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boys微電影
『壹』 鞠婧禕vlog營業,懟臉鏡頭下鼻子太搶鏡,她是否整過容
現在很多明星都會做一些微型整容手術,甚至普通人也會做整容手術。鞠婧禕的五官細膩,與早年的照片相去甚遠,應該是整容手術的可能性更高,只是微調,沒有太過於整容,但是我覺得她還是挺好看的。鞠婧禕是一個顏值女明星,她是女團出道,就個人而言,每個人都熱愛美,很正常。
結語
我覺得是不是整容只有明星自己清楚,我們沒有必要過分的關注,只要欣賞他們的才華就可以了。我個人認為,其實這樣做真的一點必要都沒有。現在網上的戾氣太重了,好像娛樂圈裡的明星都要受大家控制一樣。理智追星,活在現實當中。不要老是用自己的觀點去要求別人,這樣做一點都不好,也不要到網上去發表那些不實的言論,很容易給自己找上麻煩。也不要把自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網上,管好自己再去管別人。
『貳』 vlog算微電影嗎
Vlog是博客的一種,video
blog。以影像代替文字或者照片,比較生活化,不算微電影,沒有演員,沒有劇情。
『叄』 有沒有什麼歌曲適合做視頻背景音樂的
1)《Just Blue》:《Just Blue》是法國電子音樂樂隊Space製作的一首純音樂,所屬專輯為《Just Blue/PFT》,這首歌也是《動物世界》的開場曲。
2)《Here We Are Again》:《Here We Are Again》是由CAGNET製作的歌曲,作為日劇《悠長假期》的插曲,因純音樂版作為電影《喜劇之王》插曲而聞名。
3)《Go Time》:《Go Time》是紐西蘭作曲家Mark Petrie創作的一首純音樂。其音樂風格是電子,所屬專輯為《Go Time》,於2014年1月1日由公司Self-Released發行。
4)《Palace Memories》故宮的記憶,是純音樂專輯《故宮》中的一首,由日本的享譽全球的神思者音樂團體創作。共有故宮三部曲,此曲列於故宮三部曲之二,也是三部曲中的首部力作。
5)《菊次郎的夏天》是由日本北野武工作室製作的121分鍾喜劇電影。該片由北野武執導,北野武、關口雄介、岸本加世子等主演,於1999年6月5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講述的是小男孩正男和隔壁的叔叔菊次郎在去東京的途中發生了一系列 搞笑 又讓人落淚的故事。
推薦幾首英文bgm,有純音樂,有節奏感超強的,有唯美治癒的,也有旋律優美的,適合用來做視頻剪輯(如vlog,微電影,延時攝影等場景)。
1.Nothing To Fear -Dexter Britain
2.Intro-The xx
3.Rapture-Nigel Stanford
4.Journey-Capo Proctions
5.Everything-Michael Bublé
6.Big Jet Plane-Angus / Julia Stone
7.Sunny Day-Joy Williams
8.new york city-john lennon
9.I'd Love You To Want Me
10.When You Hold Me Tight-Yael Meyer
如此優美的音樂,總有一首適合你的作品!
一、建築背景音樂
1、慈寧宮森嚴
2、紫禁城
3、Palace Memories
4、Open Sky
5、凈土曼陀羅
6、大明宮詞-序曲
二、激動人心背景音樂
1、蘇維埃進行曲,英文名Soviet March
2、The Mass
3、地獄進行曲
4、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5、帝國進行曲
6、Rock House Jail
7、國際歌
8、She is My Sin
9、Hero』s Theme
10、He』s a Private
11、Purple Passion
12、Beethoven Virus
13、The Dawn
14、英雄的黎明
三、青春背景音樂
1、Sunshine Girl
2、Angel in the Snow
3、windancer
四、婚禮背景音樂
1、夢中的婚禮
2、婚禮進行曲
3、聖母頌
五、輕快背景音樂
1、森林狂想曲
2、琵琶語
3、故鄉的原風景
4、克羅埃西亞狂想曲
5、天地孤影任我行
6、Nightingale
7、Exos
8、小刀會序曲
9、土耳其進行曲
10、闖將令
11、小號進行曲
12、拉德茨基進行曲
13、威廉退爾序曲
六、黑 社會 、壓抑的背景音樂
1、雲宮音
2、Main Title Season 3
3、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
4、再見police
七、能讓人平復心情
1、卡農
2、安妮的仙境
3、水邊的阿狄麗娜
4、致愛麗絲
5、神秘園
6、漁舟唱晚
7、菊次郎的夏天
8、回家(薩克斯)
9、My heart will go on
10、此情可待
11、寂靜之聲
12、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13、夢回仙游
14、雪的夢幻
15、Childhood Memory
首先我認為不同的視頻類型,需要不同的音樂配音!
1.現在普遍的視頻都已 搞笑 段子為主,這個時候就需要配一些比較歡快的音樂,韻律比較動感,如果是人物對白的就要放在對白之後了。
推薦《Havana》--Camila Cabello Young Thug
《I really like you》--Carly Rae Jepsen
《Whistle》--Flo Rida
《We Can't Stop》--Miley Cyrus/Khia
《Timber》--Pitbull/Ke$ha
2.拍攝視頻內容為傷感類型,此時就需要比較傷感一些的音樂,能帶入視頻的情景,營造感傷的氛圍!
推薦
《Hello》--Adele
《I hate love》--Claude Kelly
《Yellow》--Coldplay
《Wonderfull Night》--Eric Clapton
《Because Of You》--Kelly Clarkson
3.比較溫馨的內容,親情、愛情、友情一些沒好的畫面,配樂歌曲應選擇輕柔一些,旋律舒緩的歌曲
《Bubbly》--Colbie Caillat
《Goldmine》--Colbie Caillat
《All Of Me》--John Legend
《Home》--Westlife
4.比較勵志的內容,需要配上一些聽過之後比較震撼的音樂,引起聽者的共鳴
《Dream It Possible》--Delacey
《Blue》--Lenka
《Try》--Colbie Caillat
《You Raise Me Up》--Westlife
根據視頻內容的不同為你總結了以上幾點,並且分別為你推薦了幾首音樂,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肆』 B站上有哪些高質量的攝影類UP主
b站真是攝影學習寶庫,分享一些我喜歡的up主:
攝影入門
零基礎攝影教程教學,適合系統學習攝影知識,還有調色教程和ps學習視頻,完成從小白到高手的蛻變。
『伍』 請查收,這是你的微電影Vlog創作指南 | 簡課程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設備的普及、互聯網的發展,拍攝短片甚至電影已經不再普通人遙不可及的事。微電影、Vlog、搞笑小視頻充斥著各個視頻網站,平民化的視頻拍攝已然廣泛流行。但電影拍攝有著極強的專業性,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作為我們普通大眾如果想拍攝和剪輯一些入門影像作品應該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知識呢?
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改造愛迪生的「電影視鏡」,採用十字輪結構解決了影片間歇運動的問題。1894年底,他們發明了第一台電影放映機,成為了電影發明者。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首次播放影片,這一天成為電影誕生日。在電影發明初期,影片都只有幾分鍾,這些電影可以說是微電影和Vlog的鼻祖。
微電影一般指微型的電視電影短片,視頻博客(video blog,簡稱 vlog),源於「blog」的變體,意思是「視頻博客」,也稱為「視頻網路日誌」。它們都具有「短、平、快」的特點,一般在五分鍾以內,一分鍾左右的也比較常見。根據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廣告宣傳類、新聞記錄類、劇情故事類、音樂舞台類。根據主題不同又可以分為:勵志激情片、幽默搞怪片、時尚潮流片、情感故事片、科幻懸疑片等等。在拍攝的時候我們要清楚自己拍攝的類型,從製作難度講,一般大眾因為拍攝資金的原因,建議傾向於生活故事類,盡量減少特效使用(太五毛了也尷尬)。科幻類、場面較大、人數較多的故事類型也並不適合。所以我們要清楚一個大前提,我們拍攝微電影、Vlog是有很大局限的,不能天馬行空。
需要一個怎麼樣的團隊?
微電影、Vlog製作的發起人在人員配備上,最早應該確定的是導演、攝影和剪輯等主創人員,明確好崗位分工。其他重要崗位還包括:製片人(搭建並管理整個影片製作組),監制(監督影片製作,保證影片質量),導演(團隊核心,負責統籌影片拍攝,做好選角並指導演員表演),編劇(完成劇本,協助導演完成分鏡頭劇本),演員或主持人(根據導演和劇本要求,完成角色表演)。還有攝影師、燈光師、場記場務、錄音師、美術布景師、化妝造型師、音樂作曲、剪輯後期等工作崗位。
其中微電影團隊一般在10人以內,製片人、監制、導演和編劇合並為1人,攝影和燈光合並為1人、場務、場記、布景合並為1人,錄音、音樂、剪輯、後期合並為1人。簡而言之,4人拍攝是保證正常拍攝最精簡配置,再加上3-6名演員,這也是最常見的微電影團隊。當然甚至還有單兵作戰,編、導、攝、剪、演都有一個人承擔的。
整個工作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主要包括前期策劃准備、中期現場拍攝、後期剪輯製作和發布發行。
前期策劃准備:
成立攝制組、資金預算、籌集和贊助、創作劇本、確定演職人員、制定拍攝計劃、考察選取場地和購買道具布景等。其中核心是劇本,一個劇本的好壞決定了一部微電影和Vlog的成敗。導演根據劇本進行文字分鏡頭劇本,作為導演應當用蒙太奇思維來設計編寫腳本、分鏡頭劇本,隨後攝影師根據文字設計製作攝影分鏡頭劇本。主創人員在方方面面都要制定詳細的拍攝計劃,將角色、劇本、服裝租借、內外景布置、日程安排、食宿等都安排好,等最終演員敲定到位後,再開會頭腦風暴整個拍攝計劃,確保大家達成一致,然後分工部署,分頭行動。
中期現場拍攝:
拍攝現場有三個核心人物,一是導演,他主要引導調動演員每次表演,監控攝影師的每一個鏡頭,處理和控制現場工作流程。二是攝影師,他的專業化水平決定了影片畫面效果,能否准確使用鏡頭、景別、虛實效果、白平衡等等,實現預先要達到的效果。三是演員或者主持人,演員的動作表情和自然流暢的聲音,決定了影片的人物魅力。當然,現場收音也是非常關鍵的,不可忽視,一般內置麥很難實現立體聲效果。
豆瓣9.2分的法國微電影《調音師》
印度改編電影今年也掀起一陣熱潮
後期剪輯製作:
現場拍攝結束後,就要開始進行剪輯,通過剪輯軟體進行粗剪、精剪、配音、配樂、字幕、特效等製作。第一步將素材拷貝到電腦,然後利用時間地點機號順序編號整理。第二步根據導演確定的文字腳本和分鏡頭腳本,設計工作流程和編輯台本。第三步從視頻影像素材中挑選優良鏡頭畫面按照腳本的結構順序安排組接畫面,獲得第一稿影片。第四步精心調整影片素材,有了正式稿影片。第五步加上解說配音、配樂、字幕、片頭片尾等,最終形成完整影片。
發布發行:
咱們作為大眾的小眾,發布發行都靠自己啦。影片完成以後通過視頻網站發布傳播,進入公眾視野。
有哪些拍攝要點是需要注意的?
(一)蒙太奇:
蒙太奇(mentage)是法文音譯,指的是將不同的鏡頭有機地組織、剪輯在一起,使之產生連貫、對比等聯系和快慢不同的節奏,從而表現出新的情節內容和藝術效果的組合方式。
見過一個例子就是中國漢字,是典型的蒙太奇組合。吠、淚、鮮等字,將不同的特寫鏡頭放到一起,就達到了表現效果。列舉A笑、B手槍指頭、C哭。A-B-C就是體現一個人被嚇到了。C-B-A,就是他勇敢地面對了。因為組合不同,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蒙太奇的分類:
1.敘事蒙太奇:交代情節、展示事件。按照時間順序、因果關系組合鏡頭、場面和段落,引導觀眾理解劇情。
包括平行蒙太奇,適用於多條時間線、故事線並行,交替畫面,營造緊張氛圍。交叉蒙太奇:將不同時間多條情節線迅速頻繁地剪輯到一起,最後回合到一個點,加強矛盾沖突的尖銳性。顛倒蒙太奇:打亂結構,先展示故事的現在狀態,再回去介紹故事的始末,常藉助疊印、畫外音、旁白等轉入倒敘。時間的回顧和推理一般都已這種方式呈現。連續蒙太奇:一般自然流暢的介紹單一情節線索,有節奏地連續敘事。一般一部電影都是多種蒙太奇交混使用,相輔相成。
2.表現蒙太奇:表現蒙太奇以鏡頭對列為基礎,通過相連鏡頭在形式或內容上相互對照、沖擊,從而產生單個鏡頭本身所不具有的豐富含義,以表達某種情緒或者思想。其目的在於激發觀眾的聯想,啟迪觀眾的思考。
包括抒情蒙太奇:往往在一段敘事場面之後,恰當地切入象徵情緒情感的空鏡頭,一般這些畫面與劇情無直接聯系。心理蒙太奇:畫面組接來表現人物的夢境、回憶、閃念、幻覺、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動。聲畫一般有強烈的主觀性。隱喻蒙太奇:通過鏡頭和場面的對列,含蓄而形象地表達創作者的某種寓意,但要避免牽強附會。對比蒙太奇:通過內容上的強烈對比,產生相互沖突作用,常見的有貧與富、生與死、勝利與失敗等等,可以是內容性質上的,也可以是景別、色彩、動靜等形式上的。
是吳彥祖主演的的動作懸疑微電影
凱迪拉克廣告《一觸即發》
(二)分鏡頭設計:
把劇本做好是最為核心的,劇本和小說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小說注重文學性和可讀性,用大量文字表現人物心理和故事情節,可以獨立欣賞。而劇本則是傾向於以對話和情節推動,一個好的劇本,時間和空間要集中,矛盾沖突要尖銳、人物性格要典型、結構設計要緊湊。
近期讀過一些更加專業的劇本創作相關的書籍,本部分將在單獨的一篇推薦文字中詳細介紹。在此主要講分鏡頭設計。鏡頭又分為支點鏡頭(用來點題、釋義)、交代鏡頭(修飾說明、交代背景關系)和過渡鏡頭(前兩者之間的鏡頭)。編制分鏡表,主要包括景別、方位、長度、畫面內容、解說詞、音樂、效果、備注。拍攝分鏡頭考慮,攝影機位置、景別、角度、是否要中斷換位置。敘事方面,用誰的視角,我們與拍攝對象的關系,需要變換視角嗎?
分鏡頭劇本例:
(1)某地/內景還是外景,天氣
介紹分鏡頭描寫的情節,主要有場景情況,人物動作和對白。
…………(2)(3)
(三)攝影常識:
硬體方面,我們至少需要3台以上同品牌的單反或者攝像機、音效卡、調桿話筒、監聽耳機、列印機。有條件還可以租一台無人機(拍一些航拍素材),主要作為開頭結尾或者轉場使用。
攝像機分為家用級、專業級和廣播級。現在的照相機尤其是單反感光元件大,能夠更換鏡頭,成像素質好,相對成本也比較低。不過,現在的手機的攝像功能也可以實現基礎的拍攝需要。清晰度分為標清(480p)、高清(720p)、全高清(1080p)和4K等視頻格式。焦距分為長標短焦距,根據焦距鏡頭,又分為標准鏡頭、廣角鏡頭和長焦距鏡頭。畫幅主要有全畫幅、APS-H、APS-D、4/3系統、4X以上。快閃記憶體卡有CF\SD\XD卡。
專業攝影機往往有兩個以上的聲音採集聲道,這樣可以分別錄取不同種類的聲音,實現更為逼真、立體的聲音效果。除了攝影機的錄音以外,還有專業錄音設備,主要有電腦、錄音軟體、錄音機、話筒、音效卡、話放、挑桿、防風籠、儲存器等部件組成。主要用於大中型影片拍攝。還有就是外置話筒來採集聲音,抗干擾、靈敏度遠遠大於內置話筒。錄音過程語言聲音要近距離錄制、語言優先於音響、畫內音優先於畫外音。
攝影還需要一些輔助設備:穩定器材如三腳架和獨腳架,斯坦尼康減震器。保證拍攝場景需要的,搖臂和軌道。鏡頭附件主要是濾鏡:密度鏡(避免過曝、保證大光圈)、漸變濾鏡(有深淺區域的變化,用來平衡畫面亮度差別很大的場景)、偏振濾鏡(過濾偏振光的雜亂干擾)。還有遮光罩和遮光斗,遮擋不參與成像的雜光,也可以起到保護緩沖作用。便攜照明燈包括機頭燈和小型閃光燈。
拍攝素材起幅和落幅要預留五秒鍾,拍攝要注重穩定、准確、平直、勻速、長度。長度方面一般來說,特寫鏡頭2-3秒鍾,中近鏡頭3-4秒,全景6-7秒,大全景6-11秒。鏡頭太長太短都不好。
手動對焦與虛實轉換,自主改變畫面中人和物原來的清晰效果。還有搖鏡頭、推鏡頭、慢動作、快動作也是常見的拍攝方法。景別主要有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拍攝高度有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這些要在拍攝中認真選擇,豐富使用。
在後期製作中有哪些要點?
一台高性能電腦(安裝剪輯軟體)必不可少,後期編輯軟體主要有:After Effect、Adobe premeire、Vegas、繪聲繪影、微軟和蘋果自帶的剪輯軟體等。後期編輯要點:採集和拷貝素材,研究和分析腳本,挑選合適鏡頭。精心調整畫面,配音字幕合成,輸出完成作品。
鏡頭組接方面格外要注意:1.素材之間要協調(畫面亮度、色彩、情節);2.動靜之間要緩沖;3.動接近,近接動(主體運動、客體靜止,主體靜止,客體運動);4.選好動作剪接點(切忌前後鏡頭動作重復)5.遵守「軸線規律」(人物多方向和來回運動時,要注意有一個軸線主導,以保證主題方向和位置的統一匹配,如對話鏡頭,人物在右邊就應該保持右邊,避免跳軸);6.避免同鏡頭(前後兩個鏡頭在景別和視角上應有顯著變化,切忌同主體、同景別、同視角直接組接,否則畫面變化不大,會出現令人反感的「跳幀」效果。)
一些常見的轉場方法要注意:無技巧轉場(直接切換)。運動轉場:藉助人物、動物或者其他一些交通工具等動作,作為場景或者時空轉換的手段,大多強調的是前後段落的內在關聯性。相似性因素轉場。利用特寫轉場,特寫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時空或者段落轉換的視覺跳動。空鏡頭轉場,利用景物來過渡,實現間隔轉場。主觀鏡頭轉場,前一鏡頭是人物,後以鏡頭是人物看到的場景或者所思之物。
轉場技巧方面:漸隱、漸顯、疊入、疊出、劃入、劃出、甩切(一種快閃轉換鏡頭,畫面呈現模糊不清的流線)。還有虛實互換,清晰和模糊之間相互切換。畫面定格。
最後是特效製作,一般最常用的是摳像技巧。要求在綠布景前表演並完成拍攝,後期將綠色拍攝區域摳掉,然後將需要的場景合成。復雜的後期特效,建議找專業公司。當然最好的狀態就是忘記招式,著手拍起來吧!▩
『陸』 想拍微電影,需要注意什麼
拍攝一部微電影,首先需要的是夥伴,其次是錢和器材。
夥伴多少以及幹活積極度決定每個人的辛苦度。錢的多少取決於投資。器材要麼家裡出錢買,要麼花錢租。以下答案建立在已有器材的基礎上。
前期:
1,決定劇組人員
2,決定前期分工,導演,編劇,攝像,後期,劇務,場記,後勤等。
3,決定集資方式,眾籌或拉贊助。
4,決定劇本。這是挺重要的一部,在現有的微電影市場,靠劇情說話似乎是每一部口碑好的微電影的共同點。
在還沒能真正走進電影世界的時候,無法用特定的方式表現電影藝術魅力的時候,劇情就是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說話方式。
微電影劇本可以改編一些名著,新聞事件,電台節目,經典大電影,方式非常多。這里就需要進一下個環節——
5,開會。小組開會是必不可少的。大致劇情討論出來以後,編劇上線,開啟"老子就是能寫"技能。
6,分鏡頭腳本。一般由導演修改劇本。分鏡頭腳本對於一部電影,一些剛剛開始嘗試拍片的人來說,十分重要。
必要的話,分鏡頭腳本出來後,每一個鏡頭都應該有相應的畫面粗稿。(徐克就是比較厲害且有耐心的導演,每一個鏡頭都有畫出來)
7,後勤和劇務上線,開啟道具清單列表和場景需求列表模式。
8,道具組麻利點淘寶或翻垃圾堆
劇務組麻利點考察場地 打點關系 談判免費借場地給我們拍(靠臉吃飯的時候到了)
攝像組咬咬牙賣腎准備若干比鋼鐵加魯魯還重的攝影器材,單反,滑軌,小斯,腳架,錄音器材,別忘了,還有打板器。
9,導演和編劇開始接觸演員。各種講想拍什麼東西,怎麼拍。
前期准備寫完了。中期一個字:拍。
反正就是得熟悉你的攝像機,單反,小斯,滑軌。怎麼調色溫,調這個那個,反正就是上課學的東西,這時候用上。然後跟著分鏡頭腳本拍。錄音如果是同期音的話,就辛苦點,後期音就後面再錄。
裝扮就不說了,人不夠的來客串。場記可以另派機靈點的,沒別的要求,有點眼力勁,記性好點,寫字麻利點就行了。三餐根據進度來。
後期:後期我只會pr,粗剪ok,片頭不會做,所以一般要麼直接下模板,要麼交給專業的人用ae做。
這個就是自己拍的紀錄片感興趣可以了解一下
『柒』 比較好用的vlog剪輯軟體有哪些
1、imoive
iMovie作為剪輯打底軟體,可輸出高清畫質,適用於蘋果用戶。但它的缺點是:單一字體,版式比較low,無字體模板。不過它強大的剪輯功能,又讓你不得不說一句「真香」。變速、倒放、拆分什麼的都是基本操作,還可以實現音頻提取、畫中畫、上下左右分屏等功能。
2、一閃
復古膠片感濾鏡,動圖也可以輕松編輯,適合想要修圖或視頻製作的每個人。另外還可像處理照片一樣進行微調,如曝光、色調等。當然啦,動圖速度如此之快,也是比較晃神的啦。自帶bgm豐富有品,但不可用自己的bgm。除了變速還有變焦,字體多風格,版式簡約,無字體模板。
3、Vue
具有超寬畫幅和圓形畫幅,樣式豐富,有美顏濾鏡,單一字體,版式簡約,有豐富模板,自帶bgm,也可錄自己的bgm。除了變速除了基本的還有變焦還有超寬畫和倒放畫幅和圓形。時長上也是比較自由的,因為可以不限時間拍攝,有了好的idea拍上一段即可,場景上處理也可多樣化,限制性不大,讓拍攝更自由、隨性。
4、貓餅
非常全面,簡直是為vlog而生,並且自帶bgm,有節奏踩點。單一字體,版式多樣,有豐富模板。
除了變速還有定格和鬼畜。更有超in教程指導,首頁即有指南,點擊即可看見各式教程,再轉至 貓餅課堂 ,分為拍攝基礎、前期基礎、後期製作、攝影&輔助器測評,其下小類則有構圖構思、轉場運鏡、剪輯特效等。
5、大片
擁有這個軟體,你可以什麼都不會,就能做出微電影,而且自帶bgm,也可錄自己bgm。除了變速還有變焦和倒放,模板主題超級多高大上。自己做自己的導演,輕輕鬆鬆拍出大片。全都能滿足你,分分鍾給你大片既視感,好膽你就來!
6、Inshot
內含豐富各色貼紙,畫幅從1:1到1:2,這是小編見過最全的畫幅了。再來特效加分,再來對比度與飽和度,這下簡直500分!還可美膚也是很貼心了,速度上可採用正常、快、慢三種方式,總之拍攝加上剪輯大約只需十幾分鍾左右,前提是要安排好場景與主題哦!
7、Quik
是Gopro的官方視頻編輯軟體,看名字就知道,Quik 的核心優勢就在於快。如果你只是想把手機里的照片或視頻做一個小短片,Quik 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內置26款模板還不收一分錢,
軟體可以智能選取手機中的素材生成視頻,你也可以自主選擇素材。幾乎1分鍾就能生成一個小視頻,智能節奏踩點讓音痴也能剪視頻。
8、WIDE
嚴格來說WIDE不能算是一款視頻編輯APP,更像是一款「造星」軟體,內置11款電影級別的濾鏡,外加4款電影特效,還有瘦臉美膚功能保駕護航。還配備了專業配音演員的獨白,涵蓋了中文、粵語、韓語、日語、英語。搭配成套的BGM,當然你也可以自己配音,讀台詞或者自由創作都行,WIDE還提供了智能修音功能,聲控自給自足的時代到了。
9、小影
初次打開這個APP的小編,一度以為自己是下錯了APP。首頁的UI設計最大限度向快手靠攏,視頻剪輯功能入口非常小,夾雜在一堆雞肋的功能里很不顯眼。只要不交訂閱費就一直會有廣告跳出來,強制用戶看完5s才能關閉,非常影響使用體驗。軟體也不夠穩定,經常出現無法添加手機素材的狀況。但優點是素材很強大,且種類豐富。
10、FillMIC pro
FILLMIC這個軟體小編實在是要大力推薦,雖然軟體的本體並不大,但是卻包含了許多的專業攝像機有的功能,並且支持自己對拍攝的參數進行調整,還可以自己選擇拍攝視頻的長寬比,推薦選擇電影常用的26:9的畫面哦,很適合想要為自己的vlog添加大片的氣息的小夥伴。
『捌』 vlog時間圖標怎麼弄
視頻內放入時間。
拍攝volg視頻時,在視頻內放入時間,就能加入時間圖標了。一個完成的vlog就像是一個簡短的日記或者微電影一樣,內容上需要有完整的結構,然後用一定技巧拍攝出。
vlog中文名叫微錄,雅緻簡約,vlog的含義VideoLog分別代表視頻和記錄。音譯需要體現聲母V和L,含義需要體現視頻記錄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