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紅院分院小電影
㈠ 劉姥姥一共進了幾次怡紅院
1、第41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老老醉卧怡紅院
劉姥姥被眾人哄得大吃大喝,酒醉之後更是手舞足蹈。眾人途經櫳翠庵,妙玉請寶釵、黛玉到里間喝茶,寶玉也跟去沾光。
劉姥姥用了妙玉的一個成窯杯,妙玉准備不再用,寶玉做順水人情送給了劉姥姥。劉姥姥出恭之後誤打誤撞到了怡紅院,在寶玉的床上睡著。好在被襲人發現並掩飾過去,瞞過了寶玉。
2、第42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瀟湘子雅謔補餘音
劉姥姥就要回家,鳳姐兒平兒等給了許多東西,老太太和鳳姐的女兒病了,鳳姐順帶的讓劉姥姥幫著給孩子去了個名,叫巧姐兒。老太太因昨兒游院子病了叫來王太醫看病,無礙,劉姥姥就告辭了。
寶釵叫來黛玉,「審」她行酒令是漏了嘴的話是怎麼回事,勸她別看《牡丹亭》一類的雜書,黛玉始覺寶釵不是那種壞心機的人。
一行人又聚到李紈處,因惜春要畫畫告假許久就拿她,劉姥姥取笑,又商議著惜春的畫,寶釵幫著列出畫畫所需的,說笑一陣,就散了。
3、第43回:閑取樂偶攢金慶壽,了情暫撮土為香
賈母提出為鳳姐做生日。方法是湊份子。邢夫人也被叫來了。賈母帶頭二十兩。鳳姐對邢、王夫人各出二六兩不服,叫分別替兩位姐兒出了。
又要周、趙姨娘也出份子。尤氏替周、趙抱打不平。共湊一百五十兩。鳳姐叫尤氏看老太太眼色行事。尤氏說鳳姐收著些好,太滿了就潑出來了。
寶玉在鳳姐生日時以給北靜王死妾探喪為名給金釧兒燒紙,茗煙跟著。借素日厭惡的水仙庵一用。回家後賈母用「叫你老子打你」相威嚇。
4、第44回:變生不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
鳳姐揚手打給賈璉放哨的小丫頭臉,小丫頭一栽,這邊臉上又一下,登時小丫頭兩腮紫脹起來。另一放哨丫頭被一揚手打了個趔趄。
賈璉和鮑二家議論要扶正平兒,罵鳳姐是夜叉星。鳳姨打罵平兒。寶釵勸平兒。襲人勸平兒。寶玉給平兒道歉,要平兒換衣服,幫平兒理妝。
寶玉思平兒供應俗璉威鳳,其命之薄比黛玉更甚,不禁為之落淚。賈母坐陣,叫賈璉為鳳姐賠不是,又叫璉、鳳給平兒賠不是。
賈璉說鳳姐「太要足了強也不是好事」。鮑二媳婦上吊,鳳姐趁願,賈璉給銀二百,又虧王子騰幫忙,方了此事。
5、第45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風雨夕悶制風雨詞
眾姐妹來找鳳姐,邀其入詩社,並與其嬉笑打鬧一番,鳳姐知眾人實則要其捐錢,就出了五十兩銀子。入秋自後,黛玉病情加重,整日只在瀟湘館中養病。正覺無聊之時,恰逢薛寶釵前來探望。
於是,二人開始談心。於談話中,黛玉承認了以前對寶釵的誤解,寶釵則笑言她並不介意。二人終冰釋前嫌,互為金蘭。黃昏後風雨交加,黛玉於當夜作《秋窗風雨夕》詞。
寶玉冒雨前來探望,黛玉以「漁翁」笑他,後又失語笑自己為「漁婆」,後悔不已,寶玉卻未察覺。寶釵派人為黛玉送來一大包上等燕窩來,還有一包潔粉梅片雪花洋糖。
黛玉十分感激並打賞了來人。黛玉羨慕寶釵有母有兄,而悲嘆自己孤苦無依,又思及與寶玉的相處,終有嫌隙。聽著雨聲,黛玉暗自垂淚。
㈡ 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電影是什麼
1、歌女紅牡丹
是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張石川執導,洪深編劇,蝴蝶、王獻齋主演的劇情片,於1931年3月3日在上海光陸大戲院試映,1931年3月15日在新光大戲院公映。該片講述了歌女紅牡丹在嫁給生活墮落的丈夫陳發祥後,不僅受盡折磨和痛苦,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毫無怨言終將丈夫感動的故事。
2、孤兒救祖記
是我國拍攝較早的長故事片之一,也是早期著名的明星影片公司拍攝的第一部長故事片,富翁楊壽昌晚年喪子。為占家產,侄子道培與陸守敬狼狽為奸,誣告兒媳余蔚如不貞,致使蔚如掃地出門,數月後,蔚如生下一子,取名余璞。
余璞十歲,就讀壽昌所建學校,壽昌亦居住於此,祖孫互不相識,然余璞彬彬有禮,膽識過人,頗得壽昌喜愛,余璞亦常到其居處玩耍,一日道培守敬到壽昌處要錢,遭斥責後,意欲行凶,恰好余璞來到,守敬被捕,道培重傷,余璞亦受傷,道培臨終悔悟,說出實情,一家人終得團聚。
3、火燒紅蓮寺
是由林嶺東執導,程東、李若彤等人主演,於1994年由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發行的一部動作片,影片講述了少林寺被清軍燒毀後,大量少林弟子被抓到魔窟紅蓮寺,最後眾弟子聯手消滅紅蓮寺的清軍首領,燒掉紅蓮寺逃出生天的故事。
4、鐵板紅淚錄
電影鐵板紅淚錄由明星影片公司於1933年出品,該片由洪深執導,王瑩、陳凝秋、王徵信、謝雲卿、朱孤雁等領銜主演,劇作者根據他所熟悉的家鄉生活構思了電影故事,既描寫了封建惡霸的壓榨鐵板和農民的反抗,也穿插一段感人的戀愛悲劇。
5、女性的吶喊
是沈西苓擔任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在藝術處理上,他善於運用對照和比喻的手法來烘託人物的處境,但也還存在一些不夠成熟的地方,尤其是經過電影檢查部門的無理刪剪後,影片結構的完整性被破壞了,因此,有的評論認為,它是一部不幸失敗的作品。
㈢ 小紅帽恰恰的劇情簡介
(注意:漫畫版和動畫版的劇情差異較大,需要讀者注意區別)
一、漫畫版劇情:
見習魔女恰恰和老師塞拉維(瑟拉斐)、青梅竹馬的狼人利亞、小魔法師席奈(希尼)以及希尼的老師桃樂絲(杜蘿茜)本來都住在年糕山。後來搬到了大陸西方的魔法王國,三個小傢伙進入烏拉拉學院上學(那裡也是塞拉維和桃樂絲的母校)。學校的生活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後來陸續登場的美人魚瑪琳、忍者小玲、小黑帽葯劑師津子(動畫版稱雅子)等,把學園的故事弄得更加大條和多變,曾經是紅葉學院派來的間諜波比和市松,後來也和恰恰他們打成一片而加入了烏拉拉學院。雖然幾乎沒有念到書,但恰恰他們還是平安地從烏拉拉學園畢業了。最後,瑟拉斐回到了魔界,而兩位老師也幸福的走上了紅地毯,本來完美的結局,可是因為波比的弟弟卜耀尼突然失蹤,所以恰恰他們的冒險就這樣永無止盡的繼續下去……
二、動畫版劇情:
恰恰是一個戴著小紅帽的見習小魔女,與魔法師傅塞拉維住在年糕山上。當恰恰與好朋友利亞和席奈一起使用魔法飾物後,恰恰就能變身成魔法公主。恰恰其實是魔法王國的公主(國王與王後)的女兒,大魔王在恰恰幼年時攻擊城堡,把國王和王後變成石像,把恰恰的祖父(大王、老國王)變成一塊寶石。恰恰被時任禁衛隊長的塞拉維救走。大魔王被大親王的魔法所困,不能離開城堡,只能派手下追尋恰恰的下落,但那些手下每次都被恰恰變身後的魔法公主打敗。最後,恰恰和朋友們進入城堡打敗大魔王,國王、王後、大王和城堡里所有的人都恢復了原樣。打倒大魔王之後,恰恰和朋友們為了保護世界,用三件魔法飾物封印了「黑暗之門」,從此恰恰不能再變成魔法公主,但仍可以用另一些魔法物品施行魔法。
㈣ 怡紅院是這么報價的嗎這是什麼電影
劉姥姥 劉姥姥,一位具有非凡公關才能的老太太。見證了賈府興衰榮辱的全過程。一進榮國府,劉姥姥小心謹慎,打通關節。與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戶建立關系,二進榮國府,劉姥姥左右逢源,裝瘋賣傻,演繹著一位公關人士的成功之道。三進榮國府,劉姥姥挺身而出,俠肝義膽,成為《紅樓夢》里重要的收場人物。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老太太,何以在賈府里暢游大觀園、醉卧怡紅院? 在《紅樓夢》里,劉姥姥與賈府的淵源還得從他的女婿王狗兒說起,王狗兒的祖上曾經是一個小小的京官,與賈府王夫人的父親認識,又因同是姓王,借著「一處做官」的機緣便「連了宗」成了「本家」。 於是王狗兒家就結了賈府這一富戶。後來偏偏這王狗兒家不爭氣,弄得家業蕭條,就搬出了城住到了鄉下。到了年冬歲末,王狗兒家無以為計,顧頭顧不得尾,岳母劉姥姥只好借著這個關繫到賈府攀親,尋求救濟,於是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就上演了。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旗開得勝,使一個小小的庄戶人家和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戶逐漸建立關系。她不但使賈府認下了這門親戚,還拿回來二十兩銀子外加一弔錢的援助,使這個庄戶人家度過了難關。此刻劉姥姥在《紅樓夢》里的使命僅僅完成了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戲份還在後頭,這一回,劉姥姥可是大展身手,穿紅戴綠,備受矚目,讓讀者永遠記住了這個老太太。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她第四個作用,就是為日後賈府敗落巧姐被救埋下伏筆。這里邊就寫到當時王熙鳳的女兒,大姐抱著一個大釉子玩,那時候還沒取名,還沒取名叫巧姐呢,抱著一個柚子玩,見板兒手裡拿著一個佛手,然後她就要。丫鬟就哄著板兒把這個佛手給大姐換了柚子,板兒呢已經對佛手玩膩了,玩很久了,他看見那個柚子又圓又香,就換了,好,這里頭什麼講究呢?這個好像是冥冥之中緣分是佛手指引的結果,曹雪芹在這兒他是進行了這么一番暗示。所以,讓劉姥姥起名,劉姥姥不就說了嘛,取個「巧」字,將來必定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全從這「巧」字上來。
㈤ 《紅樓》里大觀園內出現的是「怡紅院」還是「恰紅院」
只有怡紅院,查一查古本
㈥ 龍爭虎鬥怡紅院-戲如人生
怡紅院中的大丫環們爭斗不休、各顯其能,小丫環們卻也毫不遜色。其中最為出彩的莫過於芳官。
芳官原是元春封妃後,賈府為辦理省親儀式而特意買來的家庭用戲子之一,後來發生國喪,家中按禮儀要禁止娛樂活動,所以戲班自行解散。但是多數小戲子不願離開賈府,因為回去還是要被家人賣掉,或者本身已經無家可歸,還不如留在賈府當丫環倒落得衣食無憂。芳官就是這些苦命人之一。紅樓十二官解散後歸宿如下:
文官,作了賈母丫環;小旦齡官被遣散
正旦芳官,作了寶玉丫環;正旦玉官被遣散
小旦蕊官,作了寶釵丫環;小旦葯官早逝
小生藕官,作了黛玉丫環;小生寶官被遣散
大花面葵官,作了湘雲丫環;小花面豆官,作了寶琴丫環
老外艾官,作了探春丫環;老旦茄官,作了尤氏丫環
看看這些小戲子們的結果就覺得很有意思。玉官寶官原先經常找怡紅院丫環們玩耍,最後卻離開了,可能她們還是有家可回的幸運兒。齡官唱得最好,也許她被遣散後有家可回,或者是在恢復自由身後實現與賈薔的愛情理想?兩個大小花臉跟了兩個個性一樣風風火火充滿熱情的女主人。探春的個性有男子氣概,所以得個老外艾官;尤氏個性比較「面」 ,得到個老旦也很合適。黛玉好詩文不好女工,並且是個多愁多病身,小生藕官正配她。小旦蕊官是接替葯官的,是藕官的「續弦」,偏偏又分給了寶釵,暗示了寶釵在黛玉死後作為寶玉的「續弦」。至於寶玉,生活起居、性情愛好本來就有些女兒氣,正適合芳官這個正旦來陪伴。
芳官以前在演戲上沒有太高造詣,所以有關她的故事並不多,倒是進入怡紅院後,她才引出了一系列的精彩故事。她被分給了寶玉後,即使是在得寵於寶玉之前。在怡紅院大丫頭們的眼中也是個很狂妄的傢伙。大家都認為這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會唱戲,就自以為很了不起,所以看不起別人的緣故。我倒覺得芳官心裡未必是這么想的,她外在的狂妄可能與她出身有關。
戲子這個職業,雖然名聲不好聽,但實際的生活水平並不低。芳官被買進來,雖然也是作奴才,但並非是象別的丫環那樣學習端茶倒水侍候人的。她的工作是唱戲。所以她不需要象晴雯襲人她們那樣從小就學著做女工、學習做個柔順乖巧、能忍氣吞聲的丫頭。她沒受過那樣的委屈。她要學的是舞蹈、唱腔、背台詞,學習做一個風情萬種的女人。在台下,雖然只是奴才,但在台上,她可能是小姐、公主、仙女。真正的好演員往往有點戲與生活難以分開的情況,所以芳官在生活中的氣質肯定也不會象其他丫環那樣低眉順眼的。戲子為了保養手足的輕靈和身段的優美,平時也不會干粗活,所以芳官不大會做活、會侍候別人。大戶人家的戲子的待遇是很好的,她們穿慣了漂亮的定製行頭,吃慣了為保養皮膚和嗓子而特定的小灶,所以真作了普通丫環以後,就開始「 揀衣挑食 」起來。可能還是不適應這種現實生活吧?
芳官對於自己的丫環身份很長時間都難以適應。她喜歡玩鬧,因為「手欠」 還弄壞了寶玉的鍾擺;她挑揀吃食,飽飯沒吃幾天,就連鴨子都嫌起油膩來,好象自己天生就是吃著山珍海味長大的闊小姐;她眼裡沒活,總要人家吩咐了才去做事。
芳官還不能適應變化了的人際關系,確切說就是不能忍受乾娘的虐待。雖然學戲時,也受苦,也挨打,但戲子學戲時挨師傅打是有規矩的,比如臉上腿上手上等都不可以打,主要的懲罰方式還是加練和餓飯等,不象現在的乾娘逮哪兒打哪兒。而且原來做戲子時,只要唱得好,不論性格如何人緣如何,都會得到別人的喜愛甚至尊重。現在作了丫環,處處要看別人臉色,會唱戲更被認為是「狂妄」的標志。就因為芳官當過戲子,所以她所犯的大錯小錯都被人家聯系成「戲子」的劣根性。受了乾娘的虐待,別人也不同情她,反而說她太狂,她當然會感到不服氣。
芳官作為一個小丫環,的確有很多毛病,但結合到她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來看,這些毛病也是情有可原的,並非完全是她自身的過錯。而且這些毛病倒也都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她的本性並不壞。她用茉莉粉替換薔薇硝欺騙賈環,實在是因為薔薇硝用完了,而且這也是麝月出的主意,她本人並不想「看人下菜」;她頂撞乾娘實在是因為不堪虐待;她用糕喂鳥也只是為了跟蟬兒賭氣;她唯一一次打群架也是別人聞訊主動來相助,並非是司棋砸柳嫂廚房那樣有組織有預謀的群毆;她與趙姨娘爭辯時說「 梅香拜把子 」,實在也是口不擇言地說了實話——別人也不見得就很尊重趙姨娘,只是大家都沒有勇氣這樣說罷了。她所有的「狂妄」 行為都只是出於自我保護不肯吃虧的本能。幾年的學戲生涯極大開發了她的智力和魅力潛能,使她顯得比別人更伶俐。用劉蘭芳的常用語形容就是「機靈鬼兒,透亮奔兒,小精豆子不吃虧兒」。別的丫環挨了打罵、受了委屈,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氣吞聲,只有她總是非要跟對方較真、講理,不肯老老實實服從管教,有時甚至無理也要攪三分。而且她有一說一百無禁忌,加上本身口齒伶俐,常常把對方噎得目瞪口呆惱羞成怒,只好由罵升級為打。她不但在生活中不肯吃虧,就連做游戲輸了時,也不肯服輸受罰,偏偏她運氣又好,總能在這種時刻搬來寶玉作救兵。以致於連麝月這個好脾氣的姐姐有時也忍不住要和晴雯聯手「以大欺小」,狠狠隔肢她一頓。所以寶玉在芳官被逐時也認為是因為她年幼伶俐,壓倒別人所致。說穿了,芳官只是個愛耍小孩脾氣、從不掩飾自己的女孩子而已。她並沒有什麼野心,也不是處心積慮地要欺負別人。她的勇敢好勝主要由於她自幼沒有象其他丫環那樣受到純粹奴隸式的壓迫。她比別人顯得更加搶眼,並不一定是她有意識地搶鏡頭、抓尖要強,而是因為她本身就比別人更有魅力。可能當過演員的人就是與眾不同吧?據說有人在廣東的球場上偶遇退休多年的林青霞時,還可以在三米之外感受到她的魅力,說「她的美就象殺氣一樣,是有放射性的」。然而「不招人妒是庸才」,聰明和魅力也正好造成別人嫉妒她怨恨她的原因,而她自己又年輕幼稚,不懂得鋒芒畢露的危險,所以落得受陷被逐的結果。
芳官在怡紅院,有時是個可愛的小精靈,有時又是可惡的小搗蛋鬼,讓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雖然有很多毛病,她還是得到了主人的另眼相看。她因為受乾娘欺負,「 不平則鳴 」,引起了寶玉的注意和同情,並且親自批示要求以襲人為首的大丫環們多照顧她。於是她因禍得福,反而得到了連小紅這樣的優秀人才都可望不可及的機會,正式登堂入室,成為寶玉的貼身丫環。芳官這么討人喜歡,關鍵並不是她比別人更漂亮聰明,可能更多還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特殊魅力。
以前賈平凹寫過一篇關於女人魅力的文章。他認為女人的魅力不在於漂亮聰明才華等等,而主要是要有「態」。古代的良家婦女在嚴謹的三從四德封建教育下顯得呆板無情趣,所以多數風流才子更願意去找青樓女子來得到審美的滿足。「秦淮八艷」 的故事就是個證明。因為古代大多隻有妓女才有機會學習琴棋書畫,音樂舞蹈,甚至天文地理。這種教育本身給她們的談吐和儀態造成的美感,在普通婦女身上是很難找到的。這種「態」,我的理解就是在文化積淀下形成的一種美好的氣質和風情。
想來芳官應該是怡紅院里最有「態」的丫環了。芳官受過專業的舞蹈和音樂訓練,她的形體和身段的儀態在怡紅院絕對是出類拔萃的。她雖然沒讀過書,但戲文背了不少,崑曲中的優美戲文是足以令黛玉這樣的女才子心折的。演員背台詞也不可以死記硬背,必須有所理解才可以演好劇中的角色,做到聲情並茂。所以,芳官雖然不識字,但心中也有好文章,而且對於劇中人物故事的感受使得她比同齡女孩子對於愛情和人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所以寶玉也覺得跟她聊天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另外,她不是從小侍候人長大的,所以她的舉止言談中比別人少了一份謙卑,多了一份自信。在其他丫環面對王夫人的無端指責噤若寒蟬時,只有她敢於面帶微笑,為自己辯解。真正的好演員都是在大場面下無所畏懼,越是人多就越是演得盡興,俗稱「人來瘋」 ,這是作為演員的基本素質,但在普通人看來,就覺得這是輕浮的表現。芳官呆在丫環群中就是顯得比別人搶眼、會乍呼。她和寶玉在一起時表現得不太象丫環,倒象寶玉的妹妹或者哥們兒,說起話來也象是商量多於請示。這也是寶玉覺得她與眾不同的原因。所以寶玉對她的態度也與眾不同,不但處處保護她遷就她,還給她起特別的名字,作特別的打扮,誰知這更引起了他人的嫉妒和非議。
很多人說芳官是「狐狸精」。我覺得倒不見得。通常民間意義上的狐狸精是指專門以勾引男性為能事,喜歡爭風吃醋,放盪不堪作風不正的女人。而芳官雖然對寶玉的態度有點不拘小節,但她似乎並不真的想要引誘他如何如何,頂多隻是覺得跟寶玉很玩得來罷了。如果寶玉對她特別好,她當然也很得意,甚至有時會「登鼻子上臉」,但也不會因此想到也要加入候補姨娘的隊伍中去。她只是希望能和寶玉以及其他小姐妹們永遠在一起肆無忌憚地嘻笑玩耍。
芳官雖然跟晴雯有點象,都給人以狂妄的感覺,但她的人緣比晴雯要好得多,可見她並不是個一味自大的人。在戲班裡,演員之間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而共同的悲慘身世也使得她們同病相憐,富有團結精神。所以一聽說芳官挨打,藕官蕊官等人立刻同仇敵愾,一致對外,跟趙姨娘大鬧了一場。芳官同情藕官蕊官的同性之戀,她們三個似乎也是十二官中最「鐵」的朋友。藕官和蕊官不但為了芳官不惜「犯上」毆打趙姨娘,更在芳官被逐後,陪她一起出家,可見她們還真是「階級情意深似海」。其他丫環之間倒不曾見過這樣的感人友誼。芳官本身應該也是個講義氣的人,才得到了這樣的回報。她曾自稱善飲惠泉酒。海量的女子都有些俠氣,還真是這樣。
芳官不但跟舊日姐妹們感情好,跟新交們也很要好。她跟晴雯在一起玩得無拘無束,也會睡在襲人身上撒嬌說「 好姐姐,心跳得很。 」 全然不計較以前這二位姐姐對她「狂妄、可惡」 的評價,也想不到她們對自己好有是多少因為覺得自己可愛,多少是因為看在寶玉的面子上。她的這些可愛的小孩子表現,多半是天性使然而非故意賣弄,只是因為以往受過專業訓練,使得她的舉止嬌態更惹人憐罷了。對於柳家母女的拉攏,她也是投桃報李絕不含糊,再想不到人家是想利用她,以便把柳五兒弄進寶玉房中。也許她也明白對方的用心,但對她來說,一個簡單的處世哲學就是: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所以當柳五兒受冤時,她也為之奔走,向寶玉求助。
芳官在<紅樓夢>中最美麗的出場應該是群芳夜宴時,她「 只穿著一件玉色紅青酡絨三色緞子斗的水田小夾襖,束著一條柳綠汗巾,底下水紅撒花夾褲,也散著褲腿。頭上眉額編著一圈小辮,總歸至頂心,結一根鵝卵粗細的總辮,拖在腦後。右耳眼內只塞著米粒大小的一個小玉塞子,左耳上單帶著一個白果大小的硬紅鑲金大墜子,越顯的面如滿月猶白,眼如秋水還清。
」非常富於健康自然的美感。大家都說她和寶玉活象孿生兄弟。《紅樓夢》中有兩個女孩與寶玉相象,一個是男裝的湘雲,一個是夜妝的芳官,二者都是秉性自然、活潑無忌的女孩子。
夜宴時的第一個節目,就是寶釵建議芳官唱個戲曲選段。大家都不想聽俗氣的祝壽歌曲,而是建議她唱一支最拿手的(也勢必是她自己最喜歡的) 曲子。作為一個專業的花旦,「狐狸精」芳官最喜歡的不是《牡丹亭》、《西廂記》這些出名的愛情戲劇,而是湯顯祖的《邯鄲記》。她細細地唱了其中的選段——《賞花時》。這支曲子詞句清麗、格調高雅、意境幽遠,在群芳夜宴這樣一個特殊的場景唱起,使人在欣賞沉醉之餘,心中油然升起一種不能自已的傷感與悲涼。「 細細地 」唱,說明她唱得十分投入、認真,這應該是她的拿手好戲了。她最愛表現的,不是男歡女愛多愁善感的懷春小姐,而是何仙姑這樣一個看破紅塵飄然而去的仙子。這個情節,使我們看到了爭強好勝、恃寵而驕、人小鬼大的芳官的另一面——一個冷靜飄逸、高雅脫俗的年輕女子。
在她唱完此曲後,寶玉反復念著「任是無情也動人」這句詩,「聽了這曲子,眼看著芳官不語」。這個細節似乎暗示了一點寶玉對她的真實微妙的感情。雖然並沒有對她產生愛情,但還是覺得她很可愛,很迷人。寶玉雖然對她非常關心寵愛,但也沒有上升到晴、襲的地步。在她被逐時,只說「從此休提起,全當她們死了,不過如此。況且死了的也曾有過,也沒有見我怎麼樣」。此後他只對晴雯有過思念和傷感,對於芳官可是想也沒再想過。芳官對於他來說,只是個象小寵物一樣可愛的難得的小丫環,可以滿足他多種多樣的欣賞品味。可是如果一定要失去的話,他也不會覺得特別不舍。
怡紅院中只有兩個人姓花,一個是襲人,一個是芳官。二者都是花一樣的嫵媚嬌俏的女子,但二者卻又完全不同。大花對寶玉的感情是奉獻多於索取,小花對寶玉是恰恰相反。她在寶玉身上並沒有傾注那麼多心血和理想,對他頂多隻是一些朦朧的好感而已,所以雖然最後被趕出去了,也不覺得有多麼失落。拿得起,也放得下。
芳官的美和不同都來自她特殊的人生經歷,她的缺點也主要是戲班生活給她留下的烙印。最終,她還是因為這段經歷而被逐,就因為她唱過戲,所以在王夫人眼中就成了想當然的狐狸精。其實,芳官的特點和缺點似乎其他小戲子身上也都具備,只是因為芳官身處怡紅院這個龍爭虎鬥的大環境中,這些特點和缺點也就顯得更加突出,所以曹公重點描寫她,把她作為十二官轉業後生活情況的一個縮影。最終,她們都因為唱過戲,所以集體被逐。反正在王夫人看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在芳官的戲劇生涯中看多了悲歡離合的人生故事。「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她對於愛情和婚姻並不見得存在多麼大的幻想。她的人生態度是對別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自己則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盡情享受現有的歡樂。當王夫人趕她出去時,她雖然也非常委屈,但並不象司棋那樣四處求爺爺告奶奶爭取留下(雖然憑寶玉對她的寵愛,也未嘗不可一試);也不象晴雯那樣氣個半死,然後後悔自己以前的作為;更不象金釧那樣以自殺這種極端的行為來證明自己不是「狐狸精」 。她是個明戲的人,知道包括寶玉在內,誰也幫不了她,事已至此無可挽回,傷心哀求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並不留戀,也並不難過。畢竟她並沒有象晴、襲那樣為寶玉付出那麼多心血,也沒有什麼非份之想,所以更談不上夢想破滅。人家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現實生活中,演員似乎的確對於自己的感情比普通人更加收放自如,這也許就是人們對演員的感情生活難以理解的原因吧?怡紅院是個美麗的熱鬧的舞台。芳官曾經和寶玉以及其他姐妹們親密配合,在此演繹了一幕幕精彩好戲,也許是逢場作戲,也許是傾情投入,反正最後終於到了好戲散場的時候。一個真正的好演員,哪怕是在被哄下場的情況下也依然能夠保持自己謝幕時的風度。芳官算是做到了。
被逐之後,她不願意被惡毒的乾娘隨便配給某個不三不四的男人去面對新的不幸,而寧願出家為尼,「 抵多少門外即天涯 」。一個好演員,如果沒有真正的好劇本和好舞台,她寧可選擇永遠罷演。當她明白屬於自己的轟轟烈烈一幕已經結束時,她的選擇是歸於徹底的平淡和清凈,一如離塵的何仙姑。
不知她和藕官蕊官的這一追求清凈的夢想能否真正實現,她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藕官蕊官跟了地藏庵的圓心。這兩個老尼姑其實也就是想騙幾個小丫頭來使喚罷了。芳官出家後也許又會象智能一樣,認識到尼姑庵不過是又一個「牢坑」,於是又發生新的反抗壓迫的故事。總之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芳官要想真正成為一個平安的平凡的人,真的不容易呢。
㈦ 怡紅院電影劇情 怡紅院電影劇情簡介
劇情簡介
《怡紅院》是繞著碧桃花,穿過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俄見粉垣環護,綠柳周垂。賈政與眾人進了門,兩邊盡是游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幾本芭蕉,那一邊是一株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引人進入房內。只見其中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竟分不出間隔來的。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雲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或萬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玉的。一槅一槅,或貯書,或設鼎,或安置筆硯,或供設瓶花,或安放盆景。其槅式樣,或圓,或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玲瓏剔透。倏爾五色紗糊,竟系小窗;倏爾彩綾輕覆,竟如幽戶。且滿牆皆是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如琴、劍、懸瓶之類,俱懸於壁,卻都是與壁相平的。眾人都贊:「好精緻!難為怎麼做的!」賈芸看時,只見院內略略有幾點山石,種著芭蕉,那邊有兩只仙鶴,在松樹下剔翎。一溜迴廊上吊著各色籠子,各色仙禽異鳥。上面小小五間抱廈,一色雕鏤新鮮花樣槅扇,上面懸著一個匾,四個大字,題道是「怡紅快綠」……進入房內,抬頭一看,只見金碧輝煌,文章閃爍。元宵省親時,元春不喜「香玉」二字(因暗指黛玉),改為「怡紅快綠」,賜名「怡紅院」,寶玉因號「怡紅公子」。「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憑欄垂絳袖,倚石護清煙。對立東風里。怡紅院是寶玉的溫柔富貴鄉,也是他的主要活動空間。除了那四首四季即事詩外,還有許多比較經典的故事和畫面。
㈧ 紅樓丫頭
俞平伯論晴雯襲人
本書寫晴雯和襲人都很出色,批判之意也很明確。尤其是晴雯,她於第七 十六回上死得很慘,在大觀園中是個最不幸的人,同時在《紅樓夢》里也是最 幸運的人。她何幸得我們的藝術巨匠在他生花之筆下,塑造出這樣完整的形象 來,永遠活在人心裡,使得千千萬萬人為之墮淚,還贏得一篇情文相生的《芙 蓉誄》。
首先要提到第五回的冊子。冊子預言十二釵的結局各為一幅畫,下面有些 說明,就書中所有、我們所知道的說,全部是相合的,只有一個例外:晴雯。 「晴雯」兩字的意思是晴天的雲彩,畫上卻「不過是水墨嗡染的滿紙烏雲濁霧 而已」。究竟什麼取義,我從前只認為反筆,也依然不明白。晴雯之名取義於 她的性格生平,冊中所謂,『霽月難逢,彩雲易散」是也。然而卻畫了烏雲濁 霧,指她的遭遇,那些烏煙瘴氣的環境而言,誄文所謂「諑謠(訁奚)詬」等是 也。這是十二釵冊子唯一的特筆。
晴雯在這富有危險性的第五回上曾留下她的芳名,排入四丫鬟之列,好在 只是一現,沒有下文。到第八回上方才飄然而來,和寶玉一段對話,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那時還未有怡紅院,她的地位比襲人還差得很多。後來到了抬紅院 的時代,就漸漸重要起來,她的地位也漸漸提高了,不僅超過了麝月、秋紋等,並且在寶玉的心中居於第二位。然而她這樣的地位,由於和寶玉情投意合,卻 非由巧取豪奪,亦非由排擠傾軋而來。她已成為怡紅院中第一個紅人了,然而 她的身世書中卻不曾提到,直到第七十七回她被攆出去時,才聲敘她的家屬只 有一個死吃酒的姑舅哥哥,名叫多渾蟲。
作者喜歡像晴雯這樣的人,又同情她,這些傾向都是顯明的;他卻並不曾 隱瞞她有什麼缺點,且似乎也很不小。如她狂傲、尖酸、目空一切,對小丫頭 們十分利害。第五+回寫她用「一丈青」(一種長耳挖子)戳墜兒,墜兒痛的 亂哭亂喊。這在封建家庭里原是常有的事,墜兒又做了小偷,晴雯嫉惡,而非 由於妒忌,但畢竟是狠心辣手。這都不必諱言。在七十七回敘她的身世,「有 千伶百俐,嘴尖性大」,然而作者在那句下邊又一轉,「卻倒還不忘舊」,這 可見晴雯表面上雖甚尖刻而骨子裡是忠厚的。
暫撇晴雯,提起襲人來。襲人在本書里每與晴雯相反,如一個尖酸,一個 溫和;一個世故,一個天真等等。作者對她們的態度也恰好相反。寫襲人表面 上雖是褒,骨子裡凈是貶,真正的褒甚少。如第三回稱為「心地純良,肯盡職 任」,看起來也是對的。第五回稱為「溫柔和順,似桂如蘭」,這八個字也是 好考語;可是這上面卻各加上兩個字「枉自」、「空雲」,立刻化褒為貶了。 其貶多於褒,褒亦是貶,都非常清楚。
襲人的故事,在本書里特別的多。她引誘、包圍、挾制寶玉,排擠、隱害同伴,附和、討好家庭的統治者王夫人,這些都不去一一說它了。她的性格最突出的 一點是得新忘舊,甚而至於負心薄倖,這一線索作者絲毫不曾放過,從開始直 貫篇終她嫁了蔣玉菡,所謂「花襲人有始有終」者是也。於她出場時就寫道: 這襲人亦有些痴處,伏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今與了寶玉,心中 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
像這樣的性格稱為「有些痴處」,含蓄得妙。我們再下轉語,未免大殺風 景了。在第三十二回借史湘雲口中又微微的一逗:
史湘雲笑道:「你還說呢,那會子咱們那麼好,後來我們太太沒了,我家 去住了一程子,怎麼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來了,你就不像先待我了。」
再看襲人怎樣回答:
襲人笑道:「你還說呢,先姐姐長,姐姐短,哄著我替你梳頭洗臉,作這 個,弄那個;如今大了,就拿出小姐的款兒來了。你既拿小姐的款,我怎麼敢 親近呢。」史湘雲道:「阿彌陀佛!冤枉冤哉!我要這樣,就立刻死了。……」
襲人未免強詞奪理,湘雲說的是老實話。若拿出小姐的款兒來,就不是 《紅樓夢》里的史湘雲了。
襲人這種性格正和晴雯的「卻倒還不忘舊」相反,作者雖的確不曾放過這 條線索,卻寫得非常含蓄,即當時的脂硯齋對此似也不甚了解,每每極口稱贊,甚至於說「晴卿不及襲卿遠矣」。他說襲人嫁後還「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後回事無法詳知,脂硯齋了解自然比我們今日為多,但其言亦未可全信,我從 前已經說過了。
作者對她陽褒陰貶,雖措辭含蓄而意實分明。這里再說到晴雯和她的關系。我看,襲人本質上是非常忌刻的,所謂「心地純良,溫柔和順」等等,正不過 說說而已,事實上完全不是那樣。她的忌刻固不限於晴雯,對於他人也不肯輕 易放過,但她的主要矛頭指向晴雯。晴雯的遭忌自有她的招忌之處,冊子所謂 「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便是一句總評,不能專怪襲人;但襲 人的妒忌陷害晴雯卻是事實。
襲人和晴霆的斗爭,以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為起點,以五十二 回「勇晴雯病補雀金裘」為中峰,以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風流」為收場。 襲人妒忌晴雯,蓄意要除去她,原因很復雜,不妨歸納為幾點:
1、襲人與寶玉的叛逆的性格本不相合,襲人認為寶王乖僻,屢諫不聽 (第三回,三四頁)。襲人雖是寶玉忠誠的侍妾,卻非寶玉的閨中知己;而晴 雯之於寶玉,主要是性分上的投合。
2、在第六回上襲人已與寶玉有性的關系,描寫的筆墨相當的猥褻,把 襲人寫得很不堪;而晴雯始終清白。
3、因為如此,襲人便有視寶玉為「禁臠」不許他人染指之意:而晴雯 不但不買這筆賬,且當面揭發她:「我倒不知你們是誰,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乾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那裡就稱起『我們』來了。」 襲人之切齒於晴雯自不足怪。
4、再就晴雯方面看,她自己說並沒有私情密意,當是真話,但她的確贏 得了寶玉的心。以斗爭開始的三十一回說,寶玉和晴雯,本不過小口角,襲人 表面上做好人來勸解,遂引起晴襲問的大戰來。斗爭的結果以「撕扇子作千金 一笑」了之,實是襲人大大的失敗。在撕扇的尾聲,借了襲人的黨羽麝月微示 不悅,襲人根本沒有出場,直到寶玉叫她,才換了衣服走出來。書中不提襲人 有任何錶示,而襲人從此深忌晴霆,不言而喻矣。
略說了以上四點,再看所謂「中峰」的第五十二回。這回襲人以母喪不在 家,不曾有什麼沖突,恰紅院里卻發生了兩件事。一為晴雯發見墜兒偷竊,把 她打發走:
宋嬤嬤聽了,心下便鐲子事發,因笑道:「雖如此說,也等花姑娘回來知 道了,再打發他。」晴雯道:「寶二爺今兒千叮嚀萬囑咐的,什麼花姑娘草姑 娘的,我們自然有道理。你只依我的話,快叫他家的人來領他出去。」麝月道:「這也罷了,早也是去,晚也是去,帶了去早清靜一日。」
便不等什麼花姑娘草姑娘來,徑自處理了。其二當然是補裘。等襲人來家,看她怎麼樣?
「麝月便將平兒所說宋媽墜兒一事並晴雯攆逐墜兒出去也曾回過寶玉等話,一一的告訴了襲人,襲人也沒別說,只說太性急了些。」
言外之意,「為什麼不等我來呢?」補裘一事,書中隻字未提。但攆逐墜 兒之事小,補裘之事大。晴雯頗有諸葛丞相「鞠躬盡瘁」之風,在襲人方面看 來真心腹之大患,叫她如何能夠放得下,再看下文如何。等隔了十回,第六十 二回道:
襲人笑道:「我們都去了使得,你卻去不得。」晴雯道:「惟有我是第一 個要去,又懶又笨,性子又不好,又沒用。」襲人笑道:「倘或那孔雀褂子再 燒個窟窿,你去了誰可會補呢。你倒別和我拿三撇四的,我煩你做個什麼,把 你懶的橫針不拈,豎線不動。一般也不是我的私活煩你,橫豎都是他的,你就 都不肯做。怎麼我去了幾天,你病的七死八活,一夜連命也不顧給他做了出來,這又是什麼原故?你到底說話,別只佯憨,和我笑,也當不了什麼。」
這里明點襲人對這一事耿耿於心,若再用暗場就不夠明白了。當然,咱們 都同情晴雯, 但晴雯受既深中襲人之忌,則襲人自不免有「宋太祖滅南唐之 意」,「卧榻之側,豈容人酣睡之心」,如第七十九回金桂之於香菱也;遂決 殺晴雯矣。殺者,深文之詞。像晴雯這樣,心高性大的人,在眾目昭彰之下被 攆出去,自然一氣便氣死了,則攆之與殺亦只相去一間耳。若襲人說,「他便 比別人嬌些,也不至這樣起來」,真寶玉所謂「虛寬我的心也」王夫人向怕紅 院總攻擊,實際上是院中的內線策動的,書到八十回止,對於襲人始終還她一 個「沈重知禮、大方老實」(俱王夫人語)的面子,故暗筆極多,書上並無襲 人向王夫人讒毀晴雯事,只在第三十四回載襲人與玉夫人的長篇談話,名為 「小見識」,實系大道理,名為大道理,實系工巧的讒言;名義上雙提「林姑 娘寶姑娘」,實際上專攻黛玉,以後便不再見類似的記載了,直等這定時炸彈 的爆發。所謂不敘之敘。既然不敘,何以知之?
從兩端知之。王夫人於三十四回最後這樣鄭重叮嚀。大有託孤寄子之風:
只是還有一句話、、你如今既說了這樣的話,我就把他交給你了,好歹留 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負你。
襲人豈有不暗中密報之理。她已成為王夫人在恰紅院的「第五縱隊」了。
這就開端說,再看爆發的結果,證實了她絕不止一次進言,早已埋下的火 線。這不待今日我們說,寶玉先已說了:
如今且說寶玉只當王夫人不過來搜檢搜檢,無甚大事,誰知竟這樣雷嗔電 怒的來了。 所責之事皆系平日之語,一字不爽……寶玉哭道:「我究竟不知晴 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襲人道:「太太只嫌他生的太好了,未免輕佻些。在 太太是深知這樣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靜,所以恨嫌他,像我們這粗粗笨笨的倒 好。」寶玉道:「這也罷了。咱們私自頑話怎麼也知道了?又沒外人走風的, 這可奇怪。」襲人道:「你有甚忌諱的,一時高興了,你就不管有人無人了。 我也曾使過眼色,也曾遞過暗號,倒被那別人已知道了,你反不覺。」寶玉 道:「怎麼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 」襲人聽了 這話,心內一動,低頭半日,無可回答,因便笑道:「正是呢。若論我們也有 頑笑不留心的孟浪去處, 怎麼太太竟忘了?想是還有別的事,等完了再發放我 們,也未可知。」寶玉笑道:「你是頭一個出了名的至善至賢之人,他兩個又 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還有孟浪該罰之處!只是芳官尚小,過於伶俐些,未免 倚強壓倒了人, 惹人厭。四兒是我誤了他,還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 叫上來作些細活,未免奪佔了地位,故有今日。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一樣,從小 兒在老太太屋裡過來的,雖然他生得比人強, 也沒甚妨礙去處。就是他的性情 爽利,口角鋒芒些,究竟也不曾得罪你們。想是他過於生得好了,反被這好所 誤。」說畢,復又哭起來。襲人細揣此話,好似寶玉有疑他之意,竟不好再勸,因嘆道:「天知道罷了。此時也查不出人來了,白哭一會子也無益。 倒是養著 精神,等老太太喜歡時,回明白了再要他是正理。」寶玉冷笑道:「你不必虛 寬我的心。
寶玉可謂明察秋毫,絲毫不胡塗。本來么,他也難得胡塗。又沒外人走風,究竟誰說的呢?襲人。其證據有二:1、此次放逐,凡反對襲人的都有份,襲人 的黨羽均不在內。2、四兒在內。顯然是襲人乾的,怕紅院內除了她還有誰?其 實這話也多餘,寶玉都已經說了。若書中的明文,卻那樣說:
原來王夫人自那日著惱之後,王善保家的去趁勢告倒了睛雯,本處有人和 園中不睦的,也就隨機趁便,下了些話。王夫人皆記在心裡。(八七四頁)
其實邢夫人的陪房,王夫人又豈肯深信。這些不過官方發布的消息而已。
說起四兒來,暴露襲人的陰暗面尤為深刻。她忌晴雯,兩美難兼,兩難不 並,猶可說也。她連這無足輕重的小女孩子,為了一點小小的過節兒,就毫不 放鬆,使我們為之詫嘆。作者褒貶之意如此深刻,如此嚴冷!很早的第二十一 口寫寶玉和襲人賭氣,不叫她們做事,叫四兒倒了杯茶,為了這么芝麻大一點 事,想不到襲人已記下這筆賬。妒忌這樣深,氣量這樣窄,還說什麼「溫柔和 順,似桂如蘭」。而且四兒之事由於密報,王夫人自己就這樣說:
「可知道我身子雖不大來,我的心耳神意時時都在這里。」她難道真有天 眼通、天耳通么!
襲人為什麼要、怎樣害晴雯,大致已說明了。我們再看晴雯怎樣死的,這 是一般所謂「寶玉探晴雯」。敘這段故事,主要表示她的貞潔。眾人顛倒貞淫,混淆黑白,說她是狐狸精,她臨死表示最嚴重的抗議。這里用兩事來說明這一 點。其第一事為她直接對寶玉提出的,引原文就夠了。
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雖生的比人略好些,並沒有私情密意,勾 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狐狸精!我大不服。以理直而氣壯,故言簡 而意明。其第二事,寶、晴二人話未說完,晴雯的嫂子燈姑娘進來了。多渾蟲 之妻燈姑娘這一段故事,脂本皆有,似乎也不太好,不知作者何以要這么寫。
也有兩個問題:
(1)他為什麼要把這一對寶貝寫作晴雯僅有的一門親戚?
(2)為什麼寶晴訣別要用燈姑娘來攪局?這必然有深意;我以為寫多渾蟲夫 婦,以貞淫作對文,而晴雯之出身不僅如芝草無根,而且如青蓮出於淤泥之中 也,則燈姑娘何足以為晴雯病。再說上文所引晴雯向寶玉自敘的話固字字是淚,點點是血,然而誰曾聽之,誰曾聞之,好則好矣,了猶未了,故作者特意請出 這一位以邪淫著稱於《紅樓夢》的燈姑娘來,讓她聽見他倆的密談,作為一個 硬證。於是她說:
就比如方才我們姑娘下來,我也料定你們素日偷雞盜狗的;我進來一會在 窗外細聽,屋裡只你二人,著有偷雞盜狗的事,豈有不談及的,誰知你兩個竟 還是各不相擾。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
燈姑娘先進來粗暴地調戲寶玉,後來忽然轉變了,這段活的全文,看來也 頗勉強,顯出於有意的安排。所以要她出場,就為了要她說這一段見證的話, 於是晴雯的沉冤大白矣。作者雖有粲花之妙舌,鐵鎖之史筆,而用心忠厚若此,固不可僅以文章論也。
再看她和寶玉換襖的情形。她說:
快把你的襖兒脫下來我穿。我將來在棺材內獨自躺著,也就像還在恰紅院 的一樣了。論理不該如此,只是擔了虛名,我可也是無可如何了。
這已是慘極之筆了,死人想靜靜地躺在棺村裡,這樣的要求還算過奢,總 可以達到了罷?那裡知道王夫人說:「即刻送到外頭焚化了罷。女兒癆死的。 斷不可留。」她到底不曾如願,難怪寶玉在《芙蓉誄)中說:「及聞(木慧)棺 被燹,慚違共穴之盟;石槨成災,愧迨同灰之誚。」
於是晴雯死矣。誄文中更提到三點,皆特筆也。一、以鯀為比,其詞曰:
「高標見嫉,閨幃恨比長沙;直烈遭危,巾幗慘於羽野。」後人殆以女兒比鯀 為不通,故改「羽野」為「雁塞」。其實「雁塞」更不通,晴雯之死豈宜比昭 君和番?況昭君又何嘗直烈。《離騷》「曰(魚玄)(女幸)直以亡身兮,終 然夭乎羽之野。」這里斷章取義,取其「直」也。雖彷彿擬人不切,而寓意甚 深。「直烈」二字足傳晴雯矣。二、指奸斥佞語挾風霜,其詞曰:「嗚呼!固 鬼蛾之為災,豈神靈而亦妒。鉗皮(加言旁)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悍婦或者指王善保家的等人。「皮(加言旁)奴」指誰呢?三、 作誄之因緣,其詞曰:「始知上帝垂施,花宮待詔,生儕蘭蕙,死轄芙蓉。聽 小婢之言,似涉無稽;以濁玉之思,則深為有據。」小丫頭信口胡謅,寶玉何 嘗不知,只是假話真說,話雖假而情理不全假,而寶玉也就當真的聽了。
晴雯之生平頗合於《離騷》的「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琢謂余以善淫」, 誄文之模擬騷體,誠哀切矣。卻有一點,晴雯以丫鬟的身分而寶玉寫了這樣的 「長篇大論」,未免稍過其分。今日誄晴受尚且如此,他日誄黛玉又將如何, 事在後回,固不可知:我以為黛玉死後,寶玉未必再有誄文,所謂至親無文、 至哀無文者是也。本回之末於焚帛奠茗以後:
忽聽山石之後有一人笑道:「且請留步。」二人聽了, 不免一驚。那小鬟 回頭一看,卻是個人影從芙蓉花中走出來,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 來顯魂了!」唬得寶玉也忙看時,——且聽下回分解。
次回說這人就是林黛玉。無怪後來評家都說晴雯為黛玉的影子了。
第七十九回寶黛二人相遇,談論這篇文字,黛玉先以「紅綃帳里」為庸俗,擬改為「茜紗窗下」,這本是改得對的。寶玉深以「如影紗事」(此文只見 《紅樓夢稿)為妙,卻認為此乃瀟湘之窗,不能借用,唐突閨閣,萬萬不可, 說了許多個「不敢當」,於是改「公子」為「小姐」,易「女兒」為「丫鬟」,誄文里如何能有「小姐」、「丫鬢」等字樣呢,這就是瞎改,改來改去都不妥、自然地迸出了一句:
寶玉道:「我又有了,這一改可妥當了。莫若說:「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黛玉聽了,忡然變色,,心中雖有無限的狐疑亂擬, 外面卻不肯露出,反連忙笑著點頭稱妙……
「公子女兒」本不完全平列,「小姐」丫鬟」更是上下的關系了,改為 「卿」對我,敵體之辭,那就不切合寶玉、晴雯,反而更切合於寶玉、黛玉。 故庚辰本脂批曰:「一篇沫文總因此二句而有;又當知雖誄晴雯,而又實誄黛 玉也。」於「忡然變色」句,脂批又曰:「睹此句,便知誄文實不為晴雯而作 也。」照這樣說來,後來黛玉死後,即寶玉無文,固亦在意中也。
《芙蓉誄》既然兩用,芙蓉花又系雙指。第六十三回黛玉掣簽為芙蓉花, 晴雯卻沒有掣,只把骰子盛在盒內搖了一搖,我曾說過:「且晴雯的簽實在無 法抓的。她要抓,一定是芙蓉。那麼,叫黛玉抓什麼呢。」又說:「晴雯為芙 蓉無疑,而黛玉又是芙蓉。……晴雯不抽簽者,是無簽可抽也。」且她倆不僅 在芙蓉花上糾纏不清。書中也曾實寫她們容態的相似。
這傳統「紅學」上的晴為黛影之說,也有些道理。但晴雖為黛影,卻非黛 副;雖是一個類型的人,晴雯卻非黛玉的黨羽,也舉例子來談。如上面談到的 七十九回,黛玉只和寶玉談文,並無一語贊美或追悼晴雯。如寶玉說:「竟算 是你誄他(晴雯)的倒妙。」黛玉笑道:「他又不是我的丫頭,何用作此語。」照我們俗人想來,黛玉隨口說兩句悼念晴雯、慰唁寶玉的話,似為題中應有之 義,即在世故方面也不可少,她偏偏不說。又如上引三十一回敘怡紅院中吵嘴,晴雯正哭著,黛玉進來,她就出去了,她們不交一語。我也不記得在書中別的 地方有什麼黛晴相契之處。相反的例倒有的,其證有二:
1、寶玉以晴雯為密使,使於黛玉,而晴雯對這項任務似乎並不了解。第三 十四回曰:
因心下記掛著黛玉,滿心裡要打發人去,只是怕襲人,便設一法,先使襲 人往寶鉸那裡去借書。襲人只得去了。寶玉便命晴雯來,吩咐道:「你到林姑 娘那裡看看他做什麼呢。他要問我,只說我好了。」晴雯道)「白眉赤眼,做 什麼去呢?到底說一句話兒,也像一件事。」寶玉道:「沒有什麼可說的。」
晴雯道:「若不然,或是送件東西,或是取件東西。不然,我去了怎麼搭訕 呢?」寶玉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兩條手帕子撂與晴雯,笑道:「也罷,就說 我叫你送這個給他去了。」晴雯道:「這又奇了。他要這半新不舊的兩條手帕 子!他又要惱了,說你打趣他。」寶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 晴雯走進來,滿屋黝黑,並未點燈。黛玉已睡在床上,問是誰。晴雯忙答道: 「晴雯。」黛玉道:「做什麼?」晴突道:「二爺送手帕子來給姑娘。」黛玉 聽了,心中發悶:做什麼送手帕子來給我?因問:「這帕子是誰送他的?必定 是上好的。叫他留著送別人罷,我這會子不用這個。」睛雯笑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舊的。」林黛玉聽見,越發悶住,著實細心搜求,思忖一時,方大悟 過來,連忙說:「放下,去罷。』』晴雯聽了,只得放下,抽身回去,一路盤 算,不解何意。
這段文字似不很出名,而實在寫得出色。把寶玉的懼怕懷疑襲人,信任晴 雯,寶黛二人的情愛纏綿固結,晴雯的純朴天真,(此後文眾口說她妖媚,所 以為千古沉冤也)都恰如其分地寫出了。
2、黛玉要進怡紅院,卻被晴雯拒絕了。第二十六回:
……黛玉便以手扣門,誰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沒好氣,忽見寶釵來了,那晴雯把氣移在寶釵身上,正在院內抱怨說:「有事沒事,跑了來坐著,叫我 們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覺。」忽聽又有人叫門,晴雯越發動了氣,也並不問是誰,便說道:「都睡下了,明兒再來罷。」林黛玉素知丫頭們的情性,他們彼此玩 耍慣了,恐怕院內的丫頭沒聽真是他的聲音,只當是別的丫頭們了,所以不開 門。因而又高聲說道:「是我,還不開么?」晴雯偏生還沒聽出來,便使性子 說道:「憑你是誰,二爺吩咐的,一概不許放人進來呢。」林黛玉聽了,不覺 氣怔在門外。
晴雯當然沒有聽出叫門的是黛玉的聲氣來,就算如此,這樣寫法也是我們 想不到的。若移作襲人、麝月,不但性情不合,且亦庸俗。——評家以為這是 貶斥寶釵,又當別論。蓋黛、晴二子,雖在「紅樓」皆為絕艷,而相處灑然, 自屬畸人行徑,縱有性格上的類似,正不妨其特立獨行;且不相因襲,亦不相 摹擬。若拉攏勾結,互為朋比,便不成其為黛玉、晴雯矣。
襲人、寶釵之間又怎樣呢?《紅樓夢》對於釵襲、黛晴這兩組人物用對稱 平行的寫法,細節上卻同中有異,平中有側。上文已表,晴為黛影,卻非黛副;到這里似不妨說,襲為釵副,卻非釵影。襲為釵副是很顯明的。在很早的二十 一回上:
寶釵聽了,心中暗忖道:「倒別看錯了這個丫頭,聽他說話,倒有些識見。」寶釵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閑言中套問他年紀家鄉等語,留神窺察其言語志 量,深可敬愛。
這里寶釵以襲人為「深可敬愛」。其另一處在第三十二回記襲人對湘雲的 話:
提起這些話來,真真寶姑娘教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他惱了。誰知道後來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
襲人又以寶釵為「教人敬重」。像這樣的互相佩服,也不好就說她們互相 勾結,但顯明和黛玉、晴雯間相處不同,且襲人這樣喜歡寶釵,可能和後文釵、玉的婚姻有些關系。
至於襲非釵影,雖不那麼清楚,也可略知一二。就一方面說,襲人既與寶 釵性格相類似,和晴雯性格與黛玉相類似這一點相同,不妨用「類推」之法。 但細看本書的描寫,卻在同異之間,所以不宜說煞了。像芙蓉諱芙蓉花這樣的 糾纏不清的情形,釵、襲之間絕對沒有。例如第六十三口寶鉸掣的是牡丹,襲 人掣了桃花,以花的品格而言差得很遠。襲人抽著的簽題曰「武陵別景」,詩 曰「桃紅又見一年春」,暗示她將來的改嫁,難道寶釵也改嫁么?後來的評家 在這里以「景」為「影」,而謂襲為釵影,我一向不贊成,認為未免深文周內。
本書確有借襲人來貶寶釵處,卻寫得很有分寸。如第三十六回:「綉鴛鴦 夢兆絳雲軒」,寫寶玉在午睡,襲人在旁綉紅蓮綠葉五色鴛鴦的兜肚,後來襲 人走開,寶釵替她代刺,從林黛玉眼中看來:
只見寶玉穿著銀紅紗衫子,隨便睡著在床上,寶釵坐在身旁作針線,旁邊 放著蠅帚子。
這樣的描寫,使黛玉手握著嘴不敢笑出來,當然是深貶寶釵。後來黛王走 了,又聽得寶玉在夢中喊罵說:「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給 了寶釵一個很大的打擊,所以她也不覺怔了。
但是上文寫寶釵代襲人刺綉時卻這樣說:
寶釵只顧看著活計,便不留心一蹲身,剛剛的也坐在襲人方才坐的所在; 因又見那活計實在可愛,由不得拿起針來,替他代刺。」
寶釵竟坐在襲人的原位上去,上面卻用了「不留心」三字;寶釵竟拿起針 來替她代刺,上面卻用了「由不得」三字,且說「活計實在可愛」似為寶釵留 有餘地,為她開脫,在嚴冷之中畢竟有含蓄也。
作者雖不斷的貶斥寶釵和襲人,卻非以一罵了之;而對於寶釵比對襲人尤 為微婉。即對襲人後來改嫁,脂硯齋說回目上有「有始有終」,雖其內容可能 還有諷刺,卻總不是明顯地糟蹋她。對於襲人的負心薄倖,尚且如此,則於寶 釵可知矣。後來續書人補寫十二釵似乎全不理解此等尺寸,對黛玉或寶釵、襲 人來說都是 很大的不幸,此本節開首所以稱晴雯為《紅樓夢》中最幸運的女兒 也。
㈨ 小伙被人扔下樓穿越到怡紅院是什麼電影
她 才 是 潘 金 蓮
地區
中 國
導 演
張一帆
編 劇
吳同、代啟財
製片人
吳同、吳飛
類 型
愛情
主 演
任鵬、李倩
㈩ 紅樓夢在蘇州哪個地方拍攝的
87版《紅樓夢》在蘇州拍的地方有:蘇州的李煦家園 、留園、拙政園、角直、蘇州網師園、虎丘山景區等。
87紅的拍攝歷時數載,采景更是遍及大江南北。如「榮國府寧榮街」外景多在河北正定,而室內則是在北京的攝影棚里拍攝,大觀園綜合了南北兩座「大觀園」的外景,但裡面的許多場景又是在南方一些古典園林拍的。下面幾個地點舉例說下:
1、開篇:「十里街、葫蘆廟、甄士隱宅,鬧元霄、火燒葫蘆廟」等在蘇州的小鎮角直拍攝。葫蘆廟由當地保聖寺改成。甄土隱抱著小英蓮摘「吊金鍾」的鏡頭,是在蘇州網師園。
2、賈雨村巧遇冷子興:在四川青城山,一起喝酒的鏡頭,就是在青城山上山路上的一個茅亭里拍的。
3、林黛玉拋父進京都:黛玉乘舟北上是在黃山北部的太平湖拍攝,當時還拍過鄉人掃墓的鏡頭,以便襯托黛玉思念亡母的心情,後刪。
4、林黛玉進賈府:黛玉坐轎走在寧榮街上,轎子進西角門,在垂花門前下轎等等,都是在河北正定新建的寧榮街和榮國府拍攝。
5、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梨香院:寶姑娘初到賈府,與寶玉「奇緣識金鎖」的梨香院是在上海大觀園拍攝,在這里還拍攝了賈薔和齡官的戲;最後這里還作了寶玉、寶權成親的洞房。
6、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黛玉、寶玉看書的鏡頭在杭州麴院風荷小亭中拍攝。
7、87版《紅樓夢》中的「葫蘆廟」其實是在甪直保聖寺拍攝的。寺前小街,不足一丈寬,是古老的石板路,電視劇中甄士隱抱著小英蓮便是在這里看熱鬧。廟門前有座古老的石井,而且還有井亭,正是電視中小沙彌打水的地方。
8、「大觀園試方題對額」:賈政、寶玉以及眾清客進的正是北京大觀園的正門;進門之後,過假山,曲徑通幽,也還在北京;一轉身,便到了上海青浦澱山湖畔大觀園了。賈政領眾人沿走廓穿過一條走廊,從一個寶瓶式磨磚小門中迎面走來,便是上海大觀園。
(10)恰紅院分院小電影擴展閱讀:
大觀園是《紅樓夢》中賈府為元春省親而修建的別墅,元春題其園之總名曰「大觀園」,正殿匾額雲「顧恩思義」。元宵省親後,元春命寶玉和諸釵入園居住。
大觀園是寄託了作者人生理想和社會理想的清凈女兒之境,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的女兒國,太虛幻境的凡世化身,天地間至情至性、至美至聖的所在,凝結了小說的女兒尊貴、青春叛逆、正邪兩賦、詩意生活、理想新世界、青春兒女真情及情之悲劇等思想旨意。
大觀園是與寧國府、榮國府鼎足並立的情之堡壘,象徵正邪兩派的精神家園。大觀園外圍的正邪兩賦有情人,如賈母、寶琴、劉姥姥、賈芸、賈薔、北靜王、秦鍾、紅樓五俠等,他們與大觀園同樣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的心性易地則同。大觀園是他們心中共同的聖地。
大觀園是為元春省親而興建的。在小說敘事體系內,它已具備了一半皇家園林血統,又成為元春命運的晴雨表,無形中關乎賈府家族命運。是以起造大觀園必須在長房寧國府原有的會芳園基址上加以擴建,園中又有一座象徵賈府祖脈的大主山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