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電影海螺姑娘
❶ 海螺姑娘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合浦縣白龍海灣白龍村有一打漁青年名喚海生。
一日,海生出海打漁,突然遭遇海怪的襲擊,險些命喪其嘴,千鈞一發之際,幸得白龍珠宮美麗的人魚公主用其護身寶物夜明珠搭救了海生。
在魚公主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海生很快痊癒。在這段相處的日子裡,海生與公主愛意漸濃。於是魚公主隨海生降落凡間,化名珍珠,同回白龍村,結為夫妻,海生捕魚,公主行醫織布,她高超的醫術和精緻的手織布遠近聞名。
知府聽聞珍珠姑娘和夜明珠後,為討皇上的歡心,以莫須有罪名加害海生,欲強奪珍珠姑娘和夜明珠,海生奮力護妻,力竭被縛,慘死在惡吏的杖棒之下。公主眼睜睜看著夫君死去,傷心失望於人間,帶著夜明珠回到原來棲身的白龍海灣白龍珠宮里去了。
魚公主失去心愛的人之後,每當月白波平之夜,就來到珊瑚礁上坐上一陣,之後,往沿海一帶來回踱步,那是海生過去經常愛去打漁的的七個海域。
這七個海區不僅魚多,也是海蚌最多的七個地方。魚公主沿著丈夫的足跡,一邊思念一邊走,一邊傷心一邊哭,她來回不停地走,悲痛的眼淚簌簌地往下滴,撒下了海里。
魚公主的真情,感動了礁石底下的蚌群,它們愛憐地接受魚公主的傷心淚,咽進貝殼里,天長日久,魚公主的一滴滴眼淚,在海蚌肚裡孕育成了一顆顆晶瑩的珍珠,像每滴淚珠一樣地渾圓、透亮。漸漸地這七個海區形成了盛產珍珠的珠池。
即如今的白龍、楊梅、平江、烏泥、斷望、白沙、青嬰七個珠池。
(1)小電影海螺姑娘擴展閱讀
出處:
鮫人泣珠的典故出自《太平御覽》。說南海有一種人魚從水中出玩,住在人家多日,眼見米缸見空,主人將要去賣綃紗,人魚向主人要一器皿,哭泣的眼淚成為珠子裝滿一盤子,來贈給主人。
又:晉華《博物志》:「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這個典故的名字就叫鮫人泣珠。很美的一個故事。 翻譯過來就是,南海水中有鮫,在水中生活像魚一樣,從來不放棄紡織的工作,它哭的時候能哭出珍珠來(它的眼淚是珍珠).
鮫人,魚尾人身,中國古代典籍中記載的鮫人即是西方神話中的人魚,又名美人魚。
傳說中,鮫人善於紡織,可以制出入水不濕的龍綃,且滴淚成珠。唐詩人李商隱的名作《錦瑟》中,「滄海月明珠有淚」即使用了鮫人的傳說。傳說它們的油燃點極低,且一滴就可以燃燒數日不滅。傳說秦始皇陵中就有用鮫人油製作的長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