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車四十四影評
1. 剛才看了微電影車四十四和八月十五,片子雖短但著實震撼人心。那麼真實和殘忍,國人的冷漠和自私表現的淋
這兩部微電影很相似,根據真人真事創作的電影,它在藝術表達上做到了極盡平實和簡練,用一格格飽含信息量的影像畫面和精準又簡潔的剪輯組合成一部耐人思考和反省性質的故事。
其實在常人眼裡這最後的反應應該是一種莫名的悲哀或者有所覺悟,但事實來講如果是這種常規設計勢必會導致結局的平庸化,對這個笑得特寫僅因為它是人物潛意識的第一反應,因為它真實。
這同時又是一種得益的獲救姿態,這是當代中國小人物的心理特徵,這樣就把全片故事映射到當代中國社會的現實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寫實感。
這是我個人對這兩部短片的粗淺理解,其實對於短片這一形式來說,一般都以風格化和精巧情節取勝,而本片卻跳出這一定勢窠臼,實實在在地講了一個紀實性的反思題材,同時又不乏精彩和引人深思之處,它用了較短的時間長度創造了讓人難忘的精彩。
2. 有一部被禁的國產片,為什麼會在國外獲得大獎
這部片子已經很老了,電影太過直接地披露人性的冷漠,導致這部電影在國內被列為禁片,但是在國外可是獲了不少大獎。它是第一部在威尼斯獲獎的華語電影短片,也是第一部獲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的華語電影短片。
看這個片子的時候,有一個細節,不知道你是否注意過:年輕人問「就這么坐著啊」的時候,曾有個中年人站起身,但被老婆一把拉住了。她不想丈夫受傷害,卻不知道那是在拉他一起下地獄。有時候這種無意間的舉動就讓人們的命運改變了。
3. 何為奴性
何為奴性?
最近在很多地方不經意間都看到有關奴性的詞,我就不自覺的想起了高中老師有幾次也提到關於的奴性,他說奴性每個人都有,從封建社會產生遺傳到現在,古代的極權統治者打造了一個唯我獨大的極權,打造一個唯我獨尊的思想,讓每個人都變成服從於這個思想的低級動物。 當國家政權淪為統治者的私器,當「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成為一種文化,奴性也就自然形成了。現代社會奴性雖然逐漸的在減弱,但是根本上很難消除,也不可能消除。
網路詞條上給出的解釋是:「奴性,是基於生存慾望,根據個人認知力在現實中的有限理性選擇,完全服從。它是暴力恐嚇、利益誘惑和思想禁錮的產物。」
其實不然,在香港微電影《車四十四》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在四十四路巴士上,開車的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司機,她載著乘客在熟悉的道路上平穩的行駛著,途中忽然遇到了兩個劫匪。可想而知,車上的乘客很快就被洗劫一空。不但如此,劫匪還把美麗的女司機拉下車拖進了路邊的草叢。在劫匪作案的過程中,除了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試圖阻止劫匪結果被刺傷之外,全車乘客集體保持沉默。受辱的女司機走回車後,把那位試圖救助她的小夥子趕下了車,女司機決絕地開車沖下山谷,全車無一人生還。如果當時車上乘客都反抗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所以短片里並沒有著重體現這一點。短片里更多的是想表明,乘客也不一定各個都是禽獸不如,大多數人並不是不關心女司機,而僅僅是缺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勇氣和為別人去冒生命危險的高尚情操吧。又或許是奴性戰勝了自己的情操讓自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短片畫面算不上精美,演員演技也沒有出類拔萃到令人過目不忘的程度,但故事真實得幾近我們的現實生活——慘烈的生活,慘烈的人性,慘烈的結局,慘烈的我們自己。倒不是他們見死不救,不伸張正義,只是他們都知道,完美的英雄主義只會出現在小說和影視作品裡,現實生活中屈指可數。但有一點很重要——沉默才是最可怕的幫凶,不要讓奴性戰勝了自己。
4. 關於微電影車四十四,求分析問題
車四十四 本身就是一個象徵意味,車上的乘客是一類人。代表人性的惡,冷漠是車四十四路主題。劫匪不是屬於這輛車,青年人也是中途上的車,女司機又是代班。他們都不屬於這著冷漠的代表。劫匪是暴力,女司機漂亮,談吐大方,心地善良(從她沒有讓青年人上車可以看出),她是人性善良美的代表。當美被毀滅的時候,車四十四承載的冷漠完全的展現,青年人不屬於車四十四,最總他也沒能上車。這是對冷漠的批判。有時候暴力直接的侵犯遠沒有冷漠來的更讓人心寒和恐懼。
5. 大家有看過微電影車四十四和八月十五嗎,說說感受吧。
說說《車四十四》吧。
一部根據真人真事創作的電影,所以它在藝術表達上做到了極盡平實和簡練,用一格格飽含信息量的影像畫面和精準又簡潔的剪輯組合成一部耐人思考和反省性質的故事。
在整體效果的呈現上,電影已經充分並以極佳的方式向觀眾傳達他所想要表達的東西,而這些都是通過一些看似漫不經心實為畫龍點睛的鏡頭所表現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本片作者在整合整個故事素材和講故事的能力都是足見功力的。
本片的題材吸引我不光是曲折扣人的情節,更多的在於人的心理具有普遍性,不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我故意淡化了故事的時間和地點因為類似這樣的事件在世界個國家都發生過,主題很國際化。通過影片我希望反應一種社會道德,我們作為社會上的人都有責任互相幫助。"
6. 觀微電影《車四十四》震憾
10.28重慶公交事件,全民熱議,微友們也不列外,聊著聊著,一微友發出一消息,建議看一下微電影《車四十四》。我立刻打開度娘看了起來。
微電影《車四十四》十分鍾左右看完。
《車四十四》是由伍仕賢執導,龔蓓苾、吳超等主演的劇情片,曾獲得第58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短片特別提及-鼓勵獎,入選戛納電影節「電影雙周「單元。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女大巴司機開著載滿乘客的大巴在偏僻路途上的遭遇。
1、小夥子在途中等了兩個小時的公交車,遇見了這個是44路公交車,小夥子調皮地跟女司機搭訕。女司機抱以微笑,繼續開車。
2、途中遇到兩位乘客裝肚子疼。女司機讓他們上了車,「把錢都他媽的拿出來!」原來是劫匪拿出了刀。其中有一個拒拿錢的遭到毆打鼻子流血。公車上其餘的人都掏出了錢交給劫匪。
3、劫匪下車時回頭看了一下漂亮的女司機,然後,錢和女司機一起帶走。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女司機遭到強暴,小夥子看不下去了說了一句:怎麼都坐著呀?有一個男人起身了結果被老婆拉住了。小夥子下車救人。其餘的人旁觀。
4、救人途中小夥子腿受傷了,挨了幾刀。匪徒走了。女司機擦擦嘴角的血上車了。他環顧了車里所有的人。所有的人視而無見眼都瞟向了車外。只有車上的那隻電動小狗狗朝她點點頭,似乎在安慰受傷的女司機。女司機悲傷的哭了。
5、小夥子走到了車邊,說:對不起!你還好吧!女司機沒說話關上了車門,扔下了他的包,不讓他上車。小夥子說我是唯一救你的人呀,你怎麼不讓我上車?
6、司機姑娘擦乾的淚,沒有回答,車開走了。很幸運小夥子乘上了一輛私家車,途中,遇到一起車禍,警車來了,是44路公交車,全車無一生還。小夥子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女司機要關上門。看到這里心寒寒的。淚入我眼眶。其實我愛看溫暖的世界!
7、我曾經在我家門前十字路口,看到一個小偷飛奔過馬路。後面一便衣警察瘦高瘦高的飛奔而來。追上他把他按倒在地,小偷還在掙扎。兩個人在地上糾纏著。終於便衣警察用他的膝蓋頂住他的腰。把小偷雙手反過來用左手抓緊,右手利落的解下了自己要里的那根皮帶,非常快的把小偷的雙手反捆扳了起來。拉起他帶走!整個過程僅僅只有五分鍾。那一刻我驚呆了。
8、如果車上恰好有一位警察,如果那位男人站起來,得到老婆支持,如果後面的男人一個個男人陸陸續續的站起來。陸陸續續的半車人,陸陸續續的一滿車人,全都站起來。奔向兩個壞蛋……如果兩個壞蛋被抓,全車人生還……
9、如果女司機是我們認識的朋友,或是家人,但願我們能伸出援手………但願小偷能悔過,但願劫匪能悔過,但願如群星所唱的一一一我們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但願世界都充滿了和平!
7. 觀看釜山行觀後感
釜山行是韓國的電影,大家看過嗎?看了這部電影有什麼感想呢?以下是我精心准備的觀看釜山行觀後感,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電影《釜山行》有感600字【1】
清晨的一縷陽光透過玻璃照射進來,溫柔舒適;風輕輕的吹過,樹葉隨風搖曳著;綠油油的葉子像是在歡樂自在的玩耍。一切都很美好,舒適。開始了國慶小長假的第一天。
放假後的我,內心不由的放鬆了下來。國慶第一天顯得格外熱鬧,收拾好房間等待早已踏上歸途的爸爸和姐姐。內心格外激動,高三的哥哥也抽出時間來找我們。幸福的不得了。午後選了一部電影——《釜山行》。
《釜山行》這部電影是非常有趣的。人性對災難的反應,是這部電影戲劇張力的最主要來源。總體上來講,它圍繞著喪屍這個元素,搭建了整部電影的基本敘事背景。大概的內容是:由於生態環境遭到人類破壞,誘發了某種人畜共患的超級病毒,這種病毒會造成人的喪屍化。喪屍化的人會互相地攻擊、撕咬,引起更多人感染。最終,這種超級病毒造成整個社會世界的潰敗。當人們遇到大自然的「回報」後顯示出,:「讓醜陋的人性看起來更加醜陋」,相反「讓高貴的人性看起來更加高貴」。電影中角色有很多。「醜陋」的人類最多。而高貴的人往往都是弱勢人群。一個孕婦和他強壯,有愛心的丈夫;一個女童和起初因利益而自私的父親;一個拾荒的老人;一個慈祥的老奶奶。醜陋的人群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就是西裝革履、派頭十足、大約相當於某家客運公司董事會董事的「常務」。
在我印象中最富有正義感的是那個穿藍衣服的壯漢,孕婦的丈夫「藍胖子」。力大無窮,對自己親近的人特別溫柔。努力保護著所有人。被咬後依舊用自己的身軀擋住了喪屍群,讓離群的人到達安全地方。醜陋的常務讓弱勢人群與他們隔離,說已經傳染了病毒,將他們所在雜物室內,用衣服緊緊地困住門,失去姐姐的妹妹,看透了人類的醜陋,趁不注意將喪失人群放進了車廂內,最終被隔離了的人安全了許多。事情正在發展著。被隔離的人,都為保護孕婦和女童而犧牲。女童的爸爸是最後一個死去的人。被喪屍咬後依舊堅持著,囑咐好,確保安全後關好門離開了。女童痛苦的喊爸爸。那麼的撕心裂肺,在父親離開時想起的事她剛出生的樣子。幸福的笑了。最終剩下的只有孕婦和女童。他們到達了安全地帶,到達了釜山。
《釜山行》這部電影。它通過一個誇張的、接近於荒誕的故事線,把我們統統拋灑在一個很難在真實世界中遭遇到的場景中:喪屍危機。危機之下,我們就看到自己的樣子。
觀看釜山行觀後感【2】
兩天內看了兩遍《釜山行》,看得我心裡有點難受,再一次被韓國電影引發了我對人性的反思。
孔侑扮演的證券基金管理人,一開始是個自私,只在乎自我利益的人,甚至在教育女兒的時候都是灌輸得」自我才是最重要的」觀念。女兒秀安說的一句話:」爸爸你一直都只會想到你自己,你的眼裡都看不到別人,所以媽媽才會離開你的。」把他人性里的缺點放大。而他在隨後的與被病毒感染的喪屍斗爭的過程中被別人幫助然後學會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讓自己得到了救援,人性里的那點溫暖被漸漸地喚醒了。
看劇的時候,無限心疼馬東錫演的胖大叔。他是這部電影里我覺得最有擔當的男人,他是丈夫,也是爸爸。在關鍵的時刻,第一個站出來保護家人,保護身後那些脆弱的人,直至最後犧牲一個小我,力求保全其他人的生存,他的正義是存在於骨子裡的。
在胖大叔被喪屍們攻陷後,我的心情是灰的',他本可以活下來的,如果15號車廂里的人能夠及早開門的話。包括15號車廂里那幾十號人,本來大家都是可以活下來的,然而他們最後都淪為了喪屍們的饕餮。看到這里的時候,我居然是無感的,甚至覺得是合理的。不是說他們就該被喪屍們攻擊,其實讓他們最後被毀滅的是他們人性里的自私和冷漠。愛會傳染,恨也會傳染,善良會傳染,丑惡也會傳染。那個西裝革履的中年大叔,把人性里的自私冷漠等丑惡骯臟的一面展現無遺,甚至像病毒一樣迅速地感染了許多人。在對抗喪屍的過程里,他們把別人當作盾牌來換取自己的生存,甚至冷眼旁觀別人的生死而無動於衷,就像那個因為對人性絕望的婆婆說的那句」這群」。最後15號車廂里的人的下場,讓我想到了那句」善惡皆有因果」。
看到最後,列車長本可以倖免,高中生榮國和珍熙本可以生存下來,但都是為了幫助那個西裝革履的大叔而反被推向了喪屍們,成為掩護他逃生的盾牌。不禁心灰意冷,人的善良在自私自利的人眼裡只是可利用來成就自己的工具而已。而這樣的人,在再無可利用的時候,會是怎樣的結果呢?電影里的結果是毀滅。
在對人性難過的同時,也被電影里的幾個情節感動和溫暖到。鄭有美飾演的尚慶是個大腹便便的孕婦,然而在列車上,她寬容大度,心懷他人,雖然是個孕婦,但也沒有成為任何人的負擔,甚至還幫助著身邊的人。透過她,看到了一份簡單純粹的善良和自強。還有那個流浪漢,被別人幫助,同時也懂得反過來幫助別人,看起來像是最不懂人情世故的他,最後為了救尚慶和秀安而挺身而出的那個畫面讓我有點想哭。一個流浪漢做出了一個常人做不到的事,心裡有溫暖有感動也有一點點感慨人情涼薄。
看到那一群如洪水猛獸般鋪襲而來的喪屍,甚至有種感覺,人性里的一些丑惡恰如這屍鬼病毒一般在肆虐傳染著。就像那個西裝革履大叔輕易就煽動了車廂內的人,在面對穿越喪屍們過來的孔侑他們,是那麼冷漠無情。
電影里的最後,孕婦尚慶和秀安作為僅存的生存者穿過了那條黑黑的隧道,像過一條從黑暗通往光明的渡橋,這一路過來走得太艱辛,她們的淚水裡飽含了多少辛酸,有多少是絕望後看到希望的喜悅呢?最後戰士們從出來奔進那個黑黑的隧道里的畫面,他們背後的那片光明讓我願意相信:黑暗不是全部。
《釜山行》觀後感【3】
被同事強烈安利的電影《釜山行》,平時就不愛看驚悚片,因為看完之後老是會浮想聯翩,這次也不例外。今天早上去地下車庫的時候,走起路來躡手躡腳,怕會竄出個什麼不明物體來。(小時候驚悚片看多了,落下的後遺症)
必須得聊聊觀影感受。
男主孔劉和美孕婦都是演過《熔爐》的,當時看完喘不過去的心境現在都還能感受得到。這次的男主形象,不是完全的超人正面能量,會帶有怯懦與自私在裡面交織。第一幕是在列車上發現有喪屍的時候,下意識的把門關上,女兒告訴是剛剛的大叔,才慢半拍的反映過來開門。第二幕,打電話確認安全地,沒有告知其他人,帶著女兒躲避,女兒說你就是那麼自私自利,做什麼都只考慮自己,所以媽媽才會離開你。
男主慢慢被正能量附體,開始和胖大叔棒球少年們一起對抗喪屍。不得不說,胖大叔死得真夠壯烈,說好的,好人好報呢。犧牲自己躲在門口,攔住喪屍的入侵,這幕看得淚奔。西裝大叔號召大家把門關上,怕病毒感染帶入車廂,這幕很遭人憤恨。但仔細想,又會覺得,似乎在情理,最後死前的西裝大叔,說出了小心願,我只想安全回家看看我的老母親。
所以在這里,人性的大爆發就出現了。在最關鍵的時候,保護自己,這是最本能的反映,可能也會有大英雄的出現舍己為人,像大叔,但是孕婦以後的日子,得靠著自己的意念過活,這點讓活著的人生存下去,也無疑是種折磨。
老婆婆選擇沒有進入車廂,本來身體不好,要想去到車廂無疑風險大,說不定會讓救助自己的人喪命;還有一點或許意識到,在車廂裡面的人比外面的喪屍更人心險惡,所以選擇犧牲自己,擋住喪屍,讓別的人順利進入車廂。在車廂裡面另一外老婆婆,眼睜睜看到姐姐犧牲,還有在這群險惡的人群下,出現了絕望,在打開車廂門放入喪屍那瞬間,無疑是種解脫。在這里,故事銜接緊湊得剛剛好,簡直大快人心。看到這幕的時候,突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看過一部微電影叫《車四十四》,該片講述的故事發人深省。
這天,很多乘客擠上44路長途車,其中有一個乘客後來上車,引起了大巴司機的注意,交談了幾句之後,長途車開始遠行了。不料,在公路上遇到兩名劫匪,他們不僅將票款搶劫一空,還脅迫女司機到路邊荒草地中欲施強暴,可是車上所有的乘客都無動於衷,男青年在動員無效後,一個人沖到車下要求匪徒放過女司機,可是反被刺中一刀,司機也未能倖免於難。司機被匪徒放回後繼續開車,可是卻將挺身而出的男青年趕下車。後來,郁悶的男青年終於又搭上另外一輛汽車,汽車在行進中被後面開來的一輛警車超過,男青年不由得更加關心女司機的命運,事情很快有了答案,44號公車被女司機開進山溝里,女司機和車上乘客全部死亡。
繼續回到《釜山行》,棒球少年的女朋友被喪屍咬後,少年沒有選走跑路,而是,互相抱著,被咬,一起變喪屍,虐汪啊。男主抱著女兒和開掛的孕婦奮力跑向另一輛火車時,後面的喪屍窮追不舍,這幕,我竟然笑了,因為實在太像印度的春運即視感啦。
男主知道洗澡大叔被咬了還沒有變喪屍但反應遲鈍沒有實施行動,偏偏等到變喪屍才動手,看到這里我想男主也許心理也做了一個掙扎的決定,在通話之後得知,是被他們公司救生物公司,原本在破產邊緣,被主角和金代理強行救活,能夠繼續生物研究。片頭即那家公司發生泄漏事故。這點上面有很大的自責,與其苟活,不如壯烈犧牲。
最後一幕的淚奔,是小女孩和孕婦走隧道,哼唱歌曲的時候,陷入的復雜情緒。如果最後士兵開槍,那人性的自私邪惡愚蠢是揭露到了極點。導演沒讓士兵開槍,可能為了給大家一點生存的信念,堅信我們這個世間還是很美好。
對了,我還想說,群演的喪屍們都好拼,妝容都好到位,特別是扭曲的身體比劇情還要驚悚。最後的最後,這部電影看完之後,心裡情緒會有波動,但不會悶不過氣,是會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驚悚片,安利給大家。
8. 找一部電影記得不太清楚了,(名字好像叫旅途,但百度上收不到)好多年前的電影了,08年看過,一部很
原創電影應該叫《車四十四》,伍仕賢拍的微電影
車四十四(2001)
導演:伍仕賢
編劇:伍仕賢
主演:龔蓓苾/吳超/李易祥
類型:劇情/短片
製片國家/地區:香港 / 美國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01-09-06
片長:11 分鍾
又名:Bus 44
車四十四的劇情簡介······
許多乘客擠上長途巴士四十四,其中一名男青年(吳超 飾)因眉宇間流露出特別氣質,引起女巴士司機(龔蓓苾 飾)的注意,兩人簡單交談幾句後,巴士啟動駛上一條偏僻公路。路上,巴士遭遇歹 徒(李易祥 飾),歹徒不僅將乘客票款搶劫一空,還脅迫司機到路邊荒草地中欲施強暴,對此,除男青年之外的所有乘客都無動於衷 。
男青年在動員無效後,獨身沖到車下要求歹徒放過司機,反被刺中一刀,女司機沒能倖免。被放回車後,司機繼續開車,並將挺身而出的男青年趕下。之後男青年又搭上一輛私家越野車,途中被一輛警車超過,男青年更加關心女司機的命運……
9. 沉默也是一種犯罪
偶然又翻到了之前的「中山公交事件」(一名男子在公交車上對一名女子拳打腳踢,滿車人,無一人制止),一石又是千層浪。當時網上炸開了鍋,一天之內,警方以"疑似猥褻拘留男子五日"而將事情"了結"了。(後又證明二人是夫妻)
且不說這個結果吧!看到視頻的時候,所有人的內心都不好受吧!令人心寒的或許不是男子的暴擊行徑,而是滿車人的沉默。這"如金"的沉默壓得人窒息,無力。女子絕望的呼喊扎在人心裡。
類似的情節,同樣的冷漠。讓人想到了一部微電影《車四十四》,四十四路車的女司機被歹徒強行拉下車實施性侵,滿車的人沒有人站出來阻攔。瘦瘦的小伙去救司機,他下車前,眼睛掃過車上的人。年輕的,年老的,男的,女的,無一不在躲閃。小伙下車後,整車的人好似一群無知的猴子一般,扒在窗玻璃上向外觀望。目睹著小伙被歹徒打傷,目睹著女司機被凌辱。電影的結局,女司機整理行裝重新上車,她拒絕小伙上車,將車子開向了山溝,全車人無一生還。
而更令人壓抑的不是電影的過程,而是結束時的那句"真實事件改編"。是撕裂出來的赤裸裸的黑暗的人性。我們保持著一貫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丟掉了生而為人的善良,失了人性。我們忘了,黑暗與光明,此消彼長。我們忘了,設身處地,那該是怎樣的絕望,對世界絕望,對人性絕望,對生命絕望。有生以來的信奉在一瞬之間,土崩瓦解。以後的人生,全是黑暗,在沒有生的希望,無光無熱。求死?報復?瞧瞧,我們又親手撕開了光明。
沉默的人,將冷漠命名為自保。縱容世間的惡,橫行於世。我們總是可以找到借口說服自己閉上眼睛,堵住耳朵,不去看,不去聽。以為,可以逃離良心的審問。可是,我們也是這個世間的人,今日的他們會不會是明日的我們?善惡到頭終有報,就像能量守恆一樣,世間的善良與邪惡就那麼多,善良多了,邪惡自然就少了。
我們從小讀著"人之初,性本善",學著與人為善。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卻沒有一個本能的反應。
行惡的人可恨,那些沉默的圍觀者呢?難道不是一個個屠心的劊子手嗎?
沉默何嘗不是一種行惡?
希望,每一日的太陽升起時,世間從此全是光明。
10. 關於微電影車四十四,求分析問題
車四十四 本身就是一個象徵意味,車上的乘客是一類人。代表人性的惡,冷漠是車四十四路主題。劫匪不是屬於這輛車,青年人也是中途上的車,女司機又是代班。他們都不屬於這著冷漠的代表。劫匪是暴力,女司機漂亮,談吐大方,心地善良(從她沒有讓青年人上車可以看出),她是人性善良美的代表。當美被毀滅的時候,車四十四承載的冷漠完全的展現,青年人不屬於車四十四,最總他也沒能上車。這是對冷漠的批判。有時候暴力直接的侵犯遠沒有冷漠來的更讓人心寒和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