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電影公司
① 影視傳媒公司前十名
影視傳媒公司前十名:中影CFGC、光線傳媒、華誼兄弟、萬達影業、博納影業、上影、北京文化、寰亞、英皇電影、歡喜傳媒等。
1、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英語: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簡稱中影集團,英文縮寫CFGC)成立於1999年2月。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
2、光線傳媒一般指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光線傳媒(ENLIGHT MEDIA)成立於1998年,經過24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主營業務包括電視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投資、製作、宣發,電視劇投資、發行,藝人經紀等。
3、華誼兄弟一般指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4、萬達影業一般指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於萬達集團,成立於2009年,影視傳媒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萬達集團正式進軍影視行業,開展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全產業鏈業務。
5、博納影業一般指博納影業集團。博納影業集團是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碼BONA)的中國內地影視集團,也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是中國一家全產業鏈布局的、具有發行能力的影視內容製作公司。
6、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上影集團)為國有獨資企業,是中國最具規模和實力的現代電影集團之一。上影集團以影視產品創作、生產、宣傳、銷售、發行、放映等為主營業務,不斷拓展文旅、文商、文化物業等影視相關產業,構建起覆蓋創作、拍攝、製作。
7、北京文化是一家從事電影、電視劇網劇、綜藝節目的投資、製作、宣傳、發行,以及經營藝人經紀、文化旅遊的全產業鏈影視娛樂傳媒集團。
8、寰亞一般指寰亞綜藝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寰亞綜藝娛樂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設於香港,是亞洲最大及最成功的華語電影製作公司之一。
9、英皇電影作為香港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電影企業之一,英皇電影在製作、投資、發行、宣傳、營銷等方面全方位發展,英皇電影業務范圍包括投資、製作、銷售及發行電影,華語電影製作及發行業內占據領導地位,是業內電影製作商之一。
10、歡喜傳媒一般指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由董平、寧浩、徐崢和項紹琨於2015年聯合創辦。
② 國內有哪些電影發行公司
很多呀,比如下面比較出名的!
1、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2、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3、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6、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7、阿里影業
③ 中國電影公司有哪些
下面為您解答這個問題。首先來說給大家介紹下中國的電影公司。
中國內地電影公司排名前十:萬達
創立於1988年,全球規模較大的不動產企業,以萬達廣場城市綜合體聞名全國,大型商業地產投資及運營商,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電影公司排名前十:中影星美
全國規模較大跨省電影院線,國有電影文化行業的上市公司,中影集團控股,中影星美電影院線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電影公司排名前十:聯和院線國內較早引進IMAX巨幕影院的院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理事單位,上海聯和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內地電影公司排名前十:大地影院
全國較早將連鎖業態理念引入數字電影領域的企業,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理事單位,廣東大地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電影公司排名前十:中影南方
珠江電影集團旗下,優質影城管理的資源整合者,極具實力的強勢院線品牌,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電影公司排名前十:金逸影視
國內著名院線發行和電影放映企業,全國首批/華南首家跨省電影院線,大型城市院線運營商,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電影公司排名前十:橫店影視
國內著名電影院線運營商,綜合發展的新型影視傳媒機構,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理事單位,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電影公司排名前十:中影數字
致力於數字發行放映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國內較大的從事數字影片發行放映服務的經營商,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電影公司排名前十:新影聯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理事單位,國內知名大型電影院線,頗具影響力的跨省院線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內地電影公司排名前十:時代院線
東海電影集團旗下電影發行/放映業務板塊,全國首批跨區電影院線,現代化多廳影院建設與管理的先行者,浙江時代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朋友。
④ 什麼是傳統好萊塢
好萊塢是美國電影的同義詞。米高梅電影製片廠在它的全盛時期,每部影片的片尾都要打出這樣的字幕「Made in Hollywood, U.S.A."雖然並非每部美國影片都出自好萊塢,但他們都是出自特殊生產模式的產品,這種生產模式是在好萊塢逐步完善的。伍迪·愛倫是繼卓別林之後的美國喜劇電影大師,他主演和導演的影片十之八九是在紐約或紐約周邊地區攝制的,但無不打上好萊塢文化的烙印。《星球大戰》系列影片的總導演喬治·盧卡斯曾驕傲地對記者說:「我的影片不是在好萊塢生產的」,言外之意他的影片是在加州北部製作的。但是,好萊塢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它體現了美國電影的「精、氣、神」,就是美國商業電影在製片、發行和播映方面的一整套獨特運營方略。愛倫和盧卡斯的影片都自然而然地體現了這種好萊塢精神。
好萊塢精神的最重要標志是製片廠制度的實施。電影藝術和技術的復雜化促使電影的製作日趨專業化。最終,在20世紀初葉,製片人決定採取工廠的流水線方式製作電影,這就產生了製片廠制度。電影公司廣泛採用大規模生產手段並在內部實行細致分工。編劇、導演、攝影、美工、服裝、布景各司其職,同時加強演職人員的專門化與專業化。一個為共同的使命而通力合作的集體——統稱「好萊塢」——從1914年開始,每年向全世界提供300—600部風格各異、類型繁多的影片。產品出廠,就該尋找買主,這叫發行,發行是一門大學問,在今天的環球公司是由一名副總裁負責的。電影與一般的產品不同,每部電影是顧客使用之前從未見過的獨特產品,這同買牙膏、肥皂不一樣,它們陳列在貨架上,摸得著,看得見,而電影是無形產品。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電影觀眾的數目是相對穩定的,但就每一部具體的電影來說,它是沒有經過檢驗的商品,誰也不敢保證它的上座率,前一部電影在票房上的成功並不意味著下一部影片會同樣博得喝彩。實際上,製片人每拍一部電影就等於在下一次賭注。實施製片廠制度之後,就減低了這一無形產品的固有風險,它的運作機制穩定了這一不穩定的行當。在具體運作中,電影公司又為製片廠制度添上兩翼:推出明星制和拍攝類型片。
電影公司發現明星的魅力對票房的巨大影響後,決定實施明星制,突出演員的作用。製片人雇請編劇為特定明星編寫特定劇本,使演員定型化。於是,瑪麗·璧克馥始終是一位天真可愛的姑娘,嘉寶是神秘莫測的深沉女子,麗泰·海華絲是性感的盪婦,而凱瑟琳·赫本則是賢妻良母。製片廠制度有利於用比較統一的規格大量生產標准化影片;但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導演和演員的創造性,使他們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施展自己的才能。20世紀30年代著名導演劉別謙在執導嘉寶的最後一部影片《妮諾契卡》時,發現她居然演喜劇也是一把好手,自然會莫名驚詫!
類型電影是一種影片創作方法,是美國電影中的特殊現象,它在30年代獲得了充分發展。類型電影就是按照不同類型(或稱樣式)的規定和要求製作出來的影片。
類型片大致可以分為以下12類:西部片、歌舞片、科幻片、犯罪片、喜劇片、戰爭片、愛情片、倫理片、驚險動作片、災難片、兒童片、恐怖片。
類型電影是對第一部成功電影的模仿,觀眾在同一類型影片中往往會發現許多似曾相識之處。類型片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部片、科幻片、歌舞片和犯罪片。
明星制和類型片逐漸培養了觀眾看電影的興趣和習慣,他們沖著某一明星、某一類型或某一導演而步入影院,影迷群就以滾雪球的方式形成了,從而,今天發行的影片,就為明天更大批量的質量基本上是未知數的電影准備了潛在的觀眾。
與此同時,製片人在發行上還施展壟斷手法,並建立了本公司的院線,好萊塢的八大公司中有六家建立了製片、發行、放映一條龍的體制。這可是六條「霸王龍」,中小電影公司面對這些巨型「恐龍」,只能拍攝一些低成本的B級影片,聊以度日。
一個法制比較健全的國家是容不得明目張膽的壟斷的。二戰前夕,美國司法部狀告八大電影公司搞壟斷經營。這場馬拉松式的官司拖了將近10年。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八大公司必須取消「捆綁式」營銷,不得借拷貝的搭配銷售來傾銷劣質影片;必須把製片、發行同放映脫鉤,也就是說電影製片廠不得擁有自己的院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電影公司千方百計推遲「脫鉤」,造成執行難。直到50年代中後期,那些龍頭老大才完成院線的出讓和出售。固然,電影院同製片、發行脫了鉤,但製片廠制度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一些經典做法,特別是明星制和類型片仍然沿用至今。
⑤ 電影公司半年報:光線、萬達狀態回暖,華誼、北文持續失速
暑期檔即將收官,仍未出現一部爆款,這也成為了上半年電影市場疲軟前行的縮影。
上半年,電影市場的發展情況並不樂觀。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內地票房總收入為275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了36億。
雖然,春節檔在《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的帶動下,以78.22億的成績創下了華語影史新高,但後續整個市場呈現出內容供給嚴重不足的局面,本被寄予厚望的暑期檔,也因疫情反復下部分地區影院的閉門而啞火。
不過,對不少電影公司來說,相比於2020年上半年,2021年的電影市場已經為它們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機會。從上半年光線傳媒、萬達電影、華誼兄弟、北京文化、橫店影視五家上市電影公司的財報來看,光線傳媒、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的經營狀況都已經回暖,其中光線傳媒凈利潤更是飆漲2255.45%。
而華誼兄弟和北京文化,目前則仍面臨著營收壓力,前者雖扭虧為盈,但扣非凈利潤為虧損狀態,後者凈利潤虧損達到4506萬元。
《你的婚禮》以小博大,光線傳媒凈利潤飆漲2255.45%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7.5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91.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255.45%。
2020年上半年,光線傳媒凈利潤僅2057萬,這也是因為原定於去年春節檔、情人節檔上映的《姜子牙》《蕎麥瘋長》等影片均撤檔延後上映,上半年僅依靠《誤殺》《兩只老虎》《南方車站的聚會》等2019年年末上映的影片來支撐營收。
2021年上半年,《人潮洶涌》《明天會好的》《你的婚禮》《陽光姐妹淘》等新片接連上映,成為了光線傳媒凈利潤暴增的關鍵。財報顯示,上半年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行或協助推廣並計入本報告期收入的影片總票房約為16.97億元,其中口碑穩健的《人潮洶涌》在春節檔收獲7.62億票房,之後,《你的婚禮》則收獲了7.89億的票房。
從《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悲傷逆流成河》《超時空同居》等影片的票房來看,光線傳媒確實如財報中所言,在中低成本高回報的類型片上具有成熟經驗和駕馭優勢,《你的婚禮》也是此類作品。不過需要警惕的是,近幾年這些以小博大的影片中普遍缺乏口碑之作,《你的婚禮》豆瓣評分甚至未達到及格線,未來光線在強調方法論的同時,或許更應注重內容質量。
財報顯示,光線傳媒的內容儲備中,《五個撲水的少年》《沖出地球》《堅如磐石》等均已完成製作,《狙擊手》《十年一品溫如言》《一年之癢》《會飛的螞蟻》《深海》等影片正在製作過程中。由此也不難看出光線傳媒的投資戰略,即以《狙擊手》《堅如磐石》等大導演作品、《十年一品溫如言》這種IP項目、《深海》等頭部動畫電影為主力,以其它中小體量的影片為「配菜」。
《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兩部動畫電影的成功,對光線動漫業務的意義暫且不談,這兩部電影帶來的營收,顯然讓光線在內容投資上更有底氣了。接下來的項目儲備中,《狙擊手》《堅如磐石》《十年一品溫如言》等影片的出品方都為光線,其中《狙擊手》還為投入成本相對較高的戰爭題材。
2018年影視行業進入變革期後,各大電影公司之間的合作便在加速,大片或中成本影片由多家頭部影企聯合投資出品已成為常態,這也是單個電影公司降低投資風險的最好方式。比如上半年的《懸崖之上》背後,就集結了中國電影、英皇影業、上海電影、阿里影業等多家投資方。
近幾年來,光線傳媒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布局已取得建樹,但在主流電影領域,光線的布局一直以擅長的中小成本影片為主。如今,在公司運轉穩定,營收和現金流皆向好的情況下,強化對《狙擊手》這種頭部內容的主投主控,或許也是光線傳媒實現突破的機會。
上半年僅上映兩部影片,萬達電影「內容荒」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70.3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56.6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39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40.77%。
2021年上半年,全國觀影人次達到6.8億,較2019年同期下降15.9%,但相比於2020年長達半年多的歇業,觀影人次的復甦已經足以令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等恢復元氣。財報顯示,上半年萬達電影觀影收入達40.4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57.43%,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只有5.33億。
半年報里,萬達電影公布了最新的院線資產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萬達電影在國內擁有已開業影院712家,6174塊銀幕,影院規模還在持續提升。但對萬達電影來說,觀影業務「投資回報率低」的困局仍在繼續,上半年萬達電影觀影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3.38%,而商品、餐飲銷售收入,以及電影製作發行及相關業務收入的毛利率都在60%以上。
近幾年,萬達電影一直在向覆蓋電影投資、製作、發行、放映的全產業鏈業務發展,提升上游內容參與度,平衡自身的營收結構,但在內容投資與製作上,萬達電影的速度和成果顯然都不及外界預期。可以發現,在2018年和2019年,萬達電影每年出品的影片都在10部以上,但在票房和影響力上雙雙取得成功的主控作品,似乎只有《唐人街探案》。
2020年,《唐人街探案3》延遲上映,就已經暴露了萬達電影在內容儲備上的乏力。去年一年,萬達電影只上映了三部作品,其中主控的《月半愛麗絲》票房為2847萬,雖然參投的《金剛川》和《我和我的家鄉》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萬達電影都為聯合出品方,且位次並不靠前。
2021年上半年,萬達電影的內容儲備依然乏力,僅上映了《海底小縱隊:火焰之杯》和《唐人街探案3》兩部電影,前者票房為5326萬。下半年,萬達電影的待映影片雖然不少,但除了已經上映且票房表現乏力的《我的父親焦裕祿》《二哥來了怎麼辦》外,《陪你很久很久》《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天星術》等待映作品中,僅《天星術》這部奇幻冒險片體量較大。
收購萬達影視時,萬達電影的預期是讓院線業務與內容業務產生協同效應,但通過單一爆款獲得長遠發展並實現協同顯然是不現實的。如今,萬達電影也意識了這一問題,在半年報里提出將 探索 主旋律、合家歡、懸疑犯罪、 情感 青春、科幻玄幻和親子動畫等六大系列影片,並通過「菁英+」電影人計劃繼續挖掘和培養導演、編劇領域的新生力量,為內容業務輸送人才。
其實,遍觀萬達電影近幾年的投資足跡可以發現,《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我不是葯神》《戰狼2》等爆款背後都有萬達電影的身影,但和《金剛川》和《我和我的家鄉》一樣,萬達電影在其中的參投比例都不高,可見其投資策略一直存在問題。
靠轉賣資產扭虧為盈,華誼的實景 娛樂 沒有「新故事」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5.79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78.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45.75%,扣非凈利潤為-2.2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01%。
從表面來看,華誼兄弟上半年實現了扭虧為盈,但若拋開對華誼騰訊 娛樂 有限公司部分股權、騰訊音樂及貓眼 娛樂 等金融資產、部分實景 娛樂 項目的資產處理,華誼大概率仍處於虧損狀態。
上半年,華誼收入前五名的影視作品為《侍神令》《溫暖的抱抱》《超越》《謝里》《你好,李煥英》,合計實現收入2.79億,占營業收入的48.27%。其中雖有拿下了春節檔票房冠軍的《你好,李煥英》,但華誼在其中只是第六大聯合出品方,能從54億票房裡獲得的分成是極為有限的。
在《超越》《謝里》《你好,李煥英》三部作品中,華誼都為參投方,而上半年華誼主投的《侍神令》和《溫暖的抱抱》,票房分別為2.73億和6.69億。對曾被爆料成本高達6億的奇幻電影《侍神令》而言,口碑失利導致原IP《陰陽師》帶來的票房加持寥寥無幾,2.73億的票房收入下,華誼兄弟面臨巨額虧損。
從華誼下半年的內容儲備來看,除了已經上映的《盛夏未來》和《混沌行走》,華誼接下來還有《鐵道英雄》《749 局》《美人魚2》《假如愛有天意》《搖滾藏獒:藍色光芒》等國產片,以及參投的好萊塢科幻片《月球隕落》等待上映。從海外影片來看,同為科幻題材的《混沌行走》內地票房最終可能難以突破千萬,無知名演員加持的《月球隕落》票房或許更不理想。
從華語片來看,華誼的《鐵道英雄》《749 局》等都難以邁入頭部大片梯隊,目前定於國慶上映的《鐵道英雄》想看人數僅3萬多人,後者則為4.4萬人。此外,《美人魚2》或許要等到2022年才能上映,但在當下電影市場的大環境里,《美人魚2》想如前作般豪取數十億票房已是難事。
如今,華誼兄弟的內容業務多少缺乏看點,也是因此,半年報里華誼才耗費了大量篇幅來講述實景 娛樂 的故事,稱將繼續聚焦「影視+實景」,完善並加速IP的製作和轉換,以提高內容變現能力。上半年,華誼品牌授權及實景 娛樂 板塊營業收入5295萬元,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433.11%,但這更多是受疫情影響,從收入佔比來看,品牌及實景 娛樂 僅貢獻了9.15%的收入。
財報里,華誼對實景 娛樂 信心大好,但現實動作卻與之反向而馳。今年上半年,天津實景 娛樂 退出了河南建業華誼兄弟文化 旅遊 產業有限公司和南京華誼電影小鎮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8月份,華誼又發布公告稱,擬以2.25億元的價格轉讓天津實景 娛樂 15%的股權。或許,實景 娛樂 業務的盈利及前景並不樂觀,否則華誼也才會接連做出割捨。
從財報來看,華誼兄弟在元氣大傷後,依然沒有回歸正軌,仍在掙扎當中。如今,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開放,與上海的迪士尼樂園一南一北遙遙對望,未來華誼的實景 娛樂 之路或許會更為艱難。
《你好,李煥英》收入去向成迷,北京文化仍陷虧損漩渦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2156萬,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81.7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06萬,虧損比重較上年同期縮小了29.92%。
上半年,北京文化2156萬的營收,是由《沐浴之王》《特警隊》《雲邊有個小賣部》《四十九日祭》《金剛川》等作品貢獻的,其中《沐浴之王》帶來的營收為1445萬。這些作品多於去年上映,而北京文化今年上半年上映的《你好,李煥英》,並未計入業績之內。
《你好,李煥英》上映前,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已經賣出了電影的發行權,委託第三方公司進行保底發行,保底票房收入為15億元,截至2月17日,北京文化來源於該影片票房的收入約為6000萬至6500萬的區間。當時《你好,李煥英》的票房為27.29億,最終影片取得了54億的票房成績,但因保底協議超額部分的分成比例會降低,北京文化的最終收入不可能直接翻倍,但大概率也在8000萬左右。
賣掉發行權後,北京文化不再是《你好,李煥英》的最大受益方,但是若這筆業績計入上半年收入,對經營不佳的北京文化來說,也能稍微提振士氣。可在財報中,北京文化卻給出了「受電影項目收入確認周期影響未計入業績」的說法,對比《你好,李煥英》已經計入華誼兄弟上半年的業績,北京文化的說法顯然存疑,但具體原因為何尚不得知。
接下來,北京文化待上映及仍在籌備中的項目有《東極島》《749局》《來都來了》《讓我留在你身邊》《白蛇前傳之封魔錄》,以及《封神三部曲》和《畫江湖》系列。其中由烏爾善執導的《封神三部曲》採取三部連拍的模式製作,目前影片的外景拍攝基本殺青,其中第一部的特效製作也已完全,只待上映。
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出於分散投資風險、緩解公司流動資金壓力等多重考慮,與西藏慧普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協議,作價6億元轉讓了《封神》系列三部影片各25%的份額。之前轉讓《你好,李煥英》發行權時,北京文化的出發點更多是對影片的市場表現不看好,但轉讓《封神三部曲》的份額,更多是出於經營壓力。
轉讓三部影片各25%的份額,確實分攤了一部分風險,但《封神三部曲》對北京文化而言,仍是「定生死」的存在。據業內爆料,這三部影片的投資成本高達30億元,也就是說,《封神三部曲》的票房至少需要90億以上才能回本,若票房不能達到90億以上甚至更低,那北京文化就會面臨虧損局面。反之,如果《封神三部曲》能一戰封神,那北京文化或許就能翻身。
8月27日,北京文化發布了《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公告顯示,北京證監局確認了北京文化藉助《大宋宮詞》《倩女幽魂》兩部項目虛增業績的事實。利空落地,某種程度上對北京文化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過,至今仍在內斗下風雨飄搖的北京文化能否等到《封神三部曲》「救命」,還是未知。
《送你一朵小紅花》斬獲12億票房,橫店影視進入轉型關鍵期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14.7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239.7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1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67.41%。
上半年財報中,橫店影視並未公布院線業務和內容業務的具體營收比例,但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橫店影視在全國擁有影投公司574 家,實現票房收入10.85億元。由此來看,目前院線業務仍是橫店影視的支柱業務,而影視製作和銷售賣品、發布廣告等業務合計貢獻的營收在4億元左右。
2021年上半年,橫店影視上映的影片並不少,其中作為出品方參與的有《你好,李煥英》《熊出沒·狂野大陸》《我的姐姐》等4部影片,聯合出品的有《緝魂》《武漢日夜》2部影片。此外,上半年計入橫店影視業績的,還有2020年年末上映的《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票房達到11.9億的影片,為橫店影視主投主控。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迄今為止,橫店影視主投主控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作品。2016年,橫店影視開始涉足上游內容製作,但過去幾年參與的80餘部影片中,橫店影視基本都是以參投為主,主投的作品寥寥無幾。《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小成本影片的成功,對橫店影視而言意義重大。
去年12 月,橫店影視與橫店控股簽署了相關轉讓協議,收購了橫店控股持有的橫店影視製作和浙江橫店影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在內容製作端加大發力,向「內容+渠道」全方位發展。這次收購的成果很快體現了出來,《送你一朵小紅花》的第一出品方就為浙江橫店影業,影片的票房也反映在了橫店影視的財報中。
其實,做院線起家的橫店影視,當下和萬達電影的發展方向是類似的,即從發行端向內容端轉型。對此類公司來說,一部主投主控作品的成功是值得肯定的,但能否真正從「院線公司」升級為「電影公司」,還是需要長線耕耘,產出更多爆款來證明自身的內容製作能力。
從上半年五家電影公司的業績來看,2018年開始,資本市場對影視行業的態度發生重大轉變,且影視行業結束高速發展期後,那些沒有在浪潮褪去後爆雷的電影公司,基本都抗住了行業轉型和疫情帶來的壓力,就如光線傳媒、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等,這些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都有了大幅提振。
不過,對比往年電影公司們的內容儲量來看,今年各家電影公司的存糧都減少了,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如疫情影響下不少內容製作延遲,如不少項目因資本撤離而難以開機。從大環境看,整個電影行業依然未能脫離低谷期,2021年下半年,電影市場或將繼續負重前行。
⑥ 中國目前有哪些知名影視公司
中國目前較知名的影視公司有:中影CFGC、光線傳媒、華誼兄弟、博納影業BONA、上影、萬達影業、樂視影業、寰亞、北京文化、英皇電影、安樂EDKO等。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排名不分先後。
應答時間:2020-1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⑦ 美國10大電影公司是哪些
美國十大電影公司排名:<1>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總裁石雷東;<2>美國環球影業公司;<3>美國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4>美國華納電影公司;<5>美國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老闆(總裁)哈韋·維恩斯坦;<6>美國迪斯尼電影公司,創始人「美國米老鼠動畫片之父」華特·迪斯尼;<7>美國夢工廠電影公司,創始人美國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8>美國新線電影公司;<9>美國雷電華電影公司……其他中小電影製片公司、影視經紀公司則多如牛毛。
⑧ 中國現在有哪些電影公司,並且分別介紹一下!
中影:韓三平,
華誼:王中軍,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任仲倫,
寰亞綜藝集團電影公司:林建岳,
英皇集團電影公司:楊受成,
中國星集團有限公司:向華強,
寰宇國際集團:林小明,
美亞娛樂資訊集團(美亞電影):李國興、唐慶枝,
銀河映像控股集團 :羅守耀(主席)、杜琪峰,
澤東電影有限公司:王家衛,
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 :鄒文懷,
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黃百鳴,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邵逸夫,
大連電影公司:
北京電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