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微電影被雷劈
❶ 有什麼關於足球的電影呢
《勝利大逃亡》
《少林足球》
《京都球俠》《防守反擊》
《球迷》:1963年拍攝的喜劇黑白電影,雖然誇張的表演、稚氣十足的鏡頭語言稍顯不足,但片中兩位球迷可愛的人性光輝卻足以令現在只知道扔水瓶的「職業球迷」相形見絀。
《勝利大逃亡》:1981年由美、英聯合拍攝的足球巨片,此片中除了當時如日中天的硬派巨星史泰龍領銜主演之外,還囊括了球王貝利和足球皇帝貝肯鮑爾以及一大批上世紀80年代紅得發紫的足球巨星。
《京都球俠》:1986年這部由謝洪導演的影片巧妙地運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比《少林足球》早15年開創了使用武功踢足球的先河。此片是由一群喜劇明星姜昆、陳佩斯、唐傑忠等演出的悲情電影。
《我也有爸爸》:這部拍攝於1996年的影片最大的賣點就是著名節目主持人吳大維出任男一號,本片講述的是一個白血病孤兒與一個足球明星間真情互動的感人故事。
《防守反擊》:2000年拍攝,曾志偉、李湘、劉金山等主演。本指望能贏得球迷和影迷的雙重喝彩,卻因為演員業余的足球水準讓人們大倒胃口。
《足球是我們的生命》:2000年,德國電影大獎把男主角金像獎授予了《足球是我們的生命》的主演烏韋·奧奇森內希,這是電影史上第一部足球題材的影片獲得電影大獎。
《少林足球》:被稱為2001年最賣座的港片,憑借趙薇「變」醜女、星仔改變戲路成為了最「出彩」的足球電影。在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評獎中,它出盡風頭,連拿7項大獎
德國,夏天的童話:德國電影。包含了球迷想要的一切~
奇跡的夏天:台灣青春片。很認真的片子,不錯。
伯爾尼的奇跡:德國。「只有你在,我才能贏得重要的比賽。」
流浪漢世界盃:克林法萊爾的片子,挺感人的。
極度狂熱:英國片。不是太喜歡女主角。
足球流氓:有點暴力,音樂很英國,朋克。
魔鬼聯隊:改編自英國小說,關於英國足球歷史。
克林斯曼紀錄片:從麵包房青年到國家隊主教練:德國紀錄片,有點枯燥,但球迷是不會介意的~
一球成名:很有名的片子,很商業。
足球與共產主義:英國紀錄片,談蘇維埃政權如何介入國家運動。
阿森納49:不敗歷程完全記錄:英國紀錄片。
踢出傳奇:岡薩雷斯執導的短片。
阿森納-溫格的十一人:英國紀錄片,回顧了阿爾塞納·溫格作為阿森納主教練的極其成功的11個年頭。
勝利大逃亡:二戰期間,集中營里的足球賽,史泰龍守門~~
足球工廠:英國,足球流氓,暴力。
像我們這樣的男人們:德國,綜合了Gay和足球題材的運動喜劇片。
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英國的印度裔少女突破家庭阻力,就為了能「露著大腿」踢球。
越線:巴西電影,講述了四位貧困人家的兄弟為了自己的足球夢想努力奮斗的故事。
皇馬電影:西班牙紀錄片。勞爾太帥了!!!❤
球迷總動員:西班牙和德國合拍片,很搞笑,很有意思。
足球尤物:青春喜劇,妹妹頂替哥哥女扮男裝混入男校足球隊。
足球女將:影片背景是1978年,女子足球剛出來那會,挺勵志的。
足球老爹:美國勵誌喜劇,父親和兒子的戰爭。
阿粗和阿獃:墨西哥喜劇。
心中的號角:義大利勵志電影。
越位:伊朗,女性,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波牛:香港83年的片子。
卡斯:關於英國70年代著名的足球流氓、西漢姆聯隊Inter City組織的領導之一的卡斯·潘內特的傳記電影。
足球情緣:巴西愛情喜劇。
功夫足球 少年足球 一球成名(1-3) 越位 足球流氓 勝利大逃亡 足球女將 足球風雲 足球老爹 足球小子 成事在人 成為貝克漢姆 夢想超越 、、、、還有很多
❷ 有部科幻電影裡面的5個被雷劈過的主角有異能那是什麼電影
你找的是《超能少年》
超能少年
-
劇情
5個和世界格格不入的少年犯,在一次社區服務中被奇異的閃電擊中,陰差陽錯的,每個人得到了超能力。
強硬的凱莉可以聽到別人的想法,蒙羞的運動員科提斯發現自己在後悔的時候可以回轉時間,派對女孩艾麗莎,任何摸到她的人都會陷入強烈的性需求。羞澀的西蒙在感到被別人忽視的時候可以隱身,而自以為是的內森卻失望的發現自己彷彿沒有能力,他們感到驚喜,更多的還是疑惑和苦惱,而上天賜予他們這些超能力是有意義的。
❸ 《本傑明巴頓奇事》裡面的老頭一生被雷劈中7次貫穿全片有什麼意味
這個被雷劈了7次的老人只有本傑明能看見。每一次老人的出現,都給本傑明帶來一次重大的認知轉變,每次都是劇情走向的轉折點。
最後一次雷劈畫面,老人沒有出現。是第158:21,來自於本傑明的旁白,應該是在日記里寫著。這時候,劇情里本傑明已經死去,這一段,是本傑明奇幻一生的總結。這個雷劈畫面中,男子靠著農場欄桿,微笑看著鏡頭,然後橫遭雷劈。
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倒退人生的故事。電影的主人公本傑明巴頓出生時是老人,卻越活越年輕,最後以嬰兒的形態離開人世。這種逆於常人的人生,看似荒誕的想像背後,有其想表達的深意。
電影改編自菲茨傑拉德的短篇小說《本傑明巴頓奇事》。2008年,導演大衛芬奇將《本傑明巴頓奇事》搬上銀幕,使得這部小說原著躋身當代經典行列之中。
菲茨傑拉德是20世紀美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小說家,他被西方文學評論界譽為「爵士時代」代言人,其代表作是我們熟知的世界名著《了不起的蓋茨比》。《本傑明巴頓奇事》是菲茨傑拉德一百六十部短篇小說之中最富有奇幻特色的代表作,故事貫穿主人公本傑明與眾不同的一生:從出生時的耄耋老朽,到嬰兒般無知無覺的腦死亡。
一部好的改編電影不應該是簡單復刻小說,而是編劇、導演在深思熟慮之後對小說進行恰當的增刪或變形,使得小說與電影之間呈骨與肉、形與神的展現關系。曾獲「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13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卓越的改編。
❹ 電影講一群孩子被訓練下雨踢足球
《另一種溫暖》
導演: 田蒙
主演: 張殿倫 / 董晴 / 曲波 / 王旖雯 / 劉京兒 / 龐皓文 / 彭藝博
《另一種溫暖》由新銳導演田蒙自編自導、東芝(中國)與靈思沸點影業聯合出品。是一部反映青少年足球夢想的公益微電影。也是國內首部以足球為主題的微電影。2012年11月1日起在各視頻網站播映。
一間簡陋的房屋占據了球門的位置,好好的球場變成了形狀怪異的正方形。
寧小宇,小峰,小靖一幫孩子們已經是第三次把球踢進球門後的房屋了,看著如怪獸一般的房子孩子們誰都不敢上前。始作俑者小宇硬著頭皮一番懇求卻只換回了被扎破的足球。兩方從此結怨。
王大柯原是職業球員,差一點進入青年隊到西班牙踢球,然而在一場重要的比賽中因為過於追求個人成功忽略了團隊合作,導致整個球隊輸掉了比賽,繼而被開除球隊。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的老父親也因受此打擊而去世。從此王大柯一蹶不振,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女友也因為他對生活、對生命的消極而漸漸失望。
小宇無意中知道了王大柯的故事,決定幫他找回自我。小宇組織著大夥在王大柯門前挑釁,數落著他的過往,嘲笑著他的現在,果然激起了王大柯的鬥志,1對11的比賽就此展開。
球場上,王大柯萬夫莫當,熟練的球技自然的施展出來,那些與足球的默契回來了,他依稀又回到了從前。腦海中,充斥著兒時的快樂,父親的催促,和教練的怒吼……不知不覺,已經物是人非了,王大柯在漫天大雨中落下了眼淚。球門前,小宇突然躥出來死死按住了球,他將球扔給同伴,三傳兩遞,球被孩子們踢進了球門。王大柯呆住了,這一刻他似乎了明白了什麼……
視頻地址:http://www.iqiyi.com/weidianying/20121108/f241eb813a55474a.html
❺ 足球運動員射門時被一道閃電劈中,為什麼閃電會劈下來
足球運動員射門時被一道閃電劈中,首先是雷雨天氣,這給閃電提供了產生的條件,更加致命的是這個可憐的球員身上還帶著一條閃電最喜歡的東西——金屬項鏈,要了解為什麼閃電會劈下來,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閃電產生的原理。總而言之,在各種原因下,這個運動員被閃電擊中,更多的應該是巧合
❻ 本傑明巴頓奇事被雷擊中很多次什的意思
本傑明巴頓奇事被雷擊中很多次的意思是《本傑明·巴頓奇事》這部電影中,有個被雷擊中很多次的主角。
《本傑明·巴頓奇事》是由美國華納兄弟、派拉蒙影業聯合出品的159分鍾奇幻愛情影片。該片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塔拉吉·P·漢森等主演,於2008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出生便擁有80歲老人形象的本傑明·巴頓,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變得年輕,最終回到嬰兒形態,並在蒼老的戀人黛茜懷中離世的奇異故事。
(6)足球微電影被雷劈擴展閱讀:
現實生活中,也有和《本傑明·巴頓奇事》這部電影的主角被雷擊中的人。
世界上唯一被雷擊七次而倖存的人是美國人勞埃·C·沙利文,他被人稱為人體雷電導體和人類避雷針,其實他的職業是美國謝南多厄公園的護林員。
沙利文第一次遭雷擊是在1942年,當時他的大指甲被掀掉。
1969年他遭到第二次雷電襲擊,眉毛被燒掉。
第三次是1970年,當時他的左肩被燒焦並導致癱瘓。
第四次被雷擊是在1972年4月16日,這次他的頭發被燒光。
1973年8月7日,他正駕車行駛時,低空雲層中的閃電燒著了帽子並將他扔出車外3米多遠。
1976年6月5日他第六次被雷電擊中,肘部受傷。倒霉的沙利文希望這是最後一次,沒想到1977年6月25日又來了一次,當時他正在釣魚,胸部和胃部被燒傷了。
❼ 奇葩!足球場遭雷劈客隊11人全死亡,主隊無一人受傷
足球場是激情飛揚,創造奇跡的聖地,也時常有危險發生。惡劣的天氣就常給球員帶來意外傷害,閃電雷擊更是最為厲害。一場普通的足球賽中,一道閃電劃過後,客隊11人全部當場斃命,主隊卻毫發未損,這樣的慘劇真的在非洲發生過嗎?
現在就來看看,在23年前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到底發生了什麼?
足球場11人離奇死亡事件
1998年的10月27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場足球賽中,主隊Bena Tshadi與Basanga交鋒,比賽時雷雨交加大雨傾盆,但裁判並未中斷比賽。當兩隊1比1難分勝負時,突然一道恐怖的閃電直接劈中球場,滾滾雷聲中,有11人直接倒在地上,並出現痙攣和抽搐。
隨後場邊的人們緊急跑進球場,卻發現球員接二連三的因傷重死去。最終該事件中,確定有11名場上球員死亡,30多人輕傷或重傷,被緊急送往醫院。
該事件被迅速發酵和轉載後,引發軒然大波。各種版本也紛至沓來,主要的詭異點集中在5點。
1.死亡的球員全部是客隊球員,場上11人全部遇難
2.死因是主隊悄悄將特製螺絲釘藏在了他們的球衣里
3.主隊請來了當地的巫師,實施了妖法,導致客隊中招
4.當時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正在內戰,雷擊謊言的背後,球員是被謀殺
(圖)當時的剛果(金)局勢動盪
更有人稱,這個事根本不存在,因為沒有現場圖,所以是媒體編出來博眼球的故事
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這條新聞背後,隱藏了什麼信息?
1.主隊球員安然無恙的走出了球場
2.當時剛果民主共和國內的叛軍正在當地活動
3.在這場雷擊的前三天,南非的約翰內斯堡一座球場也遭遇雷擊,多人受傷,但無人死亡
英國的BBC在事件第二天就轉載了該新聞,但幾乎沒有更新鮮內容。隨後英國的《衛報》和《獨立報》也刊登了此條新聞,當時這兩大還算靠譜的媒體,說法與BBC幾乎一樣,引用的也是同樣來源。
同時他們也表示,剛果(金)官方一直沒有證實。這個也可以理解,當時他們國內戰火紛紛,確實沒人有時間去回應這個事。
(圖)當年BBC對該事件的報道
《衛報》特意強調,當地人承認比賽當天,有一場大雨降臨,當時確實雷電交加,且聽說一個球場出事了。
再之後,美聯社也刊登了此事。可見這起慘劇並非是臆造或編撰的,是真實發生的悲慘事件。
那些年,足球場上的恐怖雷擊事件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雷擊以及雷擊負效應造成的人員傷亡達3000至4000人。而在世界足壇,雷擊造成的傷亡更是觸目驚心。
1988年1月9日,巴西聖保羅市皮庫伊巴 體育 場進行的一場足球賽中,雷電轟鳴後,致6人被雷擊中不幸身亡,2人受傷。
1991年1月20日,巴西皮里里迎戰克魯塞羅,此時值南美夏季,天氣變幻無常,下半時20分鍾時,突然烏雲密布雷電大作,2名球員被雷電擊中後殞命,裁判和部分球迷受傷。
1993年9月20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附近的一所 體育 場,兩支球隊正頂著雷雨比賽突然,一道閃電落進球場,4名球員當場斃命。
1995年7月19日晚,湖北隨州市烏雲密布,大雨驟降,12名男子正在當地一 體育 場踢球,一聲炸雷後,踢球者全被閃電擊倒,致2人當場死亡,6人昏迷經搶救後脫險。
2004年3月,新加坡新麒隊後衛中國籍球員江濤在訓練場上遭遇雷擊,不幸當場去世,年僅18歲。
(圖)中國球員江濤不幸在新加坡因雷擊去世
2007年10月,哥倫比亞的卡利競技隊正在進行訓練時突遭雷擊,致2死3傷,該隊最佳球員喬瓦尼-科爾多瓦遭嚴重燒傷並內臟受損,在醫院搶救時不幸身亡,他的隊友埃加維里當場死亡。
2001年 7月14日,布吉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以西150公里的小型 體育 場內,兩支球隊正在比賽,卻遭遇雷電和暴雨侵襲,很多觀眾跑到樹下躲雨,一道閃電劈過,致11名觀眾死亡,5人重傷。
2015年,玻利維亞國內聯賽中,正在比賽的兩隊遭遇雷擊,1名球員不幸被擊中身亡,另有8人被受傷送醫。
2016年9月,俄羅斯16歲球員扎博爾斯基在日常訓練中正准備起腳射門時,一道閃電突然出現,其被擊中身冒黑煙,隨後昏迷緊急送醫。現場畫面曝光令人後怕。
(圖)扎博爾斯基被雷電擊中的恐怖瞬間,事後隊醫稱其佩戴的金屬項鏈是導火索
2018年南非聯賽中。馬里茨堡聯隊21歲球員魯伊納達被雷電擊中陷入昏迷狀態,經兩個月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謎團難解:是一場謀殺還是意外?
回到事件本身,此次雷擊事件最讓人不可思議的還是,為何主隊絲毫無損,而客隊全員斃命?
對於此事件有多種猜測
說法一:客隊球員上場前,被主隊球員偷偷在他們的球衣里放進了螺絲釘。
答案:不可能
首先,即使主隊球員預計到會有一場暴風雨和雷電來襲,也不可能精準算出事件,如果當時閃電到來前,雙方正在禁區進行角球爭奪,豈不是全場22人都要遭殃?
其次客隊球員每個人都被放進螺絲釘,怎會不知道?足球隊服沒有口袋,這不小的螺絲釘要放在哪裡?
說法二:球員不是被電擊,是死於戰亂
答案:可能性基本沒有
從1993年開始,剛果(金)遭受戰亂,1998年至2003年期間最為嚴重,包括盧安達等6個非洲國家捲入,前後造成至少350萬人死亡。
但是此次雷擊事件,除了客隊場上球員外,並無其他死亡事件,且有當地人證實,比賽前後當地沒有戰亂發生,部分現場觀眾也證明,比賽時除了雷雨,沒有其他意外。
說法三:巫術作祟
答案:可能性極小『
在神秘的非洲大陸,巫術一直被很多人深信不疑。比如奈及利亞在2002年世界盃前,曾請巫師做法,將鴿子血撒在更衣室,將帶有「魔法」的葯粉塗在傷口上,在本隊球門柱上撒上辟邪葯,可他們還是兩戰全敗後,提前失去出線希望。
2014年世界盃前,迦納一名叫做納納的大巫師宣稱已經做法,讓與本國同組的葡萄牙頭號球星C羅受傷,且狂言任何醫生治不好C羅。當屆世界盃,C羅表現雖然一般,但之後極少受到傷病影響。
當年這次雷擊後,當地人很快就流傳開是「巫術」的作祟。這種可能當然極小,如果他們堅信的巫術如此靈異,為何還會發生殘酷內戰,雙方來個頂級巫術鬥法豈不是最好,也可避免無辜百姓的傷亡。
真相是什麼:一場巧合導致的跨步電壓?
剛國(金)的雷擊慘劇後,氣象學家也介入了調查和研究,他們給出了詳細的報告,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足球場多建在平坦空曠的地方,疾風特別容易進入場區,促使流動的空氣與地面產生摩擦,從而衍生許多電荷,如果適逢雷雨雲層也攜帶大量電荷,那時就將與地面形成一個無形的電容器,會加倍提高地面物體遭到雷擊的機率。
而這次的雷擊事件,罪魁禍首很可能是一種被稱為「跨步電壓」的現象。
跨步電壓是指電氣設備發生接地故障時,在接地電流入地點周圍電位分布區行走的人,其兩腳之間的電壓。雷雨天氣中,當雷電流通過接地裝置時,也會產生跨步電壓,屆時中心的最高電壓向外層擴散並且逐漸降低,呈現同心圓的模式每層都有不同電壓。
跨步電壓發生後,此時若有物體位於這個范圍之內,只要做出一腳在前一腳在後、橫跨不同電壓圈的跨步姿勢,就有有生命危險。因為兩腳著地位置的電壓數不同會導致電流由高往低、流竄於雙足之間,形成跨步電壓。
(圖)跨步電壓的大小與人離接地體(點)的遠近也有關;人站立處離接地體(點)愈近,跨步電壓就愈大;反之便愈小。
舉例來說,當有人碰見高壓線斷落,恰巧自己又處於跨步電壓區域內,即使沒與電線有任何接觸,也非常危險。
值得注意的是,當人受到跨步電壓時,電流雖然是沿著人的下身,從腳經腿、胯部又到腳與大地形成通路,沒有經過人體的重要器官,好像比較安全。但是,因為人受到較高的跨步電壓作用時,雙腳會抽筋,使身體倒在地上。這不僅僅會使作用於身體上的電流增加,還會使電流經過人體的路徑改變,完全可能流經人體重要器官,如從頭到手或腳。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倒地後,一旦電流在體內持續作用2秒,就會致命。
所以,此事有一種可能性是:破敗的球場邊有很多散落的電線,雷擊中電線或照明設備後,剛好客隊球員處在跨步電壓區域,而主隊恰巧都沒在,此時客隊球員正在積極奔跑,造成危險加倍,結果出現悲劇。
這樣說是不是有點走近科學的味道,事實上,這也很難解釋為何主隊全都沒事?對此多家研究機構的回應是攤攤手:足球場上的球員遭受雷擊並不是第一次,但是客隊全部身亡,主隊卻毫發未損,這事我們科學也解釋不了,您要不找大師問問?
對此,還有球迷猜測,是主隊提前將一些特殊物品埋在客隊的半場,才讓悲劇發生。似乎也不是沒有道理。
踢球有風險,避雷指南要牢記
足球是力與美的結合,是童話,是熱愛,也是信仰。當人們在足球場上縱橫馳騁時,最重要的還是安全。
2012年歐洲杯烏克蘭與法國之戰,就因為雷電交加暫停了55分鍾。對此金哨孫葆潔從規則的角度解釋說:一般的雨水天氣,比賽是不會暫停的,尤其是現代足球場地,滲水系統很好,不會積水太多,可如果當時出現雷電,裁判要立即暫停比賽,因為非常危險;所以要等雷電消失再回到場地。
科學已經證實:雷擊發生最常見的場景是烏雲密布時,此外,雲層比較低時,也有雷擊的可能性。此時閃電常會擊中較高的建築物,所以建築物的最高處會有避雷針,他的作用是引雷,避免建築物被雷擊中。
如果遭遇惡劣雷電天氣時,球場就是一個大的建築物,尤其是沒有看台的業余場地,此時站在球場中的球員儼然成了避雷針。運動員跑動中會出大量汗水,經常把衣服濕透,而水更容易導電,此時的球員就更加危險。
對於足球愛好者來說,踢球前,最重要的不是提醒心愛的女生一定到場,或者設計進球後的慶祝動作,又或是想著給對面那小子來記飛鏟,而是仔細查看天氣預報。
尤其在雨季、雷暴及雷電天氣頻發時,要特別注意,首先要遠離空曠場地,同時身上不要帶金屬物品,如佩戴金屬項鏈、手鏈或裝飾類腳鏈上場。
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逞能,有時除了雷電,雲層過低也非常危險,此時沒必要硬著頭皮去踢球,在家刷刷懂球帝,也是很好的嘛!
生命只有一次,為了家人和自己,請珍惜!
(圖)雷電天氣中,在球場或野外忘情親吻也是不安全的,情侶要特別注意
❽ 足球運動員射門時被一道閃電劈中,戴項鏈也會有風險嗎
現在我們都基本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層面的糧食。然而,比賽是我們經常會在電視當中看到的而其中最具討論性的就是足球比賽。足球比賽,雙方隊員都站在場上為了一顆球而爭得面紅耳赤,使用各種辦法去獲得進球贏取勝利,這也是足球的魅力所在。足球運動員也是非常努力的一群人存在,他們在每天都會進行刻苦的訓練,而保證在參賽時候能夠有更好的發揮。因為足球是一個團隊的任務,所以說幾乎每一個運動員,他們的體力以及耐力,還有爆發力都是驚人的。熱愛足球的人們在觀眾席上瘋狂的揮舞著自己支持的球隊,以及吶喊著他們的名字。這樣狂熱的情形是在其他地方都不曾見過的。但是在正規的足球比賽中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情況。
人生在世,注意安全。
❾ 找一部電影
《霹靂貝貝》!
劇情簡介
一個寧靜的夜晚,城市上空突然出現了一個飛行物,它鳴叫著並放出奇異的光彩。醫院里,手術室的燈滅了,一會兒,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時針正指九點。孩子取名貝貝。出院那天,爸爸來接他,不料,爸爸、媽媽都被他電了一下。貝貝帶電的事,爺爺不讓說出去怕別人把他當怪物。貝貝6歲了,還被關在家裡不讓出門,並整天戴著一副紅手套。貝貝偷偷跑出去玩,鄰居來告狀,說他用針扎了小朋友,他很委屈。星期天,爸爸、媽媽帶他出去玩,汽車行駛途中,貝貝用手控制著紅綠燈,一路暢通無阻。汽車上,一個小青年與老奶奶搶座位,他悄悄摘下手套,小青年驚叫著站了起來。游樂場里,貝貝坐飛碟上了癮,他把爸爸推到一邊,自己操縱著飛碟旋轉起來。貝貝上學了,由於整天戴著手套,引起同學們的議論。音樂老師教唱拍手歌,他因不摘手套而被罰站。他能控制電子表的音樂,並能幫助足球場上的小球隊進球,但他電昏了同學薇薇惹了禍……雨夜裡,貝貝遇見一位老盲人,他用聲音為他引路。突然盲人摔倒了,貝貝上前去扶,撞出一個極大的火花,盲人驚叫起來。此時,天空出現一個大大的飛行物,放出奇異的光,盲人突然復明。人體科學研究所把貝貝接去,准備進行研究。但他很想家、想學校、想同學。薇薇、晶晶、金風和小狗黑利把他救了出來,他們跑到長城上去呼喚「宇宙人」。他們又冷又餓,靠在一起睡著了。突然,貝貝被一個奇異的聲音引向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個宇宙人緊緊握住貝貝的手,他驚叫起來。醫院里,貝貝醒了,媽媽上前拉貝貝,爸爸也撲過去,三個緊緊抱在一起。貝貝沒電了,他奔跑著,向所有人伸出熱情的手! 貝貝跑進同學們的中間,一同跳起《拍手舞》。
[編輯本段]幕後花絮
幕後製作:
1988年由宋崇導演、張之路編劇的我國第一部兒童科幻片《霹靂貝貝》問世,這部擁有新鮮視角的影片講述手上帶電的小男孩貝貝擺脫孤獨尋求友愛和理解的故事。這些曲折、荒誕、幽默的情節,展現了一個不同以往具有現代意識的孩子的生活,該片不僅受到青少年觀眾的熱愛,在小觀眾的成長記憶中更是印象深刻。
宋崇:給兒童片一小片合適的土壤
1986年我從上影調到兒影任廠長,在這個期間拍攝了《霹靂貝貝》,從此和孩子結下了緣分。拍過那麼多戲,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閃光的綵球》和《霹靂貝貝》,可見當年兒童電影的影響力。
在全國故事大王比賽上發現「貝貝」
為什麼會選擇張京演「貝貝」?我對兒童片演員的選擇有我自己的看法,並不是找嗓音洪亮、外形漂亮的孩子,而是必須有個性,外形有特點。張京那個時候大腦袋、大眼睛,長得很特別,是在全國故事大王比賽上發現他的,那時我任評委,發現他講故事很有特點。有的孩子說故事像演戲一樣,很誇張,或者是像背課文一樣,很死板。張京不一樣,他非常生活化,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很動情,能夠感染聽他講故事的人,我眼前一亮。後來在拍《霹靂貝貝》時就找到他,他是不二人選。
那個個子高高、比較尖刻的女孩子章萍也是在故事大王比賽上選中的,和劇中人物太吻合了。而演「薇薇」的那個溫柔可愛的小姑娘王瑩,是幾個小演員中年齡最小的,很稚嫩也很有氣質。她是上影廠白沉老導演的孫女。影片完全避開了以往兒童電影給人「說教」的痕跡,只是講述一個孩子不想成為特殊人,他只想當個正常人,渴望愛與被愛。當年的小觀眾中有的還很惋惜:為什麼把「貝貝」的超能力給變沒了?其實他長大後可能才明白,我們為什麼會如此安排。
「宇宙人」原來就是馮小寧
應該說《霹靂貝貝》是我國第一部兒童科幻影片,上世紀80年代初的《珊瑚島上的死光》是故事片的首次嘗試。科幻與國家的科學生產力以及太空技術的發展有很大關系,那個時候美國已經有影片《E.T.》了。我們當時因為三維科技還不發達,也因資金有限,好多東西想拍沒能拍成,因陋就簡先拍模型然後特效合成。
影片在技術上弱一些,我們就更加強調人情方面,主要還是靠情節打動人。影片高潮部分是孩子們到長城呼喚「宇宙人」,這是因為當時認為在遙遠的外太空能夠看到的中國痕跡只有長城。在拍攝的40天中,外景多在深圳拍攝,因為當時的深圳最有現代感,現代化的學校以及高樓林立的街道,都是在那裡拍的。
說到宇宙人,他在影片中幾次出現,正是當年在兒影擔任美術的馮小寧製作了那身「全金屬外殼」的衣服,在上面綴滿舞台上表演的亮片,他怕別人穿壞了,於是自己親自上陣出演。當時分到兒影的兩位電影學院78班的畢業生,後來都做了導演,我非常支持他們的想法,馮小寧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大氣層消失》,尹力的第一部電視劇《好爸爸,壞爸爸》都一炮打響。其實我就在想,只要給兒童片一小片合適的土壤,它就能夠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口述:宋崇(《霹靂貝貝》導演,原兒影廠廠長)采寫:記者張悅
張之路:《霹靂貝貝》只屬於那個時代
「靜電」現象啟發了我
《霹靂貝貝》原名叫《帶電的孩子》,其實是「靜電」現象啟發了我,因為天氣乾燥用手去觸門把手就會起「靜電」,好像人會發電一樣,後來延伸開來想出了這么一個孩子的故事。我那時任兒影的文學部主任,把這個想法在編輯會上跟宋崇簡單說了一下,他聽後很激動,敦促我將這個故事寫成劇本,後來又取了一個比較時髦的名字,就是《霹靂貝貝》。
我是學物理出身的,因為畢業於師范學校後來又教書,所以一個是對科學現象熟悉,另一方面對孩子的心理也清楚。關於貝貝為何帶電這個問題,也有不同看法,小孩子們會天真地認為「貝貝」就是宇宙人的兒子落到地球上,和普通的小孩一起生活。其實我們當時的想法只是「貝貝」被賦予了「超能力」,有點像「蝙蝠俠」意外被蜘蛛咬了一口,而具有神奇能力。可見孩子們和大人的想法很不一樣,雖然「貝貝」是宇宙人的兒子的設計不太可能,但既然孩子都這么想,也挺有意思的,衍生出一個我們最初沒有想到的理解。
記得當年《E.T.》花了300萬美元,我們的製作經費是47萬人民幣,應該說《霹靂貝貝》很討巧,它的出現很多人都沒有料到。記得影片出來後,先讓大人看,他們覺得沒有什麼新鮮的,很普通的一個兒童片,沒想到讓孩子們一看,不得了。
記得我們去上海的時候,影院里的孩子全興奮地跳起來,整部片子他們基本是站著看完的,而且毫不掩飾地叫起來,我們知道孩子們認可了,他們是真正喜歡《霹靂貝貝》。
兒童片也要夠商業
其實關於中國兒童電影現在的狀況是挺可悲的,在思想上很多人都認為它不是主流文化;而且大量編導對於這部分創作有心理障礙;要不就有人乾脆說,我們中國自己的兒童科幻再怎麼做也做不過美國。我在想這是因為我們的大人「太務實」,缺乏天真想像的本質。還有就是現在的電影市場,多靠炒作和商業運營,其實兒童片的問題不是「是否優秀」的問題,而是夠不夠商業的問題。說《哈利·波特》在全球有多麼熱銷,不要忘了其商業運作下了多少工夫,背後這么大的公司在支撐著。像伊朗影片《小鞋子》,像《放牛班的春天》都是很優秀的,但是它們的商業性遠不如《哈利·波特》。
說到中國兒童電影的現狀,很普遍的現象是這邊拍完片子之後,那邊就直接入庫,根本無法進入電影院和普通觀眾見面,其實這對於人的勞動也是一種浪費,也不可能良性運轉。所以我說像《霹靂貝貝》、《魔錶》、《我的九月》、《大氣層消失》這樣的兒童片真正只能屬於那個時代,當年的小觀眾是幸運的。
❿ 聽說在足球比賽中有人被累劈死過`能詳細告訴這場比賽嗎
綠茵場雷擊事故屢屢發生 防雷專家細說端倪
來源:中國氣象報
2004年3月9日下午,在新加坡新故俱樂部踢球的中國吉林籍球員江濤不幸校雷擊身亡。近年來,像此類悲劇幾乎年年發生。為什麼雷電喜歡光顧綠茵場?記者近日采訪了重慶市的防雷專家。
防雷專家說,足球運動場一般分為開放式、半開放式和封閉式運動場。開放式運動場空曠平坦,大風容易「長驅直入」,與足球場地面快速摩擦產生許多靜電,而吹拂而來的上空雲層往往也帶有大量電荷,雲層和地面構成了一個巨大的電容器,電容器內的電荷相互感應和傳遞,一觸即發。在封閉式的球場內,也不排除雷擊的可能性。
江濤所在的運動場為半開放式足球場,雷擊可能性有兩種:一種是雷電擊中地面物體,雷電流瀉入大地,並在土壤中散流開,由於土壤電阻率有一定分布,雷電流在地面上各點間就出現電位降,越靠近雷擊點,電流密度越大,電位降也就越大,如果有人正站立或行走在落雷點附近,在兩腳間的電位降可使雷電流通過兩腿和軀乾的下部,人就會被電擊傷。另一種可能是人未在建築物的防雷設施保護范圍內。按照建築物的防雷標准,球場上方遮雨建築通常會安裝避雷針或避雷帶,在以滾球法確定的防護范圍內,人員遭雷擊的幾率非常小,而當時足球隊員正處球場中心圈位置,恰好超出了避雷針的防護范圍。
雷電往往是狂風暴雨的伴生物。在沒有避雨措施的情況下,連綿的小雨,濕透了場上的隊員和草皮,當地面含水蒸汽的空氣受到熾熱的地面烘烤,受熱上升,溫度逐漸下降,形成雨滴、冰雹等水成物。水成物在重力作用下與雲粒子發生碰撞,撞的結果是帶正、負兩種電荷的微粒逐漸分離,形成帶電雲層。帶電雲層在風的作用下,跟隨氣流移動,當電荷積累到一定程度,又恰好被風推移到球場上空,就極易出現放電現象。
據當時目擊者證實:球場上空很黑,這就說明當時帶電雲層已堆積到了球場上空。此時隊員頭部和突出物體項部都被感應上大量電荷,而人體頭部相對面積較小,靜電感應時,總是聚集了最多的電荷,與帶電雲層形成了一個電容器、但這個電容器的兩極正對面積很小,所能容納的電荷就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電荷.所以,當雲層上電荷較多時,人體與雲層之間的空氣就很容易被擊穿,成為導體,潮濕的空氣中,一個個淋得如同落湯雞的足球運動員就成了一根根矗立於電容器極板上的「引雷針」。電流擊破空氣,以最短路路徑找到釋放電量個體導體,由此傳入地下,而身高1.88米的江濤就成了雷電找到的最短路徑承受者。
因發生中國球員江濤在新加坡遭雷擊致死事件。中國足協日前向各地方足協、各俱樂部以及相關體育場下達文件,明確規定以後決不允許在雷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進行正式足球比賽,球隊的訓練也必須停止,各體育場也應該配有先進、完善的避雷設施,以保證球員和觀眾的絕對安全。
足球運動員應多學習防雷知識,特別是在雷暴多發區的隊員。遇到突發雷雨時,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兩腳並攏,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因為雷電落地時,會沿著地表逐漸向四周釋放能量。此時行走之人的前後腳之間就可能因電位差不同,而在兩步間產生一定的電壓注意不要許多人擠在一起,應分別選擇最低處,低卧蹲下。
雷擊事件回顧
1991年報月日報,巴西皮里里隊迎戰克魯塞羅隊比賽進行到第65分鍾時,雷電大作,其中一次觸地雷擊中了場地上的兩名運動員,當場斃命。
1991年9月,義大利一支球隊正在比薩省的聖瑪利亞體育中心進行訓練比賽。突然間,狂風呼嘯,暴雨傾盆,一道閃電直落球場,3名球員被嚴重擊傷和燒傷。
1992年 8月 8日,在前南斯拉夫德拉古伊瓦鎮,兩支足球隊正在激烈地進行比賽。眼見上半場就要結束了,突然。布滿烏雲的天空中傳來一聲巨響,幾道白色的閃電落在足球場上,22名球員會被擊倒在地。其中一人死亡,兩人重傷。
1993年9月20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附近的一所體育場,兩支球隊正頂著雷雨比賽。突然,一道閃電落進球場,4名球員當場斃命。
1995年7月 19日傍晚,湖北隨州市烏雲密布.大雨驟降。12名足球愛好者正在該市黃壟體育場廝殺。突然,一道閃電,一聲炸雷,場上踢球者全部被擊倒在地、要醫院急救車趕到現場時,已有兩名青年心臟停止了跳動,6名昏迷者經搶脫離了危險。
2001年 7月14日,位子布吉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以西150公里的伯尼一小型體育場突遭雷擊,結果造成11名觀眾死亡,五人受重傷。當時,場上兩支球隊正在進行比賽。突然。一場_暴雨從天而降,同時雷電大作.一些觀眾慌不擇路,聚攏到一體大樹下面雨。頃刻間,一道閃電臂過。釀成了一場人間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