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諾爾微電影
『壹』 美麗的達里諾爾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題目
『貳』 《中國影像方誌》:內蒙古克什克騰篇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中國影像方誌:內蒙古克什克騰篇》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eTqHl57I-UiOYqF8p4HGtQ
簡介: 達里諾爾湖畔,一支皇家「親兵衛隊」的到來,讓這片土地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美麗的西拉木倫河源頭,古老的文明在此延續萬年,從蒙昧走向盛放。樸拙的岩畫記錄著祖先的豁達與智慧,隕落的名城講述著歷史的風華與繁榮,冰臼奇觀展示億萬年地球脈動的韻律,季節變換書寫達里諾爾湖詩意自然的家園。攝影節延續遠去的情懷,飛行大賽譜就希望的新篇。古老的土地精彩紛呈,生機無限。這里,就是內蒙古克什克騰旗。
『叄』 第六集 秘境
古老的北京城,走不了多遠就可以品嘗到正宗的土耳其餐。地道的西班牙海鮮飯,或是原汁原味的法國大餐。人們與來自全球各地的食物交會,口味也日益和世界趨同。然而,總有未被發現的食物隱藏在中國的山林丘壑、江河湖海與草原沙漠之中,那是我們要發現和尋找的,秘境。
內蒙古達里諾爾的初冬,氣溫降到零下 30 攝氏度。在湖心選好破冰地點,今天的行動至關重要。蒙古語「達里諾爾」意思是「海一樣的湖」。這是今年撒下的第一網。800 米長的大網,要在冰面下潛行 6 個小時。半蘇打型鹼水湖,生長出一種對環境極為挑剔的魚類,瓦氏雅羅魚,當地稱為「華子魚」。華子魚生長緩慢,4 年體重僅達 200 克,500 克重的華子魚已經是湖中極品,第一網近 3 萬公斤鮮魚。為了保持湖魚的種群數量,漁民們約定,每年冬捕不會超過 30 萬公斤。剛剛出水的華子魚,清蒸,能最大限度保持它鮮醇的原味。酸辣,在高寒的草原隆冬,開胃醒神。油煎也不復雜,只需稍加熗鹽,微火三五分鍾,鮮魚帶著焦香出鍋。農家的做法更加質朴,柴鍋燉燒,濃郁鮮香,漁民們享受著自己的收獲,這是對他們半年多前辛苦付出的回報。5 月,達里諾爾剛剛蘇醒,淡水河水溫達到 8 攝氏度,華子魚就要從達里諾爾湖口出發,沿河道逆流而上,漁民們也忙碌起來。馮俊傑和他的夥伴們在河道上游紮下竹樁,鋪設羊胡草把。羊胡草,達里諾爾最早感知春天的植物。幾十公里水路,危機四伏,早早等待的鷗鳥,迎來一場盛宴,華子魚可以幫助它們補充能量,完成遷徙,最終到達西伯利亞。在集中洄遊的 1 周之內,超過 40 萬條魚會成為鳥類的食物。整整一個冬季沒有進食,逆流之中它們前途未卜。在通向達里諾爾的 4 條河道中,馮俊傑他們要鋪設 2000米草把。逆流讓華子魚的前行越發艱難,卻能刺激它們的性腺發育成熟,加速魚卵的孕育。這是一場優勝劣汰的競爭,只有最強壯的魚才能到達產卵地。華子魚伸手可得,但漁民不會在這個時節捕撈。夜晚,天敵退去,華子魚加快速度,它們必須找到合適的產房,這在生態退化、水草稀少的河道中不是容易的事。羊胡草把正是溫暖的產床,沒有它們,魚卵會因為缺少附著失去生存機會。完成繁衍的華子魚返回大湖,10 天後,孵化出的小魚也會像父母一樣游回達里諾爾。草原秘境,人和魚類共同努力,找到維持平衡的生存之道。
向南 4000 公里,北海,中國大陸海岸線的最南端。人們不知道,距離他們不到 100 公里的海邊,一種跟恐龍同時代的小生物正在聚集。沙蟹,開始享受晚餐,在剛剛落潮的海灘,營建起屬於它們的秘境。周君夢又踏上熟悉的家鄉小路。周君夢在四川讀大學,每年暑假她都要回到祖父母身邊。沙蟹行動敏捷,體長只有 2 厘米左右,速度卻可以達到每秒 1.6 米。沙蟹逃得快,母親的手更快。北海,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多地文化的融合,在飲食上呈現出兩廣和東南亞風格的奇妙並存。沙蟹汁,又讓它區別於任何一個地方。立秋過後,退大潮的夜晚,正是捕捉沙蟹的好時機。沙蟹靠吸取沙里的海水和藻類獲得養分,簡單易得的食譜讓它們在地球上繁衍了億萬年。食物的鏈條總是環環相扣,海灘上,人與沙蟹的競賽從未停止。沙蟹汁做法並不復雜,反復清洗,仔細去除內臟,在陶臼中杵碎,加鹽和少量白酒。幾乎沒有肉的沙蟹,被想像力打造成神奇的調味料。剛做好的沙蟹汁腥味較重,這是因為魚油氧化所致。要獲得最佳口感,發酵才是重要環節。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把沙蟹中的蛋白質水解,得到小分子的多肽和游離的氨基酸。1 個月之後,沙蟹汁醇厚鮮香,味道最好。豇豆是沙蟹汁最常見的搭配,中火燜燉 10 分鍾,豆角清甜中無端跳脫出幾分野性,讓人胃口大開。粵菜中標志性的白切雞,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一般認為蔥油醬汁與它門當戶對,但在北海人心中,沙蟹汁才是白切雞天造地設的神眷仙侶。一小碟沙蟹汁,讓漁家人的生活多了些滋味,這是億萬年秘境里釀造出的奇跡。
我們的祖先善於在自然中尋覓滋味,來裝點自己的美食。汛期的莫爾格勒河一片汪洋,一種植物卻花開正旺。希吉樂家有 9000 畝草場,4000 只羊。今天要把羊群早早趕回家裡,她在等待一次重逢。表妹其布日從 100 公里外趕來,草原地廣人稀,人們難得碰面,野韭花每年為他們創造一次相聚的機會。潮濕平緩的向陽坡地最適合野韭菜生長。每年,野韭菜開花只有一個星期,但是牧民們有一種傳統方法,可以把它的清香貯存起來,享用一年。韭花中有許多含硫化合物,是辛辣味道的來源。碾碎,破壞韭花細胞,讓含硫化合物漸次釋放。單調的自然環境釀造出草原上味道最為豐富的調味品,野韭花醬。牧民們開始儲備過冬的草料。夏季放牧即將結束,轉場前,牧民們照例有一次聚會。肉食是草原民族食譜的主角,游牧傳統滋生出粗獷的烹調。地道的手把羊肉在烹煮過程中不加任何作料,塊大量足,大灶旺火,40 分鍾即可出鍋。如果沒有韭花醬,再鮮香的手把肉也會失色。韭花醬中的鈉離子能激 活不含鹽分的羊肉,含硫化合物在口腔里形成神經性輕微燒灼,進一步提升肉香。同時,韭花醬也提供了幫助消化肉食的天然維生素。羊肉加韭花醬這種古老的草原食風,即便到了北京城裡的涮肉桌上也不變其宗。雖然調料有十幾種,但是韭菜花的地位始終難以撼動。
或許是食譜中豐富的優質蛋白,使草原民族的體魄更為強健。游牧轉為定居,但那達慕讓他們重回當年的剽悍。長城綿延 5000 公里,曾經是游牧和農耕民族的分界線。吃羊肉的傳統在長城以北和西部地區有著久遠的歷史。這是地球上離海洋最遠的沙漠,中國的干極,塔克拉瑪干。亞曼拜克村,離沙漠最近的村莊,吾布力卡斯木正在准備一場沙漠盛宴。羊肚是天然的烹調器皿,浸透作料的羊肉放入其中,既不會滲漏,又有足夠的彈性。用動物的胃包裹食物進行烹飪,這種方式並不鮮見,但這里的做法最為獨特。炭火是沙漠烹調的關鍵,炭火下面,沙地溫度超過 180 攝氏度,這是最天然的烤爐,讓食物受熱均勻。羊肉在烤制時的變化無法目測,完全憑借經驗。4 小時後,炭火釋放出羊肉的鮮味,焦香鋪面。肥肉的油膩已經被火烤得香酥,瘦肉筋道彈牙,肥瘦相宜,肉嫩汁多。大約 200 萬年前,人類學會了用火燎烤生肉,科學家認為,是熟食造就了今天的我們。
黃河沖出賀蘭山,塑造了寧夏平原,幾乎所有中國的美食家都認為,這里的羊肉質地最佳。不加鹽是燉煮的關鍵,鹽作為強電解質會破壞羊肉的細胞膜,使肉質中的水分滲出,失去彈性,口感變老。近 2 個小時的文火燉煮,肌肉纖維軟化,飽含水分,羊肉不膩不膻,豐盈鮮美。裝盤之前,鹽才會登場,既增加口味又不影響熟肉口感,雙倍提鮮。「魚」和「羊」組成漢字里的「鮮」字,這是中國人對味道至高無上的評價。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烹飪羊肉的傳統,各方水土也造就了羊肉風味上的差異,而北方的烹飪最為簡單。這種對羊肉之鮮恰到好處的呈現,也暗含了他們對食材的自信。美食依賴於環境的支撐,人的需求曾讓寧夏山地間羊的數量遠超植被的再生能力,快速沙化的地表變得無比脆弱,迫近的荒漠讓人在美食與環境間尋找新的平衡。羊的呼喚像鍾表一樣准時,忙碌的一天從草料開始。馬阿舍和丈夫喂養 2000 多頭羊,他們每天要工作 12 個小時。在這里,青貯飼料是羊的主食,玉米秸稈和苜蓿粉碎、發酵,製成青貯飼料,最大限度的接近天然草料的營養成分。寧夏地處中國風沙線邊緣,為了保護生態,大規模放牧已經禁止。要讓羊肉的風味存續,人們付出心智和勞力,復制出一個最接近自然的飼養環境。回族姑娘馬阿舍曾經是阿拉伯語學校的優等生,6 年前她與楊國偉相遇,嫁到乾旱貧瘠的海原。如今她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為了建立一個夢想中的家,四個月前他們來到養殖場,打工雖然辛苦,但能保證一年 4 萬多元的收入。每天辛勤勞作,為人們帶來鮮美的羊肉,自己的生活卻極盡簡朴。「洋芋擦擦」是孩子們的最愛,這是山裡人發明的美味,讓一種最樸素的食材出落得活色生香。
中國人善於在平淡的生活中創造出美食,美食也是人們超越困境的心靈慰藉,在極端環境中更是如此。塔克拉瑪干南緣,年平均降雨量只有 15.6 毫米,極為典型的大陸荒漠氣候。小麥比任何一種禾本植物更能適應生態環境,就像這里的沙漠居民,總能在極端條件下獲取 生存能量。流沙對村莊和土地的侵蝕從未停止,但他們世代堅守。麵粉要先經過發酵,再揉成面坯,透氣孔可以防止烤制時鼓脹變形,洋蔥碎和芝麻讓香味更加迷人。饢,在人類的食譜中已經存在了 2000 多年。囊坑壁已經達到攝氏 180 度,麵粉中的糖在高溫下發生脫水與降解,為饢染上焦糖色,濃郁麥香也由此而來。從生到熟只需 10 分鍾,但是傳統已經跨越千年歷史。在荒漠中,饢,耐腐蝕,抗乾燥,保存幾個月都不會變質,是人用食物應對極端環境的典範。
無論乾旱貧瘠的土地,還是深不可測的大海,一旦注入人類的智慧,都能變成美食的秘境。距離沙漠 4000 公里的珠江入海口,台風迫近,張北根夫婦捨不得返回,盼望中的漁獲還沒有出現。石斑魚,藏身在 10 米下的礁石縫隙,僅憑一絲釣線,靈敏的手指能探知水下任何細微的動靜,但是上鉤的只有小魚。石斑魚難以用網捕撈,只能手釣,它肉質細嫩緊致,被認為是最美味的海魚之一。中國擁有 5000 多座海島,潛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海上秘境。萬山島面積 8 平方公里,只有百十戶人家,由於靠近珠江口,鹹淡水在這里交匯,附近水產極為豐饒。張北根夫婦從小生活在這里,他們深知海鮮風味的奧妙。新鮮魚蝦在晾曬過程中釋放肌苷酸鹽,魚肉和蝦肉又富含谷氨酸鹽,晾曬脫水後,二者奇妙交會,產生濃厚的鮮味。這種鮮,是味素和雞精的本源。不需要復雜的烹飪,10 分鍾清蒸便能徹底喚醒它們濃縮的鮮甜。台風初歇,張北根夫婦要到更遠的海區碰碰運氣。憑借山石的錯疊,判斷石斑魚的藏身之地,萬山島上,沒有人比張北根更了解這個秘密。浪涌不大的早晨,石斑魚會出洞覓食,憑借這枚彎鉤,張北根曾經釣到過 30 公斤重的石斑。風浪漸起,眼看今天又沒有收獲。這是今年捕到的第一條石斑,盡管不到 5 公斤,卻預示著好的開端。從前,獵魚是一家人的生計,現在,出海是夫婦倆的樂趣。兒女都已在城市安家立業,也想把父母接到身邊。張北根不想成為孩子們的負擔,更難以割捨這片自由的海上秘境。
堅守在秘境中的,還有這種 2 億 5 千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的小生命,白蟻,並不知道自己的勞動為人類培植了獨一無二的美味。阿佤山橫跨中緬邊境,北回歸線穿越原始季風林。對李小七和姑姑阿秀來說,7 月是最忙碌的時節,茶園支撐著她們一年的生計。朽木之下掩藏著一個史前世界,這是大白蟻亞科的一個分支,工蟻吞下樹葉和雜草,排出體外,形成半消化的草料。它們在草料中植入一種真菌孢子,使草料發酵,變得酥鬆可口。白蟻對食物發酵技術的掌握,比人類的出現早了 3200 萬年。孢子逐漸形成直徑只有幾微米的菌絲,合適的溫度和濕度讓它生長出粗壯的子實體,雞樅是白蟻培植的極品美味。有美食家認為,雞樅之所以能在食用菌里獨具一格,是因為它在鮮香甘甜、柔嫩爽滑這些共性之外,別有一種動物性的肥美。雞樅含有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加鹽烹炒能形成最天然的味素,這是雞樅鮮味的由來。茶園背後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阿秀熟記 300 多個雞樅的生長地點。同一個蟻窩每年就出一次菌子,她屬於最早見到的人。本是生長最旺盛的時節,但林中的雞樅沒有出現,小七心情沮喪,姑姑卻並不擔心。作為村裡最熟悉雞樅的人,她知道希望還在。剛剛頂出地面,傘蓋尚 未打開的雞樅味道最為動人。人們小心遵循著秘境中的自然法則,仔細掩蓋,防止再被別人發現,更是為了保護蟻巢。中緬邊境的熱帶雨林中,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中國有漫長的國境線,與 14 個國家接壤,無數人行走在疆域邊緣,尋找秘境中的美食。姜貞淑和老伴沈范極正跋涉在位於中朝邊境的長白山上,他們要去採集一種古老的植物。15公里山路對 70 多歲的老人來說,是一個挑戰。老人要尋找的,正是這些剛發芽的蕨菜。6500萬年前,蕨菜曾是恐龍的主食。蕨菜在中國分布廣泛,但不管什麼做法,多多少少會留有一絲揮之不去的苦澀。中國飲食文化里的所謂「清新爽口」,也常常伴隨這種令人清醒的愉悅。4000 公里外的雲南建水,蕨菜的烹調極簡到只需水焯,佐以雲南特有的煳辣。半年之中,蕨菜都是山裡人的主打蔬菜。長白山區適合採集蕨菜的時間不超過 30 天,姜貞淑年輕時獨自上山,每次都要背回 20 公斤蕨菜。蕨菜中含有的原蕨苷,對人類健康有傷害,水焯能去除部分有害成分。揉制,擠壓水分,同時折斷表皮中的粗纖維,使蕨菜口感脆韌。繁復的加工方法,是秘境中的朝鮮族對人類採集食譜的貢獻,脫水後的蕨菜易於長時間保存。人類為了留住美妙食味,一直在尋求最有效的貯藏方法。秘境中的佤山人,找到留藏雞樅鮮味的訣竅。阿秀要趁菌子新鮮熬制雞樅油,加熱讓雞樅釋放出水分,再文火焙乾。植物油是保全鮮味的關鍵,油溫不斷升高,雞樅的鮮香遷移到熱油中。3 小時後,雞樅油濃烈美艷,自然冷卻,可以保存2 年。空間的阻隔讓秘境留存,秘境也留住了奇絕的美食。姜貞淑兒孫滿堂,但沒有一個孩子留在身邊。每年,老人都要把蕨菜乾捎給遠方的兒女。食物像忠實的信使,傳遞著家和親情的訊息。
不是所有的秘境都隱藏在崇山峻嶺的處女地,繁華都市,也有不為人知的秘境。露天的滾油旺火,深灶鐵鍋,烹炒出濃香四溢的街頭料理,晚歸的人們把這里當作深夜食堂。繁華的中環摩天樓下,隱藏著即將消逝的大排檔。阿昌家的排擋 20 年期就在深水埗,城市發展提速,排擋漸次取締,他們搬進了路邊的店面。從父輩開始,阿昌家獨沽一味,一灶雲吞面做了 60 年。來店裡吃飯的,很多是幾十年的老顧客。鮮蝦雲吞,手工竹升面,牛筋軟糯,蝦子清鮮,厚實的味道深刻進這片社區斑駁的歲月,頑強的味覺記憶召喚人們一路追隨。父親劉庭森已經 80 歲,每晚都准時到店門前坐上一陣,這是老人最享受的時光。和面用新鮮鴨蛋,不加一滴水,保證面條爽滑彈牙。竹升壓打,面軟硬適中,韌勁十足。送走最後一撥客人已是凌晨 2 點,食肆打烊,為城市繁忙的一天畫上句號。60 年前,800 多家大排檔曾遍布全港,到今天只剩 28 家,消逝的排擋記錄下城市轉型的身影,也成為香港人對美食秘境的集體記憶。
寧夏吳忠,馬阿舍和丈夫每天計算著回家的時間,而這里的生活才剛剛開始。新疆和田,吾布力卡斯木要把今年的新麥收回谷倉。呼倫貝爾草原,其布日做的韭花醬,全家人可以吃到來年春天。地球村形成的速度不斷加快,沒有人能夠阻擋。然而,只要保持對某種味道的迷戀和期待,那麼,這種味道以及與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就一定會守護一個個不可復制的部落,一處處令人神往的秘境。
『肆』 溫柔的謊言女演員名單
沈陶然
中文名: 沈陶然
英文名: Zoe 別名: 小柒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安徽合肥 出生日期: 1989..9.1 祖籍: 安徽合肥 語言: 中文,英文 職業: 學生,演員 學歷: 北京電影學院07表本 體重: 44kg 身高: 163cm 血型: O型 星座: 處女座 愛好: 看書,音樂,電影,烹飪 特長: 小提琴,表演 喜歡的顏色: 白,藍綠,咖啡 家庭成員: 爸爸,媽媽,自己,黑漆漆(貓咪)
電影:
2004 北京電影學院膠片電影《小四》 飾小青 ——導演:孫浩
2005 數字電影《豆汁店·咖啡館》 飾聾啞女孩 菲菲 演:章明
2007 中央6套愛拍電影《燈》 飾盲女孩
2008 電影《我把溫柔獻給你》 飾歐陽淑惠 ——導演:徐超
2008 北京電影學院膠片電影《路口》飾徐燁 ——導演:王小川
2010 電影《第一書記》 飾鄉村女教師 ——導演:陳國星
2010 數字電影《陽光四順》 飾劉欣雅(大) ——導演:郭方宏
2010 數字高清短片《達里諾爾》 ——導演:馬楠
電視劇:
2005 中央八套電視連續劇《雪域情》 飾林可西 ——導演:錢小紅
2010 電視劇《溫柔的謊言》飾趙小魚 ——導演:郭方宏
2010 電視劇《一日夫妻百日恩》 飾羅歡 ——導演:趙晨陽
榮譽狀況
2004 電影《小四》榮獲韓國釜山電影節最佳影片銀獎
2005 電視劇《雪域情》獲第26屆飛天獎中短篇電視劇二等獎
2009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首屆表演大賽 獲最佳女演員獎
演出的小品《咱爸咱媽》獲優秀作品獎、最受觀眾歡迎獎
『伍』 想問赤峰達里湖景區怎麼樣
達里諾爾湖是內蒙古四大內陸湖之一!被稱為「百鳥樂園」,也享有我國第三大天鵝湖的美譽(其他兩個天鵝湖為鄱陽湖和巴音布魯克湖)位於貢格爾草原西南部,距離克旗政府所在地經棚鎮90公里。
達里諾爾漢譯「象大海一樣寬闊美麗的湖」,古稱「魚兒濼」、「捕魚兒湖」、「答爾海子」等。
湖周長百餘公里,呈海馬狀,湖周圍草地緩升,百里際天,僅東南角地勢下沉,達里諾爾湖還有崗更諾爾和多倫諾爾湖兩個姊妹湖,形成面積238平方公里的高原湖區,總儲水量16億立方米,湖面平靜,宛如鏡狀;氣團緩生、波翻浪涌,登上湖邊砧子山觀湖晨曦迎目,正赤如丹。
雲在水中,浪在天上;魚躍鷗拍,飛花點點,金波光躍,誠為奇觀。
達里諾爾自然博物館是中國→加拿大兩國政府合作的一個重要成果之一!是中加合作的標志性建築。佔地33畝,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總投資1200萬元。中心前臨達里湖,背靠砧子山,西側是一望無際的貢格爾草原,與周圍自然景觀達到最大和諧統一。站在建築屋頂,視野開闊,達里諾爾美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中心分三部分:一是達里諾爾自然風情展,二是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風光展,三是民族風情展。博物館利用高科技手段及現代化設備,通過圖版展示、實物標本展示、三維動畫、多媒體演示及聲、光、電於一體的互動裝置,展示出了克什克騰獨特的地質地貌和達里諾爾奇異的自然景觀及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達里諾爾博物館已成為克什克騰旅遊的一個新的亮點,是遊客進入該地區的第一站。進入博物館,可以全面了解克什克騰和達里諾爾的自然、歷史、文化、民俗等各個方面。
遊艇:坐在遊艇上,在豪放的草原歌曲聲中,清風拂面,一望無際蔚藍湖水泛著磷磷微波,一群群鳥兒從頭上飛過,偶爾有魚兒躍出水面,隨著徐徐前行的遊艇,讓人感到胸 襟開闊,使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
快艇:乘坐快艇是速度與刺激的體驗,在馬達聲中,快艇在湖面上飛馳,一串串的浪花被留在身後,偶爾有湖水濺到臉上,涼爽滑膩,讓人在速度與刺激之餘體驗自然之美。
水上摩托:驚險、刺激的體驗,對自己膽量的挑戰,坐在駕駛員身後,緊緊抓住駕駛員,馬達啟動,水上摩托象箭一樣飛馳在湖面上,駕駛員不時地來幾個 36 0 ° 的大轉彎,讓你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刺激。
垂釣:垂釣是享受寧靜溫馨自然的最好方式,靜坐湖邊觀賞碧水藍天,你可以搜索記憶中美好的時光,亦或暢想美好未來。當魚兒上鉤的一剎那,雖驚擾了你的思緒,卻也能讓你償到收獲的喜悅。
蹦極:蹦極是小朋友和青年人的樂園,身體在空中忽上忽下,體驗飛一樣感覺。
沙灘摩托:騎上沙灘摩托車,起伏的路面,柔軟的細沙,讓你感到正馳騁在達喀爾拉力賽的賽道上。
更多關於赤峰達里湖景區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fdd041161573200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陸』 達里諾爾是什麼意思
達里:實際讀音是達來,意思是海
諾爾:意思是湖
意思就是:大海一樣的湖
『柒』 克什克騰旗景點
阿圖什巨石陣旅遊區、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曼托山莊、青山臼齒群、達里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龔格爾草原等。
1.阿沙圖巨石陣旅遊區:景區南北長5.5km,東西寬3km,面積約15km2,平均海拔約1700m。
2.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面積1343平方公里,以第四紀冰川臼齒和花崗岩石林地貌及地質構造為特徵。
3.曼托山莊:它以塞外淳樸美麗的風景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奇觀而聞名。是集現代主義和塞北草原民族風情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旅遊度假天堂,集吃、住、行、娛、購、健身、團拜會於一體。
4.青山臼齒群:是以保護臼齒群為主要對象的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
5.達里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珍稀鳥類及其湖泊、濕地、沙地、草原、林地等多樣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6.龔格爾草原:位於克什克騰旗境內,達來諾日鎮東部,距彭靜鎮47公里。它是離北京最近的內蒙古草原,集自然風光和蒙古族風情於一體。
『捌』 赤峰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達里諾爾湖:達里諾爾湖是一個半封閉的淡水湖。這里生活著各種鳥類,生活環境非常好。如果是去觀鳥,建議4月中旬和5月以及10月中旬和11月去。
2.玉龍沙湖:玉龍沙湖是電影《不會有未來》的外景地。景區分為三條線:水線、山線、沙漠線。這里的風景很美,有白色的沙漠,也有紅色的砂岩。它有著沙漠般的遼闊景觀,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它靠近藍天白雲。好像伸開雙臂就能到達藍天白雲。
3.泡子將軍:這里水面開闊,群山環繞,蘆葦叢生,水草茂盛。每天六點,一大群馬會飛到湖邊喝水。馬入水,水花非常漂亮。夜幕降臨時,你可以在泡泡附近的蒙古包里過夜,圍坐在篝火旁,欣賞哭泣的馬頭琴和悲壯的蒙古長調,意境獨特。
4.克什克騰巨石陣景區:克什克騰巨石陣景區擁有世界各地奇特的地址景觀。它們主要是由冰川的侵蝕和挖掘形成的,好像是人工雕刻的。它們精緻而奇特。
5.道須溝景區:相傳道須溝景區的乾隆皇帝經常在這里遊玩,這里的景色美如畫,他是其中如畫的人。建議准備一天的遊玩。遊玩時,美景盡收眼底,讓你流連忘返。
6.趙廟北五台:趙廟景區佔地60平方公里的方圓,景點眾多,自然景觀奇特,文物古跡豐富。這里有大量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冰川融水將花崗岩石雕刻成各種形狀和有趣的方式。多少年來,這里一直是人們游覽的聖地,趙廟景區也因此而聞名。
7.烏蘭不同影視基地:烏蘭不同草起因清朝康熙皇帝因大敗噶爾丹而聞名。這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有廣闊的草原,起伏的山脈,蜿蜒的河流和茂密的森林。《還珠格格》、《康熙王朝》、《射鵰英雄傳》等多部電視劇都曾在此拍攝,在此拍攝的電影、廣告、專題片更是不計其數。
8.布隆克沙漠旅遊區:布隆克沙漠旅遊區是欣賞自然風光、體驗蒙古風情的好地方。金色的沙山,綠色的湖泊和廣闊的草原,讓人置身其中會有一種夢一般的感覺。這是非常愉快的。
9.花木溝國家森林公園:花木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南部,屬於老土山七脈賽汗壩區。市內地表水系統發達,水質良好,溪流遍布山谷。是白茶河、吐力根河、薩令河、灤河的發源地。河流兩岸發育良好的河岸沼澤形成濕地,將軍泡子、公主湖等著名湖泊位於此。
10.黃崗梁森林旅遊區:黃崗梁是大興安嶺最高峰,海拔2029米。黃崗梁地區保存著最完整的第四紀冰川,類型多樣,是典型的河谷冰川。黃崗梁兩岸有冰斗、U型谷、火絨、終磧堤、側磧堤、五條紋巨礫等冰川遺跡,被稱為冰谷臨海,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整、冰川地貌最完整、科研價值最高的第四紀冰川遺跡。
『玖』 達里諾爾湖,上帝遺落的一滴眼淚,你去過了嗎
悠閑清靜的達里諾爾湖
達達線西起點是達里湖,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在金黃的草地上羊群在悠閑地吃草,如同朵朵白達里湖亦稱為"達里諾爾",漢語譯為大海一樣的湖".它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部貢格爾草原的西南部,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第二大湖,面積258平方千米.湖區風光秀麗,集湖泊、濕地、草原、林地等為一體,是內蒙古鳥類棲息的一大場所.,是內蒙古地區四大名湖之一、赤峰市最大的湖泊.
看到這里您是否已經被達里諾爾的美景吸引了呢,那就趕快行動吧,到達里湖欣賞紅色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