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扶貧微電影心願
❶ 大學生精準扶貧須要怎麼辦須要些什麼手續
具體如下:
根據《高等學校教育精準扶貧惠民政策》
六、辦理流程:
新生在秋季入學後,填寫《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資助申請表》,就讀學校蓋章認可後,由學生本人或委託監護人向縣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提出申請(技工學校學生向人社部門申請);
同時提交銀行卡復印件、學生身份證復印件,教育局將申請學生有關信息報扶貧部門審核比對後,將比對通過的學生納入資助范圍,於次年春季學期將資助資金通過銀行卡一次性發放給學生。
對於已享受過教育精準扶貧資助,且仍在當期學段就讀的貧困學生,只需提交就讀學校認可的《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資助申請表》即予以資助。
七、所需材料及要求:《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資助申請表》
(1)大學生扶貧微電影心願擴展閱讀
《高等學校教育精準扶貧惠民政策》
四、辦理條件及對象:在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就讀,具有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我縣農村戶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省外就讀學生)。
註:無正式學籍學生、非全日制學生、未在校就讀學生不享受精準扶貧資助政策;已享受政府、學校組織提供相同資助項目的,不再重復享受教育精準扶貧相應資助項目。
五、補助標准:(1)扶貧專項助學金1000元/生·年
(2)免(補助)學費費
本科:3830元/生·年
專科:3500元/生·年
❷ 大學生應當如何看待教育扶貧
治貧先治愚,讓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扶貧和可持續繁榮發展的根本大計。除了各級不斷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投入外,全國政協委員 姜昆建議要支持和鼓勵民辦教育等社會力量投入人力財力,實施教育精準扶貧
❸ 我要出板報 誰能給我關於建國60周年的資料
荊棘夢華路。
含義:圓夢中華,無數華人心血交織成今日的繁華。
資料:
#1從洋貨遍地,到世界工廠;從一窮二白,到工業大國,中國以60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近300年工業化的歷程。驚人的跨越,見證著艱難而輝煌的歷程,也預示著充滿希望的前景。
#2金秋十月,國旗招展,舉國同慶。今天全國各族人民滿懷喜悅,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57歲生日;大江南北的中華兒女都在盡情高歌,為古老而年輕的祖國深深祝福!
今年國慶,萬象更新,非同尋常。回首03年那個春夏之交,正當全國人民意氣風發地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奮斗的時刻,我國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病災害。面對這場嚴峻考驗,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和衷共濟,共克時艱,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堅持一手抓防治非典這件大事不放鬆,一手抓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奪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階段性重大勝利,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經歷風雨,又見彩虹。抗擊非典的斗爭,極大提高了我國人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偉大祖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展現新氣象,昭示好前景。本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是全國人民新世紀新階段的奮斗目標。實現這個宏偉目標,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和根本利益。落後就要挨打,財大才能氣粗。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使我國形成發達的生產力,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物質基礎,是我們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長治久安的物質基礎。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要集中精力,心無旁騖,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奮力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3時光如流水般逝去,我們偉大的祖國也已經點燃了她的第60枝生日蠟燭。這60年的風雨中走過的路,淌過的河,已不計其數。這60年裡,我們有過輝煌,也有過失落,60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可以完成好多事情,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卻是短暫的。雖說成長之路是曲折、漫長的。 面對60年的風雨滄桑,作為炎黃子孫,我們驕傲,我們自豪!現在,我們可以挺直腰板,拍著胸脯向全世界庄嚴宣告:「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堅強不屈的民族,一個偉大的民族!」
我們在星光燦爛下傾聽時代的鍾聲,我們在漫漫長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們心潮澎湃;多少次,我們輾轉反側;那都是為了等待這不同尋常的一天——祖國母親的誕生!
#4中國的進步和發展奔騰向前,浩浩盪盪,勢不可擋。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歷程。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卓越創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堅信,勤勞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中,一定能夠萬眾一心,奮發圖強,勇往直前地朝著宏偉目標闊步邁進,光榮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把我國早日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❹ 微心願的內容有哪些
微心願的內容有:通過開展小活動組織群眾,貧困、孤殘、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及殘病人家庭解決小問題服務群眾,做好小事情造福群眾,使「圓夢」活動成為傾聽群眾呼聲、凝聚群眾共識、反映群眾意願、解決群眾困難。
意義:
作為深入推進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活動的有效載體,圓夢微心願該項目主旨為圓夢留守兒童的小心願。
讓孩子們想要一個文具盒、想去一次游樂場、想看一個電影等小小心願寫下來做成卡片,拍片上網公布由志願者自願認領,助其完成心願,微心願活動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們的困難,但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正在被大家關懷,鼓勵孩子們樂觀生活、心懷希望。
❺ 求一部微電影的名字(好像有一條街名) 講的是一個女生(名字好像是李什麼),上大學住在學校宿舍,
片名《李眸的街》,由任聖導演,李林娟主演的愛情微電影,是 上海戲劇學院作品 2012年微電影最佳作品獎 。
李眸的街 上海戲劇學院作品 2012年微電影最佳作品獎 男主角不但只是為了祭奠李眸 而且也是為了保護這些活著的女孩 這一點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 這個男人一直很清醒 但若只是祭奠李眸就顯得有些癲狂 注意看下面的字幕 男人讓女主角去六樓叫李眸的時候用的是 他 只有在回憶的時候用的才是 她 所以這個男人實際上是想保護這些活著的女孩 因為天色已晚男人特意在圖書館外等女主角 男人臉色一沉那句我送你又是一個重點 可見他真正的用意就是保護活著的 男人所謂的要去外地工作其實是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保護了一屆學生離開這里 男人是知道女主角她們即將搬離這里 男人對女友的愧疚和補償隨著女主角的搬離而結束他這段日子以來的保護工作 在快要熄燈這個節點上 不管天熱天冷 大喊三聲李眸 對於不法之徒還是有震懾作用的 說男人在保護她們並不過分 李眸的街其實指的是在男人保護一屆女大學生下的街 整片並沒有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戲 女主角在知道真相後對男主角甚是欽佩和感動 [1]
當然 此片有不少不足的地方 藍街是為了引出李眸的街 引出劇情的道具 但此片為了劇情引人入勝 過於強調了對藍街的描寫 為了引人深入劇情 邏輯也有不足 女主角在一開始就可以直接問樓道的阿姨關於李眸的事情
❻ 微心願的內容有哪些
內容:
作為深入推進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活動的有效載體,通過面向居民徵求心願,在職黨員各施所長幫助圓夢的方式,把黨的溫暖送到老百姓心坎上。
通過開展小活動組織群眾,解決小問題服務群眾,做好小事情造福群眾,使「圓夢」活動成為傾聽群眾呼聲、凝聚群眾共識、反映群眾意願、解決群眾困難的過程。
圓夢微心願,該項目主旨為圓夢留守兒童的小心願。讓孩子們想要一個文具盒、想去一次游樂場、想看一個電影等小小心願寫下來做成卡片,拍片上網公布,由志願者自願認領,助其完成心願。
微心願活動,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們的困難,但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正在被大家關懷,沒有被社會遺忘,也鼓勵他們樂觀生活、心懷希望。
❼ 扶貧手冊對在校大學生有什麼作用
一、大多數認為中國出現扶貧政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中國歷史上遺留的問題較多,例如人口龐大且增長過快等。
2、解放初期走了很多彎路,對國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3、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自身的很多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或者還存在缺陷。
二、在扶貧政策的實施上出現了一系列制約因素,大多數人認為主要與以下幾點:
1、基礎設施薄弱。貧困地區較為集中的西部地區,雖然土地面積佔全國的三分之二以上,但鐵路、公路和民航設施所佔比重卻相對偏低。
2、人口增長過快,教育、衛生等基本社會服務水平低。與經濟落後成為對比的是,貧困地區往往又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辦學條件差,教育設施落後,適齡兒童失學和輟學率較高,青壯年文盲比例較大。衛生保健水平也很低。
3、農業生產條件差,財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嚴重不足。1986年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人均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0%。
三、扶貧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大多數人認為會有以下問題:
1、扶縣不扶產、扶富不扶貧、貧富一起扶的偏差現象始終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變,扶貧資金也缺乏良好的管理。
2、扶貧項目選擇不當,扶貧資金滲漏和損失嚴重,使用效益不高。
3、扶貧資源傳遞系統不暢,資源在運行中被大量截留和轉移。
4、資金回收機制缺位,還貸率低。 上述問題確實存在,也是中國的現狀,而且短期內很難得到根本的解決。
(7)大學生扶貧微電影心願擴展閱讀:
雖然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一直在實行扶貧政策,但是由於中國的國情扶貧政策的變化呈現出了明顯的階段性特徵。
1、1979-1985年時期:以單純的生活救濟和財政補貼為主要特徵 中國的貧困地區不僅是其原材料、能源、交通等基礎產業的主要公布地帶,且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歷史上廣大少數民族不被統治階級所重視,相反,深受壓迫和歧視。
2、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十分關心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且十分同情少數民族及其窮人所受的遭遇,在這種背景和條件下,政府幫助窮人的政策及措施主要是"錢——糧——棉"式的援助。表現出單純的生活救濟和財政補貼之特徵。
3、據《人民日報》報道(1987年11月8日),從1980-1985年,中國用於貧困地區的財政撥款總額達400億元。"二五"時期,中央用於內蒙、新疆、貴州、廣西、雲南和寧夏6個省區的財政補貼僅為1.62億元,可"六五"時期中央補貼猛增到284.28億元;西藏自治31年間,工農業總產值增加了4倍,中央財政補貼卻增加了65倍,工農業總產值以年均5.45%的速度遞增,中央財政補貼卻以14.79%的速度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