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硬碟里的小電影最多的人

硬碟里的小電影最多的人

發布時間: 2023-01-05 12:29:32

① 網吧硬碟為什麼能存那麼多電影

呵呵~~其實不然 當你到網吧上網的時候發現機子裡面有幾百部電影 其實那些電影都不是在本地機子里的 一個有規模的網吧自已都會架一個電影伺服器 那些電影都放在電影伺服器裡面 而你看的電影只不過是通過網路訪問伺服器而已 伺服器的硬碟可是要大啦!!現在新開的網吧都要掛兩三個120G的硬碟才能滿足影音大容量 由於現在所追求的是高畫質等一些高品質的電影 因此說都採用壓縮格式的是不完整正確的~~~

② 電影飢渴中,推薦給我電影啊!一定要經典,有內容的。

以下是我認為不錯的電影,其中雖不乏戰爭和傳記片,如《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名單》,但這兩部都是經典,其實我對戰爭片也不是很感興趣,但有一些的確實很吸引人。

《金剛》影片開始講述主人公在經濟大蕭條的社會環境中的遭遇,緊接著講述主角在骷髏島的歷險經歷,後半部主角回到紐約,影片好似又變成了災難片。

《罪惡之城》,由若干小故事組成的犯罪、動作、幻想類電影,布魯斯威利斯主演,經典。

《潘神的迷宮》,西班牙內戰時期一個小女孩兒的神奇經歷。

《星際之門》《沖出寧靜號》。

《暗夜幽靈》,恐怖片,講述主人公應邀到非洲負責督建鐵路,卻遇兩頭食人獅作祟。

《沙戰風雲》,奇幻加戰爭的史詩。

《侏羅紀公園》系列、《星球大戰》系列、《魔戒之王》三部曲、《印第安納瓊斯》系列

《勇敢人的游戲》和《銀河系漫遊指南》。

《驚情四百年》,根據吸血鬼小說鼻祖《德拉庫拉》改編的電影。

《夜訪吸血鬼》《范海辛》《刀鋒戰士》《斷頭谷》《大魚》《斯巴達300勇士》《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單》《冷山》《亂世佳人》《阿甘正傳》《真實的謊言》《肖申克的救贖》《我是傳奇》《科洛佛檔案》

以下是我認為不錯的動畫電影:

《貝奧武夫》,是一部CG電影,根據北歐的古老傳說改編,劇本是比爾蓋曼寫的,非常不錯;《機器人總動員》,這個比較新;《獅子王》,迪士尼二維動畫的巔峰之作,靈感來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在非洲大草原上演的王子復仇記;宮崎峻的《幽靈公主》和《千與千尋》;《小馬王》(又譯《靈魂》),一匹烈馬講述他眼中的西部史;《玩具總動員2》,比《玩1》好。

③ 有沒有人收藏幾百上千部電影在硬碟裡面

沒有,除非是網吧的電影伺服器上面有。

④ 男朋友的電腦硬碟里存了好多小電影,我要不要把它刪了啊不知道他會不會生氣

不要,你男朋友已經是成年人了。

⑤ 閱片1萬部!全世界看電影最多的人選出了他的Top 10

閱片10000部的全球最牛骨灰影迷,把嗜好轉彎為傳奇事業,創辦了涵蓋150萬部電影的專業資料影庫。資深技術宅變身好萊塢紅人,他是IMDb創始人,科爾·尼達姆。

如果你自認是電影發燒友,你的主頁收藏夾很可能有 IMDb(網路電影資料庫) 的網站。

IMDb有多權威?內容涵蓋 150萬部 電影和電視節目,以及320萬個演員,並且有每個月超過5700萬名訪客,1.9億次訪問量。

實現小目標——閱片一萬部

這位骨灰級電影粉最近 狂燒480部電影 ,只是為了趕在IMDb成立 26周年 前實現小目標—— 閱片一萬部

平均下來,50歲的尼達姆一生中每隔48小時就觀看一部電影。誰還敢說自己閱片無數呢?

當然, 這個數量僅僅針對不同標題的單個電影。作為電影發燒友,遇到心頭好,重復煲劇是常事。光是《異形》,他就看了不下 60遍

由此可見,尼達姆也會隨著新片的推出不時地修改心目中的十佳。你也許會認為,萬里挑一害死糾結症,但對於自有一套評判標準的專業影迷尼達姆而言,幾年前已心裡有數。

「我的十佳表達的是我對電影整體的感覺」,尼達姆說。「每一部電影都是獨立的個體,但也代表了導演、類型、風格」,他補充道。

這份榜單是一個閱片上萬的電影狂人忍痛篩選出的最愛,可謂十足的干貨。

他的口味大多偏向歷史久遠的 經典老片 ,如1944年的《雙重賠償》;有一些則是 黑白片 ,比如1958年的《歷劫佳人》。唯一一部較為年輕的影片是2010年小李子的 《盜夢空間》

遺憾落榜的也有很多優秀影片,差點擠進前十的就有懷德1960年的喜劇《桃色公寓》和史蒂芬·斯皮爾伯格1975年的《大白鯊》。 (十佳彩蛋在文末)

沉迷電影的少年時代

這個骨灰級影迷人生中最早的記憶就在電影院里成形。

「我的第一部電影是白雪公主和小矮人,5歲的時候我已經愛上電影」,但後來畫風突變。普通人的8歲滿屏都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而尼達姆已經在媽媽的帶領下去電影院觀看驚悚片 《大白鯊》(Jaws)

該片講述的是警長獵殺食人大白鯊的故事,充斥著血腥鏡頭。「我被嚇得連游泳池都不敢靠近」,也恰恰因為迷戀上過於真實的刺激感,他開始瘋狂地在電影路上狂奔。

他對電影的痴迷一發不可收拾。1981年,當家裡有了娛樂設備後,他就守著一部關於外星人的片子足足兩周,反復觀看。

就連旅行也不放過任何觀影機會。1989年,他第一次去美國,把行李丟到酒店後,就迫不及待地驅車去了最近的影鋪,租借 《發條橙》

這是部充斥著性與暴力的影片,甚至在電影公映後,英國出現很多類似《發條橙》的犯罪場景,於是在當地被列為禁片了。

尼達姆為了 「翻牆」 ,千里迢迢地跨越大西洋,只為一睹該片的真容。可見他對電影的迷戀已然到了「為你翻山越嶺,無心看風景」的地步。

當談到人生理想這個大命題的時候,尼達姆毫無半點含糊。「我有個公開的大秘密,」他停頓了一下發出爽朗的笑聲, 「那就是要鼓勵全世界的人成為和我一樣狂熱的電影迷。」

而這個理想,早在年少時就開始構建了。

從粉絲變成IMDb創始人

瘋狂影迷大有人在,而尼達姆卻能親手組建全球電影愛好者的樂園,並成功把業務賣給 亞馬遜 ,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這就要從他的日常習慣說起,所謂細節決定成敗。為了留住觀影記憶,80年代早期,尼達姆嘗試著用筆去記錄電影里的精彩瞬間。

「看電影時,我會注意每部片之間的關聯。作為 卡萊·格倫 的腦殘粉,我會把所有資訊集中在一個小資料庫里,方便記錄看過他的幾部電影。」

手寫記錄兩周後,他納悶道,為什麼不尋找一種更高效的方法?轉念一想,第一個私人電影資料庫就成立了,裡面記錄著簡單的導演、演員信息。

「我很慶幸電影作為愛好早於職業。」尼達姆對電影的迷戀以及樂於分享的性格成為了他事業孕育的土壤。

然而,只有熱情,沒有技術支撐的藍圖很容易夭折在搖籃里。而這兩個條件,尼達姆都兼顧有餘。

插句題外話,尼達姆可是個 資深技術宅 ,14歲就開始賣自己編程的游戲,並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漸漸地,他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記錄下來的電影文檔。有粉絲建議創建搜索資料庫,他就利用業余時間將已閱電影資料和數據上傳到自己創建的留言板。

剛開始資源有限,他招募了一批的全球電影愛好者去更新資料。憑借著對電影同樣的熱愛,這支隊伍逐漸壯大了起來,就連攝影師和作曲家的電影資料庫都被搭建起來了。

然而,這才是漫長創業路的開端。由於早期的網路還沒有商業用途,這讓以網路為橋梁的IMDb的商業路顯得舉步維艱。

為了更好的投身電影事業,尼達姆辭去了 惠普 的高薪工作,並貸款購買了IMDb的第一個網路伺服器。

短短兩周內,他賣掉了網站的第一個線上廣告。隨著收入增長,他邀請了更多電影迷加入團隊。

IMDb的網站業務蒸蒸日上,有很多大企業想收購,但尼達姆只選擇了亞馬遜, 「因為亞馬遜在尊重IMDb的同時,也能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他並沒有讓整個團隊進駐亞馬遜,而是派專員去搭建一個溝通的平台,目的是為了保證IMDb的獨立性與創業精神。

「我們在保留創業性的同時,擁有了更多的人力資源。」這個偉大的創業公司每天面向兩億用戶,試圖往更成熟的專業化方向蛻變。

如今,IMDb有 一百多位員工 維護網站的日常運行。對於尼達姆來說,生命中的每一秒都被電影占據。他至今還保持這個清晨觀影的好習慣:每天六點起床,在多數人醒來已看完一部電影。

時至今日,IMDb已成為 好萊塢電影 工業的驅動力,尼達姆也成為好萊塢電影的點金手,真正做到了在神秘的好萊塢和影迷之間構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尼達姆的 十佳影片

1 、《迷魂記》(1958)

「我愛上了金·諾瓦克的角色,以及電影完全出人意料的懸念,讓人驚呼『噢不,原來 完全不是這樣的!」

2. 《盜夢空間》(2010)

「我喜歡峰迴路轉的結局,也喜歡柳暗花明的中間。我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超級粉絲。」

3 、《西北偏北》(1959)

「加里·格蘭特扮演的角色儒雅而世故,簡直無可匹敵。本片也代表了希區柯克另外三部偉大電影:《愛德華大夫》、《美人計》和《蝴蝶夢》。」

4 、《雙重賠償》(1944)

「這是比利·懷德出色的黑色電影。」

5 、《育嬰奇譚》(1938)

「在我看來,這是電影史上最有趣的一部片子,主演有我最愛的男演員加里·格蘭特和我最愛的女演員凱瑟琳·赫本(我給其中一個女兒起名就叫凱瑟琳)。」

6. 《異形2》(1986)

「這是我看過次數最多的電影——超過了60次,包括兩次法語版。《異形2》有不間斷的驚悚和毫不冷場的動作場面,從那個星球開始出亂子的那一刻起,一切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7 、《七宗罪》(1995)

「這部片子是看得我最緊張的片子之一。結局的沖突是全片最贊的部分:他應不應該執行法律呢?」

8 、《低俗小說》(1994)

「它在90年代重新定義了電影。非線性時間敘事非常精彩,開頭和結尾的場景從兩個不同角度拍攝也絕妙無比。」

9 、《大開眼戒》(1999)

「希區柯克、懷德、斯坦利·庫布里克都在我最愛的導演排行榜里。這個片子看得我幾個星期都緩不過來。人們都沒有意識到它是一部聖誕電影,幾乎每一幕都有一棵聖誕樹。每個聖誕前夕我都會重看兩部電影,一部是《大開眼戒》,另一部是《生活多美好》。」

10 、《歷劫佳人》(1958)

「這是最後一部偉大的黑色電影,開場那個著名的長鏡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結尾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結局之一。」

以上就是IMDb老闆尼達姆最愛的十佳好片,沒看過的快上車,看過的歡迎留言討論。

文:Cassie

資料來自 THEWRAP

- THE END -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 " 外灘畫報(the-bund) "

你可以試試點擊下面這張圖片↓↓↓

⑥ 你期待哪些經典老游戲改編成大電影

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觀點。

經典老 游戲 非常多,樂哥最希望被改編成電影的,是《英雄無敵·死亡陰影》這款 游戲 。

相信很多70、80後的小夥伴們玩過或見過這款 游戲 。直到現在,樂哥電腦硬碟里還「躺著」這款 游戲 的全戰役版本。沒事的時候,甚至還會玩上幾局懷念一下。

之所以希望這款 游戲 被改編成大電影,除了純粹的喜歡之外,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人族、泰坦、亡靈、精靈、元素、地下城、獸人、沼澤、惡魔,共九個種族;

格魯、山德魯、凱瑟琳、凱琳、賽瑞等無數傳奇英雄;

大天使、惡魔、泰坦、骨龍、黑龍、金龍、鳳凰、九頭蛇等各種自帶技能或被動的高級兵種;

天使聯盟、龍王神力、鬼王斗篷、詛咒鎧甲、魔力之源等無數史詩級寶物;

聖龍、魔法龍、硫磺龍等可遇不可求的傳說級怪物……

看過《指環王》系列電影的小夥伴們,應該了解電影中宏大的中土世界。說句實話,中土世界的故事背景,和《英雄無敵》系列的 游戲 背景比起來,也就是個弟弟!

所以說,論背景、論場面,該 游戲 非常適合改編成電影。

我們可以和格魯一起,做一名叢林衛士,湊齊長生不老葯,保衛自己的家鄉。功成名就之後,歸隱田園。

我們可以加入山德魯一方,用陰謀詭計和絕對實力,收集齊傳說寶物——鬼王斗篷,建立起一支強大的亡靈軍團!

我們可以參加王位之爭,在規定時間內殺死史前巨獸,帶領自己的部隊,和競爭對手們玩一場「權利的 游戲 」。

我們可以帶領軍隊,消滅亡靈軍團,重建被戰火摧毀的家園,為民眾帶去希望之光!

我們可以自導自演一場屠龍「 游戲 」,見識一下傳說中的各種巨龍。

可以說,《英雄無敵》中的每一場戰役,都可以拍成一系列電影!

《英雄無敵·死亡陰影》,是一款非常經典的 游戲 ,更是一款非常適合被改編成大電影的 游戲 。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英雄無敵》系列 游戲 ,在全世界還有上千萬忠誠的粉絲。如果該 游戲 能被改編成大電影,我相信,僅僅是粉絲貢獻的票房,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可惜的是,該 游戲 的創始公司New World Computing,被3DO收購,後來育碧又參和進來, 游戲 版權糾纏不清,要改編成影視作品,困難重重。

真·有生之年系列!

我期待很多經典老 游戲 改編成大電影。

首先是雙截龍。雙截龍是我兒時玩小霸王 游戲 熱血沸騰的一款格鬥類闖關 游戲 ,也是80.90後經典的 游戲 了,如果這個 游戲 改編成電影,我相信很多小夥伴又會拿起手柄干起來。

還有一款當時讓眾多80.90瘋狂的 游戲 ~合金彈頭。這款 游戲 當時我們在 游戲 廳裡面已經都在玩第六部了。很多人當時各種秀躲子彈,各種騷操作擊敗boss,如何教你用一個 游戲 幣通關,滿滿的回憶啊!

最後一款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款經典 游戲 ,那就是《魂斗羅》,這款 游戲 應該算得上是最受人們喜歡的FC 游戲 前三名了。這款 游戲 最讓玩家們覺得自豪的是用三條命就能夠通關,超短間隙連跳躲子彈,絕對可以秀到你頭皮發麻。

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現在手機 游戲 (如王者榮耀、刺激戰場)已經是現在絕大多數 游戲 玩家的選擇,但是我依舊希望這三款經典的 游戲 ,哪怕是一款改編成電影,因為那是我們兒時的回憶,它是我們童年的見證!

1.星際爭霸!

作為一款超級經典的即時對戰 游戲 ,星際爭霸可謂是玩 游戲 的玩家幾乎都知道,哪怕你沒有玩過!暴雪1997年製作,1998年發行,在中國2000年後,網吧開始逐漸普及時,這款 游戲 就幾乎是所有網吧必裝的 游戲 之一,作為無數人童年的回憶,哪怕是不會玩RTS的手殘玩家,當我說「black sheep wall」「show me the money」也肯定能回憶起那時候在地圖里用人神蟲制霸橫掃電腦AI的爽快感!

這么經典的 游戲 !甚至連CG都做的那麼好, 游戲 劇情更是不用多說!而且星際爭霸2代也依舊是國際上知名的競技對戰 游戲 ,可以說是十分期待能出電影了!而且如果出電影肯定會非常好看!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魔獸的電影都那麼精彩,星際爭霸如果有電影,也肯定是大製作,大特效的。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暴雪把星際做成電影!

2.CS反恐精英

我相信當我放出這張壁紙的時候,很多玩過CS的玩家腦袋裡已經開始浮現以前玩cs1.5 1.6的時候發生的趣事了。同樣作為當年網吧大頭機必裝 游戲 之一,CS的經典更是不用多提。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CS也出到了CSGO。

而且反恐的題材一直都是電影里常常出現的,比如黑鷹墜落這樣的超級優秀的電影,我相信如果有朝一日CS能拍成電影的話也會是相當精彩的!

3.暗黑破壞神

當年讓無數人顫抖的神作!現在也仍舊不過時!更別說馬上暗黑4也要出了,而且回歸了老暗黑的黑暗風!神魔題材加上超強的 游戲 設計,讓人瘋狂上癮的刷裝備系統,配上一貫以來的優良劇情,暗黑破壞神一向都代表了整個暗黑類 游戲 ,甚至開辟了新的 游戲 玩法,後面出的火炬之光,流放之路,恐怖黎明都是因為有了暗黑破壞神才得以面世的。

不得不說的是,哪怕 游戲 性非常高,暗黑的劇情也從不拉跨,這么好的 游戲 劇情和這么大的IP,做夢都想暗黑破壞神能出電影~

肯定有期待啦!

近些年很多 游戲 改編、動漫改編雖然不算很成功,但期待肯定還是有的。

作為一名資深 游戲 刷子和電影刷子,要說到 游戲 改電影,我最期待有以下幾部:

1、《神秘海域》系列

自《神海4》結束後,內森·德雷克的故事就基本完結了,而德雷克的冒險故事還可以有很多可以延展。

本身《印第安納瓊斯》、《木乃伊》、《鬼吹燈》、《國家寶藏》,乃至於《古墓麗影》等冒險題材電影不管是口碑還是票房都表現不俗,而且很容易形成系列電影。

《神海》本身是就是一部神作,有故事、有場面、有懸疑、有動作、有熱血、有插科打諢、有愛情、友情、親情的支撐。只要編劇保持人物原本的滋味,我想肯定會大獲好評!哪怕是把1至4部的故事翻拍一遍,不管是 游戲 迷還是影片都會非常期待!

2、《最後生還者》

熟悉這部 游戲 的人自不必多說,喬爾和艾莉的故事,別把喬爾改成小鮮肉,別把艾莉變成小黑姑,改編適合電影時長就行。

期待嗎?那是必須的。

3、《暗黑破壞神》

暴雪是典型被 游戲 耽誤的電影公司。《暗黑》系列這個資深IP,哪怕是多出幾個CG短篇,都會期待的不得了。更別提大電影了。

4、《旺達與巨像》

或許 游戲 畫面過於陰沉,但要故事有故事,要場面有場面,要特效有特效。

或者,只是想再被騙一次眼淚吧!大電影,可以有。

5、《侍魂》

街機時代的經典 游戲 ,相比於《拳皇》、《真人快打》和《恐龍快打》等 游戲 拍成大電影後的違和感,《侍魂》更讓我期待,尤其是那種刀刀坎肉的武士格鬥風,一定很好看!

先說這幾部吧~~當然,如果把《老滾5》尤其是實驗室拍出來,嘿嘿......

大部分 游戲 迷應該都希望自己喜歡的 游戲 拍成類似動畫形式的電影吧,希望拍成真人電影的還真不多,因為次元壁不可破!不可破!不可破!如果真的要拍,我就來強答一下,我最希望貪吃蛇改編成電影——《貪吃蛇的奇幻之旅》。

首先我認為這部電影的主演應該從全球進行海選,找出長度和身材最合適的蛇——當然這條蛇顏值必須得高但是又不能太高,目的是為了讓觀眾方便帶入主角。這只蛇也不能長得太過凶惡,最好慈眉善目一點,以免觀眾產生恐懼情緒,損失票房。故事可以在一片特效絢麗的宇宙大戰中開場,前三分鍾用宏大的場景吸引觀眾,然後雙方宇宙艦隊因為戰爭衰亡,但是地球還需要被拯救……於是畫面推進到地球上的一個狗窩旁的小草地上,那裡有一條小小的普普通通的貪吃蛇。這只蛇還小,所以它只需要吃掉很小的東西就可以生長。它先開始吃掉了草地上的昆蟲,然後它長大了一點。後來它開始吃一些落在草地上的小鳥或者老鼠,它長得更大了一些。過了幾天,這條小蛇已經變得和普通的蛇一樣大,狗窩里的狗注意到了它,於是它們達成契約關系,狗幫助貪吃蛇找食物,相應的,貪吃蛇要保護受欺負的狗。在這種關系中,兩者成為了好夥伴。直到一天,貪吃蛇長得越來越大,狗找來的食物已經不能滿足它的胃口,但是貪吃蛇仍舊保護著自己的好朋友。有一天,另一條威風凜凜的寵物狗來欺負貪吃蛇的好朋友,貪吃蛇一怒之下,把寵物狗吃掉了。這引起了人的憤怒,這條蛇的體型也引發了人的注意。某個機構組織在公眾面前以正義的名義逮捕它和它的好夥伴狗以後,背後則是把貪吃蛇悄悄地送入太空研究基地。狗狗在貪吃蛇的腹中躲藏,也一同進入了太空研究基地。科研人員認為,這只蛇有與眾不同的能力,因為它是貪吃蛇,可以越吃越大。人們開始給它餵食更大的食物,貪吃蛇的胃口也與日俱增——直到大到可以吞下整個太空艦艇。在太空戰中,貪吃蛇吃掉了敵人研究的神秘的葯品,這個不成功葯品讓它的外殼可以完全反射射線。人類用這個武器打敗了外太空敵人,在一片舉世的歡呼聲中,問題才剛剛開始……是的,一旦敵人被打敗,貪吃蛇失去了對人類的利用價值,沒有人再去喂它了,反而,人類打算殺了它。狗告訴了貪吃蛇人類的計劃,起初貪吃蛇雖然相信但是仍不知道該怎麼辦。當人類想用伽馬射線殺死貪吃蛇的時候,由於貪吃蛇可以反射射線,反而自損三千。憤怒的貪吃蛇感受到了人類的惡意和背叛,它開始襲擊人類。此時人們認為只有它自己才能打敗自己,於是人類利用它的好朋友狗狗,讓貪

很多經典 游戲 早已改編成電影,例如 《魔獸》《生化危機》《仙劍奇俠傳》《軒轅劍》《寂靜嶺》《街頭霸王》 ,都建立了自己的IP,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如果再選擇一些老 游戲 來改編電影,應當選擇知名度高、玩家基礎廣泛、有豐富劇情的 游戲 來改編比較好。

1.《魂斗羅》

這是一款非常古老的 游戲 ,小霸王 游戲 機加18寸大彩電的配置。 游戲 內容簡單無腦,兄弟倆一路機槍掃射殺敵人。

這 游戲 適合改編成《硬核亨利》這樣的第一視角動作電影,劇情啥的不重要,只要瘋狂的殺殺殺,讓觀眾腎上腺激素飆升就行了。

2.《傳奇》

當年火遍全中國網吧的網游,記得大學那會天天網吧通宵玩傳奇,蜈蚣洞練級,僵屍洞挖礦,祖瑪洞打寶,一把裁決能賣2000塊,屠龍刀是想都不敢想的。

這 游戲 適合改編成《蜀山傳》這樣的魔幻電影,戰士、道士、法師兄弟仨,既有血雨腥風的江湖,又有魑魅魍魎的怪獸,江湖豪俠聯手除魔衛道,拯救蒼生。

3.《坦克大戰》

稱霸小霸王 游戲 機的坦克對戰 游戲 ,倆小夥伴組隊狂轟濫炸,擊毀敵軍司令部。

這 游戲 適合改編成《狂怒》這樣的坦克漂移對戰電影。場景就放在二戰,盟軍坦克集團萬箭齊發,正面硬抗德軍虎式坦克集團。嗯,雙方投入坦克數量要達到一萬輛以上,這樣看的才夠爽。看看哪個製片人有這個財力了。

4.《魔法門之英雄無敵》

經典魔幻 游戲 大作,玩法千變萬化, 游戲 包容性、開放性極強,一代經典,現在有時候還會打開玩玩。

這 游戲 適合改編成《指環王》這樣的經典魔幻大作。 游戲 劇情非常豐富,種族也特別多,感覺《指環王》作者受了這 游戲 的啟發。骷髏族山德魯,人族凱瑟琳、羅尼斯,泰坦族、巨獸族、龍族,拍成大製作電影絕對爽歪歪。

5.《反恐精英》

就是CS,第一人稱射擊 游戲 的鼻祖,後來的穿越火線、全民出擊,都算是這個 游戲 的衍生品。當年火爆網吧,十幾個同學排排坐,警察坐一排,土匪坐一排,聯機突突突,年輕真好。

這 游戲 適合改編成《生死狙擊》這樣的狙擊 游戲 。雖然CS槍械眾多,但最愛還是AWP,一槍斃命,甩狙、盲狙、閃狙,又酷又帥。劇情就安排成警方卧底滲透到恐怖組織內部,被識破後展開一番生死狙擊,肯定能吸引觀眾。

你還玩過哪些古董級的 游戲 ?說來聽聽。

游戲 改編成電影的話,就一定要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如果說是經典小 游戲 的話,我印象里最深刻的絕對是小霸王的熱血系列

熱血系列一共有12款。包括熱血高校躲避球、熱血高校足球、熱血格鬥等等。

基本大部分都可以用來改編成電影。故事也很完整,我印象里最深刻的,也是當年最愛玩的,就是《熱血足球》足球題材的電影,想必已經不新鮮了,但是大部分足球題材的電影都非常的勵志和火爆。而18年上映的《傳奇的誕生》講述球王的成長故事。創造了在中國上映的足球題材電影史上最高的票房。

而說到《熱血足球》,是熱血系列的其中一款,這款 游戲 也有一個很明確的故事,就是熱血高校的學生」國夫「創建了一支足球隊,叫做熱血隊。以世界第一為目標開始了一段遠征。

游戲 里要不斷和不同的國家如巴西、俄羅斯等國家高校隊對戰,贏取積分,向著世界盃冠軍前進。這故事聽聽就已經很吸引人了。而且每一個成員都能有不同的技能,每一個國家的技能都不同,相信做成類似周星馳的《功夫足球》這一類的一定會大火

而大火的原因,不僅僅是這款 游戲 經典,會勾起無數人的追捧,也是因為足球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電影題材。而正因為《熱血足球》這樣的本身就帶有一個非常完好的故事觀的經典小 游戲 ,相信做成電影一定會很好看的!

我感覺如果由 游戲 改編成電影,首先一定要有一個宏大的故事背景,由此才可以支撐一整部電影,其次就是要有好的IP與故事。我覺得以上兩點是比較重要的因素,好比貪吃蛇是人們耳熟能詳的 游戲 ,但是這種有IP沒有故事性的 游戲 ,改編成電影,如果製作方沒有製作好的話,只會讓人覺得這部電影莫名其妙。 游戲 改編電影一直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因為 游戲 與漫畫,小說等其他改編來源有很大的差異,好比《魔獸》這部電影,即使在中國有比較好的票房,但是我個人認為它是一部不算完美的改編電影。我認為 游戲 改編電影必須要有1.完整的世界觀2.豐富的劇情3.時間的沉澱三個方面。

而我非常期待《地下城與勇士》可以改編成電影。

因為地下城與勇士講述了在阿拉德大陸的文明之光閃耀之前,世界是一個無邊的宇宙,孕育著各種形態的生命。這些生命分散在各種虛空異界和地下城堡里,用它們的勤勞和智慧,創建著世界的繁榮。隨後生命之水的出現,引起了各異界生命的爭奪。魔族使徒「爆龍王」巴卡爾為搶奪生命之水,率領其手下的龍人和以赫爾德為中心的魔族使徒們展開了被稱為「龍之戰爭」的魔族大戰。

可以說地下城與勇士的 游戲 設定很符合這幾條要求,而且作為一個曾經的女槍玩家,還是非常期待它能改編為電影搬上熒屏。

如果當年有今天這樣的電影工業水平的話,我一定會讓史泰龍和施瓦辛格去拍真人版《魂斗羅》。

而且在當時,這樣的無腦殺殺殺的電影一定會受到影迷的青睞,可惜在巔峰時期的他們沒有機會一起合作,直到《敢死隊》中這兩個老傢伙才在銀幕上聯手,真讓人老淚縱橫。

想想《魔獸》這部電影在中國受到的追捧,89年出品的《魂斗羅》的受眾面可謂沒有哪個80後不知道的吧,如果在90年代能拍成大電影的話那得讓多少 游戲 玩家瘋狂啊。

我一定會選雷德利斯科特和邁克貝來聯合執導,一個可以玩深度,一個放煙火,要場面有場面,要內涵有內涵。

我想這一定是很多80後的夢想吧。

⑦ 電腦里電影太多了怎麼辦

方法一:將你的電影用壓縮工具打包壓縮成壓縮包文件,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體積,想看哪一部,解壓出來,就可以看了。
方法二:用視頻工具(具體軟體本人不說了,網路一下,多到下不完)將你的視頻文件的解析度,碼率降低,這樣也可大大減少體積,注意不要調得過低,太低了會畫面模糊。
方法三:申請個網路賬號,下載網路雲盤,把電腦上的電影都保存到雲盤里,把電腦上的刪除就可以,想看的時候登陸雲盤就可以看的。

⑧ 《追凶者也》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曹保平最新電影《追凶者也》,毫無疑問,這不是一部正經的懸疑片。這懸疑片幹了喜劇片的活,就像影片中,修車的幹了警察的活,開摩的的幹了修車的活,憨賊幹了殺手的活,混混幹了小偷的活,結果呢 ?全都歇菜!

曹保平導演

⑨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可以長期霸佔影史上第一的寶座

雖然豆瓣電影TOP榜是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的,但還是有一部長期霸佔著TOP1的寶座的,這部電影叫做《肖申克的救贖》。

為什麼這樣的一部非常老的電影,依然可以長期霸佔這么長時間呢?

我們探討一下,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了,所以電影的內容概括來說呢,這部電影其實就是描述一部有關逃獄的故事。一位銀行家因為一次意外而入獄,被判處終身監禁。因此不甘心一輩子就在監獄里度過。想盡一切辦法,做了一個布局周全的計劃,從而逃出了監獄獲得重生的故事!

說到這里感覺這部電影故事雖然很有吸引力,但是並沒有達到TOP1的效果。

但是這部電影的確做到了,主人公安迪作為一個銀行家。即使身在監獄中,依舊以自己超凡的能力,幫助獄警,甚至監獄更高層的領導進行洗錢。

從而獲得自己在監獄中能安穩踏實的生活。可是,金錢誠可貴對於他來說更渴望自由。

即使在監獄中可以安樂無憂,安迪還是忍受不了這種失去自由的生活。於是他從進入到牢房第一天開始,一直都在計劃如何逃出去。

當然電影名字最後兩字是救贖,所以這部電影所要表現的內容就絕不會這么簡單的,安迪在看清了牢房中的局勢之後,開始實施他的逃獄計劃。

有了需要的工具後,想到的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出去後如何生活,該怎麼去生活。

劇中老布在監獄中蹲了50年,之後他被釋放。但是發現當時的他已經不是那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人了,而是年老體弱,舉目無親,只能在政府接濟安排的房子里孤獨終老。抬頭面對的是完全陌生的世界。他於是在出獄後的第二天,老布就接受不了現實選擇上吊自殺了。

而安迪也想到了這一點,為了出去後能開始新的生活。能帶著一個全新的身份,他利用他的才能。給予了自己新的身份。

首先,說說票房,肖的拍攝成本是2500萬美元,這在1994年也算是個大投資了,而最終只收獲了2800萬左右的票房,去掉院線的分賬,巨虧無疑。為什麼會虧?可能跟名字有關吧,影片的英文名字是《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拗口又難讀,所以便有 搞笑 的中文翻譯《刺激1995》,又或者是《月黑風高》,其實這名字不錯,挺應景的。

其次,奧斯卡說不,現在看來口碑如此牛批的影片,在1994年卻是在奧斯卡上來個一日游,敗給了《阿甘正傳》和《低俗小說》。不過也有可能正式這種同理心,使得很多網友在IMDB上對它進行高分支持。其實《肖申克的救贖》能排在影史第一位,這得感謝諾蘭強大的粉絲們,原來《教父》是一直雄霸冠軍寶座的,可是自從諾蘭的《黑暗騎士》上映之後,熱情的粉絲們為了讓黑暗騎士登頂,不惜在IMDB上給《教父》大量的打了低分,看這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全球的粉絲們都是這么狂熱,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鷸蚌相爭。

然後,原作者對這部電影的改編也頗有微詞,大家知道的,《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麗塔.海華絲和肖申克的救贖》,這個麗塔.海華絲是誰,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但我提一點,在肖申克里每周都會放映一部黑白電影,每當裡面的女主角痴線的時候,觀影的犯人們就會迎來高潮,這個女人就是海華絲,1918年出生的老奶奶,她的這部電影叫《吉爾達》,又叫做《盪婦吉爾達》,所以按照斯蒂芬.金的原意是,海華絲代表的是高橋外的自由生活,而肖申克是禁錮人們的牢籠。而斯蒂芬.金對於電影中的改動很不滿,比如像典獄長,在小說了並不是那麼的十惡不赦,電影里為了激化矛盾沖突,進行改動,並且典獄長最後的自殺,對觀眾而言更有沖擊力。而主角安迪在小說里也不是個高大的漢子,還有就是先出獄的老人布魯斯,並不是上吊而死,而是鬱郁而終。雖然上吊更殘酷,但更能體現出被世界拋棄的悲慘。甚至斯蒂芬.金還抱怨過片中安迪挖的洞太圓了,跟實際脫離了。

就是這樣一部爛片,後來卻被封為神作,為什麼會這樣?可能大家都在追求一種心性上的自由,正像是片中瑞德所說的,我們都被現實體制化了,這可怕的體制化涵蓋了一切的困惑、難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環境,一切的原因都來自於大環境的不好,體制化的慣性封固了思維,所以當安迪出現時,就被看成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誕生和降臨,那就是救贖,也是肖申克里正義的伸張,這可能是唯一打破體制化的借口,而安迪正是用這樣的借口,完成了自我的救贖。這正是我們內心中被體制化借口壓抑的一種釋放,區別是安迪做到了,而我們還在體制內徘徊,所以大家都認為這是一部神作,雖然過程壓抑,但結果卻是我們所期望的。你的看法是怎麼樣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我是薄面貧生,感謝您的評論和關注。

《肖申克的救贖》長期成為評分第一,或多或少有些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所在。先說說天時地利也可以說是運氣,2008年諾神一部《蝙蝠俠——黑暗騎士》橫空出世,它深厚的內涵以及對人性的剝析,徹底奠定了DC漫畫甚至是蝙蝠俠系列的巔峰。在那個時間段之前,漫威的英雄電影一直是比不過DC的,也正是這部電影,讓他的粉絲瘋狂著迷,為了讓這部電影的評分超前,很多粉絲自發組織,給占據榜首的《教父》打低分,企圖拉低《教父》的評分,沒想到這引起部分《教父》迷的不滿,雙方相互拆台。河蚌相爭,漁翁得利,兩方的僵持反而讓《肖申克的救贖》逆轉占據榜首,從此便牢牢的鎖定了這個位置。可以說,未來很長的時間段里,它的位置依舊很牢固。

說完天時地利,在談談人和。不可否認《肖申克的救贖》影片本身質量過硬,它所傳達的富有黑暗氣息的希望主義,就像一壺好酒,時間越久,沉澱越香。本片原名為《刺激1995》,如果,不是在當時特殊的情況下,遇到了《阿甘正傳》等一系列經典片子,它得獎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恰好遺憾,在那個經歷過越戰後,反戰情緒高漲,一部能完美呈現美國精神的主旋律片子,得獎便成了必然。奧斯卡的失敗,票房的不如人意,都給這部片子添加了額外的同情分。讓後來的影迷們更能沉靜下來欣賞他。

可以毫不負責的說,每一個喜歡這個片子人,最少看了三遍以上。我也不例外。這部片子,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特別是當你的人生經歷愈加豐富之後。關於它的影後感太多,我只是闡述兩點我的看法。那就是在滿含黑暗氣息中,給人以無限未來的希望,和給人以無限絕望的體制化。

首先談談,讓人絕望的體制化,這個代表就是老布。長達幾十年的監獄生活他已經習慣了這里的一切,不願意離開,不願意接觸外面的世界。他一度以為自己可能會老死在這里,可是沒想到,服刑的時間到了。他不想走,甚至在監獄里要殺人,為的就是不想離開這里。剛進來的想出去,到真的要出去了,所有人卻都迷茫,害怕了。他在監獄太久了,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已經被時代淘汰了。

而在現實生活中不也一樣嗎?人到中年,在企事業單位里做著一份穩定的工作,過著一種穩定的生活。不願意去見識更多的事物,我們以為這是平凡?不,這就是體制化,這就是枷鎖!我們親手把自己關死了!現實比理想殘酷,為什麼你會看見好多單位死氣沉沉沒有一絲活力,就是因為環境和自我給打造了個肖申克。

在說過絕望以後,談談希望。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這是瑞德形容安迪的話。安迪自己也說,希望是一個美好的東西,美好的東西永遠不會消失。是啊,到中年階段,每個人經歷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嗎?還能堅持自己的夢想嗎?所以啊,安迪這種人是不可多得,益者有三友,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遇到安迪一樣充滿正能量的人,感染我們,讓我們有真正的勇氣離開體制,離開牢籠,去尋找內心的安寧之地。

知道這部電影,是在某著名大學EMBA的課堂上,教授向我們推薦,並在課堂上播放了片段。

現在這部電影依然保存在我的硬碟上。

之所以《肖申克的救贖》能夠走進EMBA課堂。當然不是因為他的越獄等等情節設置。而是在於其中所表現的商業因素。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橋段,就是安迪和獄警達成的交換協議。一無所有的安迪,甚至連人身自由都不存在,身困囹圄,絕望之中,面對殘暴的獄警,他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我可以幫你們做賬,合法避稅。進一步,我告訴你們,我並不是討好你,我給你們做這些事情需要有交換條件:我付出勞動,你請我和獄友們喝酒。

大家知道,交換是所有商業的基礎,在這時你會感覺到安迪並不是完全一無所有,她是有交換籌碼的,籌碼就是作為銀行家積累的知識。

當溫暖的陽光,照在愜意的喝著啤酒的獄友身上,你絕對能感覺,那是一段幸福美妙的時光,同時這又是另一道霞光,照耀了絕望的安迪和他的獄友的內心。

之後交換一直進行,安迪以他自己的智慧以他自己的知識,以他自己的能力,以她自己的堅韌,與監獄管理集團所有喪心病狂的人周旋。

安迪沒有刻意討好過任何人,他只是通過自己的能力進行交換,積累能量,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置身於陽光與自由。

在任何艱難困苦之中不放棄,面對豺狼虎豹不畏懼,設定目標,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努力,成就了安迪最後的自由。在看似不可能之中完成了自己設定的目標使命。

這樣的故事給我們許多許多的啟迪。

你可以用這個故事教育你的孩子,無論多麼艱苦,都必須堅持不懈努力。

你可以用這個故事激勵你的員工,沒有什麼困難是不可克服的。

面對困境,面對挫折,你更可以用這個故事警示你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後,救贖需要靠自己。

影史上經典的電影很多,《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長期霸佔影評榜第一名,原因只有一個,質量過關。故事和思想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史蒂芬金的原著小說改編的。小說本身很經典,編輯又很厲害,把小說中不適應銀幕的情節,該減減,該刪刪,該合並的合並。兩個小時的電影,情節滴水不漏。

拍電影,把故事講好是基礎。《肖申克的救贖》的基礎,堅實而牢固。這就決定了電影的品質。故事講好了,其他方面就算做的不好,電影也不會太差。

《肖申克的救贖》比一般好電影,更高明的地方就是,不僅故事講的好,而且有內涵。這就使電影有了思想性。電影中關於生命,關於人性,關於希望的金句和情節比比皆是。既推進故事,又升華故事。

這樣的電影,喜歡刺激的可以看情節,喜歡思考的又能看到內涵。又有誰會不喜歡呢?喜歡了,自然要打高分了。得個第一那都不是事。

對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點個關注唄!哈哈。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可以長期霸佔影史上第一的寶座?

當然是眾望所歸啦,《肖申克的救贖》是我目前重復觀看次數最多的一部電影,電影本身的經典程度毋庸置疑,大家更多的是質疑為什麼它可以常年穩坐第一,我就從網友們爭論的幾個觀點進行闡述。

第一,IMDB排名問題,本片在IMDB當中被超過20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並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之前在IMDB,《教父》與《肖申克的救贖》常年爭奪第一,但近幾年已有固定下來的趨勢,原因也很簡單,投票人數增加了,有206萬多會員,投票給《肖申克的救贖》,目前以9.2分排名第一(也是至今最多影迷參與評分的電影。),有141萬多人,投票給《教父》,以9.2分排名第二,人數領先不止一星半點,另外《低俗小說》以8.9分排第8名,《阿甘正傳》以8.7分排第12名。

第二,關於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的失利,雖然7項提名均未獲得小金人,但這並不能代表《肖申克的救贖》不能成為影視第一,就拿大獎最佳影片來說,《低俗小說》也輸給了《阿甘正傳》,可是現在呢,IMDB上《阿甘正傳》照樣輸給了《低俗小說》。

高曉松老師在《曉說》中曾提到,奧斯卡之所以選擇《阿甘正傳》而不是《肖申克的救贖》,是因為政治正確。奧斯卡的評判不具備權威性,而且影響奧斯卡的外界因素有很多。

第三,關於票房失利,雖然當年上映後票房失利,但在家庭影院市場和出租市場獲得的巨大成功,是經典的成功營銷案例,不僅收回成本,還賺得盆滿缽滿,這樣你還能說它失敗嗎?

況且不說別的,就拿星爺的《大話西遊》來說,當年也是賠本不少,如今也成為了華語電影中的經典,在影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當初不被大眾認可欣賞的影片,隨著時間的洗禮,總是會閃耀出光輝的。

一部影片的成功,不是取悅一部分人群,而是得到大眾的認可,或許有些人說《肖申克的救贖》憑什麼第一,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就借憑在更多的人心中,《肖申克的救贖》就是第一。

毫無疑問,電影的主題是關於希望,信仰和自由,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幾乎每個人都會關注或感同身受的話題。

首先電影的原著也非常有名,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的作品。電影風格朴實無華,敘事娓娓道來,就像一個老人慢慢講故事一樣,絲毫沒有現在商業片那種刻意的奪人眼球。故事的高潮也就在越獄那一段,出人意料的結局給觀眾巨大的沖擊和回味。

關於信仰,電影並沒有過多強調上帝的作用,而是堅信善或者正義的最終准則。基於這一點產生了永恆的希望,所以安迪即使身陷囹圄,也沒有自甘墮落,也沒有屈服黑暗,而是始終忠於自己的內心,而自由是希望的自然結果。

無論你是青少年,還是成人,都懷有或曾經懷有各種心底的夢想或希望。在安迪歷經萬難,成功越獄並重獲自由的一刻,在觀眾的內心留下感動的瞬間,產生了共鳴!

或許,當你遭受打擊或失去希望的日子裡,曾不止一次的打開並觀賞了這部電影。

如果比較的是一部電影的質量跟藝術成就的話,《教父》《公民凱恩》等很多影片才是名列前茅的。但是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能長期占據榜單之首呢,因為這部電影擊中了所有人的痛點--對自由的渴望。

與《教父》《公民凱恩》不同的是,《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這種類型的人物就生活在你我之間。而影片中人物失去自由的起因,現在來說也是十分常見,老婆出軌。而教父呢,人物是黑幫老大,故事講述一個男人的的成長。但是首先人物設定已經拉遠了幾乎全部觀眾的投射同理心。《公民凱恩》同樣如此,人物是商業大亨,人設與觀眾距離同樣遙遠。所以,《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倒霉男主更加的親民。

然後就是故事。男主含冤入獄,出獄似乎遙遙無期。從黑發熬成了白發。然而就在這漫長的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的刑期內,男主在獄內受盡屈辱折磨,受盡等待的煎熬,但卻是矢志不渝,每當夜幕降臨,囚犯紛紛倒頭睡去之時,黑暗中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手持一把小小的鐵錘,悄無聲息的從牆壁上扣下一片一片的牆壁,開鑿一條通往外面世界的自由之路。

這種堅持,這份執著。令人動容。觀眾看了之後不僅陷入沉思。如此艱難的人生,竟然沒有放棄,你我面前這點困難算得了什麼呢?所以說,人物與其故事,相當的勵志,非常的正能量,給人很大的啟示,即使面臨生活的不公與命運的磨難,只要堅持,只要不放棄,總會有實現自由的那一天。盡管這一天可能等待的時間很長,但總會到來。

所以,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能夠長期占據榜單之首,是因為這部電影是人們心目中的一個燈塔,在生活的海洋中為人們指明方向。

《肖申克的救贖》確實是部優秀的電影。卻稱不上影史第一。甚至排不進前五名。

在《肖申克的救贖》上映當年。,無論是票房、口碑、獲獎、藝術成就。《肖申克》都輸給了《阿甘正傳》。

我認為《達芬奇密碼》、《阿甘正傳》、《拯救大兵瑞恩》、《泰塔尼克號》的思想內容、藝術成就。都超越《肖申克得救贖》。

當然,不可否認。《肖申克的救贖》是部優秀的電影。是勵志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我個人覺得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電影中的情節,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在故事中的曲折經歷,都會給觀眾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這就是電影的魅力。《肖申克的救贖》可以說是一部公認的人生故事經典。許多人喜歡他,我想是把這個故事當成了標桿。人生經歷大起大落的標桿。苦難,絕望,渺茫,傷心,失望,痛苦,折磨,決心,希望,奮斗,堅持,隱忍,戰斗,迸發,幸福。這林林總總,百般滋味,全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每個觀眾都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情不自禁會聯想到自己,也會激勵自己、反省自己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有新的改變,實現自我的價值,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我想這也許就是人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吧。

⑩ 請問哪種光碟存電影最多

有18G的,但一般也就4.7G(這里的1G=1000Mb不再是1024Mb),你只需考慮光碟的質量就好了,我建議購買索尼
關於光碟有以下介紹:
有兩種物理尺寸:12cm(4.7英寸)和8cm(3.1英寸), 厚度均為1.2mm,由兩層0.6mm厚的基層粘合而成.這與CD是一致的.DVD碟片可以是單面或雙面.每面都可以有1到2個數據層.碟片的容量決定於伴隨視頻的音頻有多少,以及視頻和音頻是如何壓縮的. 常被提到的133分鍾這個數字並非真實: 只有一個聲道的DVD能存儲160分鍾,如果壓縮質量與錄象機相當,那麼DVD的一個數據層就可以存放將近9小時的視頻和音頻.

在大約平均4.7Mbps的速率情況下(3.5 Mbps 用於視頻, 1.2 Mbps 用於三個5.1聲道音軌), 一張單層DVD能存儲稍多於2小時的內容.一部2小時的影片,如果有三個音軌,其平均數據速率為5.2 Mbps. 雙層DVD如果平均數據速率為9.5 Mbps(非常接近10.08 Mbps 的極限),也能存儲2小時的影片.

如果DVD-Video碟片主要數據為音頻,並使用48kHz/16-bit PCM (比CD音質稍好),那麼就能存放13小時的音頻(對雙層盤能存放24小時).如果使用64kbps單聲道杜比數字,則能存儲160小時音頻(雙層盤就能存295小時).

DVD的容量:

CD-ROM能存放650兆比特數據,也就是0.64千兆位元組或6.8億位元組. 在下面的列表裡,SS/DS 表示單面/雙面, SL/DL/ML 表示單層/雙層/混合層 (混合層是指碟片一個面有一層,另一個面有兩個層), gig 就是千兆(2^30), BB表示十億位元組 (10^9). 參閱giga 和 billion 7.2.

DVD不同於CD,DVD是可以有多個層面的。DVD-5是指單面單層的DVD,也是最常見的DVD。它的容量大約是4.7GB,接近於5GB,所以就叫做DVD-5。

DVD-9是指單面雙層DVD,是指在一面DVD中包含兩個信息層,兩層的容量合計約8.5GB。DVD-9的好處就是可以用一張碟片存儲一部120分鍾的高質量電影,而不需要中途手動換碟。不過,有些早期的DVD播放器和光碟機並不支持DVD-9。

DVD-10是一種雙面DVD,一般稱其為雙面單層,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將兩片DVD-5背對背的粘在一起,實現了最大9.4GB的容量。不過DVD-10的缺點就是需要手動換面,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播放器支持自動換面。

DVD-18是雙面雙層碟片的簡稱,如同DVD-10是兩片DVD-5製成的一樣,DVD-18就是兩片DVD-9製成,最高容量17GB左右,是目前最大的DVD光碟,市面上極為少見。

無論DVD-5也好DVD-9也罷,都只是DVD的一個分支,還不能跳出DVD的圈子,所以只要是比較新的DVD播放器,都可以正常播放,大家購買的時候基本不需要擔心兼容性問題。

一般刻錄的空dvd有4.7GB!大概2,3塊錢吧!買刻錄機時一般有刻錄軟體的!用那個就可以刻錄了,很簡單!時間要看你刻多大的文件,一般不長!
一般如果普通文件的刻錄,就是把文件放進去,什麼都可以,就是把DVD當作移動硬碟一樣使用!
還有就是刻錄鏡像文件,比如ISO文件,是專門用來刻錄的文件!用刻錄軟體里的鏡像刻錄,刻出來就和街上賣的碟一樣了!

* DVD-5 (12 cm, SS/SL) 4.38 gig (4.7 BB) 數據,超過2小時的視頻
* DVD-9 (12 cm, SS/DL) 7.95 gig (8.5 BB), 大約4小時
* DVD-10 (12 cm, DS/SL) 8.75 gig (9.4 BB), 大約 4.5 小時
* DVD-14 (12 cm, DS/ML) 12.33 gig (13.24 BB), 大約 6.5 小時
* DVD-18 (12 cm, DS/DL) 15.90 gig (17 BB), 超過 8 小時
* DVD-1 (8 cm, SS/SL) 1.36 gig (1.4 BB), 大約半小時
* DVD-2 (8 cm, SS/DL) 2.48 gig (2.7 BB), 大約1.3 小時
* DVD-3 (8 cm, DS/SL) 2.72 gig (2.9 BB), 大約 1.4 小時
* DVD-4 (8 cm, DS/DL) 4.95 gig (5.3 BB), 大約 2.5 小時
* DVD-R 1.0 (12 cm, SS/SL) 3.68 gig (3.95 BB)
* DVD-R 2.0 (12 cm, SS/SL) 4.38 gig (7.4 BB); 少數DS盤8.75 gig
* DVD-RW 2.0 (12 cm, SS/SL) 4.38 gig (7.4 BB); 少數DS盤8.75 gig
* DVD-RAM 1.0 (12 cm, SS/SL) 2.40 gig (2.58 BB)
* DVD-RAM 1.0 (12 cm, DS/SL) 4.80 gig (5.16 BB)
* DVD-RAM 2.0 (12 cm, SS/SL) 4.38 gig (4.7 BB)
* DVD-RAM 2.0 (12 cm, DS/SL) 8.75 gig (9.4 BB)
* DVD-RAM 2.0 (8 cm, DS/SL) 1.36 gig (1.4 BB)
* CD-ROM (12 cm, SS/SL) 0.635 gig (0.650 BB)
* CD-ROM (8 cm, SS/SL) 0.180 gig (0.194 BB)

提示: 存儲一小時視頻平均需要2G位元組.

DVD容量比CD-ROM大,原因有: 1) 更小的凹點長度(~2.08x), 2) 數據軌道間隔緊密 (~2.16x), 3) 數據區域稍大一點(~1.02x), 4) 更有效的信道比特調制 (~1.06x), 5) 更有效的糾錯(~1.32x), 6) 較少的段開銷(~1.06x). 所有這些使得一個數據層容量是CD-ROM的7倍.

雙層盤的容量比單層盤的兩倍稍小.激光得"透過"外面的數據層讀取裡面的數據層(距離為20到70微米). 為了減少兩個層之間的干擾,兩個層的最小凹點長度從0.4 um 增加到 0.44 um. 為了補償,參考掃描速度稍微快一點 -- 3.84 m/s, 單層盤為3.49 m/s. 較長的凹點,互相間隔更遠,容易正確讀取,不意受搖晃影響. 增加長度意味著每圈的凹點數減少,結果導致每層的數據容量減少.

一張CD-ROM能容納大約650兆數據
DVD-5 (12 cm, 單面/單層) 4.37 GB (4.70 BB) 數據, 超過兩小時視頻

DVD-9 (12 cm, 單面/雙層) 7.95 GB (8.54 BB), 約4小時視頻

DVD-10 (12 cm, 雙面/單層) 8.74 GB (9.40 BB), 約4.5小時視頻

DVD-14 (12 cm, 雙面/混層) 12.32 GB (13.24 BB), 約6.5小時視頻

DVD-18 (12 cm, 雙面/雙層) 15.90 GB (17.08 BB), 約8小時視頻

DVD-1 (8 cm, 單面/單層) 1.36 GB (1.46 BB), 約半個小時

DVD-2 (8 cm, 單面/雙層) 2.47 GB (2.66 BB), 約 1.3 小時

DVD-3 (8 cm, 雙面/單層) 2.72 GB (2.92 BB), 約 1.4 小時

DVD-4 (8 cm, 雙面/雙層) 4.95 GB (5.32 BB), 約 2.5 小時

DVD-R 1.0 (12 cm, 單面/單層) 3.68 GB (3.95 BB)

DVD-R 2.0 (12 cm, 單面/單層) 4.37 GB (4.70 BB); 一些罕見的雙面碟為 8.75 GB

DVD-RW 2.0 (12 cm, 單面/單層) 4.37 GB (4.70 BB); 一些罕見的雙面碟為 8.75 GB

DVD-RAM 1.0 (12 cm, 單面/單層) 2.40 GB (2.58 BB)

DVD-RAM 1.0 (12 cm, 雙面/單層) 4.80 GB (5.16 BB)

DVD-RAM 2.0 (12 cm, 單面/單層) 4.37 GB (4.70 BB)

DVD-RAM 2.0 (12 cm, 雙面/單層) 8.75 GB (9.40 BB)

DVD-RAM 2.0 (8 cm, 單面/單層) 1.36 GB (1.46 BB)

DVD-RAM 2.0 (8 cm, 雙面/單層) 2.47 GB (2.65 BB)

CD-ROM (12 cm, 單面/單層) 0.635 GB (0.650 BB)

CD-ROM (8 cm, 單面/單層) 0.180 GB (0.194 BB)

DDCD-ROM (12 cm, 單面/單層) 1.270 GB (1.364 BB)

DDCD-ROM (8 cm, 單面/單層) 0.360 GB (0.387 BB)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