外邊大哭起來。
周長宇說他第一次聽到女兒的懇求時,當時壓根就不同意女兒的想法,當爹媽的怎麼能捨得呢!
2001年10月,周長宇到醫院看女兒時,正碰上天津電視台記者來醫院采訪別的事情,周越蹦蹦跳跳地跑了過去,她很認真地對記者說:「阿姨,我得的是血癌,我要真有不幸,我想捐獻自己的遺體,我不想白白地燒掉,一點作用都沒有。」電視台的記者驚呆了,而躲在一邊的周長宇只能把眼淚往肚子里咽。
周長宇第三次聽到女兒提出這個要求是在2001年11月,當時周越病情已經惡化,甚至醫院都放棄治療,讓她回家過完最後幾攜廳天。在家裡,每當周越疼得受不了時,她就會喊:「爸爸媽媽,我提這個要求你們都滿足不了嗎?我死了燒成灰,你們抱著我的骨灰哭有什麼用?你們真要想我,心裡有我就行了……」
在女兒三番五次勸說下,周長宇和妻子抱頭痛哭一場,最終決定滿足女兒的願望。
父親的兩個誓言
2001年12月16日晚上,13歲的周越走完了她短暫的人生歷程,直到她臨死前,她還念念不忘地說:「把我捐出來,就可以做研究,別的孩子就不用受這個罪了……」
12月17日,周越的遺體被山東醫學院遺體捐獻接受中心接走,望著女兒漸漸遠去的身體,周越立下誓言:女兒這么小就有這么高的境界,做父母的不能給女兒臉上抹黑,我要捐獻骨髓、捐獻身體所有器官。
女兒死後一個月,周長宇就來到山東省紅十字會做了骨髓配型,他隨時等待著和他配型成功的白血病人來找他。
女兒的遺願讓周長宇徹夜難眠,他乾脆辭去工作去了北京,在那裡,他和中國紅十字會、中央電視台一起搞一些公益活動,宣傳白血病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這一干就是一年半。
去年6月份,周長宇從北京回到樂陵。去世一年多的周越仍然像活在這個家裡一樣,她所有的東西都擺在原處,一塵不染,回到家的周長宇越來越感覺對不起女兒:當初答應她的誓言只實現了一個,女兒在地下會不會以為爸爸爽約了?
心願註解
女兒時刻鞭策著我
在周長宇的信里,他是這樣寫的:「女兒這么小就有這么高的境界,我一個成年人,為什麼不能拋棄世俗的想法呢?人死了,白白燒掉太可惜了,還不如把眼角膜、腎臟、肝臟這些有用的東西留下,也許會給別人帶來光明,帶來幸福。人活在社會上,不能老想著自己,這個社會是個整體。」
「將來不管誰用了我的器官,不要告訴他們姓名,不要讓他們知道我是誰,只要他們能看見光明、能活下去就好,女兒能做到的事,為什麼我不能做到呢?」
周長宇說,如果他的願望實現了,他希望將來他的墓碑旁能植一棵樹,樹是常青的,是有生命的,那比冰涼的骨灰要有意義。
說完這些,周長宇又打開了電腦,女兒沒有給他們留下抱著骨灰哭的機會,每當他想女兒時,就會打開電腦看看當初媒體報道女兒的文章,聽聽采訪女兒的錄音,聽著女兒稚嫩的聲音,周長宇在心裡對女兒說:孩子,爸爸答應你的事,一定會做到!
心願之旅
丈夫的執著
回到樂陵,周長宇一邊做生意,一邊聯系捐獻器官的事情,但他沒想到,他的心願實現起來那麼難。
周長宇往當地醫院打電話,醫院的人說:「周越的事現在還難受著呢,你還要捐!你看樂陵有一個捐的嗎?你就別瞎想了。」
周長宇不死心,他往樂陵、德州的紅十字會、衛生局打電話,有的表示不理解,有的則告訴他不知道這事該由哪個單位辦理。
周長宇又去跟朋友打聽哪裡能辦理遺體捐獻,只要他一提這事,朋友眼神就變得怪怪的:「你沒病吧?」
更讓周長宇難受的是,社會不僅不認同他捐獻器官的想法,甚至對周越捐獻遺體的做法也認為是別有所圖,曾經有親戚當面質問他夫婦倆:「你們兩口子是不是太狠心了?孩子死了還把孩子給賣了,人家給了你三萬兩萬,還是十萬八萬?」
周長宇已經不願意再跟別人解釋他的心願,別說周越捐獻遺體一分錢沒有,就連公證費原本也是要自己掏的,只不過公證處的人看他們情況特殊特意給免了。
妻子的理解
周長宇做這些事時,一直是瞞著妻子的,他曾經和妻子談過一次,但妻子當場哭了起來,她說:「周越剛走了,你又這樣,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直到兩個月前,他的一個好朋友在車禍中喪生,看著朋友被碾爛的屍體,周長宇心裡特別難受:人隨時都可能出現意外,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走了,萬一出點意外,這個心願可能就永遠實現不了了。最終,他選定12月16日這個特殊的日子,給我們「特別心願」寫來一封求助信。
寫完信後,周長宇跟妻子一起吃晚飯,他莊重地告訴妻子:「我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死後捐獻器官,希望你能答應我。」
在磨了整整一個晚上之後,妻子終於答應了,她說:「看他這么執著,我就知道攔不住,這樣也好,將來讓兒子學父親、學姐姐,也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資料:http://www.qlwb.com.cn/display.asp?id=32590
㈥ 向無私捐獻器官者致敬大愛無疆延續生命論文2015
1、這樣的論文一定要把器官捐獻者的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現出來,尤其是大愛的延續,具體的論述方法反而顯得不是那樣的重要。
2、一則範文,詳解如下:
《生命延續 大愛無疆》
「生命延續,大愛無疆。」這是孫永海老人最終的使命,他在臨死之前仍就為社會獻出了自己的身體器官,讓5個人終身不再受到病痛的折磨,他,是個簡簡單單的人,卻有著這樣崇高的理想。或許,他就是上天派給人間的神兆拍仙吧。
——楔子
我的眼直直的盯著電視上的孫永海老人——他的生活簡簡單單,他也並不是那些名門望族,但是,他依舊堅強的生活著。他一生有兩個願望:一個是能到天安門廣場逛一逛,而另一個,就是他希望他死了之後,能把自己身上的器官捐獻給那些在病痛中折磨的人,讓他們減輕痛苦。
孫永海4年前到寧波打工。12月6日,他突然發病倒地,雖經寧波鄞州的第二人民醫院的全力搶救,但是,因為孫永海老人顱腦受傷嚴重,6天後辭別人世。12日,他的兒子來到了醫院,他想起父親總是說起:「如果我死了,你把我的器官捐贈出來,或許還有用。」就彎猜唯是這樣簡簡單單、普普通通的幾個字,就把我們為他的這些勇舉而感到感動,他是那麼大愛無疆,愛著人民。為了減輕其他病人的痛苦,他毅然做出了這樣一個偉大的決定。
於是,他的兒子按照他的意願,把器官捐獻到了市紅十字會中。這個擁有大愛的好人,無怨的將兩個眼角膜、兩個腎臟、一個肝臟捐獻給那些沉在病痛當中的人,於是,醫生給他做了器官移植手術。這個手術給3人帶來了生的希望,給2人帶來了光明。讓5個病人恢復了健康。
孫永海,一個響當當的名字,他的名字刻在了我們的心中!謝謝,埋培孫永海老人內心擁有著大愛,他不只是為了自身著想,不貪圖名利,無償無怨的將自己身上能夠用的器官捐獻了。他走了,挽留下了5個人的生命。5,這雖然是一個渺小的數字,但是,它代表著5個人帶著鮮血的生命,它代表著5個活脫脫的人哪!
孫永海老人永遠地走了,永遠的閉上了眼。但是,他在天之靈,當他看到5個人因為他而活了之後,他將會是多麼的滿足啊!現在,他的願望已經實現了,他應該是多麼的開心和滿足呀!在此,我謝謝老人的愛心,老人,請一路走好!
延續生命,大愛無疆!老人的使命已經完成,因為他讓5個人重燃「生命之光」,他無私的愛已經感染了整個社會,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信仰,他是我們全人類的楷模!孫永海老人,請您一路走好!
㈦ 為器官及遺體捐獻社會公益事業傳遞感恩精神,微感想
2015年4月16日 成都商報電子版
在成都文明網公布的成都100家注冊公益組織中,有一群志願者有些特殊,他們是專門為已去世的人服務的。「543社工中心」是目前成都唯一一家專業服務遺體捐獻者身後事的志願者團隊。「543」取諧音「我慈善」,4位志願者和多名有心理學技能的社工組成的團隊,安慰和支持了38位無私捐獻出器官的捐贈者和他們的家屬。
他們是特殊的志願者
志願者們操辦的一場簡潔告別儀式後,捐贈者遺體得以火化,而在網路上,他們的生平被志願者永遠記錄下來
努力讓捐贈者享受特殊的離別
4月9日,62歲的成都人蒲文南先生因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去世。7年前,他曾在成都市紅十字會簽下了一份志願捐獻遺體的證書,上周在病床上停止呼吸後,遵照他的遺願,家人把他的雙眼角膜捐了出來。就在遺體被推進手術室的二十多分鍾後,兩名來自543社工中心的志願者就趕到了手術室門外,幫助家屬處理各種遺體捐獻的手續和身後事。
志願者唐添勸慰著捐贈者的家人,而同事陳薇羽則開始緊張地准備各種器官捐贈的文件、聯系殯儀館。第二天,在志願者們操辦的一場簡潔告別儀式後,蒲文南的遺體在天地聖苑殯儀館火化,他的墓碑,則在金龍山公墓一個為遺體捐獻者建立的愛心園中立了起來。
在專門為遺體捐獻者建立的虛擬悼念網站「思憶集」上,志願者們還為他建立起了一個悼念專頁,寫下一篇介紹生平的短文。到昨天為止,已有23個人在網上悼念了他。
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
「捐獻者和家屬們都是心懷大愛的好人,而『543』志願者們則給了這些好人關懷幫助,讓他們感受到了這個社會應該回報給他們的感激和尊嚴。」
捐贈者的故事 曾讓她流淚
38位遺體捐獻者中,讓陳薇羽印象最深刻的,是2012年9月在24歲時早逝的大學生曹陸林。曹陸林來自彭州一個很普通的農民家庭,因病去世後,他父親捐出了兒子的肝臟、雙腎、雙角膜和胰腺器官,至少幫助10位患者延續了生命。曹陸林的父親曹福剛是個煤炭工人,每天賺幾十元養家糊口,就是這樣一位文化不高的普通農民工,在兒子病危時,一口答應了醫生的建議,同意捐獻兒子所有能用的器官。
在醫院里,陳薇羽陪著曹福剛辦理了各種器官捐獻的手續,包括各種申明和公證書,「他一直微笑著面對每一個人,彷彿沒有悲傷也沒有心酸,這位年近半百的父親,就這悉坦樣從容地看著兒子的生命消失在人間,」陳薇羽忍不住私下問曹福剛,為什麼同意捐獻兒子的器官,他回答道,因為畢業後把家人一起接到成都生活,是兒子一直以來的心願。如今兒子走了,與其讓他整個人都化成灰,不如把器官送給需要的人,就像兒子在延續這個城市裡的生活。
幾天後,陳薇羽和同事們幫助曹福剛在天地聖苑辦了一個小型的追思儀式,在志願者們齊齊向兒子的遺體鞠躬時,曹數羨福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哭了。在曹福剛的堅持下,曹陸林的骨灰被帶回家鄉,撒在家附近的一條小河裡。志願者們在小夥子的骨灰里撒上了新鮮的玫瑰花瓣,由這位父親一把把地用力揚向天空,飄向山川河流。「當時我哭得不能自已,那個場景永遠都留在我的記憶里,」陳薇羽說。
「非常感謝他們所做的一切」
志願者陳薇羽說,為遺體捐獻者服務的工作源自一次「偶遇」。自從地震後,「543」團隊的志願者們就常常前往省醫院,幫助和照顧一些有困難的患者。2011年8月,恰逢遺體捐獻者吳國祥在省醫院去世,兩位志願者就幫著家屬處理一些瑣事,後來還發動社會資源,聯系睜畢桐到了愛心企業天地聖苑和金龍山公墓,幫助家屬完成了吳國祥的身後事。「家屬的善良和悲痛,我們全程感同身受,那時候我就產生了一個想法,應該把為遺體捐獻者服務這件事,一直堅持做下去。」
「4年了,作為與捐獻者和他們的親人打交道最多的人,我非常感謝『543』的朋友們所做的一切,」省醫院器官移植協調員薛瑾說,「捐獻者和家屬們都是心懷大愛的好人,而『543』志願者們則給了這些好人溫暖的關懷幫助,讓他們感受到了這個社會應該回報給他們的感激和尊嚴。」
㈧ 關於捐獻器官的故事 百度知道
大愛無聲
2011年12月13日晚,一位因意外事故不幸過世的黑龍江籍「新寧波人」在家屬的支持下,在寧波市鄞州第二醫院完成捐獻器官的遺願。他無償捐獻的一肝兩腎雙角膜,當晚就開始實施移植,挽回了三位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患者,為兩位失明的眼疾病人帶來生命的光亮。
孫永海,1952年9月5日出生,今年60歲,系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市巴彥縣巴彥鎮紅星村王鄉屯農民。他外出打工10來年,4年前來到寧波,先後在李惠利醫院、鄞州第二醫院和利時百貨做臨工。生前,他有一個願望:「若干年我過世後,不要全燒了,要留下有用的器官,捐給社會去救人。」
2011年12月6日晚上20點左右,孫永海因意外倒地,被120急救到附近的寧波市鄞州區第二醫院,醫院急診科立即啟動綠色通道進行搶救。CT顯示:孫永海大額顳頂部硬膜下血腫、腦挫裂傷,屬於特重型顱腦損傷。生命搶救搶在分分秒秒。急診科立即為曾在醫院擔任送葯護工的孫師傅施行了全麻下行開顱手術。手術整整動了6個小時,術後轉入重症監護病房,老孫一直沒有醒來。
12月9日,孫永海的兒子和媳婦趕到寧波,在醫院向遠在東北的孫永海老伴葉淑華通報了病情,在絕望中,葉大媽向家人透露了孫永海捐獻器官的意願。兒子孫明星在悲痛中也看到了市紅十字會掛在走廊牆壁上的器官捐獻宣傳牌:「生命的旅途結束時,獻出生命的禮物,讓他人獲得再生的力量。」小孫忽然明白了父親的遺願是為了救人生命。
醫院積極搶救6天後的12月12日,孫永海在深度昏迷中出現了雙側瞳孔散大,深淺反射消失,慢慢地,自主呼吸消失,臨床判斷處於腦死亡狀態……。當天寬慧裂,小孫終於決定了卻父親的心願:捐獻器官。
鄞州二院及時通知了市紅十字會。市紅十字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1、緊急聯系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派出專家評估組到鄞州二院進行會診,協同處理評估、鑒定、見碧梁證等程序;2、請家屬履行簽字確認等手續,協商安排善後事宜;3、安排新聞媒體做好寧波首例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報道的准備工作;4、立即安排遠在東北老家的孫永海妻子到寧波見老伴最後一面。
12月13日下午葉淑華從東北飛抵蕭山機場,旋後被接到醫院,見了老伴最後一面。痛苦中也伴著欣慰,她在丈夫自願捐獻器官登慎閉記表的「腎臟」、「肝臟」與「眼角膜」3個欄目上摁上了鮮紅的指印。
13日下午19時52分,孫永海心臟停止跳動。20時20分捐獻的器官被取下,一肝一腎急送浙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另一腎在鄞州二院連夜移植給鎮海區一位50歲男性患者,22時40分移植成功,家屬驚喜交加、長跪不起……。兩個角膜通過寧波眼科醫院也在當晚移植成功,鄞州區和北侖區兩位眼疾病人再現光明。孫永海不富裕但富有愛心,一人捐獻救了三條命,使兩人重見光明世界,五人終身受益。
參與捐獻的醫務人員和省、市紅十字工作人員全體默哀3分鍾,對孫永海表示深切的緬懷和深深的敬意。
㈨ 捐獻器官的事跡150字
2014年4月2日,陳竺、華建敏、李金華等中國高級官員在北京協和醫院登記捐獻器官意願,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器官捐獻事業的支持。
在緬懷逝者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前夕,4月2日上午,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國家衛計委主亮埋辦的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在北京協和敬納螞醫院學術會堂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華建敏,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李金華等人出席此次活動。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鼓勵黨員、幹部去世後捐獻器官或遺體。
2014年4月2日的活動現場,陳竺、華建敏、李金華等作為國家高級領導幹部,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登記捐獻器官意願,茄迅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器官捐獻事業的支持。
㈩ 捐獻器官50字作文
在我們的身邊,常常會有一些人,一些事,讓我們收獲溫暖和感動。然而,今天我講的這件事豈止讓我感動,應該說是強烈的震撼!
「當車禍無情地奪走親人的生命,當悲傷還籠罩全家人的心靈,他們做出了一個令人景仰的決定:捐獻親人器官,拯救更多生命。於是,三名患者獲得了新生;於是,隕落的生命變得如此華彩壯麗。他們是最美的中國人,讓生生不息的生命完成了一次崇高的接力。」這是2011年感動溫州十大人物評選活動頒獎典禮,給予捐獻親人遺體器官救助他人的劉中平家人的一段頒獎詞。
在常人看來,要捐獻器官是件很難的事。因為在有些地方,特別是農村,特別注重所謂「留個全屍」,而劉中平和他的家人就是農村人,要做出這樣的抉擇實在是很不容易了,也更體現了劉中平家人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了!
媽媽是曾經采訪過劉中平家人的記者,那天下班一回家,媽媽就激動地拉著我講述劉中平的故事。媽媽說,劉中平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2009年來瑞安打工,在平時,劉中平就是一個非常樂於幫助別人的好人,他女兒幫他注冊的QQ名字雹滑也叫「好人」。去年11月2日,劉中平因為交通意外受了重傷,經市人民醫院診治後被診斷腦死亡。他的親屬經過慎重敗虧考慮,毅然決定突破世俗觀念,將他的器官捐獻出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也讓自己的親人以另外一種形式活在這個世界上。目前,劉中平捐獻的一對眼角膜、一副肝臟和一對腎臟,已經成功地拯救了三個年輕的生命!劉中平也因此成為溫州捐獻器官的第一人。
聽媽媽說,一些人聽說了劉中平的感人事跡以後,也都到市紅十字會報名並簽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呢!在此,我要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敬意!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抉擇啊!
其實,在生活中,像劉中平這樣讓我們感動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就像是一盞明燈,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他們用信念,選擇堅守;用信念,點亮生命;用信念,守住一座城市的溫暖!他們,可能是我們身邊的鄰居、同事,可能從事著非常平凡甚至是不起眼的工作,可能也要為生活的艱辛而焦慮、為未知的未來而迷茫,但他們從未言棄,從未失去人性最美好的信念,他們,詮釋著平凡中的不平凡,他們,值得我們駐足仰望!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是愛的力量!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讓愛的陽光照遍瑞城,讓溫暖之風吹遍瑞城,讓每一個人的心靈都變得溫暖,讓整個源枯臘瑞城都四季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