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縣系列方言微電影
1. 林縣人民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歌名
記得應該是電影《紅旗渠》主題歌《敢叫日月換新天》。
2. 河南老照片:50-70年代的安陽縣、林縣(今林州)
安陽縣,隸屬河南省安陽市,西倚太行山余脈,東接華北平原,古代為殷都、鄴都近郊。
古時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陽。素有「豫北要沖,四省通衢」之稱。
安陽縣地形結構復雜,由山、川、平、窪多種地貌構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安陽縣興修水利,修建了躍進渠,紅旗、東吵鄭方紅渡槽等水利設施。
躍進渠在安陽縣西部山丘地區,渠口在林州市古城村西。因初動工於1958年大躍進時期而得名,1968年重新上馬1977年11月竣工
躍進渠全長147公里,安陽縣人民足足苦戰十餘年才修建完成,是不應忘記的紅色經典。
為了修建此渠,削平了300多個山頭,跨越400餘條河澗,付出了108人的生命代價。
20世紀70年代,電影《今日中國》曾描繪了這一壯舉。
躍進渠施工現場,技術人員學習研究渡槽模型
新華社通訊《喜看銀河落安陽》發表後,躍進渠更是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安陽縣躍進渠, 它途經兩省三縣13個鄉鎮,通水後可灌溉400萬畝農田,不光糧食增產,還解決了西部鄉鎮吃水難題,又補充了地下水資源。
安陽縣以西,河南省最北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匯處,即是林縣(今林州)。
林州升伏頌市地理位置優越,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南下北上、東進西達、三省通衢,人稱「金三角」。
1961年,電影廳鎮《李雙雙》在林縣拍攝,李雙雙扮演者張瑞芳在拍攝期間和這幾位姑娘結為好友,並把戲中襯衣(右一)贈給了最右邊這位。
石板岩位於林縣西北部,太行大峽谷之中,1958年建石板岩公社,是全國聞名的模範社,圖為供銷社員送商品到群眾家門口,1983年改為石板岩鄉
1972年,為綠化太行山,林縣人民在山上挖坑種樹種樹,這種坑有個形象的名字——魚鱗坑
3. 楊貴:一旦紅旗渠修不成,我就從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縣人民謝罪
在河南安陽林州市,有一座聞名於世的水利工程,叫紅旗渠。
紅旗渠是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它像一條玉帶,盤繞在巍巍八百里太行山的半山腰上,將汩汩清泉,從山西長治平順縣境內的濁漳河,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林州市,滋潤了百萬林州老百姓的心田。
一
林州在1994年前叫林縣,位於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東麓,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在過去,林縣是一個極度缺乏水資源的地方。這里十年九旱,一滴水比一滴油更加珍貴。林縣境內雖然有濁漳河、洹河、淅河、淇河4條河流,但這些河流要麼是季節性河流,要麼與林縣「擦肩而過」,難以讓林縣老百姓受益。
同時,林縣屬於黃土高原的東沿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地殼十分破碎。老天爺「賞臉」降一次大雨,雨水很快就會被滲透到地下,或者流走。
在 歷史 上,林縣旱災頻繁,滿目瘡痍。
在林縣合澗鎮小寨村,有一塊荒年碑,記載了1877年林縣發生旱災的慘景:「回憶凶年,不覺心慘,同受災苦,山西河南,唯我林邑 可憐……,人口無 食 ,十室之邑存二三。夫賣其妻,而昨張今李;父棄其子,而此東彼西。食人肉而療飢,死道路而 屍 皆無肉,揭 榆 皮以充腹,入庄村而樹盡無皮,由冬而春,由春而夏,人之死者大約十分有七矣……」
二
1949年林縣解放後,修建了英雄渠、淇河渠、南谷洞水庫、弓上水庫等水利工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林縣缺水的問題,但並沒有解決水源問題,一旦發生長時間旱災,老百姓還得到很遠的地方取水吃。
1995年版《紅旗渠志》記載:在上世紀50、60年代,林縣550個行政村中,有307個常年人畜飲水困難,其中100多個行政村的老百姓需要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水吃。農作物也深受其害。由於經常遭遇旱情,林縣糧食產量極低,畝產只有200斤,僅為南方地區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糧食產量不夠,老百姓只能過上「糠菜半年糧」的日子。
1959年,林縣再次發生旱情。到了6月份,旱情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時任林縣縣委第一書記的楊貴坐不住了,與縣長李貴、縣委書記處書記李運寶一起,各自困兄雀帶領一個小組,分別沿著濁漳塵搏河、淇河、淅河溯流而上,尋找穩定的水源。經過實地考察,他們發現淇河、淅河水量較小,不足以供林縣老百姓使用;只有位於山西長治平順縣境內的濁漳河,有著豐富的水流,年徑流量達到7.3億立方米。
濁漳河是長治市最大的河流,流經山西、河南汪早、河北等省,是漳河的支流之一。可是,濁漳河在平順縣境內時流量豐沛,到了林縣境內時卻變成一條汛期才有水流的季節河,你說氣人不氣人?
三
水源找到了,這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林縣很快確定了「引漳入林」工程——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紅旗渠」。可要想通過修建渠道的方式,把水源引到林縣來,面臨的困難卻一個比一個大。
一是經濟上的困難。當時國家面臨著全國性的糧食短缺,河南省也不例外。新鄉地委在批復中說:「林縣可根據自己的財力、人力,考慮是否興建這個工程。」這就意味著,林縣修建紅旗渠,幾乎全靠自力更生。
二是屬地上的困難。紅旗渠的源頭取水位置位於平順縣,平順縣屬於山西省。林縣要從平順縣引水,人家答應嗎?願意配合嗎?
三是修建上的困難。紅旗渠最大的「攔路虎」是太行山。太行山橫亘400多公里,海拔動輒在兩三千米,到處是懸崖峭壁。在「基建狂魔」還沒有叫響的年代,要修建如此龐大的水利工程,施工難度可想而知。許多人都在質疑,連林縣縣委一班人也捏一把汗。楊貴不止一次表態:「一旦紅旗渠修不成,我就從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縣人民謝罪。」這話聽起來極為悲壯,也折射出修建紅旗渠面臨的實際困難。
四
「辦法總比困難多。」財力不夠,林縣發動全縣老百姓動手,省吃儉用支援紅旗渠。數萬修渠大軍自帶鐵钁、鐵鍬、小推車上了工地。後來統計,紅旗渠總投資1250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625萬元,佔37%,社隊投資7878萬元,佔63%。
屬地上有困難,林縣找平順縣商量,平順縣二話不說就同意了。時任平順縣委書記李琳說得好,我們「都要識大體、顧大局,統一安排,統一部署」。不僅如此,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里,平順縣上上下下給予了巨大的幫助,寫下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施工上有難度,林縣發明了各種「妙招」。要想「馴服」堅硬的太行山岩壁,炸葯必不可少。可林縣沒有錢購買足夠的炸葯,就對原本用於農業的硝酸銨化肥進行改造,土法生產了幾百噸炸葯。
1960年2月,林縣人喊著「讓太行山低頭,讓濁漳河聽用」的口號,打響了修建紅旗渠的攻堅戰。經過5年的艱苦奮戰,1965年4月5日,紅旗渠總乾渠通水。1966年4月,3條乾渠同時竣工。1969年,紅旗渠所有乾渠、支渠、斗渠配套建設宣告完工。至此,一條以紅旗渠為主體的灌溉體系基本形成……
10年間,建設大軍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一共有81名幹部和群眾犧牲在紅旗渠工地上。10年間,建設大軍在缺乏現代機械設備的艱苦條件下,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 151座渡槽、開鑿了211個隧洞、修建了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了2225萬立方米土石。
紅旗渠修好後,甘甜的濁漳河水沿著紅旗渠流到林縣的土地上,解決了56.7萬人和37萬頭家畜的吃水問題,以及54萬畝耕地的灌溉問題。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從當初的畝產200斤,增加到1991年的953斤。林縣乾旱缺水的命運得到了徹底改變。直到今天,紅旗渠依然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飲水思源。林縣老百姓沒有忘記楊貴作出的貢獻。當地流傳著「南有都江堰,北有紅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楊貴」的說法。
「劈開太行山,彰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1971年上映紀實電影片《紅旗渠》,讓紅旗渠傳遍中國,將「紅旗渠精神」深深地印在了很多人心上。今天,許多中外遊客慕名來到紅旗渠,實地見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紅旗渠精神」,帶熱了當地的 旅遊 產業。
4. 平頂山話和洛陽話區別
先說說河南話的基本構成,河南話是中原官話,跟河南話相近的話可能只有山東話了,在元代的時候河南和山東是一個區域中心管理的(河南路)。
河南話分豫東話和豫西話,豫東口音以開封為代表,豫西話以洛陽為代表。細分的話還有晉語系的「懷川話」,以焦作話為代表。豫東南話以商丘和周口為代表。江淮語系的信陽話。
先說豫東話,開封人說話很有意思,最後一個字尾音甩的很高,尤其是郊區郊縣人甩的厲害。經常有人和我說起開封話的弊病,那就是給人一種吊兒郎當的感覺,好像干什麼事情都不會一本正經。先聲明,口音就是口音,和幹事情不會有關聯。開封口音覆蓋比較廣泛,我去過山東菏澤,那裡人說「我們說的是河南話」我要說,菏澤人說的其實是開封話,或者說是類開封話。這種類開封話其實在開封以外很多地方都有。比如說黃河北的封丘口音,和開封話基本上沒有區別。我是這樣理解的,古代黃河經常改道,最起碼宋代的時候黃河是從濮陽附近進入山東的,也就是說當時的封丘和開封沒有黃河阻礙,口音基本上一致。封丘西邊的鄰居延津人說話也帶開封味,但有點變了,主要是距離遠了,文化輻射的弱了。
夾在濮陽和開封之間有兩個縣說話很有意思,那就是滑縣和長垣縣。「長垣縣的綠豆丸」是很多外地人「花椒」長垣人的一句話。這倆縣分別歸附新鄉和安陽管轄。口音和其他瀕臨縣市都不明弊帆一樣。
鶴壁每次我都是路過,沒有去過,身邊也沒有鶴壁的朋友。不知道鶴壁人說話什麼味道。安陽話也很怪(不包括湯陰縣和內黃縣),市區口音說快了聽不懂,據說和北面50多公里外邯鄲話近似,電影天下無賊里「傻根兒」說的是邯鄲附近的話,還別說,有點像。林縣說的是太行山語系,總體和焦作話接近。
再來談談焦作話,焦作口音就是「懷川話」。焦作話嚴格的說不是中原官話,像山西話。可山西的朋友跟我說山西話跟焦作 話一點都不一樣,這就奇怪了,我明明看見我山西的朋友和焦作的朋友交流起來不費一點勁,反倒是河南其他地區的人和焦作人說話比較費勁兒。焦作地區是一山一河的夾角處,區域比較封閉,口音與其他地區不一樣很正常。焦作市區口音居然是河南話,郊區就一點都不一樣了,可能跟移民有關系。焦作南邊的孟縣話比較接近洛陽話了,因為近,和封丘與開封一樣。新鄉西邊20多公里也有一個轄縣---獲嘉縣,雖然離現象市區僅僅20多公里,但卻講的是焦作話,真搞不清楚是卜碧怎麼回事兒。新鄉北邊的輝縣也離新鄉很近,也是懷川話,所以新鄉地區有兩種口音:東部有點開封味,西部北部是懷川味,開會的時候講話肯定很有意思。新鄉市區說話和鄭州近似,但鄭州人和新鄉人一下子就可以聽出來。還是由區別的,鄭州人說新鄉話「硬」,新鄉人說鄭州話「亘」。濟源人說焦作話,不再累贅介紹了。
豫東南口音,商丘話和周口話太像了,我多去這兩個地方幾次是聽不出來的,商丘人把「子」這個字發「嘚」的音,孩子,兔子。。商丘話和徐州話也很想和安徽的碭山淮北說話也極似,有一次我和一個搞木材生意的人說話,我問他是河南哪裡的,他說你猜,我說你是商丘人。他說:「我是安徽宿縣的」。
周口話和安徽的太和,臨泉基本上一樣。和他南邊駐馬店的鄰居也潛移默化的靠攏了,比如說上蔡話是駐馬店話,但和周口的商水話很像。駐馬店和周口地區的口語也很接近,天黑了說成:天歇了。不行說成:不沾弦(個別縣這么說)
周口的扶溝和鄢陵縣搭界,口音截然不同。因為鄢陵縣歸許昌管轄了,許昌話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因為平頂山以及洛陽的一些地區都講這種話,許昌地區以前很大。後來劃出去了平頂山和漯河(臨潁縣,偃城)。如果說鄭州人說話「硬」,那麼許昌更硬。很多許昌人表達意思的時候都是大嗓門(鞏義人也這樣,呵呵),其實他們認為這樣是正常的語氣。
漯河話就是駐馬店話的改版,但其北面的臨潁縣(歸漯河管轄)說的是許昌話。
駐馬店從西平到最南邊的正陽口音變化不大,就是正陽和新蔡話略微有點信陽味,但基本上駐馬店成分佔90%,這么說是因為正陽新蔡話和北邊的確山汝南縣說話真不太一樣,而最西邊的泌陽縣是半拉駐馬店話半拉南陽話,這個縣以前是南陽的,後來劃給駐馬店了。
信陽是河南的糧倉,據說湖北在文革時期曾經向河南要信陽,被拒絕了。信陽話是江淮語系,到蚌埠到淮南甚至到江蘇的一些地區都是這種話。我一朋友的妻子是北京的,去了一趟信陽,回來後說信陽人說話和天津話有相似的地方,那是因為激雹明成祖在北京割據的時候,明朝(明初首都在南京)從江淮一帶招募2萬多人討伐,後來戰事結束,這兩萬人就聚集在現在天津市耳朵眼胡同周圍生活了下來,形成了現在的天津市河天津話,天津話和周邊地區任何一個地方都不一樣。和信陽話接近的還有襄樊市,數數的時候你才能聽出來,襄樊人說6為「露」,信陽人還是說「六」,湖北的隨州,棗陽,廣水,大悟都是說的這種口音。南陽的桐柏縣新野縣也是這種口音。信陽人說話不發「ZH,CH,SH」的音,所有南方口音都不發這些音,也就是說信陽話是南方口音,比如「是」這個音,信陽人說「似」,說「吃」,信陽人說「疵」,
大樹說「大旭」,母豬說「母居」。
我們從河南各地口音的細微差別可以看出來河南人也分屬不同的體系,不但口音有差別長相也有差別,焦作濟源是一個體系是山西人長相,洛陽南陽一個體系,特點就是圓臉蒜頭鼻,女人鼻子有點上翹,不全是但比例很高,豫東開封濮陽和山東菏澤是一個體系正宗河南人長相,經常說的山東河南就是這么來的,許昌往南開始人就有點湖北味了,商丘周口人有點雜,信陽人和南方人已經很接近了。
南陽洛陽都屬豫西口音,雖不同但接近。但洛陽話摻有晉語成分,坦白的說,豫西人說話不好聽。南陽話也不是太好聽。口音這東西不好形容,耳朵最清楚。南陽和洛陽都有山區,山區里的縣口音也不盡相同,但都是豫西味兒。洛陽地區的偃師任說話和對面的鞏義有點像,鞏義已經西出鄭州80多公里了,也是帶點豫西味道。同樣鞏義南邊的登封人說話也有豫西話的痕跡。鄭州這幾個縣里就新密人說話怪,和其他周邊的縣說話都不一樣,可能新密是從甘肅遷過來的吧,但那也2000多年了,解釋不清楚。
我在鄭州書院街遇到一個曬太陽的老人,他是老鄭州,生於斯,也准備死於斯,80多歲了。聊了很多關於鄭州口音的話題。他說目前的後生們說的鄭州話以前是沒有的,也就是說目前鄭州的市區口音形成,是鄭州作為省會以後的事情了,老鄭州市區口音其實和鄭州郊區說話差別不大,也就是很多都市村莊里的村民們說的口音,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是這樣的口音。那麼鄭州口音是怎麼形成的呢?答案就是移民。在陝西有很多河南人,都是上個世紀逃難去的西北,以陝西的西安道北,寶雞,銅川居多,這幾個地方我都去過,那裡河南人都還說家鄉話,讓人吃驚的是,他們離開河南很多年了,甚至60歲以下的都出生於當地,是從河南各地聚集在那裡的,而口音都是鄭州話,鄭州市區口音。一個航空公司的朋友,我認識他六年後才知道他是西安人,之前一直認為他是鄭州人,就因為他講鄭州話。寶雞至連雲港的火車上,從列車員到乘警全部是寶雞本地人,他們說的話就是鄭州話。不誇張的說,一模一樣的口音。移民的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河南方言,鄭州市區話。
三門峽我沒有去過,聽三門峽人說話不好懂,這里沒法探討三門峽口音了,三門峽以前歸洛陽管轄,但三門峽人說的不是洛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