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成都漫步官方微博
A. 以人為中心 成都繪就世界「公園城市」藍本
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一座滿懷自豪感的城市,就像巴黎不是只有牛角包,東京不是只有櫻花,成都,也絕不是只有大熊貓。
——寫在前面
成都,一座天然形成的公園城市
【煙火成都三千年 水潤天府皆可見】
煙火成都三千年,建設「公園城市」的天府文化歷史本底在充棟盈車的文獻典籍和文人墨客的詩詞佳句中皆可窺見。
《史記·河渠書》曾記載:「蜀守冰鑿(繁體字:鑿 拼音:záo)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李冰治水開都江堰,引郫江、檢江入城,惠澤千載,形成了成都獨特的二江(府河、南河)環流的城市格局;以及從秦漢魏晉的「二江珥市」到唐宋時期的「二江抱城」,直至近現代的「江環城中」,河道及城市規模雖幾多變化,但無不時刻彰顯著成都「天府之國」的盛譽,以及建設「公園城市」的歷史文化本底。
與此同時,在文人墨客的詩詞佳句中也都有充分印證。「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唐朝張籍以一首《成都曲》描繪了成都的秀麗風光、風土人情及繁華景象。「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我昔游錦城,結廬錦水邊。有竹一頃余,喬木上參天」……成都的幽靜和愜意,也時常出現在杜甫的詩句里。
時光流逝,隋唐時的摩訶池,明清時的貢院、御河及城牆……這些僅存於詩詞歌賦、古跡遺址中,不僅是詩人們的記憶,也能看出成都的基因里存在「公園城市」的痕跡。
成都自古便有「錦城花郭」的美譽,故而美名遠揚,慕者絡繹不絕。
【 天府盛譽美名揚 絡繹不絕慕名來】
1990年,秋,一生漂泊遠行他鄉的三毛穿過茫茫撒哈拉,翻過高聳的喜馬拉雅,隻身一人來到了成都。
成都,也成為了三毛漂泊流浪的最後一站。
她光腳坐於街沿,背靠著斑駁的屋牆,盤腿坐在黃包車上,時而和孩童嬉樂,時而竄進成都老舊的柳蔭街,於是,陣陣歡快爽朗的笑聲在柳蔭街久久回盪......她將自己的灑脫與故事留給了成都,而成都也將自己的閑適和愜意饋贈給了三毛。
無獨有偶,2018年5月19日,成都迎來了另外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叫彼得·卡爾·克羅索。他是全球城市競爭力項目主席、經濟學家、美國巴克內爾大學經濟系教授。
他說,成都是一座適合旅遊和居住的城市。「從大熊貓到金沙遺址,從變臉到川菜美食,從悠閑自得的民眾心態到休閑之都宜居城市……成都不是一座古老、衰退、污染嚴重的工業城市。」的確如此,「天府美譽」絕非虛名。成都是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交相輝映,以及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以至於第二次來到成都的彼得·卡爾·克羅索站在興隆湖邊不禁感慨:這座城市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成都不僅僅只有休閑,還有生態。成都攝影圈知名攝影師「丘寒」長期拍攝成都周圍的雪山,有一天他在微博上曬出了20張成都的「雪山大片」,引來網友們驚呼:天氣太好,成都又見雪山了!
作為全國唯一能夠看到6000米以上雪山的特大城市,成都每逢好天氣之時,如果你站在城市高處向西眺望,遠處身披金光的雪山清晰可見:海拔7000多米的貢嘎雪山、海拔6000多米的四姑娘山幺妹峰,還有成都的最高峰大雪塘......彷彿置身於現代版「窗含西臨千秋雪」的詩詞意境中。
研究成都地形地貌50多年的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國階說,經過幾千年的地質演變,成都形成了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126座,宛若一座天然形成的公園城市。
【牢記總書記指示: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 建設公園城市,是成都理應完成的作業。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圍繞著這個「命題」,成都這幾年動作頻頻、積極探索,組織現場調研,召開專題研討會,組建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等。
【編制規劃按步走: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據悉,《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目前正在編制中,構建一個由龍門山自然生態公園、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郊野公園、城市公園和城市綠化環境組成的全域公園體系則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非一日之功。按照規劃,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有「三步走」的發展目標:2025年,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公園城市特點初步顯現;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開創生態文明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模式;2050年,全面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全方位形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
更為可喜的是,天府新區提出了更明確的計劃:規劃形成「一山兩楔三廊五河六湖」五級生態文化景觀結構和天府中心「一軸一廊一核三區」等空間布局。同時,「一帶一路」產業功能區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功能區的產業項目、公共服務設施將同步推進。此外,還將規劃布局國際會議中心、天府音樂廳、美術館、博物館等一大批重大項目,並按服務半徑500米—600米的標准,構建118個基本公共服務設施「15分鍾生活圈」,實現城區覆蓋率達100%,5年內建成基本骨架。
日前,成都市規劃局已面向全球徵求100個新建公園的概念設計方案,面積20餘畝到25萬畝不等。
【建公園乃基礎:公園城市≠公園+城市】
但是建公園只是基礎,公園城市畢竟不等於「公園+城市」。
成都市社會科學院歷史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文學博士馮嬋說,初步理解,「公園城市」是行走在城市,就彷彿漫步公園,處處是景、時時可賞。其內涵比「花園城市」更加豐富和完整,強調的是城市以人民為中心的宜居品質。
在5月11日舉行的「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掛牌成立儀式暨公園城市規劃專家研討會」上,這一觀點成為共識,「公共性」「服務所有人」也被反復強調。
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曾九利認為,公園城市是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以生態文明引領城市發展,以人民為中心,構築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體,形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的城市發展新模式。「服務所有人,這是成都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曾九利稱。
【以人民為中心:Better City,Better Life】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成都市公園城市規劃建設首席顧問專家吳志強認為,公園城市不僅是「公園」和「城市」的簡單疊加,也不是簡單地在城市裡增加公園面積,它應當是公、園、城、市四個字各自所代表領域的總和。
吳志強解釋,「公」代表公共,強調公共交往功能;「園」代表生態,強調生態系統;「城」代表生活,強調人居與生活;「市」代表生產,強調產業經濟活動。「公園城市」四個字可以拆開來看,概括為「公共底板下的生態、生活和生產」。
吳志強曾經擔任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他說,雖然「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廣為人知,但「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本意其實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多年來他也一直在思考,究竟什麼樣的城市才是更好的城市?「現在有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公園城市。」
「成都建設公園城市,不是一城之事,更是要向世界提供範式。」吳志強說,按照「從全域增綠到全綠提質,從全方為民再到全面永續」的發展思路,建設公園城市將引領成都率先邁向「城市=公園」之路。
2016年,天府新區「一城、一區、一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錦江生態帶整治工程完工,「魅力錦江、生態水岸」初現端倪。而過去這一年,成都按照「可進入、可參與、景觀化、景區化」的規劃理念,啟動建設綠道、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等重大項目,加快改善人居環境。
由此可見,成都誓繪世界「公園城市」藍本,無論從歷史文獻,還是天然的地理優勢,以及科學的規劃設置,無不彰顯出成都和諧宜居的天府文化本底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建設理念。願不遠的將來,我們都將擁有一個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B. 中國哪些城市是網紅城市
最近,被冠上網紅城市呼聲最大的無疑是重慶了,作為一個生活在重慶的人,自己生活的城市受到那麼多人的關注和喜愛,還是覺得蠻驕傲的。
C. 去成都旅遊
滿足最省錢、看自然風景的是去逛公園
第一天:南湖公園。南湖公園由兩河生態景區、夢幻島游樂園、南湖景區三部分構成,游覽主題婚慶廣場、夢幻島探險、漫步精品歐洲街,最重要的是免門票。
地址:人民南路南延線華陽段
交通:火車南站坐公交車815A直達南湖公園;或者坐車到華陽再轉2路、4路即可到達。
第二天:都江堰
暑期都江堰景區會對持有學生證的學生免門票,你可以關注微博@行游旅遊網,上面定期有暑期成都景區的優惠政策, 您也許會感興趣
第三天:成都
逛逛成都的錦里古街、寬窄巷子,這兩張成都的名片都是免費的,而且有不少小吃美食可以品嘗。
旅遊最重要的不是花多少錢,而是和好朋友一起,窮游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