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微電影名稱
1. 快過年了打算在鎮上擺攤賣點年貨,進點什麼掙錢呢
如果你想在鎮上擺攤賣年貨的話,建議賣一些當地的特產。
2. 醫保刷卡醫療項目名稱刷了一個,能改嗎
由單位 辦理社保工作人員帶員工身份證、醫保卡,到參 保地社保局 申請更正姓名手續,並 申請重新辦理新醫保卡。
醫保卡上的名字是和當事人身份證以及戶口本上的名字一致的,如果身份證和戶口本上的名字都改了,那麼帶上老的醫保卡,身份證以及戶口本等去當地社保部門重新辦理一張,交回老卡就可以了。
醫保卡的報銷是只限於在指定醫院因疾病和部分意外所造成的住院以上的醫療費用。
報銷公式為:(總費用-門檻費-自費-超支費用)*(75+年齡*0.2)%,正常情況下,實際報銷比例在20~60%不等。
自費葯是不予報銷的,乙類葯品報銷80%,床位費有限額,按規定的一些檢查費和診療費也不能報銷。
3. 醫保葯物名稱清單
是什麼
4. 電影《我不是葯神》講述啥
我不是葯神劇情講述了一位葯店店主從印度代購開始販葯斂財之道後良心發現的故事。
具體情節:
2002年,上海,保健品小店的老闆程勇在為生計發愁,為了多賺些錢,他幾次往返印度走私神油當鎮店之寶,程勇經營的保健品店生意每況愈下,交房租的日期逼近,程勇只能東躲西藏跟房東玩躲貓貓,能拖一天房租是一天。
程勇前妻嫁了個有錢的主,鬧著帶兒子小澎移民,為了逼程勇同意,程勇前妻打電話到養老院做前公公的思想工作,老爺子思想保守,豈容前媳婦帶走程家的後人,責令兒子程勇想辦法留住兒子。
小澎跟父親程勇很親近,平時花錢從不向後爸要錢,只向父親程勇要錢,這讓程勇對生活有了一絲盼頭。
為了留住兒子,程勇與前妻產生了沖突,被警方傳訊。辦案民警曹斌是程勇前妻的弟弟,程勇到了警局險被曹斌暴揍了一頓,在他的干擾下,前妻出了國,留下兒子由弟弟曹斌照顧。
程勇經營的保健品店生意始終沒有起色,隔壁的旅店老闆帶了一個患了慢粒白血病的患者給程勇認識。
這個患者叫呂受益,需終身服食價格高達三萬七一瓶的格列寧葯物,呂受益打起了印度仿製葯的主意,印度仿製的格列寧一瓶只要兩千元,遠遠低於國內三萬七一瓶正品格列寧的價格。旅店老闆知道程勇多次去過印度,故而引薦程勇與呂受益認識。
程勇本來對仿製葯不感興趣,由於父親患了腦部血管瘤,需要十幾萬手術費,程勇只得去印度,根據呂受益提供的葯廠地址,見到了葯廠老闆,從葯廠老闆手裡以原價每瓶五百的價格進購了一百瓶格列寧。
程勇帶著一百瓶葯回國,在呂受益的陪同下到各大醫院推銷格列寧,但患者們都持觀望態度,沒人敢以身試葯。
呂受益想到了一個病友群的群主女兒患了慢粒白血病,於是聯繫到了群主推廣仿製格列寧,很快被患病的群員們搶購一空,程勇賣光了一百瓶葯賺了不少的錢,獲病患們尊稱為「勇哥」。
程勇嘗到了甜頭,在呂受益的推薦下招收白血病患者劉牧師為手下員工,群主思慧負責銷售渠道,呂受益負責推銷,幾個人組成了一個草台班子,摩拳擦掌准備大幹一場。
呂受益在街上發葯的時候被一個黃毛小子搶走了葯,程勇
與呂受益抓到了搶葯送給貧困病友的黃毛小子,思慧認識黃毛小子,此人叫彭浩。
程勇賞識做事講義氣的彭浩,招彭浩打下手,負責搬貨卸貨。
第二批貨很快運回國內,程勇賣光了貨帶著呂受益幾人到舞廳喝酒慶祝,舞廳管事對思慧動了歪心思,程勇財大氣粗砸錢給舞廳管事,逼舞廳管事上台表演鋼管舞,為思慧出了一口惡氣。
市面上出現了假冒的格列寧葯,價格是兩千元一瓶。有病人服了假葯身體產生不適被送外醫院搶救,程勇幾人卧底蹲點觀看騙子張長林推銷假葯,雙方大打出手,警方趕了過來,帶走了程勇幾人,騙子張長林卻狡幸逃走了。
逃走的張長林主動找程勇,提出花兩百萬元買下印度葯仿製渠道,為了逼程勇交出渠道,張長林打電話報警,警方搜查了程勇的保健品小店,程勇擔心惹上麻煩,召集呂受益幾人吃散夥飯,接受張長林的要求。
一年後,程勇靠張長林給的兩百萬發家致富,把制衣廠辦得紅紅火火。
張長林拿到仿製葯代理權後把每瓶葯價抬高到兩萬,導致許多病患沒有能力買葯。呂受益更是因為無力買葯自殺未遂。
由於自己的病情進入了急變期,呂受益心灰意冷跳樓自殺。程勇深受感觸召集原班人馬,再次經營地下仿製葯,每瓶五百元只賣給老病友,免得惹上麻煩。
跑路的張長林上門找程勇,索要二十萬跑路費,程勇豪爽地送了三十萬跑路費給張長林。
半年後,曹斌在上級的命令下追蹤仿製葯源頭。在碼頭門衛的舉服下,曹斌查獲了碼頭上正在轉移的仿製葯。彭浩為了引開警察,駕車急行出了車禍,死在了醫院裡面。
印度政府因為正品格列寧葯品公司施壓,關閉了仿製葯工廠。程勇自掏腰包從印度以兩千元的價格進購格列寧,在國內以五百元每瓶價格賣給病人。
警方逮捕了私賣仿製葯的程勇,三年後,政府酌情釋放程勇,推動醫療改革,為大批慢粒白血病患者提供有效的幫助。
(4)醫保微電影名稱擴展閱讀:
電影上映時間及獲獎情況:
《我不是葯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的劇情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1]。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
2018年9月,該片獲得第42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劇本獎。
參考資料:網路——我不是葯神
5. 醫保刷卡醫療項目名稱刷了一個,能改嗎
醫 保卡上的名字應當與當事 人身份證以及戶口本上的名字一 致的。
醫保卡改名只需要攜帶本人身 份證、戶口本以及醫保卡到當地社保部門重新辦理一張即可。
醫保卡使用范圍:
一、門診、急診費用
1、在職職工,到醫院的門診、急診看病後,1800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才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50%。
2、7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70%。
3、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80%。
二、住院的費用
一個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住院費用)最高支付額目前是7萬元。
1、住院報銷的標准與參保人員所住的醫院級別有關,如住的是三級醫院,從起付標准到3萬元的費用,職工支付15%,也就是報銷85%;
2、3萬元到4萬元的費用,職工支付10%,報銷90%;
3、超過4萬元到最高支付限額部分的費用,則95%都可以報銷,職工只要支付5%。
4、退休人員個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職(就是上述的)職工的60%,但起付標准以下的,都由個人支付。
三、定點醫院和定點零售葯店
定點醫院和定點零售葯店報銷范圍:參保人員要到自己選擇的4家個人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急診除外),或是定點中醫、專科(包括口腔醫院、婦產醫院、腫瘤,醫院等)和11家A類醫療機構看病才能報銷。
6. 一部有關美國加拿大英國的醫療保障的片子!急求!!!
麥克摩爾的精神病患
神經病人(醫療內幕)
導演 |麥克.摩爾
主演 |麥克.摩爾
電影介紹
美國導演邁克爾·摩爾的紀錄片《精神病人》(Sicko),反映了美國醫療體制的痼疾,揭露了美國醫療保健行業的黑幕,還對美國負責葯品審批的食品和葯物管理局、負責監督醫療保健行業的國會議員提出嚴厲批評。
醫院大門朝南開,有病沒錢別進來。對美國政府宣稱「關押在關塔納摩監獄的囚犯可以接受與美國公民相同的高質量醫療」的說法,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他調查了當年參加「911」救援行動的志願者。這些人當年自願參加救援「911」倖存者的醫療行動,但大部分人因此罹患疾病。為了形成強烈對比,摩爾親自率領一群當年的志願者訪問古巴,參觀關押當年「911」襲擊相關恐怖分子的集中營,了解那些犯人在獄中受到的醫療待遇,結論是無情的:那些參加救援活動的無名英雄,事後得到的醫療待遇遠不如獄中囚犯。
因為此片的拍攝,摩爾已被政府一紙訴狀告上法庭,理由是違法進入關塔納摩和古巴。
關於影片本身,摩爾表示:「我希望製作一部不同於以前作品的影片。我希望觀眾看了《精神病人》之後,能產生做點事情的慾望。這部電影如同一個行動號召令。」同時他承認說:「我不願意把話語權交給與我持不同意見的人,而是更願意呈現自己的觀點。」
「醫療保險」和「喜劇」,無論從喻意還是覆蓋范圍上都是毫不相乾的兩個詞彙,想要讓它們共同為一句話服務,更是難上加難的事……然而在邁克爾·摩爾執導的最新紀錄片《神經病人》中,它們卻親密地「勾結」在了一起。
整部影片是由幾個發生在美國普通公民身上的真實案例穿插、拼接而成的,他們的生活或陷入混亂、或支離破碎,甚至還有人為此生命危在旦夕--他們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導致他們糾纏於困境之中的罪魁禍首,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醫療保險」……紀錄片中幾個人的親身經歷清楚地反應出,類似的危機,不僅僅出現在美國那些未上保險的4千7百萬人的身上,數百萬忠實地按時交納保險金的人,也受到官僚作風嚴重的「條款」的限制,而無法享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權益。
當邁克爾·摩爾仔細調查了「醫療保險」體系為何會有如此詬病存在時,得到的答案很簡短:一切都是利益惹的禍。為了製作這部紀錄片,邁克爾·摩爾滿世界的奔波,拜訪的國家包括加拿大、英國和法國,那裡,公民根本不用交納保險金,就可以享受到免費的醫療待遇。最終,邁克爾·摩爾將目光聚焦在了曾經在「9·11」恐怖襲擊中奮不顧身地拯救生命的英雄,這些因為參與救援工作而受傷的人,現在正因為疾病而遭受著痛苦,可是在美國,醫療保險卻拒絕為他們支付醫療金。然而,當他們在《神經病人》中一一露面後,迫切的問題不但得到了解決,還受到了外交方面的關注。
那麼,這樣一部對社會問題進行沉痛地反思的紀錄片,本應該是嚴肅的,怎麼又會與「喜劇」聯繫到一起呢?這就要歸功於邁克爾·摩爾那獨特的表現手法了,他通過馬克·吐溫式的諷刺文風,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講述了這些應該引起關注的故事。雖然他曾經製作過在紀錄片領域起帶頭作用的《科倫拜恩的保齡》和《華氏911》,還因此獲得了奧斯卡的嘉獎,但是對於邁克爾·摩爾來說,拍攝影片的過程仍然是一個非常困難的經歷,因為美國的醫療保險雖然陳腐、官僚、形式主義,卻是一個有著時間、歷史和資金做強大後盾的成熟體系,邁克爾·摩爾對其進行了如此坦誠、不隱諱的批評,勢必又會觸痛一部分人敏感的神經。
《醫療內幕》亮相遭「圍剿」 摩爾新片試映引爭議
憑借《科倫拜恩的保齡》和《華氏911》分別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及戛納金棕櫚的邁克爾·摩爾,攜新片《醫療內幕》(Sicko)在美國舉行了試映,試映的地點有點偏,離最近的大城市底特律有400公里。然而到場的記者一點也不少,摩爾回答了記者的問題,尤其是關於他以前在紀錄片中「撒謊」的問題。
新片拿醫療制度開刀
《醫療內幕》的試映地點在邁克爾·摩爾的家鄉安特里姆郡的貝萊爾村,該村距底特律城400公里,是民主黨重要的籌錢基地之一。大約有880個人每人花了40美元買票看了這部片子,如果再加60美元的話,還可以參加摩爾在一家餐廳舉辦的派對,得到摩爾親筆簽名的電影海報、醫用手套,甚至綳帶。
《醫療內幕》跟蹤拍攝了一批美國人在醫療系統的官僚海洋里艱難「游泳」的過程,既有上過醫療保險的也有沒醫療保險的。一個孤女因為不是一家醫院的「會員」而吃不到抗生素,不幸死亡;一個沒有健康保險的男人被電鋸切掉了兩個手指,他只能出1.2萬美元接好他的無名指,卻付不起另外的6萬美元,於是失去了中指;一群在9·11災後營救中生病的工人得不到救治……
影片把保險公司和左右兩翼政黨的支持者們都描寫成壞蛋,並且把美國的醫療系統和加拿大、法國、英國的醫療系統對比,稱贊了後者由國家運行的醫療體系。在電影的高潮部分,那些參與9·11災後救助的生病工人從美國去了古巴,在那裡他們得到了更好和更便宜的救治。
不同立場評論迥異
《醫療內幕》陰郁的調子讓很多觀眾感同身受,來自特沃斯城的卡羅爾·齊格文說:「我覺得邁克爾·摩爾是挖掘真實情況的人。」不過更多的人是來「踢館」的,來自美國政府、保險公司和醫療部門的人,大多不怎麼喜歡這部片子。美國健康保險計劃的主任凱倫·伊格納格尼說:「我不認為邁克爾·摩爾想做一部公正的電影。他刻意製作一部政府操縱醫療系統的電影,並把它硬說成美國的健康危機。」其實,摩爾和美國醫療系統的「戰爭」早就開始了。摩爾曾經說過他後悔「太早」透露自己要拍《醫療內幕》的消息,這讓很多健康保險公司以「防火、防盜、防摩爾」的警惕性對付他。而這部電影在6月29日公映之後肯定會引發更多的嘴仗。
在線觀看地址: http://so.56.com/index?type=video&key=%C9%F1%BE%AD%B2%A1%C8%CB
7. 從《我不是葯神》看醫療保險
最近,一部名為《我不是葯神》的電影特別火,不僅讓徐崢又紅了一把,也捧紅了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葯物「格列寧」以及背後的諾瓦公司。一部電影以喜劇方式講述了需要終身服葯的慢粒白血病人求購便宜仿製葯的故事。從一開始的近4萬元一瓶的正版葯,到售價5000元的印度仿製葯,到最後一降再降,只賣500元的成本價,曾經通過賣葯賺得盆滿缽滿的老闆,最後自掏腰包貼補差價,即便病友感念其善行,他卻最終因為走私和售賣假葯的行為鋃鐺入獄。整部電影看下來笑中帶淚,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內的醫療保險現狀。
政府層面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起於1998年,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結合的模式,分為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統籌基金有一定起付標准和最高限額,主要用於住院醫療和慢性病治療;個人賬戶用於一般門診支付。從基本醫療保險的制度設計可以看出,它結合了社會保險和儲蓄保險的作用,在個人負擔一部分的基礎上,醫保基金承擔大額醫療費用的比例支出。醫保基金的報銷還需要符合此種葯品進入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中的葯品根據療效、使用廣泛程度、價格分為甲類葯、乙類葯和丙類葯。甲類葯可由醫保統籌基金支付,乙類葯需要個人自付一定比例後再由醫保統籌基金支付,丙類葯完全個人自負。好比影片中的治療慢粒白血病特效葯格列寧,就是丙類葯,醫保基金不報銷,完全個人負擔,也就出現了吃葯三年,吃沒了一套房的困境。
醫保葯品目錄的多次調整,導致曾出現過葯價虛高,醫生多開葯拿回扣的現象,買單的是國家財政,肥了的卻是自己腰包,醫保基金支付壓力空前巨大。後來國家又調整了葯品價格,緩解了醫保基金壓力,卻出現低價葯難尋的局面。反反復復,基本醫療保險始終在摸索中前行。
在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之外,為解決大病治療超過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的問題,政府也推出了大病救助制度,資金由個人繳付大部分,財政補貼一部分的形式籌集。一旦因重大疾病產生高額醫療費用,在統籌基金按最高限額標准支付後,由大病救助基金承擔餘下的70%-95%費用,解決因病致貧的問題。
對比國家層面的基本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作為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在報銷比例、葯品使用范圍上都更加靈活。商業醫保按賠付方式可分為報銷型和給付型。簡單說,報銷型就是你看病花了多少,保險公司給你多少;給付型就是一旦你生了某種病,保險公司一次性給你一筆錢,不管你花還是不花,一般多見於重疾險。商業醫療保險涵蓋門診、住院渠道,大多設有一定的免賠額,自負醫葯費超過一定額度以後,由保險公司進行賠付。一般來說,在有基本醫療保險情況下,商業醫保保費相對較低。商業醫保在基本醫療保險賠付之外,對個人自負部分進行一定比例的償付,性質類同於大病救助基金,但其的葯品范圍和償付比例有一定優勢。但在慢性病治療方面,商業醫保可能會拒保。
以上是國內最常接觸到的醫療保險,除此之外,近幾年還出現了水滴籌、輕松籌等大病費用眾籌平台,這些平台也是對上述兩大醫療保險的補充,畢竟還有很多弱勢人群通過這些平台來解決大病治療費用。
試想,慢粒白血病人在基本醫療保險搭配大病救助基金,商業醫療保險作為治療費用的補充,輔以眾籌平台的愛心援助,治療費用應能得以保障。也希望進口葯關稅下降,降低葯價,國內制葯企業也能早日研發出替代葯物,這樣才不會再出現《我不是葯神》中最後讓人心酸的結局。
8. 醫院醫保科微電影怎麼拍
醫院醫保科微電影拍法如下:
員工提前與醫院協商好穿上醫生白大掛到醫院現場實地拍景然後加入內容
9. 醫保類別名稱顯示農合
區別如下:
1、新農村合作醫療是農村戶口的買,居民醫療保險是非農業戶口的買。
2、新農合主要是讓農民在鄉鎮衛生院報銷多,起付線低,在城裡的醫院報得相對少些;居民醫療保險起付線比新農合稍高,在大醫院報銷比例稍高一點,交錢也交得多一些。
3、新農合可報銷的醫葯目錄比城鎮醫保少,新農合在鄉鎮醫院報銷比例高,在市級醫院平均報銷比例比城鎮醫保低百分之一二十,最高封頂也比城鎮醫保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