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電影高漸離唱歌
① 荊刺秦王
荊軻刺秦王目錄
【歷史事件】
〖相關歷料〗
〖史料譯文〗
〖作者、作品〗
〖荊軻其人〗
〖歷史記載〗
【同名電影】
〖演員名單〗
〖劇情簡介〗
〖獲獎情況〗
【同名電視】
〖演員名單〗
〖劇情介紹〗
〖劇情簡介〗
〖獲獎情況〗
【同名電視】
〖演員名單〗
〖劇情介紹〗
[編輯本段]【歷史事件】
《荊軻刺秦王》
秦王嬴政重用尉繚,一心想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 燕國的太子姬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並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音jiǎn)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要他去刺殺秦王。荊軻說:「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邊,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們是向他求和去的。聽說秦王早想得到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縣一帶)。還有秦國將軍樊於期,現在流亡在燕國,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他。我要是能拿著樊將軍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去獻給秦王,他一定會接見我。這樣,我就可以對付他了。」
荊軻知道太子丹心裡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fánwūjī),跟樊於期說:「我有一個主意,能幫助燕國解除禍患,還能替將軍報仇,可就是說不出口。」 樊於期連忙說:「什麼主意,你快說啊!」 荊軻說:「我決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見不到秦王的面。現在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你,如果我能夠帶著你的頭顱去獻給他,他准能接見我。」 樊於期說:「好,你就拿去吧!」說著,就拔出寶劍,抹脖子自殺了。
太子丹事前准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葯煮煉過。誰只要被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會立刻氣絕身死。他把這把匕首送給荊軻,作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個十二歲時便殺過人的勇士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咸陽去。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邊送別。臨行的時候,荊軻給大家唱了一首歌:「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家聽了他悲壯的歌聲,都傷心得流下眼淚。荊軻拉著秦舞陽跳上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荊軻到了咸陽。秦王政一聽燕國派使者把樊於期的頭顱和督亢的地圖都送來了,十分高興,就命令在咸陽宮接見荊軻。 朝見的儀式開始了。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台階。 秦舞陽一見秦國朝堂那副威嚴樣子,不由得害怕得發起抖來。 秦王政左右的侍衛一見,吆喝了一聲,說:「使者幹麼變了臉色?」 荊軻回頭一瞧,果然見秦舞陽的臉又青又白,就賠笑對秦王說:「粗野的人,從來沒見過大王的威嚴,免不了有點害怕,請大王原諒。」 秦王政畢竟有點懷疑,對荊軻說:「叫秦舞陽把地圖給你,你一個人上來吧。」 荊軻從秦舞陽手裡接過地圖,捧著木匣上去,獻給秦王政。秦王政打開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頭顱。秦王政又叫荊軻拿地圖來。荊軻把一卷地圖慢慢打開,到地圖全都打開時,荊軻預先卷在地圖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來了。 秦王政一見,驚得跳了起來。 荊軻連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過去。 秦王政使勁地向後一轉身,把那隻袖子掙斷了。他跳過旁邊的屏風,剛要往外跑。荊軻拿著匕首追了上來,秦王政一見跑不了,就繞著朝堂上的大銅柱子跑。荊軻緊緊地逼著。 兩個人像走馬燈似地直轉悠。 旁邊雖然有許多官員,但是都手無寸鐵;台階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矩,沒有秦王命令是不準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無主,也沒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員中有個伺候秦王政的醫生,叫夏無且,急中生智,拿起手裡的葯袋對准荊軻扔了過去。荊軻用手一揚,那隻葯袋就飛到一邊去了。 就在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寶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 荊軻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過去。秦王政往右邊只一閃,那把匕首就從他耳邊飛過去,打在銅柱子上,「嘣」的一聲,直迸火星兒。 秦王政見荊軻手裡沒有武器,又上前向荊軻砍了幾劍。荊軻身上受了八處劍傷,自己知道已經失敗,苦笑著說:「我沒有早下手,本來是想先逼你退還燕國的土地。」 這時候,侍從的武士已經一起趕上殿來,結果了荊軻的性命。台階下的那個秦舞陽,也早就給武士們殺了。
[編輯本段]〖相關歷料〗
選自《戰國策·燕策三》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葯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
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舞陽為副。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陣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葯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編輯本段]〖史料譯文〗
秦國的將軍王翦攻破趙國,俘虜趙王,全部佔領了趙國的國土,進軍向北侵佔土地,到達燕國南部的邊界。
燕國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請求荊軻說:「秦軍馬上就要渡過易水,那麼雖然我想長久地侍奉您,又怎麼能夠做得到呢?」荊軻說:「不用太子說,我也要來同您講了。現在假如空手而去,沒有什麼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現在的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格來購取他的頭顱。果真能夠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地召見我,我就有辦法來報答太子了。」太子說:「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處境困窘而來歸附我,我不忍心由於自己個人的私仇而傷害長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慮對策吧!」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於是私下裡會見樊於期,說:「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現在聽說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格來購買將軍的首級,您將怎麼辦?」樊將軍仰面朝天,長長地嘆息,流著眼淚說:「我每當想起這一點,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麼計策啊!」荊軻說:「現在有一個建議,可以用來解除燕國的憂患,報將軍的深仇大恨,怎麼樣?」樊於期於是上前問道:「怎麼辦?」荊軻說:「希望得到樊將軍的首級來獻給秦國,秦王一定高興而又友好地接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這樣,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樊於期脫下一隻衣袖露出一隻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說:「這是我日日夜夜為之咬牙切齒、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於是自殺了。
太子聽說了這件事,趕著馬車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屍體上大哭,非常悲傷。事已至此,沒有辦法挽回了,於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級,用盒子封好它。
於是太子預先尋求世上鋒利的匕首,得到趙國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買到,叫工匠用毒葯水淬過它。用人來試,血沾濕衣裳,人沒有不立刻死去的.於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燕國有個勇士秦舞陽,十二歲的時候就殺過人,人們不敢同他正眼相看,於是叫秦舞陽做助手。
荊軻等待著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那個人住得很遠,沒有來,因而停下等候他。
過了一陣還沒動身,太子嫌荊軻走晚了,懷疑他有改變初衷和後悔的念頭,就又請求他說:「太陽已經完全落下去了,您難道沒有動身的意思嗎?請允許我先遣發秦舞陽!」荊軻發怒,呵斥太子說:「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復命的,那是沒有用的小子!現在光拿著一把匕首進入不可意料的強暴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下來,是因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現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請允許我告別吧!」於是出發了。
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到易水上,祭過路神,就要上路。高漸離敲著築,荊軻和著節拍唱歌,發出變徵的聲音,眾賓客都流著眼淚小聲地哭。荊軻又上前作歌唱道:「風聲蕭蕭悲鳴啊易水徹骨寒冷,壯士這一離去啊就永遠不再回還!」又發出悲壯激昂的羽聲。眾賓客都睜大了眼睛,頭發都向上豎起頂住了帽子。在這時荊軻就上車離去,始終不曾回頭看一眼。
到達秦國後,拿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優厚地贈送給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進言,說:「燕王確實非常懼怕大王的威勢,不敢出兵來抗拒,願意全國上下都做秦國的臣民,排在諸侯的行列里(意為:燕國願意同別的諸侯一起尊秦王為天子)向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廟。他們誠惶誠恐,不敢自己來陳述,恭謹地砍下樊於期的頭顱和獻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使者來稟告大王。一切聽憑大王吩咐。」
秦王聽了蒙嘉的話,非常高興。於是穿了上朝的禮服,安排下隆重的九賓大禮儀式,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
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地圖匣子,按次序進宮,到達殿前的台階下,秦舞陽臉色都變了,十分害怕,秦國的群臣對此感到奇怪。荊軻回過頭來對秦舞陽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謝罪說:「北方蠻夷地區的粗鄙人,沒有拜見過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諒他些,讓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對荊軻說:「起來,取來武陽所拿的地圖!」
荊軻拿了地圖捧送給秦王,打開地圖,地圖全部打開,匕首就露了出來。於是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著匕首刺秦王。還沒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驚駭,自己伸直身子站起來,掙斷了袖子。秦王拔劍,劍太長,就握住劍鞘。當時秦王心裡又怕又急,劍插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即拔出來。
荊軻追逐秦王,秦王繞著柱子跑。秦國的君臣都驚呆了,事情突然發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態。並且按照秦國的法律,臣子們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帶一點兵器;那些宮廷侍衛握著武器,都排列在宮殿的台階下面,沒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當危急的時候,來不及召喚階下的侍衛,所以荊軻追逐秦王,大家倉猝間驚惶失措,沒有武器用來擊殺荊軻,僅僅用空手一起同荊軻搏鬥。
這時,秦王的隨從醫官夏無且(jū)用他手裡捧著的葯袋投擊荊軻。秦王還正在繞著柱子跑,倉猝間驚惶失措,不知道怎麼辦。侍臣們就說:「大王把劍背到背上!大王把劍背到背上!」秦王於是拔出劍用來攻擊荊軻,砍傷了荊軻的左大腿。荊軻倒地了,就舉起他的匕首投擊秦王,沒有擊中,擊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擊荊軻,荊軻被砍傷了八處。
荊軻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著柱子笑著,像撮箕一樣地張開兩腿坐在地上,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約契來回報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斬殺荊軻。事後,秦王還發呆了好長一段時間。
[編輯本段]〖作者、作品〗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 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暴、勇於斗爭的行為。
《戰國策》的作者在記敘歷史事件時,過分誇張渲染謀臣策士的作用,有時為了突出縱橫游說之士在歷史事件中的決定作用,甚至編造一些情節,不免違背歷史的真實。
《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編輯本段]〖荊軻其人〗
荊軻(? - 前227)
戰國末期人,人稱慶卿,據說本是齊國慶氏的後裔,後遷居衛國,始改姓荊。他喜好讀書擊劍,曾向衛元君游說,不為所用。秦王政六年(前241),秦取衛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作為秦東郡的治所,將衛元君遷至野王(今河南泌陽),成為秦的附庸。荊軻於是到四方游歷,結識了許多豪傑志士。在榆次,他與蓋聶討論劍法,話不投機,蓋聶怒目而視,他就揚長而去。在邯鄲,他與魯句踐弈棋賭博,爭棋路,魯句踐對他加以呵斥,他仍是不予計較,悄然離去。隨後,荊軻來到燕國,與當地的狗屠夫和擅長擊築的高漸離交上了朋友。荊軻喜好喝酒,整天與狗屠夫、高漸離一起在街市喝酒,然後,高漸離擊築,他和著樂聲唱歌,唱著唱著就哭起來了。
往往認為太子丹是個年輕急躁的人,其實不然,他是個半老頭。
當年,他去趙國邯鄲當人質的時候,已至少有十八歲(否則不至於跑去當人質),而那時秦王政不足八歲。如今秦王政變成了32歲的壯夫了,而太子丹也應該五十來歲,是個老太子了。
荊軻是衛國人。衛國原本是春秋時代的大國,後來日漸銷侵,多數土地被趙魏奪去了,到了最後,衛國只剩濮陽一個城了,淪落為魏的附庸。荊軻喜歡讀書擊劍,曾游說衛元君,不為所用。後游歷天下,與四方名士豪傑交往。曾經在榆次和蓋聶論劍,話不投機,蓋聶怒目而視,荊軻揚長而去。又在邯鄲和魯句踐下棋賭博,互相爭吵起來,魯句踐怒斥他,他仍揚長而去。又到燕國,和當地的狗屠夫擅長擊築的高漸離結交,成為知己。荊軻喜歡喝酒,每天和高漸離在街市中喝酒,酒酣之時,高漸離擊築,荊軻唱歌,唱著就哭了起來,認為天下沒有知己。燕國處士田光也結識荊軻,認為他不是平常人。
荊軻者是戰國時衛國人也。祖籍是齊國,衛人稱他為慶卿。而到燕,燕人稱他為荊卿。荊軻少年生活在衛國(今河南北部)小時就開始學劍和讀書。曾游說
衛元君,衛元君不聽,後來秦伐魏,置東郡,遷衛
元君之於野王(今河南沁陽)
河南安陽林州天平山風景區拒專家證實是刺秦英雄荊柯的出生地。
燕太子丹到趙國當人質應該是公元前250年左右。燕國被趙國擊敗以後。估計當時太子丹也就十多歲。十來歲當人質在當時很正常,趙國長安君到齊國為人質時也就十來歲。
[編輯本段]〖歷史記載〗
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荊軻的部分
荊軻者,衛人也。其先乃齊人,徙於衛,衛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荊軻好讀書擊劍,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築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荊軻雖游於酒人乎,然其為人沈深好書;其所游諸侯,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其之燕,燕之處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頃之,會燕太子丹質秦亡歸燕。燕太子丹者,故嘗質於趙,而秦王政生於趙,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歸而求為報秦王者,國小,力不能。其後秦日出兵山東以伐齊、楚、三晉,稍蠶食諸侯,且至於燕,燕君臣皆恐禍之至。太子丹患之,……荊軻遂見太子……荊軻坐定,太子避席頓首曰:「……今秦有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盡天下之地,臣海內之王者,其意不厭。……燕小弱,數困於兵,今計舉國不足以當秦。諸侯服秦,莫敢合從。丹之私計,愚以為誠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窺以重利;秦王貪,其勢必得所願矣。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彼秦大將擅兵於外而內有亂,則君臣相疑,以其間諸侯得合從,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願,而不知所委命,唯荊卿留意焉。」久之,荊軻曰:「此國之大事也,臣駑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頓首,固請毋讓,然後許諾。於是尊荊卿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門下,供太牢具,異物間進,車騎美女姿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久之,荊軻未有行意。……(以下為荊軻刺秦王的情節)已而論功,賞群臣及當坐者各有差,而賜夏無且黃金二百溢,曰:「無且愛我,乃以葯囊提荊軻也。」於是秦王大怒,益發兵詣趙,詔王翦軍以伐燕。十月而拔薊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盡率其精兵東保於遼東。秦將李信追擊燕王急,代王嘉乃遺燕王喜書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誠殺丹獻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後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斬太子丹,欲獻之秦。秦復進兵攻之。後五年,秦卒滅燕,虜燕王喜。其明年,秦並天下,立號為皇帝。
② 有一個荊軻刺秦電影,只記得一段台詞不記得叫什麼名字
《荊軻刺秦王》
③ 葛優演的高漸離是哪部電影
葛優演的高漸離是電影《秦頌》。
《秦頌》是由大洋影業有限公司及西安電影製片廠共同出品,周曉文執導,姜文、葛優及許晴主演的歷史題材影片。影片1996年10月31日於中國香港上映。
主要角色
1、贏政
幼年時與高漸離一同長大,二人結下生死之交。多年以後,贏政成為秦國國王,秦攻破燕國後,秦王以燕國百姓性命為籌碼換取高漸離為他譜寫王樂「秦頌」。對女兒櫟陽公主與高漸離之間的感情感到憤怒,藉助櫟陽之死鏟除王家。
2、櫟陽公主
漂亮、單純,但她同時又固執、驕傲、無拘無束。在父親秦始皇面前,她是撒嬌的女兒;在樂師高漸離面前,她又是熱烈的情人。愛上了高漸離,卻被贏政作為手中的政治籌碼許配給了將軍王賁,櫟陽承受不了分離的痛苦,自絕於新婚洞房。
④ 有一部電影,說是一個囚犯,和秦始皇的女兒之間的糾葛。誰知道叫什麼
《秦頌》是由導演周曉文執導,姜文、葛優主演的國產影片,講述秦始皇滅六國時,高漸離為即將建立的秦王朝創作歌功頌德的樂章《秦頌》的故事。劇情簡介 秦始皇年時曾做人質羈押於趙,備受人間艱辛,所幸結交精通音律的燕人高漸離而重煥求生慾望。及至年長,秦始皇繼承王位依然懷念舊情,不過此時的高已淪作秦的階下囚。當秦始皇患有癱疾的愛女櫟陽公主對高由慕名漸次轉為熾烈的愛、以真情喚醒了高漸離的音樂生命時,地位懸殊與權勢的利弊,迫使秦始皇百般阻撓。為爭得愛情自由,高忍辱負重為秦王登基大典而作《秦頌》。 但事與願違,公主將在新王朝建立之日嫁於秦國大將王翦之子王賁。為了心中所愛,高漸離在秦始皇登基大典之時,操起琴向始皇帝砸去,發生在兩人間的尊嚴與生死較量發展到最高潮,最終卻以悲劇結束
⑤ 電影《秦頌》
1.
無論看書或看影視,於我都只是走馬觀花式閱覽。合上書、劇終腦子里僅留有模糊不清的斷裂膠片,有時竟連主人公名姓也記不得。這是我致命的弱點,無效閱覽,費時費力。
於是,我決心痛改前非,看書,要記筆記,摘抄精句,還要略加評論,加深記憶。看影視劇,寫一篇觀後感或稱作影評,其實我不清楚觀後感與影評的區別,我試著寫寫吧,咋樣寫總會有些許收獲。
線上聽李源老師的歷史講座,據老師提議看了電影《秦頌》。
這部影片拍攝於1996年,由姜文、許晴、葛優主演。影片花費四千萬,堪稱一群大師級人物的心血結晶。
你或許開始好奇:「這么牛的作品,我怎麼從沒聽說過?」影片試映了四天就被封殺,理由是片中幾個鏡頭有點偏黃。
這是九十年代,中國電影最大的遺珠,沒有之一。
2.
序幕拉開,鏡頭就是大勢殺戮的場景。在燕國集中營里,燕人對秦人進行慘不忍睹的大屠殺。
自小被燕國作為人質的贏政,那年十三歲,親眼目睹了血淋淋的身首分離,自此打小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正當嬴政的頭顱快被砍下時,高漸離在一旁唱道:
兩只小狗,夢見骨頭。汪汪汪汪,咬了一宿咬了一宿,狗毛兩口。汪汪汪汪,沒有骨頭。
什麼意思?
「兩只小狗」,是暗指兩個小孩。
「夢見骨頭,咬了一宿」,是暗指兩人因作的夢不同,而彼此之間水火不相容。
「咬了一宿,狗毛兩口。汪汪汪汪,沒有骨頭」,是暗指互相爭斗的過程中,誰都沒真正得到什麼,終成一場空。
簡短四句歌詞,就已將故事核心凝練其中。
嬴政與高漸離,分別作了怎樣不同的夢?
3.
嬴政是一名獨裁者,酷愛權力。十三歲時,他被接回秦國,繼位登基。多年以後,他盪平六國,以致生靈塗炭。
他捕獲三萬名燕國囚徒,並將其送往秦國的集中營。
沒錯,他要反客為主,對燕人施以報復,展開更大規模的屠殺。
當高漸離對他說「天道忌殺」時,他反問道:
庄公十五年,秦人陣亡五萬八千人。穆公三十三年,燕軍背信棄義。秦人被殺九萬四千人,屍骨堆滿山缺。流淌如河的鮮血,那時候天道在哪裡?
4.
高漸離是一名藝術家,酷愛音樂。燕國被滅,高漸離額頭被刻上「囚」字,與其他俘虜一同來到秦國首都。
這是一處象徵。這是在說,那個時代的強權壓倒了一切。而藝術,只能被「囚」在創作者的腦子里。
嬴政還把高漸離召進宮,讓其為大秦創作國樂,也就是「秦頌」。
一般套路作品中,獨裁者逼迫藝術家時,應該說「你不為我服務,我就殺了你」。
《秦頌》卻一反刻板常態,摸到了古代士大夫的精神實質。高漸離,為了不向權力屈服,主動絕食以求一死。
而嬴政,則費盡心機想留住高漸離的命。
5.
贏櫟陽是嬴政的女兒。她身負萬千尊寵,卻對權力不屑一顧。
她不願成為大將軍王賁的妻子,而只愛能用音樂把自己感動到哭的囚徒。
她就像姜文大多數電影里的女人,以一種神性去啟蒙、指引男主人公前進。用一個吻,喚醒高漸離對生命的渴求。
不過,高漸離依然沒向嬴政屈服。
他依然沒去創作「秦頌」。他沒讓高雅的藝術,淪為權力的附屬。說白了,他不願在夾縫式的審查制度中苟且求存。
直到,那天的到來。那天,秦宮之外,三萬名燕囚哀嚎歌泣。每百人排成一隊,鼓聲一響,頭顱皆落。
屠殺持續一下午,劊子手的刀都鈍了。終於,高漸離悲痛萬分。他向嬴政臣服了。
他對嬴政說:我願意為你譜寫「秦頌」
我願意出任,秦國的大樂府令。為你操琴放歌,做你忠實的影子。我願意你把櫟陽嫁給王賁,只要你下令停止屠殺。
6.
嬴政是帝國的獨裁者,殺人如麻。然而,他真的僅僅只是個壞蛋惡魔嗎?
《秦頌》的嬴政,則無法蓋棺而定,令人一言難盡。
一次出行中,由於馬車遭襲,高漸離被刺客弄傷,導致昏迷不醒。嬴政為了報復刺客,就下令以案發點為中心,將方圓一里內的人群全體屠滅。
御醫說,要想救治高漸離,需用陽氣旺盛男子的頭發作葯引。嬴政就不顧阻攔,割下自己的頭發。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尤其天子之發,在古代理應有所避諱。
可見,在嬴政眼裡,村民的性命,自己的體面,都不及高漸離重要。
高漸離以燕囚之身,破了公主的處女。群臣建議嚴懲,嬴政卻力排眾議。嬴政甚至對高漸離說:
「你要櫟陽,這何嘗不是櫟陽的意願,又何嘗不是我的希望?你應當先為大秦帝國作出貢獻,待你的資歷與名份,成為盛勢。快則一兩年,慢則四五年,王賁定會死在,抗擊匈奴的戰場上。而後櫟陽,只消守上一年的寡,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改嫁給你,你可有此胸懷?」
「漸離,水流千里,終歸大海。人世間,叫我大哥的人,只有你一個。在你娶到櫟陽之前,叫我一聲大哥。」
你看,嬴政對高漸離,並非沒有情義。
7.
就像嬴政對贏櫟陽,並非沒有父愛。贏櫟陽是一個癱子。小時候,她因騎馬墜地,摔成雙腿殘疾。長大後,她因得到愛情,開始重學站立。為了讓她克服恐懼,嬴政再次把她馱上馬身。
這一幕,在嬴政的眼神中,你不能說沒有流露出慈祥與真情。
贏櫟陽雖然柔弱,可嬴政對她的愛,卻遠勝任何兒女。然而,嬴政還是要拆散她的愛情,將她強行嫁給王賁。
影片進入最後一幕戲。嬴政用一隻手,殺死三萬名燕囚,將長城染成了紅色。與此同時,嬴政又用另一隻手,為贏櫟陽穿上了紅衣。
嬴政為何要這么做?因他的信仰,是一統天下。而,王賁掌管百萬大軍,是一統天下必要的工具。
若想一統天下,嬴政就必須犧牲一切,去換取王賁,換取必要的工具。
嬴政告訴高漸離:「無論是戰爭還是律法,甚至你與櫟陽的私情,都猶如棋局,我只能按棋規走步,靠意志和犧牲取勝。」
8.
影片結尾,贏櫟陽血灑婚床,高漸離以死明志。嬴政達成了他的信仰,卻在那個巔峰位置上,嘗盡人間的悲傷。
臨死前,高漸離用一把琴,以卵擊石般向嬴政砸去。於是,兩人產生這樣一段對話,高漸離:「史書上會記載,始皇帝登基的時候,有一個叫高漸離的人,還在襲擊他。」
嬴政:「你錯了,史書由我來寫」
對?錯?是?非?歷史究竟由誰來評說?
⑥ 葛優高漸離是什麼電影
葛優高漸離是《秦頌》。
《秦頌》是由大洋影業有限公司及西安電影製片廠共同出品,周曉文執導,姜文、葛優及許晴主演的歷史題材影片。
影片1996年10月31日於中國香港上映。
角色介紹
1、高漸離
自幼與贏政一同長大長大。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音樂成為樂師。秦攻破燕國後,高漸離成為階下囚。高唯求一死,而秦王不肯,後高漸離為救同胞答應秦王譜寫「秦頌」。與櫟陽公主相愛,但卻因政治原因而分開。
2、贏政
幼年時與高漸離一同長大,二人結下生死之交。多年以後,贏政成為秦國國王,秦攻破燕國後,秦王以燕國百姓性命為籌碼換取高漸離為他譜寫王樂「秦頌」。對女兒櫟陽公主與高漸離之間的感情感到憤怒,藉助櫟陽之死鏟除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