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黑洞觀後感
❶ 黑洞電影講的什麼意思 黑洞電影講的什麼
1、《黑洞》是蓋瑞·尼爾森執導的動作科幻片,馬克西米連·謝爾和安東尼·博金斯出演。該片講述了外太空探險的美國「天鵝號」太空船找到了宇宙最神秘的禁地黑洞,他們不顧一切的闖入,經歷了人類前所未有的冒險歷程。
2、在外太空探險的美國「天鵝號」太空船,由冷酷嚴峻的藍刻博士領導,他有著一個狂妄的科學計畫,正陰謀進行中,機緣巧遇的「天鵝號」找到了宇宙最神秘的禁地——黑洞,他們不顧一切的闖入,經歷了人類前所未有的冒險歷程。
❷ 美國電影 說是在紙上有個黑洞
《黑洞》 The Black Hole (2008)
導演: Philip Sansom / Olly Williams
編劇: Philip Sansom / Olly Williams
主演: Napoleon Ryan
類型: 劇情 / 短片
❸ 星際穿越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星際穿越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星際穿越觀後感1
最近,在我們班掀起了一股「科學」熱潮,因為這幾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星際穿越》。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在不遠的未來,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無法生存的威脅。這時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中的土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他們利用蟲洞到達了多個星球。
看完電影,我的感觸很多。我贊嘆墨菲的聰慧。欣賞布蘭德的無畏。但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庫泊那種勇於奉獻的精神。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著許多的未知,這便是整個電影的最大看點。庫泊在充滿危險的宇宙中尋找一線生機。
當然,這是部科幻片,裡面有很多深奧的知識,比如五維空間,蟲洞等。電影放完後,我依然有許多東西沒有弄明白,所以回到家後,我還查閱了資料,終於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看電影時,我不知道後面男主角庫泊進入黑洞以後掉下去的地方是什麼,網上有人說是奇點,也有人說不是奇點。 潑墨啊潑墨 [host]:不是奇點。奇點是體積無限小引力無限大的點,落到奇點就變成一個點了。未來人在男主墜向奇點的途中開了一個通向五維空間的入口,入口的另一端就是矩陣形狀的超立方體,接住掉出黑洞的庫泊然後載著他飛向女兒的時空點。
還有,我以為整部影片說的就是人類可以改變歷史。但資料說的是通過引力滲透來影響改變我們的宇宙,讓「歷史」去改變自己。未來人也不確定影響哪一個才是最正確的,而庫珀選擇了手錶秒針這一關鍵物品,並通過那個五維空間把信息傳達給了自己女兒小的時候。並由此拯救了世界。
通過這部影片,我知道了科學無處不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等待我們去探索,發現!
星際穿越觀後感2
剛剛看完《星際穿越》回到家,內心還充盈著興奮與激動。又一部讓我震撼的好片,堪稱經典,值得反復回味。
這部片子確實考驗腦力,很多的專業術語大燒腦細胞。好在,無論關於宇宙的知識多麼復雜難懂,人類的情感卻總是簡單。這部片子,仍舊能讀出愛、希望和信任的底層代碼。
「愛是一種力量,讓我們超越時空的緯度感知它的存在。」影片中,庫柏在太空中幾次觀看孩子發來的視頻,我都跟著熱淚盈眶。特別是當時間變慢,他們從巨浪中逃生歸來時,地球上已經過去了23年四個月零八天,庫柏一一翻看之前的視頻記錄,兒子畢業,結婚,生子,遭遇親人的死亡,放棄對父親活著回來的期待,女兒出現在屏幕,第一次表達對父親的愛和思念,我都是看得淚流滿面。
正是因為愛,因為要拯救孩子,庫柏才決定離開心愛的兒子和女兒,踏上星際穿越的旅程。其實,在我們心中,根本就沒有抽象的人類,沒有抽象的愛,我們的愛是凝結在那些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人身上的,它既是紐帶,也是生命繁衍的意義之所在。假若沒有愛,生命存在又有何必要呢?這也是為何B計劃終歸無法實現的原因,從理性上,人類可以以抽象的整體繁衍生存下去,但在情感層面,冷凍的受精卵繁衍出的人類是沒有存在意義的。
在愛和希望的背後是信任。我們相信那個愛我們的人不會拋棄我們,他會回來,然後我們願意等待,也才能夠接受到來自對方的訊息。庫柏說「身為人父後,就必須有一份責任銘記於心,那就是無論如何都要保證孩子的安全,所以不能跟一個10歲的孩子說世界末日到了」。安全,是最初的信任之源,沒有安全,就沒有信任。那麼,當我們用恐懼來控制孩子時,我們終將失去他的信任。
星際穿越觀後感3
毫無疑問,《星際穿越》是近年來野心,視野最宏偉,涉及科學和科幻構思最深入的科幻電影。
《星際穿越》最出色之處在於:它前所未有地把科幻小說中的高度概念化的科幻構思和科學假說以視覺方式呈現出來,包括黑洞、蟲洞、奇點、五維空間、時間膨脹與壓縮(相對論)、全球食物危機、類地行星探索、深度休眠、墨菲定律等等。這個電影故事如果放到科幻小說中,可以說毫不新奇,甚至只及得上四五十年前的科幻小說設定。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無法克制地一直在想一部中國科幻小說:鄭文光先生的《飛向人馬座》!《星際穿越》的後半段基本就是《飛行人馬座》的縮寫版。尤其是主角在飛船燃料不足的情況下,藉助黑洞的力量飛向目的地一段,簡直和小說里的情節一模一樣!但這個故事放到科幻電影中,《星際穿越》則是相當了不起的。影片把一些很宏大甚至有些枯燥復雜的科幻構思與人類情感結合起來,在這一點上,《星際穿越》比諾蘭的《盜夢空間》做得更好,後者整個復雜嵌套的故事基礎是男女主角的愛情,其實缺乏堅實的闡述。
影片中有不少科技硬傷,但都不算很嚴重,比如火箭離辦公區如此之近,比如整個NASA似乎只有邁克爾·凱恩這么一位老先生在做基礎研究,比如黑洞中既無強大得足以撕碎一切已知物質的引力也無超高溫的等離子流,比如飛船沒有反推減速裝置就能降臨其他星球等等。
從麥田守望者出發去太空漫遊!這就是影片全部的意義所在。不管怎麼說,《星際穿越》是一部非常純粹的科幻電影,它重新拾起了科幻電影中的「朱庇特神話」題材(指非常傳統的太空探險題材)。在這個科幻電影格局往往變得非常微小的時代,這種意義比它的水準到底如何更巨大。
星際穿越觀後感4
上星期,我姐帶我看了一部電影—————星際穿越。
一開始,事件發生在2個世紀以後,所有動物滅絕,主人公庫珀、墨菲在一個農場上過日子,庫珀曾經干過宇航員這一行,他女兒經過推算得知了一個秘密組織,一路誤打誤撞到了地方,人們問他。經過一頓談話過後,他庫珀做了一個決定去宇宙找殖民地!他和女兒說了,女兒死活不讓他去,庫珀只得偷偷走掉。
他上了飛船,一飛就飛了二年多,他和夥伴來到了一個星球上,上面全是水,不深不淺,在上面發現了一個飛船的遺骸,人全軍覆沒。突然,一個巨大波濤向庫珀等人沖來,一個女隊員找到了主機,馬上來不及了,庫珀拉著她上了船,一個叫道爾的人沒來得及上來,死掉了,他們不得不放棄。又過了十幾光年,來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星球上,又發現一個完好無損的飛船,上面空無一人,在冷凍倉中找到一個人—————曼恩博士,他們很友好,走時油不夠了,曼恩把庫珀約到外面想害死庫珀,他們打了一陣子,曼恩打破了庫珀的頭盔,女隊員救了庫珀,但曼恩死不轉心,飛到了宇宙中又和庫珀他們連上了,他強行打開倉門,結果爆炸了,曼恩不知去向,油最後沒了,庫珀掉入了黑洞,女隊員又消失了。庫珀再次醒來時在一個星球上,那人人富裕,醫生告訴他,這是庫珀空間站,這是土星,他問:「為什麼用我們名字命名?」醫生說:「不是,是你女兒的!」他去找自己的女兒,女兒快不行了,最後女兒老了,女兒說:「你走吧!我有家人了!」庫珀行知女隊員在某個星球上,要去找她,全劇終!
本部電影告訴我們,要珍惜當下生活,不要貪財貪物,最終會失去自己的!
星際穿越觀後感5
「我們都身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科幻電影《星際穿越》里出現好幾次王爾德的這句詩,這句詩是對這部電影的最佳定義。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運用自己的藝術手法和智慧把我們引入了一個令人陶醉痴迷的星際探秘穿越之旅。
說本片是科幻其實親情篇也無不可,因為電影里處處洋溢著主角庫珀和他女兒墨菲之間的父女親情。故事發生在未來世界,地球的環境日益惡略,沙塵暴,還有農作物的枯死病,使得人類連溫飽都成問題,更嚴重的是沒有如果綠色植物都滅絕了,就不會再光合作用,就沒有氧氣,人類會滅絕,那個專家教授對庫珀說:到了你的女兒這一代,人類就會滅絕。作為父親,他離開自己的孩子去拯救地球,他說他想的不僅是自己的孩子,還有更多其他家庭的孩子。在結尾處,電影里讓庫珀在超立方體的五維空間里和墨菲聯系,能夠穿越時空聯系的'隻有:引力和愛。我是學理科的,也同樣被主人公的情感打動。
布蘭德教授發現在土星附近有一個黑洞,我就很懷疑,為啥太陽系裡有黑洞,我們的太陽,火星、土星、地球還相安無事。在黑洞附近有一個蟲洞,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蟲洞可以使平面上相聚較遠的兩個點在三維空間里短時間連接, 在影片里蟲洞的 形狀不是洞而是一個透明的球, 好像根據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計算蟲 洞長度並不是很長只有幾十米, 可是影片里為了加視覺效果, 彷彿走 了好長時間。 再者這個蟲洞彷彿就是為了那個黑洞而生的, 從蟲洞里 一出來就到了黑洞的邊緣地帶。電影真是無巧不成書啊。
黑洞的時間效應使得短短三個小時變成了 23年,人類的命運在大自然面前是那麼渺小,彷彿生死就發生在一瞬間。當然,被時間和 空間分隔的父女最終還是得以重新相聚,庫珀履行了自己回家的諾 言,墨菲的理論拯救了人類。 對庫珀而言,他對於承諾和任務所有 的堅持,都是出於愛。航程的燈塔,旅途的終點,始終是女兒所在的 地方。
星際穿越觀後感6
今天找了個空檔,去看了電影《星際穿越》,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從碧綠廣闊的玉米地,到鋪天蓋地的沙塵暴;從色彩斑斕的地球,到渾黃的巨大的土星;從光怪陸離的黑洞,到只有寂靜與黑夜的太空,視覺效果逼真震撼,無可挑剔。但導演諾蘭的電影,不僅擁有震撼的畫面,還帶來引人深思的問題。
主人公,庫珀,是一名肩負特殊使命的宇航員,他需要帶領三人,穿越蟲洞去尋找宜居行星,讓人類不會在這資源枯竭的地球絕種。他要面對的,是漫長孤獨的旅程,是完全未知的星系,是充滿危險與變數的宇宙,也是親人離散的痛楚。是什麼讓他為了一個可能,搭上自己的全部?是我們人性中的善。
他知道,自己的探索與犧牲,能帶來保存人類這個種族與種族文明的機會。而他的善,給了支持「知道」後行動的力量。這種力量,讓他能踏上飛船,通往未知,通往危險,甚至是一條有去無回的路;這種力量,讓他能承受家人離別,承受內心的痛苦,甚至再不能重逢的悲苦;這種力量,讓他將對小家的愛化為對人類的責任;這種力量,讓他化私心為對拯救地球未來的信心。
但是,正如硬幣有兩面,人也有善與惡兩面。沒有人是絕對的善。先行探索的曼恩博士,也是為了全人類,來到這個星系,他也放棄了幾乎一切來完成這個使命。但當他發現自己的星球並不宜居,只能等死時,他恐懼了,他的惡暴露了出來。他把偽造的數據發給庫珀,想利用庫珀的飛船逃回地球,而把庫珀一行殺死在這異星上,這是惡的力量,讓人背棄信與義。
善與惡,都是一種力量。善如空間,包容一切;惡如黑洞,吞噬一切。兩種力量有多強大,取決於你的內心。心有多強大,力量就有多強大。我們將用好善的力量,也希望每一個人都用好善的力量,用它去改變我們的世界,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星際穿越觀後感7
電影《星際穿越》講的是,不遠的未來,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無法生存的威脅。科學家們派出一個小組,乘坐宇宙飛船,在浩瀚的宇宙中去尋找另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在這個尋找人類未來的星際穿越的過程中,人類的科學和思想面臨著前所未及的巨大挑戰。
通過電影,再次讓人們感到了自然宇宙的宏偉而深遠,和與之相對的是人類的渺小而無知。人類對大自然,對宇宙的理解就如同是黑暗中的一束手電筒光,只照亮了眼前的微小的一部分空間,而絕大多數空間對人類來說都是未知的。如果說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麽人類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顆水滴,水滴畢竟不是大海,而人類卻總是說要征服自然,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著遠比我們的智慧要高的多的生物。我們的太陽系只有40億年歷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卻沒有人能知道它從何時而來,在那些遠遠比我們更古老的星系裡,一定演化出了在智慧上遠遠超過人類,人類所無法比擬的更高級的生物。也許他們看我們,就如同我們看螞蟻一般。
大自然是一個碩大無比,永恆運動的生命體。它的自我演化過程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生命體,無論是兇猛的野獸,還是美麗的花草,都是大自然的精美的「藝術品」。這些生命體彼此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就如同人體的各個器官,展現出高度的對稱性,協調性。人類是大自然傑出作品,是大自然智慧的高度結晶的產物之一。人類擁有大腦,懂得喜怒哀樂,能夠理解思考,大自然之所以創造人類就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自己壯麗無比的美麗。但人類也只不過是大自然生命體的一個部分,一個器官而已,人類對大自然不應該是征服,而是應該通過對科學的追求,努力尋找大自然規律並使得人類和其他生命體和諧相處,同時也要敬畏自然,因為敬畏自然也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星際穿越觀後感8
一向對天文宇宙學很感興趣,所以很喜歡這部電影,包括去年的《地心引力》,我都愛不釋手。老實說,這部電影涉及到維度、蟲洞、時空、黑洞等許多人類未知的事物,這些話題非常吸引我。不過在這里,我只想談點科學與宗教。
所謂科學其實不斷在驗證佛教的正確性,包括宇宙觀和世界觀。佛教其實本就是關於世界和人生的科學,就如弦理論驗證宇宙存在十三個維度,而佛教已證世界有無窮維度一般;就如量子物理驗證宇宙源自虛無,而佛教已證」相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如我們睥睨螞蟻而高維世界俯視我們一般;就如影片最後,宇宙之博愛,等同於佛教之慈悲一般;至於宇宙之他方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更是無窮無盡無量無邊。其實何需蟲洞,我們的心本就可以突破一切物質,不過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太過執著。
佛教說,科學永遠無法得出世界的真相,因為執著於思考,執著於觀察到的一切。世界成住壞空不斷循環,永遠沒有真實的存在,更何況執著實驗數據的科學。《金剛經》言:」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宇宙浩渺廣大,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人類不過是三維世界的一粒沙子,眾多頻道的一個波段。也許只是多維世界物種觀察我們的玩物,也許一切都是命中註定,也許人生苦短本就是事實。而關於這方面,佛教提出了解脫之道,就好比把我們從密不透風的玻璃瓶中解放出來,那就是修行。
縱觀其它學派,」心學「創始人王陽明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老子《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類似的哲理實在太多。先哲的智慧在於他們脫離了常人思考的桎梏。而我們敬畏他們,並不多加思考,甚至內心斥他們為異類。就好比《平凡的世界》說的,常人只會把聖人的事跡和名言反復咀嚼和傳頌,卻從不照做,這就是常人永遠無法成為聖人的原因。
星際穿越觀後感9
"仔細想想,我好久沒有寫東西了,這是一篇簡短的觀後感。
在庸常的午後走進黑暗的影院,又在黑暗的影院里進入另一種奇妙生活,忘記了庸常,這是一層層的入戲,然而戲終有竟時,回到日常,便是一層層出戲,隨著人流又湮沒於人潮洶涌的庸常。這不也就是星際穿越的故事嗎?
許多關於宇宙的物理理論知識讓它看起來很酷,同時也被人指出很多bug,但是對我來說,這些都不是重點。我看完覺得心很累,是因為感受到了它傳遞出的一種錯位感和不對稱感。
當時間稀釋,不論是三個多小時已經是地球的二十多年後,庫鉑看著多年來家人留下的視頻淚流滿面。抑或是影片的最後,握著即將離世的女兒的手的百感交集。抑或是當初離開時希望能好好與女兒道別,女兒因生氣甚至不願看他一眼,庫鉑無奈離開,掀開副駕駛座上的毯子卻沒有人再躲在那裡,汽車揚塵而去,女兒飛奔想要追庫鉑,被祖父一把抱住,車里的庫鉑熱淚盈眶,音樂響起。都是一連串的錯位與不對稱。
不止是親情,好多好多的事,可能因為當時的情緒、遭遇,就讓原以為的不過如此就不可逆轉的變化了,這種錯位感真正讓我感到不舒服吧。
畢竟是商業片,結局是大家喜歡的結局,愛是宇宙終極答案也是讓人欣慰滿意的。但我最受教的仍是讓我難受並深思的錯位和不對稱,願能盡量地對接成功些事。
《星際穿越》看完,震撼,驚嘆諾蘭兩兄弟太會敘事了,尤其電影敘事。以下有嚴重劇透,未觀影者慎看。
電影主人公庫柏說選中的不是他,而是他女兒。他謙虛了,他們兩個同時被選中,一個是現在時間維度,墨菲;一個是曲率時間維度,庫柏。父親成為女兒的幽靈,女兒根據幽靈父親的提示,拯救了留在地球上的人,也拯救了幽靈父親庫柏,最後由庫柏和白蘭德開拓未來。
星際穿越觀後感10
《星際穿越》是一部讓人震撼的好片,這部片子確實考驗腦力,很多的專業術語大燒腦細胞。好在,無論關於宇宙的知識多麼復雜難懂,人類的情感卻總是簡單。這部片子,仍舊能讀出愛、希望和信任。
「愛是一種力量,讓我們超越時空的緯度感知它的存在。」影片中,庫柏在太空中幾次觀看孩子發來的視頻,我都跟著熱淚盈眶。特別是當時間變慢,他們從巨浪中逃生歸來時,地球上已經過去了23年四個月零八天,庫柏一一翻看之前的視頻記錄,兒子畢業,結婚,生子,遭遇親人的死亡,放棄對父親活著回來的期待,女兒第一次出現在屏幕,表達對父親的愛跟思念,這些情節很令人感動。
正是因為愛,因為要拯救孩子,庫柏才決定離開心愛的家人,踏上穿越的旅程。其實,在我們心中,根本就沒有抽象的人類,沒有抽象的愛,我們的愛是凝結在那些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人身上的,它既是紐帶,也是生命繁衍的意義之所在。假若沒有愛,生命存在又有何必要呢?這也是為何B計劃終歸無法實現的原因,從理性上,人類可以以抽象的整體繁衍生存下去,但在情感層面,冷凍的受精卵繁衍出的人類是沒有存在意義的。
愛,讓我們戰勝孤獨和恐懼,甚至,在死亡之前的那一刻,我們眼前會浮現出孩子的面孔,愛讓我們無法輕易撒手而去。「面對浩瀚的宇宙,沒有心裡的愛和勇敢,我們就真的太渺小了。」愛讓渺小的人類變得強大,給了我們垂死掙扎的勇氣和無法放棄的理由。
也因為愛,我們願意懷有美好的希望走向未來。我們能夠去忍受無盡的孤獨,不肯放棄。墨菲為爸爸離她而去感到憤怒,甚至後來她以為爸爸拋棄了她,然而在內心深處,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當然他的爸爸庫柏更是從來沒有放棄,困境之中,希望是我們唯一和最後的擁有。
在愛和希望的背後是信任。我們相信那個愛我們的人不會拋棄我們,他會回來,然後我們願意等待,也才能夠接受到來自對方的訊息。
星際穿越觀後感11
最近,我看了一部英語原版大片《星際穿越》。它講述了在人類的未來,地球上的環境十分惡劣,植物無法存活,人類無法生活。
在這危急關頭,主人公庫珀接受美國航天局的命令,帶著機器人和其他幾名宇航員到外星系考察尋找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他們駕駛飛船,連接上了一個空間站,通過「蟲洞」來到了一個奇特的星系,這里所有星球上的一個小時就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
他們脫離空間站,開著飛船來到了第一個星球。他們發現整個星球表面充滿了水,但只過了幾十分鍾就會有一個幾百米的大浪降臨。於是他們馬上撤離了這個星球而繼續前往下一個星球:以還休眠在那裡的Dr.Mann曼恩博士的名字命名的星球。但到了那裡他們才發現這里根本不適合人類生活,之前曼恩博士說「這里很好」只是他的一個詭計。他這么說是因為他的飛船燃料已經不夠了,但他怕死,就想讓別人開飛船過來,趁機弄走飛船,開回地球。但是聰明的機器人沒有讓他的計劃得逞,曼恩博士的飛船發生了爆炸。
宇航員們和機器人決定前往埃德蒙多星,但由於飛船燃料有限,只能靠「蟲洞」的引力產生彈弓效應,使飛船彈射向埃德蒙多星。但飛船還是太重了,所以無奈之下庫珀只能把他和機器人乘的飛船駛入「蟲洞」。飛船著火了,庫珀被彈射了出來,無意中進入了一個五維空間,在這里他看見了他女兒小時候的樣子。
他讓女兒手錶的指針振動成某種規律,女兒發現後馬上根據摩爾斯電碼知道了五維空間……
庫珀醒來後發現他已經來到了一家醫院,外表四十多歲其實一百二十多歲的他在八十多年後又一次緊緊抱住了自己九十多歲的女兒。
這一部電影讓我懂得,人類想要尋找其它星球作為自己移居的目的地,機會十分渺茫。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地球才是我們人類可依靠的家。
星際穿越觀後感12
人們對未來的地球已有許多的假想:環境破壞嚴重,風沙四起;動植物無法生存,相繼滅絕;科學家們著手太空移民計劃,等等。這些都是《星際穿越》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
庫伯,一名前宇航員,如今過著農夫的生活,直到他和女兒墨菲發現了航空航天局的秘密基地,庫伯重新成為宇航員,走上了為人類尋找宜居星球的探索之路。一個「怪異」的蟲洞,為人類打開了前往宜居星球的大門。而相對論讓墨菲到達了與庫伯同樣的年齡,此時的墨菲已成為航空航天局裡的一名科學家,但她無論如何努力始終算不出所要的數據。庫伯在探索的道路上也遇到重重困難,卻陰差陽錯地進入了一個設計好的五維空間,在空間內幫助了墨菲,讓人類移居到新的家園。
在電影中有這么一個劇情:年少的墨菲知道父親庫伯一去不歸,執意不讓庫伯去。而就在親情與人類文明的延續之間,庫伯執意地選擇了離去,這是「舍小家顧大家」的舉動。我們都知道羚羊飛渡的例子:懸崖邊上,兩列羚羊,左邊一列一隻老羚羊先跳,右邊一列中的一隻小羚羊緊跟著,在空中用力踩在先跳的老羚羊身上,小羚羊二次躍起到達對岸,老羚羊深深地跌入谷底。一次又一次,一隻又一隻,老羚羊用生命拯救了小羚羊,拯救了整個族群。同樣,庫伯也是在未知的危險中,為拯救人類文明寧願犧牲自我,即使女兒百般不願與阻攔。
在影片中,由於暫時無法突破的技術困境,不可能將人類大規模移居其他星球。所能做的只有將人類受精卵移送至移居星球並培育成人,而庫伯用他的力量改變了這一情況。漫漫長夜裡,總有人會像燈火般在閃耀,做出正確的事情,帶領人們走出黑暗。這便是本片的亮點。
一部好萊塢大片,吸引人眼球的不只是精細的製作與令人贊嘆不已的視覺效果,更多的則是讓我們感同身受,從中折射出我們身邊的一些社會現象。《星際穿越》不僅憑借華麗的特效與令人感嘆的科學幻想征服了觀眾,更讓大家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與人性的光輝。
❹ 一張紙上有一個黑洞,能掏出錢來最後被吞噬是什麼電影
黑洞
《黑洞》是由Philip Sansom、Olly Williams導演,Napoleon Ryan主演的英國微電影。
故事從一個為加班而煩躁不堪的男主角無意間列印出了一張黑洞紙張而開始。
當他發現黑洞秘密之時,心中產生了好奇之心,便開始小心翼翼地嘗試起來,從一次性水杯、食物,到開啟辦公室之門打開保險箱,拿到第一疊現金。當他發現自從可以從黑洞那裡得到一切自己想要的東西,黑洞可以完全滿足他的需要之時,他的膽子變得越來越大,沒有了之前的小心和顧慮,他開始變得肆無忌憚……
(4)微電影黑洞觀後感擴展閱讀:
黑洞電影詳細劇情:
空空盪盪的寫字樓內,幾乎所有的人都已下班,享受屬於自己的快樂夜晚,只有身心俱疲的小職員查理(Napoleon Ryan 飾)還在站在復印機前,辛辛苦苦地影印材料。在這種幾近崩潰的疲勞時刻,也許咖啡是唯一能令他稍感振奮的東西。突然,一件奇怪的事情毫無徵兆地發生了。
一張A4紙出來,上面沒有任何所需的資料,只印了一個實心黑球。查理不以為意,將這張廢紙放到一邊,當他放置咖啡杯時,杯子竟然掉進了A4紙的黑洞里。這奇怪的黑洞引起了查理的注意,他嘗試將紙掛在自動販賣機上,結果成功地伸進黑洞拿到了裡面的飲料。
這時,一個邪惡的念頭閃過腦海……
❺ 黑洞短片運用了那些拍攝手法(戛納短片 獲獎 黑洞) 謝謝
拍攝手法如下:
拍攝到黑洞是依靠黑洞的吸積盤來成像的。因此現在拍攝到的黑洞,並不是黑洞本身,而是黑洞外圍吸積盤發出的輻射。黑洞照片中心那個露出來看不見得黑乎乎的洞,才有一部分是黑洞形成的事件視界。
在這個黑洞照片中,你所看到的光就是所謂的吸積盤,是當星星距離黑洞太近而分離瓦解時,在黑洞附近形成的光圈。照片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無光的地方,也就是中間那個直徑250億英里的黑圈。就是這個黑圈證明了黑洞的形態和天文學家們所想的一樣,更確切的說是,黑洞真的有邊界。
劇作分析:
1、沒有對白,靠大量細微動作構成全片。
2、層層遞進:發現秘密-小偷小摸-產生犯罪念頭-自食其果。
視聽分析 :
1、表現人物罪惡想法產生時的特寫鏡頭:人性之惡。
2、主人公准備實施犯罪時的光效:表現罪惡,預示不詳。
3、主人公偷錢時的快節奏剪輯:表現貪欲。
4、最後的同機位跳接:強調,引人深思。
5、帶有金屬質感的音樂:配合主人公心裡變化。
6、有現場感的音響:營造真實環境。
黑洞短片沒有過多的背景音樂,只有一種單純滴答貫穿全片,並在接近尾聲時越來越響。有節奏地敲打像是次次打在人的心上,合著心跳,讓人不由得心頭一震。然後仔細再聽,這聲音又像是鍾擺聲,時鍾走秒聲,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同時保險櫃里的人的生命也在消逝 。
除此之外,短片就是讓觀眾聲臨其境的動作音響,和「黑洞」發揮作用時的特殊音響——一種像是磁體共振的顫音,意味著黑洞好像要把人吸引進去。總體而言,短片的聲音和它的整體風格一樣乾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在色彩造型方面,《黑洞》也有不得不提的妙處。全片色彩基調一直是灰白二色,在灰色的背景上突出黑色的黑洞,顯示出他的主體地位。這些顏色共同塑造出一種壓抑與冷漠的氛圍,並為人物之後的「灰色行為」埋下伏筆。
❻ 黑洞8是什麼
一部電影。
《黑洞8:伸治受難》是一部非常勵志的電影,講述了一個人家境貧寒,但苦練球技,最終獲得成功。
該電影可以在嗶哩嗶哩網站上觀看,該網站上還有其相關解說。
❼ 同樣是犯罪劇,王志文的《黑冰》和陳道明的《黑洞》,差距在哪
2020年,張藝謀拍攝了他的第一部反腐電影《鐵石心腸》(Strong as a Rock)「錢是錢之外的東西,而且高層有官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部電影預計將於今年上映。
陳道明和王志文在演技上平起平坐,但在台詞上,佩覺得大陸演員出了王志文的權,陳道明也不得不退讓。王志文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就被中央戲劇學院直接挖走,擔任對白老師。他的聲音是上帝的食物的典型例子。王志文的聲音有兩個經典的場景,曾經他在電視劇《永不閉上眼睛》中擔任旁白,整個劇本他都沒有一個鏡頭,用聲音征服了觀眾,一個是《黑冰》中的獨白。兩年前,大陸有一個叫「王國之聲」的配音綜藝節目。在節目中,嘉賓們為許多經典角色配音,但沒有人敢挑戰王志文的配音。王志文是一位男神,可以用自己的聲音征服女性。
❽ 人類拍攝到的首張黑洞照片,和之前科幻電影中的黑洞有何相似和不同
5月12日晚9時,長江日報記者從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組織發布銀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張照片。這是位於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照片,也是EHT合作組繼2019年發布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捕獲了位於更遙遠星系M87中央黑洞之後的又一重大突破。
❾ 如何評價黑洞值得一看嗎
《黑洞》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部。雖然沒看全,斷斷續續的,情節了解也不詳細。不清楚聶明宇為什麼恨自己的老婆,疼自己的妹妹,和自己的親生父親存在那麼深得隔閡。但是已經足夠讓我震撼了。值得一看。
然而這部戲並不僅僅是講述一個優秀的人如何走上不歸路。劇中將很多政府高層人員為了自身利益而微妙的關系抽絲剝繭的展現在我們面前。我終究不能領悟到其深邃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