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微電影
① 關於楊穎演的第一次電影的小說作文600字
小時候喜歡過一件事情,每天放學路上,背著愛多的卡帶機聽磁帶,一路上用音樂驅散現實,那些物理不及格,化學盡腦殘的浮雲,可以隨著咔咔捲入回憶,短時間遺忘。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喚醒了我的這段記憶,這咔咔聲,原來也是,時間的流逝。
統計電影《第一次》的實效數據,確實是一件勞神的事兒,因為片名太平庸了,或者說太大眾,太不好甄別。僅僅搜索微博關鍵字,就有1億6000多條「第一次」
和528萬條「電影第一次」,三部同名微電影,和數不清夾雜「第一次」的網路短片。造成的後果就是,想要精確統計圍脖觀眾的總量,好評度與差評比例,只能
憑借硬性記憶,短時間勾兌。好在這咔咔聲中,獲得群眾的好評不少,最後評定的意見,本片可以碼字。
小時候很喜歡江珊,說不出特殊的演技,也許是笑容太親切,也許是臉龐像俺娘,簡直太像了,一眉一笑,在鞦韆上與女兒的開玩笑,嘴角上揚笑容的那一刻,我覺
得這款角色是最近10年,江珊老師演繹過的最完美。不知道改編自韓國《愛ing》的那部電影中,母親的角色是否也令人著迷?作為中戲84明星班的一員,江
珊從20歲的瘋狂少婦,到30歲的下崗女工,到現在演媽媽,演老太太的年紀,歲月真是一把菜刀。
小時候很喜歡廈門,以至於長大後仍對鼓浪嶼念念不忘,總盼著澎湖灣的外婆橋一樣溫暖的廈門夕陽,直到去年,一個人背包到廈門去尋走失的女友,終得所願,觀音
橋還是那個觀音橋,老思明還是那個老戲院,只是鼓浪嶼更小資了,城區污染更嚴重了,廈大旁的海灘不時漂有白色的內褲。
在韓延的《第一次》中,廈門市有了《觀音山》的朦朧,鼓浪嶼有了威尼斯的憧憬,如果說寧浩的《瘋狂的賽車》(銀牌車手)只是藉助廈門成就自己,那這一次,
韓延這位新銳導演,是藉助自己成就了廈門島。不敢說今年,《第一次》一定是近十年,有關廈門最有質量,最具美感的宣傳片。無論是華西路宋媽媽的咖啡館,還
是鼓浪嶼的別墅群,當你坐在二樓陽台的一隅,或者在於老闆閑談空隙,電視中響起《第一次》那些名氣不小的新歌,我想,遊客大多會請求老闆指明那些唯美光暈
到夢幻的拍攝地位置。
Angelababy的表演依然延續著最適合她類型片的路數,精緻清新清心,回憶性劇情高潮。她的台詞不錯,但顯然更亮的是她的眼睛。如果簡單探討一下藝人形象的打造,無疑Angelababy是這三年最幸運的女孩,,接的每一部戲,都嚴謹精確地遵循這種風格。戲不多,受眾明確,四部戲,皆同一類型。在這些同一款式的角色里,由配到主,由小清新到小格調,不能再簡單地用「花瓶」來定義她,因為不是傳統的那種感覺,在劇本尚可的保證下,把這類角色豐滿到一個屬於她的高度。在未來的幾部片約中,謹慎的大製作選擇,顯示出其背後專業的藝人團隊,每一部都很有節奏。
無論哪一方面,《第一次》都是《夏日樂悠悠》的升級,跨越的幅度與歌曲的豐富度成正比。即便後者是一位香港的老資歷導
演,但韓延所呈現出來的感覺,絲毫不菜,故事上的心思,大多集中在磁帶B面,毫釐之間,能看到點那些年拍叛逆青春的影子,從06年的《我把初吻獻給誰》到08年的《攤開你的地圖》。
《第一次》主攻高考後檔期,首周3天票房超過1100萬,在6月8日同日有5部新片競爭的情況
下,勉強勝出,周票房國產片冠軍。1100萬這個數字,也成為這個悲寂的2012年度中,國產片首周票房前十名的影片。公映一周,日均場次佔比維持在
9%,如沒有較好的口碑硬性彌漫效應,預計最終票房有可能收於2500萬。在一眾片方著力,繼續打造本月數據的視覺奇觀時,另一部素質有明顯差距,並採取
特殊性廉價營銷方式的偽驚悚片《筆仙驚魂》,卻首周獲得1000萬票房,緊隨其後,甚至未來有超越的可能,簡單觀影後就能看出,兩部電影的製作精良度與投資收益值,相差甚遠。呵呵,很苦中作樂的一系列數字。
其實「高考後」檔期,前人曾有嘗試,聲勢最猛的是2010年6月底公映的《80後》,雖然最終因為檔期擁擠,宣傳費用有限等原因,淪為炮灰,但是口碑尚可,一部能看,且有些精緻的新銳作品,現實題材,作為營造這個檔期的先烈,它的各個方面都是匹配的。畢竟在一個連端午清明七夕檔期還在摸索的時期,那些光棍重陽高考,父親母親打包的細分檔期,更需要一系列電影的犧牲,來為後人做成數據分析上的貢獻。單純以高考結束後一天為選取對象,2010年的《人在囧途》,2011年的《B區32號》這種小型或者微型製作的勝利,在高考日前後的20天檔期內,分別耗得3500萬和1400萬的票房,都是緣於題材的契合,它們沒有預期設計,沒有檔期彌漫,沒有學生群體調動,沒有完善的物料支撐。事後的結論看到,確實是摸著石頭過河,只要這個檔期不夠擠,就能成為異軍。
但是今年的形勢突變的太快,無論鍋里還是碗
里的伙食,都過於豐富,一個連』三八少女」形式主義半天假期的檔期,都坐擁6部電影上檔的時期,任何合理化的預計都要打一個問號,帶來的後果就是,外片多
愈強,國片多愈裸。隨便一個《火槍手》都能過4000萬,而這一邊1100萬的成績,已可以舔著臉沾沾自喜一下。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第一次》算是第一次較為充實地利用起這個細分再細分單元的檔期。他們的前期擴散,針對檔期群體的區域化宣傳,堅定檔期不移的方案,導演主創走全國的密度,硬廣上畫的速度,都是2012年上半年檔期前三好的。(《春嬌與志明》《賽德克巴萊》的奔命不可動搖)除了江珊的精彩演繹,趙又廷算是另一個驚艷,特別是同看片的朋友意見,已看過《痞子英雄》里帥呆了的他,就更能認同這種驚艷。撓頭的細節做的很舒服,而且導/編一直沒有忘記這個細節,甚至做到後來,成為一個笑點。眼神里,夾雜住了各種情緒,一路下來,又呈現出來成長的過程。與父親趙樹海的閩南語搭檔,又讓觀眾知道這不再是國產
片中架空的城市,從車牌上名不改姓的「閩D」,增加了真實情緒的串聯。父與子在鬧市口的爭執,令這件夢幻版的故事有了一定的真實感;或是他背起她漫步鼓浪嶼別墅的逆光畫面,令一片片的女粉絲們內心呈暈厥狀。有某老齡影評人微薄點評,導演一幕幕逆光的應用,瞬間有了《生命之樹》的美學形態。
一直希望,去年五月天的那部3D大電影能做成《第一次》這個樣子,如果有這樣的一個完整,小小翻轉,歲月穿梭的故事做基礎,那麼,那些迷人的情歌,會更迷人。還好,這次在一部愛情片里,聽到了僅次於五月天電影數量的歌曲,而且都夠新,特別是周傑倫贊助的,趙又廷原唱的歌曲,還好,沒有過度泛濫,導演適時的收手了。在結尾導演嫻熟的舞台調動下,宋詩喬展現了華麗一舞,彌漫著晶瑩泡沫般的畫面調色里,這唯美系也算升華到國產片頂峰了。
在這樣一個愛情片濫發的醞釀過程中,宋詩喬會來一句「你舊的毛巾太多了,給你換條新的」,別說這毛巾是誰用過的,起碼真正看來,確實挺新。
每當徹底喪失希望,希望總會不期而至。面兒是打開了,大環境擴張了,但是這頭發的分岔,需要細致之極的剪掉,一點點地修整,總會有改變。做事情,在發現問題中前行,又在改正中進步,就是這么簡單,只是深處圍城中的人,習慣了而已。
後面的段落,我記得有一處是宋詩喬給宮寧爸爸洗頭,說「總抱歉生活不完美的人,可能永遠看不到生活的美」,我靠,這么爛俗的一句台詞,放到初次看的那個情景中,那樣的音樂彌漫下,真的能令女觀眾泣不成聲,不管你們信不信,我是看到了。而且我能感受到,這氣氛是真實,而且真誠的。如果以上文字,如果你覺得有過度溢美的話,全當是江珊與趙又廷的表演,打動了我吧,個人的感覺而已。我沒有沖動去看那部韓國的《愛ing》,復制再簡單,也絕對需要重譜。相比於那些苛刻,我們或許更加註重影片本身的表達;而相比於那些普通觀眾,我們只要一種感情。起碼現在我覺得《第一次》,是完整的,對於國產電影,是有意義的。
作為一個觀眾,肯定是愛看中國電影更多一些,即便屢屢失望,偶有霞光,也能奪目。未來的意義,就在於還未發生。
② 50部青春勵志微電影
50部青春勵志微電影
說起青春,不知道你會用什麼詞去形容本人的青春。有人說,青春就是有夢想的歲月,奮斗的歲月。不管怎樣,青春,本應是快樂的,奮斗的。下面推薦的是50部青春勵志微電影,有時間不妨花點時間看下,定能激起你內心某一深處的回憶與波動。
1、勵志微電影《田埂上的夢》
講述的是一個少年在艱苦的環境下不懈追求夢想的歷程。鼓勵年輕人放飛夢想的翅膀,堅持夢想,該片以卓君為原型,這位來自廣西南寧郊區的鄉村少年,在沒有人指導的情況下,自己摸索街舞,成為全國聞名的“街舞達人”。
2、《心酸的恩情》目前國內拍的最好的一部微電影
懂得感恩懂得愛,
親情,永遠無法釋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珍惜身邊每一個親人,愛他們,用行動表達,現在!
3、2013原創賀歲微電影《光輝歲月》致敬青春
2013原創賀歲微電影《光輝歲月》致敬青春:講述了四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年輕人,十年前因為喜歡beyond的歌曲而走到一起,十年後雖然生活在底層,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故事,旨在喚起當代年輕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有夢想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光輝歲月。
4、畢業之後微電影《畢業那年》,浮誇的社會讓人浮躁
畢業,該何去何從?特別是女大學生,要經得起誘惑——
5、清新勵志微電影《女生日記》
故事主要講述了大學女生江小夏進入大學以後,所經歷的應聘與失業,戀愛與失戀,還有母親的離世。她慢慢變得成熟堅強,理解了美的含義。褪去了年輕時的青澀和銳氣。獲得了成長。這部僅9分鍾的微電影在短時間內把北京大學發展的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蘊完美地呈現了出來。同時還從一個普通的女大學生的角度出發,講述了一個在藝術學院成長的女生的故事。電影畫面清新唯美,情節細膩動人。感動了許許多多的在校學生和年輕人。
6、校園勵志微電影《被遺忘的夢》
還記得你的夢想嗎?是否曾經因為現實的壓力讓你迷失了自己?曾小夢,一名普通的設計系學生,大學期間一度迷失了自己,她是如何擺脫困境?因為夢想,讓她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堅持的勇氣。
7、微電影《買房?創業?》人生的意義不在乎得失
8、勵志感人微電影《鼓舞》截肢少女用舞蹈詮釋生命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時二十八分零四秒,四川汶川、北川,發生里氏八級強震,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一個弱女子在災難面前所擁有的巨大勇氣和頑強精神。
9、勵志微電影《夢想與沃同行》夢想想離現實不遙遠
“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夢想,不因時間而褪色;現實,永遠需要不斷堅持。獻給所有站在十字路口的大學畢業生們,願沃們的夢想都能照進現實。
10、微電影《熱血110米欄的天空》
木木夕是一個執著、並為自己的跨欄目標不斷奮戰的單細胞生物。但他的技術遇到了瓶頸,無法提升,這點他一直不得其解,直到靈魂互換。他發現其實跨欄跟人生一樣——要超越自己,不能單純從身體素質上,而是人生中的各個方面,戰勝自己其實不單純是跳過這110米欄那麼簡單。
11、微電影《希望樹》看完不許哭
12、微電影《面相》容貌並不是一切
13、《逐夢的音符》孫灝堯現代鋼琴主演勵志微電影
14、親情微電影《兄弟》堅持才能不同凡響
15、微電影《最初的夢想》奮斗自己的夢想出現的挫折
16、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小清新勵志微電影《音樂夢天平》
17、微電影《秒速24幀》你是否還心存夢想
18、奮斗的過程真的很痛苦微電影《不再》
19、微電影《追夢》藝考生的辛酸有誰能知
20、北漂勵志《北漂之王》冰冷的北漂何處是溫暖
21、勵志微電影《紙飛機》守護三萬英尺距離的誓約之戀
22、超勵志清潔工變鋼琴家《總有艷陽》
23、一個外賣男的自我救贖
24、溫暖感人勵志微電影《愛·讓我們在一起》
25、一部關於醫學生的勵志短片《驚蟄》(超清版)
26、微電影《80後奮斗吧!》
27、窮二代的PARTY
28、感人微電影《奮斗篇》
29、大學那點事兒之《屌絲的逆襲》——邊感動邊搞笑
30、小清新校園微電影《女王逆襲》屌絲女王逆襲亮瞎全場
31、大一新生第一次拍,勵志微電影《追夢》,現在就是永遠!
32、《8棄8離》畢業,離去,各奔前程,你還好嗎
33、夢想家微電影《飛》看屌絲學弟如何追學姐
34、聽不見琴聲的大提琴手晨曲《Morning Song》
35、哥們!美女給你高潮《土人高朝的救贖》
36、微電影《堅強的泡沫》給畢業後初入職場的朋友
37、微電影《九零》九零後大學畢業生告別校園
38、微電影《我願意》快女微電影超感人
39、職場微電影《蕾絲女孩》為職場新人傳遞正能量
40、天蠍座微電影《白小凡》職場美女升職記
41、微電影《候鳥》誰能懂屌絲北漂辛酸淚
42、微電影《拐杖》野蠻女上司玩弄小白領
43、微電影《獻給幾年後的自己》奮斗進取
44、樂由心生系列微電影《從不say no的女孩》
45、《好好先生》大學生找工作不容易
46、唯美微電影《變型記》職場丑小鴨蛻變美麗白天鵝
47、摩羯座微電影《石頭剪刀布》職場中"交易"與"選擇"
48、微電影《職場能量》職場小清新vs美麗妖嬈姐
49、職場愛情微電影《她說》美女御姐上司和甜美女下屬的愛情
50、父子創業勵志微電影《在路上》
③ 第一次拍微電影 機器是5D3 買了個同期錄音話筒 拍出來的視頻,在電腦上播放,只有一個耳機有聲音
我對樓主問題的理解是,5D3錄下的音頻是單聲道,而電腦上錄下的音頻是雙聲道。樓主是用耳機來判斷的。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
我按我的理解來回答你。
首先,判斷音頻的聲道用耳機來聽是很不準確的。要用音頻軟體或專業非線編軟體來查看音頻屬性。如圖:
願樓主早點解決問題,創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④ 幸福的片兒川的媒體報道
《幸福的片兒川》獲得藍色賽區銅獎
11月7日,由共青團浙江省委、新浪浙江、新浪微博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青年微電影節頒獎典禮在西塘舉行。本屆微電影節以紅、橙、綠、藍、紫五種顏色詮釋不一樣的「夢」,通過青年人這一最富有想像力、最有夢想的人群,以微電影的方式,視覺呈現中國電影文化藝術的繽彩紛呈。
團浙江省委副書記、浙江省青聯主席苗偉倫,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閻晶明,團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作鋒,浙江省文明辦綜合處處長呂鐵鷹,嘉善縣政府副縣長高嵩,團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輝球,以及嘉興市委宣傳部網路信息中心副主任錢永忠出席了頒獎典禮。此外,本次微電影節的評委,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名譽會長陸天明,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瑚也出席了頒獎典禮。
第二屆中國(浙江)青年微電影節自5月20日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尤其是青年的關注,並收到參賽影片千餘部。通過海選、復評、終評、頒獎四個階段,最終從500多部影片中誕生出最佳微電影獎和五個分主題單元金銀銅獎共30部影片。影片《幸福的片兒川》獲得藍色賽區銅獎。 主持人:片兒川是杭州最有代表的麵食,今天上午一部體現杭州精神的公益微電影《幸福的片兒川》在南宋御街殺青。
現場聲:
(現場執行導演)3,2,1,開始。
(小寶)叔叔,你真的要捐一萬塊錢嗎?……爺爺,對不起。(哭聲)……爺爺,我們把捐款箱里的錢拿出來點一點和那兩萬一起捐給山區沒有午飯吃的小朋友,好不好。
(老孫頭)免費午餐?好好……
主持人:全劇描述了一個開片兒川麵店的杭州人老孫頭,某天和他的孫子小寶發現了顧客不慎遺漏在店裡的八萬塊錢,從撿錢、還錢再到捐錢等一系列感人的故事。為什麼要將片名取名為《幸福的片兒川》,製片主任王堅說。
製片主任王堅:當初劇本創作的時候就想寫一個杭州小人物、小市民這么接地氣的一個素材。所以就想設定一個開面館的人,面館首先有杭州特色的片兒川、蝦爆鱔等杭州人比較喜歡吃的面,然後對於這些面是有情感在裡面。我們就想從一個開一個面館的人物進入。
主持人:劇中主演老孫頭的飾演者是國家一級演員楊和平,他描述了對於角色的理解。
老孫頭飾演者楊和平:他是一個杭州很普通的老人,但是他有一種我們杭州人描述的杭鐵頭精神在裡面,他本人雖然帶有點俗,但是他有他的思想。人家冤枉他拿了人家的一萬塊錢,但是他沒有拿,他為了自己的尊嚴寧可倒貼錢把這個尊嚴在孫子面前重新樹立起來。他是一個很正的老頭,宣揚的是我們杭州的一個普通老百姓的精神面貌。
主持人:飾演孫子小寶的樓子豪曾在多部影視作品中出演,對他來說參與此次演出也是一次很大的嘗試與挑戰。
孫子小寶飾演者樓子豪:描繪一個很堅強很倔強的一個小孩。有點挑戰,因為哭戲很多。以前拍一部戲不會有這么多哭戲,最少也就一次,而這次有五六場。五六場哭戲,有挑戰。
主持人:這次微電影的總策劃杭州晴天創意的總監告訴我們,電影通過發生在我們身邊小事來體現杭州精神。
製片人應曉強:我覺得本片體現正能量的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杭州人雖然有時候生活當時是有不拘小節,或者說有些貪小便宜的小習慣,但是面對大是大非面前他永遠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的杭州人,這就是杭州精神。
主持人:其實片兒川可以是實質地體現杭州市井文化的麵食代表,又是泛指杭州精神,它不僅僅只是一碗面,它可以是老孫頭、小寶、袁青松、曹林、華子,它更可以是生活在杭州各個角落的你我他。在我們這座城市中,老孫頭和小寶就是我們的親人。通過這本電影我們感受到的是杭州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和友善。不久之後,朋友們就能在網上看到這部體現杭州真善美的作品。
(西湖之聲記者夢影報道) 《老婆逛商場 老公抽空看部微電影 未來生活會是這樣嗎?》
杭州網訊在正在進行的首屆中國(杭州)國際微電影展上,《幸福的片兒川》算是杭州元素比較濃的一部微電影,杭兒風、片兒川、學區房、爺爺和孫子的代溝……影片表現的是幸福的正能量,情節卻靠這些小市民生活中常見的元素來推動,讓人感覺很接地氣。
爺爺到底有沒有偷錢?
影片中老孫頭開了個面館,每當客人交錢時他就把零錢偷偷藏起來,以找不出零錢為由多收一點。他讓孫子小寶幫他收錢,特意叮囑道:多了不還,少了可得補啊。這樣的爺爺,讓單純的小寶非常反感。
小寶在店裡撿到一個袋子,裡面有好幾萬塊錢,可小寶卻不把錢交給爺爺,因為他認定爺爺肯定不會去還給失主。
最終老孫頭還是決定去還給錢的主人袁青松,當然也希望順便能拿到點酬勞,但意外的是,袁青松說錢少了一萬,9萬變8萬了,他懷疑是老孫頭偷偷扣下了。由於老孫頭一貫的為人,孫子小寶和街坊四鄰都覺得是這樣,老孫頭百口莫辯。
到底這個愛佔小便宜的爺爺有沒有偷這1萬元錢呢?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也為了在孫子面前找回尊嚴,老孫頭向「免費午餐」項目捐款2萬元,在這一過程中,他明白了孫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明白了錢並不意味著幸福。
在影片最後還揭曉了一個懸念,那就是丟失的1萬元錢其實是袁青松的兒子偷偷藏起的,其實袁家也面臨著和老孫頭家一樣的問題,袁的兒子這么做,只因為一個簡單且令人唏噓的理由——錢丟了,爸爸和媽媽就會吵架,而他才能看到那個平日里只顧在外掙錢,根本不回家的爸爸。
私心與大愛的矛盾
影片的編劇及導演王瑛說,在我們的家庭中,總是上一代人千方百計給下一代人財富,但忽略了孩子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片中的老孫頭和袁青松,袁青松和妻子吵架,妻子埋怨他只顧掙錢,袁說,我掙錢還不是為了孩子。
王瑛覺得,社會中問題很多,代溝也有好幾種情況,但這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點。
在片中演員楊和平飾演主角老孫頭,68歲的他上演過國家總理,下演過地痞流氓,但還是第一次參加微電影的演出。他說,裡面爺爺代表了一種私心的「小我」,孫子是一種愛的「大我」,這兩者的矛盾發生在影片里,也發生在社會很多角落。
最終,「大我」戰勝了「小我」,影片的價值觀也逐漸清晰——會愛,才能感覺到幸福。
微電影市場廣闊 但須有行業規范
王瑛從事影視作品創作近20個年頭,但嚴格意義上的微電影還是第一次拍,《幸福的片兒川》是她的微電影處女作。王瑛說,微電影的好處就是干凈、利落,選取一個角度,把一個點說清楚就是成功的。
那會不會時間太短,難以把一個事說清呢?王瑛說,其實只要3、5分鍾就足夠了,但前提是影片結構要好。幾位主創都談到,比起一般電影,微電影對劇本和演員的要求更高。
在本屆微電影展上,導演大慶攜自己的作品《1分16秒》而來,影片講述的是杭州最美司機吳斌的故事,與其它影片相比,《1分16秒》絕對是大製作,劇本依託吳斌的真實事跡,演員有斯琴高娃、井岡山等大腕,主題曲則由齊秦創作演唱。
與王瑛一樣,大慶也看好微電影這種形式,靈活性強,表現力也不差。但大慶強調說,這個行業還有待規范。
中國微電影的數量呈井噴之勢上漲,不少網友也勇於自己拿起攝像機,當起電影導演。大慶說,希望國家能設立一個審查的制度,並為一些真正花心思製作的微電影提供一個播出的平台。他覺得視頻網站上播出的所謂微電影,要麼利用情色來吸引眼球,要麼就是生硬的植入廣告,「白白耽誤了好故事」。
王瑛則相對樂觀一點,她說相信市場自然會優勝劣汰,好的片子不會埋沒。
她多次提到微電影轉身靈活這個特點,相信這將給微電影提供廣闊的市場。「雖然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微電影暫時都沒能進入院線發行,但你看現在影院都在商場里,如果女人去逛商場了,陪著來的老公不是正好可以看部微電影嗎?」
《2013(杭州)商業與公益論壇即將舉行》
杭州2013年8月12日電 /美通社/ -- 8月26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通策集團愛鉑公益聯合主辦、九陽希望廚房協辦的「2013(杭州)商業與公益論壇」暨「天下大道 行益為商」將在杭州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行。
本次論壇以平等包容、開放公平、持續發展、互利共贏為基礎,嘉賓雲集,將邀請150家媒體機構、300家NGO以及600家企業共同參與。論壇旨在為各大公益組織、企業、媒體機構提供一個促進公益交流,尋求多種資源整合的平台,加強公益群體間交流以及與企業間合作,解決商業與公益之間的現實矛盾,達成商業與公益合作共識和協作關系,共同探索商業與公益共生互益之路。中國企業,不僅追求企業利潤增長,更要有社會責任感;中國公益組織,通過商業資源盈利完成自我造血,實現從祈求資源到自給自足。
為期1天的論壇里,中國首部民生微電影《幸福的片兒川》將在商業與公益論壇現場首映,這將成為論壇開幕式亮點。論壇還會現場發布中國鄉村兒童聯合公益信息化工程、中國民間救災協作聯盟,展現未來公益發展的新形態和新趨勢。同時,論壇將通過「企業社會責任」、「互聯網改變公益」、「媒體推動下的公益」等分論壇通過政企對話、嘉賓演講、高端訪談、圓桌對話等形式展開交流,深度探討CSR企業、NGO等公益組織如何進行有效合作,形成新的方法和能力,成為推動公益型社會的重要促進力量,開創公益創新、企業發展的良性局面,引領中國未來商業與公益的健康發展。
「商業與公益論壇」將成為中國CSR企業、NGO方面深具公信力、倍受關注的盛事之一。中國民營企業、公益組織等將攜手並進,創造機會、提供資源、架接平台,實現中國商業與公益互益共生的前景。
⑤ 微電影裡面的《瘋狂第一次》最後那個李一航唱的是什麼歌
微電影《瘋狂第一次》影片最後李一航唱的插曲是韓劇《你為我著迷》里的插曲《你不懂吧》,是一首韓語歌,鄭容和唱的,下面是《瘋狂第一次》插曲《你不懂吧》歌詞以及在線下載地址。
⑥ 微電影發展史
2006年。這一年,出現了兩個後來非常有名的名字:胡戈、「筷子兄弟」。胡戈的惡搞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筷子兄弟」的《男藝妓回憶錄》、《祝福你,親愛的》都創造了瘋狂的點擊率。很難說,誰是那個微電影的第一個製造者。但從此開始,「小型電影」進入視線。
微電影,又名小型電影,指的是在電影和電視劇藝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可觀賞性。從視覺停留的角度來講,微電影有其特殊的意義,它能更清楚地讓觀眾記得發生在30分鍾以內的故事,而且在長時間內,依然記憶猶新。
2010年初,中國電影集團和優酷網共同推出了「11度青春系列電影」項目,「筷子兄弟」憑借《老男孩》一舉成名。
《老男孩》的成功,讓許多投資人找上門來。其中,尤以廣告客戶為多。而沉寂了幾年的胡戈也火了起來。2012年1月,為了承接廣告,胡戈還專門注冊了自己的公司——巨雷文化傳播公司。
由於微電影有「參與性強」、「成本低」、廣告植入更靈活等特點,全國各地的傳媒公司,廣告公司爭相開發。很多人都看好它巨大的市場和廣闊的情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是桔子酒店。2010年底,他們沒有投放任何廣告,而是仿照正在熱播的《讓子彈飛》,推出了一部詮釋酒店品牌的微電影《讓火車叫》。整部片子只有4分51秒,但在一個粉絲量較大的朋友的微博上首發後,效果卻出奇的好,一個星期內播放量達40萬,轉發量超過1萬次。桔子,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目前,微電影已普遍被關注和接受,好片也不斷出現。諸如《老男孩》《一觸即發》《66號公路》《安全感》等等。也有私人開拍微電影,比較有名的就是王東鑒,自《來信》後又推出《交易》。...
⑦ 一部微電影開頭是一個女的在一片湖裡,說著自己的第一次是給了自己最恨的人。是什麼電影不是大製作講幾個
《我們都是壞孩子》是由內地導演張洋執導,楊杏、夏筠妍、謝容兒、戚聖捷等主演的一部愛情電影,於2013年5月8日在中國各大網站付費上線。
⑧ 中國第一部微電影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微電影《老男孩》。
《老男孩》是《11度青春系列電影》之一,由肖央擔任導演、編劇並和王太利共同主演,影片於2010年10月28日中國首映。影片講述了一對痴迷邁克爾傑克遜十幾年的平凡「老男孩」重新登台找回夢想的故事。
劇情介紹:本片敘述了一對好友肖大寶(肖央 飾)和王小帥(王太利 飾)人到中年重新登台找回夢想的故事。
80年代的他們做過所有那麼年紀叛逆少年經歷的一切,打架鬧事、痴迷邁克爾傑克遜、迷戀校花(於蓓蓓 飾)。可物是人非,20多年後曾經的流氓頭頭肖大寶成為了一名蹩腳的婚慶主持人,當年的模仿王王小帥則成為了一家理發店的小老闆。
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偶遇昔日跟班現在電視製片人包小白 (韓秋池 飾),鼓動兩人參加「歡樂男生」選秀節目。而兩人為了重拾當年的夢想決定參賽。一首歌自創《老男孩》讓他們回到青春,回到過去,也感動了常年場外所有的觀眾。
(8)第1次微電影擴展閱讀
《老男孩》角色介紹:
1,肖大寶
演員:肖央
本片主人公之一,肖大寶在學生時代是一個流氓頭頭,曾經欺負過包括王小帥和包小白在內的很多人。但是因為和王小帥有著相同的音樂夢想,便在日後成為了朋友。
2,王小帥
演員:王太利
本片主人公之一,喜歡邁克傑克遜,喜歡跳舞,學生時曾經欺負被肖大寶欺負,但是因為和肖大寶有著相同的音樂夢想,便在日後成為了朋友。
⑨ 微電影瘋狂第一次的插曲叫什麼啊
名字是【你不懂吧】
⑩ 誰知道微電影瘋狂第一次最後那段邊唱邊跳的英文插曲叫什麼,不是男主角唱給女主角的《你不懂吧》
最後李一航唱的曲是韓劇<你為我著迷>里的插曲<你不懂吧>,是一首韓語歌,鄭容和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