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迂腐微電影

迂腐微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1-10 11:13:34

1. 跪求電影

http://news.shang.com/24/2002-12-24/20021224-138244-24.shtml

聖誕的電影世界

發布時間:2002-12-24 11:39:04 來源:視界網
點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開始留意聖誕節的日期,也同時開始注意美國聖誕節檔期的大片,因為我們知道那個時候通常是一年中最牛的大片上映期。雖然夏天的好萊塢電影更有霸氣,也更火爆,但我們還是有點想看看聖誕影片的溫馨氣質,在那些銀幕上,也有英雄和魔鬼,但還有父親母親、動人的愛情和瘋狂的大笑。

聖誕節原本是耶穌誕辰,而如今這個宗教節日成了歐美人最隆重的節日,也是最有人情味的節日,如同中國人過春節。過年本是喜慶事,中國人的各種賀歲片,大約也是由美國聖誕檔期演變而來,所以每年好幾部或溫情或喜慶或痛快或爆笑的聖誕電影就成了每年年底的壓軸好戲。

聖誕節是聖誕老人的聖誕節,是聖誕禮物的聖誕節,聖誕節是奇跡的聖誕節。

"Jingle bell, jingle bell, jingle all the way",想想吧,連我們這些「化外之人」都這么熟悉這首聖誕歌曲,更何況西方那樣的文化氛圍呢。小孩子們從小到大,恐怕每年都會盼望聖誕節的到來,到處是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禮物,估計就和我們小時候看著大人過年排隊買帶魚的心情差不多。

且不說好萊塢歷史上究竟拍了多少聖誕題材的「賀誕片」,銀幕上總共又有多少「聖誕老人形象」,那是電影考據家的事,單說我們熟悉的影片。2000年聖誕節的《格林奇如何偷走了聖誕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雖然算不上是最出色的例子。金·凱利飾演的性格孤僻的精靈格林奇在聖誕節前夕大家興高采烈之時,卻感到自己的寂寞孤苦,於是他把村民的聖誕禮物全部偷走作為報復,而一個很普通的小女孩卻讓他知道了什麼才是聖誕節最重要的。

這樣關於聖誕的幻想童話,是聖誕影片的一個重要分支,早些年還有一部怪異非常的動畫片《怪誕城之夜》,幾乎是關於「聖誕傳說」最另類的作品。作為一部蒂姆伯頓署名的影片來說,離奇古怪、不循常規、想像力天馬行空而又略帶陰森詭異的故事情節是絕對不可少的,即使它是關於聖誕節的。這部木偶動畫片就講述了一個難以稱之為「童話」的「聖誕」童話故事:

萬聖節城的領導者傑克厭倦了每年萬聖節到處製造恐怖的生活,他突然發現到處分發禮物為人們帶來歡樂的聖誕節更好玩,於是決定這一年聖誕節由萬聖節城來接管。於是,習慣惡作劇的萬聖節城的怪物們開始生產「聖誕禮物」,甚至綁架了「生蛋老人」,由此引出的一串鬧劇可想而知。

當然,這些在聖誕節搗蛋的孩子們最後都會改正錯誤,也當然有更多的影片只是描繪普通人的聖誕節,不過即使是普通人的聖誕節,也不是一帆風順的。1996年施瓦辛格主演的《聖誕老豆》中,一個為了給兒子買「超人玩具」當作聖誕禮物的「超級老爸」,厲盡千辛萬苦幾乎勇闖地獄,施展出渾身解數,直到影片最後才算完成任務。

對於這些那些聖誕禮物來說,科恩兄弟的名作《赫德薩代理人》(金錢帝國)裡面的聖誕禮物,那才是貨真價實的「奇跡」呢。一個小職員,一步登天成了財團老總,不過那隻是幕後老闆的陰謀,要他作替死鬼。聖誕節,公司的崩潰使失敗的小職員決定用自殺來逃避一切,但就在他即將落地的一瞬間,突然時間靜止了,肥肥胖胖的前任總裁象天使一樣出現在諾維爾身旁拯救了他。又保性命又發財,還娶了個漂亮老婆,真是沒有比這更好的奇跡了。

要說這個奇跡的聖誕禮物太過玄虛,那也有實際一點的。《西雅圖夜未眠》裡面,湯姆·漢克斯的小寶貝,就在聖誕節的夜晚打電話給廣播電台,從而引出梅格·瑞安橫跨美國前來尋找「真情鰥夫」的浪漫故事。雖然最後的結局是關於帝國大廈的浪漫,但決定性的時刻卻是發生在舉國歡慶的聖誕前夜。

聖誕節是家庭的聖誕節,聖誕節是溫馨的聖誕節,聖誕節也是情人的聖誕節。

說起聖誕或者有關聖誕的影片,印象中還是真有不少,倒也還有幾部讓人難以忘記的娛樂佳作。吉祥喜慶的電影幾乎都有個通病,那就是只圖一時嘻嘻哈哈,不求被人多年懷念。每年的聖誕電影多則多矣,但總是好的太少。

最喜歡的還是布魯斯·威利斯的《終極警探》前兩集,聖誕節團聚日,總有犯罪分子出來攪亂一對分居很久的夫婦團圓。不怪你搶劫,不怪你販毒,就怪你選錯了日子,聖誕節在美利堅乍刺,倒霉吧你!這兩部電影雖然都是實實在在的男性動作片,打打殺殺槍戰爆炸,都不在話下,但這些出生入死卻都是為了能拯救妻子、為了能和妻子聖誕團聚。落拓潦倒、婚姻發生危機的警察,在聖誕節舉家團聚的夜晚,以自己的勇敢和身手拯救了暴徒手中的妻子和其他人的生命,也捍衛了自己的尊嚴和愛情婚姻。80年代末期拍攝的第一集,編導以保護妻子、保衛聖誕兼保衛大眾生命財產的方式構成影片,完全符合80年代家庭至上的電影原則。到了九十年代初的第二集,盡管影片更加地緊張激烈驚心動魄,但仍然緊扣裝聖誕」和家庭的主題,描寫盤旋夜空的航班上妻子與電視人的直接「交鋒」,既保持緊張的氣氛又能讓觀眾在槍林彈雨中喘上一口氣。

再有就是天才童星麥考利·金的《小鬼當家》,雖然有點暴力,但也基本上是老少皆宜闔府同樂。其實,片中「小鬼」整治惡人雖然笑料多多,但總覺不奈多想,反倒是影片最後母親輾轉車輛回家的段落,更加讓人倍感溫馨。畢竟,視覺上一時的刺激,還是比不上心底被觸動的真情。

被稱為「法國電影國土裡偶然突起的一座山峰」的《新橋戀人》中,一個孤獨頹迷的醉酒流浪漢與一個因為即將失明而自暴自棄的女畫家相愛。影片結尾處,正是大雪紛飛的聖誕夜,兩個人相約在他們刻骨銘心的新橋上。剛剛出獄的流浪漢與已經復明的女畫家,都已經不再是以前可以放浪形骸狂歌當哭的他們了,兩個恢復「正常」的男女似乎找不到愛的感覺了。流浪漢不顧一切地擁著想要離開的女人跳進冰冷的塞納河水,正是這聖誕夜的河水,讓他們重新找回了不顧一切的愛情,把這一夜冰冷的溫馨作為他們新的生活的開始。

在好萊塢2000年聖誕前上映的《緣份交叉點》,顯然就是以一種都市童話的方式提醒那些在聖誕節冷淡家庭和漠視家庭觀念的都市白領人群人生的真諦。尼古拉斯·凱奇,片中的都市「鑽石王老五」,以為擁有了金錢和豪宅就是擁有了生活的一切,但當他在一個聖誕節的早上突然發現自己和初戀情人正過著平靜朴實的家庭生活的時候,他先是拒絕改變,接下來的就是懷疑和反剩直到影片最後,凱奇必須要決定了,他是要擁有自己原來的生活,還是要擁有現在的妻子和家庭,結局當然可想而知。

溫馨聖誕夜並不是西方電影的專利,雖然中國人的聖誕情結並不嚴重,但混雜著中西文化的香港電影,早就出現聖誕節為故事背景的影片了。1984年群星薈萃的溫情喜劇片《聖誕快樂》,講述一中年報館主任在平安夜的生辰,孤獨想念死去的妻子。大兒子鼓勵老爸追求隔壁女歌手小鳳,而小鳳的表哥卻要小鳳隨他去美國結婚。兩情敵在求愛的過程中,鬧出許多笑話。在眾人的幫助下,經過一番努力,最後當然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還有林子祥、張曼玉合演的警匪愛情搞笑片《聖誕奇遇結良緣》,雖然成不了經典之作,但也算得上是溫馨可人。

不過,不能不說,聖誕節這個特殊的日子,也並非是真如大部分電影中所描述的那樣:一團和氣、大家發財、笑口敞開、萬事如意。相對來說,非美國電影中的聖誕節,卻不只是闔家團圓老少同樂這么簡單了。喜歡思考的電影人,經常把這個應該是到處歡樂的節日變成一個反省的時刻,用這個特殊的日子來剖析人性也許是再合適不過了——中國電影《過年》不也是如此嗎。

伯格曼大師的曠世傑作《芬尼與亞歷山大》,就是以聖誕節家族團聚為開始的,而影片又結束在另一次聖誕聚會之中,在兩次奢華宏大的場面之間,上演著這個家族的愛、恨、情、仇。這個端莊沉穩的環狀結構,幾乎是伯格曼作品中最古典最庄嚴的構思,成就了這部電影史上的不世經典。

《妙想天開》(巴西)裡面,正是聖誕節時候,一隻蟑螂掉進政府資訊管理局的一部打字機,機器故障錯打了一個字母,把「達脫」打成了「巴脫」,於是倒霉的鞋匠巴托被當作恐怖分子抓走。

加拿大影片《一種困惑》里,那些偏遠礦區的人們,艱苦地生活、拚命地工作,一年裡唯一的樂趣就是聖誕節到來時,能到鎮上唯一的小店購買自己喜愛的物品,喝自己愛喝的酒。也就是在這樣一個聖誕前夜裡,一個在遠方謀生的工人失去了自己的兒子。

法國影片《巴黎飄雪》(維納斯美容院)中,聖誕節的晚上,美容院的四個女人在各自的年齡階段經歷著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老闆太太和兩個兒子全家團聚;人到中年的女主角安琪追尋著愛情最後的腳步去了外省;美貌而放盪的少女第一次吞葯自殺;剛剛成年的小姑娘跟著「愛」她的老年紳士去「各取所需」。

法國影片《愛麗莎》中,因為愛上一個窮光蛋鋼琴師而走投無路的愛麗莎,在聖誕夜悶死自己的小女兒之後吞槍自盡,這個震撼性的開頭給所有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聖誕夜,本是闔家團聚的溫馨時刻,為維持生計被迫賣淫的愛麗莎卻被自己的父母拒之門外,聖誕節這一特殊時刻的特殊氛圍加劇了愛麗莎的悲苦無奈,最終釀成一場悲劇。而更加悲哀的是,愛麗莎的小女兒瑪麗竟然沒死,長大的她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為母親和自己復仇。但仇人是誰呢?瑪麗選中了自己的父親。

基斯洛夫斯基的名作《十誡》第三誡中,一個男人在聖誕節的夜晚被以前的情人伊娃找出門去,陪她尋找「失蹤的丈夫」。這個故事是基斯洛夫斯基「十誡」系列中時間跨度最短的一部影片,從影片開始到結束只不過描述了一個夜晚發生的故事。在和伊娃尋找她那「失蹤的丈夫」的過程中,我們和男主人公都逐漸發覺到,這好象是一個騙局。但好奇之心和憐憫之心還是驅使我們和兩位主人公一起尋找,尋找的是一個不存在的人,也是一份曾經失落的感情。解鈴還需系鈴人,三年前的感情糾葛還需要當事人來自己解脫。影片是大師對當今社會家庭危機所發出的警告,也是挽救情感、挽救家庭的悲聲呼籲。安息日,作為聖日受到天主的保護和賜福,這個神聖的休息日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導演選擇聖誕節之夜——這個天主教徒闔家團聚的時刻作為故事發生的時間,祝福家庭、祝福維系家庭的情感的意味就更加深遠了。

以「聖誕」為名的影片中,最著名的經典之作,恐怕莫過於日本導演大島渚的《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了。這部以二戰時期日軍集中營中同性之愛與軍國思想對立為主題的影片,其實與聖誕節並無太多關系,更和平安喜樂溫馨吉祥無緣。大島渚改編的是英國人包斯特的小說,並加入了自己對日本人精神世界的理解,從而成為一部包容多種立場的「國際主義」影片。片中對以英俊而敏感的大尉世野井和粗野蠻橫的原上士為典型的日本軍人精神,加以剖析和批判,並加入同性戀情節加強矛盾糾葛和心理表現。不過,大島渚並沒有絕對化地描寫任何一個人物,原上士外表野蠻,但也在聖誕之夜釋放了將要處死的勞倫斯等人作為「聖誕禮物」;世野井外表純凈,但對於愛上被俘英國軍官的內心斗爭卻極其激烈,甚至到了難以自持的地步。戰後,勞倫斯到獄中探望原上士,兩人現在身份互換,不覺感慨萬千。當勞倫斯離去之前,原再次向勞倫斯說了一聲:「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1
--------------------------------------------------------------------------------------------------
http://www.ziyue.com/news/viewnews.php?newsid=2006

聖誕節·電影·平安夜
轉載文章 2005-08-03

《西雅圖夜未眠》

聖誕節是西方人最重要的節日,每年的此時,亮閃的聖誕樹、背著禮物口袋的聖誕老人、歡樂的孩子以及各種宗教儀式共同組成了聖誕節景觀。而對親友的祝福與思念,對美好感情的企盼和贊美更加為神聖的平安夜增添了一份溫馨與浪漫的氣息。

浪漫溫馨的聖誕由湯姆漢克斯和梅格·瑞恩主演的美國影片《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1993)恐怕為很多中國觀眾所熟悉吧。平安夜裡,喪偶的山姆(漢克斯)在小兒子的促成下通過電波傳達了自己的心聲,偏偏打動了剛訂婚的女記者安妮(梅格·瑞恩)。好萊塢影片向來長於烘托氣氛、渲染情感,看過本片的觀眾恐怕都會理解安妮每每被山姆的講話錄音所打動的心情,畢竟,是那個平安夜讓人們的感情噴涌而出。

"平安夜"象徵著安居與幸福,所以,在由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美國影片《克萊默夫婦》(Kramer vs. Kramer,1979)中,被解職的泰德(霍夫曼)急需在聖誕節前找到新工作,以維持岌岌可危的家庭危機。直到聖誕節前一天,一家公司才答應僱傭泰德。興奮的泰德從辦公室走出,看到大廳里人們圍著聖誕樹已經載歌載舞,他不禁熱吻了一位陌生女郎,"happy Christmas!"

溫馨聖誕夜並不是西方電影的專利,很多觀眾恐怕並不知道在華語電影中很早也出現以聖誕節為故事背景的影片了。由已故著名歌星陳百強主演的影片《聖誕快樂》(1984 年),講述一中年人(麥嘉飾)在平安夜的生辰,孤獨想念死去的妻子。大兒子(陳百強)鼓勵老爸追求隔壁女歌手(徐小鳳),在求愛的過程中,鬧出許多笑話。在眾人的幫助下,經過一番努力,有情人終成眷屬。不難想像,由聖誕節所結成的良緣不在少數,不禁讓人想起張曼玉主演的影片《聖誕節喜結良緣》(1985年),不知道如今迷戀身著旗袍、款款走來的張曼玉的影迷們是否還能記得這部十年前的作品呢?

情感交流的聖誕

聖誕節本來是幸福祥和的節日,但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歐洲電影《父子淚》(The Christmas Tree,1969)(又名When Wolves Cry,泰倫斯揚導演,威廉何頓主演),劇情描述一位疏忽了父愛的父親,在發現兒子不久即將離開人世時,不禁追悔莫及,聖誕樹下父子的感情交流至今仍感人至深。

而熟悉《阿甘正傳》(Forrest Gump,1994)的朋友恐怕還記得吧,聖誕夜阿甘去看望他在越戰時的排長,那個雙腿殘疾的排長卻正在酗酒,當別人為聖誕夜而狂歡時,他卻倍感到自己的不幸。盡管阿甘並不聰明,但是他也在一旁默默的為他祝福,讓我們也感到那份溫情在流淌。

恐怖聖誕

而為聖誕節蒙上陰影的影片當屬那種"聖誕恐怖"了,加拿大拍攝的《黑色聖誕》(Black Christmas,1975又名:Silent Night ,Evil Night 及Stronger in the House)是這類電影的第一部,內容描述在聖誕前夕,一家女校宿捨出現了神秘殺手。影片《平安夜,殺人夜》(Silent Night,Deadly Night,1984),不免讓孩子們對聖誕老人產生恐懼心理,但卻成為當時的賣座片,幾年裡接連拍攝了多部續集。

爆笑聖誕同樣以聖誕節期間的犯罪活動為背景,而有別於這種恐怖風格,反而頗具詼諧幽默效果的影片當屬《小鬼當家Ⅱ》(Home Alone2:Lost In New York 1992)和《小鬼當家Ⅲ》(Home Alone3 1997)了,聰明的孩子戲弄歹徒的高明手段讓人捧腹大笑,一掃聖誕恐怖片帶來的陰影,孩子們滿可以歡快而大膽地過聖誕了。
--------------------------------------------------------------------------------------------------
http://www.movie114.cn/info/424255.html

http://cn.ent.yahoo.com/allnews/xmasmovies/

http://www..com/s?wd=%CA%A5%B5%AE%BD%DA%B5%C4%B5%E7%D3%B0&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2

http://dsnb.e23.cn/contentid.asp?id=20051030052

http://www..com/s?ct=0&ie=gb2312&bs=%CA%A5%B5%AE%BD%DA%B5%C4%B5%E7%D3%B0&sr=&z=&cl=3&f=8&wd=%CE%C2%DC%B0%B5%C4%B5%E7%D3%B0

2. 據說這是2014年被嚴重低估的11部電影,真的都看懂了嗎

據說這是2014年被嚴重低估的11部電影,你都看過嗎?

1.性本惡
豆瓣評分:6.7

《性本惡》是促使我寫下這篇日記的第一原由,這片充滿負面的爭議和壓倒性的差評其實也在情理之中,神秘高逼格大師品欽的文學作品本就是根難啃的硬骨頭,一大捆麻花一樣交錯零碎的劇情(在其作品中已算比較容易理解的了)想要高水品的搬上熒幕,加上在那樣一個特別和典型的社會背景下,對於很多導演來說這題材就像個燙手的山芋不敢輕易嘗試,可想而知PTA也是冒了很大的風險,但凡是看過原著再看這片的應該都能感受到PTA對於品欽的尊重和神還原,可以說極盡完美的形象到位重現了書中關於那段迷幻醉人的嬉皮士年代的描寫。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並沒有看過小說,雖然劇情耗費了一些腦細胞,卻絲毫沒有疲乏無聊之意,反倒總覺得有股勾人的癮驅使著獵奇心理身臨其境的沉溺到當年的氛圍和感覺中,非常美妙,跟著多克的腳步一步步淪陷沉迷。PTA的電影總有種非常強大的魅力,無論是技術層面或內容方面抑或演員發揮,就像所有高配置的元素全都交織在一起,很好看。作為米國響當當的獨立導演年紀輕輕才華卓越還顏值爆表,PTA始終在保持自我一定風格和水準的同時,一直都在不停地嘗試和改變,這是最令人欽佩的,雖然在非主流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過也對PTA能製造的驚喜度反倒多了一份更大的期許。看到6.7這操蛋的分數,只剩「呵呵」了。

2.錫爾斯瑪利亞
豆瓣評分:7.6

拿下奧斯卡四項大獎的《鳥人》觀影人數過6萬,評分8分左右,有奧斯卡這塊金字招牌的鼎力相助,一部電影完全可以做到「飛上枝頭變鳳凰」,關注度飆升,很多人也許會納悶幹嘛扯到這片身上,並非無緣無故,而是《錫爾斯瑪利亞》和《鳥人》的主題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前者以絕妙的台詞混淆,後者以別具一格的運鏡手法,都以電影鑲嵌戲劇的形式探討了演員的職業狀態和日常生活,角色和「我」之間的界限被神奇的打破融合,比起富有拉美文學奇幻色彩以超現實主義手法奪人眼球的《鳥人》,我比較偏愛《錫爾斯瑪利亞》,其更貼合真實的生活,也更意味深長。

看到不少人說這片枯燥乏味,充斥著瑣碎的對話,表面上看就是挺日常的生活,不過一旦仔細品味起來就會發現其中細膩巧妙的交織著三個擁有不同身份和心病的女人戲中戲外的狀態和關系,他們相互影響、對照和聯系,過往的逝去,煩惱的現實,重新展望的未來,高大上的戲劇給予的精神價值,爆米花電影給予的浮華名氣,其中兩人毫不掩飾諷刺意圖的嘲笑對話,尖銳而有趣,對台本的情節中利用雙重台詞的混合交錯形成虛實融合很棒,最後的結局似乎預示著人生辭舊迎新的另一篇章即將精彩上演。

片中三人單個拎出來看也很本真的貼合個人形象,看到很多人都說KS依舊沒法擺脫零表情的撲克臉,我倒是覺得挺眼前一亮的,從好萊塢虛無浮躁的聚光燈下退出來參演這部電影無疑是非常明智的選擇,KS早期主演的幾部文藝小清醒電影還挺不錯的;比諾什精彩依舊,她的參演本身就是種品質的保證,無需多言;CM演得也很到位,微妙的是將她們片中的角色和現實中的她們緊密的聯系起來,感覺完全可以沒啥偏差的畫上等號,毫無違和感。另外瑞士的壯觀景色太養眼。

3.狐狸獵手
豆瓣評分:7.3

PTA和米勒可以說是最被看好有大師相的美國導演,也是一對很有自我理念和互相賞識的好基友,記得2012年PTA在水城憑借神作《大師》成功擒下銀獅,胖子和鳳凰也同時拿下影帝,卻被奧斯卡那幫頑固迂腐的老頭完全漠視掉,今年米勒的《狐狸獵手》也有同樣的遭遇,在戛納贏得最佳導演,到了奧斯卡結果和PTA一起陪跑(《性本惡》錯失最佳改編劇本簡直太瞎眼),當然一部電影優劣並不能以奧斯卡得獎是否來作為唯一的評判標准,不過還是有點為此打抱不平,這7.3分也實在是接受無能。

一開始覺得就是一部關於散發著男性荷爾蒙幾個身強力壯的大力士在教練的調教下摔出輝煌歷史的正能量故事,還是偏傳記類的電影,有點索然無味的即視感,直到看完才恍然大悟沒能盡早看到這樣一部好片而後悔的要死,不過分顯山露水異常冷峻隱忍的敘事手法,看似不過是還原了個真實的摔跤故事,實際暗涌曖昧可怖的氣息和強大的精神訴求,以及夾裹著厚重而深刻的人性意圖,被無限擴張扭曲的慾望構建出了一個披著金色外衣實際不堪一擊的「黑色美夢」,卡瑞爾演得真棒,兄弟倆也很到位,透過這片無疑又再一次證明了米勒正以神速的步伐邁入大師的殿堂,

4.冬眠
豆瓣評分8.1

3個多小時,被不少人視為嚇破膽的片長,雖然讓人望而生畏,也會產生歐洲文藝片一貫給人留有的沉悶枯燥的刻板印象,在錫蘭以往作品風格的基礎上顛覆性嘗試的再添一把火,充斥著大量密集的對話(有通俗直白的交流,也有深刻的意見探討),無疑要更費精力和腦細胞,會下意識的覺得巨難啃和超催眠,不過一旦沉下心來走入錫蘭精心刻畫的那個包含了社會、家庭和個人問題的影像世界,就會覺得異常的美妙,看似裹著一件單薄乏味的外衣,實際有著堅實厚重的精彩內核。

錫蘭僅通過人物生活化實際做無用功的交流過程,體現幾方之間傷痕累累搖搖欲墜的關系,看似平淡日常,實際充滿著強大的張力和波動,以及由於各種原因產生的隔閡,加上寥寥幾筆客觀帶過卻很顯眼的宗教質疑,交流無用的著重刻畫,一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主旨上有過異曲同工之妙的伯格曼。看完最後的獨白一直在耳邊回響,錫蘭就像用精緻的手術刀悄然的切開了社會的一道傷口,展現了站在各自立場上的人們生活的現狀和難以扭轉危機的關系,異常的沉重和揪心,充滿了憂傷而悲憫的詩意。錫蘭也終於憑借這部更為飽滿的精心大作在戛納一舉登頂,為之前一直冠以的「無冕大師」證了明。

我看的這版字幕不太好,感覺有很多不靠譜的地方,這種有大量對話的片子,字幕太需要良心了,錯漏百出必會造成不少同學的負面觀感,一部電影若是毀於字幕就真心冤了(不過還是非常感謝那些努力為大夥服務的同學們,要是木有你們的翻譯,真心就看毛線了)。評分徘徊在8分左右,有點偏低了。

5.修女伊達
豆瓣評分:7.7

看到不少評論都說這片的劇情太過單薄寡淡,完全靠別出心裁的攝影撐起了全片,很自然的我們常常將敘事作為電影的至高標准,甚至將電影喻為動態文學,文本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有時候劇情並不能作為衡量一部電影優劣程度的唯一標准,甚至有心淡化的意圖能獲得某種更微妙的感官體驗,不需要作過多的闡釋,就像一幅牛逼的簡筆畫,刻意的著色反倒是畫蛇添足失去了意境,看似寥寥幾筆實際有著更加值得玩味的思想和主旨。

攝影美呆,無論是比例劃分還是精心構圖都已做到了完美的極致(一種強迫症般的規整感和人物所處的特別位置,透著精緻的簡易和冷凈),就像是由無數頂尖經典的黑白照片組合而成的動態影像,每一幀畫面做起壁紙來真是絕了(和影片的情境達到神融合)。雖然沒有花費過多的筆墨在劇情上,讓故事看著少了一個立體飽滿的支架,顯得鬆散空乏,然而正是因為這份被不少人口誅筆伐的「空」,從淺入深的表達了殘酷戰爭遺留的傷痛,以及對神聖不可侵犯富有救贖意義脆弱信仰的探討和質疑,看似輕描淡寫,實際內斂流露,從脫俗到入俗再到脫俗的過程很有意味,看完久久回味。

可以仔細體會下艾達和姨媽狀態間的對立和對比,是非常鮮明而微妙的,信仰是否值得依靠虔誠?艾達的選擇,似乎印證了信仰虛無本質的同時,也體現了其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位置,它的存在是堅固而不變的,抵禦著生活的無常和殘忍,特別是承受了很大的精神打擊和傷痛後,信仰即成了撫慰人心的最佳法寶。

6.遊客
豆瓣評分:7.5

去年一部《消失的戀人》鬧翻了天,其中的婚姻價值觀弄得人心惶惶,不少人還因此誇張的患上了婚姻恐懼症,在原著的基礎上芬奇利用自己的拿手絕活上演了一段驚心動魄帶感意外的「復仇之旅」,它可以代表和反應生活,卻不完全就是生活,在中心主旨有點類似的《遊客》就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即是如此的即視感,人性的真相,婚姻的危機,關系的處理,在看似非常日常簡易的鏡頭語言里進行了有力深刻的探討,拋出了道德的困惑,就像看似很稀鬆平常籠罩在頭頂的一片烏雲,卻有著讓人深陷愁思的強大力量。

激昂尖銳的古典樂太魔性了,強烈暗示著關系的變化和情緒的起伏,別具一格,很受感染,以小見大透過十分簡約不失細致的手法和構思深刻探討了因人性的劣根性導致的婚姻道德危機,過程僅以滑雪度假的天數和不多的場景為界,人物刻畫得飽滿而自然,疙瘩步步升級,負面情緒層層遞進,直至全面宣洩,前後聯系與對比,帶有濃厚的諷刺意味,現實得看完很容易對生活投入一絲警覺性的聯想和假設。

7.奇跡
豆瓣評分:7.0

又一部評分讓人大跌眼鏡的片子,或許是因為吃慣了大魚大肉,再來盤清粥小菜也就變得不怎麼能適應,寡淡如水睡意來襲,既沒技術又沒深意,看到這些評價時無奈的聳了聳肩。對我個人而言,已經很久沒有看過如此朴實無華的電影了,反倒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這些年受到國產片的強烈熏陶,在愈發難以生存的主流環境中,這類電影也就變得更加的彌足珍貴,毫無過多的修飾雕琢,原汁原味的誠懇真摯展現,貼近生活卻又帶了點值得玩味的超現實主義色彩,別有一番風味,在這個浮躁虛華的年代下,很多人似乎越來越缺乏耐心去觀賞這樣一部本真的電影了。

在以商業片和爛片為主打的當下,能看到這么一部質朴的電影實在太難得了,嚴父慈母帶著孩子們以養蜂為生的清貧生活,小姑娘們超級惹人愛(太純真了),用手捧起地上的蜂蜜和表演的神奇小節目非常動人,雖在現代文化和外來因素的影響下,引起了波瀾,辭舊迎新融入新時代或將成為必然結果,但家人間的溫情(最後躺在一起的畫面心都化了)、自然給予他們的技能和價值觀將會永遠留存。(海報好贊,女神貝魯奇還是挺亮眼的,不過小姑娘更有魅力!)

8.宿敵
豆瓣評分:7.0

沒想到一段時間不見評分都快跌破7.0了,吉倫哈爾有著很不錯的選片眼光,近些年佳作不斷,揭露現代媒體行業的腹黑片《夜行者》更是力證了他的敬業和演技。《宿敵》我個人挺喜歡的,去年的時候我就重點推薦過這部電影,也寫了點關於這片的觀後感,大夥對這片的評價可謂是褒貶不一兩極分化嚴重,其實也正常,喜歡的會覺得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驚心動魄抽絲剝繭緊湊抓心的玩了一場爽翻的益智游戲,討厭的就覺得不過是出趟軌而已,故弄玄虛搞出這么大陣勢真心太作。

琢磨下會發現在一步一個腳印扣人心弦的劇情走向中玩得挺嗨,整體乾脆利落點到即止,毫不拖泥帶水值得細品,線索細節耐人推敲,老媽的話一語破的揭開迷霧,慾望引發的瘋狂臆想,最大的敵人即是自己,又見蜘蛛象徵性特質(真是驚悚懸疑題材的最佳吉祥物),在亂中有序中精心編織了一張錯綜復雜無法自拔的情慾大網,將精神層面剖於現實,Villeneuve的實力不容小覷,未來作品值得期待!另外Villeneuve愣是把楓葉王國搞成了沙塵彌漫的中東風味,灰常牛逼!演員亮眼,一帥鍋配兩金發美女,吉倫哈爾再次奉上了一場到位的表演(期待今年的大爆發)。

9.沼澤地
豆瓣評分:7.5

給朋友推薦這片時真有點郁悶,普遍反響不佳,得到的回應是「大悶片」三個字,氛圍沉悶情感壓抑看得人昏昏欲睡,沒有像好萊塢一般犯罪懸疑片那般驚心動魄充滿跌宕起伏的戲劇性,就像啃個硬饅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啃完,雖然知道口味不同各有所好,但還是有點小挫敗感,不過也表示理解。就在不少人把這片拿來和馬修的《偵探》、宋胖的《殺人回憶》緊密聯系在一起做比較時,反倒讓我想起了錫蘭的《安納托利亞往事》,都是欲透過一樁案件來重點反映社會現實不堪的種種,雖然《沼澤地》不及這部有力道、深入和豐滿,但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在異常復雜、陰暗、險惡的社會中真相並非是唯一而絕對的。

我給出的短評是,真好看!一流的「偵探片」(現在還真有不少電影可以被歸類劃分到這一新穎的類別里),構圖、運鏡、攝影、配樂、細節都非常的講究和細致(可以說是這片最耐人尋味精心構思的地方),懸疑緊張的氛圍引人入勝,案件構思縝密,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撥開迷霧,放入特殊的時代背景,引入對於社會和人性的思考,演員非常棒,耐人尋味寓意深刻不流俗的結局很不錯,看完一部佳作才有的快感被這片滿足了。(不過。。。看的人數也才剛破千╮(╯▽╰)╭)

10.再見語言
豆瓣評分:6.7

之前在盤點怪片時就寫過關於這片的感想,文學、政治、戰爭、愛情、哲學,戈達爾偏愛的元素均有涉及,作為人類社會基本聯系的語言在被電子產品主導眼見並不為實的現實中蒼白無力的作用,幾次刻意強制中斷的配樂,倒置、傾斜、特寫、局部的獨特視角,明艷、模糊、混亂、卡殼,眼花繚亂的畫面,無不散發著晦澀、深奧、先鋒的意味,同時夾著一股朦朧的詩意感,夠迷人,狗的喧賓奪主很贊,對於百無禁忌思想超前高端范的戈達爾,只有膜拜的份了,拉屎放屁的兩段頑童本色盡顯。

這部的逼格可能要遠遠甩開其它片子,心照不宣戈達爾已經上升到了另一境界,雖然看完可能會摸不著頭腦雲里霧里,但一點也不妨礙對其敬意的滋生,作為新浪潮時期的重要旗幟,現今僅剩的幾根獨苗之一,還能保持強勁的創作力,有著另闢蹊徑的冒險精神,永遠走在先鋒而充滿哲思的探索道路上,是值得讓人永遠保持欽佩和敬仰的大師。希望上帝能手下留情,讓我們有幸看到疙瘩更多的作品。做好弄一副3D眼鏡重溫的准備(據說非常的神奇和震撼,這超時代的新奇玩法也只能出自疙瘩爾之手了)。

這評分再次印證了疙瘩爾超時代的前瞻性和牛逼的創作才能,已經難以被當下的普羅大眾們所接受,就像當年同樣不被認同備受質疑以維特根斯坦為首的一票逼格爆表的哲學家們一樣,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奮力的跟上其天才般的快速腳步時,疙瘩爾的意圖和價值或許才能被深刻放大和理解,不過這6.7的分數還是覺得太特么坑爹了。

11.苦路十四站
豆瓣評分:7.9

看著女主荒唐傻瓜又悲哀充滿善意的「獻身精神」和對於信仰愚昧極端的認知與理解,一步步淪陷到徹底洗腦般的深信不疑,在母親的威逼誘導強制性的苛刻要求下的嚴格律己,凡事有違教規,或被定義為違反天主教義的事情統統杜絕,不可去新教唱詩班,因為他們唱的靈魂樂為撒旦之音,不可以有逾越年齡標準的慾望等等,看著瑪利亞痛苦不堪卻又執迷不悟的樣子超級煩心和難受(恨不得小馬哥能沖進屏幕使出渾身力氣把她給搖醒了),可憐可笑又可悲。

這片的一大特點在於導演透過簡潔有力的鏡頭語言和別具一格的宗教象徵意義上的敘事形式,全片被分為十四個小章節,每個章節基本以固定鏡頭的對話形式呈現,危機、隔閡、分歧、荒誕在看似尋常的日常中很有力道的流淌於光影中,非常的冷峻而深刻,並以耶穌的名義隱喻形象的反映出現實中瑪利亞的生活,體現了信仰的多樣性之間產生的矛盾和對立,對信仰的魔性進行了尖銳深刻的呈現和諷刺。

瑪利亞吃下致死的聖餐後,身患怪病的弟弟突然開口神奇的說出了第一句話,母親將其歸納為上帝顯靈和瑪利亞獻身的功勞,信仰很多時候所能給予的即是一種道不明說不清的生活希望和精神慰藉,記得後來強忍悲傷的鐵面嚴厲偏激的母親,自欺欺人的藉由信仰的虛無力量給予女兒的犧牲一個合理的安慰性解釋,覺得無比自豪,說完後卻失聲痛哭,那一刻無疑充滿了諷刺的意味,最後鏡頭的移動方向耐人尋味。被扭曲極端化的信仰很多時候是頂著上帝的美名卻以撒旦的姿態侵蝕並葬送了純真的身心。

【彩蛋】被嚴重高估的電影:星際穿越
豆瓣評分:9.1

在不少人心目中,諾蘭已經妥妥滴步入了神壇,但還是想冒著往死噴的危險說說我的個人感受,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應該會被淹死在諾蘭鐵粉們的唾沫星子里。這片是在朋友的極力推薦下滿心期待的跑去影院消化了(其實和窩在家裡弄個投影儀看的效果完全沒差),結果隱忍硬撐了將近漫長的三小時,腰酸背痛一點也不誇張,字幕出現時總算鬆了口氣,磨磨唧唧+狂扔理論+煽情戲碼,懷揣著恆久不變的商業片主旋律核心價值觀,真是麻木到累覺不愛了,現在再在腦海中回想真沒啥深刻的印象,只能套句網友籠統的話來為這片做個總結:科幻版的爸爸去哪了!

即使對高深莫測艱澀深奧的理論知識一無所知或略懂皮毛,看完後還是會對宇宙和時間這兩大佬充滿無限的敬畏,但這片的主心骨依舊是好萊塢一貫商業片百年受用的主題,弘揚愛的力量和傲嬌的美國精神貫穿始終,以過於情理之中的親情作為主軸,用各種看似牛逼哄哄專業晦澀的物理學理論和現象包裝修飾,實際上諾蘭的重點並不是要多麼壯觀恢弘的展現宇宙場面,而是孜孜不倦的講理和論述,還沒有《地心引力》的視效來得震撼,一部被無敵鐵粉過於神化和吹捧的電影,倒是ost挺不錯,嚇尿的9.1分簡直了。不過出於私心,對越來越主流的諾蘭還是充滿了一絲期待。

3. 求一部二戰越獄電影,一個戰俘關在一個巨大的城堡里,多次越獄被抓回,但獄長都沒有殺他最後直到德國投降

戰地軍魂》(Stalag 17,17號囚房,美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戰俘逃亡題材。二戰後期號稱「牢不可破」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美軍戰俘策劃越獄和清除內奸的故事,塑造了一個貌似沒心沒肺、無惡不作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明爭暗鬥,其樂無窮。威廉·赫頓等主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2.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or Escape,第三集中營、龍虎榜、絕處逢生,美國,1963)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1943年,戒備極為森嚴、聲稱「絕對不可能逃脫」的納粹德國第三集中營,一批盟軍戰俘在一位美國英雄的領導下實施集體逃亡計劃的故事。然而,逃出集中營的70多名戰俘最終卻只有幾個人幸運地存活下來……自由是不屈不撓的結果。史蒂夫·麥奎因、詹姆斯·迦納、理查德·阿滕伯勒、詹姆斯·科本等主演。
3. 《黑獄梟雄》(King Rat,鼠王,美國,196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英國通俗小說作家同名小說改編。戰時新加坡日軍戰俘集中營中貌似自私自利、有「鼠王」之稱的美國反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美國人生存之道的戰俘標本。喬治·西格爾等主演。
4.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
戰俘題材經典。1941年,泰國北碧府日軍集中營盟軍戰俘被迫為日軍建造桂河大橋的故事。戰爭中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經典標本,英國紳士遭遇日本流氓。人物形象塑造與心理刻劃極為出色,英、美、日三國軍官的不同風格和個性十分鮮明。影片中英軍官兵用口哨吹出來的《桂河大橋進行曲》令人印象深刻。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美國電影協會(AFI)100部最驚心動魄的美國電影第58位。
5. 《終止戰火》(To End All Wars,終結戰爭,英國、美國、泰國,2001)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攻佔新加坡後,一批盟軍戰俘被送到緬甸建造死亡鐵路、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保持求生意志、直至戰火終止的故事。影片秉持的理念是:各民族只有彼此理解、寬容相待,戰火才會真正終止

4. 郭冬臨個人資料及老婆是誰

郭冬臨,1966年7月20日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中國內地相聲、小品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郭冬臨的父母都是曲藝工作者,父親是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郭昌儀,母親是徐州琴書演員。郭冬臨弟兄三位,還有兩個哥哥。

5歲時,郭冬臨隨母親在演藝界打拚,和母親一起在全國各地說評書。10歲多,登台表演。高中畢業時,沒有表演經驗的郭冬臨竟順利地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大學時,郭冬臨苦練基本功。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郭冬臨又報考了北京人藝。20世紀90年代中期,郭冬臨從北京人藝辭職。

其實郭冬臨的老婆也是一名演員,是個80後,比郭冬臨小整整20歲,只不過不出名,由於郭冬臨在春晚走紅、事業紅火,便甘願退居幕後。而郭冬臨為了保護家人,保密工作做得好,不願讓家人露面,不願將自己的私生活暴露在公眾面前。

拓展資料

1993年,首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2000年,第一次搭檔馮鞏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相聲《舊曲新歌》。2001年,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合作相聲《得寸進尺》,獲得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曲雜類一等獎。 2005年,第一次與牛莉合作在央視晚會上表演小品《男子漢大丈夫》。 2009年,主演電視劇《萬卷樓》並飾演郭子魚。 2010年,主演《神醫大道公》並飾演保生大帝的徒弟二舉。 2012年,郭冬臨攜小品《面試》登上央視龍年春晚。2014年,首次參演由邵白執導的微電影《向陽生長》。 2015年2月18日,郭冬臨攜小品《一定找到你》登上央視羊年春晚。

5. 美國電影,因欠債住監獄,後來成了監獄老大

守法公民 Law Abiding Citizen(2009)
: F·加里·格雷
編劇: 科特·維莫
主演: 傑米·福克斯 / 傑拉德·巴特勒 / 科爾姆·米尼 / 布魯斯·麥克吉爾 / 萊絲莉·比伯 / 維奧拉·戴維斯
類型:劇情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2009-10-16
片長:108 分鍾 / 118 分鍾(director's cut)
又名: 重案對決 / 知法玩法

劇情簡介 · · · · · ·
克萊德·謝爾頓(格萊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 飾)是居住在費城某小鎮的一名研發人員,他有著美麗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生活幸福美滿。但這一切都被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摧毀。某晚,兩個暴徒闖入他的家中,妻子和女兒都受到殘害。然而雖然證據確鑿,但由於程序的迂腐和尼克·瑞斯(傑米·福克斯 Jamie Foxx 飾)助理執行官的墮落,最終讓首犯克拉倫斯·多比(克里斯蒂安·斯多特 Christian Stolte 飾)因證據不足只得到10年徒刑。本以為一切歸於沉寂,但10年後當年未了的風波再起。懷著巨大仇恨的克萊德開始籌劃展開報復,先是幹掉了當年的從犯阿米,接著他很快找到了邪惡無恥的多比,並對其進行殘酷的折磨與虐殺。克萊德的仇恨得到巨大的宣洩,但是他的復仇還未就此停止。他所針對的不只是那兩個暴徒,而是整個腐朽墮落的系統……

6. 郭冬臨祖籍簡歷

郭冬臨,祖籍山東煙台,出生於安徽省淮南市,中國內地相聲、小品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民族:漢族

星座:巨蟹座

身高:182cm

出生地:安徽省淮南市

出生日期:1966年7月20日

職業:演員

主要成就:北京煙花爆竹安全燃放宣傳大使等

祖籍:山東煙台

郭冬臨的父母都是曲藝工作者,父親是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郭昌儀,母親是徐州琴書演員。郭冬臨弟兄三位,還有兩個哥哥。

5歲時,郭冬臨隨母親在演藝界打拚,和母親一起在全國各地說評書。10歲多,登台表演。高中畢業時,沒有表演經驗的郭冬臨竟順利地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大學時,郭冬臨苦練基本功。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郭冬臨又報考了北京人藝。20世紀90年代中期,郭冬臨從北京人藝辭職。

(6)迂腐微電影擴展閱讀

郭冬臨人物評價:

郭冬臨,中國相聲、小品演員,多次在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文藝晚會上露臉,深受觀眾的喜愛。郭東臨還出演多部喜劇影片和電視劇。

郭冬臨擅長演繹和老百姓比較貼近家長里短的故事,以演小人物著稱。多才多藝的他在表演中做足了說學逗唱的功夫,塑造的那些心地善良但又實在油嘴滑舌的人物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藝經歷:

1993年,首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2000年,第一次搭檔馮鞏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相聲《舊曲新歌》。 2001年,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合作相聲《得寸進尺》,獲得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曲雜類一等獎。2005年,第一次與牛莉合作在央視晚會上表演小品《男子漢大丈夫》。

2009年,主演電視劇《萬卷樓》並飾演郭子魚。2010年,主演《神醫大道公》並飾演保生大帝的徒弟二舉。2012年,郭冬臨攜小品《面試》登上央視龍年春晚。 2014年,首次參演由邵白執導的微電影《向陽生長》。

2015年2月18日,郭冬臨攜小品《一定找到你》登上央視羊年春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郭冬臨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