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微電影slvdy
㈠ 糖尿病人可以吃石榴嗎
可以吃
水果大多味甜含糖,而糖尿病患者理應忌糖,因此,大多數糖尿病病人往往遠離水果。但近些年來,對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不斷有新的見解,在某些方面已突破舊的模式。現在有人主張糖尿病病人可以吃水果,問題在於怎麼吃。允許患者吃水果的首要條件是血糖已得到基本控制。如果病情控製得較好,可以食用含糖量在12%以下的水果,但一天的食用量以控制在100克以內為宜。對因嚴重感染而無食慾的病人,還可以選擇適當的水果來代替部分主食,例如橘子、蘋果等。凡進食水果者,均宜酌減主食量。病情不穩定、血糖還未控制的患者,則應禁食水果。
含糖低的水果中西紅柿含糖為2%,西瓜、香瓜含糖4%-5%,葡萄、櫻桃、橙子、橘子、枇杷、梨、桃子、李子、石榴、檸檬、柚子、楊梅、蘋果、菠蘿等均含糖在12%以內,香蕉、桂圓、荔枝、柿子含糖14%~16%,甘蔗含糖20%~30%,蜜棗、葡萄乾含糖則高達70ァ?0%。糖尿病病人應盡量選食含糖低(含糖12%以下的水果,對於糖度中等的水果不可多吃,應予節制,對於含糖量高的甘蔗、蜜棗、萄葡干則須禁食。果汁及水果罐頭含糖最高,亦不吃為好。進食水果時間以餐後或兩餐之間較為適宜。
參考資料:http://forum.imoonstar.net/dispbbs.asp?boardID=12&ID=1315
㈡ 有沒有專門看微電影的app
暴風啊,搜狐,騰訊都可以
㈢ 河陰石榴和突尼西亞石榴哪個好
解釋一下突尼西亞石榴和河陰石榴的區別。
談到河陰石榴,愛吃石榴的人不會不知道吧,這可是石榴界的「LV」!
始於漢,盛於唐,歷代果農傳承
1984年,河陰石榴被譽為《中州名果》。
1993年,河陰石榴被評為鄭州市十大歷史名產。
2007年,河陰石榴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2008年,河陰石榴通過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2009年,河陰石榴基地被列入河南省標准化示範生產基地。在石榴種植上推行「天然、綠色、無污染、無殘留」的標准化生產技術。
2010年,河陰石榴被中國農科院定位軟籽石榴示範基地。
2012年,河陰石榴被確定為全國農運會指定產品。
2013年,河陰石榴被確定為中國八大石榴產區之一,榮獲國家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
2013年,CCTV4《走遍中國》專訪「滎陽-超級石榴」。
2014年,CCTV7《鄉土》欄目推介「又是一年石榴紅」。
2014年,榮獲中國優質石榴產品金獎。
2015年,央視以農產品為題材的微電影《石榴花季》亮相屏幕。
2015年,CCTV13《新聞直播間》《秋實中國》在河陰石榴風景區現場直播「河南滎陽-軟籽石榴滿山坡」。
2015年,首屆中國石榴博覽會在河南滎陽成功舉辦
突尼西亞軟籽石榴是個皇家混血兒。
從1300年前的唐朝開始,石榴作為「皇室貢品」特供京城。中原大地給了它得天獨厚的天賦條件。它的另一份基因來源於突尼西亞。1986年,6棵珍貴的石榴樹苗,作為突尼西亞與中國建交20周年的國寶級禮物帶入中國,在河南滎陽河陰石榴基地成功培育出了適合我國紅白土地生長的軟籽石榴,兩份宮廷級別的基因,經過16年的精心培養、改良、優選,最終誕生了河陰突尼西亞軟籽石榴。
突尼西亞石榴是一個石榴品種的名稱,而河陰石榴僅僅是一個地理標志產品,說到河陰石榴也就是說的是滎陽河陰石榴基地培育出來的突尼西亞石榴,而現在市面上在銷售的突尼西亞石榴多數是雲南和四川的突尼西亞石榴,口感和河陰石榴有一定的差距。
㈣ 石榴微電影這款app怎麼樣
還可以啊,裡面的影視資源都還蠻全的。
網路石榴微電影app即可
㈤ 阿爾金高壓-超高壓變質帶
阿爾金地區發育南北兩條高壓-超高壓變質岩帶。北帶主要為高壓變質泥岩殘塊混雜在紅柳溝-拉配泉蛇綠混雜岩帶中,其中多硅白雲母40Ar/39Ar坪譜年齡和等時年齡分別為574.68 ± 2.5 Ma和572.58 ± 5.52 Ma(車自成,1995),認為阿爾金顯生宙初曾發生過板內俯沖作用。南帶高壓變質帶沿江尕勒薩依-巴什瓦克-茫崖北一線呈透鏡狀殘塊,發育在阿爾金雜岩的中-高級變質片岩之中,全岩Sm-Nd等時年齡和鋯石U-Pb年齡分別為500 ± 10 Ma可與503.3 ± 5.3 Ma(張建新,1999),可與柴北緣榴輝岩對比,並認為榴輝岩及麻粒岩相岩石可能是加里東造山帶的巨厚山根。
南帶高壓-超高壓變質岩呈透鏡狀分布在阿爾金雜岩的中-高級變質片岩中,1∶25 萬蘇吾什傑幅、銀石山幅、阿爾金山幅、且末一級電站幅區調以及劉良(1996)、許志琴(1999)等先後發現了石榴二輝橄欖岩、榴輝岩、麻粒岩、榴閃岩、藍晶石榴鋁直閃片岩等高壓-超高壓變質岩。從東向西依次有巴什瓦克岩片、皮亞孜岩片以及江尕勒薩依超高壓變質岩,其中江尕勒薩依超高壓變質岩分為南北兩個亞帶。
1.巴什瓦克石棉礦高壓-超高壓變質岩
主要有橄欖岩、石榴二輝橄欖岩、蝕變石榴輝長岩、榴輝岩(?)、麻粒岩、石榴次透輝石岩、榴閃岩、石榴透輝變粒岩和石榴斜長角閃岩組成,呈規模不等的深色構造透鏡體產出,圍岩為淺色基質,由糜棱淺粒岩、變粒岩和花崗片麻岩組成。透鏡體總體產狀相近。
石榴二輝橄欖岩 礦物成分:橄欖石10%~30%,單斜輝石20%~30%,石榴子石20%~30%和角閃石10%~30%。岩石呈碎斑結構,碎斑主要是石榴子石、單斜輝石、斜方輝石、少量橄欖石,基質為橄欖石、單斜輝石和斜方輝石。岩石化學成分:SiO239.41%~42.94%,TiO20.25%~1.02%,Al2O35.39%~13.17%,MgO 20.86%~28.72%,FeO 8.78%~11.58%。稀土元素含量:La 3.96 × 10-6,Ce 9.18 × 10-6,Pr 1.10 × 10-6,Nd 5.03 × 10-6,Sm 1.11 × 10-6,Eu 0.45 × 10-6,Gd 1.40 × 10-6,Tb 0.23 × 10-6,Dy 1.27 × 10-6,Ho 0.24 × 10-6,Er 0.86 × 10-6,Tm 0.12 × 10-6,Yb 0.62 × 10-6,Lu 0.12 × 10-6,Y 5.14 × 10-6。測試結果、岩石結構和Eu異常顯示,該類岩石屬鐵鎂質岩,可能是來自地幔的堆晶岩。
蝕變橄欖岩和蝕變石榴輝長岩 前者分布在巴什瓦克中西部地區,呈較大的構造透鏡體,已全部蝕變成蛇紋岩,是石棉礦開採的對象。與圍岩構造接觸,長軸方向與圍岩糜棱面理一致。後者見於東北部韌性斷層南側,是構造就位的透鏡體。礦物成分:輝石60%~70%,石榴子石10%~15%,斜長石20%~30%。斜長石蝕變為絹雲母、黑雲母和石英集合體,仍保留板柱狀外形,輝石蝕變為黃綠色角閃石、纖閃石和綠泥石,偶見輝石殘留或保留短柱狀假象。岩石雖經強烈蝕變但仍保留著輝長結構。
麻粒岩、石榴次透輝石岩和榴閃岩 三類岩石均呈塊狀構造,粒狀變晶結構,常伴生出現在同一透鏡體中。化學成分基本相似,同經麻粒岩相變質,礦物組成類似。角閃石榴二輝麻粒岩礦物成分:斜方輝石5%~10%,次透輝石30%~40%,石榴子石15%~25%,斜長石10%~20%,角閃石10%~25%和少量黑雲母、石英。塊狀構造、斑狀變晶結構,斑晶為石榴子石,粒徑0.5~1.5 mm。斜方輝石屬紫蘇輝石,單斜輝石屬含鐵透輝石-次透輝石,石榴子石為富鈣鎂鐵鋁榴石。角閃石化強烈時,輝石大部分變成角閃石,岩石向榴閃岩過渡。石榴次透輝石岩礦物成分:次透輝石20%~40%,石榴子石15%~30%,角閃石15%~20%,石英5%~10%,斜長石10%~20%,有時見黑雲母。塊狀構造、粒狀變晶結構,粒度0.1~0.5 mm,角閃石常交代透輝石。屬於富鐵的透輝石岩類,含鐵量明顯高於麻粒岩中次透輝石岩。中細粒榴閃岩:角閃石含量40%以上,石榴子石20%~25%,角閃石中見單斜輝石殘留0~15%,屬石榴次透輝石岩和麻粒岩退變產物,斜長石5%~20%,石英5%~15%,有時見少量金雲母或黑雲母和方解石。
2.皮亞孜高壓變質岩
基質主要由含榴黑雲斜長片麻岩夾黑雲角閃片岩、石榴斜長角閃片麻岩和石榴角閃斜長片麻岩組成。含榴黑雲斜長片麻岩礦物成分:斜長石45%~55%,石英15%~25%,黑雲母25%~30%,鉀長石5%~10%,石榴子石3%~10%。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粒度0.3~2 mm。原岩為沉積碎屑岩類。黑雲角閃片岩礦物成分:角閃石50%~60%,黑雲母20%~25%,石英15%~20%,斜長石3%~5%及少量白雲母。片狀構造,粒柱(片)狀變晶結構,粒徑0.2~1 mm。原岩可能為沉凝灰岩。石榴斜長角閃片麻岩礦物成分:角閃石30%~40%,石榴子石10%~25%,斜長石25%~30%,石英10%~30%。片麻狀構造,粒柱狀變晶結構,粒度0.1~1 mm。原岩為凝灰質雜砂岩。構造透鏡體組成有兩類,一類是原地岩塊,另一類為外來岩塊。原地系統指與基質岩石成因相同,經歷了相同的演化過程,由於能乾性較強形成了構造透鏡體,岩石類型有斜長角閃岩、石榴角閃石英片岩和石榴角閃斜長變粒岩等。外來系統指與基質或基體岩石成因不同,是構造作用之前侵入到基質岩石中的基性-超基性岩,有角閃石榴輝石岩和蝕變橄欖二輝輝長岩。
3.江尕勒薩依超高壓變質岩
且末一級電站幅區調及劉良(1996)、許志琴(1999)等先後在江尕勒薩依發現兩條榴輝岩帶,分布在阿爾金山北坡江尕勒薩依一帶。
北帶榴輝岩出露寬約200 m,東西帶狀展布,其邊界為陡傾糜棱岩帶。榴輝岩呈似層狀、透鏡狀夾持於片理化白雲石大理岩中,單體寬最大7m,最小0.4m,呈逆沖推覆岩片產出,發育一組與區域產狀一致的透入性面理,礦物平行面理分布。岩石具粒狀變晶結構,弱片理化構造。礦物成分:石榴子石30%~40%,綠輝石15%~20%,角閃石24%~27%,斜黝簾石8%~12%,石英7%~15%及少量金紅石、黑雲母和鈦鐵礦。榴輝岩經歷了角閃岩相-綠片岩相退變質作用。峰期變質礦物組合:石榴子石+綠輝石+金紅石+鈦鐵礦;角閃岩相退變質礦物組合:石榴子石+角閃石+斜黝簾石+榍石;綠片岩相退變質礦物組合:黑雲母+透閃石+石英。
南帶榴輝岩分布在西瓦闊西,呈透鏡體產於近東西向韌性剪切帶北側花崗質片麻岩中,透鏡體大小0.2m×0.5m~2m×4m。礦物成分:石榴子石40%,綠輝石30%,角閃石10%,藍晶石9%,石英9%,黑雲母2%及少量金紅石,屬富鎂鋁型。榴輝岩沿走向呈串珠狀分布,面理不發育,僅在透鏡體邊部平行定向分布,與韌性剪切帶產狀一致。榴輝岩亦經歷了角閃岩相-綠片岩相退變質作用。峰期變質礦物組合:石榴子石+綠輝石+藍晶石+金紅石;角閃岩相退變質礦物組合:石榴子石+角閃石+斜長石+石英;綠片岩相退變質礦物組合:黑雲母+石英。
榴輝岩常見礦物有石榴子石、綠輝石、藍晶石、金紅石、鈦鐵礦、角閃石、斜黝簾石等,含少量黑雲母、透閃石、石英。
石榴子石呈淺紅-玫瑰紅色,等軸粒狀,鏡下呈極高正突起的均質體,粒徑1~3 mm,碎裂狀,屬鐵鋁榴石-鎂鋁榴石。榴輝岩礦物化學成分見表4-1。由表可見,南帶石榴子石的SiO2,Al2O3,TiO2,CaO高於北帶;而FeO和MgO明顯低於北帶。綠輝石呈無色淺綠色,柱狀、粒狀變晶,多色性很弱,
北帶榴輝岩的角閃石為綠色種屬,
表4-1 榴輝岩中礦物化學成分電子探針定量分析結果(wB/%)
岩石化學方面(表4-2),北帶榴輝岩與黎彤(1963)的大陸拉斑玄武岩類成分相當,與西伯利亞雅庫特地區鎂鐵質榴輝岩化學成分最接近;而南帶榴輝岩與大洋拉斑玄武岩成分相似。在尼格里四面體圖解和西蒙南(1953)(Al+Fm)-(C+Alk)-Si圖解中,均落入火成岩區。
表4-2 榴輝岩化學成分
微量元素分析結果見表4-3。南北帶榴輝岩微量元素特徵的相似之處在於Cr,Co,Ni,Zn,Sc,V,Hf富集,高於克拉克值,而Ba,Sr,Th,Ta,Zr,Rb,Nb,B 低於克拉克值,其中Ba,Th,Ta,B只有克拉克值的20%~30%。差別是北帶Cr,Nb大於南帶,而Sr,Zn,Zr低於南帶。微量元素MORB標准化配分曲線(圖4-4)中Rb,Th明顯富集,而Y,Yb,Cr虧損。在伍德·喬朗和特里尤爾(1979)Th-Ta圖解中,榴輝岩全部落入火山島弧玄武岩區;在J.A.Pearce(1982)Th/Yb-Ta/Yb圖解中,落入火山島弧鈣鹼性玄武岩區。榴輝岩稀土元素含量見表4-4。南帶榴輝岩∑REE和LREE/ HREE值明顯高於北帶,輕稀土南高北低,重稀土北高南低,Eu 略顯正異常。稀土分配曲線為右緩傾的平坦型(圖4-5),輕稀土富集。南北兩帶差別在於南帶曲線較陡,(La/Yb)N=5.72,輕稀土分異程度高,輕稀土內部分異程度亦高於北帶,(La/Sm)N=2.19,北帶榴輝岩(La/Yb)N=2.50,(La/Sm)N=1.47,均低於南帶。
表4-3 榴輝岩微量元素含量(wB/10-6)
許志琴等(1999)根據變質礦物地質溫度計和壓力計求得南帶榴輝岩峰期變質溫壓條件為T=860℃,p=3000 MPa;在減壓過程中,經歷了麻粒岩相(T=750℃,p=1100~1400 MPa)及角閃岩相(T=619~718℃,p=630~950 MPa)和綠片岩相(Bit+Q,T=350~450℃,p=200~300 MPa)退變質作用,構成順時針p-T軌跡(圖4-6)。
圖4-4 且末縣江尕勒薩依榴輝岩微量元素MORB標准化配分曲線圖
圖4-5 且末縣江尕勒薩依榴輝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圖
據1∶25萬蘇吾什傑幅區調,北帶榴輝岩早期溫壓條件為:T=660~830℃,p=1400~1850 MPa;早期角閃岩相退變質溫壓條件:T=600~660℃,p=750 MPa;綠片岩相退變質溫壓條件:T=400℃,p=200~300 MPa,構成順時針p-T軌跡(圖4-7)。
從以上可以看出,南北兩個榴輝岩帶的峰期變質溫壓條件有較大差異,南帶明顯高於北帶。但二者具有相似的退變質p-T軌跡,反映它們經歷了類似的形成演化過程,都形成於俯沖-碰撞帶,經歷了高壓變質作用,早期快速折返減壓,折返後期降溫降壓,發生退變質作用。兩種不同類型榴輝岩的同時存在,說明阿爾金構造帶前寒武紀基底可能由多個塊體拼貼而成,並經過多次俯沖碰撞。
許志琴等(1999)在南帶榴輝分別測得Sm-Nd全岩-礦物等時年齡500 ± 10 Ma和鋯石U-Pb 4組表面年齡權重平均值503.9 ± 5.3 Ma,代表了榴輝岩的峰期變質年齡。劉良等(1999)獲得榴輝岩的圍岩-角閃質糜棱岩Sm-Nd礦物等時年齡為519 ± 37.3 Ma,有可能代表了榴輝岩的構造就位或初次隆升年齡。
表4-4 榴輝岩稀土元素含量及特徵參數
圖4-6 且末縣江尕勒薩依南帶榴輝岩的p-T軌跡
(據許志琴等,1999)
圖4-7 且末縣江尕勒薩依北帶榴輝岩的p-T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