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微電影
1. 甘地那部電影里,馬為什麼沒有踩那些匍匐在地的人馬這種生物有什麼特別的習慣么,決定是否攻擊什麼的
馬不踩踏地上的人是因為馬不喜歡走軟路。
2. 《甘地傳》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甘地傳》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tRYBnR9xY7kus0-ewopfVQ
《甘地傳》
導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
編劇: 約翰·布瑞雷
主演: 本·金斯利、坎迪斯·伯根、愛德華·福克斯、約翰·吉爾古德、約翰·米爾斯、馬丁·辛、丹尼爾·戴-劉易斯
類型: 劇情、傳記、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印度、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82-12-03
片長: 191 分鍾頃枯
又名: 甘地、Richard Attenborough's Film: Gandhi
本片記錄了印度聖雄甘地史詩般傳奇偉大的一生。1893年,24歲的甘地(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飾)受邀前往南非任律師職,決心在當地帶領印度移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的抗議活動,並因此入獄。出獄後甘地回到祖國,在三八朗地區建返雀立了高僧修行所,加入了國大黨領導的印度獨立運動,宣傳非暴力不合作的斗爭理念。運動中甘地曾四次入獄;在其不懈努力及國大黨的帶領下,印度獨立終於提上議事日程,甘地也於1931年赴倫敦參加商討獨立的圓桌會議。然而隨著獨立的臨近,印度國內穆斯林與印度教人民之間的宗教漏乎早矛盾日益突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又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新挑戰……
本片獲198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最佳男演員(本?金斯利),最佳原創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剪輯共八項大獎,並獲奧斯卡最佳化妝,最佳電影音樂和最佳音效三項提名。
3. 一個電影,講述一個人認為自己能看到甘地
樓主你好
符合你描述的電影
是印度的《黑道大哥再出擊》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姆納為了追求一名電台女DJ,訛稱自己是大學大戚教授,不惜惡補甘地生平
以便參加電台問答比察握賽。當他日刨夜刨時敗仿慶,甘地的靈魂就在他眼前出現
教導他如何以非暴力手段應付人生逆境
http://ke..com/link?url=_
4. 求印度電影,就是有一個年輕人研究甘地的學說,學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恍惚甘地就在他身邊指引。具體叫什麼片
《黑幫大佬和平夢》
5. 甘地傳觀後感
[甘地傳觀後感]這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說他是世人所敬仰的神,我搖搖頭表示不同意,因為他比那高高在上不知人間冷暖的神明多了那麼一些的「人情味」,甘地傳觀後感。聖雄甘地,我只能按照電影里的說法說他是一個非常接近神的人。通過《甘地傳》這部電影,我不能說我了解甘地這個人,只能說我從僅僅知道有著甘地這個人存在到認識下甘地而已。 其實很多年前我就曾見過甘地生平的照片,當時唯一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位面容慈祥和藹的老人家以及他有著一種讓人無法忽視卻又難以言喻的獨特氣質。看過《甘地傳》再現的甘地之後,我隱隱約約明白了當時感到的那種獨特的氣質究竟是什麼了?他是東方神秘文化與西方理性文化互相摩擦產生的火花。甘地早年是一位律師,他相信法理和擁有法理賦予他理性與睿智;同時甘地也是一名教徒,宗教信仰特別是基督教的博愛精神授予了他感性的一面,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氣質卻極為和諧地融洽在甘地這個人身上,使得他整個人看上去是那麼的獨特,那麼的迷人。 《甘地傳》獲得1982年5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創作劇本 、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接七項奧斯卡獎。 它只要是講述了甘地是如何從一個凡人成為印度人口中膜拜的聖雄,同時也是他用他獨特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帶領著印度獨立,是印度人民擺脫英殖民者的統治的艱辛歷程。自從24歲的甘地因為自己是有色人種而被扔下火車的那一畢御棚剎那他看到了種族歧視對自己同胞的傷害,而且他也深深地意識到此刻被扔在這南非荒野上的不只是自己的人體和靈魂,還有自己民族的尊嚴。這一行為深深地激起了這位年輕律師的鬥志,他希望自己的民族可以找回自己的尊嚴,堂堂正正地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生活著,被人尊重著,自此開始了他一生的事業——從北非到自己的國家,用他那獨特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引領印度人民獨立。 身為印度的「國父」,我們很難想像甘地居然一點權力或者一個職位都沒有,這也就是他值得尊敬的地方,他只是單純地想引領印度人民去獨立,去爭取他們該有的權力,因此他沒有想過關於權力關於財富的事情。拆伏在「不合作運動」出乎他的預料的時候,他用絕食去喚起那些被仇恨和憤怒蒙蔽了理智的印度人民,再一次將他們引回正軌。當時,我最深刻的就是甘地的那一句:以眼還眼,那隻會讓世界盲目。 印度的獨立離不開甘地的努力,可以說的是當時如果沒有了甘地這個人,印度可能就不能獨立,或者獨立會延誤幾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而且其中的過程必將手則會更加的艱苦,更加的血腥。這一切我只可以用中國的一句古話來說:「英雄造就了時勢!」甘地選擇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面對強權者的打擊,關押,他們不反抗也不妥協,直到強權者心生慚愧,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在當時的印度環境,甘地的這一行動的確是高明,直擊人性的脆弱,讓人不得不為他們的行為感到後悔,從而開始煩死自己的行為。正因為如此,他擁有了所有人的心和尊敬,包括他的敵人,就正如那個那位大英帝國的法官所說的,你若有一天能無罪釋放,我將比任何人都高興。印度不像中國,經過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等的洗禮,人民開始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逐漸解放了被封建禮教束縛的思想,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礎,從而開始那一代為了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自強自富的征途。身為中國人我們都知道那段歷史的心酸,可是印度不同於我們,雖然都是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但是那個程度和同化的深度不一樣,他們人民思想准備還處於以前的那種封建主義思想階段,崇尚宗教主義,所以一開始,甘地和其他的國會成員煽動他們鬧革命,印度的人民就走上了與甘地背道而馳的道路了,幸好當時甘地絕食,才沒有使他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歪。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印度的人民在當境里只是一個很單純的環境,被奴役,被歧視,他們都向當地習慣,雖然有怨言但是就是不敢說出口,當有一個人煽動他們就會迅猛地爆發,如果印度當局一旦採取了像中國那樣的槍桿子出政權的方法,他們的獨立肯定比中國的八年抗戰和三年內戰所付出的更加慘烈,而且不一定會成功,觀後感《甘地傳觀後感》。民眾的思想沒有準備好,慢慢地這場運動就會演變成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可能會一下子被大英帝國鎮壓下去,畢竟人家的武器裝備不是用來做擺設的,另有一個可能會像清朝的太平天國起義一樣,像一顆新生的明星卻又用及其快的速度隕落,這兩種可能對印度人民來說都沒有好處,因為政局的動盪對經濟的影響是很大,而且一旦引發了戰爭,說要恢復可不是那麼容易,特別對當時那麼貧困的印度,無疑是雪上加霜。 還有一種做法的就是發動政變,但是當時的經濟命脈可都是掌握的大英帝國的貴族上,沒有了雄厚的經濟支持要獲得一個國家的政權談何容易呢?當時巴黎公社也是靠著民眾的一腔熱情取得了當時巴黎的政權,但是就是因為沒有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幾個月之後還是眼睜睜地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政權還回去。當時,英國的地主在印度有著絕對的話事權,他們說一就一,印度的農民一點都不敢違抗,就像其中有一個地主叫那裡的人民只種某種植物,他們也就只可以種那一種植物,這樣的情況,印度人又怎麼可以把自家的經濟話事權拿回來呢?又怎麼可以輕輕鬆鬆讓人家把印度這一塊肥肉還回來呢》 而說回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就是最好的辦法,他們沒有搞事,也沒有策劃政變,就算政府那邊想抓他們小辮子也沒有辦法,他們就是沒有配合政府的某些行動而已,政府那邊也不能因為這就把他們全抓起來。他們這種做法直擊了人性的脆弱,看似無用,卻比槍桿子出政權和經濟政變等方法更加地有用,更加地有效率而且更加地被人所尊敬。記得,甘地曾經幾度地說過:「當我絕望時,我會想起,只有真理和愛能得勝。歷史上有很多的暴君和兇手在短期內或許是所向無敵,但是終究總是會失敗的,好好想想,永遠都是這樣。」甘地懂得這個道理,其實所謂的非暴力,也就是和諧,這是人類的最終歸宿,任何因暴力而取得的成果,終會為暴力所奪去,在面對棘手的問題時,暴力往往是人類最先想到的解決方式,但他永遠不是最好的。所以人性的弱點成為了他強而有力的武器。最後他們也開始制衣,開始制鹽,慢慢地滿足自己的生活,是自己脫離了英帝國主義的統治也還是可以活下去,他們想全世界證明他們懂得自立自強,再也而不再是依靠英帝國的施捨才能存活的附屬國。 最後,我想說的是,當時可能會有第二條路可以讓印度獨立,但是我相信甘地所選擇的這一條路是最適合當時的印度。 而我通過了這一部電影,我領略到什麼是偉人的風采。他的一生都是那般的轟轟烈烈,也許在他的眼中沒什麼,自己只是在做一些自己認為要做的事而已,但是我卻對他的崇拜到了極致。他的大半生差不多都是在監獄里渡過的,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印度的人民,知道死的一刻,他的財產和當時回到印度一樣都是一無所有,兩袖清風,這樣人怎麼叫人不欽佩呢? 最後,我想用某人的一段話來結束我的這一篇觀後感。「當世界橫遭暴力蹂躪之時,甘地建議人們走另一條道路,即非暴力主義。他宣傳非暴力學說,終於發動了印度人民大眾,奮起將英國驅趕出印度半島。於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彈的爆炸聲。在歐洲大陸,正當政客們滔滔不絕地發表蠱惑人心的演說,獨裁者們聲嘶力竭地鼓噪一時,甘地卻靜悄悄地喚起地球上人口眾多的國家的人民群眾。他招賢納士,既不求助於權勢,也不乞靈於錢財的誘惑力,而是以下述教誨號召他們:『願意追隨我的人們,你們必須准備以地作床,身穿粗布,黎明即起,節制食慾,清理廁所。』他建議同夥們身穿用手紡制的土布衣服,作為這支大軍的軍服。顏色淺淡的土布衣服,牢固將印度人民大眾團結起來,正象褐色的軍服把歐洲獨裁者的軍隊聯系在一起一樣。」{引號內文字摘自多米尼克·拉皮埃爾(法) 著《聖雄甘地》}
6. 如果看待獲獎作品埃及微電影《另一隻鞋子》
真的好暖心的一個小短片,超級無敵值得推薦。
這支短片的靈感應該是來自甘地的故事。短片雖然很短,但傳達的信息呼之欲出。就我個人從整體上看《另一隻》,影片最終明確的落腳點,點在了願望的對稱上;而對稱最終的促成則來自同理心的交匯。
影片里的主要人物的社會身份並不對稱。一個是衣著臟兮兮穿破人字拖的孩子,另一個則干凈整潔穿著新鞋。但兩個孩子都是一樣珍視自己現在擁有的東西。出場的小男孩即使在人字拖已經無可修復的情況下還在一次次不斷嘗試修補它。
而在屢試屢敗的實況里忽然在車站人群中望見一雙踏著新鞋的雙腳,而鞋子的主人卻一直拿紙巾不斷擦拭鞋面,小男孩滿眼羨慕目光地一直跟隨著這雙新鞋流動,又時不時看看自己腳下的人字拖,表情既羨慕又失落,患得患失。但由此可以看出兩個孩子的珍愛之心是相同的。
在車子立即發動的時候,擁有新鞋的孩子不小心在人潮中將一隻鞋子擠掉,但鞋子的小主人依舊戀戀不舍的回頭期望能拾回這只遺落的鞋子。
而人字拖已經損壞的男孩看見並上前撿到了這只新鞋,端起來滿足得只看了一會兒,又望向火車上的男孩的表情,他毅然拿著鞋子追了上去,期望能將鞋子歸還到它主人手中,但車子速度太快,孩子的步伐太小,兩個人只能錯失機會。
這里可以得到的信息就是:同理心。穿人字拖的孩子心思單純又細膩,即使也有想要穿新鞋的渴望,但同理心從一開始就折射到了一直在擦新鞋的男孩身上。所以他根本也沒來得及多想,一看到火車上的男孩對新鞋的可惜,他就義無反顧的追上去。
轉折在於穿新鞋的孩子得知自己無法拾回另一隻鞋子,卻最終選擇了將腳下的鞋子脫下來扔出車,其實這個與其留著單只鞋子不如成全一雙鞋子的行為行為既包含了成全,也包含了感激。成全了一雙對稱的鞋子,也無意中成全了想要穿上新鞋的男孩的夢。
所以一個完整的善意舉動應該是雙方促成的,缺了任意一方的參與它都不構成圓滿的句點。
同時,也可以看出同理心其實不分,也不該按階級區分。不論富貴貧窮與否,保持它,就可以為匆忙的世界留出溫柔的一隅書寫和諧的人文關懷。這大概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同呼吸,共命運的體現之一。
7. 甘地傳完整版電影
《甘地傳》網路網盤高臘兆源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0YFafnURHWN86cniC3DdHg
《甘地傳》是由理查德·阿滕伯勒執導,本·金斯利、坎迪斯·伯根、馬丁·希恩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82年12月6日上映。該片講述了聖雄甘地提倡非暴力政策,贏得貧輪態苦人民的信任和愛戴,雖然屢遭挫折,他還是堅持用絕食等手段迫使英國政府同意印度獨立的故事。猜虧
8. 甘地是干什麼的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英文: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古吉拉特語:मोहनदास करमचंद गाँधी,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既是印度的國父,也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他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反抗」的主張,也就是他說的「nonviolent protest」,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通過「非暴力」的公民合作,甘地使印度擺脫了英國的統治。這也激發了其他殖民地的人們起來為森御他們的獨立而奮斗。最終大英帝國分崩離析了,取而代之的是英聯邦,或者更准確一點是聯邦(因為「英」這個前綴於1946年沒有了,變成了Commonwealth of Nations)。 甘地的主要信念是「satyagraha」,英語譯成「truth force」,意為「精神的力量」、「真理之路」、「追求真理」等。 這鼓舞了其他的民主運動人士,如馬丁·路德·金,曼德拉等人。他經常說他的價值觀很簡單,那就是(是從傳統的印度教信仰演化來的): 真理(satya)、非暴力(ahimsa)。 他正擾渣式地在印度被給予如國家的父親榮譽;他的生日,十月 2 日, 在那裡被紀念如甘地 Jayanti ,國定假日, 而且紀念全世界的如國際日子的非暴力。
生於 1869年10月2日
英屬印度博爾本德爾
卒於 1948年1月30日 (78歲)
此李岩印度 印度新德里
政黨 印度國民大會黨
母校 倫敦大學學院
職業 律師、印度獨立運動領袖
[編輯本段]經歷
早期生涯
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博爾本德爾(當時是印度的一個土邦,今屬古吉拉特邦管轄)的印度教家庭,他的父親,卡拉姆昌德·甘地(Karamchand Gandhi)是當時的土邦首相。他的母親,Putli,是他父親的第四任妻子。他們是商人的後代(「甘地」的意思是食品商人)。十三歲時,他和同歲的Kastur成婚。他們有四個孩子,全是男孩。Harilal Gandhi, 生於1888年;Manilal Gandhi,生於1892年;Ramdas Gandhi,生於1897年; 最小的Devdas Gandhi,生於1900年。甘地和他的妻子(1902年)
1888年,也就是他十九歲時,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法律。在倫敦期間,他恪守著離開印度時母親對他的教誨,不吃葷和不酗酒。盡管他試圖英國化,例如,上舞蹈課程,但是他卻不吃房東太太給他的羊肉和捲心菜。她給他介紹了一家倫敦的素食餐館,在那裡,甘地了解並且成為了一個素食主義者。這可以認為是他有意識選擇非暴力的第一步。他參加了素食社團,並且當選執行委員會委員,他還成立了一個地方分會。 據他說,這給了他組織和運行社團很有價值的經驗。他遇到的素食主義者,有些是神智學社團的成員。神智學社團由Madame Blavatsky於1875年成立,作為大學兄弟會的一個延伸。他們致力於研習印度婆羅門教和佛教的經典。他們鼓勵甘地閱讀《薄伽梵歌》。此時,甘地還沒有皈依宗教,但是開始閱讀關於印度教,天主教和其它宗教著作。
回國後,他取得了英帝國的律師資格。他試圖在孟買作為律師工作。但是工作沒有起色。
南非的公民權利運動
1893年4月, 一家印度公司派甘地到南非工作。他看到印度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權利在很大程度上被剝奪的現狀,很是灰心。這些移民主要是契約傭工和個體商人。於是他開始抗議和游說,反對針對南非印度人的法律和種族歧視。有人因此批評他沒有將抗議的對象擴展到針對全體非洲人的法律。在他在南非的早期,有一件事常被人提起。那就是他買了一張一等車廂的車票,拒絕換到三等車廂,被人從彼得馬里茨堡火車中扔了出去。1903年6月,甘地組織了一場抗議運動針對「黑法令」(The Black Act),這個法令強制所有在南非的亞洲人接受登記。1913年9月,他參加了一場抗議不按照天主教儀式結婚就無效的運動。
1913年11月6日,甘地被捕,當時他正領導一群印度礦工在南非遊行。1914年,政府允諾減少在南非對印度人的歧視。
在南非的這些年裡,甘地從《薄伽梵歌》和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中汲取靈感。托爾斯泰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轉變成了一個個人形式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 甘地翻譯了托爾斯泰的《給一個印度人的信》。這封信是托爾斯泰在1908年寫給一個激進的印度民族主義者的。他們一直通信到1910年托爾斯泰去世為止。托爾斯泰的信引用了《韋達經》的印度哲學和印度教大神毗濕奴(此神的中文譯名很不統一)的名言來表達他對逐漸高漲的印度民族主義的看法。除此之外,甘地還受到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作品《論公民的不服從》的啟發。總之,在南非的歲月是甘地作為一個社會政治活動家的形成時期。 此時公民不服從以及非暴力的抵抗的概念和技術開始形成。
一戰時,甘地回到了印度,在那裡他發動運動,號召印度人參加英印陸軍。他認為這樣表現對英國的忠誠就會使英國同意印度作為英帝國的一個自治政體而達到印度自治。但是,這沒有成功。
印度獨立運動
一戰後,他參與了國大黨的獨立運動。他以他的公民不服從、不合作,和絕食抗議等的政治主張,獲得了世界范圍的關注。他被英國當局多次逮捕。例如,1922年3月18日, 他因為他領導的公民不服從判刑六年,但是只是服刑兩年。
甘地別的成功的獨立運動的戰略還有swadeshi政策,即抵制外國產的商品,特別是英國產品。與此相關的還有他的關於所有印度人應該穿土布的宣傳。反對用英國的織布。甘地宣傳說印度婦女,不論貧富,應該每天花一定的時間織布,來支持獨立運動。那時很多人認為這些獨立運動這些事,不適合婦女參加。甘地的這個策略把婦女加入到獨立運動中來。
1919年的阿姆利則血案後,他支持獨立的立場更加堅決。當時英國政府和廓爾喀雇傭兵向和平政治集會的人群開槍, 數以百計的錫克教徒,印度教徒,還有穆斯林被殺。除了抵制英國產品外,甘地還極力鼓勵人們抵制英國學校,法律機構,辭退政府工作, 拒絕繳稅, 拋棄英國給的稱號和榮譽。
1920年4月,他當選印度自治同盟的主席。1921年12月,他又被授予國大黨在同盟內的執行代表。在他的領導下,國大黨重組,制定了新的章程。 新黨章規定他的目標是爭取獨立。任何人只要交納一定的象徵性費用就可以入黨。用來規矩和管理混亂無序的運動的委員會的層次結構也被建立。國大黨由一個精英組織轉變成了一個大眾化政黨。
1922年,在Chauri Chaura,Uttar Pradesh暴發暴力事件後,甘地暫時取消了他的不服從運動。 他轉向社會活動。 在Ajmedabad建立了Sabarmati Ashram(高僧修行所),還有報紙「年輕的印度」(Young India)。他為歷史上被踐踏的種姓爭取平等的權利,尤其是為賤民(他稱之為「神的孩子」)爭取權利。
甘地再次參加獨立運動是在1930年。國大黨當時拜訪他,希望他領導另一場大規模的公民不服從運動。他於是在1930年3月21日到4月6日領導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次運動—為了抗議殖民政府的食鹽公賣制,甘地從德里到Ahmedabad遊行達400公里, 被稱之為德里遊行(或稱「鹽隊」)。 數以千計的人們徒步到海邊自己取鹽而不是給政府交稅。
他1915年回印度,並很快地成為正在從事獨立運動的國大黨的領袖。通過聯合抵制英貨,甘地促進了印度農村工業的發展,同時,通過宣傳非暴力抵抗,來抑制恐怖活動的暴虐,雖然他不能阻止這些恐怖活動。
雖然他經常攻擊英國政府,但是他一直聲明他尊重英國人。因此大多英國人也佩服他,雖然他們並不明白甘地做事的內因。
微笑的甘地甘地開始穿了一道纏腰布在印度鄉下四處演講,鼓勵使用手紡車來解除印度對蘭開夏(Lancashire)紡織廠的依賴。
1933年5月8日,甘地開始了為期21天的絕食抗議英國政府對印度的壓迫。1934年夏天,他又進行了他一生中三次不成功的絕食。1939年3月3日他又在孟買絕食抗議印度的獨裁統治。
甘地選擇在國大黨內的繼任者是尼赫魯,就是後來的總理。尼赫魯和他的政治對手Sardar Patel對於獨立的印度該走那條路公開承認有不同意見。但是甘地更相信尼赫魯能建立保障印度人民自由的政府。
他曾先後在1922年,1930年,1933年和1942年四次入獄,在獄中通過絕食展開他的文明不服從運動。1931年赴倫敦參加了有關印度將來的一次圓桌會議,但並沒有結果。到1942年,他相信獨立是印度唯一可能的出路。他與英國駐印度最後兩任總督(阿奇博爾德·珀西瓦爾·韋維爾和路易斯·蒙巴頓)合作制定了印度獨立和分治方案,於1947年8月15日公布。此時,甘地的許多追隨者開始尊稱他為「聖雄甘地」(mahatama Gandhi)。
二戰時期
1939年當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時,二戰爆發了。雖然甘地對法西斯侵略的受害者深表同情,但經與共和國大黨的同志們深思熟慮後,宣布印度不會支持表面上是為自由而戰的戰爭,盡管印度當時也還沒有自由。他聲稱如果戰後印度可以獨立的話,他會與英國並肩戰斗。英國政府的反應是完全負面的,而且他們還試圖給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製造裂痕。在二戰時甘地的獨立要求變得更加受到擁護。他起草了一個讓英國從印度退出的草案。這個草案立刻引發了印度有史以來的最大的一次獨立運動。 這個運動導致了很多人被捕和史無前例規模的暴力。 甘地和他的支持者們清楚地說如果印度不能獨立,就不支持戰爭。這時,他甚至暗示他曾經想結束他對非暴力不可動搖的支持。他說:「他身邊這個有序的無政府比真正的無政府還差」。於是他於1942年8月9日在孟買被英國軍隊逮捕,關了兩年。
甘地認為成立自治政府的進度緩慢,於是加強了對英國政權的反抗。他經常被抓入監獄。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宣稱反法西斯同盟只能得到獨立的印度的支持。這是他最後一次入獄。
印巴分治與暗殺
印巴分治之前,宗教矛盾已非常尖銳。1946年8月16日,在加爾各答舉行的穆斯林抗議活動中,釀成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的大仇殺。仇殺持續近24個小時,造成5000人死亡,2萬人受傷。教派流血沖突還波及到比哈爾、孟買等地。在印巴分治過程中,最大最嚴酷的一次教派沖突,死亡100萬人以上。在印度,占人口多數的印度教徒揮起大刀,砍向鄰近的穆斯林;在巴基斯坦,穆斯林們也對附近的印度教徒進行血腥的屠殺,掠奪他們的土地,搶劫他們的財產。成千上萬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離開原來的居住地,進行大遷徙,至1948年,流落在印巴各地的難民近1000萬。
甘地對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有重要的影響。據說一次他一出現就使得雙方的沖突平息。他強烈反對任何把印度分成兩個國家的提議。
他主張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團結合作,提倡社會改良、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感化。二戰之後, 甘地希望印度能夠獨立(Independence)並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但最後,為了印度獨立,甘地接受讓印度與巴基斯坦分別獨立的方案,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 在政權交接的那天,甘地沒有慶祝印度的獨立,而是獨自在加爾各答為分治而憂傷。
面對錯綜復雜的宗教矛盾和教派沖突,甘地呼籲團結。他主張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和平相處於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民族的概念之內的。不管什麼教徒,都是朋友兄弟,同樣懷著良好的願望,大家能夠重新修好,重建家園。他號召印度教徒都應該贖罪,並首先從自己做起,決定把飲食控制在最低限度。
作為一名印度教徒,在教派沖突之後,他經常冒著生命危險走訪怒火熾盛的穆斯林村鎮,深入家庭,用好言勸慰穆斯林,告誡人們,人類惟一值得的復仇行動就是以善報惡。他以自己博大的胸懷去安撫人心,穩定人心,幫助他們捐棄前嫌,「重新點燃友愛之火」,「驅趕宗教偏見的惡魔」。
為了「打開諒解之心,感化對手的每一根道德神經」,甘地決定再次運用絕食武器,制止印巴兩國領導人在克什米爾的爭斗。1948年1月13日,他開始絕食。
正當聖雄甘地以自己的生命推動印度民眾實現宗教和睦時,一場以他為目標的暗殺行動正在悄悄進行。
早在1947年8月,一個名叫納圖拉姆·戈德森的印度教狂熱分子在一場小型集會上叫囂:「甘地的非暴力學說,將手無寸鐵的印度教徒置於敵人的魔爪之中。今天,印度難民正忍飢挨餓,奄奄一息,然而甘地卻維護穆斯林壓迫者。印度婦女寧願焚身自殉也不願遭人姦汙,然而甘地卻聲稱:『受害者乃勝利者。』受害者中可能有我的母親!我們的祖國已經被肢解,成群的禿鷲正在撕吞她的軀體。光天化日之下,印度婦女慘遭蹂躪。但是,面對上述暴行,國大黨的懦夫們居然無動於衷。這種局面持續到何時才能結束?我們究竟能忍耐到何年何月?」他所代表的印度教極右民族主義者頑固地反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團結的政治主張,反對甘地的非暴力學說,主張建立一個印度教徒統治的國家,宣揚印度種族優於其他種族,妄圖重新建立大印度帝國。在他們設想的印度社會里,將沒有穆斯林一席之地。
但在1948年1月30日,剛結束絕食的甘地在前往一個祈禱會的途中被一個印度教狂熱分子南度藍姆·高德西槍殺。在中彈的灑滿花瓣的聖雄遺體在火化前一刻供人瞻仰瞬間,甘地還以手勢表示寬容兇手並為刺死他的人祝福。
聖雄遇刺的噩耗迅速傳遍全國,印度全國頓時沉浸在哀痛與悲傷之中。悲傷不已的尼赫魯向全國發表了演講:「我們生命的光明從此消失了,到處是一片黑暗。我不知道說什麼,更不知道怎麼表達……」在加爾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塗抹全身和面部,走街串巷,一邊不停地悲嘆:「聖賢業已涅盤,何時才能降臨一位像他那樣的偉人?」
[編輯本段]個人生活信條
甘地奉行的苦行僧式的個人克己生活制度包括素食,獨身,默想,禁慾,一周有一天不說話,放棄西方式衣服而穿了印度土布做的印度傳統服裝,用紡車紡紗,參與勞動。
甘地的哲學和非暴力不合作(satya, ahimsa)的思想深受薄伽梵歌,印度教信仰以及耆那教的影響。非暴力(ahimsa)的概念在印度的宗教中長久以來就有。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中對於此都有重述。甘地在他的自傳「我的對於真理的實踐經歷」(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with Truth)揭示了他的哲學和生活方式。
盡管他去倫敦時,嘗試吃肉,但是他後來變成一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他在倫敦求學時對此寫過幾本書。在印度教和耆那教中素食主義是根深蒂固的。他的家鄉就有很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他嘗試不同的飲食,最終相信素食足以滿足人體的最小要求。他也曾很長時間不進食,並以此作為政治武器。
在他三十六歲時,他禁慾,變成了一個徹底的禁慾主義者。禁慾是受印度教的影響。但是他沒有離婚。據說他的這個決定沒有同他的妻子討論,而是直接向她宣布的。
甘地每周一天不說話。他相信沉默帶給他內心的平靜。這來自於印度教中的力量來自於「沉默」(mouna)和「平靜」(「shanti」,梵語音譯。)。他在沉默靠在紙上寫字來交流。從他三十七歲開始的三年半里,甘地拒絕讀報紙。他認為塵世的喧囂比他的內心的不安更加不堪。
在從南非的成功法律工作回到印度後,他放棄了代表富有和成功的西方式衣服。他的意思是要穿的能夠被印度最貧窮的人接受。他宣揚使用家庭紡織的土布(khadi)。甘地和他的跟從者使用紡車自己紡的布做衣服。這對英國的權力集團是一個威脅。如果印度人因為沒有工作而空閑時,他們從英國那裡買衣服。如果印度人自己做衣服,英國的工業就空閑了。後來國大黨的黨旗中就有紡車圖案。
[編輯本段]榮譽頭銜
他的頭銜「Mahatma」,(一般漢譯為「聖雄」)來源於梵語的敬語mahatman, 原意「Great Souled」,偉大的靈魂, 卻常被誤以為是他的名字。這在他授予泰戈爾"Gurudev"的稱號,意即「偉大的導師」後,1915年印度詩人拉賓德拉那·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贈予他的尊稱,意為合聖人與英雄於一身。
這個頭銜的使用在印度以外也被廣泛地接受, 可能部分的反映出在他的時代印度和英國的復雜關系。 無論如何,這個頭銜的廣泛使用是同世界上對甘地這樣一個對於非暴力和自己的宗教信仰的極其執著的人的廣泛接受相一致的。
[編輯本段]藝術作品中的甘地
關於甘地最出名的藝術作品應該是電影《甘地》。該片的導演是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主演是本·金斯利(Ben Kingsley),他的一半血統也是來自古吉拉特邦。電影「The Making of the Mahatma」展示的是他在南非的二十一年。主演是Rajat Kapur。
在英國,有幾座甘地的塑像,最著名的是在他學習法律的倫敦大學學院的附近的Tavistock Gardens。
在美國,舊金山的Ferry樓旁,休斯敦的Herman公園,紐約的Union Square,亞特蘭大的馬丁·路德·金紀念處,華盛頓特區Dupont Circle的印度使館附近,都可以看到甘地的塑像。甘地紀念碑,美國紐約中央公園
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羅那 和里斯本,也有甘地的雕塑。印度政府贈給加拿大的溫尼伯市一座雕塑,表達他們對將來安家與此的加拿大人權博物館的支持。
9. 甘地的活動和思想有什麼現實意義
轉一篇訪談作參考
甘地的思想在今天還有價值嗎?日前,本報記者針對納扎里斯新著《甘地:傑出的領袖》、甘地與中國、甘地與當代印度等種種問題與其進行對談。
為什麼研究甘地和關注甘地的領導力?
. . . ..Q您曾經是外交官,這似乎與甘地研究相去甚遠,怎麼會想到寫這樣一部關於甘地研究的著作呢?
. . . A:在我還是年輕的外交官時曾經去過世界許唯岩多地方工作,我看到了信奉不同宗教的人民在不同國家的生活,不同宗教人們在有些國家可以和睦相處,有的卻會發生沖突。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甘地積極主張宗教和諧相處,而作為甘地故鄉的印度近年來卻經常有一些集團在不同種族之間煽動仇恨,例如我們曾經出現了印度教與穆斯林之間的仇殺,也有印度教與基督教之間的沖突。對於這樣的問題如何解決?有人說黑暗面太大,你用一根蠟燭根本無法照亮它。可是如果一根蠟燭都不點燃,那麼天空將永遠是黑暗的。我想自己還是先做一根蠟燭,從我最熟悉的甘地的思想來做起,所以我建立了薩沃達亞(註:薩達沃亞即savodaya,意為「萬人之福」,這是甘地設想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國際托拉斯,主要工作就是傳播甘地的思想和信念。此外,我開始給各種報紙雜志撰寫有關甘地思想的文章。寫多了以後我又開始考慮,應該給學校的老師寫一本手冊,我希望通過他們向我們的孩子們傳播甘地的價值和道德領導力。之所以定位孩子是因為印度是一個年輕人口國家。後來許多指友御朋友看到我的書稿後說,你這樣的書怎麼能僅僅是寫給老師的一本手冊呢,應該讓更多成人讀到你的書,因為就甘地的價值和道德領導力而言,向成人傳播比向兒童傳播更為重要。於是我開始重新寫書,給這本書增加了一個全球維度,所以我的書不僅講到了甘地的領導力,還展現了甘地在世界各地以及不同學術領域的影響。
Q:我看過許多關於甘地的書,它們大部分講述甘地軼事或者思想,而您的著作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甘地的領導力。為什麼您要關注甘地的領導力?
A:正如你所注意到的,目前有關甘地的真理以及非暴力思想、有關甘地從飲食、禁慾到衣著等諸多方面的著作已經非常多,但是論述甘地領導力方面的作品卻少之又少。我認為在當今世界中,領導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任何人都可以是領導,但是為什麼有的領導會讓人民遭受多年痛苦,有的領導卻可以給人民帶來莫大幸福。我想,一個成功的領導人,必須知道要把他的人民帶往何方,以及如何領導人民到達那裡。甘地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具有其遠見卓識以及其他諸多優秀品質。甘地出色的和可信的領導力就表現在他能夠對正確行動進行道德判斷,也就是對於真理的追求。
Q:在您對甘地領導力的論述中,特別提到甘地領導力的主要構成因素是其崇高的遠見,能具體說明嗎?
A:在一百年前,甘地就不可思議地預見到恐怖主義的潛在威脅,並在其第一本著作《印度自治》中為如何治理恐怖主義提供了解葯。再如今天全球變暖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甘地很早就關注到環境與生態問題將會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他說,「一定的物質享受是必要的,但是超過這個度就變成了障礙,創造出無窮盡的需求再滿足這些需求,這是一種欺騙和圈套」。「真正的沖突不是在環境和發展之間,而是在環境與人類對地球的不記後果的開采之間。」
甘地對中國的意義
. . Q:甘地和泰戈爾都是印度最偉大的人物,不過目前在中國研究泰戈爾的人數好像比研究甘地的學者要多,這種情況與在印度正好相反,您怎麼看這種現象?
. . . A:泰戈爾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偉大作家,他是第一個在中國和印度之間駕起橋梁的印度人。但是甘地是一個超越國界的世界級領袖。在這次中國之行中,我與很多中國學者、學生以及媒告頌體人進行了廣泛交流,我看到了他們對甘地的熱情,相信在未來一兩年中國一定會出現甘地研究中心。
. Q:.我知道甘地雖然曾經幾次收到訪華邀請,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都未能成行。不過他一直關注中國革命。除了 「中印兩國是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同路人」這句名言,甘地對中國以及中印關系還有其他看法嗎?
. A:.中國和印度都曾經受過殖民統治,但印度只受過英國一個國家的殖民,而中國經歷多個國家殖民統治。 甘地一直對中國懷有同情。當日本入侵中國後,甘地很快就向日本人發表了一份公開信,信中說,「我必須首先承認,我對你們並沒有惡意。但我非常厭惡你們對中國的入侵,你們遠大的理想已經墮落成帝國的野心,你們將無法實現這一野心,並可能會成為亞洲解體的始作俑者,從而在不知不覺間阻礙了世界聯邦和世界人民友愛的實現。沒有這些,人類將沒有希望。」甘地對中印關系的發展前景也有所期待。他說,「我期待著有一天,自由的印度和自由的中國將攜起手來,為了自身和世界的進步而共同合作。」
Q:甘地畢竟已經離開這個世界60多年,您認為他的思想對於中國有什麼現實價值?
A:據我觀察,中國在快速經濟增長其實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社會影響,中國目前正在經歷著極度的消費主義。中國有許多閃光的城市,但是也有農村的苦惱。印度式的貧窮滋生了印度的「毛派」分子。因此中國更需要非常關注經濟快速增長的負面影響,這是甘地哲學對中國的現實意義。
Q:你的書中提到受到甘地影響的許多著名人物,但是我沒有看到你提及中國人,這是因為您沒有足夠的材料,還是其他原因?
. A:沒有找到更多材料。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原因可能與中國領導人尊崇的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有關,這與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比較抵觸。
不要幻想新甘地為印度解決問題
Q: 2005年前我曾經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參加過一次26天的慶祝甘地食鹽進軍75周年徒步長征活動,在我們的徒步長征隊伍中,有幾個完全模仿甘地形象的印度人,每次只要他們一出現,就會有民眾把他們視為甘地而自發向他們表達尊敬。當時一個國大黨領袖告訴我,印度是在尋找新的甘地出現。您認為在目前印度這樣的情況下,你們真的能夠找到新甘地嗎?
. . . A:我不喜歡那種假扮甘地的做法。你可以穿上甘地樣式的衣服,模仿甘地走路的姿勢,但是你仍然不是甘地。關於新甘地的問題,也經常有人跟我說,「印度有很多問題,我們期待一個新的甘地出現來幫助我們解決」。我說,新的甘地恐怕幾百年之後才能出現。如果你看一下歷史就會發現,傑出的領袖並不會每天出現,可能100年也許500年才會出現一個。對於印度來說,我們已經有了甘地,甘地早已經告訴我們如何解決現在面臨的困難,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如何按照甘地的精神去做,如果你根本不想做,即便再出現一個新甘地也是毫無用處。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在他的競選講話中引用過甘地的話,「be change」.如果你想改變世界,你不能指望世界先改變,首先改變的應該是你自己。
.Q:2010年印度出現了一個通過絕食來反腐的社會活動家安納·哈扎雷,當時西方媒體和中國媒體都有人把安納譽為「現代甘地」或者「甘地的再生」,在您的書中僅僅提到「甘地分子安納·哈扎雷的反腐舉措在印度全國引起強烈震動」,作為一個甘地研究的權威專家,您怎麼看待安納先生及其反腐方式?
. . . A:安納無疑是一個甘地信徒,但是他遠非聖雄甘地。聖雄甘地受過良好的教育,非常了解國家的復雜性以及國際形勢。而安納受到的教育非常有限,他是退役軍人。他缺少甘地所擁有的特點。除此之外,安納周圍的那些人也並非甘地信徒,那些人有自己的政治野心。實際上一些人後來已經和他斷絕關系,而建立了他們自己的政黨。
. . 由於印度政治精英的腐敗太過普遍,印度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對於安納的反腐寄予厚望,這使得他被造就成一個全國的性的知名人物。然而,安納的氣泡到現在似乎已經完全破滅。
甘地在印度吸引力下降
. . .Q:在我訪問印度政客的辦公室或者去他們家裡時,經常會看到牆上掛著甘地的畫像,他們告訴我他們非常尊敬甘地,但我個人覺得他們與甘地不太相象。
. . . A:印度許多政客都會談論甘地,但是我感覺甘地實際上已經被拋棄,之所以這樣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腐敗。在一個擁有民主制度的國家。你必須要進行選舉,而為吸引選票就需要揮霍許多競選經費。其實甘地所倡導的民主體制是採取間接選舉方式產生區、邦和全國「潘查亞特」(印度鄉村傳統的治理組織形式),按照甘地的設計,根本不需要昂貴的競選活動,但現在競選已經成為印度腐敗泛濫的根源。第二個就是經濟發展帶來的過度消費主義傾向,人們都在追求大房子、汽車、大商場,無論你是否需要,都會去購買許多東西,這非常浪費,有那麼多錢為什麼不去救濟窮人呢。甘地非常強調政府關注窮人。但是當今在印度對窮人關照不夠,而窮人對於政府漠視感到日益失望,於是才會拿起槍桿子反對政府,「毛派」分子滋生於印度這樣一個民主國家就是一個例證。
Q:.為什麼甘地誕生在印度,可我接觸的印度年輕人中對甘地感興趣的並不如我想像的那樣多,有的年輕人告訴我甘地是他那個時代的英雄,也有的不太了解甘地。
. . . A:現在印度人更加知曉的是其他甘地----拉吉夫·甘地、拉胡爾·甘地、索尼婭·甘地。我在印度大學講課時經常會說,印度的問題是我們有太多的甘地,所以人們感到迷糊,我們的國大黨政府總是在宣傳他們的甘地,但是到底哪一個甘地最偉大呢?這恐怕是一方面的問題。但是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現在處於消費主義社會,在這種社會中甘地的吸引力似乎會褪色。因為甘地倡導人們要過一種簡單的生活,而不是鼓勵更多消費,如果真的這樣很多人就不能賺到錢了。
. Q:我認為印度還是比較擅長傳播甘地思想的。我看過不少關於甘地的電影,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黑道大哥再出擊》(lage raho munna bhai),這個電影雖然反映了一個黑道人物對電台女主播的追求,但是聖雄甘地形象以及哲學和精神幾乎貫穿全片。據說印度地方政府曾經因為這個電影積極宣傳甘地的價值觀而給予該片免稅地位。
. . . A::我也很喜歡這個電影。這個電影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是一個現實題材,它用非常簡單的語言和音樂,把聖雄甘地的思想編入到一個美妙的故事中,講述了男主角如何用非暴力手段應付人生逆境,當初是愛情引導男主角開始學習甘地思想,後來則是甘地思想引導男主角找到愛情。這是一部非常好的宣傳甘地思想的電影。
. . . Q:甘地很早就提出要消滅不可接觸制度,他認為種姓制度是對等外種族的歧視和壓迫,但是種姓制度至今還依然存在。不過好消息是,不可接觸者梅亞瓦蒂已經當上印度最大的邦北方邦首席部長。請您解釋一下這種現象。
. . A:種姓制度是一個在印度已經存在了幾千年的制度,它涉及到社會共識,因此僅僅通過法恐怕是很難把它消除的。但是我們的社會在不斷進步,除了瑪雅瓦蒂擔任過邦內的首席部長,印度還出現過由不可接觸者擔任的總統。前幾年梅亞瓦蒂當選首席部長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但她就是當選了。因此如果有一天印度出現了不可接觸者總理,那也沒有什麼感到奇怪的。
. . .Q:在你的書中也提到了一些甘地對於印度婦女地位的關注,他希望婦女能夠更多地介入公共生活,我注意到現在印度政治社會有不少婦女政治家,但是我覺得印度婦女地位依然令人擔憂,最近在印度媒體上不斷曝光的有關對婦女的強奸和性侵就是其中的一個側面。
A:我個人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解釋新德里強奸案頻繁。其實甘地的思想是不主張農村逐漸城市化的。他所設想的理想社會是由自由聯盟的村社組成,每個村社都是一個自足、自給、安居樂業的共和國。現在的情況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許多印度農民到了城市,他們背井離鄉,遠離家人。只能蝸居在一個地方,有的人還找不到工作,這可能更容易導致他們出現性暴力。另外一個情況是目前在印度影視中,有太多表現婦女暴露以及受到強奸的畫面。此外,印度人喜歡看板球,現在每場板球比賽前都會像歐美一樣有穿的很少的印度年輕女孩的啦啦隊表演。上述這些情況都在或多或少地在影響著印度人思想以及他們對女性的認知。
甘地依然是印度軟力量的代表
Q:.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覺得身穿半裸衣服的甘地通常應該是一個代表昨天的形象,可是兩家非常現代化的公司美國蘋果公司和印度塔塔公司都相繼採用甘地的形象和語言作為他們的產品進行廣告宣傳,這種現象如何解釋?
. . . A:甘地的語言通常非常簡單,他自己諳熟新聞表達,他曾經多次為自己的政治活動寫新聞稿。正因為如此,甘地總是能夠言簡意賅,這恐怕也是人們喜歡用他的語言做廣告詞的原因。比如蘋果公司在其1998年的廣告宣傳中放上一張甘地坐著的照片只是想表現出甘地是什麼樣子,圖片下方的一句廣告語採用了甘地的名言「不同凡響」(think different),這句短語的信息是,如果你總是像別人一樣地想問題,那就不會有創新。你必須要有新的想法,這就是甘地所最想表達的意思。甘地把整個世界都放到他自己的革命之中,他成功了。而塔塔金融公司刊登的有甘地參與食鹽進軍形象的廣告語是用的是甘地的另外一句話「找准目標,途徑自通「(find purpose ,the means will follow)。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先擔心你要花費多少,塔塔公司在對為什麼要用甘地參加食鹽進軍照片的解釋是,塔塔的品牌的價值與國父聖雄甘地的信念體系富有共鳴」。
Q:我對您書里提到的一句話印象深刻,作為外交官必須牢記在心,印度最偉大的力量是軟力量,而甘地自己則是軟力量的代表。
A :是的。不過,我還有一句話,「作為外交官,必須要時刻牢記自己是和平的締造者」。
10.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人物紀念
關於甘地最出名的藝術作品應該是電影《甘地》。該片的導演是理查德·阿滕蔽核友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主演是本·金斯利(Ben Kingsley),他的一半血統也是來自古吉拉特邦。
其次是電影「The Making of the Mahatma」展示的是他在南非的二氏舉十一年,主演是Rajat Kapur。 在英國,有幾座甘地的塑像,最著名的是在他學習法律的倫敦大學學院的附近的Tavistock Gardens。
在美國,舊金山的Ferry樓旁,
休斯敦的Herman公園,
紐約的Union Square,
亞特蘭大的馬丁·路德·金紀念處,
華盛頓特區Dupont Circle的印度使館附近,
都可以看到甘地的塑像。
在巴黎,
阿姆宏槐斯特丹,
巴塞羅那和里斯本,也有甘地的雕塑。
印度政府贈給加拿大溫尼伯市一座雕塑,以表達他們對安家於此的加拿大人權博物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