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官員敘述高考經歷被拍成小電影

官員敘述高考經歷被拍成小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0-23 13:38:01

❶ 勵志高考的電影

《高考一九七七》

1977年12月10日,改變一代人命運的高考在這一天復甦,「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蘇醒了」。《高考1977》是一部由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等聯合出品,王學兵、孫海英等演員主演的文藝劇情片。影片以70年代末東北某農場知青的經歷折射1977年恢復高考為中國社會帶來的深刻影響


《我要進前十》

《我要進前十》該片幽默歡樂地呈現了高三學生的苦逼生活,影片講述了高考前夕,一直在班上排名倒數第一的高三學生葉小輝,為滿足父親的虛榮心,決定在模擬考試中考進全校前10名。該片以中國學生揮之不去的夢魘——高考為主題,再現了共屬於90後的集體校園記憶,該片由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的畢鑫業執導,榮獲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最佳網路劇情片。


《青春派》

《青春派》是由劉傑執導,董子健、安悅溪、秦海璐等主演的校園青春喜劇片。這部影片真正從片中的那些學生的角度出發,真實地再現他們歷經高考前後那段日子的生活,片中出現的大量學習氣氛緊張的教室、宿舍學習場景以及嚴師、口號、決心等等元素都在這一段記憶中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這些熟悉場景的再現無形中使得影片貼近真實生活,顯得自然親切,更具說服力。


《全城高考》

《全城高考》獲得了影迷、媒體各方的一致好評。觀眾普遍都認為影片喚起了所有人溫暖的回憶,十七歲的懵懂、沖動、憧憬,形成了影片的主線。業內人士稱,影片是2013年最讓年輕人溫暖和感動的影片。

影片主要講述了四個高三學生以及老師 家長 社會在一場青春無悔、感動時代、見證風華、牽動每一個中國人神經的高考大試面前的所思所求、所苦所樂。


六集紀錄片《高考》

該片共六集,分別為《毛坦廠的日與夜》(上下)、《久牽的孩子們》、《走出大山》、《留學大潮下》、《校長的選擇》,從多個側面走近並記錄2014年高考的故事。《毛坦廠的日與夜》於2018年9月22日在德國法蘭克福獲第三屆金樹國際紀錄片節最佳長紀錄片獎


《誰的青春不迷茫》

《誰的青春不迷茫》是由光線傳媒出品的校園青春片,該片改編自劉同同名小說,講述了「好學生」林天嬌和「學渣」高翔,從偏見到和解,再到互有好感,反映青春期學生成長煩惱的故事。該片於2016年4月22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主演中沒有明星大牌和票房擔當,而是一批初出茅廬的演員。就是這一批陌生面孔,卻勝在青春洋溢,每個人臉上都充滿朝氣和活力,使得整部影片也是朝氣蓬勃,片中的眾主演感覺就像是觀眾學生時代的某個高中同學,青澀卻很養眼(《新快報》評)。

❷ 張中臣憑借影片《最後的告別》獲獎,這位導演有著怎樣的勵志人生

青年導演張中臣憑借電影《最後的告別》獲得了第15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情片獎,這位新銳導演電影創作才華終於被大家看到了,其實張中臣本身的成長經歷也可以被拍成一部小人物的勵志片了,他是如何從一個農民的兒子、北京電影學院的保安、再到北京電影學院中學習、最後成為了導演,下面我將一一分析:

第四,張中臣選擇到北京電影學院讀書,他選擇了導演系,真的成為了一名導演。

最後,張中臣報名了繼教學院,然後通過專升本到北京電影學院讀本科,他報了導演專業,開始專心學習導演方面的知識,他在北電遇到了欣賞他的老師和朋友,在這些貴人的幫助下,張中臣開始了自己的導演之路。

總之,導演張中臣是代表小人物的勵志人生,他的經歷也會鼓勵很多人去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❸ 秦海璐演的高三班主任電影名是什麼

秦海璐飾演高三班主任的電影是《青春派》。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90後的少年生活,一個叫居然的男孩子在經歷了早戀受挫、高考的失敗,父母離婚的打擊,最終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陪伴下成功復讀考入了心中理想的大學,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青春派》,影片中經典語錄: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等於白活。就算拼個頭破血流也要給我沖進一本的大樓;兩眼一睜,開始競爭;提高一分,你就有可能幹掉的是上萬人;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累死你一個,幸福你一家;破釜沉舟,拼它個日出日落,背水一戰,干它個無怨無悔!

在每個青春的回憶中,一個深陷暗戀默默付出的女孩兒,幾個情感豐富講義氣的哥們,一群各有故事特色十足的損友,一段所有人共有的回憶。這就是青春派——生活里總在閃爍,永不褪色的一段歲月。

❹ 有哪些電影是關於高考的

《老師好》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

《青春派》

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高三學生在經歷高考的青春故事,真實,貼近生活。

誰的青春不迷茫

白敬亭和郭姝彤等人主演。大意是說林天嬌在一次高考加分考試中感冒,於是作弊。而被老師抓包時,同學高翔替她擋刀。但是,林天嬌討厭高翔。於是兩人扯不斷,理還亂。所以,看上去更像一個青春戀愛片。

全城高考

方中信、譚傑希、喬喬等主演,大意是講一個班主任帶領全班同學在高考沖刺的最後階段中發生的故事,四個學子在改變命運的高考前,面臨的家庭、心態、 情感 等問題,催人淚下。

《天才槍手》

關於考試作弊的電影,早年港台拍過很多,《逃學威龍》《鬼馬校園》《烏龍院》等片都有相關的情節,但沒有一部作品像《天才槍手》這樣一氣呵成,這樣清新脫俗,這樣嚴肅認真。

關於高考的電影上個月不就有一部嘛
德雲社「相聲皇後」於謙老師主演的《老師好》
這部最近上映的校園青春片,講述的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一所高中發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那個時代的老師,都是比較保守刻板,對學生嚴厲,但又同時又極其負責任、愛護學生的人,於謙在影片中飾演的角色,名字叫苗老師,苗老師是一個傳統的老師,這位老師身上集合了以上我所羅列出來的那個年代老師的所有的性格特點。不湊巧的是苗老師卻被分到了一個壞學生集聚的班級,於是便上演了壞學生與嚴厲老師摩擦碰撞的種種情節與故事。

這部電影於謙老師的表演還是相當不錯的,比起他的老搭檔郭德綱在表演上的確強出幾個檔次

還有一部就是2013年,導演劉傑執導了一部有關高考的電影,名字叫《青春派》
這部電影,董子健秦海璐主演。講述的就是高三學生在經歷高考的青春故事,真實,貼近生活。影片在豆瓣7.4分,也算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在日本的高考電影。《墊底辣妹》就讀於名古屋某女子高中的工藤沙耶加是一個打扮入時、甜美可愛的 時尚 女孩,她每日里濃妝艷抹,和朋友們昏天黑地地玩耍,對於學習全不上心,所以學習成績早就成為全年級倒數第一名。沙耶加自暴自棄,覺得反正自己很笨,有一搭無一搭浪費著絕不能重來的寶貴青春。她的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擔心這樣下去即使內部升學也很危險,所以建議女兒能去補習班突擊一下。以此為契機,沙耶加來到了坪田開辦的補習班。第一次見面時,坪田著實被女孩金色卷發、濃艷化妝、耳環臍環、短衣短裙的超 時尚 裝扮嚇得瞠目結舌,不過這對師生各自坦率爽朗的性格使他們很快打成一片。經過測試後發現,已經高中二年級的沙耶加其知識水平竟然僅相當於小學四年級,此外還鬧出了把「聖德太子」念成「聖德胖子」的笑話。面對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坪田既沒有嘲笑,也沒有氣餒,他反而稱贊沙耶加的想法是「天才級的構思」,甚至還做出了一年之內要幫助沙耶加考上名門學府慶應大學的保證。雖然無法理解沙耶加為何在學習方面會有如此大的缺漏,但是坪田老師敏銳地察覺到女孩那甚至連她自己本人都未發現的實力和潛能。為此,師徒二人攜手朝著山一般高的目標奮進。在此過程中,挫折和打擊接踵而至,早已習慣了失敗的沙耶加其自信心接連受到打擊。好在坪田、母親以及喜歡她的不良少年森玲司等人時刻在旁邊鼓勵,她才能鼓起勇氣站起來,擦乾淚水和汗水繼續奮進。不知不覺中,曾經成績墊底的小辣妹距離她的目標越來越近。影片故事是改編自現實中小林沙耶加的私塾教師坪田信貴撰寫,從全國後2%到考入有亞洲第一私立學府之稱的慶應義塾大學的奇跡,真的發生過。看過不少主角逆襲電影。通常是主角決定努力之後,無數個努力的夜晚閃過,取得一階段成就,過去嘲笑他的人說啊沒想到啊確實還可以啊但是想達到真正的目標還早著呢。然後接著無數個努力的夜晚閃過,最終成就完成,所有人都閉嘴驚艷。但是墊底辣妹不是。在沙耶加決定努力之後,甚至是媽媽為了她出去打工,拿了沙耶加和妹妹的保險還有存款出來付補習班的學費之後,她看到自己42的偏差值還是泄氣了。雖然沒日沒夜的在努力,雖然已經從後2%的考生變成後24%了,但還是被自己和夢想的差距嚇到了。 這種自己雖然已經付出了努力,結果卻還是沒達到自己的期待而導致的泄氣,真的發生過。甚至在結尾,沙耶加沒有能夠去自己最想去的文學部。所有的努力也沒有換來最好的結果,這樣的日常,真的發生過。所以墊底辣妹的熱血不是一個偶然失手的天才重回巔峰的熱血,而是一個真的平凡的普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的熱血,因為真實,所以不同。

老師好

全城高考

其實還蠻多的,不過側重的點不同

《老師好》評分還不錯可以去看看

❺ 三位商界大佬高考經歷的人生感悟

其實,成功並不在於一次機會,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和新東方的俞敏洪都曾經歷過兩次落榜,但他們都靠不變的信念及不懈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中國企業家網6月9日消息,高考在即,很多考生在給自己鼓勁,父母也告訴他們絕不能輸。其實,成功並不在於這一次機會,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和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都曾經歷過兩次落榜。馬雲第一次高考時的數學成績是1分,俞敏洪第一次高考時的英語成績是33分。他們都來自教育條件並不好的地區,他們都歷經人生的坎坷,但他們都靠不變的信念及不懈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目標……高考只是人生中一個小小的門檻,邁過去之前,不妨讓心靈先休息一下,放下壓力,也許會考得更好。

馬雲大學圓夢之旅可以說「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但終究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否極泰來」。

由於連續兩次高考失利,馬雲無法說服父母讓他繼續復讀,只得一邊打工,一邊復習。就在第三次高考前三天,一直失望於馬雲數學成績的余老師對馬雲說了一句話:「馬雲,你的數學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

在高考數學的那天早上,馬雲一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雲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一個套。從考場出來,馬雲和同學對數學題的答案後,很自信地說:「這次肯定能及格了!」成績單出來後,他的數學考了79分(當時數學滿分120分).

我考大學時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後只上了杭州師范大學外語系,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就幸運地上了本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數學考了1分,第二年19分。所以我覺得每個人只要不放棄終歸可以成功。

還有中國人干什麼事情,總是抱太大的希望,我想對參加高考的學生說,我們不要對大學抱太大期望,我們要認識到我們需要什麼,別人能夠給我什麼。不要把所有的問題放在一個期待上,實現不了這個期待就抱怨它。

俞敏洪從小學到中學一直成績不好,高考考了三年,他從來沒著急過,因為急也沒有用,只能慢慢來,最後他考上了北京大學。俞敏洪一直強調要過有意義的.人生。(勵志電影 )「一輩子能不能走出精彩,大學為你奠定了基礎,但不能決定你的一生。」

6月5日,俞敏洪在杭州進行公益演講,他說,成就感不是從上學到高考十八年,就為這一件事。

人一輩子的幸福來自什麼?來自成就感!

人一輩子的幸福來自什麼?來自成就感!家長為孩子找了工作買了房子,選了媳婦,給了金錢,但為什麼孩子還是不幸福?因為你剝奪了孩子通過自己奮斗獲得成就感的權利!成就感來自日常每天!來自讀一本好書為家人做一頓好飯。樂觀和成就感來自每天.

未來我們95%孩子都會成為與社會相處的人,所以靠情商成功的人遠遠高於靠智商成功的人。靠智商成功的人,就是在一個領域達到了頂級狀態的人。當年他從北大辭職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知道自己成不了這種人,他是第二種:靠情商成功的人。

中學時,周鴻禕學習還行,但真要高考,「也犯嘀咕」。他靠著參加各種物理競賽得獎,躲過高考一劫,被保送去西安念大學。

「我從小懼怕考試,高考前獲得一個機會一不小心就混到大學了,後來上研究生也沒有參加考試(只加試了英語就差點累吐了)。不過,我還是非常遺憾沒有參加過高考,畢竟,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在我的記憶里,總也找不到高中和大學的分水嶺,這樣挺不好的,似乎人如果不參加高考,就可能談不上成熟。所以,我想對那些對高考感到緊張的人說,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非常好的經歷,這是人一生中回憶的資本,能參加高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❻ 《黑鷹少年》熱血感人,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黑鷹少年》這部影片熱血感人,它其實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的,並且是原形本色出演,在四川的大涼山深處有一隻涼山黑鷹的少年籃球隊,而這個籃球隊的隊員平均年齡竟然只有十幾歲,並且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多,球隊剛剛成立的時候,連個像樣的籃球場都沒有,然而就是這一群年輕人憑著一腔熱情和驚人的天賦,這是隊伍在青年教練的帶領下,從大連山一路打到了北京,與全國頂尖的小學籃球隊同場競技,因為這些小學生並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所以跟北京的隊員是沒有辦法相比的,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被拍攝成了電影。

❼ 推薦一下高考勵志的電影

視頻記得看過一部記錄衡水中學的,作文我這有一篇,當時高考前老師給發的!
《你憑什麼上北大》——賀舒婷
作者:賀舒婷,高考分數641,現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本科生。
(今天特意摘抄這篇大家都看過的文章,送給和我一樣為了自己那個夢想而再奮斗一年的同伴們,nothing is impossible,同志們奮斗吧,只要努力了,一定會夢想成真的)
未名湖邊的桃花兒開了,就在前幾天。

我曾經無數次夢想過,花開的時候湖邊折枝的人群里會有自己的身影。那個時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樣單純而迫切,我的目光卻是比你們更加迷茫和恍惚。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劍,我得到的卻幾乎只是一塊廢鐵。

高一那年,我真的差點就把自己廢成了一塊銹鐵。上課的時候睡覺聊天看漫畫吃零食,跟著後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輕的女老師氣得眼圈含淚,然後自鳴得意而洋洋之。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斕的黑洞,看上去奇觀異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卻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把你拉向無底的深淵。於是下滑,於是墮落,而更加難過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下滑在墮落卻無能力去改變。習慣的力量的確大到了讓我無可奈何,於是放棄了最後的掙扎與努力。現在想想,那隻是懦弱,那隻是懶惰,那隻是自己給自己自甘墮落所找的一個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切是自欺欺人。

可是當時沒有任何人來指著我的鼻尖罵我,說你是不是就想這樣破罐子破摔,就想這樣玩完你的一輩子。也許他們已經放棄了我,有時候我想。然後是及其嘲諷般地不屑,不屑以及自以為是是灑脫——誰稀罕誰。其實,那個時候真的是應該有一個人,就像很多人曾經經歷過的那樣,指著我的鼻尖,戳著我的脊樑說,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清楚自己的明天會是什麼。

可是,再無所謂的人也會有自己的底線的,正如再深的澗谷也會有它的低谷。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張揚地笑了下來,最後終於重重地摔在了下面,頭破血流。

也許,人只有在痛的時候,才會認認真真反省自己走錯了哪一步吧,總要摔些跟頭,才能學會繞著道走。而這條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我卻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時光才真正明白。一年,365天,可以讓居里夫人發現鐳,一年可以讓愛因斯坦證出E=mc的平方,一年可以讓一個嬰兒學會跌跌撞撞地走向母親的懷抱,一年可以讓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開始有終了。可是這一年,我只得到了那一句話。所幸,並不虧,也並不晚。

高二分科,我選了文。你無法想像我所在的中學有著怎樣爛的文科班——本科上線三人是個什麼概念?當我現在大學同學頗為自得地告訴我他們中學的班級北大清化一走幾十個的時候,我輕輕的笑了笑。我所在的文科班,是一個本科上線三人的文科班,更具有諷刺性的是,那三個人全部是復讀生。我就是在大家或無奈或諷刺或無謂的目光里,毅然決然地在

文科報名表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真是我一生中寫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間覺醒了,覺得自己的一輩子不能就那樣過。事後很多人問我怎麼回事,也許他們是想在我這里聽到一個傳奇般的浪子回頭的故事,而我當時所能想到的解釋只有這一句,我只是覺得,我的一輩子不應該就那樣吊兒郎當地過去。

可是我還是低估了過去的那一年給我帶來的影響。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級第12名。也許這是一個聽上去差強人意的成績,可是,僅有良知和理智還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個本科上線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遠遠甩在後邊,12名和120名有什麼區別?至今我還記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個女生。是一個不見經傳的女孩子,瘦瘦小小,帶副厚厚的黑邊眼鏡,趴伏在書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僂。而這個印象的得來,是因為所有的人永遠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裡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的人。我一直對那種學生持有一種莫名的排斥與抵觸情緒,總想你們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死讀書嗎,我要是像你這樣刻苦學習早是市裡第一了。事實上直到那次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我仍然對她不屑一顧。然後,我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會。我不知道要用怎樣的份量去感謝那個班主任,因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話,現如今的我在哪裡都不一定。班會上,她說:「這次成績非常能說明問題。應該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後她掃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潛台詞也就是說在她看來我屬於是沒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里的。奇怪,我居然沒有臉紅。不知道是太久的墮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還是下意識里仍然對她的話不置可否,我當時面無表情地迎上了她的目光。她的眼睛只是平靜的掃過我那裡,然後繼續:「我知道有些人自以為很聰很有才氣,看不起那些認真學習刻苦努力的同學,總覺得人家是笨鳥先飛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說,你只是懦弱!你是不敢嘗試,你只是不敢像她們一樣地去努力去刻苦,因為你怕自己刻苦了也比不上他們,刻苦了也考不了第一,結果反遭人恥笑,你寧可不去嘗試,只是因為有失敗的風險,而你甚至連這一點風險都承擔不起,因為,在你心底,你根本就沒有把握```````````」後面她又說了什麼我已經想不起來了,我承認當時我是完完全全地蒙在哪兒了,因為她說的那幾句話。「你只是懦弱`````````」。當時的感覺是雷轟一樣把整個人震住了,反反復復回盪在腦子里就只有那麼一句話:「你只是懦弱。」 她是正確的。

那種突然覺醒的震撼是語言無法描述的,也是我不想用文字去表達的。你只能通過結果來想像,也只需要通過結果來想像。那晚我在日記里寫,試試吧。我不去強求什麼,我只想試試,試一試自己那樣刻苦那樣努力地去學上一個月會不會見效。當時我根本不敢對自己承諾什麼結果,也的確承諾不起。我只是抱著一個念頭,試一試。然後迎來了一生中最戲劇性的一個月。之所以說它戲劇性,是因為就像難以想像唐僧不再羅嗦,孫悟空不再好鬥,八戒也不再貪吃一樣,我簡直不敢相信那個從早晨六點早自學上課到晚上十點晚自習下課一動也不動坐在位置上安安穩穩踏踏實實的人可以是我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的,真的沒有說起來那麼簡單的。我去一點一點地做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要想在幾天里改變365天來形成的習慣,太難;而要想在一個月里創造出令人膛目結舌的奇跡來,也太難。習慣成自然啊,就像那句話說的,「心似平原放馬,易放難收」,野慣了的心,要想一下子收回來,談何容易?常常坐著坐著就忍不住了,心開始浮躁,眼神也開始飄離,好幾次差一點就要放棄。只是,在那個最危險的邊緣晃盪的時候我總是壓一壓,告訴自己,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其實說白了也就那麼一句話: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我承認自己是一個骨子裡相當傲氣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來會不如哪個人,我就是不信我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做不到,我就是不信這世上真的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I Believe that nothing is impossible.

然後,我迎來了那次期待以久的期中考試。至今我仍記得考完之後的感覺。抱著書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著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恍惚想真的考完了嗎?為什麼心裡空空的沒有著落?那的確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試,因為它關系著我此後的方向和道路選擇,風險太大,我怎麼安得下心?其實,考試結果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我的的確確讓所有的人真正膛目結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全市第一。

你永遠也無法想像那個結果於我而言多麼重要。知道成績的時候我出乎尋常地平靜。那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激揚和吶喊的沖動到了頂點只會是平靜。當那個久違了的名字出現在了成績單的第一行時,我默默地對自己說:記住了,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Nothing is impossble.

後來我再也沒有改變過那種態度和方法。其實所有的方法說白了都是沒有方法的。只有一個詞:刻苦。

我堅守著我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堅守著我的名字在成績單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後一次考試,我始終是第一名。但是,真正的挑戰還沒有開始。即便我可以牢牢占據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幾十分,我知道,北大離我還是太遠,遠得連在夢里都看得不真切。所有的老師都堅信我將會是學校里有史以來考得最好的一個文科生,而在他們的概念里,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著你可以上山大,運氣好點兒的話也許可以伸伸手還能夠上復旦甚至人大的門檻。而我只要北大。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講起過我的志願——如果可以稱之為志願的話。我只想把所有的力量都積蓄起來。

高三第二學期,我們搬進了剛剛落成的教學樓。搬遷的那天,樓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聲音在走廊里不絕於耳。我一個人不言不語地跳過窗子,踏上了二樓窗框外那個大大的平台。對面是操場,初雪未融,空氣濕冷,光禿禿的樹枝直直地刺向天空。雪天的陽光涼涼地透過睫毛灑在眼睛裡,眼睛靜靜地看著遠遠的天空,我說了一句話,只說了一句話。對著遠處的天空,我默默在心裡說:「等著吧,我要你見證一個奇跡。」我知道,這世上的確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我從來不知道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居然可以把人的潛力激發到那種地步的。我是一個極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時間我 表現得無比耐心沉穩,踏實得象頭老黃牛。事實上無數次我都面臨崩潰的邊緣了,高中五本歷史書我翻來覆去背了整整六遍。當你把一本書也背上六遍的時候你就知道那時什麼感覺了。邊背邊掉眼淚,真的我是差一點就背不下去了就要把書扔掉了。只是,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堅持的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品質。那段時間我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站在走廊里看遠處的天空。後來發現在對面的建築牆壁上有一行大大的紅字,是學校用來激勵學生的吧,我不確定。可就是那句話陪我走過了高三最後的日子——意志的力量,是決定成敗的力量。我用我所有的經歷和體會去實踐而且證明了這句話:意志的力量,是決定成敗的力量。

呼嘯而至的風卷著漫天的黃沙,在那個北方的春天裡,我們一個個頭發蓬亂,皮膚粗糙。死寂與喧囂交替如同美國的執政黨,規律得讓人懷疑冥冥之中可有雙奇異而魔力無窮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們在敬畏與期待中迎來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模,每根神經都被冷酷無情的現實錘煉得堅不可摧,不論是吟慣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詩情,還是習慣了信手塗鴉的畫意。在這個來去匆匆的季節里,一切敏感纖細都奢侈得如同愷撒大帝的稠衣,徒留無數次的希望在無數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無數次的激揚在無數次的頹喪下摔得頭破血流。每個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現實之間那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同時也比昨天更加拚命努力掙扎,試圖擠過那道窄窄的獨木橋,哪怕明知是徒勞。

-------會是徒勞么?

當這個錐心的問號在夜闌人靜的時候一次次猛烈扣擊起了心門,每個人都難以承受那潮湧而至的恐慌和迷惘,於是逼著自己埋進去,埋進 書本,埋進 試卷,埋進密不透風的黑繭————為的只是有朝一日的破繭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腫的眼帶,乾燥的手指,焦慮得起了水泡的嘴角。那個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藍果綠還是黛紫銀灰。小鏡子被悄悄收起,因為不忍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為怕有什麼會在汪洋恣意般在乾旱已久的臉上 縱橫開來—————上帝,我是個女孩子啊。

上帝無言。無言微笑。微笑告訴我,你,心甘情願。是的。我心甘情願我不悔初衷我自己選擇了這條路平坦也好崎嶇也罷我得走下去。我要走下去。我會走下去。

於是所有的吶喊被咽下去,於是所有的豪情被收起來。我象一頭二月黃牛,默默踏步,無聲前行。當拼搏被拚命所取代時,香格里拉已經幻化為心中恆遠而朦朧的夢想,而所有的努力也只是為了讓這夢想不再「美人如花隔去端」,哪怕青冥長天,縱然綠水波瀾。

踏入考場的時候後我很平靜。「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學校。與其說這是一種自信,莫如說這是一種預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隻招一個名額,為什麼不可能是我?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不可能發生的。

考完後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依然匆匆的人群,心裡依然空無著落。眼睛因為淚霧而模糊,視野里的東西卻越發清晰。這在科學上有解釋,我卻寧願相信是因為一切真實的感知都要以淚水和苦痛作為代價。是的,我們總是要學會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另外一些東西。如果你所在乎的東西值得你為它而付出一切,那麼所有的放棄都只是分娩前的陣痛。總要有所取捨的,蝴蝶的生命之所以如此短暫,因為它的翅膀太過精緻了。有時候,放棄只是為了真正的得到,關鍵看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以及為了這想要的的東西你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

事實上我懷念那段日子,並且永遠感激它。不只是因為在那段時間里我完成了自己的過渡與銳變,更是因為那時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處於可塑期的性格中,成為這一生永遠的財富。那真的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財富。人生中再也不會有哪個時期像那時一樣專一地,單純地,堅決地,幾近固執而又飽含信仰和希冀地,心無旁貸乃至與世隔絕地,為了一個認定的目標而奮斗。當你在若干年後某個悠閑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經的努力和放棄,曾經的 堅忍和耐力,曾經的執著和付出,曾經的汗水和淚水,那會是怎樣一種感動和慶幸,怎樣一種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是的,在這個過程中,請允許我重復一遍,做重要的,是你自己。我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感謝朋友感謝所有關心我幫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謝的,是我自己。Nothing is impossible.這是我在一點一滴的努力與嘗試中獲得到的東西。而且我也相信,這也將會是使我 終生受益的東西。在這里,我把自己最信仰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Nothing is impossible.

❽ 《大考》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這部劇為什麼能夠引發共鳴

高考是我們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事情,很多人說高考就像一盞新的大門,有些人踏進去會走入新生活,有些人踏進去就像走進了地獄,但高考都是人為能夠控制的,國家給了我們最為公平的機會,只要能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一定能夠鯉魚躍龍門,講述高考故事也是很多電視劇都喜愛的題材,但今年有一部獨特的高考劇《大考》講述了疫情下的高考生,這些學生的壓力要比往年的學生大很多,《大考》將視角聚焦在孩子們的壓力中,根據真實故事進行改編,這部劇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究竟有哪些優點?小編給大家講一講。

高考是中國所特有的考試,在高考中也能看到人生百態,《大考》就講述了很多家庭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老師和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度過疫情安全參加高考又付出了哪些艱辛?但是新時代的高考生總是勇敢的,《大考》中的每一個學生都非常有勇氣能夠積極面對生活。

❾ 《全城高考》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內容

實話說,答案是我在網路全城高考介紹里復制來的,但卻最為詳細,望採納!!!
該劇在著名的湖北黃岡中學以及黃岡師范學院拍攝,講述了四個高三學生以及老師、家長、社會在一場青春無悔、感動時代、見證風華、牽動每一個中國人神經的高考大試面前的所思所求、所苦所樂,以考生的拼搏精神和遠大理想折射時代精神,以父母的關切、以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情懷關注民生,以考生的不同命運和不同選擇扣問社會良知,以社會的百態反觀、反思高考制度。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7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49