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紅色微電影開頭

紅色微電影開頭

發布時間: 2022-11-20 12:17:21

⑴ 介紹一部紅色老電影不少於100字

電影《閃閃的紅星》介紹:

影片根據李心田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一個小英雄潘冬子在戰爭中迅速成長起來的故事。

這是一部較優秀的兒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為人物中心安排情節,設置矛盾,體現了主人公在黨和前輩的教育、幫助下,逐漸成熟起來的過程,將他愛憎分明、不畏艱險、機智勇敢、純潔質朴的性格特徵刻劃得比較突出。 該片利用電影手段,將許多畫面點染成深遠的意境,比如,用紅軍帽上的紅星,象徵革命和希望,寄託了少年主人公對紅軍父親的思念和追隨革命的信念。影片有著濃郁的抒情氣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調昂揚向上,節奏鮮明,有力地烘託了影片主題。 該片曾在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獎」評獎活動中獲二等獎。

望採納~

微電影《紅書箱》在長壽首映,這部微電影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微電影《紅書箱》在長壽首映,在這部電影裡面主要講述了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成員、紅五軍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將軍與妻子魏俊淑的感人故事。就這部電影來說的話,因為是剛剛上映的,從中可以看到,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的改變,講述的就是在1985年的八月,一名近八旬的老人帶著一家人踏上了前往甘肅的一個列車,他的目的地是一個烈士陵園,就是要尋找自己的一個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的漲佛,

⑶ 怎麼寫革命電影作文的開頭

同學們,老師們,你們好,我愛看的革命影視作品是——《閃閃的紅星》。
我愛看的革命影視作品,名叫《閃閃的紅星》。主要講的是:在江西柳溪村內,一名天真活潑的小孩潘冬子,本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但成長到十歲後,便經歷了人生的悲歡離合:
冬子的父親是一名紅軍戰士,在村中對抗奸角土豪胡漢三,卻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紅軍赤衛隊員所救,從此冬子對赤衛隊隊長修竹極度崇拜。柳溪村在赤衛隊的保護下過了一段愉快的日子。
好景不常,紅軍要遠赴長征,冬子父親亦要隨行。父子分別在即,潘父贈送一顆紅星帽徽予冬子以作鼓勵。父親離開後,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衛隊員駐扎,大漢奸胡漢三在此時僱用了一批冷血殺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佔柳溪村,冬子只好與母親隨赤衛隊遠走避開。
大土豪胡漢三實行封山,想斷絕紅軍的補給,想把他們活活困死。別的東西還好說,人不吃鹽,就沒有勁兒,甚至有生命危險。冬子卻巧妙地通過重重關卡,把鹽送上了山。當時,上山要被搜身,有人把鹽放在竹子里,但還是被發現了。其實,冬子的招兒很簡單,用水把鹽溶解了,澆到衣服里,等到了山上,再把棉襖洗了,洗出來的水,用鍋蒸幹了,剩下的就是鹽了。
這部影片體現了主人公在黨和前輩的教育、幫助下,逐漸成熟起來的過程.並將他愛恨分明、不畏艱險、機智勇敢、純潔質朴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沒有當年紅軍不畏艱險地努力奮斗,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握好現在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⑷ 紅色主題微電影有哪些

紅色主題微電影有《初心》、《建國大業》、《建黨偉業》。

1、初心

當我看著一雙雙眼睛裡贊許的目光,從容地回答完最後一個問題,我終於順利通過了畢業論文答辯,回想這一路探訪家鄉拍下的一幀幀照片,定格下我的美麗鄉愁,終成一個個篤定的文字,我為自己出生、成長在西江邊上的這座紅色小城而倍感驕傲。

花開半夏,畢業在即,我設計的論述鄉土歷史文化的畢業論文膠著難前。正當我在圖書館里尋覓靈感,悄然,一本關於雲安革命史跡的書籍闖入眼簾,翻開數頁,兒時爺爺講過的故事依稀重現。

愛一方水,戀一處山。走在雲霧山下的村道,石板如鏡,是時光,更是當年粵中挺進三羅小分隊奔走剿敵的留痕。

問路而至,站在寧靜的院落中間,那年月,院落四處應是紅帶飄然,粵中獨一團和粵中四支隊的戰士們整齊列隊,英氣颯爽,等待著宣布三羅人民武裝正式編入解放軍序列的歷史時刻。

門前寬闊的曬場,彷彿回盪著部隊雄糾糾、氣昂昂向羅定進軍的腳步聲。推門跨進這座雕梁畫棟的大屋,站在天井前,當年十里八鄉的老百姓和戰士們齊聚此處歡慶雲浮縣人民政府成立的情景,瞬間入眼成畫。

2、《建國大業》

由韓三平、黃建新擔任總製片人並執導,唐國強、張國立、許晴、劉勁、陳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9年9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3、《建黨偉業》

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運動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益、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⑸ 《紅色氣質》觀後感1000字

《紅色氣質》作為獻給黨95歲生日的禮物,講述了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紅色氣質》 觀後感 ,希望你們喜歡。

《紅色氣質》觀後感

無意間,點開了一部由新華社打造的微電影《紅色氣質》。該片只用9分5秒確高度濃縮了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與其說是微電影,更像是一部微紀錄片。淡淡的敘述中,有著一股厚重的力量!

微電影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近一個世紀來從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實現國家富強。影片中,故去的共產黨人跨越時空,與同志「相聚」,與家人「重逢」,讓人們彷彿穿梭在歷史長廊之中,看到過去與現在的對話,感受紅色信仰、紅色氣質代代傳承。當看到瞿獨伊女士說;「始終不明白儒雅的書生和壯烈的革命者,哪個是我的父親」時,很是感慨。是呀,大義凜然,從容自若,笑對死亡,這就是共產黨員身上特殊的氣質,就像一杯勾兌的烈酒,相互矛盾確又渾然天成。在面對國家存亡,民族危難時,你從來都不能想像,在各個平凡崗位上的普通共產黨員能夠爆發出多麼強大的力量。

對於一個人95年很長,而對於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的黨,正值青春年華。95周年慢慢走過,一張照片,定格一個瞬間;一組群像,打開一部史冊,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件件震驚的事情,都彷彿發生在昨天,歷歷在目,這紅色的氣質從未褪色過!95年風雨兼程,無數共產黨員先烈們憑著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和執著,為了黨和人民,為了國家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矢志不渝奮斗終身,才使得中國有了如今的翻天覆地變化,才有了今天民主和諧社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們是否有義務來明白先輩們艱苦奮斗,嘔心瀝血的付出,留下並傳承那一份紅色氣質。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遠是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從嘉興到井岡山,從瑞金到延安,共產黨的一路發展都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新時代下,雖然我們不能像先輩們一樣拋頭顱灑熱血,沙場秋點兵,但那份對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潔,艱苦樸素,浩然正氣絕不能忘。不謀私利、嚴以律己,時時刻刻以黨章黨規來約束自己,堅持紀在法前、紀嚴於法,才是廣大黨員幹部在新形勢下要傳承的「紅色氣質」。

理想誠可貴,奮斗價更高;紅色氣質在,代代逞英豪。黨章黨紀提倡的我們帶頭去做,黨章黨紀禁止的我們堅決不做,只有紀正言行,求真務實、忠於職守、扎實工作,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揚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才能傳承與彰顯優秀共產黨員的「紅色氣質」,讓共產黨人爆發出強大力量。

《紅色氣質》觀後感

氣質,是一個人身上特有的從內到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養。它的產生有些是與生俱來的,也有些是後天培養而逐漸形成的。每個人因家庭環境、經濟條件、受 教育 程度等諸多不同,其個人氣質也各有迥異。高雅的氣質令人賞心悅目,始終散發出讓人羨慕和欽佩的人格魅力。

那麼,對於「紅色氣質」這一新的概念,它又有怎樣的與眾不同且別具魅力呢?毋庸置疑,其獨特之處就在於「紅色」二字之上。用它來形容和詮釋的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和高貴品質,最是貼切、最恰如其分的。

微電影《紅色氣質》運用現代科技手法和獨具匠心的構思設計,將李大釗、瞿秋白、__、趙一曼、楊靖宇、左權、彭雪楓、雷鋒、焦裕祿、王進喜等不同時期的共產黨人的氣質,展現得酣暢淋漓,散發出欲罷不能的「紅色」魅力。他們從內到外都具有鮮明的「紅色」特性:紅色的信念、紅色的理想、紅色的內心、紅色的旗幟……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紅色氣質」,讓人熱血沸騰,給人以力量。我們每一名共產黨人,在懷著對革命先烈無比崇敬的心情,觀看這部深邃、凝重、澎湃的微電影之後,除了震撼和感動之外,還應該深刻反省和認真 反思 ,要從他們的「紅色氣質」中汲取紅色力量。

要汲取信念的力量。李大釗、瞿秋白、__、楊開慧、向警予、趙一曼等無數共產黨人,他們之所以面對敵人的各種威脅、酷刑和誘惑而信念堅定、忠貞不渝,之所以面對劊子手的屠刀而大義凜然、視死如歸,面帶自信和微笑走向刑場,歸根結底是他們的革命理想高於天,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我們每一名共產黨人都要繼承他們的紅色基因,從他們身上汲取紅色的營養,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去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去執行黨組織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去增強自身拒腐防變能力、抵禦各種歪風邪氣和不正之風,爭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要汲取奮斗的力量。縱觀中國共產黨95年的輝煌歷程,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其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無數共產黨人在不停地奮斗、在接力傳承地奮斗、奮斗!他們與封建社會斗,與反動的統治階級斗,與氣焰囂張的日本帝國主義斗,與天斗、與地斗……他們不怕失敗,屢敗屢戰,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鬥志,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們每一名共產黨人都要從他們身上汲取奮斗的精神力量,用持之以恆的態度去干好本職工作,用鍥而不舍的毅力去戰勝各種困難和一切艱難險阻,用不勝不休的精神投入到當前正在打響的扶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爭取取得新的更加驕人的業績。

總之,《紅色氣質》再現了紅色歷史、演繹了紅色經典、詮釋了紅色精神,展示了中國氣派。我們每一名中國人特別是共產黨人,要從《紅色氣質》中汲取紅色力量,不斷朝著革命先烈為之奮斗的目標而奮勇前進。

《紅色氣質》觀後感

作為獻給黨95歲生日的禮物,該片以9分5秒時長高度濃縮了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微電影運用現代技術和手法,通過歷史照片講述與三維特效結合,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近一個世紀來從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走過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產黨人的信仰與追求、責任與擔當、氣質與情懷,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題。

「國家相冊」展現紅色氣質

獨家的圖片素材全部來自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是目前全世界館藏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照片檔案館之一, 收藏 了1892年以來的珍貴歷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餘萬張數字化照片和200餘萬張膠片底片,是中國館藏量最大的國家照片檔案館。推開中國照片檔案館的大門,宛如打開了一部「國家相冊」。

一張照片,定格一個瞬間;一組群像,打開一部史冊。李大釗、瞿秋白、__、趙一曼、楊靖宇、左權、彭雪楓、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吳吉昌……不同時期的共產黨人一個個從歷史深處走來,展現著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紅色氣質」。

瞿秋白,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國際歌》的第一個漢語譯者。1935年福建長汀郊外,瞿秋白正是唱著自己翻譯的《國際歌》從容走向了刑場。

鮮活的影像,講述了共產黨人在關鍵時刻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無畏,也展現了他們最燦爛的笑、最柔軟的情和最難割捨的萬般眷戀。

黨的同齡人深情追憶父輩

瞿秋白犧牲時,他唯一的女兒瞿獨伊,還是一個孩子。瞿獨伊是新華社駐莫斯科首任記者,今年95歲,與中國共產黨同齡。鏡頭中的老人,翻閱家庭相冊,講述父輩們的無私無畏,並用俄語再次唱起父親翻譯的《國際歌》。

91歲的新華社原總編輯馮健是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的作者之一。50多年前,這篇名作讓焦裕祿的 事跡 感動全國。馮健說:「他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日夜操勞的焦裕祿,至死未與家人照過一張合影。影片中,藉助特效,焦裕祿終於和家人「合影」了一張「全家福」。

影片中,故去的共產黨人跨越時空,與同志「相聚」,與家人「重逢」;3d還原的歷史瞬間,人物和場景「動」了起來,照片背後的 故事 也「活」了起來。新媒體理念和技術製造的特效,讓人們彷彿穿梭在歷史長廊之中,看到過去與現在的對話,感受紅色信仰、紅色氣質代代傳承。

⑹ 紅色主題電影有哪些

1、《建國大業》

由韓三平、黃建新擔任總製片人並執導,唐國強、張國立、許晴、劉勁、陳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9年9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臨城棗庄的一支鐵道游擊隊在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的帶領下,活躍在鐵路線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斗爭的故事。

⑺ 紅色電影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1,《洪湖赤衛隊》

《洪湖赤衛隊》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武漢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革命戰爭題材歌劇藝術片,由謝添執導,王玉珍主演,於1961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同名歌劇,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韓英帶領洪湖赤衛隊與敵人展開艱苦鬥爭,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

2,《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史文熾執導,高保成、李力、李長華、張懷志、霍德集主演的劇情片。於195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是根據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真實事件寫作的。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和日軍作戰到彈盡糧絕後跳下山崖的悲壯故事。

3,《渡江偵察記》

《渡江偵察記》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湯曉丹執導的戰爭片,由孫道臨、李玲君主演,於1954年上映。該片講述了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

4,《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5,《地雷戰》

《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⑻ 紅色經典電影推薦 紅色經典電影介紹

1、《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2、《劉胡蘭》拍攝於1996年,由山西電影製片廠出品,是沈耀庭執導,池華瓊主演的戰爭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女英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

3、《南征北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軍事影片,由成蔭、湯曉丹聯合執導,陳戈、馮喆、湯化達等主演,於1952年上映。

4、《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⑼ 紅色氣質觀後感_紅色氣質觀後感範文

在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新華社精心打造的微電影形態可視化全媒體產品《紅色氣質》於20日上午9時50分陸續在各類新媒體終端和戶外大屏發布。不知道大家觀看後都有哪些感受?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寫的紅色氣質 觀後感 範文 吧!

紅色氣質觀後感範文1
黨旗飛揚,總能夠讓我們回想起,苦難日子裡的艱難回憶。遙想當年,外族入侵,家國動盪,國雖然未破,山河卻已經不在,面臨如此困境,一部分共產黨員「揭竿而起」,挺身而出,開始為了尋求民族獨立,而踽踽獨行;及至發展高潮,卻遇上了日本入侵,八年抗戰,怎是一個凄涼與艱苦可以形容?好在眾志成城,我們取得了民族獨立,卻又陷入國內解放戰爭。戰爭終會過去,苦難也成為了鍛煉國家意志的重要手段,從艱難起步,到今日的國家雄起,不變的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不變的還有我們心中深藏的家國情懷。

在《紅色氣質》微電影里,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百年之內國家的變化與共產黨員的不變。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家書抵萬金」已經是常事,更何況要留下一兩張影像資料,是何其艱難。然而,不知道是因緣際會,還是應該如此,那些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影像資料,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依舊被保存了下來。一張照片,是一種選擇,是一個人的全部人生……沖鋒,沖鋒,在沖鋒,在不同時期的沖鋒中,我們看見了共產黨人心懷家國、永遠沖鋒在前的珍貴品質和堅定信仰。

以家國為己任,以奉獻為平常事,讓中國共產黨具有了號召人心的能力。以家國為己任,自然,人民也便被放到了心上,心中常懷人民,人民自然會感激,會心生擁戴;以奉獻為平常事,這讓在中國的戰爭或者和平時期,都有一批堅定地開路者,若前路是荊棘,他們會踏平,若前路是敵人,他們會打敗,若前路是自己,他們會讓路……

看罷歷史,會讓人民堅定我們今天所選擇的路,更會讓我們在別人的 故事 里,堅定自己的家國信仰。作為這個大家庭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去捍衛這個家庭的美滿,這可能需要我們向陋習發起挑戰,可能需要我們向愚昧發起挑戰,更有可能向自己發起挑戰;而作為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我們有義務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以自己在建設中的貢獻,實現個人夢、國家夢。

黨旗飄揚,隨之而飄揚的,還有我們讓國家變得更好的堅定信仰。信仰在,我們的國家動力常在;信仰在,我們的復興之路,便不會更改。
紅色氣質觀後感範文2
無意間,點開了一部由新華社打造的微電影《紅色氣質》。該片只用9分5秒確高度濃縮了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與其說是微電影,更像是一部微紀錄片。淡淡的敘述中,有著一股厚重的力量!

微電影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近一個世紀來從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實現國家富強。影片中,故去的共產黨人跨越時空,與同志「相聚」,與家人「重逢」,讓人們彷彿穿梭在歷史長廊之中,看到過去與現在的對話,感受紅色信仰、紅色氣質代代傳承。當看到瞿獨伊女士說;「始終不明白儒雅的書生和壯烈的革命者,哪個是我的父親」時,很是感慨。是呀,大義凜然,從容自若,笑對死亡,這就是共產黨員身上特殊的氣質,就像一杯勾兌的烈酒,相互矛盾確又渾然天成。在面對國家存亡,民族危難時,你從來都不能想像,在各個平凡崗位上的普通共產黨員能夠爆發出多麼強大的力量。

對於一個人95年很長,而對於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的黨,正值青春年華。95周年慢慢走過,一張照片,定格一個瞬間;一組群像,打開一部史冊,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件件震驚的事情,都彷彿發生在昨天,歷歷在目,這紅色的氣質從未褪色過!95年風雨兼程,無數共產黨員先烈們憑著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和執著,為了黨和人民,為了國家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矢志不渝奮斗終身,才使得中國有了如今的翻天覆地變化,才有了今天民主和諧社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們是否有義務來明白先輩們艱苦奮斗,嘔心瀝血的付出,留下並傳承那一份紅色氣質。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遠是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從嘉興到井岡山,從瑞金到延安,共產黨的一路發展都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新時代下,雖然我們不能像先輩們一樣拋頭顱灑熱血,沙場秋點兵,但那份對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潔,艱苦樸素,浩然正氣絕不能忘。不謀私利、嚴以律己,時時刻刻以黨章黨規來約束自己,堅持紀在法前、紀嚴於法,才是廣大黨員幹部在新形勢下要傳承的「紅色氣質」。

理想誠可貴,奮斗價更高;紅色氣質在,代代逞英豪。黨章黨紀提倡的我們帶頭去做,黨章黨紀禁止的我們堅決不做,只有紀正言行,求真務實、忠於職守、扎實工作,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揚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才能傳承與彰顯優秀共產黨員的「紅色氣質」,讓共產黨人爆發出強大力量
紅色氣質觀後感範文3
作為獻給黨95歲生日的禮物,該片以9分5秒時長高度濃縮了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微電影運用現代技術和手法,通過歷史照片講述與三維特效結合,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近一個世紀來從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走過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產黨人的信仰與追求、責任與擔當、氣質與情懷,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題。

「國家相冊」展現紅色氣質

獨家的圖片素材全部來自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是目前全世界館藏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照片檔案館之一, 收藏 了1892年以來的珍貴歷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餘萬張數字化照片和200餘萬張膠片底片,是中國館藏量最大的國家照片檔案館。推開中國照片檔案館的大門,宛如打開了一部「國家相冊」。

一張照片,定格一個瞬間;一組群像,打開一部史冊。李大釗、瞿秋白、__、趙一曼、楊靖宇、左權、彭雪楓、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吳吉昌……不同時期的共產黨人一個個從歷史深處走來,展現著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紅色氣質」。

瞿秋白,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國際歌》的第一個漢語譯者。1935年福建長汀郊外,瞿秋白正是唱著自己翻譯的《國際歌》從容走向了刑場。

鮮活的影像,講述了共產黨人在關鍵時刻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無畏,也展現了他們最燦爛的笑、最柔軟的情和最難割捨的萬般眷戀。

黨的同齡人深情追憶父輩

瞿秋白犧牲時,他唯一的女兒瞿獨伊,還是一個孩子。瞿獨伊是新華社駐莫斯科首任記者,今年95歲,與中國共產黨同齡。鏡頭中的老人,翻閱家庭相冊,講述父輩們的無私無畏,並用俄語再次唱起父親翻譯的《國際歌》。

91歲的新華社原總編輯馮健是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的作者之一。50多年前,這篇名作讓焦裕祿的 事跡 感動全國。馮健說:「他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日夜操勞的焦裕祿,至死未與家人照過一張合影。影片中,藉助特效,焦裕祿終於和家人「合影」了一張「全家福」。

影片中,故去的共產黨人跨越時空,與同志「相聚」,與家人「重逢」;3D還原的歷史瞬間,人物和場景「動」了起來,照片背後的故事也「活」了起來。新媒體理念和技術製造的特效,讓人們彷彿穿梭在歷史長廊之中,看到過去與現在的對話,感受紅色信仰、紅色氣質代代傳承。

看過 紅色氣質觀後感_紅色氣質觀後感範文 的人還看了:

1. 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

2. 築夢中國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3篇

3. 觀後感大全

4. 觀後感大全

5. 2015教師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

6. 政論片《築夢中國》觀後感

⑽ 適合小學生演的革命傳統微電影

愛國主義影片《雞毛信》
紅色電影《小兵張嘎》
《少年雷鋒》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21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9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300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1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6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