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電影投資騙局
① 微信里的投資電影可信嗎
不是非常明白樓主的意思,微信里的投資電影指的是通過微信平台上面進行電影投資,還是有人通過微信來介紹你去投資電影。
如果是前者,那肯定沒什麼問題。畢竟以騰訊的知名度以及實力,不可能會弄虛作假的。支付寶上面也有這樣的版權投資入口,而且起點特別低。
如果是後者,那也未必一定是騙人的,重要的是看投資者具體是與哪家出品公司合作,資金是不是打到對方的對公賬戶以及對方是否確實是所投資電影的出品公司,能否提供拍攝許可證以及公映許可證,如果都可以提供,那也是真實的。
② 影視宣發群是真實的嗎
假的
群聊中的「投資大神」
當你突然被拉入到一個新建的群組,馬上就會有人以投資者的身份在群聊中曬巨出賬截圖,或者直截了當的問一句:「最近影視投資行情不錯,剛收入了15萬,你們賺多少了」,緊接著,就有「其他人」附和行情大好,讓人誤以為進入到「投資大神群」,其實他們都是一個演員,誘導你跟風投資,其實你的錢只是投資到了他們的個人腰包。
投資電影虧損人不在少數,但往往大多數人都是選擇不了了之,事實上收集好證據一樣可以追回損失。
1:相關的給公司或個人的轉賬記錄。
2:相關的聊天記錄,業務員或者影視公司員工誘導性聊天記錄截圖
3:相關的認購合同,合同就是追損中很重要的一個證據!
2017年國家法律明令禁止任何機構進行產品權益拆分。所以電影本身是不允許進行權益拆分向市場進行資金募集的,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以「收益權轉讓」為名進行的詐騙活動,大家須提高警惕。如果已經遭遇騙局,大家一定要第一時間尋求法律援助挽回損失!
③ 380多人遭影視投資詐騙,這又是什麼詐騙套路
事情經過據央視報道,2020年11月,上海警方破獲一起詐騙案,抓獲以李某為首的犯罪嫌疑人59人,該詐騙案以“影視投資”為由騙取財產,其涉案金額高達到5500萬元,據了解,目前已經有380多人被騙。在廣東的曹女士之前莫名被人拉進一個群里。在群里大家討論十分熱鬧,聊的都是房子、手相等。不僅如此,對方還經常聊到電影投資,這使得曹女士十分心動,連忙打給了所謂的“講師”,投入了共10萬多元投資款,雙方約定3個月後開始分紅。收益十分可觀。然而在到期之後,曹女士卻一直聯系不上對方,於是選擇報警。
④ 380多人遭遇影視投資詐騙,這種詐騙手段是通過什麼騙人的
上海市浦東警方破獲了一起以影視投資為借口的詐騙案件,詐騙金額達到5500多萬元,最多的一人被騙數額高達170多萬元,有380多個人都被騙,那麼這種詐騙手段是通過哪種方式騙人的呢?
通過投資方式欺騙受害者
此類案件的受害者,一般都是曾經有過投資經歷的人,或者熱衷於炒股事業的人,收入一般都非常可觀,而且受教育程度也都比較高,所以詐騙團伙,假裝炒外匯,炒期貨等投資吸引受害者,因為有過投資的經歷,所以受害者的戒心通常不會很強。很容易就會鑽入到詐騙團伙的陷阱當中,沒想到現在騙子的套路層出不窮,還專門針對文化程度比較高的人群,制定了詐騙計劃,看來種種詐騙手段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更應該提高警惕,不要相信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也不要相信那些低投入,高回報的投資項目,不要輕易相信別人,尤其是陌生人,不管他說的多麼天花亂墜,都絕對不能把錢轉給對方,在網路上,涉及資金往來,一定要再三確認,就算是認識的人,也一定要提前給對方打電話確認一下,涉及大筆資金往來,還是應該當面交易,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們的財產安全。
⑤ 女子入股電影被騙50萬,該女子是如何上當受騙的
丁女士前不久在網上認識了一名男子,對方自稱是影視公司高管,整日混跡娛樂圈,有著不少資源人脈,丁女士覺得對方挺有能力,又談得來,很快就發展成了戀人關系,在一次閑談中,張某說自己要投資入股電影,可以穩賺不賠,想拉著丁女士一起掙錢。丁女士覺得張某挺靠譜的,便投資了50萬元。之後,給對方發信息不回打電話不接,丁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3、被騙人上當後,再次挖掘,誘導被騙人繼續投資。
4、忽悠被騙人,什麼時候上映,拖延時間長,便於跑路。
⑥ 寰亞影視投資是不是騙局
寰亞影視投資是騙局,於2020年元月17日通過建立微信群詐騙後關網跑路,受騙會員現已報案。
【拓展資料】
一、寰亞影視投資是不法分子假借寰亞影視名號,實行詐騙。
寰亞影視公司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亞洲電影投資公司,1994年由七位香港電影人士創辦,第一部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便先聲奪人,奪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其後9年,寰亞電影不單票房成績優異,還贏得了80個國際電影節獎項,成績斐然。《大事件》更成為2004年康城影展的參展作品。至今已經製作超過40部電影,並將維持每年8至20部優質製作。此外,寰亞還與海外機構達成合作,攜手開拓一系列國際性的電影計劃。
二、什麼是電影投資:
電影投資其實指的就是電影版權投資,說白了就是你通過購買一部電影的版權,成為這部電影的投資人,等後期電影上映了再根據票房來計算收益,收益是完全透明化的,然後再加上其它網路版權收益如(愛奇藝、騰訊等)電視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版權收益是按照你所持股的份額給你進行分紅。
三、進行電影投資應該注意些什麼:
1.電影是否有廣電總局備案。
2.電影是否已經上貓眼並且查詢得到。
3.電影第一出品方公司是否在貓眼上可查。
4.必須簽訂合同保證個人合法權益。
5.資金必須打第一出品方的對公賬戶上,千萬不要微信轉賬或者通過APP、網站等進行投資行為!要是離第一出品方公司近的,可以考慮面簽。
四、投資電影虧損人不在少數,下面給大家列舉相應的維權證據:
1.相關的入金記錄,包括給公司或個人的轉賬記錄。
2.相關的聊天記錄,帶單人會給你承諾相應的收益,一定要截圖保存。
3.相關的認購合同。投資電影一般還有相應的合同,這時候合同就是維權中很重要的一個證據。
⑦ 微信群里投資影視公司分紅是真的嗎
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首先要看影片的出品方或者聯合出品方有沒有這家公司,其次要看在貓眼或者國家電影總局能不能查到,然後就要看簽得什麼合同如果是板票合同都是假的,這個合同只能兌換電影票和收藏,在有一般現在的影視份額的轉讓都是還沒有上映的電影,如果有已經上映的或者正在上映的都是假的。如果你想了解影視投資的方面可以聯系我!
⑧ 最近微信認識一位小夥子,聊天非常投入,昨天他讓投資他們電影公司20萬元,請問這樣可靠
這幾年中國電影崛起了,突然之間影視投資項目被送到了普通老百姓的面前。是因為產業發展需要大眾的參與?還是因為資本寒冬需要大眾的支持?遺憾的是,真相還是那個熟悉的龐氏騙局。
線上電影投資騙局回顧
首先給大家回顧(科普)一下這些年很拙劣的線上電影投資騙局:
「聯合出品」,要麼是假冒「聯合出品方」騙取投資,要麼是騙取投資者成為「聯合出品人」。
「美人計」,網路上的「帥哥」、「美女」誤加微信,情感引導電影投資。
薦股群引向電影投資。
電影投資平台,類似於P2P平台,可自選影片,在線直接投資。
電影投資返利APP,在專門製作的APP上投資影片,每天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返利。
電影衍生品投資,後期可置換份額或票房。
電影份額炒作,把所謂的「電影份額」擊鼓傳花進行倒賣,甚至在「交易所」交易份額。
騙局1.0版本是讓你成為「聯合出品人」,直接「投資」拍電影,但是拍電影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大,而且大家都掌握了出品方真偽的查詢技能,1.0版本淘汰。
騙局2.0版本是炒作「電影版權份額」或「票房收益積分」。有的是通過購買電影衍生品換取票房收益積分,有的是直接把電影版權份額進行轉讓炒作,但是換積分一堆限制規則很麻煩,份額炒作稍高一點就找不到接盤俠,2.0版本不香。
騙局3.0版本是線下實體店套路,「電影宣發版權認購」友好又朴實的到來了。
線下實體店電影投資套路解析
實體店,有場地、有場景、有投資顧問、還有投資托兒。整個套路一上來,先進行洗腦教育。
洗腦
首先洗腦電影產業的發展成績,例如:國家要補貼多少塊大銀幕,全年有多少部票房上10億的電影,著重介紹小成本賣出超高票房的黑馬影片。先引起你的「極度舒適」之後,開始給你具體洗腦收益計算。「黑馬電影+直觀數據」,引發了智商的「極速下墜」。接著就開始洗腦為什麼要讓普通投資者低成本上車電影投資。
唉,「簡訊」一出手本該就此終結的騙局,結果還讓人反向走上「人生巔峰」。然後,指紋搭配蘿卜章,合同達成,坐等分紅。不對,坐等跑路。
對個人投資者的建議
電影產業騙局多,就算是真實的投資也風險巨大,實在是不適合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如果你非常看好電影產業,建議投資相應的公司股票,或者相關的行業基金,對於電影本身,吃著爆米花貢獻票房就是最好的支持。
⑨ 微信拉人進瀚納影視推廣是真的嗎
微信拉人進瀚納影視推廣不是真的,謹防受騙。一位業內影投人表示,各種投資方式真假難辨先不說,電影投資並不是包賺不賠的,有收益,也有風險,也不排除有的投資公司為了分攤成本,把一部分收益權轉讓給普通人,「就像擊鼓傳花的游戲,最後接棒的人,風險也最大。」去年10月初,高新分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轄區內有人通過微信群聊誘導群眾進行所謂的「影視投資」。分局刑警大隊隨即成立專案組深入偵查。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在合肥成立安徽某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在網上發布虛假廣告吸引受害人添加其成員微信後,組建了多個「投資交流群」。當受害人被拉入群聊後,嫌疑人便按照精心編排的「話術」,帶著受害人一起學習炒股技術。所謂的「股票指導老師」也會將網上財經專家的觀點搬到群中,在受害人心中樹立起投資「專家」的形象,以此騙取信任。「他們覺得炒股的人有投資的需求,也有閑錢。」辦案民警介紹,因此以炒股經驗分享來發展客戶。看著「專家」分享的經驗,又看到群友們曬出的收益,受害人逐漸動了心。「他們還打著賺錢後做慈善的口號,進一步騙取受害人信任。」民警表示。待受害人入群一到兩周後,「指導老師」會「不經意」透露出影視投資獲利豐厚,其他群友也講述自己投資影視賺錢的經歷。在眾多群友的「要求」下,「指導老師」推薦了張某某公司的投資渠道。當受害人咨詢影視投資事項時,張某某便通過誇大投資收益率、謊報投資金額方式,使受害人產生投資其推薦的影視作品一定能獲利的錯誤認識,產生購買其電影收益權的慾望。隨後再以欺騙隱瞞的方式,大幅虛報電影成本,高價出售該公司電影收益權。
⑩ 昆明一女子「投資電影」被騙近五萬元,我們應該如何防騙
一、昆明一女子“投資電影”被騙近五萬元經歷
這名女子被一個陌生人拉到一個微信群里,這個微信群介紹的都是投資電影掙錢事情,這名女士就相信了,開始時候她投資了500元就獲得了利潤144元,嘗到甜頭的這名女子投資了十幾次都獲得了較高利潤,最後他投資了五萬元,結果微信被拉黑,女子就被騙了,趕緊報案。
四、民警提示
不要被暫時的高利率迷惑雙眼,不要輕信互聯網平台上陌生人發布的高收益、釋放內幕消息之類的信息,更不要輕信全是陌生人的“投資群”,里邊很可能除你之外,全是騙子。
總之,只要有不貪圖便宜、不勞而獲思想就會減少上單受騙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