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涵微電影
A. 【文字的力量】豫園窺見
我比較喜歡壯美的自然景觀,鮮少游園林。然而,遊走於豫園中,隨著眼睛捕捉到的一池一石、一亭一堂、一檐一廊,曲徑通幽,雕梁畫棟,飛龍嘯天,也不禁醉心於其細膩精巧不失大氣的設計布局,迷戀其考究精美又典雅的用材做工,為設計者的匠心獨運嘆服,被園主人的財大氣粗驚詫,也不禁湧起了探究心:「這決非等閑之人所為,它的主人是誰?」
豫園正門口的「三穗堂」里,廳堂高懸的「城市山林」「靈台經始」「三穗堂」三塊大匾額下,就有現代書法家潘伯鷹的楷書《豫園記》——作者即是豫園的原主人潘允端。
潘允端是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曾任刑部主事、四川右布政使,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處長、四川省長,比較厲害了,他爹潘恩更厲害,官至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相當於司法部長、檢察院最高檢察長)。
潘恩於嘉靖二年(1623年)中進士,是扳倒嚴嵩的著名內閣首輔徐階的同年(徐階探花及第)。徐階是松江府華亭縣人,豫園片區當年屬松江府上海縣,除了同年,他們還是同鄉,關系自是不一般。
潘家在明朝時是上海的名門望族,潘恩與其長子潘允哲、次子潘允端皆為進士,有「一門三進士」的美稱。
當年的豫園面積達70餘畝。《豫園記》里,潘允端追憶了建園的因由,描述了園子的風貌,字里行間充盈敬老孝親之情,融入自己平生志向嗜好,夾敘夾議,直抒胸臆,讀畢不禁感慨萬千。
嘉靖己未(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允端殿試落榜,失意而歸,在自家住宅世春堂西面幾十畝果菜地里,「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始建豫園。
三年後,潘允端終於金榜題名,中了進士。自此開始宦海沉浮十五年,無暇顧及建園子。萬曆丁丑(萬曆三年,1577年),潘允端辭官歸隱,開始一心一意建造園子。
彼時,他的父親潘恩也已告老還鄉,園子命名為「豫園」,即「取愉悅老親意也」。
不僅園子命名為豫園,整個園子布局也是以「娛奉老親」的「樂壽堂」為中心。「樂壽」二字取自《論語》「知者樂、仁者壽」,即希望雙親快樂長壽的意思。
樂壽堂即現在的三穗堂,記中描寫樂壽堂:
然而,「嗟嗟,樂壽堂之構,本以娛奉老親,而竟以力薄愆期,老親不及一視其成,實終天恨也。」
潘恩於萬曆十年(1582年)駕鶴西去,未能親眼見樂壽堂建成。而一「豫園」、一「時奉老親觴詠其間」、一「實終天恨也」,亦足以見潘允端眷眷之心。
此時距潘允端開始建園子已經過去了二十三年,離他「解蜀藩綬歸,一意充拓」也已過去五年,由此也可見這座園子規模之大,耗費之多。
彼時樂壽堂右室是「五可齋」,五可齋之名解釋了潘允端為什麼辭官歸隱。他把做官比做雞肋:有親可事,有子可教,有田可耕,有山可樵,有澤可漁,為什麼要貪戀雞肋呢?
潘允端頗有老莊思想,又家大業大,加之受權貴排擠,仕途不順,索性回家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喜歡做的事。
「每歲耕獲,盡為營治之資。」「嗜好成癖,無所於悔。」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終於在萬曆十八年(1590年),建成了這座細看清秀雅緻,遠觀恢宏壯麗的園子,當時即被公認為「東南名園冠」、「奇秀甲於東南」。
此時距其父仙逝又過去了八年,潘允端可謂傾其半生之精力。
建建停停、停停建建30餘年,建了哪些非同一般的景緻呢?
首先是這個「玉玲瓏」,文中稱「宣和漏網」,「宣和」是宋徽宗趙佶的年號,宋徽宗為自己在開封建園子,到東南江浙一帶搜刮強奪奇花異木、嶙峋美石,激起民憤,爆發農民起義,採集未來得及運走的太湖石就留在了江南。「玉玲瓏」即是其一,而且是「石品之甲」。
潘允端自是對其鍾愛有加,玉玲瓏當年底部刻有「玉華」二字,取玉中精華之意,潘允端把自己讀書進修的書齋, 命名為「玉華堂」。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六年,記有八卷《玉華堂日記》,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玉玲瓏是豫園的鎮園之寶,與蘇州瑞雲峰、杭州縐雲峰並稱江南三大名石。高約3米,寬約1.5米,厚約80厘米,重約 3噸,最具太湖石的漏、透之徵。古人曾謂:「以一爐香置石底,孔孔煙出;以一盂水灌石頂,孔孔泉流。」香煙裊裊八方升騰,清泉淙淙周身飛濺,美妙之極。
其次是園內的假山,採用浙江武康黃石,聘請明代著名疊山專家張南陽設計製作。最著名的「大假山」,山高14米,寬約60米,縱深約40米,「奇峰攢峙,陡壁幽壑」。
登山頂望江亭,「下視溪山亭館,若御風騎氣而俯瞰塵寰」。彼時四周一馬平川,據說可看到黃浦江舟帆美景,蔚為壯觀。
這座大假山是唯一未被戰火毀損的張南陽真跡。如今高樓林立,古木參天,植被茂盛,大假山已不復當年的雄渾氣韻。
再有就是現在的九曲橋、湖心亭一帶均屬當年豫園的領地,萬挺修竹環繞,滿池清荷吐艷。
竹林蒼翠,竹葉沙沙,飛鳥唧唧。荷花亭亭,半開未開,蓮葉田田,風月無邊。泛舟池上,游盪其間,花紅葉綠,欲送還迎,「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與魚同戲,童真雅趣,不亦樂乎!
潘允端的《豫園記》,通篇文字以寫實為主,未有過多華麗詞藻,然而對花費自己半生心血的作品,他還是頗為自得,雖說不敢與唐朝大詩人大畫家王維的輞川別業、宰相李德裕的私家別墅平泉莊相比,「 而卉石之適觀,堂室之便體,舟楫之沿泛,亦足以送流景而樂余年矣。 」
我們權當他「不識豫園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園中」,來看看同時代的上海名人、大書畫家董其昌作的《樂壽堂歌為潘泰鴻壽》詩中描繪的彼時盛景(潘泰鴻是潘允端的四子,與董其昌是兒女親家):
奇、險、秀、廣,靈、趣、仙、闊,潘允端把他的嗜好追求到了極致。然而,盛極而衰,從此潘家就走上了下坡路,應驗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其在《豫園記》文末嘆而落筆:「第經營數稔,家業為虛,余雖嗜好成癖,無所於悔,實可為士人殷鑒者。若餘子孫, 惟永戒前車之轍,無培一土,植一木 ,則善矣。」
曾經產生「每歲耕獲」的蔬圃,如今變成時刻張著大嘴呑錢的「老虎機」,里外里,差別大了去了。
潘允端在世時已勉為其難,他辭世後,其子孫即使想「培一土,植一木」也已無能為力。因園子管理修繕耗費巨大,潘家入不敷出,不得不變賣田產,至其孫輩,豫園已易張姓(其兄之孫婿張肇林,明末任通政司參議)。
近百年來,豫園多數美景毀於戰亂,加之朝代更迭,分割易手,盛況不再。新中國成立後,經歷1956年、1982年兩次大修,豫園才以今日之面貌展現在我們面前,雖僅30餘畝,也足已令人嘆為觀止。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豫園漫漫長河一樣的歷史,如電影般一幕幕在眼前閃現,不禁湧起後人復哀的唏噓。
潘允端初建豫園時想必不曾料到會把家業敗虛,然而,即使明示於記中告誡後世子孫,也阻擋不住敗落的步伐。其自省為「嗜好成癖」,有此嗜好並非壞事,然而,凡事過猶不及,一旦成癖,多好的嗜好都不再會是好事。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人性中「貪、嗔、痴」的存在,後人復哀後人,也永無止息吧!
國如此,家如此,人未嘗不如此,為戒。
余舍之西偏,舊有蔬圃數畦。嘉靖己未,下第春官,稍稍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垂二十年,屢作屢止,未有成績。
萬曆丁丑,解蜀藩綬歸,一意充拓。地加辟者十五,池加鑿者十七。每歲耕獲,盡為營治之資。時奉老親觴詠其間,而園漸稱勝區矣。
園東面架樓數椽,以隔塵市之囂,中三楹為門,匾曰「豫園」,取愉悅老親意也。
入門西行可數武,復得門曰「漸佳」,西可二十武,折而北,豎一小坊,曰「人境壺天」。過坊得石樑,穹窿跨水上,梁竟而高墉中陷,石刻四篆字,曰「寰中大快」。
循墉東西行,得堂曰「玉華」,前臨奇石,曰「玉玲瓏」,蓋石品之甲,相傳為宣和漏網,因以名堂。
堂後軒一楹,朱檻臨流,時餌魚其下,曰「魚樂」。
由軒而西,得廊可三十武,復得門曰「履祥」,巨石夾峙若關,中藏廣庭,縱數仞,衡倍之,甃以石如砥,左右累奇石,隱起作岩巒坡谷狀,名花珍木,參差在列;前距大池,限以石闌,有堂五楹,巋然臨之,曰「樂壽堂」,頗擅丹雘雕鏤之美。
堂之左室曰「充四齋」,由余之名若號而題之,以為弦韋之佩者也。
其右室曰「五可齋」,則以往昔待罪淮漕時,苦於馳驅,有書請於老親曰:不肖自維有親可事,有子可教,有田可耕,何戀戀雞肋為。
比丁丑歲首,夢神人賜玉章一方,上書「有山可樵,有澤可漁」,而是月即有解官之命,故合而揭齋焉。
嗟嗟,樂壽堂之構,本以娛奉老親,而竟以力薄愆期,老親不及一視其成,實終天恨也。
池心有島橫峙,有亭曰「鳧佚」。島之陽峰巒錯疊,竹樹蔽虧,則南山也。
由「五可」而西,南而為「介閣」,東而為「醉月樓」,其下修廊曲折可百餘武。自南而西轉而北,有樓三楹曰「征陽」,下為書室,左右圖書可靜修。
前累武康石為山,峻贈秀潤,頗愜觀賞。登樓西行為閣道,屬之層樓,曰「純陽」,閣最上奉呂仙,以余攬揆,偶同仙降,故老親命以征陽為小字。
中層則祁陽土神之祠,蓋老親守祁州時,夢神手二桂、攜二童至曰:上帝因大夫惠澤覃流,以此為子。已而誕余兄弟,老親嘗命余兄弟祀之。語具祠記中。
由閣而下為「留春窩」,其南為葡萄架。循架而西,度短橋,經竹阜,有梅百株,俯以蔽閣,曰「玉茵」。玉茵而東為「關侯祠」。
出祠東行,高下紆回,為岡、為嶺,為澗、為洞,為壑、為梁、為灘,不可悉記,各極其趣。
山半為「山神祠」,祠東有亭北向曰「挹秀」,挹秀在群峰之坳,下臨大池,與樂壽堂相望,山行至此,藉以偃息。
由亭而東,得大石洞,窅窕深覯[gòu],幾與張公、善卷相衡。由洞仰出為「大士庵」,東偏禪室五楹,高僧至止,可以頓錫。
出庵門奇峰矗立,若登虯,若戲馬,閣雲礙月,蓋南山最高處,下視溪山亭館,若御風騎氣而俯瞰塵寰,真異境也。
自山徑東北下,過「留影亭」,盤旋亂石間。轉而北,得堂三楹,曰「會景堂」,左通「雪窩」,右綴水軒。
出會景,度曲梁,修可四十步,梁竟即向之所謂廣庭,而樂壽以面之勝盡於此矣。
樂壽堂之西,構祠三楹,奉高祖而下神主,以便奠享。堂後鑿方塘,栽菡萏,周以垣,垣後修竹萬挺,竹外長渠,東西咸達於前池,舟可繞而泛也。
樂壽堂之東,別為堂三楹,曰「容與」,琴書鼎彝,雜陳其間,內有樓五楹,曰「頤晚樓」,樓旁庖湢[bì]咸備,則余棲息所矣。
容與堂東,為室一區,居季子雲獻,便其定省,其堂曰「愛日」,志養也。
大抵是園不敢自謂輞川、平泉之比,而卉石之適觀,堂室之便體,舟楫之沿泛,亦足以送流景而樂余年矣。
第經營數稔,家業為虛,余雖嗜好成癖,無所於悔,實可為士人殷鑒者。若餘子孫,惟永戒前車之轍,無培一土,植一木,則善矣。
薦文及指導老師 韓涵微語 ,特此致謝!
【 文字的力量 】是由文字的力量大聯盟秉持「為好文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設立的專題,專題目前不接受投稿。廣大優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遴選專題《 搖籃 》中。
我們編委會從中選出優質文加以推廣,讓你的文字在飛揚中發力。我們期待你的優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擲地有聲、靈動有趣的文字,我們定會用足夠的真誠與你的文字共舞。誠邀你的加入,讓我們一起尋找文字的力量。
【 文字的力量 】大聯盟合作對接人: 朋友是老酒 韓涵微語 無色生香 瑾字翁
B. 王志文主演的電視劇
王志文主演的電視劇有青瓷、旗袍、寬恕、手機、皇城根兒、過把癮、像春天一樣、黑冰、天之雲地之霧、大丈夫。
王志文,1966年6月26日出生於上海市,祖籍浙江寧波奉化,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主持人。1988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分配在中央戲劇學院研究所工作。
2014年憑借電視劇《大丈夫》而獲得第2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
2015年,主演電視劇《待嫁老爸》。
2020年,主演電視劇《叛逆者》。
人物評價
我和王志文是第一次合作,以前從一些媒體的報道中,都感覺他是個霸氣十足的人,但是真正接觸了以後才知道他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范偉評)
我和王志文老師是第一次合作,對手戲也不少,感覺他是個很嚴肅的人,但是他和我們劇組人員的關系都很好,經常互相討論戲怎樣演才更好。(陳好評)
C. 王曉晨之前沒怎麼看到過,《我的體育老師》是其第一部作品
去年王曉晨在綜藝《我就是演員》上出演了《我的前半生》片段受到網友的大量討論。其實從出道以來,王曉晨已經出演了很多作品,但是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作為一名青年演員,她在演技方面是具備實力的,不管是做主角還是配角,一直都是穩扎穩打、踏踏實實的狀態。
戲份不多但表現亮眼的配角
答主看過王曉晨出演的第一部劇是由黃磊、陳數主演的《我愛男閨蜜》,她在劇中飾演黃磊的妹妹,是一個有點叛逆、非常有個性的女孩。對她在劇中第一次出場的片段印象深刻,和丈夫鬧離婚,全程拉著臉。為爭奪一隻寵物狗瞪大眼睛恨不得把對方拍到地上的深情。渾身散發著「本姑娘不爽別惹我」的氣焰。在之後的劇情里,她經歷了成長,逐漸懂得家庭和責任,性格變得柔和,開始懂事聽話,人物前後轉變得非常自然。
雖然王曉晨不像同齡的楊冪、唐嫣那麼有人氣有熱度,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但是正如她自己在節目中說的那樣,只要一直踏踏實實拍好每一部戲就夠了。我個人一直覺得她在演戲方面非常具備實力,屬於那種演技不端著,能夠放得開去表演,演技有張力的演員,希望她今後的演藝之路越來越好。
D. 億萬懦夫乞丐老婆演員叫什麼
於莎莎。
黑色幽默喜劇電影《億萬懦夫》,由蔣海波擔任總製片,楊健擔任製片人 ,盧新順、韓涵聯合出品人,沙海龍執導,張子棟、於莎莎、余皚磊、黃才倫領銜主演。
影片改編自同名話劇,講述了一位膽小軟弱的男生,在泰國偶然撿到初戀銀行卡後,被迫陷入一起「搶劫迷案」的故事。
電影劇情:
碌碌無為、膽小懦弱的王億萬(張子棟 飾)來到異國參加前女友陸小圈(於莎莎 飾)的婚禮,因為取錢時對一張落下的銀行卡心生貪念,之後竟偶遇了前來尋卡的陸小圈。婚禮前夜,兩人被黑哥(余皚磊 飾)劫匪團伙持槍困在銀行中,陷身於一場真假劫匪的風波。
E. 余皚磊演劫匪的電影叫什麼名子
余皚磊演劫匪的電影叫《億萬懦夫》,余皚磊在裡面飾演黑哥,性格沉默內斂,有魄力有擔當。外形凶惡,不苟言笑,但勤奮顧家,珍視妻兒。在這次銀行風波中偶成劫匪,挾持人質,實則有著鐵漢柔情的辛酸。
影片改編自同名話劇,講述了一位膽小軟弱的男生,在泰國偶然撿到初戀銀行卡後,被迫陷入一起「搶劫迷案」的故事。
幕後製作
《億萬懦夫》的劇本打磨了近三年,其中集結了老、中、青三代乃至00後進行劇本的頭腦風暴,導演、編劇在這期間推翻無數次稿。作為自己再次看好的小人物作品,總製片人蔣海波也表示,「《夏洛特煩惱》成功後,所有主創都如履薄冰,但我仍將繼續保持最初的狀態與對電影的夢想,拍好這部電影《億萬懦夫》,給觀眾帶來更多快樂。」
F. 韓涵的作品介紹
《突出重圍》(2001年7月) [任主要演員]
《審判》(2002年5月) [任主要演員]
《自殺者》(2002年7月) [任執行導演、作曲]
《尋找失落的傳奇之火星規則》(2003年8月) [任導演、編劇]
《金錢燃燒的歲月》(2004年4月) [任舞台總監]
《父親》(2005年10月) [任舞台總監]
《跑來跑去》(2008年11月) [任導演、編劇]
【該劇獲2009年第六屆中國戲劇文學獎—劇本獎】
《操場》(2009年3月) [任主演]
《動物園的故事》(2009年7月) [任主演]
《論煙草有害健康》(2009年7月) [任主演]
《SEX.夫妻》(2009年8月) [任導演、編劇]
《送菜升降機》(2009年9月) [任主演]
《我愛桃花》(2009年11月) [任導演]
【該劇為2009年中國國家大劇院小劇場開幕劇目;並三進大劇院演出】
《隨手請關門》(2010年6月) [任導演、編劇]
【該劇被日本中央大學中文院刊評為:當代中國優秀小劇場劇目】
《海棠胡同》(2010年8月) [任主要演員]
《野人來了》(2010年9月) [任製作人、主演]
《男左女右》(2012年6月) [任舞台總監]
《盜賊時代》(2013年7月) [任編劇、導演] 《白毛女》(2011年7月) [任導演、舞台總監]
【該劇為建黨九十周年獻禮劇目;國家大劇院歌劇廳演出】
《亂世美人》(2012年2月) [編劇、作曲] 《黃河邊上》(2004年11月) [任執行導演]
《哨所外的風景》(2005年10月) [任主演]
【本片獲2005年大學生電影節八部優秀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殊榮】
《還我一個吻》(2006年9月) [任導演、編劇]
《女經理日記》(2006年11月) [任導演、編劇]
《危情直播》(2007年12月) [任導演、編劇]
《鐵血丹心—鄧演達》(2009年4月) [任編劇]
【本片為中國農工黨人民大會堂80周年誕辰獻禮影片】
《愛在記憶中綻放》(2010年2月) [任導演、編劇]
【本片獲日本福岡電影邀請展;數字類短片特別劇目獎】
《生命密碼》(2010年8月) [任編劇]
《亂世美人》(2012年2月) [任編劇]
《再見小蜻蜓》(2012年6月) [任編劇、導演]
《因你而美麗的春天》(2012年7月) [任編劇] 《並非是愛》(1985年9月) [飾演男一號:貝貝]【該片獲當年全軍電視短劇一等獎】
《特別刑警隊》2集(1990年7月) [飾演反一號:池小天]
《細雨無聲》2集(1992年6月) [飾演男一號:鐵柱]《吳天祥的故事》8集(1997年11月) [飾演反一號:韓強]
《商賈將軍》29集(2005年1月) [任執行導演、劇本統籌]
《灑滿陽光的小院》24集(2006年5月) [任執行導演、劇本統籌]
《今生欠你一個擁抱》20集(2007年5月) [任導演、劇本統籌]
【該片獲建國六十周年中央電視台黃金一套十大獻禮劇目殊榮】
《走西口》56集(2008年4月) [任導演、編劇]【中央電視台2009年黃金一套開年大戲】
《美人灣》30集(2009年12月) [任編劇]
《血義金蘭》30集(2010年7月) [任編劇]
《英雄曹操》30集(2011年11月) [任導演、編劇;飾演:曹洪]
《大江東去》36集(2013年6月) [任導演、編劇]
G. 韓涵為什麼被稱為夾子,
因為韓涵不小心將女友和自己的聊天錄了下來,在聊天記錄當中說了一句,夾死我了。而且韓涵的女友也是自己的一位粉絲,後來韓涵的女友還在社交平台上說自己是被騙的,因此,在網路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而韓涵也被網友們稱之為夾子,而這一事件也讓韓涵的直播被禁播了。
韓涵,中國內地製片人、影視編劇 。
2010年,參與故事影片《鐵血丹心鄧演達》並擔任編劇。2016年,擔任校園偶像魔幻劇《魔力學院之我是麻瓜》編劇。2017年在電影《奔跑吧!合夥人》中擔任編劇。
2018年在電影《特戰行動:毒牙》中擔任影視編劇、影視製片人。2019年,在熱血父子親情公路電影《疲憊的英雄》中擔任總製片。
早年經歷
出生於戲劇家庭的韓涵從小就受到了較好的藝術教育,出於對於電影的喜愛,16歲開始就參與電影創作,2010年,參與故事影片《鐵血丹心鄧演達》並擔任編劇。
3月18日,製片人韓涵受邀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在接受記者訪問時韓涵表示,很高興也很榮幸參加此次國際電影節,見到眾多優秀的國際電影人,之中有不少都是曾經幫助過他的前輩。
H. 靈魂偵探電影為什麼不能看
沒有認證。《靈魂偵探》是一部由馬良導演,韓涵編劇,高成龍、劉津伶、楊潤坤領銜主演的懸疑推理網路電影。截止2022年8月11日,由於該電影還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核認證,不能夠播出,所以靈魂偵探電影還不能看。
I. 韓涵為什麼叫劉偉
因為他本名叫劉偉。
2010年,參與故事影片《鐵血丹心鄧演達》並擔任編劇。2016年,擔任校園偶像魔幻劇《魔力學院之我是麻瓜》編劇。2017年在電影《奔跑吧!合夥人》中擔任編劇。
2018年在電影《特戰行動:毒牙》中擔任影視編劇、影視製片人。2019年,在熱血父子親情公路電影《疲憊的英雄》中擔任總製片。
對於KPL一些老選手而言,最後的路都是選擇退役,所以他們會想辦法在能繼續打比賽的時候,努力拿到更多的冠軍,不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留下任何遺憾。
eStar貓神他還想繼續打比賽,所以很積極的在轉會,卻在游戲內被一位主播說:「貓神是一個不能上場的廢物」,這句話屬實是有一點刺痛到貓神的心。
J. 話劇《朦朧中所見的生活》讓你有什麼感受
看這劇名多麼詩意,朦朧中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在直觀感受上那一定也是模糊的、混沌的、詩意的。而生活呢?本身就是一個無解的命題,更無須對它的本質一探究竟。就這樣說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還亂,恐怕才是正解。即便你還有什麼別的新奇的想法,那也無出其右。至少我看到話劇海報後是這樣想像的,再配上海報上那幅色調柔和發灰,充滿印象派風格的畫作(其實到底是什麼我也不太清楚,求科普),我的思維就此固定住了。但是劇場的布景卻不是這樣告訴我的。坍塌的城垣、破敗的天花板、破舊的沙發,一切都不是朦朧的,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主義的荒涼。
不想去再做猜想,趁著好戲還未開演,再翻看手中的海報,發現劇名竟是用爨寶子體寫成的。而且越看越是覺得有意思。《爨寶子碑》是方正、朴實、肅穆、渾厚的格調,既有險峻恣肆之處,也有天真奇妙之態。但朦朧生活的氣質似乎和《爨寶子碑》的意態表達恰恰相反。矛盾體存在的本身就極富深意。
再看看四位主演,覺得的很奇怪,四個大男人能有一出怎樣的戲劇呢?宣傳冊頁上的演員照片都是一身黑T。除了張萬昆先生略有了解,其他人感覺也就是個臉兒熟,不過人藝的戲一般都不用喝咖啡提神兒,我也就安心地坐在座位上了。
《朦朧中所見的生活》根據高爾基短篇小說《切爾卡什》和李師江短篇小說《老人與酒》改編。所以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梁哥和小白之間的故事是由《切爾卡什》改編,小白和老邱的故事則由《老人與酒》改編而來。茅台酒的出現自然地讓我產生了這樣的聯想。而且曾經讀過李師江的長篇《中文系》,所以那種本土小說的貼合感很自然地生發了。
起初,老邱還沒出來,黑匣子里由遠及近地傳來胡蝶的《抗戰歌》,腦子里飛快地思考著故事發生的年代背景,民國?抗戰?還是現代?可是老邱身著破舊軍大衣的即視感又把我拉回到了現實,呼啦啦走了一遭還是傻傻分不清楚,無奈,繼續看下去。身為竊賊的梁哥大踏步上場,才知道這破敗的所在原來是拆遷工地現場,天花板上袒露的鋼筋述說著夜的寂靜,淅淅瀝瀝的小雨打破了黑夜的死寂。老梁與小白的博弈是遊走在城市邊緣的故事,其實這一切的發生看似是城市拋棄了他們,實際是他們背叛了家鄉。到最後以為自己一往無前,實則遍體鱗傷,害怕被周遭拋棄,也無法獲得認同感,於是只能走上了下坡路。
轉過頭看第二段故事《老人與酒》,這故事總覺得似曾相識,其實是人們總愛在酒精的作用下感發抒懷。尤其是那些經歷過風霜雨雪,自覺閱人無數的老男人們。不過酒真是個好東西,他讓人敢於說出人們內心的不同,敢於正視自己過往的蹉跎歲月。即便是一個因為拆遷而過度緊張,也許是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他所說的一切也並非信口開河。正像是馮遠征在微電影《百花深處》中飾演的那個老頭,一樣地固執與倔強。然而這對話中沒有娓娓道來,也沒有悉心傾聽,有的是草芥吶喊的狂熱與小人物的掙扎和彷徨。一杯酒,讓人卸下面具,真實地面對自己。一盞燈,讓人找到方向,認清迷途的自我。他們不是別人,正是一個個與生活搏鬥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