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塞爾達林克小電影

塞爾達林克小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13 23:46:53

1. 《塞爾達傳說》也有糞作飛利浦製作的三部曲 爛到被任天堂除名

大家好,這里是一機菌,每天為各位帶來最深刻和有趣的 游戲 內容。

斬落了 游戲 界無數獎項,重新定義了開放世界的《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一直以來都是很多玩家心中最完美的 游戲 之一。

而在《塞爾達傳說》系列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也不乏許多震撼世人的作品:無論是2D ARPG巔峰之作的《眾神的三角力量》,還是當代3D 游戲 里程碑式的《時之笛》, 很多玩家堅信,只要冠上《塞爾達傳說》的名字,那就是不用擔心質量的神作。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正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帶給人們驚喜的《塞爾達傳說》,竟然也出過糞作。甚至連任天堂都不想承認有這些 游戲 的存在。 可能說到這里,有些深諳任天堂 歷史 的小夥伴要跳出來搶答,這是不是在罵《塞爾達傳說:林克的冒險》?

這款橫版2D 游戲 ,在整個系列中都顯得極為怪異,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飽受爭議,然而但是真要說起來,這也只是任天堂在 探索 的過程中不小心栽過的跟頭而已。雖然說可能是"爛作",但也絕對沒有糞到令人玩不下去。而我們今天要談的 游戲 ,比《林克的冒險》糞得更加驚為天人,成為了任天堂永遠不願提及的黑 歷史 。 它們就是發售在飛利浦CDi平台上的《林克:惡魔 之臉 》和《塞爾達:嘎梅隆之杖》,以及《塞爾達的冒險》,這三款作品。

可能聽到這里的同學,又要發出新的問題了:這個CDi是什麼主機啊?在正式介紹《塞爾達傳說》這三款作品有多爛之前,我們先來科普一下這台神秘的主機。 可以說,這三款 游戲 之所以這么爛,和這個平台本身也脫不開關系。

讓我們把時光回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日本電子 游戲 界霸主地位的任天堂看到了卡帶作為 游戲 儲存設備的前景堪憂,於是任天堂和索尼就打算開發一款能夠讓當時的SFC主機讀取CD的主機。這台試作機在當時以"PlayStation"來命名。

然而這台主機卻在將要發售的時候"夭折"了。當時美國任天堂的法律顧問發現了合同漏洞,這個漏洞可以讓索尼自己在SFC的基礎上獨自建立自己的主機生態系統。換句話說就是索尼以後發行 游戲 可以不需要通過任天堂的許可。當時的任天堂社長山內溥自然不會容許這種事情的發生,最終導致了雙方的合作破裂。

就在此時,締造了《塞爾達傳說》史上最糞三部曲罪魁禍首的飛利浦登場了。當時任天堂如果想單方面和索尼解除合約,就必須賠償索尼一筆不菲的賠款。傳說中東半球最強法務部在認真研究了法律的漏洞後,與荷蘭的飛利浦公司迅速地簽下新主機開發的協議。 而這份合同除了為任天堂躲開了索尼巨大的賠款,也許諾將任天堂的 游戲 角色交給飛利浦的 游戲 主機CDI使用,並由飛利浦全權製作 游戲 。 任天堂的知名IP《塞爾達傳說》就不幸被飛利浦選中。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當時發售在cdi上的《塞爾達傳說》中的林克和塞爾達公主究竟長什麼樣:

為了顯示cdi具有能夠播放流暢影像的機能, 飛利浦而特意"畫蛇添足"地給《林克:惡魔之臉》加了好多段動畫。 只不過這宛如"兒童邪典"的畫面對玩家來說無異於開幕雷擊。大概也正是由於過於雷人,在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這些動畫都成為了日本彈幕網站niconico的著名鬼畜素材。

當然如果只是動畫粗俗濫造到還不至於把 游戲 直接定性為糞作。真正讓它成為不折不扣的糞作的還是 游戲 令人無法容忍的低素質:無論是別扭至極的操作方式,還是令人惱怒的詭異攻擊判定,千篇一律的無腦式BOSS戰,以及"買BUG送 游戲 "的 游戲 體驗,令所有入手的玩家大呼上當。

那時候的玩家信息閉塞,哪分得清什麼任天堂還是飛利浦,只知道《塞爾達》不好玩,罵任天堂就對了。 雖然任天堂當初和飛利浦簽訂的協議避免了巨額賠款,也差點把《塞爾達傳說》這個IP給毀了。

《林克:惡魔之臉》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所展現出來的林克形象猥瑣至極,遭到了廣大玩家的唾棄。 如果就此收手,或許還能少讓任天堂和飛利浦背負一點罵名。但是當時的飛利浦錯誤的認為,被噴的原因肯定是大家玩膩了林克,於是緊接著推出了黑 歷史 三部曲的第二作《塞爾達:嘎梅隆之杖》,主角從林克變為了塞爾達。

絲毫沒有吸取上一作失敗教訓的飛利浦用變本加厲的稀爛操作手感和更加令人感到厭惡的畫面又一次成功激怒了玩家。 抗議郵件如潮水般湧向任天堂的辦公室里。雖然這時候的任天堂恐怕是真的冤,明明不是自己做的 游戲 卻還依然要背負罵名。

當初和索尼撕破臉的時候,以性格暴躁著稱的任天堂社長山內溥曾經痛罵:索尼這種賣家用電器的根本不會懂怎麼做 游戲 。只不過現在看起來,同樣是做家電的飛利浦恐怕才是更不會做 游戲 的那個。 即便連續遭遇了兩次背刺,協議已簽,任天堂還是對飛利浦束手無策,只能任憑他們繼續改編自己的知名IP。 突發奇想的荷蘭人在之後更是做出了驚為天人的黑 歷史 第三部《塞爾達冒險》。

如果說之前的兩部黑 歷史 還只是在塞爾達系列裡稱得上糞作的話, 《塞爾達冒險》已經糞到了在整個 游戲 史上都能記上一筆。 連續敗了兩次的飛利浦根本就沒意識到是自己不會做 游戲 ,再次錯誤地以為只是他們的畫面不夠有吸引力 。而他們拿出的解決方案居然是用真人來出演 游戲 角色!

當時的技術並不像現在的真人動態捕捉那麼成熟, 所謂的真人出演,也不過是把真人的動作先通過照片拍攝下來再在 游戲 中逐幀播放而已。 雖然 游戲 回歸了初代《塞爾達傳說》俯視ARPG的樣子,但是如此的"皮影戲"不僅使得 游戲 角色的行動變得十分詭異。cdi有限的機能也跟不上"照片"顯示的速度,讓 游戲 的操作出現了明顯的延遲感, 游戲 的幀數更是低到難以置信。

更不要說"不懂 游戲 "的飛利浦根本就沒有任天堂設計 游戲 的天賦,《塞爾達冒險》的迷宮設計不僅十分短,還無比單調。雖然名為迷宮,但是流程里大部分時間都是去一個房間消滅敵人,然後再去下一個房間的循環。

當然不幸中箭落馬的,除了任天堂的最知名的"綠帽子"林克以外,還有"紅帽子"馬里奧。 就連大名鼎鼎的義大利水管工,也慘遭荷蘭人毒手。《馬里奧旅館》於1994年在CDi上發售。當然比起糞的讓人難以置信的《塞爾達》三部曲來說,它還算只完成度較高。當然也只是相對而言的,畢竟如果把它稱之為一個 游戲 ,它的玩法依然還是十分簡單又枯燥無聊。

《馬里奧旅館》與創新性和 探索 性見長的馬里奧系列的相比,在玩法上可謂是大相徑庭。更像是任天堂之前推出的《雪人兄弟》 游戲 的劣化版。雖然 游戲 關卡設計與《雪人兄弟》類似,但是在《馬里奧旅館》中想要上下樓層你只能依靠每層固定的電梯,使得 游戲 變得十分僵硬。在《超級馬里奧兄弟》系列中能"吃蘑菇頂磚塊"的馬里奧,到了這款 游戲 中唯一要做的就只是關上每一個房間的房門而已。

除了流程比較無聊外後續關卡重復度也極高,幾乎可以說換了個背景就是新的一關了。再加上一些故意惡心玩家的設定:比如小怪開門越來越快,有些關卡會停電讓玩家陷入黑暗等等,幾乎只是為了困難而困難,對於 游戲 來說沒有一點樂趣而言。 因此任天堂也不止一次地提到CDI上的作品與自己無關。

和《塞爾達傳說》三部曲一樣,喜歡用"動畫"來炫技的飛利浦同樣在《馬里奧旅館》中也加入了別扭的動畫,如此邪神的馬里奧兄弟二人和意味不明的劇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成為了玩家之間的笑柄。

相比任天堂自己旗下兩大當紅IP的身敗名裂,被任天堂單方面撕毀合約的索尼卻如火如荼地進展開來。由索尼的久多良木健所帶領的團隊,以被廢棄的SFC光碟機版為藍本,經過了緊張的研發之後,在1994年成功推出了索尼的第一代 游戲 機——PlayStation。加上史克威爾攜《最終幻想7》倒戈向索尼。最終使得 索尼也正式取代了任天堂,成為了那個時代 游戲 機產業新的霸主。

反觀飛利浦這邊,以由於當時CDi的定位並不是 游戲 機,而是一款可以看電影播放CD以及聽音樂的多媒體系統,所以價格自然是單純的 游戲 機的PlayStation的兩倍以上。加上飛利浦"不竭餘力"地研發"糞作", 最終CDi在全世界的銷量僅有57萬台 。知難而退的飛利浦最終也在1996年正式推出 游戲 市場,安心回去做它原本最擅長的家用電器。

飛利浦親手毀了兩個兩個任天堂最知名的IP,又留下爛攤子灰溜溜逃跑。CDi的《塞爾達傳說》三部曲也正式成為了任天堂不願提及的黑 歷史 。在塞爾達系列30周年時候出版的官方設定集上,梳理了歷代塞爾達傳說故事的時間線。哪怕是被玩家們稱為任天堂黑 歷史 的《林克的冒險》也被收錄進去。 但是由飛利浦開發的三作《林克:惡魔之臉》、《塞爾達:嘎梅隆之杖》、《塞爾達的冒險》卻直接被官方開除了"塞爾達籍"。

雖然單從cdi失敗的這件事本身上看,無疑是飛利浦為索尼的成功送上的一記助攻。如果沒有任天堂當年為了避免巨額賠償,而將自己的兩個親兒子交給飛利浦保管,或許也不會誕生索尼這個日後強勁的競爭對手。

然而 歷史 並沒有如果, 從黑 歷史 《塞爾達傳說》三部曲中汲取教訓的任天堂,秉承著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讓這個口碑崩壞的 游戲 涅槃重生。 飛利浦三部曲確實是不折不扣的糞作,但是誰又能否認,是三部曲的失敗才促成了塞爾達變成如今的滿分神作呢?


2. 塞爾達傳說:天空之劍的故事背景

在故事情節上,任天堂是第一次在系列中做出如此靠前的前傳。《天劍》在全系列的時間軸上是第一部作品,是所有塞爾達傳說故事的原點。本文包含劇透,閱讀請謹慎。 概述
在《天劍》的時代,人類甚至還生活在天空之上,在飛島上過著安逸的生活。人類懂得如何駕馭飛鳥,能在浩瀚的空中飛行,卻對雲下的廣袤大陸則沒有任何的概念。在這遙遠的時代,海拉爾王國尚未建立,塞爾達也並非一國公主,而是島上鄰家小妹般的清純少女;我們的主人公林克也並非一介村夫,而是塞爾達學校里的的同學和青梅竹馬。在學校辦學25周年慶典之際,命運向林克和塞爾達招手。黑暗的旋風把塞爾達捲入了雲下的世界,與林克「天人兩隔」。古老的預言,神秘的劍靈,還有女神遺留的寶劍,一個個秘密不斷呈現在林克面前。為了找回塞爾達,也為了完成女神交託的宿命,林克踏上了一場全新的冒險。
詳解
《天劍》的故事情節注重的是「宿命」和「輪回」。
在游戲的故事發生數百年之前,人類本是居住於陸地的,但因邪惡的魔王使大陸生靈塗炭,守護人類的海麗亞女神便把當時的人類遷到天空生活。海麗亞女神終究封印了魔王,但是她知道封印不能長久,便一邊繼續讓人類生活在天空,一邊定下了對抗魔王的計劃。
而林克和塞爾達,便是海麗亞女神計劃中的棋子。
塞爾達被黑色旋風卷到雲下之後,林克在天空島見到了劍靈琺伊。在她的指點下,林克找到了女神給他的女神之劍,更是找到了到雲下陸地去冒險的辦法。自此林克的冒險就開始了,整個冒險可以分為「尋人」,「尋炎」,還有「尋歌」三個部分。
到陸地上去尋找塞爾達,這一部分可以叫做「尋人」。林克在封印神殿平安著陸,在那裡見到一位老婆婆,她指引了林克塞爾達的去向。一路上林克一邊和試圖讓魔王復活的魔族長基拉希姆戰斗,一邊追逐著塞爾達的影子,從森林到火山,再從火山到沙漠;有劍靈琺伊,封印神殿的老婆婆,以及天空島的夥伴們的指點和幫助,經過一番歷險,林克最後終於找到了塞爾達。
不過相見並沒有長久。基拉希姆也在同一時間找到了塞爾達。塞爾達和她身邊的神秘女子茵帕,在林克的眼前進入了時間神殿的」時空齒輪「,回到過去了,留給林克的是不解。不過茵帕臨走前讓林克回到封印神殿,那裡的老婆婆會做出更多的說明。
林克前往封印神殿,結果在空降途中碰到了以前老欺負自己,並且愛慕塞爾達的同學巴多。林克在封印神殿見到了從封印中掙脫出的巨獸封印之物,林克傾力一戰戰勝了它,讓巴多感到自愧不如——後來他在與封印之物的戰斗中幫了林克很大的忙。
林克來到封印神殿,這里坐落著第二座時空齒輪,用它就可以追塞爾達到過去去。林克需要用自己的劍激活齒輪,但是此時的劍還沒有能穿越時空的威能。封印神殿的老婆婆告知林克,為了升級劍的威能,林克需要找到三位女神的火焰,洗禮女神之劍並喚醒它蘊含的能量。這也就是第二個部分,可以叫做「尋炎」。
林克在大陸游歷,通過女神留下的寂靜領域的試煉,讓寶劍經歷了三次火焰的洗禮。女神之劍終於成為了斬妖破魔的「大師之劍」,也就是這柄劍後來作為歷代勇者的武器,在海拉爾的歷史中經常見到它的影子。
林克用大師之劍成功激活時空齒輪,回到了過去的時間。這個時間,是海麗亞女神剛剛封印了魔王不久之後,而封印的地點就是封印神殿。在這里林克見到了塞爾達。塞爾達告訴林克,他們都是海麗亞女神阻止魔王復活的計劃的一部分,塞爾達本人更是海麗亞女神的轉世。塞爾達在落至地面後,結識了女神的奴僕,席卡族的茵帕;茵帕帶塞爾達在森林和火山的泉水進行了洗禮,喚醒了塞爾達轉世前的記憶,她們決定穿越時空齒輪。塞爾達之所以穿越到過去,是為了鞏固魔王的封印;也正是為了這個理由,塞爾達必須在這里封印自己,陷入長達幾百年的睡眠。而林克要回到現今的時代,找到女神在天空島秘地藏著的三角力量。三角力量是神力的凝結,可以讓找到它的人許願,只要能用它徹底消滅魔王,塞爾達就會從封印中醒來了。
林克在天空島詢問走訪,得知天空賢者可能會知道三角力量的所在。林克在雷雲中找到了被魔物附身的天空賢者,巨鯨拉維亞斯,並成功打敗了魔物;拉維亞斯告訴林克,要想進入三角力量的所在,就必須找到大陸上的三條龍,從他們那裡學得」勇者之歌「。尋找三條龍並學習歌曲的部分,可以叫做「尋歌」。勇者之歌可以開啟天空島上的寂靜領域試煉,通過之後就能進入女神鵰像之下的最後迷宮,在裡面找到三角力量。
「尋人」,「尋炎」,「尋歌」。經過漫長的冒險,林克站在海麗亞女神的雕像雙手之上,對著三角力量許願。女神鵰像從天空島解體,墜落在封印神殿外的封印之地,三角力量光芒四射,徹底地鎮住了企圖掙開封印的魔王。
林克終於把塞爾達喚醒,眾人都沉浸在快樂和感動之中。可是就在這時,魔族長基拉希姆現身了。他聲稱魔王雖然在現在被消滅了,但是在過去他還尚未被消滅;他帶著塞爾達進入了封印神殿的時空齒輪,想要在過去把魔王復活。
林克自然也追了上去,和基拉希姆一番激戰。但在塞爾達體內神力的幫助下,魔王仍然被基拉希姆復活了。
魔王終焉之者約林克在天空一決勝負,兩人在電閃雷鳴之中打了一場史詩激戰。林克最終用大師之劍戰勝了終焉之者,可是終焉之者卻在臨終前留下了禍患後世的詛咒:魔王將會復活轉生,海拉爾將會永不得安寧。這個詛咒解釋了每一代塞爾達傳說故事發生的原因——魔王不斷轉世再現人間,勇者和女神不斷轉世於後人來阻止魔王,一個個傳說便隨著輪回誕生和流傳下去。
林克回到封印神殿後,劍靈琺伊向林克道別,聲稱使命已經完成。林克將大師之劍插入封印神殿,而茵帕決定留在封印神殿守護劍和三角力量。塞爾達將自己的手鐲給茵帕作為紀念,眾人穿過時空齒輪回到了現今。
而在現今,封印神殿的老婆婆正珍惜地佩戴著塞爾達的手鐲。在看到林克一行人平安過來之後,老婆婆化成光芒消逝在偌大的神殿中。林克,塞爾達和巴多意識到,原來老婆婆就是幾百年後的茵帕,紛紛惋惜不已。
這漫長的數百年時空的歷史,只有神殿中仍然閃爍光芒的大師之劍,見證了這一傳奇的故事。 《天劍》的故事,整體流程中規中矩,但情節還是非常生動的。《天劍》的過場製作很細致,每一處音樂和動畫都有看電影的感覺,節奏把握得很到位。有批評說《天劍》整個流程都是在尋找,未免有些單調;其實也不盡然,因為游戲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支線。何況,經典的rpg游戲就是這樣的劇情的,只能說《天劍》在這方面有些守舊。
《天劍》的情節帶給我們很多感動,這里總結數處。
1,巴多。
巴多這個形象在一開始是個特別狂妄的肌肉男,為了阻止林克在學校25周年慶典上的騎鳥比賽獲勝,還把林克的鳥給綁架了。他有兩個跟班,也都是搞笑的角色,感覺上是個不良少年。不過就是不良少年也有專情的時候,巴多在塞爾達面前則是顯得百依百順,對她還充滿著桃色的幻想。明明沒有被女神選為勇者,可是他卻也想為救塞爾達出一份力,於是在林克跳傘下落的時候抱著林克一起落了下去,落到地上還說「到這里就交給我吧,我會把塞爾達救出來,然後——」可是他一見到封印神殿掙開封印的魔物的時候就慫了。看著林克英勇地把封印之物趕回到封印里,他深感命運的不公和自己的沒有用。後來他在封印神殿建了投擲炸彈的礦車,林克在後來兩次和封印之物的戰斗中都有他出力的地方。在與終焉之者最後的決戰中,基拉希姆把塞爾達狠狠地丟向高空,還是巴多挺身而出接住了她。
巴多給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他簡單的頭腦。想干壞事的時候,一副壞心的表情就寫在臉上;而高興的時候,他甚至能語無倫次,在林克和塞爾達面前哭哭啼啼,還去抱旁邊的茵帕老婆婆;性格和發型都有點像《海賊王》里的船匠弗朗基。得知自己根本幫不上忙之後,他在封印神殿角落裡捶著牆壁哽咽,那一段情節讓我看著很動容。
不是所有人都是命運的寵兒,我們要堅強地面對。
2,塞爾達。
《天劍》的塞爾達沒有以往塞爾達作品中公主的氣度。對待林克像是一個親密的朋友,對他無微不至地照顧,連起床都是她派鳥把林克叫醒。林克落地用的降落傘,還是塞爾達親手縫制,作為慶典騎鳥比賽勝出的獎勵送給他的。這樣一個可愛朴實的姑娘,真是讓人無法討厭。後來她覺醒了女神的身份之後,還為利用了林克對她的感情表示抱歉,這是在是難能可貴。
「在這之前,僅僅是在天空閣和你在一起,與你共同度過每一天,我都會很高興……我希望那種感覺永遠地持續下去。」
「確實,我是海麗亞女神的轉世,但是我也是爸爸的女兒,你的好朋友……」
「我仍然是你的塞爾達啊。」
「從小到大,每次你睡懶覺,都是我把你叫醒……」
「但這一次,當一切都結束了的時候……」
「你會來叫醒我嗎?」
這些話是塞爾達在即將沉眠於數百年前的封印神殿時,對林克說出的話。互相叫對方起床,聽上去只是普通的一件小事,但是放在這樣大的語境里,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比喻,完全能讓人默默流淚。當我們看到塞爾達定格在一塊金黃色的巨石之中,林克痛苦地敲著石頭的外殼的時候,相信我們的心裡也會跟著疼痛吧。
3,琺伊。
琺伊作為女神計劃中的一部分,被設定成了附身在女神之劍里,林克隨叫隨到,跟林克說明各種各樣的事情的多功能型人物。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琺伊作為女神製作的劍靈,是沒有個人感情的。在游戲中和琺伊對話,經常聽到看到她對事物做可能性的預測,把每件事都按統計百分比的方法來形容。
可是當林克決戰歸來,把大師之劍被插入封印神殿大師之劍的劍座之後,琺伊竟然說出了令人驚訝的話語。
「和你在一起冒險的這段時間,似乎是我所記錄過的最珍貴的一些數據。」
「林克,琺伊無法理解人類的情緒……但是……就在現在旅途結束之時,當我馬上就要永遠沉眠之時,我感受到了一種我無法定義的情緒。我對我的猜想缺乏自信,但是這可能就是人類所稱呼的……」
「名為『快樂』的感覺……」
機器人有了人類的情感,這在歐美大片中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可是這個離別的結局,卻仍然是我沒有想到的。
身為僕人的琺伊,身為主人的林克。這兩人的羈絆,不會隨著傳說結束而停止。
4,茵帕。
茵帕的伏筆可能是《天劍》結局最隱蔽的伏筆。相信在看到最後動畫之前,沒有人能想到那個傴僂的老婆婆就是那個高佻的女戰士茵帕。但是她們的人物形象有有著驚人的相似性。比如臉上的淚妝,比如一縷金發的辮子,比如那個手鐲。事實上,在游戲一開始見到這位老婆婆的時候,那個手鐲就在老婆婆的手上了。如果在一開始就向神殿深處封印塞爾達的地方看過去,還可以看到封印塞爾達的石頭。
這一切早就已經是註定的。當玩家想像茵帕在數百年的時間里一個人守護著封印神殿,只有大師之劍是她的陪伴的時候,玩家就不知不覺對席卡族的使命有了更深的認識。
比起感動,這個伏筆可能更給人驚訝的感覺。
在游戲結尾和夥伴告別,這是塞爾達傳說系列一貫的風格。可是事實上,《天劍》是系列唯一一部在結尾有兩波離別戲的。第一波是琺伊的沉眠,第二波則是茵帕化作光消失。《天劍》的結尾引人深思,不落俗套,完全可說是歷代經典。

3. 塞爾達有多少部作品請列舉……

1.塞爾達傳說
塞爾達傳說開山作,創造了ARPG的游戲類型,有力地推動了FCD的推廣,在歐美沒有發售FCD,只有卡帶版,銷量為FCD版和卡帶版合計
2.塞爾達傳說 林克的冒險 FC DISK
塞爾達傳說的第二作,對游戲方式採取了很大的創新,但似乎這樣的變化並不被喜歡
3.塞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力量 SFC
這一作開創了很多系列一直遵循的迷題和道具設計。Fami通39分在當時是最高分,又是日本第一個百萬,從本作開始,塞爾達系列真正在西方玩家心中紮下了根
4.塞爾達傳說 夢見島 GB
塞爾達系列掌機第二作(第一作是G&W版,見下)高質量的迷題和創新的劇情在玩家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很多人提起塞爾達,還是會想起曾經夢見島帶來的感動
5.塞爾達傳說 時之笛 N64
第一次3D化的塞爾達傳說,與Mario64一起開創了3D游戲的基本玩法。Fami通第一個滿分,之後國際各媒體也爭相給她滿分,被普遍認為是「史上最佳游戲」
6.塞爾達傳說 姆吉拉的假面 N64
時之笛的續作,沿用了很多時之笛中的內容,採用全新的時間系統,迷宮少而精,支線極為豐富。劇情也很深刻,很現實。在不少fans心中地位甚至超越了時之笛
7.塞爾達傳說 不可思議的果實 大地之章 GBC
Nintendo與Capcom合作製作的GBC平台上的塞爾達傳說,大地/時空兩作同時發售,兩作之間可以聯動打開隱藏內容。大地之章採用四季的變化,時空之章採用現在和過去的穿梭,進行解謎。
8.塞爾達傳說 不可思議的果實 時空之章 GBC
同大地之章
9.塞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力量&四支劍 GBA
SFC塞爾達的復刻,加上了四支劍這個多人游戲,雖說是同一張卡上的兩個游戲,這兩個游戲之間還是有聯動的。聯動開啟眾神復刻添加的隱藏內容
10.塞爾達傳說 風之杖 NGC
再次獲得Fami通的滿分,足以體現該作以至系列的素質。用了卡通渲染風格,畫面清新,游戲前期劇情很感人,只是後期不免有趕工跡象,即便如此,游戲還是不愧為滿分的
11.塞爾達傳說 四支劍+ NGC
可以算是GBA四支劍的加強版,畫面提升自不必說,這次仍然採用多人合作解謎,游戲完成度極高,能玩到絕對不會失望。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GBA及連接線,還要有能與你同樂的人
12.塞爾達傳說 神奇的小人帽 GBA
GBA上原創作品,又是N與Capcom合作出品。畫面一流由於是GBA上為數不多的品質很高的游戲,因此有很多玩家都了解這款游戲。流程稍短,但迷題設計一點不遜色之前的作品
13.塞爾達傳說 黃昏公主 NGC+Wii
塞爾達系列最新的3D寫實風格作品,有GC和Wii兩個版本。Wii版本為了區別,將GC版的所有場景左右倒置,林克也從左手持劍變成了右手持劍,操作方式也換成了全新的體感操作。NGC上最後一個游戲,流程可謂系列最長。
15.塞爾達傳說 幻影沙漏 NDS
系列最新作,充分利用DS特性,游戲全程觸摸,創新的結合觸摸方式的迷題設計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作為風之杖的續作,劇情不夠深刻,而且因為創新的操作多次被老玩家批評。但這一切仍然不能掩蓋沙漏本身的素質。Fami的39分體現了這一點
其他作品(包括外傳)
1.塞爾達傳說 Game & Watch
第一個登陸掌機的塞爾達,但似乎因為惡劣的手感和面目全非的劇情,並沒有被列為正統塞爾達作品中
2.塞爾達傳說 BS
衛星版的塞爾達傳說初代,當時是所有玩家同時在星期五的下午進行游戲。由於用戶人群太小,此後任天堂幾乎沒有再嘗試這樣做
3.塞爾達傳說 BS 古代的石盤
與前一作相同,這一作是復刻了眾神的三角力量,並且游戲分成了四段,每段都可以看成獨立的
4.庭格爾的薔薇色盧比樂園
只是利用了塞爾達傳說中的一個人氣很高的配角,開發了這樣的一款游戲。除了主角還有貨幣單位,其他與塞爾達傳說可以說沒有任何關系了……
5.庭格爾的氣球大作戰 NDS
FC氣球大作戰的復刻,將主角換成了Tingle
6.林克的十字弓練習 Wii
以黃昏公主的林克為主角,場景都是黃昏公主中的,游戲內容是玩家控制林克射擊目標得到分數,實際是一個披著塞爾達傳說外衣的光槍型游戲
謎之三部曲
1.林克:惡魔之臉 CD-i
任天堂曾經把一些角色形象授權給菲利普,後來菲利普推出了一部主機並製作了三款塞爾達.至於其中內幕牽涉到任天堂與索尼的恩怨,一句話說不清。這三部作品可以說除了名字,與塞爾達幾乎沒有任何關系,這三作實在不值得玩。
2.塞爾達:卡梅隆之杖 CD-i
3.塞爾達的冒險 CD-i

4. 蓋農控制塞爾達打林克的是哪一作

首先,《曠野之息》續作的預告片中,干屍上的衣物帶有沙漠一族格魯多族的特徵。蓋儂道夫不僅屬於格魯多族,還是該族每 100 年才誕生的一位男性,曾統治過格魯多。

此外,在《曠野之息》中,格魯多英傑烏博薩說過:「有記載表明,災厄蓋儂曾以格魯多人的形式出現。」指的是《時之笛》里的蓋儂道夫,最後證明他和《黃昏公主》里的蓋儂道夫是同一人。

再者,干屍上有個深長的傷口,陣陣惡意從中湧出。這個傷口的位置恰好和《黃昏公主》里蓋儂道夫的傷口位置一致。

《黃昏公主》結尾蓋儂道夫被大師之劍刺中

傷口產生的最初原因是在幼年林克時間軸中,蓋儂道夫被處以死刑。那時,林克及時返回,警告海拉魯國王蓋儂道夫的陰謀詭計。於是在位於格魯多沙漠的沙漠處刑場里,七賢者揮舞灼熱的劍刺穿蓋儂道夫的胸膛,但得益於三角力量,蓋儂道夫沒死,還拔出那柄劍,用它殺死了水之賢者。

剩下的賢者們迅速藉助「黃昏之鏡」把蓋儂道夫驅逐至平行世界「黃昏領域」。很久以後,蓋儂道夫誘使黃昏之王贊特把他從黃昏領域放出,回到海拉魯。最終在《黃昏公主》的結尾,林克用大師之劍刺中了蓋儂道夫之前死刑被刺的部位,成功殺死蓋儂道夫。

一隻發光的手攥緊干屍上的傷口

最後一點,蓋儂道夫在《黃昏公主》里戴的頭飾與《曠野之息》續作預告中干屍上的頭飾相似。由於該系列的每一部作品基本上都會採用不同的美術風格和新的角色形象,所以兩個頭飾當然不會完全一樣。它們都由黃金製成,中間嵌有一塊巨大的黃寶石。據官方網路的記載,這是蓋儂道夫最喜愛的寶石。

《黃昏公主》中蓋儂道夫的頭飾

干屍上有些細節並不完全與蓋儂道夫的特徵相匹配,它身上有很多珠寶,但蓋儂道夫在《黃昏公主》里並沒有那麼「珠光寶氣」,不過不排除這些珠寶是陪葬品之類的。此外,干屍的紅發遠比《黃昏公主》里蓋儂道夫的頭發更長,但這也很可能是官方換風格了?

雖然我們的推測有可能大錯特錯,但目前看來,這具干屍極有可能是《黃昏公主》里的蓋儂道夫。

《曠野之息》續作預告片中的干屍的頭飾

塞爾達時間軸簡介

那麼,如果這是蓋儂道夫的遺體,這將對系列時間軸有何重要意義呢?官方早前曾暗示過,《曠野之息》的劇情發生在官方時間軸 3 分支的末尾,這不禁令人費解。

因為《黃昏公主》里的蓋儂道夫並不存在於其他兩條時間軸,至少胸口沒有相同的傷,這就說明《曠野之息》的兩作均與《梅祖拉的假面》、《黃昏公主》以及《塞爾達傳說 四人之劍 +》發生在同一條時間軸上。

雖然「塞學家」們耗時多年整理時間軸,但直到 2011 年官方發行設定集《海拉魯編年史》,粉絲們才對該系列的時間軸有了清晰的認知。自那之後,《海拉魯編年史》一直都有修訂,主要收錄新發售的系列游戲,比如《眾神的三角力量 2》、《三角力量英雄》以及《曠野之息》。但時間軸的起始位置相當明確:從《天空之劍》到《時之笛》,中間並無偏離,劇情始終線性。

《時之笛》是接下來的時間軸如何發展的關鍵。在這款游戲的結尾,林克和蓋儂道夫的決戰可能產生三種結局。

成年林克線

在成年林克的時間軸里,林克打敗了蓋儂並回到過去,導致蓋儂道夫在卷土重來的時候,那個世界沒有可與之對抗的英雄。眾神為了阻止蓋儂道夫而降下洪水。該時間軸涵蓋了《風之杖》、《幻影沙漏》和《靈魂軌跡》。

戰敗線

在戰敗線中,林克被蓋儂打敗,所以海拉魯的塞爾達公主和七賢者訴諸終極手段,把蓋儂和三角力量封印在神聖領域。在《眾神的三角力量》中,蓋儂最後把神聖領域變成黑暗世界,並從中逃脫,攻佔海拉魯。這條時間軸後續是《夢見島》、《不思議的果實》、《眾神的三角力量 2》、《三角力量英雄》、《塞爾達傳說》以及《塞爾達傳說 2:林克的冒險》。

幼年林克線

幼年林克線要回溯到《時之笛》里的林克幼年期,在這個時期,除了沒有《時之笛》所展開的事件,林克依然有警告海拉魯國王關於蓋儂道夫的陰謀,導致蓋儂道夫被處以死刑。最後,蓋儂道夫受傷,並被關押在黃昏領域中。幼年林克繼續前行,在《梅祖拉的假面》中拯救了塔米那世界,而他的後代之一則是在《黃昏公主》中再次打敗蓋儂道夫的英雄,再往後就是《四人之劍 +》的劇情。

根據《海拉魯編年史》的記載,《四人之劍 +》里出現的那個蓋儂道夫是新生於格魯多族的「新蓋儂道夫」。他從一座古老金字塔中偷出一把強大的三叉戟,將自己轉變成殘忍邪惡的蓋儂,最終被四劍封印。

盡管《曠野之息》續作預告片中出現了一幅壁畫,是一個形似蓋儂道夫、騎著馬並揮舞著三叉戟的人,但這個短命的蓋儂道夫不像是在《黃昏公主》中死去的那位,因此排除。

5. 塞爾達傳說系列最另類的一作——林克的冒險

1986年,初代塞爾達傳說發售並大獲成功。一年之後,系列正統續作《 塞爾達傳說2 林克的冒險 》正式發售。有意思的是,林克的冒險除了劇情上承接了初代之外, 游戲 系統卻幾乎沒怎麼繼承,且部分系統未現於後續正統 游戲 ,使得這作成為塞爾達系列中最另類的一作。

基本信息


名稱 :塞爾達傳說2 林克的冒險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平台 :FC

發售日 :日本:1987年1月14日

北美:1988年12月1日


林克的冒險 日版磁碟機封面


塞爾達系列一直因為缺乏經驗值、等級等RPG要素被認為是AAVG,但也有部分人認為其應該屬於ARPG。而林克的冒險可以說是塞爾達系列中最接近ARPG的一作,擁有其他系列作品中缺席的經驗值、等級等RPG要素,相比前作也加強了和NPC的互動。


遊玩感受


1、另類、另類還是另類


林克的冒險的戰斗全程採用橫版卷軸,這在整個系列都是絕無僅有的。大地圖是系列2D傳統的樣子,且有怪物徘徊,一旦碰上就會切換到橫版卷軸場景進入戰斗。


林克的冒險 戰斗場景


不止戰斗,林克的冒險中打怪可以獲得經驗,升級之後可以選擇增加血量、魔力和攻擊力,RPG要素十足。

雖然增加了一些罕見的要素,系列中常見的一些要素卻缺席了此作,比如盧比、地圖、羅盤等。

以上諸多原因導致玩這作會覺得非常另類,不太像塞爾達。

2、更加完善的世界


上篇文章《一個傳奇系列的誕生——初代塞爾達傳說》中,小辰曾說到初代塞爾達的世界少了城鎮,而在續作中,森林、群山、洞窟、湖泊均被保留,城鎮也終於加入了這個世界。


林克的冒險 完整地圖


不僅如此,城鎮的戲份還被大大加強,玩家需要在城鎮中與NPC互動,學習魔法。林克的冒險還是最早一批NPC可以走動,且表面上有自己的行程的 游戲 。


城鎮中的NPC

3、革新的代名詞


塞爾達系列一直是革新的代名詞,而在二代就進行如此之大的革新還是令人吃驚,甚至因此被一些人認為是「黑 歷史 」,好在任天堂不這么認為。


雖然林克的冒險中的大部分革新都未被後續作品繼承下去,但諸如魔法槽、黑暗林克等還是一直影響著系列。

4、大大加強的難度


如果只考慮和最普通的敵人的戰斗的話,林克的冒險大概是系列最難的一作。每次遇敵都是批量敵人,且敵人不再像前作中對准方向揮劍即可,他們會格擋,攻擊還分為上路和下路,需要尋找對應的戰斗策略。


戰斗中的林克


而手殘的小辰都是選擇盡量保持滿血,利用劍氣遠程攻擊,玩成了一個射擊 游戲 。

Bonus 說明書


與前作一樣,林克的冒險主要劇情依然是靠說明書補齊的。


日版說明書


總結


推薦指數 :★☆☆☆☆

6. 《塞爾達傳說 織夢島》宣傳視頻,小林克要被星之卡比吞了

講道理這 游戲 再發宣傳視頻和實機演示,小爆哥隱隱約約感覺到大概率就要漲價了!

這么可愛的畫風,我可以買上十套放著給我兒孫玩好嗎!

《塞爾達傳說 織夢島》主要講述了林克完成了「眾神的三角力量」冒險之後出海修行,在乘船返回海拉爾的途中遭遇風暴。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一個名叫庫洪林的小島上。

而林克如果想要離開這里,必須要從8個迷宮中獲得8件塞壬的樂器,吹響蘇醒之歌才可以喚醒風之魚。

但是島上的一切其實都只是風之魚所編織出來的一個夢。如果林克喚醒了風之魚,則島上的一切都將消失。但如果不喚醒,他就永遠無法離開。

在這里我們的小林克又有了新的「艷遇」。一位島上的少女救了漂流到島上的林克,這位少女看起來酷似塞爾達公主。

這位少女會唱好聽的歌,憧憬著島外的世界。

當然,島上的村民們並不想讓林克喚醒風之魚。島上的怪物們也想方設法的阻攔他,甚至偽裝成加農魔王,對他們而言,林克這位闖入者才是破壞小島的罪魁禍首。

從宣傳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織夢島的確是一個童話一般的地方。如果是我,想必也會不忍心使這座小島徹底消失了。

林克還在島上遇見了很多我們熟悉的(生物??)

星之卡比,它長大了嘴巴想要一口吞下林克!

小火龍似乎是個商店店主,還有深夜樹上的貓頭鷹~

這奇怪的魚應該就是風之魚了。這醜醜的魚不知道是怎麼做出這么美麗的夢的。

當然還有更多 游戲 戰斗畫面的曝光。

小林克的手辦也不能少,反正這些「海景房」我也只能看看了~

看完以上,你是不是跟小爆哥一樣迫不及待要重溫舊夢了呢?

7. 我和林克的故事—《塞爾達傳說》系列回顧(二)

我沉迷於塞爾達傳說系列,享受在海拉爾大陸馳騁的快感,在我認識這個偉大的系列後我又先後體驗了《塞爾達傳說:眾神的三角力量》、《塞爾達傳說:縮小帽》、《塞爾達傳說:四之劍》、《塞爾達傳說:風之杖》。

《眾神的三角力量》中雖然林克看起來又黑又丑,但是游戲的謎題設計非常精妙,地圖大、流程長,迷宮多,當地圖幾乎探索完的時候又來到了里世界,那種感覺真的神了,難以想像這是一款1991年就發售的作品。

《縮小帽》的可愛畫風則不同於之前陰郁的風格,游戲的畫風以及游戲中的皮克羅、會話說的帽子都讓人津津樂道,印象深刻,這是最適合安利新玩家的作品,沒有之一。

《四之劍》我用當時的黑科技體驗了和朋友聯機的快感,四個林克的設定實在是有趣。我還補完了漫畫,每個林克個性各不相同,故事非常之有趣。

《風之杖》的大海比海拉爾平原還要寬廣,任我自由探險,乘著龍舟探險,卡通渲染的貓眼林克帶著這個機具生命力的游戲又再一次的顛覆了我對這個游戲的認識。

在通關了以上作品後我又瞄上了NDS,在這里我通關了《塞爾達傳說:幻影沙漏》、《塞爾達傳說:靈魂軌跡》。又補了gbc上的《塞爾達傳說:大地之章》、《塞爾達傳說:時空之章》

《幻影沙漏》的故事延續《風之杖》,雖然玩法仍是在大海上探險,但是全觸屏操作+麥克風+陀螺儀+翻蓋告訴我們NDS這台掌機怎麼玩!也讓我們知道塞爾達傳說還能這么玩!

在《幻影沙漏》的故事最後,大海消失了,海拉爾的人們修起了鐵路,《靈魂軌跡》中我們的林克成為了一名小火車司機,我們也第一次可以和公主一起冒險,可愛的公主+小火車就是這作最具代表性的符號。

《大地之章》和《時空之章》分別以四季、時空為要素,兩款游戲可以互相聯動,十分有趣,在通關後得到聯機密碼可以在另一個游戲中輸入,多周目獎勵越來越豐富。單論游戲本身的素質也非常的高。

到了wii的時代,我又玩了《塞爾達傳說:黃昏公主》和《塞爾達傳說:天空之劍》。

在《黃昏公主》中林克變成了狼與新夥伴米拉娜一起冒險,在人形態通關一次後還可以以狼形態才回一次迷宮,你會發現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這一代的寫實林克帥的一塌糊塗,米拉娜的人氣也遠遠地超過了塞爾達公主(正宮地位不保)。

再之後無所不能的林克在《塞爾達傳說:天空之劍》中學會了飛,這一代驚艷的不止於此,體感操作絕對是游戲的神來之筆,游戲中的揮劍、射箭等都可用體感操作,被這個感人故事打動的我一度認為這是最棒的塞爾達傳說。

在此塞爾達傳說系列已經走過25個年頭,在這一年官方硬生生的將現有的作品編了一個故事線,雖然到荒野之息又放棄了這個設定,下面放一張25周年官方壁紙:

《塞爾達傳說》系列還在一直不斷的給我帶來驚喜,我和林克的故事還在繼續。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8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0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