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法治微電影四重奏

法治微電影四重奏

發布時間: 2022-11-28 06:08:59

㈠ 《四重奏》:一部名字取得毫無生趣的劇到底有什麼好看的

這部劇剛出來就在豆瓣飈到了9.2分。10集看完,不得不說,真的是一部非常耐看的好劇。雖然17年的日劇才剛剛播了一季,但是說它是年度前三甚至是年度最佳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因為版權的問題,這部劇在A站B站被用各種名字不斷上傳,又因為人氣太旺不斷被下架。也許你至今都沒聽過它的本名《四重奏》,但是你的朋友圈裡大概有人提到「輕井澤愛情故事」「輕井澤奇緣」「全員單戀」「甜甜圈洞四人組」「馮鞏中提琴教學」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吧。

《東京愛情故事》和《最完美的離婚》的神級編劇,加上《悠長假期》《告白》里的松隆子、《對不起青春》里的滿島光、《民王》《公主小屋》里的高橋一生、《編舟記》里的松田龍平,這些人湊在一起,產生的火花,大概是無窮的。

結婚後放棄小提琴成為家庭主婦然而丈夫離奇失蹤的卷真紀,曾經被父親當做騙人工具的魔法少女的世吹雀,雖然是名門望族但仍在兢兢業業的別府司,沒有什麼特別背景但是妻離子散的家森諭高。

四個人在KTV「偶然」相遇,彈起提琴和音樂,組成了提琴四重奏,取名甜甜圈洞(Doughnuts Hole)。

這大概是《交響情人夢》之後難得的又一次和古典音樂的親密接觸吧。

當然,這部劇沒有前者那麼明媚青春。

聽聽它的片尾曲就知道了。

「什麼愛啊恨啊慾望啊

這些話語脫口而出 又將如何

較真其實很恐怖的

切實地活著才是真理

沒錯 人生很長世界很大

手握自由的我們是灰色

收獲幸福體驗不幸 忙得不可開交

唯有心底在騷動

成人要守得住秘密」

說到片尾曲的MV,既復古又精緻。

穿著華麗梳著復古發型靠著牆仰頭高歌的女人,穿著皮衣低頭淺唱的男人。四個人在絢爛的金色中舞蹈。

這么有情調的歌曲,不講點懸疑故事怎麼行?

故事一開始,老太太看見路邊拉大提琴的雀,就讓她去接近真紀,探尋真紀丈夫失蹤的真相。所以故事的一開始,就滿懷著謊言與懸念。

於是就有了在KTV,三個人同時打開了大門,走向了真紀。

當然,每個人接近真紀的目的都不一樣,說起來,四重奏的開始,倒也真算是個偶然了。

《四重奏》一定不是典型的懸疑劇,至少整部劇里,沒有哪一個人是真正的黑暗,也沒有恐怖的什麼事件。哪怕唯一一個算是反派的女孩,也不過只是更加現實罷了。

而為什麼這部劇能夠被那麼多人追捧,大概從第一集四個人爭論著炸雞要不要放檸檬汁的時候,海報快掉了會痛痛快快地用圖釘釘在牆上還是滿世界找吸鐵石的時候,還有那句「人生有三道」的神台詞開始,我們就被不自覺地吸引了吧。

在懸疑外表下,涌動著的暗流,是完全的稀鬆平常的現實。也許是我們曾經忽略或者試圖去忽略的現實。對於很多我們試圖去弄明白的事情,這部劇里總是會出其不意給我們全新的概念。

面對別府的「夫妻是什麼」的提問,真紀的回答是「夫婦是可以分離的家人」。

結婚兩年後,真紀偶然聽到丈夫對酒友說「我愛她,但是不喜歡她了」。

結婚前丈夫送給真紀的詩集,真紀一直沒有讀下去。她也看不懂那些丈夫認為很好看的電影。

丈夫不喜歡在炸雞里加檸檬汁,卻從來沒有告訴過真紀。

真紀因為想組建家庭而結婚,丈夫卻因為想要婚後像戀人一樣恩愛而結婚。

結果,真紀得到的是一個單戀的對象,而丈夫得到了一個家人。

兩個人所獲得的,都和最初想得到的完全不一樣。

然而,丈夫也會因為真紀的小提琴而奮力和入室搶劫的小服務生爭奪,那句「那是真紀的小提琴!」依然能夠完全代表他的內心,然而一切都無法回頭了。

四重奏在西餐廳演奏的位置被一位聲稱自己只有九個月生命的彈鋼琴的老人占據,知道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的情況下,只有真紀向餐廳老闆說明了真相。用這樣的方式趕走這個獨居老人,也讓其他人難以理解。但是說到底,只是人與人的立場不同罷了。如果面對這樣的事情,你又會選擇說出真相嗎?

真紀說老人把音樂當成了事業,像蟋蟀一樣陷入了泥沼。順理成章把愛好可不可以作為事業的水包丟給了觀眾。那一瞬間,那些想把愛好發展成事業的我們,忽然感覺自己也像陷入泥沼的蟋蟀一般。

別府的弟弟幫四重奏拉了活,然而他們的演奏並不得到重視,不給他們排練時間,結果四個人在KTV熬夜練琴。

然而陰差陽錯,他們被要求上去假拉。哭泣著撕掉樂譜的雀,和淡然承認在大家眼中自己就是這個水平的真紀,也是兩類不同的人吧。

從小被父親作為欺騙工具的雀無法原諒重病彌留之際的父親,第一次,公交車路過醫院她沒有下去,第二次,她站在醫院的馬路對面,無論如何都沒法走進去。終於,她錯過了父親的最後一面。

幾年沒見面的孩子見到父親,仍然想著父母什麼時候能夠在一起。想要為了孩子重新和前妻復合的家森,也會打破自己的界限,努力去表現得像一個可以找到工作安定下來的人,也能夠平靜接受前妻的否定答案。他和兒子在西餐廳拉的那首《兩只老虎》的曲子,所包含的,比這首簡單的兒歌的內容多太多。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免不了三觀的沖突,也免不了互相的體諒和理解。

處在同一屋檐下的四個人,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各自的處事態度不同,各自的經歷不同,總是會有各種的摩擦,也總是會發生出其不意的事情。

無論是最初的對炸雞要不要澆上檸檬汁的對峙,還是最後對於要不要致敬荷蘭芹的對話,在不斷的沖突中,也不斷理解彼此。

包括單相思。

雀在西餐廳服務生的指導下,試著接近別府。她用冰淇淋做借口接近他,也只能用連不上wifi來換他一個擁抱。

然而別府一直執著於曾經一次又一次偶遇真紀的經歷。無論是在禮堂里拉著小提琴的真紀,還是在商場里坐在按摩椅上笑的真紀。

從來沒有表示的家森,也會突然正經地和雀說一聲「我喜歡你」,然後堂皇地用SAJ理論來掩蓋。

當然,這里不得不提那個火到沒邊的小服務生和她的概念了。

無論你是否認同,我們且當做一種對於感情的態度。小服務生在這部劇里大概是唯一的反派。當然也算不上完全的反派。她只是有很多心機,貪財,很稀鬆平常的很市儈罷了,然而最後,卻簡簡單單傍上了個外國帥哥,活得比他們都光鮮亮麗。

每個人,都有曾經,都有未來。當那些秘密被揭開,當那些現實中的幸運與不幸降臨,當我們的愛好終究無法成為夢想,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愛著當下吧。

也許你是那個曾經把睡覺當做人生最後也開始熬夜看書准備考試的雀。

也許你是那個曾經站在舞台上發光卻為了家庭放棄了興趣的真紀。

也許你是那個曾經看著遠處的甜品店愛而不得而想要選擇便利店的別府。

也許你是那個曾經用「我開玩笑的」掩飾掉那句真心誠意的「我喜歡你」的家森。

也許,輕井澤的這一切,也曾在你身上發生著。

那麼,如果你有那個讓人生重來的開關,你會按下嗎?

                                                   (文:夏吉)

㈡ 如何評價四重奏

一部好劇的完結,如同一段美好旅程的結束。有的劇會有下一部,就像有些目的地可以重返。有的劇也許就10集爽快結尾,就像旅程戛然而止,一時間有點不適應。



最重要的,看似怪誕離奇的輕井澤別墅背後,是每個人鮮活的,真實的人生故事。他們都很有趣,他們也都很平凡。

我依然如此,喜歡小人物,平凡人的故事。

㈢ 香港四重奏2的簡介

4位享譽國際的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布里楊文杜沙、何宇恆及關錦鵬,分別執導的短片,將合組成載譽回歸的《香港四重奏2》。《香港四重奏2》將於第3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2011年3月20日至4月5日)中全球首映。
《香港四重奏》系列始於2010年,目的為推廣香港的國際都會形象。去年由4位本地著名導演羅卓瑤、陳果、邱禮濤及麥曦茵執導的短片,於第3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中首映,備受贊揚,並獲邀於多個國際性電影節展出,包括台北電影節、南韓首爾數碼電影節及威尼斯影展。
今年電影節的《香港四重奏II》打破地域界限,加入東南亞導演,由四位亞洲導演拍下他們眼中獨有的香港風情。其中來自泰國的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憑作品《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獲康城影展金棕櫚獎;菲律賓導演布里楊文杜沙曾獲2009年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此外,來自馬來西亞的何宇恆導演,去年執導的《心魔》助惠英紅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香港導演關錦鵬,則為本地影壇的中堅分子,其作品如《胭脂扣》及《阮玲玉》早被譽為華語電影經典。
香港國際電影節策劃王慶鏘說:「香港是個了不起的城市,外表美麗而內心復雜。《香港四重奏I》有幸得到各地觀眾和電影人的支持。我們非常期待4部新作品,尤其今年除香港的關錦鵬外,另外3位都是當今最令人矚目的東南亞導演。布里楊文杜沙及關錦鵬已經完成拍攝,而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亦剛於今天在香港關機。」

㈣ 伊莎貝爾 阿佳妮的這幾部電影在哪裡能找到 《女校》《福斯汀的美麗夏天》《四重奏》

這幾部影片,應該可以在網路網盤找到,搜索一下看看。

㈤ 克雷洛夫寓言中滴一個故事:四重奏。它滴寓意是什麼

俄國《克雷洛夫寓言》:小猴子、山羊、驢子和大熊坐在菩提樹下合奏弦樂四重奏,想用它們的藝術風靡世界。琴聲咿咿啞啞,一片亂糟糟。小猴子說,坐位不對,要兩兩對坐才能奏好,驢子說,要坐成一排才行。大家為坐位排法激烈爭吵。吵鬧聲招來一隻夜鶯。它們虛心向夜鶯請教坐法。夜鶯說:要演奏得得心應手,必須懂得演奏技術,光知道坐法是不夠的。

引用義:比喻無謂的爭論。[例]討論要抓住問題的實質。不要像克雷洛夫筆下的「四重奏」,拋開演技,只是爭論坐位,那種爭論一點用處也沒有。
克雷洛夫是《克雷洛夫寓言》的作者。他的書蘊藏著豐富的哲理、發人深省的道理。

這本書中的人物被他刻畫得惟妙惟肖:狼和狐狸欺軟怕硬,詭計多端,真是狼狽為奸,狐朋狗友;獅子大王稀里糊塗,竟然與奸人稱兄道弟,還讓狼當羊的主管!真是分不清是非,與奸人一起干壞事;年輕人維克為了救百姓,不顧生命危險殺死黃毛怪牛,為民除害,真是大英雄!書中,有的人物表現無比貪婪,有的行俠仗義,還有的恩將仇報,令人痛恨。克雷洛夫寫的很生動,我剛買回這本書時,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這本書,書中的故事:四重奏、猴子和眼鏡、維克殺黃毛怪……這些故事雖然我看了好多遍,確仍然令我回味無窮。在這本書中,雖然只用了朴實的語言,卻把人物一個個寫活了。

《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個故事是《四重奏》。驢子、猴、雞、熊帶著大中小四把提琴,去搞一個音樂會,結果,非但沒搞成,還把觀眾嚇跑了!最後還是百靈鳥點出了問題所在:四個五音不全的人要搞「四重奏」,當然行不通。雖然它們四個都有自己的愛好和理想,但卻要做一個不能做到的事,當然就不可能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應該抓住事情的關鍵去解決它,而不應該一味盲目的在不重要的地方浪費精力,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對於解決問題絲毫沒有作用。故事雖然簡短卻令人有無窮的回味。

看到這本《克雷洛夫寓言》,它裡面的道理雖然沒有流露出來,卻在無形中把一個個深刻的道理印入我們的眼簾,這本書有時讓我憤怒,有時讓我快樂,有時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卻又在書中給了我滿意的答復……所以,在這本書中,我就好像與作者零距離,與他交流,令我非常快樂。他說過,讀書是個好選擇,是個使人受益終生的選擇,不要老讓自己為忙碌的學習而憂愁,帶自己去讀書吧!自由是心靈的翅膀,我們一生都將感謝與我們共同渡過美好時光的好書。

《克雷洛夫寓言》告訴了我豐富的哲理,讓我百看不厭,我非常喜歡《克雷洛夫寓言》這本書,它將會陪伴我一輩子,令我終生受益。

㈥ 日劇《四重奏》已經演奏了哪些音樂

1. 《伏爾塔瓦河》

《伏爾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交響詩。沃爾塔瓦河是捷克民族的搖籃,在捷克人民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被捷克民族稱為「母親河」。這是一首充滿魅力的抒情詩般的交響音樂,也是斯美塔那所作的最為宜於人們接受的作品。

2. 《聖母頌》

《聖母頌》作品始終充滿著一種高雅聖潔的氛圍,使我們如同 置身於中世紀古樸而肅穆的教堂之中;而《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的前奏曲部分則精美絕倫,集純潔、寧靜、明朗於一身,滿懷美好的期盼,以這樣一首樂曲作為《聖母頌》的伴奏,確實是恰如其分。

3.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被譽為是大提琴界的聖經,幾乎每一位著名的大提琴家都會或公開演奏或灌錄唱片。其中,卡薩爾斯、富尼埃、傑諾斯·斯塔克和羅斯特洛波維奇的通常被認為是較出色的版本。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也曾灌錄唱片《巴赫靈感》。

4. 《雅克兄弟》

《雅克兄弟》是一首法國兒歌,可以是無終止的四部輪唱歌曲。原詩大意為:「雅克兄弟,你在睡覺嗎?早晨的鍾聲響了,叮叮當」。由於流傳中常被重新填詞,故存在眾多版本,而對華人來說最熟知的版本為《兩只老虎》。

5. 《藍色多瑙河》

此曲按照典型的維也納圓舞曲的結構寫成,由序奏、五個小圓舞曲和尾聲組成:

序奏開始時,小提琴在A大調上用碎弓輕輕奏出徐緩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撥開河面上的薄霧,喚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輕柔地翻動。在這背景的襯托下,圓號吹奏出這首樂曲最重要的一個動機,它象徵著黎明的到來。

接下來是五首連著一起演奏的小圓舞曲,每首小圓舞曲都包含兩個相互對比的主題旋律。

㈦ 四重奏的演員資料

男主角:松下優也
個人信息:
姓名:松下優也(まつしたゆうや)
羅馬音:matsushita yuya
出身地:兵庫縣
誕生日:1990年(平成2年)5月24日
星座:雙子座
血液型:A型
身長:180cm 體重:60kg
愛好:電影、時尚、網路
唱片公司:日本SONY MUSIC 旗下的EPIC RECORD
喜歡的明星:Michael Jackson、Kanye West、JAY-Z、John Legend、 Pharrell Williams、/N*E*R*D 等
喜歡的時尚品牌:JEREMY SCOTT / SWAGGER / PHENOMENO / NIKE 等
喜歡的食物:咖喱(一定要是媽媽做的);討厭的食物沒有
出道經歷:
22歲的松下優也,年幼時期便開始喜歡美國的電影和音樂。
小學六年級時,進了CALESS VOCAL&DANCE SCHOOL(音樂舞蹈學校)大阪校,主要學習了Gospel(福音音樂)、R&B、HIPHOP等黑人音樂,同時對街舞擁有濃厚興趣的優也,每天一個人來回於兵庫和大阪之間,參加舞蹈課。
15歲時與著名製作人Jin Nakamura(曾為DOUBLE、EXILE、JUJU、CHEMISTRY、柴咲コウ、幸田來未、伊藤由奈、東方神起等歌手製作過音樂)相遇,而後隻身前往N.Y進修。「foolish foolish」DEMO就是在這個階段、在N.Y的音樂工作室誕生的。(「foolish foolish」DEMO與作為出道曲的「foolish foolish」歌詞旋律略有不同)
歸國後,與清水翔太?上船弘人?小野秀人?木原晉平?和田雄太郎?中津五貴?東勇気?寺田晉也?川崎弾9人結成男子組合SUGER。
2006年8月結束後,於秋季離開SUGER單飛。2008 年1月簽約EPIC Records Japan Inc,同年6月赴N.Y拍攝出道單曲封面。
2008年11月26日,松下優也以Jin Nakamura為其量身定做了出道單曲「foolish foolish」正式出道。
2009 年初次登台,出演漫畫改編舞台劇「黑執事」,飾演賽巴斯欽·米卡艾利斯一角。
2010 年發行的第四張單曲「Trust Me」獲得了Oricon Ranking日榜第7、周間第10的佳績。同時也是2010年春季檔動畫「無頭騎士異聞錄Durarara!!」的片尾曲。
2011年1月19日 出演TBS電視劇【四重奏】飾演 男主角 和武
女主角:福田沙紀
個人信息:
姓名:福田沙紀
英文名:SakiFukuda原名:ふくださき
血型:O
身高:155cm
生日:1990年9月19日
學歷:高校1年生個人
籍貫:熊本県
趣味:ショッピング・歌うこと
特技:ダンス・手話
擅長的科目:體育・技術・音楽
喜歡的食物:甘いもの
不喜歡的食物:野菜のくき・硬いもの・ナス・ピーマン
出演:
電視劇
3年B組金八先生(2004年10月-2005年3月、TBS)飾演 麻田玲子
どんまい!(2005年11月、NHK總合)飾演 佐竹百合
星期五entertainment 生きててもいい…? ?ひまわりの咲く家?(2006年3月、富士電視台)飾演 河野真希
女人心機(2006年7月-9月、富士電視台)飾演 伊藤マユミ
腳踏車少年記(2006年11月23日、愛知電視台?東京電視台)飾演 朝美
金曜プレステージ新宿の母物語(2006年12月22日、富士)飾演 遠藤結花
拝啟、父上様 (敬啟,父親大人) (2007年1月-3月、富士)飾演 坂下エリ
山田太一ド浪漫特別劇星ひとつの夜(2007年5月25日、富士)飾演 佐伯美紀Life人生(2007年6月-9月、富士)飾演 安西愛海
金曜プレステージ お母さん ぼくが生まれてごめんなさい(2007年7月13日、富士)飾演 藤谷瞳
最喜歡你!!柚子的育兒日記(2008年1月-3月、TBS) 飾演 澤田琴音
轉瞬為風(2008年2月25-28日、富士)飾演 谷口若菜
Ghost Friends(2009年4月2日-6月11日、NHK總合)主演.飾演 神谷明日香
メイド刑事(女僕刑警)(2009年6月26日-、朝日電視台)主演. 若槻葵
ケイゾク2 SPEC~警視庁公安部公安第五課未詳事件特別対策系事件簿~(2010年10月8日、TBS)飾演 志村美鈴
カルテット(2011年1月18、TBS)
電影
櫻之園(2008年11月8日上映) 飾演 結城桃役
小雙俠(2009年3月7日上映) 飾演 小雙俠2號
火天の城(2009年秋 公開予定) 飾演 岡部又右衛門的女兒
聲優
甲蟲王者劇場版 甲蟲王者ムシキング グレイテストチャンピオンへの道 聲演 溝呂木シロー
Keroro軍曹劇場版3 Keroro對Keroro 空中大決戰(2008年3月)聲演 娜絲卡
女二號:渡邊夏菜
個人信息:
日本女藝人, 生於1989年5月23日,日本崎玉縣星座: 雙子座
血型: A型
身高: 165cm
2009-11-01改名為「夏菜」
出演:
電視劇
2005年10月期 改造野豬妹 = 野ブタ。をプロデュース/NTV 出演
2006年01月期 格鬥教師 = ガチバカ!/TBS /清家ひかり 出演
2006年10月期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嫌われ松子の一生/TBS /川尻久美(18) 出演
2007年01月期 嫁到什麼鬼地方 = エラいところに嫁いでしまった!/EX /山本奈緒 出演
2007年04月期 孤獨的賭注 = 孤獨の賭け~愛しき人よ~/TBS /乾美香(18歳) 出演
2007年10月期 抹布女孩 = モップガールMop Girl/EX /中村環 出演
2008年01月期SP 奇跡之聲 = ミラクルボイス/TBS /稲垣ゆみ 出演
2009年01月期 VOICE = ヴォイス/CX /山倉醫大の學生(山倉醫學大學的學生) 客串
2011年01月期 四重奏=カルテット/TBS
電影
2010-09-25 好想告訴你=君に屆け/東寶 /矢野綾音
2011-01-29 殺戮都市 前編 = GANTZ 前編/東寶 /岸本恵

㈧ 本季度最好看的日劇你追了么《四重奏》不僅在於演員陣容強大

最近開始煲日劇,這一季的幾部劇都還不錯。畫面和構圖很美,有助提升審美;邏輯縝密,可以修煉腦洞......重點是可以修煉「心思縝密」,因為人設的線索值得深挖。

這部《四重奏》最開始吸引我的是松田龍平,去年看完他飾演《營業部長》里的創意總監,我就對他保持了一種矜持的迷戀,順便補完電影《編舟記》。

目前豆瓣打分9.2,三周下來走勢都不錯。

整部劇的文藝感很強,無論是日系的溫柔畫面,還是BGM和各種合奏的美妙音符。這部劇音效確實做得很好,理論上幾位演員應該不會拉琴,但從「架勢」看動作幅度和樂譜節奏是一致的,細節很到位。看網友彈幕說:這些表演都是演員現場彈奏的。(這是一個很拼的劇組!)

女主卷小姐是家庭主婦,也是第一小提琴手。個性有點消極,情緒不穩定,偶爾也有震懾人心的一面。

拉琴之前總會有這個換戒指的特寫,她是右手拉弓弦,是為了展現右手無名指的光環?(表演前各位主角的小動作,都是心理小暗示,劇中的各種細節埋得太好了~)

提到丈夫說「讓自己照著個性做事」,終於擠出了一抹微笑,只不過她丈夫目前離家出走,而且被懷疑成「殺夫兇手」,卷小姐的「笑容」總是意味深長。

女二小雀是一個喜歡睡回籠覺的人,倒地就能睡,目前被安排成線人監視女一,可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女童鞋。

松隆子飾演的女一,有點神經質,喜歡自言自語,偶爾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當年和木村拓哉的CP影響影響了一代影迷,不過木村隔壁出演的《深愛的人》也在熱播中,曾經的熒幕CP現在出現作品對打,也是很有趣。

她總是重復著這句話:人生有三個坡......,上坡,下坡,意外坡。

77年出生的松隆子曾憑借《維榮的妻子》榮獲日本電影學院獎影後,當時合作的搭檔淺野忠信,在《羅曼蒂克消亡史》里也有精彩表演。

高橋飾演的家森,之前在《我的恐怖妻子》里飾演了有希的丈夫,他很擅長飾演內心戲豐富的角色。一臉「無解」的表情,給劇情帶來不可或缺的幽默感。

還有滿島光飾演的小雀,她把甜美外表下的小心思刻畫得很好。查看這位演員的履歷,從歌手轉型到演員,演技有獎項加持。這位85後女演員的代表作在豆瓣上的打分都很高。

太喜歡這部劇的演員卡司了,每個人的表演都不漏痕跡,每周的追番都充滿了「新鮮感」。

《四重奏》有太多心理學教程和懸疑暗礁。四個音樂狂熱分子,組成了一個類似「老友記」的生活場景,一邊組成樂隊去開工賺錢,一邊擠在同一個天花板下「各自猜心思」。

大概學音樂的人思維比較擴散,想起來風風小時候也是學鋼琴的,確實容易走「胡思亂想」路線。

有趣有梗的美食心理學

美食能折射出太多人設性格,大概也是目前流行做美食綜藝的主要原因,很多美食廣告也擅長玩這類「美食心理學」。

美食是巨大的社交鏈條,往深處挖,不同美食對應了無數種性格,這里便有了源源不斷的梗可以挖。

第一集的往炸雞里擠檸檬汁的段子就很有趣,這裡面涉及到「社交語境」的問題。

家森是一個有精神潔癖的人,他很敏感,很在意別人的舉動和語境。

比如在炸雞里擠檸檬汁,可能這是一個習以為常的動作。

可家森覺得,有人喜歡擠檸檬汁,也有人不喜歡。

別府說擠檸檬汁是為了口感更好,而且有益於健康。家森卻說,都吃炸雞了,就不要在乎健不健康的問題了。

所以「擠檸檬」之前需要確認下是不是在座的所有人都喜歡這種吃法?

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問,會讓人沒有壓迫感。

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值得被尊重。

「要擠點檸檬汁嗎」顯然帶有「指示性」,完全沒有給別人選擇的機會。

彷彿一下子又回到了「社交禮儀用語」培訓現場,餐桌上,要懂得給被人「留有餘地」。

不管是熟人還是不熟悉的人,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很懂他,尤其在美食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就像喝咖啡,加奶還是不加奶,多糖還是少糖,用脫脂奶還是全職奶......都有每個人的心理暗示。

這段「檸檬和炸雞」的對話,也印證了「四重奏」的分工。

家森是中提琴手,負責過度和銜接,他其實就是「協調」大家的音符。在日常社交中,他會毫不客氣提出問題,然後帶著大家去思考,其實也是為了培養各自的默契,尤其在演奏中。

而卷小姐作為樂隊核心,有一種「總控」作用,她會把話題慢慢圓回來。

第二集,家森准備了美味的魚,可大家卻在議論餃子,家森硬是扼殺了大家對餃子的八卦。

扼殺了三秒鍾,大家繼續討論餃子,又要把話題拉回來。

最後大家開始了「逢場作戲」,可還是被家森吐槽為「心口不一」。

家森像一個「心理點評師」:鑽牛角尖,有點喜歡強制其他人順從自己的意願。

但他並不讓人討厭,時不時和大家玩「心理測試」。

比如很多人喜歡用「言外之意」,看完這段,無數人躺著中槍。雖然我們都追崇直截了當的溝通方式,可一根筋的溝通方式確實少了些情趣。

所以很多人習慣了「委婉」,語言學里也有各種「委婉」的修辭。

所以逼迫我們要成為一個「情商高」的人,不然真的解讀不清各種語境。

這么來看,《甄嬛傳》簡直就是「言外之意」寶典。

這種「心理實驗課」,很適合辦公室的「頭腦風暴」,用表演的方式去「腦暴」各種推導,更有實踐性。

之前張曼玉和梁朝偉在《花樣年華》中也有過一段這種「假設表演」,各自揣測另一半的「出軌行為」。這種敢於「直面猜測」的情節才是生活中的真·勇氣。

美食的梗隨處可見,從冰激凌到薯條,都映射著當事人的「各種心事」。

生活給你關了一扇窗,卻給你打開了另一道門

我喜歡這部劇的「能量守恆」原則。

這是我很喜歡用的「安慰人的話術」:生活總有傷害,每個人都要經歷過各種坎坷,才能修煉成更真實的肉身。

Twists&turns確實會讓人心變得「小扭曲」,這是常態,畢竟我們不是神仙,凡人和妖精最擅長釀造「內心戲」,做人不就是不斷修復內心的「小九九」么?

只要把握好一個度,懂得用歡愉彌補傷害,用知足彌補遺憾,這也是做人的樂趣,突破各種障礙後,你發現那種不斷升級後的自豪感。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懂得駕馭「能量守恆」,一旦偏離這個軌道,就變成了腹黑人生了。

《四重奏》的劇情目前來看,還是很有人情味的。

第三集述說了小雀的成長故事。小時候被父親「刻意安排」參加超異能少年綜藝節目,結果被舉報是「騙局」,從小就罩上了一層無法散去的陰影。

在拉琴之前,她在公司上過一段時間的班,後來被同事發現了小時候那段「表演視頻」,每天收到「滾出去」的匿名紙條。

收了100張紙條後,小雀主動離職。

不過這段「煎熬」的職場生活,小雀都是以「微笑應對」,不管她是不是強顏歡笑。我覺得小雀的「忍功」特別強,她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煎熬期限」:100天。

職場生活被揭發私隱是很尷尬難受的,尤其是這類負面新聞。

小雀一開始就特別冷靜,並且坦然面對。可見,她早就給自己做了一套「心理預警」工作。

這是一個有心事的小姑娘,我很喜歡她劇中的「裸妝」:五官清麗,有些甜美,但清瘦的臉龐和乾燥的肌膚,為她刻上了現實的法令紋。

她的森女裝扮,拉琴前的脫襪行動,還有「各種嗜睡」,其實也是從側面折射她的性格。小雀懂得自我修復,她有自己的一套「修復法則」。

面對父親的去世,她表現得剋制而冷靜,但並不冷血,畢竟後面的表演出了一些小狀況。這種劇情安排也很合理,沒有大是大非而論調,給觀眾更多猜想的空間。

雖然被安排為「眼線」監視卷小姐,小雀也慢慢出現了動搖,她覺得卷小姐對她很好,像家人。

第三集有一個細節,似乎卷小姐已經開始「反偵查」小雀了,從卷小姐的「錄音筆」開始。

卷小姐的「殺夫疑團」還在不斷挖掘中。

追到第三集,卷小姐的生活態度很獨立,並不受婚姻的影響。

她在四個人中像一個「大姐姐」,業務經驗也最豐富。她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安慰迷茫中的小雀,也能憑借自身魅力吸引別府的愛慕。

她很有野心,為了讓「四重奏」拿下餐廳表演的機會,她不惜揭露之前老鋼琴師的黑料,取而代之。

《螞蟻與蟋蟀》的故事也是發人深省。

你是為了興趣工作還是夢想工作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但卷小姐很清楚自己要什麼,目標清晰的人,一邊默默積累生活經驗,一邊有各類理論武裝自己的思想,這才是自給自足。

她的婚姻看似有缺陷,卻讓她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出自我,婚姻也許是「互相的愛」,生活就必然是「自己的愛」。如何好好愛自己是人生的基本課程。

卷小姐很喜歡挖掘「人心」,一眼能看穿「誰喜歡誰」,她也一直提醒有朱「眼睛裡沒有笑意」。

面對別府的告白,她看得很清醒,這只是一場「煙火」。

顯然她不是一個傳統的家庭主婦,不依附男人是獨立的標配。

她說:隨波逐流的情人,最後都是要贖罪的。

她懂得駕馭情感。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情便是空歡喜,無論是男人對女人,還是女人對男人。

面對其他男人的愛慕,她釋放出一種「壓迫力」:內心強大,其實是不需要男人的情感施捨。

松隆子的演技簡直炸了,梳著簡朴的發型,留著劉海,整個臉部輪廓很簡約。她沒有排山倒海般的表情堆砌,都是靠著眼神,聲音,正面側面特寫來詮釋內心。

劇中這種「不服輸」的個性讓我想到了《金枝欲孽》的如妃和《如懿傳》里的如懿,兩人都和侍衛擦出過「火花」,卻也能保持感情上的清醒和獨立。

如妃最後讓孔武帶著安茜逃出宮,如懿明知凌雲徹的愛慕之情,卻很有分寸地點醒他。

女人被愛慕,是引以為傲的資本,卻也是保持警醒的時機。

雖然卷小姐的老公「消失」了,可她的生活依然充滿樂趣,和「四重奏」小夥伴相親相愛,矜矜業業地拉琴。

老男孩,在沉穩中可愛,在現實中浪漫

松田龍平飾演的別府看似是一個「老實人」角色,可燥熱的情感卻像一座休眠火山,隨時可以小爆發一番。

比如他暗戀女主的故事,有點有面,層層遞進,重點是他敢於告白。

這一點和《營業部長》不一樣,高木總監暗戀女主,卻十分克制。

松田龍平是一個「老男孩」演員,演技渾然天成,自帶憂郁氣質,當然早期的酷炫角色又是另一種風景。

看似按部就班的生活,依然埋藏著熱情和浪漫。看他演戲,特別沉靜,沉穩卻不死板,浪漫卻不花俏。別府是一個精緻的男人,卻沒有距離感。

被卷小姐潑冷水後,他和女同事唱KTV,火速啪啪啪,趕在人家結婚前完成一次情感的高潮。

隨後在女同事婚禮上,他淡定自若地拉動琴弦。別府在情感上的成長要得益於周圍的女人,他應該算一個「老處男」:32歲,未婚,燥熱期.....卻還是很「純凈」的樣子。

另一個老男孩家森,活潑多了。除了前面說到的他的「心理學洞察」,目前劇情的矛盾點也是圍繞他展開。

照片中的女人是誰?答案下周就要揭曉了。

按照《四重奏》的劇情,大概每個人的心路歷程都要挖掘一遍,從矛盾到釋懷,完成各自的心靈救贖。從片尾的精緻MV中就可以看出,「四重奏」應該是大團圓結局,大家的默契度更高,彼此也打開了心結。

撩人的心理洞察,精確到一個吻的距離

看到「貓的誘惑」那段,我不由自主地哼起了王菲的《只愛陌生人》:我愛上一道疤痕,我愛上一盞燈......

誘惑的三種模式:貓,虎,狗。

小雀選擇了「貓」,這大概是一種若即若離的曖昧。

放棄做人,其實是要讓自己有「妖性」。

人生需要一點「妖氣」,尤其在二人世界的時候。做人的條條框框放到這里,就顯得太僵硬了。

不是都說妖才會勾魂么?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四重奏》里有不少百合線可以走,還有卷小姐和小雀的各種情感對話,一起玩紙巾的梗,讓我想到了賈寶玉「撕扇子」。

不過這段「放棄做人」的演練場景,確實好有愛。

隨後小雀把這段「親吻的距離」在別府的被窩做了「實驗」,其實也是教育觀眾,這部劇的各種心得可以勇敢投入到實踐中。

一周更新一集確實讓人等得很焦急,不過《四重奏》確實值得反復刷劇。

目前來看,劇情和細節保持了日劇的高水準,這更像一部「刻畫人性」的劇集,每個人都要不斷修煉和回爐重塑。

也許你喜歡裡面的背景音樂和攝影畫面,也許你喜歡演員表演和劇情張力,那是因為我們很容易在劇中發現微不足道的自己,哪怕只有幾秒鍾。

現在大家追劇都看劇本好不好,而劇本好不好都是看夠不夠「抓人心」,人心就是市場,好的洞察都能激發共鳴。

㈨ 日劇四重奏里卷真紀的老公幹生為什麼要離開真紀

用原劇的話來說就是「他還愛真紀,但是已經不喜歡她了」。
丈夫和妻子一開始是互相吸引才結婚的。但是在一起生活過之後,他才發現他的妻子並不懂他,他們的興趣愛好生活作息都不同。從生活細節來說,他分析自己喜歡的電影給妻子,但是妻子卻覺得很無趣。包括妻子做的飯菜,做炸雞,但是會自作主張的淋上檸檬汁。經過這一系列的生活瑣事摩擦,丈夫對妻子產生了一種並沒有那麼喜歡的感覺。

㈩ 日劇《四重奏》,中年人的偶像劇,中年人的葯

今日陰,落雨,是適合安頓憂郁的日子。

拉好窗簾,點起蠟燭,抱住綿軟的貓,看《四重奏》的大結局。

四位,三十歲上下,生活中並不得意的男男女女,看似偶然的相遇了:第一小提琴真紀,第二小提琴別府,中提琴手高橋,大提琴手小雀。

四人決定組成一支弦樂四重奏組合,一起住在高父親所有的,位於輕井澤的別墅里。雖然看似風雅浪漫,夢想滿滿,其實每位成員都在緊緊攀住現實的邊緣,努力不讓自己掉入無底的陰影。

我覺得這部劇最能打動人的地方,是在時代背景下,將現實生活中現代人的問題找出來,用上最自然的影調上色,裹上糖粉,烹飪至最合適的溫度,喂到你嘴裡。

你開始嘗到的是甜,爾後辨識出來是苦,然而回過神來,卻有淡淡回甘。這味葯你吃了,回到沒有固定人設的現實中,你就有力量繼續演下去。

日本的葯,做得是真好。

高橋一生飾演的家森是組合中的第二小提琴手,玩世不恭,毒舌,任性,得不得理都不饒人。人設的魅力值很高,連偶遇問路的女大學生也可以吻過去。

然而把這層糖衣剝去,這是一個怎樣的男人?

20多歲的時候做過演員,沒紅起來;稀里糊塗接了婚,兒子都上小學了,被妻子嫌棄沒有男人的責任感而離了婚;到了當總監的年紀,還在打工做洗頭小工,還自嘲為「資深助理」。

在日本,存在著被稱為「下流社會」的現象:許多年輕人出於職場壓力不想找正式工作,只是打工賺取生活費用,表面玩世不恭,實際窮困潦倒。

家森基本代言了這樣一批青中年人。

「20多歲有夢想能讓男人發光,30多歲還有夢想不值一提」,家森的前妻代表社會指責著所的中年失敗者。

如果把這樣一個人設放在北京會是怎樣一個形象?一個住在逼仄出租屋裡,白天打零工,晚上在酒吧彈吉他的中年人。這樣的人生有希望嗎?

家森並非不願負起責任,為了兒子,他可以違心的討前妻的歡心。

從家森前妻的忍不住的笑來看,她過去真心喜歡過孩子般的家森,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已經滑向了完全現實的生活。

和富二代想做小說家的男人同居,她大概依然喜歡「有夢想「的男人,當然,最好這個人是有經濟保障的。

家森用來對抗現實的,乃是吊兒郎當模樣背後的一種堅持。

無論「不要默認每個人都喜歡檸檬汁」也好,還是「不要忘記歐芹的存在」也好,家森孩子氣的提醒我們要尊准每個人的不同,不要忽略個體渺小的存在。

盡管在現實生活中,「醬汁和醬油都吃的人,才比較受歡迎」。

「表白是小孩子做的事情,成年人需要誘惑。「

「要學會誘惑,首先要放棄做人。「

「要麼變成貓,要麼變成虎,要麼變成被雨淋濕的狗。「

要想拒絕有朱這樣女人的誘惑,怕是很難。家森就被她一再耍弄。

有朱所出生的家庭,似乎並不富裕。爺爺和爸爸媽媽擠在逼仄的房間,還有一個在讀小學的妹妹。

她安心的舍棄了為人的尊嚴,用盡一切手段改變命運的心情,似乎也可以理解。這樣的人設在國產劇中似也不少,然而總是刻畫過猛,都不如這般輕描淡寫,來得苦澀甜脆。

有朱把戀愛的手段傳授給小雀。小雀卻依然懵懂。

這個從小被培養成「超能力少女「的欺騙高手,不是不懂得裝扮的手段,而只想安安靜靜的一個人,真實的生活。

她對社會的逃避,讓她並不知「大人「的手段。遇上」喜歡的都忘記自己喜歡了「的別府,小雀還是直愣愣的撲過去,抱過去,連上Wifi。知道自己是單戀,也想著成全自己喜歡的人。

這世上,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環境。倒不是環境逼迫我們成了怎樣的人,而似乎是我們被環境逼迫著決定了真實的自己。

做戲高明如有朱者,可以為自己演出默默喝彩,然而最終也只是依附了別人,逃避了自己的內心。

小雀這樣的真,卻能單純開心的追趕冰糕棍,為冰激凌的可愛形狀戀戀不舍,為真心喜歡之人流下歡喜的淚水;並且能把這一切,通過飄舞的音符,送入願聽之人的心中。

「真好啊,你們這么恩愛」,「可以打一億分」,高橋自己的婚姻很失敗,他由衷羨慕真紀的丈夫。

然而這個男人,卻在一天,回家脫掉襪子,一聲不響的離開了。

要責怪真紀的丈夫很容易。

沒責任、逃避、戀母、不善溝通,怎麼說都不過分。

然而這不得不讓人追問,婚姻到底是為什麼?彼此究竟在婚姻中追求些什麼?

真紀從小失去了媽媽,在繼父家暴陰影下的長大,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她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在那個家中,她想安心扮演自己的角色。

「家人平安,無病無災。」這是別府在問大家夢想的時候,真紀的真心回答。所以有了家,她甘願放棄音樂,做一個支持丈夫的平凡主婦,心安理得的過日子,這就是她的夢想。

然而真紀的丈夫從小被母親溺愛著,生活過得風平浪靜。他其實始終在渴望有個永恆的戀人,可以幫他打破生活的平庸,在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有所共鳴。

所以他選了氣質不凡,懂得欣賞詩集,還會拉小提琴的真紀。

他以為自己娶回了陽春白雪,誰知道竟變成了只關心柴米油鹽,拿詩集墊鍋的庸常主婦。

他懂得妻子的賢淑溫良,卻也只好壓抑心中的苦悶,選擇以禮相待。

真紀入院的時候,他一個人在家。一時彷彿找到了單身時候的快樂,急不可待的找出珍藏的文藝片,打開一罐啤酒,准備如舊日時欣賞。

然而馬上又體會到了一種罪惡感:自己的妻子在住院,身為丈夫的自己,不是應該感到無比擔心嗎?為什麼反而覺得興奮自由呢?

他找不到精神的共鳴,也無所作為,只是一逃了之。然而在窮困潦倒的時候,卻下意識的回到了妻子身邊。

真紀的丈夫,在榮格的心理原型分類里,屬於「永恆的男孩」,現代社會又將其稱為巨嬰。

這樣的人格,積極的一面是,他永遠保持著純真的童心,充滿真誠,能感知世間的美好;消極面是他不懂人情達練,仕途經濟,拒絕真實世界的沉重。

真紀的丈夫因為被調職,不能再從事創造性工作。他因此辭了職(大概也是沒有梳理好和上級的關系),這也是社會對他這種性格的現實反饋。他的出走,也是因為在這樣的關口,和妻子不能心意相通。

他最終選擇和妻子正式告別,離了婚,獨自入獄。似乎在他的潛意識里,是他故意造成這樣的局面:被現實逼迫的無可挽回,才能痛下決斷。

然而,這並非兩個人最好的結局。下一次,當一起吃炸雞時,還是坦坦盪盪的說出:「我不喜歡加檸檬汁」的為好。

「甜甜圈四重奏」這一組合能維系下去,其實多虧了別府這樣一個家長性格的人。

別府是固執的,而且是那種安靜的,禮貌的,固執。

別府算得上是名族的富二代,然而他卻被當作最不爭氣的一個。他自認為琴技平庸,甘願在小公司做一個被人指揮的小職員。

然而他接受自己沒有才華,也不會使用家族的影響力,在隱忍的外表下,有一個溫柔的心,對自己認為重要的人,悉心守護。

別府一直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因為四重奏里的家森和小雀之前一直沒有正經工作,所以他像個家長一般的工作養家。

劇中他只有兩次動用過家族的影響力。

第一次是接受弟弟的人情,得到了在劇場演奏的機會。然而音樂製作人並沒有將他們當作專業的演奏者,而只是娛樂大眾的表演者。

第二次是去找父親商量,希望他不要出售別墅。可以想像他是低了頭的,雖然結果並不理想。

別府這么長時間寂寂無聞,肯定是一直在「獨善其身」。然而為了大家,他願意放下尊嚴,爭取一切可能的機會。

別府是個溫柔的男人,對人照顧無微不至,相信應該一直有女人緣,然而他卻一直獨身。他一直在等待,那個可以點燃他波瀾不驚的外表下,熾熱內心的女人的出現。

當真紀出現的時候,他的追求是堅決而真誠的,幾次對真紀的表白都很有說服性,然而都被拒絕了。他終於碰見了比他還平靜,還固執之人。

我想他並非一直將九條當作備胎,而是喜歡彼此融洽自如的相處,卻始終無法點燃內心的狂熱。他向九條求婚,是怕對自己重要的人滑向冰冷庸常的婚姻,與其如此,不如抱團取暖。

然而九條拒絕了他,因為她看得更明白:與其選擇有感情的將就,不如選擇徹底的將就,而不破壞這份感情的純真。

別府的這份固執,和固執背後的脆弱,真讓人感動。

解釋一下那個劇中提到的螞蟻和蟋蟀的故事,務實的螞蟻在冬天來臨之前一直在屯糧,而蟋蟀只是享受夏日的時光唱歌。後來螞蟻在冬天活下去了,而蟋蟀卻在冬天打著寒顫死去。

螞蟻其實也愛唱歌,只是它作為一天辛勤屯糧之後的活動;而蟋蟀卻迷失在夢想里,到了冬天甚至喪失了尊嚴。

那麼四重奏是什麼呢?

從那位專業音樂製作人先揚後抑的評語來看,他們的能力稱不上專業,甚至二流都算不上。所以為他們打造了一條娛樂大眾的路線。

雖然在真紀的鼓勵下,大家勉強的演出了,卻明顯的不開心。飽經世事的製作人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有夢想的三流還不如四流」。

我認為這並非四重奏的演奏就那麼不上檯面,製作人是懂得市場的。其實又有多少人懂得古典音樂呢?多數人還是沖著演奏家的名氣來的,如果沒有名氣,就要滿足大眾的娛樂需求,這就是最重要的工作。

已經到了冬季,一邊存糧,一邊堅持歌唱,四重奏就是在很多蟋蟀死去之後,依然在求生的那隻蟋蟀。

「你們在搶椅子的游戲中,明明已經輸了,為什麼還要演奏下去呢?」那封匿名的來信,字字惡毒,卻又字字充滿不甘。

對啊,為什麼不放棄呢?身為一縷煙,堅持下去的意義在哪裡呢?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因為有太多的小說、歌曲、電影和影視劇演繹過夢想。演繹夢想的實現,或者夢想的破滅。多數人似乎把夢想看出要麼功成名就,要麼安心放棄的一種選擇。

其實真正的夢想,是一種始終在實踐著的生活方式。

現實生活中,沒有高雅的提琴,沒有郊外的大別墅,更沒有那麼多充滿善意的人,然而必定有有單身、失業、巨嬰、童年陰影、中年危機、婚姻失敗這些問題。

為何我們的社會只能粗暴的二元的看問題?單身的就是單身狗,失業的就是廢柴,巨嬰就是不成熟,離婚就是逃避責任,夢想就一定要轟轟烈烈的成功或者失敗?

不是所有人都要出名掙大錢,也不是所有人都要彼此競爭,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待在那裡就剛剛好。

其實這一切問題降臨到你身上,你也不能放棄自己的夢想,因為也許,那就是你活著的意義。

我想這就是這部劇給我們的解葯,你要吃嗎?

Xun | 撰文

謝謝閱讀,轉發和贊賞都是鼓勵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20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94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300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13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6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