圄微電影觀後感
1. 電影錢學森觀後感_觀看錢學森有感
《錢學森》主要講述的是錢學青年赴美、勵志求學、涉險回國、建功立業等一系列鮮為人知的曲折人生。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電影錢學森 觀後感 ,希望能幫到大家!
信仰是什麼?是每一個人萬萬不可缺少的東西,信仰是什麼?是每一個人心中永不可磨滅的信念!信仰是什麼?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的無聲的美麗。
錢學森——兩彈元勛,1949年就開始定居在美國,那是那個年代中國人無可比擬和難以想像的幸福生活,明媚的陽光照射在寬敞巨大的花園,一幢華麗精緻的洋房,體面豪華的跑車,湛藍如碧的 游泳 池,待遇優厚的薪水,美國政府想盡了一切辦法阻止錢學森回國,但錢學森心中只有祖國,有著要為國家奉獻的不可毀滅的信仰,這是影片《錢學森》帶給我們的最直接的思考!
可現在人的信仰在哪裡呢?
過去的信仰——堅貞,現在的信仰——毀滅。過去的每一個中國人都很純真朴實。不必說見義勇為好少年賴寧、黨的好乾部焦裕祿、雷鋒式的好戰士王傑,他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見證了信仰的崇高!也不必說《今天我休息》中助人為樂的好警察馬天民, 愛崗敬業 的首都售票員,勤勞善良的人們留下一個個美名,單單就是一個雷鋒就為人們留下了一件又一件數不清的好事。見證了信仰就是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可現在呢?人們普遍心中只有自己,只有私心,只有利益!
過去的信仰——溫暖的陽光,現在的信仰——有毒的空氣。曾經人們心中崇高的信仰哪裡去了?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淡化了人們的勤勞朴實,另一面的邪惡天性慢慢不加顯示的顯露出來。信仰在哪裡?人們不由得慨嘆!從小至大信任危機無處不在, 兒童 的奶粉有三聚氰胺,人們食用的蔬菜都是用化肥農葯催生而成,注水雞鴨,假牛肉鴨血,有毒的豬肉,剛剛建好的房子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豆腐渣工程,城市上空空氣污濁,樹木變成一個個樹樁孤獨的矗立著,黑心醫生坑病人,沒素質的老師將祖國的花朵變作生財有道的玩偶,保健品的鉛超標達幾百倍,貪污腐化成風!
我想問:「像錢學森那樣崇高的信仰何在?」
過去的信仰——花兒一樣美好,現在的信仰——里的苦悶空虛。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個公益 廣告 ?一個小女孩將花盆中的白沙用勺子舀入芭比娃娃面前的小碟子中,開心地笑著,然後幾個大字——食品安全不是游戲。然後是兩個小男孩堆著積木,一不小心沒有堆好,高高的積木瞬間倒坍了,然後幾個大字——工程安全也不是游戲。最後是一些小孩玩者遙控汽車,按錯了按鈕,汽車側著躺在了地上,然後又是幾個大字——交通安全更不是游戲。以往的社會很少會有這樣的事情?人民安分,心中信仰著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現在呢?物慾橫流,利慾熏心,信仰被貪欲打敗了取而代之的是算計別人的心計,貪財的妄想,人們心中早已失去了那份淳樸的信仰,以自我利益為中心,恐怕這些層出不窮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吧?
信仰,那破滅的美麗,會不會像鳳凰涅槃一樣獲得重生?還是會像繁花凋謝永遠消失呢?還記得同樣的一部影片《白守禮》至今沒有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因為它很難保證票房價值……
我想說:「回歸吧,中國人的信仰!」「只有信仰能讓我們不斷創造和守護住屬於每一個人的幸福!」
電影錢學森觀後感2今天,我懷著萬分激動和崇敬的心情,看完了動人心魄的電影《錢學森》。由於在我們中國 教育 科學研究院深圳市南山區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專家組工作,不方便看電影,從網上把電影考了下來。由於網路問題,時斷時續,但由於深刻、感人、精彩的內容,吸引我用兩個半小時看完了實際上只有98分鍾的電影。
從影片中,我不僅基本了解了科學家錢學森,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一、任何人都應該記住:報效自己的祖國
在民國時期,錢老大學 畢業 後,到美國繼續學習,攻讀研究生學位。在他年僅31歲時,擔任助理教授,才華已經顯露。兩年後即33歲時被聘為副教授。又兩年後即35歲時被聘為教授。這時的他,在美國有房有車,有漂亮的妻子、可愛的孩子,家庭幸福,事業如日中天。在美國軍界、科學界,其地位舉足輕重,已是聞名全球的火箭專家。當得知他擬回國的消息時,加州理工學院院長、他的老師馮·卡門先生,以及杜布里奇先生都極力懇請他留下,爭取為美國的航天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特別是杜布里奇,曾把形勢分析得一清二楚。問他:「你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回到尚處在農耕社會的中國,能做什麼呢?中國的航空科技,可是一片空白啊。」杜布里奇所說,確實有其客觀性。剛剛誕生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確實是建立在農耕社會基礎上的。可是,錢學森先生深知祖國特別需要他。面對「你在那兒種蘋果嗎」的詰問,他回答到:「如果我什麼也做不了,願意種蘋果樹。」當我看到這里時,深深地被錢先生所感動。
錢老的另一句話也讓我深深感動:「我要用我的學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
他報國情懷真摯,決心堅決。盡管被關了起來,他也從未動搖過。後來被釋放,但仍然被美國移民局「軟禁」了五年之久。最為可貴的是:面對美方的軟硬兼施,他都從沒有動搖過回國報效祖國的信念。他寧折不彎、誓死報國的傳統中國知識分子的品格,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我記得美方一位大員說:「一個錢學森,能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我想,他的價值絕不僅僅是相當於美國五個海軍陸戰師!如果沒有錢學森這樣的一批著名科學家為祖國無私奉獻,在1964年中國能爆炸原子彈嗎?如果沒有兩彈一星,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把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擠出聯合國,獲得聯合國特別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嗎?如果不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的大國地位和未來的強國地位,能奠定嗎?如果沒有兩彈一星,能保證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戰火始終沒有燒到中國大陸嗎?所以,聶榮臻元帥才說:「你在為國家鑄造鋒利的寶劍,有了這把寶劍,國家才會安全,人民才有和平。」
在電影接近尾聲時,錢學森和太太蔣英的那段對話,更是感人至深。錢老對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蔣英說:「如果你不是嫁給了我,將會成為一位著名的歌唱家。」而太太卻淡定而又堅定地回答:「在中國,可以沒有蔣英這樣的歌唱家,但不可以沒有像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
二、在自己能力允許的范圍內,要盡量做為自己祖國的發展產生較大效應的工作。
錢老根據自己的特長、能力結構和新中國當時的急需,選擇了導彈行業,使中華民族從此雄起。我們今天的知識分子,應當以錢老為榜樣,根據自己的特長和祖國所需,選擇那些能為祖國做出更大貢獻的研究方向,並矢志不渝地堅持下去。
三、遇到困難要不屈不鐃
錢老是一位尊重科學、尊重規律、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科學家。他面對困難時,特別是遇到失敗時,仍然很樂觀。東風二號不幸發射失敗。當時,許多人都灰心喪氣。錢老卻安慰大家:「不就是天上掉下來一個‘東二’嗎!今天它掉下來了,明天咱再給它射上去!」在錢老的鼓勵和帶領下,同志們積極努力工作,終於找到了失敗的原因,解決了相關難題。下一次發射,終於成功了。
四、講求科學,實事求是
錢老做為院長,有句話,使我印象深刻:「不求單項技術的先進性,只求總體系統的協調性。」該句話,不僅僅適合於導彈系統工程的技術總指揮、總協調,實際上,對於我們今天國家的發展、單位的發展、單位內部門的發展,對於因陋就簡地開創相關事業,都有參考價值。
錢老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說明他是一位優秀的領導者、組織者,也是一位優秀的哲學家、系統論專家。
五、執政黨和政府一定要愛惜人才
在一個社會有機體內,雖然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但是真正有效地推動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穩定的人,應當是人類中的一部分精英。精英即人才。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應當受到尊敬。
在電影中,錢老的老師馮·卡門先生說:「讓這么一個科技天才回國,就等於讓中國有了與西方大國相抗衡的力量。」馮·卡門又說:「錢雖是我的學生,但若背叛美國,那就是我的敵人。」該話反映了馮·卡門先生做為一個美國人,對美國的「愛國情感」,無可指責,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對人才的重視。美國海軍軍官的話更直接:「一個錢學森,能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而目前在我國,科研人員的待遇雖然提高了許多,但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科學工作者的待遇不如「剃頭匠、炸油條的、賣羊肉串的」等情況。在一些科研單位,不按照科研工作的特殊規律進行管理、不尊重知識分子人格等情況也確實存在。
結束語:
錢老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奉獻給了祖國的科研事業。他用畢生精力譜寫了熱愛祖國的英雄篇章!雖然他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永存!
中國「科技人」,應當不畏艱險、奮發圖強,在科技高峰上努力攀登,為偉大祖國的更加強大,盡心盡力,做出更大的貢獻!
錢老的 事跡 ,讓我想起了無數民族英雄。如:司馬遷雖被宮刑,仍秉筆直書;岳飛雖遭誣陷,仍精忠報國;文天祥身陷囹圄,仍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虎門銷煙,不怕貶謫;鄧世昌為國捐軀,浩氣長存;……!錢老雖被軟禁,仍心懷祖國,獻身終生!
我又想起了中國一句銘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錢老雖然故去,但他的英魂長存!
錢老----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電影錢學森觀後感3上周和學生一起觀看電影《錢學森》,電影一開始展現的是一九八零年向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的宏大場面——場面宏大,令人振奮;然後是電視台報道錢學森逝世的消息,簡單追溯錢學森的豐功偉績以及從事科學研究的歷程,特別是如何沖破阻撓回到祖國的,接著鏡頭切換在錢學森(陳坤飾)和蔣英(張雨綺飾)遠渡重洋,回歸祖國的輪船甲板上,之後鏡頭變換在一九四七年的上海,蘭心大劇院:至此,電影主體部分才開始。
電影開頭雖然是短短兩分鍾,卻把一些有關錢學森最耀眼的內容都提煉出來,而且是用一些珍貴的歷史鏡頭的剪輯組接來表現,從而為電影主題部分的展開奠定了基調。從接受的角度而言,如此開頭,是先聲奪人、奪眼球的辦法,目的是把觀眾的胃口先吊起來。可是,這樣安排電影開頭,是不是過度地消費觀眾對電影的審美期待,給後面部分(電影主體部分)地展開增加不必要的壓力了呢?
果然,我的擔心卻變成了現實,四五分鍾後,四顧同學們,大家在交頭接耳,沒有了一開始看電影時正襟危坐、神情專注的情形!
那《錢學森》這部電影的主體部分是怎麼展開的呢?
錢學森與蔣英在劇院見面——錢學森攜妻子赴美國 留學 ——錢學森提出回國,遭受不公正待遇——回國主持導彈研製工作——研製大型運載火箭——蒼蒼暮年,與蔣英攜手漫步在林蔭道上——病逝。
應該說電影如此展開敘述,在表現主題方面有其合理的地方。我也相信,換一個導演,可能也是這樣來安排,可是這實在不是把這部電影拍成經典電影的做法。我在想,為什麼不把錢學森首先還原成一個普通人,再來拍呢?電影的本質是藝術作品,而非官方發布的訃告,電影靠什麼打動觀眾?
我覺得首先是靠敘述的 故事 。可中國的電影恰恰不善於敘述故事,尤其是張藝謀後期的大製作基本不存在故事。幸好近期徐錚拍攝的《人在旅途之泰囧》,還能講故事。那如何讓電影有故事?如果能把電影中的主人公首先看成一個普通人,那必定有好多關於他的故事。錢學森到底是怎樣的性格?有沒有怪脾氣?有沒有不好的生活習慣?他與妻子之間有沒有一些矛盾,甚至是情感糾葛?他怎麼教育孩子?他說過過頭的話嗎?他做錯過事嗎?在他身上,有沒有一些讓人發笑的事情?我想導演們如果能這樣來考慮人物,肯定會讓電影作品滿是使觀眾沉浸其中並津津樂道的故事。
中國電影人物的類型化依然是阻礙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根本因素,因為它代表了電影創作者對人的認識的深度和高度。對人的認識的深度和高度是衡量一個導演是否精通電影藝術的根本所在。無論是娛樂片,還是藝術片,只要想得到觀眾的喜愛,就必須在探究人性、發現人性上有自己的突破,因為所有藝術在本質上是關於人的發現的藝術!
另外,電影若想打動觀眾,應多用一些實力派演員。因為實力派演員靠的的是對電影人物的深層把握或者說獨特感悟來表演人物的。演好一個角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所演人物有所發現的過程,而這種發現必須首先屬於演員的,否則就會讓觀眾倒胃口。顯然,陳坤和張雨綺,尤其是張雨綺,在這方面還很不夠,只靠一張臉,幾個眼神,幾個招牌動作,是不能走入觀眾心靈深處的!
總之,錢學森世所共仰,可拍電影的把他拍成這個樣子,實在不應該!但願,學校再組織同學們看電影,選擇那些能自始至終能吸引同學們觀賞的電影。也希望中國的導演多學點東西,拍出讓更多觀眾認可的佳作。再也不要拍出像《錢學森》這樣的電影:一開始還能振奮人心,可後面大部分時間讓同學們慢慢地沒了胃口,昏昏越睡!
2. 微電影中的人生感悟
微電影中的人生感悟
導語: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的對人生感悟的精闢話語,歡迎借鑒!
1、不要讓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經不屬於自己的人和事。你我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也許都將成為驛站、成為過客。一向喜歡追憶,喜歡回顧,喜歡不忘記,如今卻發現,深刻在心裡的那些東西,早已在他們的時間里化成遺忘。
2、這個世界永遠充滿著誘惑。就像狗熊掰棒子那樣,看到好的又把懷里的扔了,看到好的又把懷里的扔了,到了最後,留在懷里的其實是個最小的。
3、犯錯,就誠實地認錯。狡辨、諉過只會害了你自己。
4、幸福像掉到沙發下面的一粒紐扣——你專心找,怎麼也找不到,等你淡忘了,它自己就滾出來了。
5、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於真理。
6、不是沒想過放棄,只是始終沒有辦法做到。
7、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
8、你出生的時候,你哭著,周圍的人笑著;你逝去的時候,你笑著,而周圍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輪回!我們都在輪回中!
9、人生照例是一場值得一搏的爭衡,然而它的獎品是拚鬥。拉爾夫詹
10、獲得女人的愛情,男人需要不斷示愛。獲得男人的愛情,女人需要不斷示弱。對女人而言,除了愛,男人說其他任何話都多餘。對男人而言,女人的崇拜,總能夠博得他的愛心。記住這兩句話:男人想要的溝通,在世界之外。女人想要的溝通,在人心之內。所以,男人的談心,是談抱負心。女人的談心,是真的談心。
11、走路時,每跨一步,就如同把腳帶到地面,我們要把快樂、祥和、寧靜帶到地面。
12、人生只有在斗爭中才有價值。赫爾岑
13、夫妻之間錢看淡,不要拚命去賺錢。建國軍民教學先,孝敬父母我在前。我若孝來子必孝,我若逆來子也逆。從古到今都如此一輩留與一輩看。
14、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武者小路實篤
15、人生就是這樣,想要擁有卻不能夠擁有,或許會使人們自暴自棄。確實失去,就要越堅強,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無法挽回過去。就讓我們堅強起來,失去了一個人,至少還有其他人,不會讓我們覺得寂寞的!
16、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寂寞。孤獨的感覺之所以如此之重,只是因為想得太深。
17、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肖伯納
18、我們一生都需要蛻變,否則每天都在機械地循環往復。蛻變伴隨著痛苦,需要我們積蓄、堅持、隱忍,在泣血中掙脫往昔的束縛,在砸碎過去的鎖鏈中尋覓新的生機。人非生而不同,一樣的起點,迥異的終點,關鍵取決於途中奔跑的速度。到頭來才發現,你駐足的某個停靠點,亦是你人生擱淺的地方。
19、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來看它。
20、口念彌陀心不改,受苦受累又費錢。喊破嗓子別急怪,是因自己沒明白。真心求佛緣就來,求佛求人要分開。到處攀緣把己害,老實念佛能明白;
21、一個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著,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22、人生有世,事業為重。一息尚存,絕不松勁。東風得勢,時代更新,趁此機,奮勇前進。吳玉章
23、向不同行業的人吸收新知。記住,要用請教的態度。
24、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們服務。奧斯特洛夫斯基
25、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成為你的眼睛裡的色彩,因為歲月會淡化你的顏色。當你的人生路走得不平順的時候,不要忘記了,你只是走過這條路而已,走過以後一切只能任時光處置。
26、抱最大的希望,為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27、你住在我的心裡,請別讓我輕易受傷。
28、世上有兩個我:一個假裝快樂,一個真心難過。
29、愛是感情的基礎、是奉獻的美德,奉獻我們的愛心與關懷,使社會更美好。見他人善,當如己善,必助成之;視他人物,當如己物,必愛護之。
30、這世上,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別人笑笑自己,放輕松,給自己快樂,也給別人快樂。
31、放棄該放棄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無能;不放棄該放棄的是無知,不放棄不該放棄的是執著。
32、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義,死得有價值。鄧中夏
33、我們光腳在大地上行走,地面上遍布荊棘、砂石,愚笨的人為了防止自己的腳受傷,就試圖用牛皮來覆蓋整個大地,但是聰明的人知道,只需要在自己的腳上穿上一雙鞋,就已經足夠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嘗試著,僅僅控制好自己的心呢?
34、人生最大的福氣就是沒有遇到災禍,而人生最大的災禍就是強求福氣。
35、家庭是實現慈悲最基本的人倫組織。
36、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讓你生氣,那說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37、寬容是送給他人的最好禮物,如果把它留給自己,那就是墮落的開始。
38、請一定要有自信。你就是一道風景,沒必要在別人風景裡面仰視。
39、人生最大的快樂在於到處追殺你的敵人,侵略他們的土地,掠奪他們的財富,然後聽他們妻子兒女的痛哭聲。成吉思汗
40、善境、逆境,常常就是陶鑄聖賢的溫床。
41、結婚,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終點,有可能是煩惱的開始,也有可能是幸福的開始。
42、人生最好的東西總是和最壞的連在一起,幸福的極致往往是悲哀。幸福是短暫的,當人們想抓住它時,它已經走遠了。佚名
43、思念折騰人,也鍛煉人,更鍛造人的性格的沉穩和感情的深沉。思念別人是一種溫馨,被人思念是一種幸福。
44、人生至善,就是對生活樂觀,對工作愉快,對事業興奮。布蘭登
45、失因為貪——說真的.,老實人很少上當。
46、別人缺點你看見,裝在心裡很麻煩。成了病毒很危險,有了病因病出現。冤枉吃虧怨多看,帶來後果別再怨。多怨自己眼多看,傷心傷身別再干;
47、最壞的人,照樣有人喜歡,最好的人,也有人說壞話。好壞是相對而言的,討厭你,優點也是缺點,愛你,缺點卻是優點。所以為什麼要小瞧自己呢?或許我們有很多優點,只是沒人發掘而已。從今天開始,遠離討厭你的人,去找那個愛你的人。當有人愛你時,你就是最優秀的。
48、沒有人因水的平淡而厭倦飲水,也沒有人因生活的平淡而摒棄生活。
49、你在我夢你曾一度繁榮,卻獨自倖幸凋零…
50、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51、不管從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以後不要停止;不管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以後不要後悔。
52、魚說:你看不見我的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裡;水說:我能感受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心裡。
53、好久沒有再見,我的名字是否還留在你的心底?
54、人生最大快樂,是自己的勞動得到了成果。農民勞動得了收獲工人勞動出了產品醫生勞動治好了病教師勞動教好了學生,其他工作都是一樣。謝覺哉
55、留下只是在為離開做准備,而每次的離開是在尋找下次的停留地還是在追尋歸屬感…
56、不求事事公平,但求出以公心。
57、女人嫁人別貪心,千萬不能嫁名利,千萬不能嫁權力,千萬不能嫁瀟灑,千萬不能嫁金錢,千萬不能嫁蜜語,你要嫁了會後悔,後悔當初孝沒嫁;
58、世界上最容易被忘記的東西,就是愛情。
59、我們有時會錯誤地以為,得不到的,才是珍貴的,已經擁有的,都是廉價的。得不到的,因為缺少深入的了解,它只是一種美好的假象,展示給我們一個絢麗的外表。如果有那麼一天,你距離它近了,知道了它的真相,你才發現,它和我們擁有的,竟是那麼的相似。別把眼光停留在想像中,你擁有的都是你的幸福。
60、倆人吵架是都怨,沒有高低都一般。誰說有理不能算,對方有理怎麼辦?應該回頭把自看,都是多說惹麻煩。今後少說忍在先,別人不聽我不言;
61、人生在世界是短暫的,對這短暫的人生,我們最好的報答就是工作。愛迪生
62、得意時要看淡,失意時要看開。人生有許多東西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盡量簡化你的生活,你會發現那些被擋住的風景,才是最適宜的人生。千萬不要過於執著,而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
63、如果你每天從內心裡吶喊三七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裡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內心會霍然強大起來。
64、天空的流星一定是背負了太多的愛才會「羽」落,不然怎麼會承載願望…
65、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66、謬論不足以解惑,真言卻可以解憂。
67、漂亮的臉孔是給別人看的,而有智慧的頭腦才是給自己利用的。
68、生活中沒有參照物的人,可憐;選錯參照物的人,可悲。
69、人生在世,應該這樣,在芬芳別人的同時美麗自己。
70、做好第一次並不難,難的是做好每一次。
71、親情濃於血,友情淡如水,愛情甜如蜜。
72、一個男人,有了煙有了酒便會有故事…春至,梅花的敗落註定是宿命…而我,又是被哪片的朱唇誘惑流連…
73、愛情之酒,兩個人喝是甘露,三個人喝是酸醋,隨便喝便會中毒。
74、偏愛難免,偏見不可。
75、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樂莫樂於好善;苦莫苦於多貪。
76、人生若似一條河,河裡只有兩條船,一條為名,一條為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名往。
77、我本純善,卻無奈痞壞。我本清帥,卻無可厚非。
78、秋的那片落葉已收獲了所有的果實…
79、人們總是在努力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了所擁有的。
80、真正的安全感,來自你對自己的信心,是你每個階段性目標的實現,而真正的歸屬感,在於你的內心深處,對自己命運的把控,因為你最大的對手永遠都是自己。一個人能夠,並且應該讓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夠接納不安全的現實。
81、什麼路都可以走,唯獨絕路不能走;什麼路都可以選擇,唯獨歧途不能選擇。
82、人生道路雖很曲折,卻很美麗。只要你細心觀看,就能飽嘗沿途美景。
83、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闊步,走下坡路要謹小慎微,走陽關道要目視前方,走羊腸路要俯視腳下。
84、在人生征途中有許多彎路、小路、險路、暗路,只有意志堅定且永不停步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勝利的遠方。
85、沒有清醒的頭腦,再快的腳步也會走歪;沒有謹慎的步伐,再平的道路也會跌倒。
86、要留下人生足跡,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要少走人生彎路,就必須三思而行。
87、邁開腳步,再長的路也不在話下;停滯不前,再短的路也難以到達。
88、行路不僅僅在於快慢,還在於是否能夠持續;前進不僅僅在於速度,更在於能否保持正確方向。
89、生活不能游戲人生,否則就會一事無成;生活不能沒有游戲,否則就會單調無聊。
90、做人要地道,好人有好報;做事要踏實,步履才堅實!
91、聽從命運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運的才是強者;沒有主見的是盲從,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92、財富是一時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永久的財富;榮譽是一時的榮耀,做人才是永久的根本;學歷是一時的知識,學習才是永久的智慧!
93、人生難免經受挫折,風雨過後就是彩虹;生活難免遭受苦難,雨過天晴終有陽光。
94、「吃虧是福」不但是一種人生策略,更是一種生活智慧。吃小虧不但可以贏得人們的景仰,還可學到人生大智慧。
95、受傷害能磨練你的心志,受欺騙能增長你的見識,受遺棄會教你自立的本領,受批評能助長你的智慧。
96、給自己找茬是診斷,給自己找事是磨練,給自己剖析是知己,給自己嘲笑是激勵!
97、生活是首歌:愛情是輕音樂,工作是交響樂,奮斗是搖滾樂,應酬是流行樂,朋友是通俗曲,事業是進行曲。
98、「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沒有休止符;前進路上大步走,「天下誰人不識君」!
99、生活六「朋友」:信心是支柱,目標是動力,三思是舵手,運動是健康,知識是財富,知足是大樂。
100、信心要一桿插到底,夫妻要兩人齊協力,行動要三思而後行,交友要四面又八方,生活要五顏加六色,鄰里要七竅又玲瓏,做事要八仙來過海,說話要一言即九鼎,這樣生活才能滿意十分。
;3. 光輝歲月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下面是光輝歲月電影觀後感,請參考!
光輝歲月電影觀後感
很早以前曾經看過這樣一段文字,曼德拉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我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仍然還在獄中!」由此記住了這個名字——曼德拉。曾經我年輕時代最喜愛的一首歌《光輝歲月》,是黃家駒寫給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激人奮進的旋律表達了歌者的景仰之情。後查閱資料,曼德拉的簡歷及一系列世界級殊榮讓人極為震撼:一位傳奇式的黑人領袖,在監獄中度過了27個春秋,終獲自由後,經民選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領導人民打破了南非種族隔離的堅冰,使南非成為一個白人和黑人共同擁有的民主國家。奧視他為「個人心目中的英雄」,曼德拉曾獲過諾貝爾和平獎,五度榮登《時代周刊》封面人物,被評為「這個世界上最接近聖人的人」, 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自2010年起,將每年7月18日(曼德拉的生日為1918年7月18日)定為「曼德拉國際日」,以表彰他為和平與自由做出的貢獻。一個代表最廣泛國際社會的組織將一名在世政治人物的生日定為國際性紀念日,這在世界史上少有前例。
一個稱自己「沒有敵人」的人,一個能打破由來已久種族隔離堅冰的人,一個讓全世界各個層面的人們感動的人,一個受全世界人們景仰的人,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他成就這些?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翻開《曼德拉傳》去尋找答案。答案是——寬容的力量。
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一個大酋長家庭,是家中長子並被指定為繼承人,口含金鑰匙來到人間的他,有著廣闊的個人前景,但他「決不願以酋長身份統治一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一個戰士的名義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他自願走一條解放之路,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被白人統治者關在荒涼的大西洋羅本島上達27年之久。獄中二十七年,曼德拉經歷了苦難的磨練,他的心沒有更加冷酷僵硬,反而更加溫和柔軟。經過深刻的思考他對自己的信仰有更深的反思。二十七年,曼德拉失去了肉身的自由,卻獲得了心靈真正的解放。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寬恕和仁愛,而拒絕荼毒與仇恨。他說「在那漫長而孤獨的(被囚)歲月中,我對自己的人民獲得自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對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獲得自由的渴望」。1990年2月南非政府迫於國際政治壓力,釋放曼德拉。獲釋後的曼德拉,以他的智慧和寬容放棄 了當時一度甚囂塵上的暴力推翻白人政權的計劃,致力於以和平方式結束種族隔離政策,並積極推動建立新南非民主政權。1994年5月,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大選結果揭曉後,曼德拉成為南非史上首位黑人總統。
曼德拉在他長達27年漫長的牢獄生涯中,他以人類的慈愛面對他遇到的一切不同的人,包括折磨與虐待他的那些看守、警察與監獄管理人員。他說:「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一樣需要獲得解放,奪走別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見和短視的鐵柵囚禁著」。認為他們做出這樣非人道的行為,他們也是一種思想文化的受害者,因為他
們被偏見與歧視及短見的鐵柵囚禁著。因此,曼德拉在牢獄里的27年時間里,用同情、理解的心胸對待殘酷迫害過他的人。曼德拉最令人景仰的地方,是他對過去曾經迫害過他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寬容。二十七年漫長的牢獄給他的身心帶來嚴重的傷害,白人看守即使在他高齡時,也依然像對待一般的年輕犯人一樣虐待他。以常人之心推測,曼德拉肯定會有仇必報的。可是,曼德拉沒有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他沒有向過去的仇敵和曾經逼迫他的人報復。他在1991年出獄當選總統以後,在就職典禮上,專門邀請了當初看守他的三名羅本島監獄前獄方人員到場。典禮進行時,他請這三名看守起身,向世界各國的來賓介紹他們。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恭恭敬敬向三個看守致敬,令全世界為之震撼和動容。那一刻全世界人們知道,告別仇恨的最佳方式是寬恕。
耳旁彷彿又響起他的發人深省的話語:「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在獄中」。這是多麼智慧的選擇,多麼博大的胸懷。抗爭容易,仇恨也不難,難得的是,在經歷過壓迫、不公、甚至傷害之後,卻能夠放下仇恨,寬恕別人。
明白了正是這寬容的力量,使得曼德拉成為沒有敵人的人,仁者無敵,擁有一顆仁愛的寬容之心,仇恨的種子就不會發芽,種族對抗的堅冰才會被打破,「彩虹的國度「才會被建立。正如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所說,他用他的寬容,改變的他祖國的制度,也改變了世界的面貌。這就是寬容的力量!一種讓人想要流淚的`力量!也許,武力
能夠讓一個人的肉體完全屈服,然而寬容卻能征服一切心靈!
「在那漫長而孤獨的歲月中,我對自己的人民獲得自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對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獲得自由的渴望。」這是怎樣的一種的人類溫暖情懷!黑暗沒能讓他沉淪,苦難也沒有讓他選擇仇恨,自己深陷圇圄卻渴望所有人包括傷害過自己的人的自由!這又是怎樣的一種博大寬廣的胸襟!燈下品讀這些看似普通卻透射出巨大力量的文字,我知道在每一個文字的背後,都是一段真實的苦難的歷史和血與淚的經歷,而在這血與淚的經歷則閃耀著無比光明強大的超脫一切的包容之光。我感受到了一種令人潸然淚下的力量。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曼德拉用他超乎想像的包容與博大,征服了所有人。也許有人會說,曼德拉是一國總統,他是偉人,所以他有這樣海納百川的包容之心。可是,誰又是生來就是偉人和總統的呢?並不是偉人才有那樣的胸懷,不是總統才有那樣的境界,而正是因為擁有那包容一切的心胸,曼德拉才會成為讓全世界景仰的偉大總統!曼德拉的包容,讓他能夠在監牢中心懷光明度過數十年,他的包容,拯救了他自己,也征服了所有人,他的人民,和他的敵人。
包容之心、寬容之力,是如同水滴石穿的柔和之力,然而這柔和之力卻可以打破世界上最硬的頑石、融化世界上最硬的堅冰、拯救陷於最深的深淵的靈魂和征服最頑固的心靈。眼前又浮現曼德拉平和安祥的微笑。這微笑讓人溫暖,給人信心。他彷彿在鼓勵我們說,別擔心,放下心中的仇怨,前面是一片美好的天地。
4. 《榜樣》電影觀後感
觀看《永遠在路上》《榜樣》專題節目,讓人感受頗深,感動的同時還有警示,真可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榜樣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榜樣觀後感篇一
通過觀看《永遠在路上》《榜樣》專題節目,讓人感受頗深,感動的同時還有警示,真可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榜樣》讓人不忘初心才能砥礪前行。初心是起點時心懷的承諾與信念,是困境時履行的責任與擔當。居安而思危,我們都有理想,也曾豪情萬丈。如何在復雜紛擾的世界,保持初心,防止迷失和麻木?人最怕的是心死的屍位素餐,那樣整個生活便是一潭死水,整個民族沒有朝氣。奮斗與理想這兩個最可愛的天使都會離你遠去,還有誰願意靠近?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輝煌,也不能忘記過去,更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榜樣》讓我們黨員幹部深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相同的信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偉大的成功,有許許多多的成功經驗值得總結,但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法寶。為什麼共產黨能夠把那麼多的優秀志士聚集在一起?而且肝膽相照、患難與共?為什麼有那麼多優秀的共產黨員為革命的勝利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為什麼共產黨和她領導的軍隊能經受任何艱難困苦的挑戰和失敗挫折的考驗,百折不撓地走向最後的勝利?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崇高的信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民族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需要,他們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
《永遠在路上》看到了曾居廟堂之高的白恩培、周本順、李春城三隻重量級“大老虎”接受采訪,在鏡頭前為自己所犯罪行深切懺悔,情至深處禁不住老淚縱橫。其中給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身陷囹圄的“衰老”,聯想起昔日的位高權重、意氣風發,
反腐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黨風廉政專題片的播出,明確透露出黨中央對反腐敗一抓到底的決心和信心,斷然打消在貪腐問題上思想動搖的僥幸心理。再考慮到該專題片播放的時間,是從10月17日開始到25日結束,恰好十八屆六中全會檔期是24日至27日,全會主題便是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大課題。不難揣測,《永遠在路上》反腐紀錄片是在為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召開造勢,也等於為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准則提前預熱。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永遠在路上》紀錄片絕非讓廣大領導幹部乾巴巴地當個“看客”,真正觸及廣大幹部內心的靈魂才是應有之義。看著這些落馬高官,哪一個曾不是叱詫風雲,哪一個不是人中龍鳳?但他們因攀比心態、僥幸心理,思想信念動搖了,禁不住誘惑,耐不了寂寞,最終卻身陷囹圄而自身難保。真應了孔尚任《桃花扇》中那段話“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每一名公務人員在入職前和升職前有必要切切實實把自己擺進去,真切去感受、去思考貪腐後落馬的凄楚境地,真正從心底根治“不敢腐”的恐懼感。
腐敗是高壓線,黨中央刮骨療毒的勇氣不可小覷。希望領導幹部不僅看懂黨中央的良苦用心,更應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絕不成為下一個倒在貪腐高壓線的官員。
最後借用林則徐虎門銷煙的一段話與君共勉,“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餘辜,毋謂言之不早也。”
榜樣觀後感篇二
《榜樣》中的他們是典型,亦是榜樣,更是指引我們在新長征路上繼續前進的精神力量。《榜樣》專題節目獨具匠心地用“按手印”的形式來記錄各位黨員的故事,拿鋤頭的手、攥粉筆的手、握焊槍的手、擎黨旗的手、把方向的手、開拓創新的手、撐起平安的手……就是這樣一雙雙不同的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書寫著平凡中的非凡。節目中,每一個誓言都能看到一個初心,每一道掌紋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
信念的手印——羅官章
他是探索高山致富新路子的“退休縣官”、引領村民致富的老支書,他用信念訴說著“壯志未酬誓不休”。羅官章是一名基層老黨員,退休後做了普通的農民,回鄉紮根深山老林19年,用辛勤和汗水帶領和幫助鄉親們發家致富。他在牛庄大山裡進行的天麻有性繁殖試驗,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在付出鮮血和傷痛的代價後,收獲了沉甸甸的果實。第一批跟著他種天麻的10多個貧困戶,每戶增收超過10萬元,成為轟動土家山寨的特大新聞。“對黨的事業我負了責任,沒有辜負黨對我的信任”,羅官章不完整的雙手布滿了厚厚的“老繭”,但是正是這雙長滿老繭的手,幫助鄉親們走出貧困、發家致富,實實在在展現了共產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
奉獻的手印——支月英
她是一名山村教師,在偏遠山村紮根了36年,為山裡孩子守望一生,用“舍小我、成大我”的奉獻,展現出“不愧蒼天不負民”的先進本色。有人說她是傻子,她說山裡需要我這樣的傻子;學生說“老師對我們來說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女兒說“你是一個好老師,但你不是我的好媽媽”;她說“我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了才有希望”,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堅守,看到山裡孩子的成長,讓他們學有所成。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再到“支奶奶”,36年的風風雨雨,支月英已經習慣了把孩子們一個個送到家、習慣了留守孩子們把她當姐姐、當媽媽一樣聊天、撒嬌。36載,一茬又一茬的孩子畢業了;36載,支月英整整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她36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已經沉澱為大山深處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的種子在霜林盡染處發芽,托起大山村裡充滿生機的未來。
堅守的手印——李萬君
他是一個普通的電焊工,用焊槍詮釋著“工匠精神”,同時他也是一個能提速中國夢的工人院士。他說焊接工作不僅是一門技術,更像是一門藝術,一門功夫,焊接工作又苦又累,他用20多年時間,用手上的焊槍證明了自己的堅守。多年的勤學苦練下來,李萬君把焊槍使得出神入化,兩根直徑僅有3.2毫米的不銹鋼焊條,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對焊在一起而不留一絲痕跡;在20米外之處,只要聽到焊接聲,李萬君就能精準地判斷出電流地大小、電壓的高低。在傳授技能這件事情上,李萬君也毫不含糊,他希望徒弟技能不斷提高,在生產中不斷創新,都能成為大工匠。有一次,一位國外企業的老闆開出了比現在高10倍的價錢挖他去國外工作,被他拒絕了,他說“做人要知恩圖報,我的技能和榮譽是企業、是黨給的,尤其我作為一名黨員更要在自己的崗位干出個樣來”,這就是獨具匠心的大國工匠的堅守,就是對職業的認同感、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
作為的手印——苗振水
“讓流動黨員有個溫暖的“家”,給流動黨員過政治生日,給特困黨員組織捐款,使流動的黨旗撐起一面旗幟,給農民工撐起一片精神的家園”——這是面對這個新崗位,長期從事黨務工作的苗振水做出的。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在農民工這一新的社會群體中建立和完善黨組織,通過發揮黨組織的功能加強對農民工的服務、教育和管理,對於維護首都的和諧穩定,對於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流動黨員黨建工作中來,使固始縣在京農民工黨支部從第一批的8個發展到現在的29個,充分發揮了教育管理黨員、凝聚服務群眾的作用。
擔當的手印——李貝
她是匡扶正義,奮戰在公安實戰第一線的巾幗英雄,她 用“救過人、卧過底、斃過匪”這九個字詮釋著她的擔當。“李幹部,你是我在這個城市最恨的人,但也是唯一值得我信賴的人。交給你,我放心”,這是一個死刑犯臨刑前的遺言,她將所有的身後事全部委託給了李貝。李貝沒有想到,第一次給她交待遺言的,不是她的親人,也不是她的朋友,而是一名被她抓回的犯人。面對生死和壓力,對親人虧欠很多,這份職業異常忙碌,但她說要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李貝,一個看似柔弱的女子,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公安事業,用行動詮釋了一名人民警察真誠為民的公僕本色,在最平凡的崗位上靜靜綻放著耀眼的光芒。
創新的手印——王恩東
他是在壟斷領域不斷為國家開疆僻壤的先驅者,他“累了睡一會、醒了繼續做”的忘我精神、勇於開拓、善於創新的進取精神,引領著新時代的新風尚。王恩東及他率領的研發團隊成功研製了中國第一台關鍵應用主機天梭K1系統,並成功實現產業化,使我國成為美、日之後第三個掌握最新32路緊耦合伺服器系統的國家,為我國IT基礎設施安全可靠、自主可控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為國家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研製之初,很多專家認為研發32路關鍵應用主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方面西方國家將主機相關技術作為國防戰略技術,禁止對我國出口,難以獲得相關技術支持,另一方面關鍵應用主機的技術復雜度遠高於一般的PC和伺服器,耗資大,風險大。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王恩東帶領400多位研發人員經過4年多的技術攻關,在體系結構、處理器高速互聯、高可靠硬體系統、容錯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從無到有建立了我國高端伺服器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責任的手印——“瓊沙3號”黨支部
“瓊沙3號”船是連接著海南和西沙的一條臍帶,人們稱為“生命之船”,承擔著給島上軍民補給淡水和生活物資以及人員上下島的重任。長年行駛在大海中的“瓊沙3號”黨員們,風里來浪里行,需要的不僅是過硬的技術,更需要過硬的思想作風。從文昌清瀾港至三沙永興島正常航路為180海里,航時需要15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完成一次出航,前後准備和航行時間需要5-6天。盡管面對如此高強度的工作,輪政委、黨支部書記劉學軍自“瓊沙3號”下水以來,他沒有請過一次假;輪大副、黨支部紀檢委員林明昌妻子懷有身孕,但他每次航行都是堅守崗位,從不提出請假陪妻子,“船上的工作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影響工作,而且妻子也理解我,她知道我這工作的特殊性,也明白我對這條船的感情”林明昌說。正是在黨員的帶頭作用下,許多船員也自願放棄休息,積極參與到增航中來,船上的6名黨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船員們挑起肩頭沉甸甸的責任。
榜樣觀後感篇三
在黨員兩學一做的學習大潮中,《榜樣》如期而至。在11月11日學校黨支部組織的學習研會上,大家感慨萬千,一遍遍重溫感召堅守信念的羅官章、樂於奉獻的支月英、勇於擔當的李貝、開拓創新的王恩東一位位榜樣的力量,這些特殊的主角,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催人奮進。
在今天黨員活動日中,大家也聯系自身,談感受,作為我們38中學每一份子,在近年借“揚正氣樹楷模傳遞正能量”活動中,校園上下充滿正能量,處處感受到身邊榜樣的力量,特別是在學校大力倡導的“以干為榮、以能幹為榮、以多干為榮、以樂干為榮、以干好為榮”的實干精神引領下,克服了師資不足的諸多困難,大家身兼多職,任勞任怨,樂於奉獻,敢打必勝,不斷爭創佳績。但面對《榜樣》的力量,我們仍深深覺得自身有諸多不足,在近期《履職盡責負面清單》自查自糾中,我們深感我們工作樂於擔當意識不足、工作瞻前顧後患得患失、遇到困難鋼性不足,工作安於現狀,為此內心深感羞愧。夜以難寐、盪滌心靈,再以《榜樣》重過“電影”,以內化於心外化於形:
《榜樣》的主題借鑒在紀念共產黨成立95周年重要講話的核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選取了11名優秀共產黨員為代表,向我們講述了那平凡而震撼人心的故事。他們都是平凡的黨員,平凡到節目之前我們甚至都完全不認識他們,但他們卻又是實實在在的不平凡,因為他們用平方的經歷書寫著信念、奉獻、堅守、責任、作為、擔當、作為和創新,讓平凡也能唱出動人的歌謠、繪出宏偉的畫卷。《榜樣》讓我們見識到黨員應有的樣子,意識到前行的道路還很長,不忘初心方能凝聚前行的力量。
一、榜樣讓我們築牢終身的信仰:
19次入黨申請,7年的等待——吳孟超,一位有著傳奇入黨經歷的人民醫學家。
36年的堅守,36年的付出——支月英,一位來自大山深處的人民教師。
是什麼樣的精神支撐、什麼樣的力量澆築,讓一個人為了加入共產黨整整堅守了7年,讓一位女性為山村講台培養了兩代人。這就是信仰之力。信仰讓黨員的靈魂有了歸宿,讓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更加堅定。
共產黨就是我們的信仰,從我們入黨宣誓那天起,我們的生命就被賦予新的內涵。我們不僅僅是一個鮮活的人,更是一個有著政治生命的人。堅定的信仰、崇高的使命始終指引著我們成為群眾最堅實的後盾,讓我們為老百姓代言,傳遞人民的聲音、凝聚人民的力量。
信仰是共產黨的立黨之基,力量之源。信仰體現在紅軍長征的堅忍不拔,體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創先爭優。當前,有少數黨員同志信仰不堅定,意志力不強,很容易被世事的浮華、利益的飄渺所吸引,數典忘祖、崇洋媚外,忘記黨員身份、無視群眾疾苦,盲目貪腐,一錯再錯而不自知。堅定信仰,就有力量,讓道路更明確、思想更端正,永懷赤子之心,堅信黨的路線、綱領不動搖,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武裝思想意識,凝聚成強大的信仰之力,推動黨和國家的建設不斷前進。
二、榜樣讓我們專注腳下的道路
150餘項技術創新成果,20餘項國家專利——李萬君,一個普通的電焊工用焊槍詮釋著“工匠精神”。
100多試驗次,3大本觀察記錄——羅官章,一個引領村民致富的老支書用堅守訴說著“壯志未酬誓不休”。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專注是亘古不變的真理,理想固然要有,但唯有專注事業、耐得住寂寞,才會在平凡普通的崗位上大有作為。
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是偉大的民族夢,需要每個人去貢獻力量,需要每一個黨員用畢生精力去為之奮斗。夢想很偉大,但道路非坦途,我們的前方的道路是充滿未知和挑戰的,需要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在摸索繼續前進、在實踐中尋求真理。
對未知的探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專注腳下的路,將自己的每一步走好,腳踏實地,才能給後面的路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我國,各行各業都有那麼一群人,勤勤懇懇數十年,卻能幾十年如一日去鑽研一項看似很普通、很枯燥的事業,將看似簡單的事物做到精益求精,對工藝的精細程度有近乎偏執的要求,長期堅守,始終維持這種狀態,從不動搖。他們的貢獻就如小小的“螺絲釘”,看似微不足道,但就是這樣矜矜業業的一群人,共同捍衛了“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美名。
三、榜樣讓我們凝聚無悔的擔當
22篇論文、3部專著,26項發明專利授權——王恩東,一位在壟斷領域不斷為國家開疆僻壤的先驅者。
救過人、卧過底、斃過匪,18年如一日——李貝,一位匡扶正義,奮戰在公安實戰第一線的巾幗英雄。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共產黨作為對未知的探索者、前行的引路者,就需要一往無前的氣魄直面各種困難、各種挑戰。
共產黨員的擔當來自於對百姓的關懷。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群眾的基本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群眾的合理訴求能否得到滿足、群眾的有效建議能否得以落實等,都是衡量黨員同志能否心懷群眾、擔當作為的重要標志。只有加強與群眾的直面溝通,面對責任不逃避,面對難題不膽怯,解決實際問題,讓群眾少碰壁、少走彎路,才是對群眾負責任。
共產黨員的擔當體現在對黨的忠誠。少數黨員存在怕擔責任不作為、怕犯錯誤不敢為、能力不足不善為的錯誤思想,造成該做的事情不去做、該有的服務不提供、該學的業務不熟悉,這種現象都是對黨和國家的不忠誠。唯有絕對服從黨的領導,堅定自信地做好黨組織交辦的任務,不折不扣地實現好黨員自身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將其固化為習慣,才能做到對黨真正的忠誠。
最後,衷心希望我們38中每位黨員,面對責任不逃避,面對難題不膽怯,恪守初心,不負使命。用《榜樣》鮮活的故事傳遞著信念、奉獻、堅守、責任、作為、擔當和創新,為實現我們的三年內涵發展目標努力奮斗,為把我校打造成一所名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5. 電影成事在人優秀觀後感
篇一:電影《成事在人》觀後感
近日,綠城集團旗下的《北京御園匯》會館組織全體員工集體觀看了美國電影《成事在人》。說是作為20XX年8月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要我們每個人都寫一篇關於電影的觀後感。電影《成事在人》主要的是講述了經歷多年牢獄之災後成功競選南非總統的納爾遜·曼德拉與率領南非球員贏得19XX年橄欖球世界盃的球隊隊長弗蘭克斯·皮納爾,如何化解種族仇恨的故事。曾經倍受種族隔離制度摧殘的曼德拉毅然支持一支以白人為主的球隊代表國家出戰,而這支球隊則用無差別的體育精神感染了原本內心存在隔閡的隊員們以及全體國民。這也更加彰顯了納爾遜·曼德拉的偉大及其人格魅力!
納爾遜·曼德拉的一生是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作為酋長的兒子,他本可以衣食無憂,安享一生,但他卻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了另一條布滿坎坷和凶險的道路——消除種族的隔離,為此他不惜付出了近三十年的牢獄之災。但他的心中卻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光明永遠屬於熱愛祖國,人民和生活的人……影片中所傳遞出的大愛,團結,協作及其所產生的民族凝聚力。就企業而言,我想談談如下幾點感想——
1,人格魅力:影片中納爾遜·曼德拉的人格魅力是我最受感動的,在經歷了二十七年的牢獄之災之後,他並沒有囿於個人恩怨,當選總統後不但沒有報復對他迫害的種族主義者,反而重用白人做自己的保鏢,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仍在獄中」。若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來說,這樣的人格魅力也當有借鑒作用。用人之道也是一門藝術,孔子在《論語》憲問篇第十四就曾這樣說:「上好禮,則民易使也」。說的就是上級對下級若多一些禮遇,那麼下級就容易指使了。反之,則疏。即使當面恭敬,也將敬而遠之,離心離德!用人之道不光是要用聽話的人,個性的人也要適才而用,清人顧嗣協在《雜興》一首詩中就曾這樣逗鬧山說過「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取短,智高難為謀。生才貴適用,慎勿多苛求。」意思是說用人要揚長避短,不要求全責備。
2,集體凝聚力:凝聚力對於做任何事情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企業。只有在企業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之後,才有可能欣欣向榮,可持續地發展,才有可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如果企業喪失了凝聚力,人心渙散,那後果是可想而知。凝聚力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彎逗的,他需要有持續的企業文化做滋養,也就是這個企業的創始人的人格魅力所決定的。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影片中曼德拉的人格魅力,就影響了他周圍的人,國家,甚至全世界。所以他就能在他的國家消除種族隔閡,就能讓白人球隊代表國家出征,而成為黑人和白人團結融合的紐帶。至於我們的會館,我想就凝聚力方面做的也很不錯,比如定期給員工過生日,組織員工去旅遊等,事情雖小,意義非常。這樣不光給員工休息和交流的機會,也給企業文化增添了濃重的一筆。當然如果能夠經常的組織一些書法,歌詠,體育之類的比賽活動,效果當更妙!
3團隊協作精神:影片中跳羚隊的團隊協作精神也是值得稱道的,在遭遇了人心浮動和一連串的挫折之後,痛定思痛而重新振作起來,最終取得了勝利。做企業也是如此,如果也效法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那將是企業的悲哀,也是企業家的短視。在這方面被稱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做的相當成功。雖然他的企業用人「終身制」也有著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但在穩定員工隊伍和企業的長期發展中還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也是一個很謙和的人,見誰都禮貌在先,他的經營哲學就是:「首先要細心傾聽他人的意見」。當然員工也要以企業為榮為榮,以企業為辱而辱,這才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要知道一個企業的內部不團結,上下猜忌,員工經常的跳槽,定將是企業的悲哀!有一個精誠團結,互相協作的管理,生產和經營團隊,就一定能夠讓企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好了,最後就讓我在寫給曼德拉的一首詩作為本篇觀後感的結束。
《曼德拉》
從黑暗中走來
把光明藏於心山中中
歷盡劫難
一生追求平等和自由
你用大海一樣的胸懷
寬恕你的「敵人」
讓他們再大愛中感受你人格的魅力
你知道
假如這個世界還能創造奇跡
和諧共生
就應該不分種族
不論貧富
去除偏見和敵視
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20XX年8月31日晚於北京玉泉山下
篇二:《成事在人》觀後感
參加領導力第二階段培訓,又一次來到美麗的深圳,由於有重要的活動,所以當天的培訓沒能全程參加,只是下午三點鍾才到培訓現場,僅聽了岳偉老師兩個小時的演講。
晚上七點鍾,培訓公司給我們播放了一個影片「成事在人」,輔導老師讓我們看完後,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於是兩個小時的電影播放,讓我們所有的學員都感到強烈的震撼。當影片到了最後場面,南非橄欖球隊和紐西蘭橄欖球隊爭奪冠軍比賽進入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團隊的精神、頑強的鬥志和必勝的信念,讓南非橄欖球隊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時,現場就不時響起了培訓學員的激情的掌聲,而頑強的南非隊最終獲得了冠軍之後,所有的學員站起來給南非隊橄欖球隊鼓掌,給南非黑人總統曼德拉鼓掌。
而我為影片中主角曼德拉總統那兩句台詞在思考,「我,是我命運的主宰者,我,是我靈魂的掌舵人」。曼德拉一個偉大的智者,具有強大的意志,不屈服於命運,用德行約束自己,感染部下。我在想,一個人活著如果沒有靈魂,那就相當於行屍走肉,實際上他已經死了;一個團隊如果沒有靈魂,那就是一盤散沙,實際上就沒有戰鬥力;一個國家和民族沒有靈魂,那就是混亂,實際上就是落後和被人欺辱。
曼德拉,這位南非黑人偉大的傳奇,就是南非這個國家的靈魂。長達二十多年的牢獄服刑,在不大的黑牢空間里,他以堅定的信念,不屈的鬥志,塑造了一個偉人偉大的靈魂。正像曼德拉在獄中讀過的那首英國著名詩人的詩一樣,《不可征服》,「透過覆蓋我的夜色、我看見黑暗層層疊疊。 感謝上帝賜予我,不可征服的靈魂。就算被地獄緊緊拽住,我,不會畏懼,也決不叫屈。遭受命運的重重打擊,我滿頭鮮血,卻頭顱昂起。在憤怒和悲傷的天地之外,聳立的不只是恐怖的影子,還有,面對未來的威脅,你會發現,我無所畏懼。無論命運之門多麼狹窄,也無論承受怎樣的懲罰。我,是我命運的主宰者。我,是我靈魂的掌舵人。」
曼德拉出獄後,懷著大愛的胸懷,以身作則,以德報怨,沒有一些人希望的秋後算賬,睚眥必報,寬恕所有過去迫害他的敵人。而且用真情和國家利益征服了身邊所有的白人和黑人。影片的曼德拉在成為南非總統之後,日理萬機為國家工作,他的內心裡就是要消除人類種族的隔離與歧視,通過給一個白人統治下的帶有種族歧視標志的橄欖球隊注入了新的靈魂,最終通過體育比賽這個事件,凝聚了南非人心,消除種族歧視,泯滅了民族的仇恨。
影片以曼德拉出獄後為起點,以感人的細節刻畫了曼德拉內心世界,他目光深遠,他的胸懷,就像他出獄後的一句話,「當我走出監獄的時候,我知道,如果我不放棄種族的仇恨,那我雖然出獄了,我仍然還在監獄中」,一個領袖的風范就在於此。影片中很多細節都是描述如何做好一個領導者,如何指揮一個團隊。當橄欖球隊處在頹廢的時刻,曼德拉以偉大的人格感染和說服教育,征服了不贊成曼德拉當總統的球隊的隊長。而改變的隊長,通過榜樣力量讓自己的橄欖球隊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再一次印證了岳偉老師所講的偉大的團隊需要強將指揮,需要精神支撐,需要情感激發。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曼德拉竟然別有意識的叫上了球隊每一個人的名字,這是一種激勵員工向上、得到最大尊重的領導藝術,值得我們企業領導者學習。
當然影片的情節有些誇張,一場體育比賽怎可能消除幾百年種族的仇恨,現實中的南非種族歧視仍然存在,白人和黑人貧富依然差距很嚴重,曼德拉也不可能真正徹底解決過種族歧視問題。影片的主題情節過於理想化。
我認為在激烈動盪的年代,過於仁慈不可能帶領一個國家走向富強,曼德拉絕對是一個好人,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智者,但他絕對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者。一個領導者必須恩威並重,必要的時候,就要採取鐵的手腕,方可能掌控紛亂復雜的局面,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我覺得曼德拉很像中國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就是明朝「土木堡事件」的犧牲者,明英宗皇帝。他在土木堡事件中,被瓦刺俘虜,也經過了漫長的牢獄。但是在監獄中,他能感化看押他的獄卒,能感化所有仇視他的敵人,最後連瓦刺的高官都成了他的朋友。而這位明英宗出獄後,歷盡挫折回到祖國,還能忍受新皇帝的歧視,承受著各種痛苦和折磨,奇跡的是,若干年之後,他又一次當上皇帝。歷史上明英宗是一個絕對仁慈的好人,但是他絕對不是一個好皇帝,明帝國就是在他手上走向沒落。
不過曼德拉確實是一位感召力很強的政治領袖,他的人格魅力,他的領導作風,仍值得我們學習。所以影片結束後,我們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們,還是爭先恐後的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篇三:《成事在人》觀後感
不可征服的靈魂
《成事在人》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是一部激勵人心的電影,是一部充滿人文精神的.電影。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成事在人。同時,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不可征服的靈魂。
這部電影的核心故事是19XX年的南非橄欖球世界盃比賽,而電影中的主人公是曼德拉。剛剛結束27年牢獄之災的曼德拉,成功競選了南非總統。當時的南非政局動盪、經濟低迷、治安紊亂、種族歧視、國民內部矛盾激烈。曼德拉,這位新上任的國家領導人,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呢?他領導人們破除種族隔離制度,身先士卒,僱傭白人保鏢,在各方面努力建立不同膚色的溝通。作為19XX年橄欖球世界盃的東道主,南非重回國際體育大家庭。不過,南非的橄欖球隊跳羚隊,隊員都是白人,因此,被很多黑人看做種族歧視的代名詞。在他們國家橄欖球隊出現危機的時候,曼德拉為這個球隊站了出來,為他們打氣,為他們吶喊加油,在精神上給予最好的輔導。他接見了跳羚隊的隊長皮納爾,兩人進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談。皮納爾帶領著白人球員走訪了南非各地,把橄欖球運動普及給普通民眾,讓這項運動成為了黑白聯合的紐帶……
我對橄欖球不太了解,更理解不了為什麼如此眾多的人對體育的瘋狂、迷戀。這部影片卻讓我明白了體育的魅力,體育的精神。我仍記得影片中跳羚隊的隊員們說:「足球是紳士們的流氓運動,橄欖球是流氓們的紳士運動。」而我想說的是:「橄欖球是一項拚命的運動。」剛開始,我不理解導演為什麼要讓我們看他們「拚命」的比賽,心想這不是很無聊嗎?可是,越看下去,我越激動緊張,隨著他們的比賽而激動緊張。這時的我,已經融入到了比賽中,雙拳緊握,想為他們加一把力;有人受傷,想扶起他,「千萬挺住」;錯失了時機,不禁扼腕嘆息;不放棄而繼續「拚命」,感動充盈;贏得了球,欣慰又驕傲。這是多麼奇妙的感覺啊!
體育,能令人奮進;體育,能增強勇氣;體育,能實現自我;體育,能融化感動冷硬的心,使人們消除隔閡,團結在一起;體育,賦予人們不可征服的靈魂!
從曼德拉的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心靈美、精神美,曼德拉具有獨特非凡的人格魅力,不僅成就了他自己,還深刻地影響著他身邊的人。曼德拉和藹慈祥,有著一顆寬容偉大的心。他以堅強的意志,承受住了27年之久的牢獄之災,並且始終不放棄自己。而且難得的是,經過那麼漫長的牢獄時間,他的性情卻始終那麼溫和,沒有對社會充滿仇恨,沒有報復,而是心中充滿了大愛,不計前嫌與人共事,感激社會,回報社會,為南非鞠躬盡瘁。這是一顆多麼寬容偉大的心啊!
他不顧身體疲勞地工作,晨練時累倒在街道上;他不懼危險,堅持到比賽球場,與每一位運動員握手,記住他們沒一個人的名字,為他們加油打氣;他不考慮是否會影響政治上黑人對他的支持,毅然決然支持、說服保留跳羚隊;他不管多麼忙碌,總會時刻關注跳羚隊的比賽,為他們分析形勢;在世界盃比賽的時候,他穿上跳羚隊的運動衣,和千千萬萬南非人民坐在一起,激動地為他們的球隊加油……這些,怎麼能不令人感動?
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詩歌偉大的力量,它直達人心、超越一切、永恆深刻,在今天,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放棄詩歌呢?熱愛詩歌吧!熱愛詩歌,就是熱愛生活!詩歌是不可征服的!靈魂是不可征服的!被征服的,永遠只是脆弱的肉體!我們追求的,正是曼德拉式的不可征服的靈魂!正是詩歌中給予人類的力量!讓我們大聲地朗讀吧!
透過覆蓋我的深夜
我看見層層無底的黑暗
感謝上帝賜我,不可征服的靈魂
就算被地獄緊緊攥住,我不會畏縮,也不會驚叫
經過一浪又一浪的打擊,我滿頭鮮血不低頭
在這滿是憤怒和眼淚的世界之外,恐怖陰影在游盪,還有,未來的威脅
可是我毫不畏懼
無論我將穿過的那扇門有多窄,無論我將肩承怎樣的責罰
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統帥
這是19世紀英國著名詩人威廉?亨利的詩歌《不可征服》。我在腦海中不由地想像:在黑暗、潮濕的牢房裡,飽經滄桑的曼德拉,用枯瘦的雙手,撫摸這具有魔力的文字,默念這給人力量的言語,從中汲取勇氣,點亮希望。
監獄的牆壁再厚,怎敵得了詩歌的穿透力!
監獄的光線再暗,怎擋得了詩歌的萬丈光芒!
監獄的生活再苦,怎能磨滅詩歌帶給心靈的慰藉!
監獄的空間再狹小,怎能阻止不可征服的靈魂飛往廣闊的天地!
是啊!正是這首詩歌,陪伴曼德拉走過了灰暗的牢獄生活,鼓勵他,給了他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和不可征服的靈魂,最終使他走向了成功。他又以這首詩歌鼓舞了皮納爾,使灰心喪志的跳羚隊重振志氣,團結一致,最後贏得了比賽。
影片中還提到了南非的國歌,當時的南非國歌由於黑人和白人之間的種族矛盾,並不能成為真正的國歌。有人熱愛,有人無視,有人痛恨,這國歌里交織了多少人、多少情緒。可是,音樂是沒有界限的,通過曼德拉的努力,跳羚隊奪得冠軍的結果,我們最終看到,南非人民沸騰了!他們不由自主地起立,懷著崇敬而激動的心情,深情地唱起他們的國歌。這一刻,令我久久地感動,令我想到我們國家的國歌,想起每一次聽到、唱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候,心中的激盪和驕傲。
政治、體育、人性、詩歌、音樂,彼此間交織在一起,最終促成了民族團結和體育精神的結合、共贏。美好的東西可以讓人忘記紛爭,忘記宿命,強大的精神同樣可以,而真、善、美結合的力量更能夠創造奇跡。的確,他是一位偉大卓絕的領袖。有人說「沒坐過牢的人生不完整」,這句話的精神內核大概是:未經孤獨考驗的勇氣不鋒利,未經認真審視的人生不完整。27年囹圄生涯賦予這位黑人總統的是不可戰勝的勇氣、智慧和決絕,是不可征服的靈魂!
6. 一線之間微電影觀後感
這是一部僅有15分鍾的微電影,然而它所講述的故事清晰完整、立意明確,為追求精益求精,光劇本就推倒重來了三次。
這是一部反映嚴肅主題的廉政電影,但是從一開始,無論策劃者還是製片方,都在不遺餘力地追求輕松活潑和時尚唯美。
以足球的視角來演繹「輸與贏,一線之間;對與錯,一念之間」的反腐理念,蘇州市紀委傾力推出的首部廉政微電影《一線之間》,以不同凡響的藝術感染力讓網友和學者專家對它推崇備至。
用足球來演繹反腐
靈感源自《天下足球》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話在微電影的世界也同樣適用。一般人覺得,故事有趣,畫面漂亮就是一本好看的微電影了。然而在專業的製作人員眼中,一個優秀的劇本才是拍好微電影的關鍵,尤其是《一線之間》這類的廉政題材。對於這點,製作方的編劇章春鈺感觸最深,用她的話說,「數易其稿」也不足以形容《一線之間》邏輯的完美和縝密,它的劇本光推倒重來就有三次。
今年五月,傳視影視傳媒作為製作方,受到蘇州市紀委邀請拍攝一本廉政題材的微電影,至於主題,只要是突出廉潔文化,弘揚「廉儉、厚德、正義、民善」的「廉石」精神就可以。「這個題目定得很寬泛,很自由。」聽到要求的第一刻,章春鈺的反應是:「不難。」在她看來,表達這個主題的故事,無非就是通過反面事例來弘揚社會正氣,簡單直白。所以用了不到一個星期,第一個劇本就完成了。這是一個「十字路口」的故事,講述了一對好友,在利益誘惑面前,一個選擇堅守原則,一個則沒有經得住考驗。分道揚鑣之後,他越陷越深,最終東窗事發身陷囹圄。
沒想到這個劇本交上去兩天就被「打」了回來。「紀委的同志說,劇本太平鋪直敘,說教的意味也過於濃重。總的來說,就是不夠吸引人。」對於這句評語,章春鈺覺得有些委屈:「反腐倡廉本來就很生硬嚴肅,不就是講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嘛。」
但是說歸說,要強的她還是想把劇本改到最好。為此,章春鈺又同負責此事的紀委宣教室對接了好幾次,而結果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他們要求,除了主題反映廉政外,其他要素都可以自由發揮,盡量輕松活潑,甚至還要有時尚元素。」
對劇本動「大手術」是肯定的,但是怎麼改,章春鈺一下也摸不準。這時,傳視影視客戶總監胥成的一個主意啟發了大家:「能不能用足球來演繹反腐?」這個80後的鐵桿球迷告訴記者,前不久看央視五套的《天下足球》欄目,一個講述守門員的集錦讓他靈感閃現:「門將就是一支球隊的底線,守住球門線,就守住了一切。而做人的道理也是這樣,有時候對與錯也就一線之間,做人底線需要牢牢守住。」胥成說,找到這種內在關聯後,他們又會同紀委做了多次論證,大家都認為用足球來表現反腐,不但形式新穎易被人接受,而且電影本身也更具有話題性,更好看。至此,一部用足球來折射人生的《一線之間》終於浮出水面。
7. 大學電影觀後感
大學電影觀後感一
我坐在電腦前,觀看著名叫《舉報》的「微電影」。
電影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小明的爸爸升職當了主任,一天,一個人給了小明的爸爸5000元,然後被小明舉報了,雖然他的爸爸攔州檔被撤了主任一職,但是保住了原先的工作。
最令我感動的是小明的爸爸知道舉報人是小明後,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時,小明哭著說:「因為我不想失去爸爸和媽媽。劉小川的爸爸也是主任,可他因為貪婪受賄被抓起來了,他的媽媽也自殺了。」
是啊,人不能因為一時的貪婪而毀了後半生的生活。當小明說出了舉報爸爸的原因後,他爸爸抱著小明,不無感動地說:「小明,你做得對,你救了爸爸,爸爸保證,今後再也不讓你擔驚受怕了。」
有時候大人也會做錯事,我們小孩子發現後應該告訴他們,不能讓他們一錯再錯。有一次我正在寫一道數學應用題,寫好之後交給了媽媽,請她幫我批改,我本以為我會做對,可是媽媽卻在那道題目的旁邊給我打了一個由紅又大的「x」,我急忙算了算,疑惑地想:怎麼回事?我明明做對了!不對,媽媽批作業一向是一絲不苟的,肯定是我算錯了。可是不管我怎麼算,都是之前的答案。
十分鍾過去了跡物,媽媽見我還沒做好,便來教我。她生氣地問:「怎麼回事,都幾分鍾了,還沒算出來,哪裡不會?」我厚著臉皮說:「我認為這道應用題是對的。」「嗯?怎麼可能?」媽媽一邊喃喃自語,一邊拿起草稿紙算起來。
過了幾分鍾,答案出來了——和我寫的一模一樣。這時媽媽紅著臉說:「好女兒,對不起了,我算錯了。」「呼,嚇死我了,」我鬆了一口氣。
看了這部「微電影」,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大學電影觀後感二
走出影院,我還沉浸在電影《戰馬》的劇情中,思緒萬千,百感交集。
它本非戰馬。它只是英格蘭德文郡一戶農家的`牲口。它是一匹好馬,有矯健的身姿,自由的天性,它和小主人阿爾伯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不久,戰爭爆發了,戰火逐漸波及這個小鎮,它應征入伍,從此流轉戰場,成為一匹戰馬。第一場戰役,它的軍官不幸陣亡,它淪落到德軍手裡。在那裡它和一匹大黑馬成為了好朋友。它們曾暫時遠離戰火,住進一個小女孩家裡,得到悉心照顧。但不久又重新被拉回軍營,去拉輜重,在險惡的戰火中顛沛流離。大黑馬終於倒下,再也沒有起來,戰馬痛苦欲絕,在戰火中不停地狂奔沖突,最終被防線鐵絲緊緊纏住,困在其中奄奄一息。夜幕下,硝煙漸散,戰場難得片刻寧靜,兩邊的士兵都發現了它。他們放下了槍,試探著向對方領地接近,最後通力合作,解救了戰馬。不是通過武力而是拋硬幣決定,戰馬歸屬了英軍。戰爭最終結束了,奇跡發生,它竟然與參了軍的阿爾伯特重逢。他們回到了自己的農場。
戰馬身陷鐵絲網的一幕令我難以忘懷。馬本是力量、自由與美的化身,然而戰爭卻一點點地將它拖入泥潭幾乎毀滅,實在令人痛心!馬是如此,人又何嘗不是呢?農場的生活盡管貧窮,但和平寧靜,無論是人是馬還是作物,自有大自然在安排每個生命的生長。然而戰火卻無情地剝奪了生命的權利,眼看簡亂戰馬難逃厄運,幸而交戰的雙方同時作出了停火的決定。當兩邊的士兵默契地解救戰馬時,我的內心被觸動了,這是多麼和諧的一幕!沒有炮火,沒有槍聲,硝煙散去,霧靄如紗輕柔地覆蓋在受傷的大地上,人的本性自然流露——聽從內心的召喚,愛惜生命。既然馬的生命能喚醒良知,那麼人呢?
影片中戰馬與阿爾伯特之間的情誼帶給我們無限的溫馨!他們是同伴,他們更是親人,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沒有因為戰爭讓彼此分開而淡忘。他們最終能重逢,一定是承諾給了他們堅定的信念,他們曾約定要回到農場。這種超越尋常的情誼,讓我想起課文《老人與海鷗》,更讓我堅信人與動物之間那份心靈的默契,因為我們都是自然之子。
感謝《戰馬》,它帶給我人性本善、友情至上的感動!讓我感覺世界真的很美好!
8. 微電影審計縱橫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要「會看」電影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會看」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會看電影?可是為什麼許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說寫出感想了。因此,老師在此提醒各位同學在看電影時要「投入」,要讓自己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裡,與主人公同悲歡、共休戚。同時,還要並用眼、耳、腦各種感官,留意細節。
所謂細節,就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觀眾觀看影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視聽享受的過程,既是視覺美感逐漸積累的過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聚「睛」會神,我們在觀看時獲得的感受才能愈豐富、強烈,對影片內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徹,寫觀後感就更有基礎。
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寫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可是,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應強調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五六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有個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觀後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觀後感屬於評析性的議論文一類。電影觀後感,即對影片發表評論,抒發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它又有別於影評:影評--重在「評」,在挖掘了主題之後,應當對主題的成功與否、主題的表現所依賴的環境是否真實,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現實生活以及電影語言的運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開評價與論述;觀後感--重在「感」,表達方式以抒情、敘述為主,內容多為電影對觀眾的啟發,觀眾看了影片後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豎岩舉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從棗姿主題、人物、細節、場面、語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來說,有的側重於思想內容,有的側重於表現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個場面、某個事件。「感點」的選擇,各具特色,可資借鑒。
寫電影觀後感,要選擇好角度。一篇幾百字的觀後感,容量很小,而一部電影所牽涉的內容卻很多餘碧,切忌面面俱到,必須選好角度,把重點放在一個側面上,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選擇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地方。角度選得好,對立意、選材、構思、謀篇都直接產生連鎖反應,有利於把觀後感寫好。
厚積薄發,調「兵」遣「將」
寫電影觀後感,要充分而又妥貼地運用學過的語言。民間有一個給「語言」下定義的謎語:「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高爾基也說過類似的話:「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學的第一個要素是語言。」電影是一種藝術,電影觀後感自然要牽涉到方方面面,沒有足夠的語言儲備,就無法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對影片沒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寫不好觀後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語言貧乏,同樣也寫不好電影觀後感。
針對這樣一篇觀後感,作者盡管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和語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語言平淡無味,很難吸引讀者的眼球。
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找准寫作的切入口。
一部電影人物眾多,內容紛繁,情節縱橫交錯。寫作時不能面面俱到,必須找到一個切入口展開全篇,好像一條紅線將「簡介-評論-感受」三塊內容串連起來。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1、選擇一個人物。一部電影看完,有的同學對主角贊不絕口,有的對某一配角記憶深刻。不管怎樣,只要挑選一個人物,透過其言行舉止走入他的內心,由此而發表評論,抒寫感受。2、截取一個片斷。即選擇影片中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獨立的情節展開。如電影《任長霞》中,表現任長霞一心為民的事例很多。同學們就可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故事作為切入口,聯系實際談感受。
3、描寫一個鏡頭。即採用特寫或素描的方法,生動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個鏡頭,引發自己的情感共鳴,進而談體會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