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微電影團隊
1. Exit的微電影
《EXIT》是來自馬來西亞專藝學院(The One Academy)的六名應屆畢業生的畢業作品。他們前後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去製作這部發生在地下停車場,一個上班族逃脫自動付款機魔掌的故事。片長不到4分鍾。
他們的團隊名叫Rebel Banana。仔細端詳這部動畫,可以從中看出影片的光影造型非常好。無論是地下停車場層次感分明的場景用光還是追逐中車燈四射的光束,主創們對光的精準處理,使得影片在空間感和氛圍營造上令人印象深刻。
而就在我們本以為自動付款機是因為主人公用力踢了它一腳而「復活」報復,才一直追逐,結尾卻情緒一轉,付款機默默吐出幾個硬幣,我們才恍然原來我們和那個男人一樣,都「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於是因為這個很棒的結尾,影片又上升到一個反思的高度。生活中我們何嘗不也是如此,常常把好心當做驢肝肺。而造成這樣的理解偏差,是他人的說話方式不對,還是我們自身哪兒出了問題?
2. 拍攝一部微電影,需要怎樣的團隊配置預算是多少
拍攝微信電影的預算根據電影的長短,場景等來計算。大學時我自己做的校園mv大概4分鍾多,只花了一百塊錢。主要還是要看你想要什麼效果的微電影。
我當時的遠景都在學校,演員都是同學所以沒什麼花錢的地方。微電影雖小但也是五臟俱全的。
首先需要一個好的題材,然後進行劇本的創作。那麼在團隊里就需要一個編劇把選題的作品寫出來。
其次需要人來寫分鏡頭劇本和繪畫故事版。分鏡頭就是把劇本的畫面分成一個個的鏡頭來給攝像,演員,導演看的。故事版是針對某個特別的鏡頭而言。
還需要對於場景的尋找,這也是分鏡頭完成後的工作。尋找適當的場景拍攝。制定出拍攝計劃,也就是分外景和內景的拍攝。以免造成人員場景的沖突。
團里還需要有一個導演,導演也是整個微電影的核心人物,因為內部作品都會帶有導演的思想感情。導演要是一個懂得影視前期和後期知識的人。
團隊里在雄起拍攝也需要很多人,也是根據微電影長短來設置的。一般需要兩個攝像,一個打光照明的人,還有拿話筒收音的人。
好的微電影還需要好的演員來詮釋,所以團隊里還需要基本的主演。微電影拍攝完成後團隊里還得有收集整理素材的人,然後後期工作者進行畫面和聲音的剪輯。
團隊里還需要場務,打板的人,還需要一個財務管理資金,製片人可以拉贊助。還需要後勤的人員,關機機器三腳架燈等設備。
3. 程亮的百科名片
畢業作品《霞飛路》獲獨立電影製作群體的廣泛關注。2011年,憑借自編自導的微電影作品《宅男電台》,獲得第三十五屆(紐約)亞美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手機電影單元優秀導演獎,首屆「未來影像季」最佳網路微電影、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獎項。
程亮的創作團隊每年監制、出品數十部商業、原創微電影,並擔任原作版權投資基金的製片人 姓名: 程亮
外文名: Liang Cheng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上海
出生日期: 1979年11月13日
職業: 導演、編劇 畢業院校: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代表作品: 《霞飛路》《網》《宅男電台》
《天台》《遍地黃金》
主要成就: 2012第三十五屆(紐約)亞美國際電影節 最佳短片首屆(北京)「未來影像季」 最佳網路微電影首屆中國(成都)微電影節 新銳導演獎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手機電影單元優秀導演獎
4. 張紐約的獲獎與成就
2006武漢電視台小主持人大賽第一名2007 武漢市少年先鋒隊總隊委 五道杠 2008武漢市酒吧歌手大賽第七名2010武漢市琴台大劇院出演歌劇《貓》女主角2011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全國總冠軍2011接見西班牙駐華大使館教育參贊2012受邀至天天向上嘉賓翻譯2012武漢外國語學校首屆畢業舞會主策劃2013武漢外國語學校第二屆畢業舞會主策劃2013導演微電影《武漢,我愛你》導演;製片人
5. 有個微電影是大叔殺手受傷救了被綁架的小女孩叫什麼
《這個殺手不太冷》上映於1994年,由法國呂克·貝松編劇及執導,讓·雷諾、蓋瑞·歐德曼及娜塔麗·波特曼主演,本片主要拍攝地點是紐約。主要講述了一名職業殺手與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該片獲1994年凱撒獎7項提名。
6. 蓋章微電影歷史背景
蓋章微電影歷史背景
《辛德勒的名單》一片將作為電影史上永恆的光輝而存在,它是電影史上一部經典的作品。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名字也將與這部影片聯系在一起而永遠流傳下去。
1993年,美國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帶領《辛德勒的名單》一片攝制組初抵波蘭,就在他們跨進二戰期間克拉科夫中營准備安營紮寨之時,突然收到全美猶太人協會從紐約發來的一封急電:"請勿驚擾亡魂,讓他們安息吧。
"斯皮爾伯格讀完這聊聊數語的電文,一言不發。
他當即下令攝制組全體人員撤離克拉科夫集中營,轉移到幾十公里以外,搭置布景拍攝。
與此同時,他獨自一人離開了攝制組,乘飛機直接飛往紐約。
斯皮爾伯格不派代表,不藉助電話、電報、電傳等迅速方便的現代化通訊工具而橫跨大西洋,親赴紐約向"猶協"致歉,他的謙遜和誠意令"猶協"全體成員無不動容。
難怪後來國際影評界交口贊譽《辛德勒的名單》是"一位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導演拍攝的一部洋溢人道主義氣息的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讓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美國總統柯林頓看過此片後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們去看看這部影片。"
《辛德勒的名單》具有如此巨大影響的震撼力和如此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藝術魅力,應該說,是與斯皮爾伯格身上流著猶太人的血液,以及童年時代親身體驗過猶太人遭受歧視的痛苦;以及他源於烏克蘭的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員在波蘭納粹集中營中被謀害;以及他的內心深處對辛德勒--這位猶太人的大恩人懷有虔敬感恩的心態等一系列無法逃避的事實分不開的。
早在1982年,斯皮爾伯格收到他的製片人寄給他由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科內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的名單》,從不細讀小說的斯皮爾伯格一反常態,不僅仔細閱讀完這部小說,還當即拍板買下其改編、製片權。
他意識到這是他渴望已久的題材,但他自知時機尚不成熟。
直至10年以後,即進入1993年的春天,影界一些要人勸他放棄這部非商業性影片的拍攝計劃,他所在電影公司的一個頭面人物甚至提出:"與其拍此片,不如把錢捐給大屠殺博物館。
"這句話激怒了斯皮爾伯格,更促成了他下走決心不惜付出任何代價都要堅持拍成這部影片。
電影公司最後作了讓步,不得不讓這位向來以游戲心態拍攝驚險片、恐怖片和科幻片而著稱於世的"孩童"導演去實現他的夢想。
為了這部影片,斯皮爾伯格首次放棄了慣用的電影特技,拒絕援請好萊塢影星主演,僅請一位奧斯威辛集中營中的倖存者做副導演和被辛德勒拯救出的猶太人做影片顧問。
就這祥,他僅耗資2300萬美元就拍出了這部長達3小時15分鍾的影片。
這部影片的拍攝對斯皮爾伯格來說是一次新的體驗,壓抑的情感閘門一下打開,他說:"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像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間,我一慣用來逃避現實的攝像機直面現實,在拍攝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了熱淚。"
為了方便工作,斯皮爾伯格把家人接到了波蘭,可每天14小時緊張的拍攝工作之後,親人也無法把他從白天的思緒中解脫出來。
在影片拍攝過程中,斯皮爾伯格不止一次因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而迫使拍攝中途停止。
當他用手勢指揮群眾演員--健康的到右邊,有病的到左邊時,他感到自己就像納粹黨徒;當他指揮剃光婦女的頭發、剝光她們的衣褲,把她們像牲口一樣趕來趕去時,他的心都要碎了。
他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經歷。
"幾個星期里,他不和劇組里的德籍演員握手,不向那些身著納粹軍服的扮演演員打招呼,他以為自己就生活在當年的納粹集中營里,4個月後,影片在波蘭封鏡,身心疲憊的斯皮爾伯格臉上才終於露出一點笑容。
……拍完此片,斯皮爾伯格謝絕了片酬並決定將個人贏利全部捐給美國大屠殺博物館。
追問:
抱歉,我問的是電影內容的背景,
回答:
1939年9月,德軍在兩周內攻佔了波蘭,納粹下令波蘭全境的猶太人必須集中到指定的城市進行登記,每天有一萬多名猶太人從鄉村來到克拉科夫。
在克拉科夫的猶太人推舉了24名猶太人組成委員會幫助被集中到該城的猶太人解決住宿膳食,分配勞役和排解紛爭等問題。
7. 安德魯·J·韋斯特的演藝經歷
2006年,安德魯·J·韋斯特Andrew J.West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微電影《On Being-in-and-of the Classroom》,在片中扮演Business。2006年,他還出演了自編的微電影《The Last Night》。2007年,他客串了微電影《Onionhead》。2008年,出演了短片《Cinco de Mayo》,在片中飾演Scott。同年還客串了美劇《調教浪盪富家女》和《麗塔生活記 第一季》。
2009年,他客串了電影《Dialogues》《Coup de Grace》《Nothing for Something》並且因出演了電視劇《哈拉聯誼會 第二、三季》而小有名氣。同年,他還客串了電視劇《Rockville CA》《識骨尋蹤第五季》和《鬼語者第五季》。
2010年,他客串了五部電視劇,分別是《整容室 第六季》《犯罪現場調查:紐約 第六季》《暗警第二季》《犯罪現場調查第十一季》《瘋狂老爸箴言錄 第一季》,同年還出演電影《Who Gets the Parents》和《Walter》。
2011年,他參演了電影《Family Practice》 和電視劇《逝者之證 第二季》。
2012年,他參演了電影《The Distance Between》和電視劇《靈書妙探 第五季》。
2014年,安德魯出演了人氣電視劇《行屍走肉 第四、五季》,在劇中扮演食人族的首領Gareth,從而使得他的知名度大升。 同年,他還出演了電影《Bipolar》《Walter》和電視劇《郊區故事 第三季》《熱力克利夫蘭》。
Andrew主演的電影《Walter》於2015年1月2日在美國棕櫚泉國際電影節首映。
2015年Andrew J. West將主演CW試映集《Dead People》,電視劇將於2016年播出。
參演電影
2006年《The Last Night》飾演Joe Pinski
2006年《On Being-in-and-of the Classroom》飾演Business
2007年《Onionhead》飾演Guy
2008年《Cinco de Mayo》飾演Scott
2009年《Dialogues》飾演Dustin Hoffman
2009年《Coup de Grace》飾演Chris
2009年《Nothing for Something》飾演Lyle
2010年《Who Gets the Parents》飾演Mitch
2010年《Walter》飾演Walter Benjamin
2011年《Family Practice》飾演Adam Foote
2012年《The Distance Between》飾演Ian
2014年《Bipolar》飾演Harry Poole/Edward Grey
2014年《Nightmare Code》飾演Brett Desmond
2015年《Walter》飾演Walter
參演電視劇
2008-2009年《調教浪盪富家女》飾演Max
2008年《麗塔生活記 第一季》飾演Craiger
2009-2010年《哈拉聯誼會 第二、三季》飾演Fisher
2009年《Rockville CA》飾演Hunter
2009年《識骨尋蹤 第五季》飾演Josh Parsons
2009年《鬼語者 第五季》飾演Jake Olmstead
2010年《整容室 第六季》飾演Young Christian
2010年《犯罪現場調查:紐約 第六季》飾演Johnny Cook
2010年《暗警 第二季》飾演Reid Wagner
2010年《犯罪現場調查 第十一季》飾演Pitchman Larry
2010年《瘋狂老爸箴言錄 第一季》飾演Dr. Ted Barron
2011年《逝者之證 第二季》飾演Shane Smith
2012年《靈書妙探 第五季》飾演Keith
2014年《郊區故事 第三季》飾演Mark
2014年《行屍走肉 第四、五季》飾演Gareth
2014年《熱力克利夫蘭》飾演Cooper
2015年《火線警探第六季》飾演Heath/Waiter
2016年《Dead People》飾演Floyd
編劇作品
2006年《On Being-in-and-of the Classroom》 編劇&製片人&導演
2006年《The Last Night》編劇&製片人&導演
導演作品
2006年《On Being-in-and-of the Classroom》編劇&製片人&導演
8. 請查收,這是你的微電影Vlog創作指南 | 簡課程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設備的普及、互聯網的發展,拍攝短片甚至電影已經不再普通人遙不可及的事。微電影、Vlog、搞笑小視頻充斥著各個視頻網站,平民化的視頻拍攝已然廣泛流行。但電影拍攝有著極強的專業性,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作為我們普通大眾如果想拍攝和剪輯一些入門影像作品應該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知識呢?
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改造愛迪生的「電影視鏡」,採用十字輪結構解決了影片間歇運動的問題。1894年底,他們發明了第一台電影放映機,成為了電影發明者。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首次播放影片,這一天成為電影誕生日。在電影發明初期,影片都只有幾分鍾,這些電影可以說是微電影和Vlog的鼻祖。
微電影一般指微型的電視電影短片,視頻博客(video blog,簡稱 vlog),源於「blog」的變體,意思是「視頻博客」,也稱為「視頻網路日誌」。它們都具有「短、平、快」的特點,一般在五分鍾以內,一分鍾左右的也比較常見。根據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廣告宣傳類、新聞記錄類、劇情故事類、音樂舞台類。根據主題不同又可以分為:勵志激情片、幽默搞怪片、時尚潮流片、情感故事片、科幻懸疑片等等。在拍攝的時候我們要清楚自己拍攝的類型,從製作難度講,一般大眾因為拍攝資金的原因,建議傾向於生活故事類,盡量減少特效使用(太五毛了也尷尬)。科幻類、場面較大、人數較多的故事類型也並不適合。所以我們要清楚一個大前提,我們拍攝微電影、Vlog是有很大局限的,不能天馬行空。
需要一個怎麼樣的團隊?
微電影、Vlog製作的發起人在人員配備上,最早應該確定的是導演、攝影和剪輯等主創人員,明確好崗位分工。其他重要崗位還包括:製片人(搭建並管理整個影片製作組),監制(監督影片製作,保證影片質量),導演(團隊核心,負責統籌影片拍攝,做好選角並指導演員表演),編劇(完成劇本,協助導演完成分鏡頭劇本),演員或主持人(根據導演和劇本要求,完成角色表演)。還有攝影師、燈光師、場記場務、錄音師、美術布景師、化妝造型師、音樂作曲、剪輯後期等工作崗位。
其中微電影團隊一般在10人以內,製片人、監制、導演和編劇合並為1人,攝影和燈光合並為1人、場務、場記、布景合並為1人,錄音、音樂、剪輯、後期合並為1人。簡而言之,4人拍攝是保證正常拍攝最精簡配置,再加上3-6名演員,這也是最常見的微電影團隊。當然甚至還有單兵作戰,編、導、攝、剪、演都有一個人承擔的。
整個工作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主要包括前期策劃准備、中期現場拍攝、後期剪輯製作和發布發行。
前期策劃准備:
成立攝制組、資金預算、籌集和贊助、創作劇本、確定演職人員、制定拍攝計劃、考察選取場地和購買道具布景等。其中核心是劇本,一個劇本的好壞決定了一部微電影和Vlog的成敗。導演根據劇本進行文字分鏡頭劇本,作為導演應當用蒙太奇思維來設計編寫腳本、分鏡頭劇本,隨後攝影師根據文字設計製作攝影分鏡頭劇本。主創人員在方方面面都要制定詳細的拍攝計劃,將角色、劇本、服裝租借、內外景布置、日程安排、食宿等都安排好,等最終演員敲定到位後,再開會頭腦風暴整個拍攝計劃,確保大家達成一致,然後分工部署,分頭行動。
中期現場拍攝:
拍攝現場有三個核心人物,一是導演,他主要引導調動演員每次表演,監控攝影師的每一個鏡頭,處理和控制現場工作流程。二是攝影師,他的專業化水平決定了影片畫面效果,能否准確使用鏡頭、景別、虛實效果、白平衡等等,實現預先要達到的效果。三是演員或者主持人,演員的動作表情和自然流暢的聲音,決定了影片的人物魅力。當然,現場收音也是非常關鍵的,不可忽視,一般內置麥很難實現立體聲效果。
豆瓣9.2分的法國微電影《調音師》
印度改編電影今年也掀起一陣熱潮
後期剪輯製作:
現場拍攝結束後,就要開始進行剪輯,通過剪輯軟體進行粗剪、精剪、配音、配樂、字幕、特效等製作。第一步將素材拷貝到電腦,然後利用時間地點機號順序編號整理。第二步根據導演確定的文字腳本和分鏡頭腳本,設計工作流程和編輯台本。第三步從視頻影像素材中挑選優良鏡頭畫面按照腳本的結構順序安排組接畫面,獲得第一稿影片。第四步精心調整影片素材,有了正式稿影片。第五步加上解說配音、配樂、字幕、片頭片尾等,最終形成完整影片。
發布發行:
咱們作為大眾的小眾,發布發行都靠自己啦。影片完成以後通過視頻網站發布傳播,進入公眾視野。
有哪些拍攝要點是需要注意的?
(一)蒙太奇:
蒙太奇(mentage)是法文音譯,指的是將不同的鏡頭有機地組織、剪輯在一起,使之產生連貫、對比等聯系和快慢不同的節奏,從而表現出新的情節內容和藝術效果的組合方式。
見過一個例子就是中國漢字,是典型的蒙太奇組合。吠、淚、鮮等字,將不同的特寫鏡頭放到一起,就達到了表現效果。列舉A笑、B手槍指頭、C哭。A-B-C就是體現一個人被嚇到了。C-B-A,就是他勇敢地面對了。因為組合不同,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蒙太奇的分類:
1.敘事蒙太奇:交代情節、展示事件。按照時間順序、因果關系組合鏡頭、場面和段落,引導觀眾理解劇情。
包括平行蒙太奇,適用於多條時間線、故事線並行,交替畫面,營造緊張氛圍。交叉蒙太奇:將不同時間多條情節線迅速頻繁地剪輯到一起,最後回合到一個點,加強矛盾沖突的尖銳性。顛倒蒙太奇:打亂結構,先展示故事的現在狀態,再回去介紹故事的始末,常藉助疊印、畫外音、旁白等轉入倒敘。時間的回顧和推理一般都已這種方式呈現。連續蒙太奇:一般自然流暢的介紹單一情節線索,有節奏地連續敘事。一般一部電影都是多種蒙太奇交混使用,相輔相成。
2.表現蒙太奇:表現蒙太奇以鏡頭對列為基礎,通過相連鏡頭在形式或內容上相互對照、沖擊,從而產生單個鏡頭本身所不具有的豐富含義,以表達某種情緒或者思想。其目的在於激發觀眾的聯想,啟迪觀眾的思考。
包括抒情蒙太奇:往往在一段敘事場面之後,恰當地切入象徵情緒情感的空鏡頭,一般這些畫面與劇情無直接聯系。心理蒙太奇:畫面組接來表現人物的夢境、回憶、閃念、幻覺、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動。聲畫一般有強烈的主觀性。隱喻蒙太奇:通過鏡頭和場面的對列,含蓄而形象地表達創作者的某種寓意,但要避免牽強附會。對比蒙太奇:通過內容上的強烈對比,產生相互沖突作用,常見的有貧與富、生與死、勝利與失敗等等,可以是內容性質上的,也可以是景別、色彩、動靜等形式上的。
是吳彥祖主演的的動作懸疑微電影
凱迪拉克廣告《一觸即發》
(二)分鏡頭設計:
把劇本做好是最為核心的,劇本和小說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小說注重文學性和可讀性,用大量文字表現人物心理和故事情節,可以獨立欣賞。而劇本則是傾向於以對話和情節推動,一個好的劇本,時間和空間要集中,矛盾沖突要尖銳、人物性格要典型、結構設計要緊湊。
近期讀過一些更加專業的劇本創作相關的書籍,本部分將在單獨的一篇推薦文字中詳細介紹。在此主要講分鏡頭設計。鏡頭又分為支點鏡頭(用來點題、釋義)、交代鏡頭(修飾說明、交代背景關系)和過渡鏡頭(前兩者之間的鏡頭)。編制分鏡表,主要包括景別、方位、長度、畫面內容、解說詞、音樂、效果、備注。拍攝分鏡頭考慮,攝影機位置、景別、角度、是否要中斷換位置。敘事方面,用誰的視角,我們與拍攝對象的關系,需要變換視角嗎?
分鏡頭劇本例:
(1)某地/內景還是外景,天氣
介紹分鏡頭描寫的情節,主要有場景情況,人物動作和對白。
…………(2)(3)
(三)攝影常識:
硬體方面,我們至少需要3台以上同品牌的單反或者攝像機、音效卡、調桿話筒、監聽耳機、列印機。有條件還可以租一台無人機(拍一些航拍素材),主要作為開頭結尾或者轉場使用。
攝像機分為家用級、專業級和廣播級。現在的照相機尤其是單反感光元件大,能夠更換鏡頭,成像素質好,相對成本也比較低。不過,現在的手機的攝像功能也可以實現基礎的拍攝需要。清晰度分為標清(480p)、高清(720p)、全高清(1080p)和4K等視頻格式。焦距分為長標短焦距,根據焦距鏡頭,又分為標准鏡頭、廣角鏡頭和長焦距鏡頭。畫幅主要有全畫幅、APS-H、APS-D、4/3系統、4X以上。快閃記憶體卡有CF\SD\XD卡。
專業攝影機往往有兩個以上的聲音採集聲道,這樣可以分別錄取不同種類的聲音,實現更為逼真、立體的聲音效果。除了攝影機的錄音以外,還有專業錄音設備,主要有電腦、錄音軟體、錄音機、話筒、音效卡、話放、挑桿、防風籠、儲存器等部件組成。主要用於大中型影片拍攝。還有就是外置話筒來採集聲音,抗干擾、靈敏度遠遠大於內置話筒。錄音過程語言聲音要近距離錄制、語言優先於音響、畫內音優先於畫外音。
攝影還需要一些輔助設備:穩定器材如三腳架和獨腳架,斯坦尼康減震器。保證拍攝場景需要的,搖臂和軌道。鏡頭附件主要是濾鏡:密度鏡(避免過曝、保證大光圈)、漸變濾鏡(有深淺區域的變化,用來平衡畫面亮度差別很大的場景)、偏振濾鏡(過濾偏振光的雜亂干擾)。還有遮光罩和遮光斗,遮擋不參與成像的雜光,也可以起到保護緩沖作用。便攜照明燈包括機頭燈和小型閃光燈。
拍攝素材起幅和落幅要預留五秒鍾,拍攝要注重穩定、准確、平直、勻速、長度。長度方面一般來說,特寫鏡頭2-3秒鍾,中近鏡頭3-4秒,全景6-7秒,大全景6-11秒。鏡頭太長太短都不好。
手動對焦與虛實轉換,自主改變畫面中人和物原來的清晰效果。還有搖鏡頭、推鏡頭、慢動作、快動作也是常見的拍攝方法。景別主要有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拍攝高度有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這些要在拍攝中認真選擇,豐富使用。
在後期製作中有哪些要點?
一台高性能電腦(安裝剪輯軟體)必不可少,後期編輯軟體主要有:After Effect、Adobe premeire、Vegas、繪聲繪影、微軟和蘋果自帶的剪輯軟體等。後期編輯要點:採集和拷貝素材,研究和分析腳本,挑選合適鏡頭。精心調整畫面,配音字幕合成,輸出完成作品。
鏡頭組接方面格外要注意:1.素材之間要協調(畫面亮度、色彩、情節);2.動靜之間要緩沖;3.動接近,近接動(主體運動、客體靜止,主體靜止,客體運動);4.選好動作剪接點(切忌前後鏡頭動作重復)5.遵守「軸線規律」(人物多方向和來回運動時,要注意有一個軸線主導,以保證主題方向和位置的統一匹配,如對話鏡頭,人物在右邊就應該保持右邊,避免跳軸);6.避免同鏡頭(前後兩個鏡頭在景別和視角上應有顯著變化,切忌同主體、同景別、同視角直接組接,否則畫面變化不大,會出現令人反感的「跳幀」效果。)
一些常見的轉場方法要注意:無技巧轉場(直接切換)。運動轉場:藉助人物、動物或者其他一些交通工具等動作,作為場景或者時空轉換的手段,大多強調的是前後段落的內在關聯性。相似性因素轉場。利用特寫轉場,特寫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時空或者段落轉換的視覺跳動。空鏡頭轉場,利用景物來過渡,實現間隔轉場。主觀鏡頭轉場,前一鏡頭是人物,後以鏡頭是人物看到的場景或者所思之物。
轉場技巧方面:漸隱、漸顯、疊入、疊出、劃入、劃出、甩切(一種快閃轉換鏡頭,畫面呈現模糊不清的流線)。還有虛實互換,清晰和模糊之間相互切換。畫面定格。
最後是特效製作,一般最常用的是摳像技巧。要求在綠布景前表演並完成拍攝,後期將綠色拍攝區域摳掉,然後將需要的場景合成。復雜的後期特效,建議找專業公司。當然最好的狀態就是忘記招式,著手拍起來吧!▩
9. 宣傳片 製作公司哪家好
宣傳片製作公司推薦:上海順動廣告、、觀池影視(GWANTSI)、太平盛世影視廣告公司、DMG娛樂傳媒集團、中美影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1、上海順動廣告
順動國際傳媒集團2003年成立於香港,是致力於視覺營銷及品牌推廣的專業機構。經過十七年的發展,目前擁有上海順動廣告股份公司,順動國際傳媒北京分公司,瞬鏡模特經紀中心,上海順集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順動國際傳媒集團等多家機構。
5、 DMG娛樂傳媒集團
DMG娛樂集團是目前中國最大規模的獨立傳播機構之一,由被業界譽為「鐵三角」之稱的丹·密茨,肖文閣,吳冰創立於1993年。DMG完全經營 著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傳媒機構(DMG傳媒集團)和中國最高水平的娛樂公司(DMG娛樂集團),並融合這兩股力量,開創DMG大傳播創意平台。其業務范圍 廣,善於整合中西方文化,擅長將世界領先品牌在中國本土傳播。
10.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的第二屆
2012年4月2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在中國傳媒大學禮堂內舉行開幕式暨新聞發布會,文化部和教育部有關領導、知名新銳導演、演藝新人等均出席本屆微電影節開幕式及相關系列活動。
第二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由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中國高校文化創意產業聯盟、橫店影視城主辦,騰訊視頻協辦;並聯合聯通沃商店、紐約電影學院、56網、激動網、第一視頻、CNTV電影台、迅雷看看、PPTV、樂視網、風行網路等主流視頻媒體平台以及國內外百所高校,共同打造微電影行業頂級權威平台。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立足於中國首都北京,旨在為全球華人電影愛好者搭建一個前期創意創作、中期投資拍攝、後期展示傳播的產業鏈式交互平台。
本屆微電影節的籌備工作歷時7個月之久,經過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組委會全體同仁的不懈努力,本屆微電影節內容精彩紛呈,亮點眾多。除了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大學生一分鍾影像大賽」成為本屆微電影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外,本屆微電影節還涵蓋了上屆獲獎作品、本屆參賽入圍作品的高校巡映、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劇本暨校園人氣男女主角選拔大賽、中國微電影光影藝術系列講座以及中國微電影投融資會暨產業高峰論壇等活動內容。
第二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羽翼」獎,主旨在於用審慎的、獨特的視角定義微電影這一新的藝術形式,嚴格杜絕將微電影作為傳統電影的陪襯,杜絕微電影成為廣告片的升級版,同時從思想性、傳播性、娛樂性等方面建立微電影新標准。同時,本屆微電影節還設立多項競賽單元,旨在面向全社會挖掘和培養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電影新人、新作,集中展現有價值、有力量的高水平作品。所有獲獎團隊可優先獲得「載旭計劃」天使投資微電影拍攝,並參與到中國高校文化創意產業聯盟的創業扶持計劃工程。
2012第二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金羽翼」獎——最自由地表達!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組委會,攜手各界專業人士打造頂級權威平台,讓更多懷有光影夢想的年輕人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